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语语言学判断题

英语语言学判断题

英语语言学判断题
英语语言学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写A,错误写B

Chapter 1:

1. Linguistics i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language.

True.

2. Linguistics deals with a particular language.

False.

3. Linguistics is scientific because it is helpful to language use.

False.

4. The task of a linguist is to discover th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underlying language system.

True.

5.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general and specific linguistics.

False.

6. General linguistics deals with the general aspects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False.

7. General linguistics does not study theories of language.

False.

8. Phonetics studies human sound patterning and the meaning of sounds in communication.

False.

9. Phonology studies how a sound is produced.

False.

10.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sentences.

False.

11. Syntax is the study of the rules of words.

False.

12. Semantics is the study of word meaning.

False.

13.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True.

14. Sociolinguistics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True.

15. Psycholinguistics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to psychology.

True.

16. Applied linguistics means the language application to specific areas.

False.

17. Modern linguistics aims at prescribing models for language users to follow.False.

18. Synchronic linguistics deals with a series of language phenomena at the same time.

False.

19. Diachronic linguistics is also calle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True.

20. Langue means competence.

False.

21. Parole is a French word; it means the concrete language events.

True.

22. F. de Saussure was a Swiss linguist.

True.

23. N. Chomsky is an American linguist.

True.

24. According to Chomsky, the internalization of a set of rules about his language enables

a speaker to produce and understand an infinitely large number of sentences and recognize sentences that are ungrammatical and ambiguous.

True.

25. Chomsky regards competence as an act of doing things with a sentence.

False.

26. Performance is the focus of Chomsky’s linguistic study.

False.

Competence, instead.

27. Details of language system are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False.

28. Displacement of language means language use in a far-away place.

False.

29.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means language can be used freely.

False.

30. Duality of language means language is a two-level system.

True.

Chapter 2:

1. Writing is more basic than speech.

False.

2. There have been some 2,500 languages in the world.

False.

3. About two thirds of languages in the world have not had written form.

True.

4. Linguists are interested in all sounds.

False.

5. The limited range of sounds that are meaningful in human communication constitute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True.

6. Phonetic similarity, not phonetic identity, is the criterion with which we operate in the phonological analysis of languages.

True.

7. The greatest source of modification of the air stream is found in the oral cavity.

True.

8. The narrowing of space between the hard palate and the front of the tongue results in the sound [j].

True.

9. [k], [g] and [n] are velar sounds.

False.

10. [i] is a semi-close vowel.

False.

11. [h] is the glottal sound.

True.

12. [ei] is a monophthong.

False.

13. Phonolog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False.

14. Phonetics deals with speech sounds in all human languages.

True.

15. A phone does not necessarily distinguish meaning.

True.

16. A phoneme is a phonetic unit.

False.t.

17. ‘Tsled’ is a possible word in English.

False.

18. English is a tone language.

False.

Chapter 3:

1. The word ‘predigestion’ is composed of two morphemes.

False.

2. ‘Teach-in’ is a compound word.

True.

3. Pronouns belong to closed class words.

True.

4. The word ‘unacceptability’ has four morphemes.

True.

5. The word ‘boy’ is a free morpheme.

True.

6. T he morpheme ‘–or’ in ‘actor’ is an i nflectional morpheme.

False.

7. The –s in ‘works’ of ‘He works hard.’ is a bound morpheme.

False.

8. The word ‘unsad’ is acceptable in English.

False.

9. Compounding is a very common and frequent process for enlarging the vocabul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rue.

10. The prefix a- in ‘asexual’ means ‘without’.

True.

Chapter 4:

1. Phrases can consist of just one word, but more often they contain other elements as well.

True.

2. In XP, X refers to any such head as N, V, A or P.

True.

3. In ‘a book about ghosts’, the complement is ‘ghosts’.

False.

The complement is ‘about

ghosts’.

4. In TG, determiner is often written as Det.

True.

Chapter 5:

1. Hyponymy is a relation of exclusion of meaning.

False.

2. The words ‘alive’ and ‘dead’ are relational opposites.

False.

3. The words ‘lead’(领导) and ‘lead’(铅球) are homographs.

True.

4. The words ‘flat’ and ‘apartment’ are stylistic synonyms.

False.

5. The words ‘politician’ and ‘statesman’ are collocational synonyms.

False.

6. The words ‘buy’ and ‘purchase’ are dialectal synonyms.

False.

7. The words ‘shock’ and ‘surprise’ are semantically different synonyms.

True.

8. In the sense set , ‘junior’ and ‘senior’ are co-hyponyms.

True.

9. The words ‘doctor’ and ‘patient’ are rel ational synonyms.

True.

10. ‘I have been to Beijing.’ entails ‘I have been to North China.’

True.

11. ‘His friend is coming.’ presupposes ‘He has a friend.’

True.

12. ‘Mary is single.’ is inconsistent with ‘Mary is married.’

True.

13. ‘His dumb boy spoke good English.’ is a contradiction.

True.

Chapter 6:

1. Pragmatics is a linguistic branch that developed in the 1890s.

False.

2.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was published in 1889.

False.

3. Context refer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es or paragraphs of a text.

False.

4. If I said to you, ‘It’s very stuffy here.’, then my illocutionary act may be asking you to switch on the air-conditioner.

True.

5. If Smith said to you in a supermarket, ‘I am thirsty now, but I have no money with me’, then his perlocutionary act is your buying him a coca-cola.

True.

6. According to Austin, ‘He is a boy.’ is a constative.

True.

7. According to Austin, ‘I bet you sixpence it will be fine this evening.’ is a performative.

True.

8. ‘Open the door!’ is a directive.

True.

9. ‘The room is air-conditioned.’ is an expressive.

False.

10. ‘We have never met before.’ is a representative.

True.

11. ‘I fire you!’ is a commissive.

False.

… is a declaration.

12. ‘I will return the book to you soon.’ is an expressive.

False.

13.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 is a maxim of relation.

False.

14. ‘Be brief’ belongs to the maxim of manner.

True.

15.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 of the exchange).’ belongs to the maxim of q uality.

False.

16. B’s reply violates the maxim of quality in the dialogue below:

A: Where do you live?

B: I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alse.

17. B probably means that he doesn’t want to make any comment on the lecture, in the dialogue below: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ecture? (The speech maker is coming)

B: Do we have classes this evening?

True.

18. B probably means that it is impolite to ask about her age, in the dialogue below:

A: How old are you?

B: I am 80.

True.

19. B probably means that A should not laugh at him since they know each other, in the dialogue below:

A: Are you a good student?

B: Are you?

True.

Chapter 7:

1. Sound changes tend to be systematic.

True.

2. The word ‘home’ was written as ‘hām’ in Old English.

True.

3. The word ‘mice’, which is pronounced as [mais], was pronounced as [mi:s] in Middle English.

True.

4. In Chaucer’s the Canterbury Tales, we can find ‘his’ to replace ‘it’ in Modern English, as in ‘Whan that Aprille with his shoures sooth’. This reflect s the change in the ‘agreement’ rule.

True.

5. ‘I love thee not.’ before the 16th century, has now become ‘I do not love you.’ This means the change in negation rule.

True.

6. The English pronoun ‘our’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simplification from Old English.

True.

7. The word ‘fridge’ is a loan word.

False.

8. The word ‘walkman’ is a blend.

False.

9. The word ‘mike’ is a clipped word.

True.

10. The word ‘videophone’ is an acronym.

False.

11. UNESCO is a blend.

False.

12. The word ‘quake’ is the result of back-formation.

False.

13. ISBN mean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True.

14. The word ‘baby-sit’ is a word from back-formation.

True.

15. The word ‘question’ is a word borrowed from French.

True.

16. The word ‘tea’ is a loan word from Chinese.

True.

17. The word ‘education’ comes from Latin.

True.

18. The word ‘dinner’ comes from French.

True.

19. The word ‘beer’ comes from German.

True.

20. The word ‘meat’ we use now has gone through the narrowing of meaning.

True.

21. The word ‘holiday’ has gone through the widening of meaning.

True.

22. The word ‘silly’ used to mean ‘happy’ in Old English.

True.

23. The use of the expressions ‘to update’, ‘to host’ and ‘to check up’ indicates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English.

True.

24. Computer language is one of the source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English language.

True.

25. One possible account of the increasing use of ‘cheap’ instead of ‘cheaply’ in ‘He got it cheap.’ is that of 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

True.

26. The expression ‘It’s me’ is Not acceptable in English.

False.

Chapter 8:

1. The term ‘diglossia’ was first used by Ferguson in 1959.

True.

2. Pidgins came from a blending of a few languages.

True.

3. A typical example of a bilingual community is an ethnic ghetto where most of the inhabitants are either immigrants or children of immigrants.

True.

4. Different styles of the same language can be revealed through differences at syntactic, lexical and phonological levels.

True.

5.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bilingualism is the specialization of function of the two varieties.

False.

6. Of ‘reply’ and ‘answer’, the latter is more formal.

False.

7. M.A.K. Halliday is a British linguist.

True.

8. The deletion of the link verb ‘be’ as in ‘You crazy’ is typical of the syntax of Black English (1, 2).

True.

9. A prominent phonological feature of Black English is the deletion of the consonant at the end of a word, as in ‘desk’ [des].

True.

10. The use of such sentences as ‘I ain’t afraid of no ghosts’ to mean ‘I’m not a fraid of ghosts’ is one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Black English.

True.

11. Accent is an important marker of sociolect.

True.

12. Received Pronunciation in British English is a dialect of London that is representative of standard English.

False.

13. An RP accent often serves as a high status marker.

True.

Chapter 9:

1. The word ‘dog’ often conjures up different images in the US and Hong Kong.

True.

2. People in the West End in London speak differently from the East Enders.

True.

3. Language plays a major role in socializing the people and perpetuating culture, especially in print form.

True.

4. The Eskimos have far more words for snow than the English natives in that ‘snow’ is more crucial to the life of the former.

True.

5. For the British people, the Chinese greeting ‘Have you had dinner?’ would turn into ‘It’s fine today, isn’t it?’.

True.

6. It is standard practice for an English native student to greet his teacher before a lecture by saying ‘Good morning, teacher!’.

False.

7. The Chinese ‘uncle’ means the same as the British ‘uncle’.

False.

8. It is proper in English to say ‘no, no’ in response to such a praise as ‘You’ve made good progress.’ to show one’s modesty.

False.

9. You can never ask an English native the question of his name or age.

False.

10. In English, the word ‘blue’ is associated with unhappy feelings.

True.

11. It is acceptable to translate ‘Every dog has his day.’into ‘每条狗都有自己的日子。’.

False.

1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calle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ue.

13. If you were a Cantonese and talked to a person from Shanghai, then you were hav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alse

Chapter 10:

1.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concerned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a foreign language.

False.

2. B.F. Skinn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exponent of the behaviourist view of LA.

True.

3. The behaviourist view of LA was not prevalent until the 1960s.

False.

4. N. Chomsky claims that men are biologically programmed for language.

True.

5. The sentence ‘Himself saw John.’ is acceptab le in English.

False.

6. The innatists hold that children could not discover the rules of reflexive pronouns by trial and error.

True.

7. Frequent repetition is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caretaker talk.

True.

8. Victor, a wild child, who was deprived of language contact for 12 years, was trained by Itard, but could only speak only two words in the end.

True.

9. The sounds [z] and [∫] are among the consonants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acquired

with most difficulty by a child.

True.

10. If a child calls every man ‘Daddy’, then he is over-exte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addy’.

True.

11. The expression ‘mummy play ball’ is typical of telegraphic speech.

True

Chapter 11:

1. A target language is always a foreign language.

False.

2. According to Littlewood, the first language study has served as a backcloth for perceiving and understanding new facts abou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rue.

3. Such sentences a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be a postgraduate student’ indicate the Chinese transfer errors.

True.

4. The pronunciation of ‘this’ as ‘dis’ is very likely to be caused by 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

True.

5. By ‘He wanted me to come’, a learner produced such an incorrect sentence as ‘He hoped me to come’. This constitutes the situation of cross-association.

False.

6. The incorrect sentence ‘The question is too difficult to answer it.’ is very probably the result of overgeneralization.

False.

Chapter 12:

1. The human brain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brain stem and the cerebrum.

True.

2. If you scratch your nose with your left hand, it is the right hemisphere that has controlled the actions.

True.

3. Most right-handers are left lateralized for language.

True.

4. Left-handers are generally less lateralized for language than right-handers.

True.

5. The test where subjects are played two different words or sounds twice, one into each ear, is called dichotic listening.

True.

6. Broca’s aphasics show that a patient who cannot pronounce the word spoon will also not be able to write it correctly.

True.

7. Subjects take less time to make judgment on frequently used words than on less common words. This is called the frequency effect.

True.

8. Errors people make in spontaneous speech often involve a phonological feature such as voicing. For example, people sometimes say ‘pig’ instead of ‘pick’.

True.

9. ‘鸭不吃了。’is NOT an ambiguous sentence.

False.

10. ‘The shooting of the man’ is ambiguous.

True.

财政学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债的功能之一是()。 A、弥补财政赤字B、扩大外贸规模C、削减行政管理费D、降低利率 2、财政分配包括()。 A、组织收入B、安排支出C、发行公债D、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 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 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 ) A、收费公园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5、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A、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价值 C、剩余产品 D、剩余产品价值 6、下列税种中,属于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7、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事业单位 8、弥补财政赤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银行透支 B、发行债券 C、增加税收 D、发行货币 9、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志进行的分类() A、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B、按税收管理体制 C、按课税标准 D、按课税对象的性质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1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在() A、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B、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大体平衡 C、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劳动力充分就业 12、综观财政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可以归结为()的冲突与权衡 A、政府与市场 B、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C、失业与通货膨胀 D、公平与效率 13、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14、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15、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 A、保障项目单一 B、社会保障资金没有确定的资金来源 B、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企业来安排D、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16、高等教育需要实际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7、财政补贴通过直接影响()来影响经济 A、资源配置结构 B、相对价格结构 C、供给结构 D、需求结构 18、国债利率水平应当() 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证据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

证据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0—2001 学年度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1 年 7 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 1.在我国古代,被确定为最主要的证据。 2.证明标准和一起,构成了证明目标。 3.证明对象指的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证证人及其的安全。 5.通过传来证据可以发现并获得。 6.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7. 根据诉论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和。 8.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法定的证据种类是法律按照证据事实的,对证 据所作的具体分类。 A.特点 B. 来源 C.表现形式 D. 本质属性 2.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A.工具 B. 痕迹 C.票证 D. 枪支 3.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后,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 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 一般不能 4.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 据。 A.存在 B. 表现形式 C.来源 D. 证明方向 5.被告人供述一般都是 A.传来证据 B. 间接证据 C.直接证据 D. 辩护证据 6.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承担。 A.人民法院 B. 被告人 C.自诉人 D.证人 7.鉴定结论在证据分类中属于 A.原始证据 B. 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 实物证据 8.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 被告 C.法官 D. 证人 9.下列不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本证和反证 2.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可靠性、可采性被称为( )。B.证明力 3.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独自实施过强奸犯罪。甲对乙强奸犯罪的揭发属于( )。D.证人证言 4.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 5.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6.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7.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对质8.两大法系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是相同的,都使用( )。D.盖然性的优势 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神示证明制度 10.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的有()。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C.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12.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B.高度的盖然性 C.盖然性的优势 13.下列关于书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书证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属、石块、竹木、布帛等 B.书证记载的方式可以是手书、印刷、打印、雕刻等 D.书证记载的内容是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的14.关于言词证据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可能是直接证据,也可能是间接证据 B.与实物证据相对应 C.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15.根据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直接言词原则应当 具有如下内容( )。 A.法庭审判应贯彻“在场原则” B.在法庭审理中,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 C.法官对证据的调查和采纳必须亲自进行 16.下列有关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 有( )。 A.在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B.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C.公安机关也要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17.下列关于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正确的是()。 C.证据规则是程序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D.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 18.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 的借条原件确认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从而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该借条属于()。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9.某公安机关通过小区内的闭路监视系统破获一 盗窃团伙,收缴赃款10万元,缴获大量金戒指、金项链、空白光盘等赃物。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现金、金项链、金戒指等属于物证 B.空白光盘属于物证 C.小区内监视系统拍摄的录像带属于视听资料 20.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21.王某对公安机关讲了他亲眼目睹被告人打伤被 害人的经过,王某向公安机关所作的陈述属于()。 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 22.下列选项中,不能够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 据的有( )。 A.原告陈某向法院提交的其采用偷录方法录下的用以证明被告刘某欠其5000元人民币的录音带,该录音带部分关键词的录音听不清楚 B.被告人杨某的妻子胡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被告人杨某的证言 C.王某因重病住院未能出庭,而以书面形式向法庭提供的证言 D.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是该合同文本的原件已经丢失,且被告不承认其与原告存在有该合同关系 23.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证人的有( )。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当事人 1

摄影测量学期中考试试卷

摄影测量学期中考试试 卷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云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摄影测量学试卷 学院_______ 专业______ 年级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是,,, 2、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有,,, ,。 3、恢复立体像对左右像片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依据是方程。 4、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至少需要和控制点。 5、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三种方法。 6、特征匹配的三个步骤:,,。 7、DEM的表示方式:,,。

二、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航测项目参数设计为:航摄区域km km 54?,航摄仪:Leica RC30,胶片规格:cm cm 2323?,mm f 4.152=,摄影比例尺为:5000:1,航向重叠度P %=61%,旁向重叠度为:q %=32%,求行高H 是多少,摄影基线长是多少? 2、 3、如右图,已知规则矩形格网四个顶点坐标: A (627.00,570.00,126.00)、 B (627.00,580.00,125.00) C (637.00,570.00,130.00)、 D (637.00,580.00,128.00) 求点P (637.80,576.40)的高程值。 Y

三、简答题(10分+15分+15分+20分,共60分) 1、什么是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主要参数分别有哪些? 2、单幅影像空间后方交会与立体像对前方交会定义是什么,为什么单张像片不能求解物体空间位置而立体像对可解三维坐标? 3、推导摄影中心点、像点与其对应物点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共线条件方程,并简述其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用途。

2017年春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 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 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6.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包括什么? 答:基金制、现收现付制、部分基金制。 三、案例分析(共16分) 1.政府的教育支出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1)促进公平。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一个孩子的前途显然不应由家长的财产状况所决定。 (2)具有一定外部性。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会使社会的运转更加顺利和平稳,增加国家整体利益。 (3)资本市场的不完全。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教育融资,它们担心得不到偿还,资金不足的人可能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

《证据学(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证据学(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 A.某县民政局提供的书证 B.当事人提供的书证 C.公务员贾某提供的证言 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2.反证是指( )。 A.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C.直接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入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 )。 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证人听到被害人喊救命的证言 C.赃物 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4.“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 A.直接言词原则 B.证据裁判原则 C.自由心证原则 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5.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B.证人 C.没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D.原告 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 D.在某一事物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曾与该事物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加以指认与确定的活动 7.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证据学第四次作业 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是由()承担。B.被告 3、下列刑事案件中,被告人需承担一定证明责任的是()。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4、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 C.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 5、如县检察院查获白某受贿的证据,以受贿罪对白某进行起诉,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检察院 6、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证明责任的是()。D.用人单位 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B.古罗马法时代 8、下列诉讼中,被告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刑事公诉 9、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某甲提出审判员王某是被害人的哥哥,应当回避。审判员王某应当回避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A.被告人某甲 10、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 11、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2、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都是()。D.盖然性的优势 13、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A.排除合理怀疑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第1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C.盖然性的优势 15、我国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对证明标准的规定也是采取了 ()。B.间接的方式 16、最早确定内心确信证明标准的国家是()。D.法国 17、( )主要是指甄别法,是审查鉴别的意思。A.个别审查 18、组织辨认可以公开辨认,也可以秘密辨认。下列各项中,应公开进行辨认的是()。C.尸体 19、司法人员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立的一般可能性的证明标准称为()。B.合理可能性标准 20、进行(),必须经县以上公安局长批准。B.侦查实验 21、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为了审查判断某一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情况下能否发生,而将该现象发生的过程加以重演或再现的一种活动和方法是()。B.侦查实验 22、司法认知的主体是()。A.人民法院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 :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 不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 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 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 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7、像场 :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 :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 :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 :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 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 1、k 2称为核点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 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 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 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 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成 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 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3、空间后方交会 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 ()()()()(){}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解析

I. 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X 2 ?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X 3. 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X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 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V 5. 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 按预算计算成本. 按成本分析效益. 按效益 衡量业绩。X 6. 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V 7. 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X 8. 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X 9. 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V 10. 税收的主体是国家。V II. 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V 12. 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V 13. 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 段。V 14 .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V 15. 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V 16. 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X

17. 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 物质资料V 18. 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X 19. 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V 20.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 段V 21. 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X 2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X 23. 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X 24.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实行单一税制体系。X 25. 资源税一般是指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者课征的税类。V 26. 国家的基本支出是国防支出V 27.使用行政管理支出的机构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V 28. 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陆海空三军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经费支出V 29. 世界的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社会保险税来凑集社会保险资金。V 30. 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一种无偿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种特殊形式。X 31. 国债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国家职能的需要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V 32. 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V 33. 中期国债是指偿还期在5年以内。X 34. 预算年度是指国家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年限,通常指十年X 35. 我国的《预算法》是在1994年3月22日八届人大通过的V

本科法学证据学期末复习题库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库 判断题: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力人,这 视为完全行为能是一种法律推定。X 外国法律和地方性习惯不属于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X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X 事实推定的必要条件是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X B本案的鉴定人如果在诉讼开始之前就知道案件情况的,优先作为证人参加诉讼。2 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但不需要合法性。X 无罪推定理论的内核是抓捕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X 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X K控诉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法定证据制度。X 非法证据规则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2 J拘捕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讯问。X 证明对象是证明制度的构成环节。2 鉴定人必须接受委托的鉴定工作,不能拒绝。X 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个方面。2 D当事人主义原则主要盛行于大陆法系国家。X 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属于鉴定人。X 神示证据制度根本不可能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X 适用推定必须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2 自认可以向侦查人员作出。X L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形就是贪污贿赂案件。X 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包括对当事人和对法院两方面的拘束力。2 T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实认定者在特定的基础事实被证实时必须作 出的推断是事实上的推定。X 原告提出的证据都是本证。X 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2 制定证据规则有利于实现完全的自由心证。X 在同一个诉讼中,本证和反证可以同时为真。X 行政诉讼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则。2 法定证据制度是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否定,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X 询问被害人的地点只能在公安司法机关。X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美国。X 精神病人不能做证人。X 神示证据制度是适应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建立的。X 证据的证据力包括了证据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X 证据的收集是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前提。X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2 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2 证明责任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X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开卷)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 选择题题库(开卷) (2015年2月整理,已更新至14年7月试题) 单项选择题库 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本证和反证 2.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可靠性、可采性被称为( )。B.证明力 3.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独自实施过强奸犯罪。甲对乙强奸犯罪的揭发属于( )。D.证人证言 4.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 5.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6.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7.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对质8.两大法系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是相同的,都使用( )。D.盖然性的优势 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神示证明制度 10.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1.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力,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这称为( )。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这一规定体现了()。B.证据裁判原则 3.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在证据学理论中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4.甲在自家一楼阳台上装修,楼上二楼住户乙家阳台上的花盆突然坠下,将甲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后甲将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乙辩称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自己对此没有责任。甲否认花盆坠落是由于其装修 振动所致。对“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B.乙 5.英美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D.排除合理怀疑 6.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当事人陈述的共同之处在于()。D.都是言词证据 7.甲乙二人商谈归还欠款时,甲偷录了乙承认欠甲一万元钱的谈话。该录音带在甲乙二人的借款诉讼中()。A.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8.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9.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 )。D.神示证据制度10.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B.被告 1.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2.反证是指( )。 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4.“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B.证据裁判原则 5.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A.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D.在某一事物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曾与该事物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加以指认与确定的活动7.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8.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D.刘律师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9.被告人张某被指控犯有杀人罪。被告人张某要求在开庭时传唤其妻子出庭作证,证明案件发生时他在家里睡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张某的妻子可以充当证人 10.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 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D.证明标准 1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从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 最佳选项并填在括号内)。 1. 主张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经济的运行,任何对它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马克思 2. 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公平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 B.监督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收入分配职能 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 混合物品 B. 固定资产 C. 消费品 D. 准私人物品 4. 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A.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C.可用于购买商品 D.只用于购买劳务 5.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共同的需要 B.具有排斥性 C.具有竞争性 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6.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 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7. 基尼系数为()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A.1 B. 0.3-0.4 C. 0.2-0.3 D. 0 8. 拉弗曲线属于()。 A.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给学派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证据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物权法》试题 第1页(共6页) 《物权法》试题 第2页(共6页) 试卷编号:5254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 《物权法》模拟试卷 201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A .土地承包经营权 B .抵押权 C .土地使用权 D .地役权 2.为避免绕远,与他人协商通过他人土地直接到达自己的土地,其所享有的通行权属于( )。 A .相邻权 B .地役权 C .地上权 D .土地使用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B .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 C .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 D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登记时设立 4.甲购买乙的一辆二手车,但双方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付款购车后,驾驶该车到某汽车空调配件经销部丙处,购买汽车空调配件并安装。安装好并付清款项后,甲驾车离开。途中,因空调泵线圈短路引起电源线起火造成火灾,该车被全部烧毁。经有关部门认定丙作为汽车空调提供者对火灾负有间接责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B .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动产所有权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C .甲不能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其不是该车的所有权人 D .甲不可以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该车转让没有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 5.权利质权的标的可以是( )。 A .债权、汇票、存款单、股票 B .支票、存款单、名誉权、专利权 C .商标权、仓单、债券、荣誉权 D .汇票、提单、本票、继承权 6.有关留置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承运人为取得运费对承运的扶贫物资可行使留置权 B .保管人为取得保管费对保管的救灾物资可行使留置权 C .加工人为取得加工费对加工物可行使留置权 D .在所有人未交付修理费的情况下,财产侵占人可以行使留置权 7.甲向乙借款,将自己的母马出质于乙,在交付母马时,亦交付了马鞍和马鞭。在质权存续期间,母马生下小马驹,因甲到期无力还款,乙欲行使质权。乙行使质权的范围应为( )。 A .母马 B .母马、小马驹 C .母马、小马驹和马鞍 D .母马、小马驹、马鞍及马鞭 8.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可以作为抵押权的客体的是( )。 A .在建房屋 B .某大学的教学楼 C .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 D .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9.共有人对共有关系的性质发生争议,无法查明到底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当推定为( )。 A .按份共有 B .共同共有 C .个人所有 D .公共所有 10.对于区分所有人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区分所有人对整个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权 B .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请求分割 C .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的权利可单独转让 D .共有部分的修缮费用及其他分担,由各区分所有人按其专有部分所占比例分担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航空器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 ) 2.以汽车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 3.抵押物依法被继承或者赠与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 ) 4.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 ( ) 5.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 ) 6.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权属证书为准。 ( ) 7.在我国,土地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其他主体不能成为土地所有权人。 ( ) 8.当事人可以约定相邻权的内容。 ( ) 9.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 ) 10.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面积三分之二以上

2015年7月电大《证据学》期末真题

试卷代号:101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证据学试题(开卷) 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A.某县民政局提供的书证 B.当事人提供的书证 C.公务员贾某提供的证言 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2.反证是指()。 A.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C.直接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入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 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证人听到被害人喊救命的证言 C.赃物 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4.“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A.直接言词原则B.证据裁判原则 C.自由心证原则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5.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B.证人 C.没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D.原告 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 D.在某一事物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曾与该事物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加以指认与确定的活动 7.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8.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刘律师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刘律师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刘律师经被告授权后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刘律师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摄影测量学-经典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像片比例尺:像片上的线段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2、绝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3、相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 4、像点位移: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象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象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5、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影站点的空间距离 6、航向重叠:同一航带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7、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也需要有一定的影像重叠,这种影像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8、像片倾角: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 9、像片的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瞬间摄影物镜(摄影中心)与像片在地面设定的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的参数,即确定这三者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10、像片的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像机的镜头中心相对于影像位置关系的参数 11、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2、相对定向元素:确定像对中两像片之间相对位置所需的元素 13、绝对定向元素:确定单张像片或立体模型在地面坐标系中方位和大小所需的元素 14、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空间坐标与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影响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幅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15、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相对左右两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某一暂定三维坐标系统里的坐标或地面量测坐标系坐标),称为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 16、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按照立体像对与被摄物体的几何关系,以数学计算方式,通过计算机解求被摄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的方法,称为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17、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控制点,计算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测量方法18、POS:机载定位定向系统POS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装置IMU的直接测定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现代航空摄影导航系统,可用于在无地面控制或仅有少量地面控制点情况下的航空遥感对地定位和影像获取。 19、影像的灰度:规则格网排列的离散阵列 20、数字影像的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的原始函数个(x,y)的数值时就需要进行内插,此时称为重采样 21、影像匹配:影像匹配即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点的过程。 22、核线相关:利用立体像对左、右核线上的灰度序列进行的影像相关 23、像片纠正:通过投影转换,将倾斜像片变换成规定比例尺水平像片的作业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

1.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 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 6。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7.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9.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0.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1.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12.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13.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14。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15.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6.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17.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18.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19.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 20。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2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23。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案例题参考答案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 案例题参考答案 1.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卖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 诉讼。请问: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对象(D) A .辆汽车的性质 B.公司销售行为的合法性 公司购买行为的合法性 D.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2.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 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请问: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C) 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 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3.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市教育局主管招生工作的王某受贿案的过程中,除发现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外,还发现王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根据以上情况,请问:指控王某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首先应当承担证明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的证明责任的,是哪些机关或人员 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刑法第39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根据这一规定,对于此类案件,首先承担证明责任的仍然是控诉方,当控诉方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时,证明责任即转移到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身上,它必须说明或者证明差额部分的来源是合法的,若不能说明或证明,差额部分即以非法所得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