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湾区初中学校分布

张湾区初中学校分布

张湾区初中学校分布
张湾区初中学校分布

张湾区初中学校分布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二中学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辽宁路3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三中学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张湾区新疆路28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四中学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车城西路118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五中学学校性质:民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38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七中学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张湾区田沟巷3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九中学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朝阳南路23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51中学学校性质:民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茅箭路59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40学校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贵州路9号 ...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41学校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云南路22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50学校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东怡路学校里12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6264学校学校性质:公办学校类型:初中学校地址:十堰市张湾区放马坪路12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学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改善我学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在开展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索罗乡学区共计七所完全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和三所幼儿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有56个教学班,中小学学生总计1700人。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本科26人,大专5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66.9%。历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共计3人. 二、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学区以推进“两基"攻坚、职教攻坚、危房改造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教育观念陈旧、办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散办学、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顺利完成。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促进和谐陆川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点布局调整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坚持“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普及”、“坚持标准,确保达标”和“四个集中”(高中向区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镇集中,教学点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各居委会、学校,镇直机关企事业相关单位: 为合理调整学校校点布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制定。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城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居委会、194个居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08582人。目前,现有公立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26所;完小14所;完中一所(镇二中)、初级中学一所(镇一中)。幼儿园入园数5709人,入园率80%;小学有2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591人;初中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27人。小学教职工总数564人,中学教职工总数180人;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56492平方米,初中校舍18048平方米;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省级示范小学3所,省级示范初中2所,省级文明学校4所,市级3所,县级8所。 二、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普九以来,我镇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校舍改造,经过各居委会和学校的不懈努力,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但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变化

趋势、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形成的中小学布局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镇小学办学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文化小学、盘江、××三校,学生已达9000多人,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较小,大班数额增多现象严重,原因是城市住房的发展,带动进城务工及子女就学的方便,因而从农村到城市入学的学生逐年递增。从近六年测算,平均每年净增300多人,学生人数的增多严重制约着我镇城区小学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目标和任务 (一)XX年秋季新建环城小学开始招生,计划招一年级新生360人,三年后办学规模达到XX人。 (二)完善镇一中、镇二中基础设施建设。 1.镇一中新建教学楼3531平方米,学生宿舍2745平方米,学生食堂1689平方米。 2.镇二中新建综合楼86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33300平方米,学生食堂XX平方米,学生宿舍4000平方米。 (三)规划新建学校。 1.计划XX年新建一所规模达2400人的中学。 2.计划2019年新建一所规模达2400人的小学。 (四)第二批学校危房改造安排。 1.茶花小学排除D级危房(教学用房)1260平方米,拟建一幢1070平方米的教学楼。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 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县、教育为本和富民强县、教育先行的治县方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使教育适合城镇化的趋势,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质量为宗旨,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目标,科学合理地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 社会城镇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提高质量原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处理好提高教 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 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村小和教 学点教学质量,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 求。 就近入学、科学合理原则。农村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每个乡(镇)都设置初中;保留和恢复必要的教学点。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分步实施、先建后撤原则。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听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统筹考 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寄宿生学生设施等条件保障,保证平稳过渡。要结合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加强趋势预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合理安排建设资金,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学校,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坚持标准、内涵发展的原则。布局调整的学校规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平均班额、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学校建设标准。新建的学校在师资设备、办学力量上都要配套跟进,使新建的学校成为内涵发展的特色学校。 三、发展目标 一)小学。现有小学128所,其中城区四所(桃花江小学、桃花路小学、桂花园小学、近桃小学),农村完小100所,教学点24个。 规划到201X年: 1.城区。新建城南学校小学部,计划招生小学30个班1350人,其他四所完小,提质扩容,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 农村。撤并桃花江镇肖家山小学、桃花江镇莲花小学、大栗港镇铁锚村教学点和金牛村教学点,恢复重建学校1所: 大栗港镇黄龙嘴教学点。 届时全县共有小学125所。其中城区4所,教学点22所,农村完小99所(寄宿制小学18所)。 二)初中。现有初中学校44所(包括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寄宿制学校为42所,城区现有4所初中(桃花江镇一中、桃花江镇二中、桃花江实验中学、玉潭实验学校),农村有40所。 规划到201X年:

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为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村小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一、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和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几年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调整结构、资源重组、盘活资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一些村小,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打破村村办学的“小而全”办学模式。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数不足15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小学。可设网点小学;距离中心小学较远的村,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网点小学;方便学生就学。 二、学校布局现状 (一)总体情况:我镇中小学布局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基本合理;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未来几年,我镇经济社会将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人口结构和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因此,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势在必行。 (二)教育资源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部分学校教育资源布局已不适应需要,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学生逐年减少,每个年级学生都在8人以下,全校学生也只有二三十人,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孟常小学,长发小学,双福小学德信小学、东北小学。 2.一些学校缺乏再发展的空间,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扩展。 三、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1.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解决学校布局与城镇建设和城镇整体功能不协调的问题。 2.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四、布局调整方案 (一)农村小学调整方案 1. 原则:循序渐进、自然过渡,留足发展空间。 2.工作目标:原则上保留现有中学、完全小学。 3.布局调整重点:将年在校生低于40人的村小学学校逐步取消;重点规划孟常、长发、东北、太河、德信、双福等学校。 (二)村校调整规划

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市2010-2015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中小学合理布局、有序建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底数的基础上,遵循青少年儿童的的成长规律,把握中小学办学特点,面向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准确测算,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 -2008年撤并小学129所,整合初中校2所。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之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均衡,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全市有中小学402所(不含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3所,职校3所,初级中学50所,小学321所。 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有的甚至有

两所。农村学校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教师难配备,管理难跟进,质量难保障,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小学和初级中学由于生源、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和投资出现浪费。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教育资源日益相对短缺,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择校现象突出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统领,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以****的长远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政府投入为保证,以创办寄宿制中小学为突破口,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建后撤、典型引导”的思路,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稳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校安工程进程,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布局规划原则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布局调整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大全)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方向。我校与百年一中一脉相承,追根求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中超拔的气质与恢宏的气度。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传承并出新,是我校成就百年经典的重大课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品牌特色,特制订本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引领精神,培养习惯,彰显个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力求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育人观念和管理理念,着眼于学校整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集中体现一个主题,力求避免随意性,确保系统、科学和有效。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和专家指导相结合,挖掘学校内涵与更新教育观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个性,丰富内涵,形成本校文化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具体建设规划设计 (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精心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加强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报刊阅览室要干净整洁,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干净卫生,宣传橱窗等设施要整洁、有序。校园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凸现校园春有花、夏有果、秋有香、冬有绿的自然景致,突出高品位的美化原则。校园内的各种设施都力求美观、大方、精致,强化其育人功能。 1、在学校大门入口处彰显校训、校风、校歌和建校志铭文字,四块文字要渗透与一中同宗同源的渊薮,以此振奋师生精神,指明励志方向。 2、在校园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广场分别设置主题雕塑、各种提示牌、激励牌;在校园绿化带,标明设计主题、树木花卉名称;在校园醒目处布置好宣传栏、阅报栏、校务公开栏。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各年级附近的走廊大墙面设黑板报、宣传栏,目的是对各年级展开针对性宣传。 4、各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学生守则等,要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宣传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老师办公室统一张贴教师工作条例,优秀教育家语录等。 6、大小会议室、校长室等室内装饰:悬挂字画,色彩庄重。 7、餐厅门口立菜谱牌、宣传栏,餐厅内张贴养成警句、相关条例等。 8、宿舍楼:门厅立分布图示、宣传栏、住宿管理制度等。 (二)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套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本校理

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修订版

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 项规划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X 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时间:2015-04-0823:05来源:未知作者:箫声点击:156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XX〕48号)《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XX〕91号)和《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县域经济情况。XX县地处XX南部、怒江东岸,辖13个乡镇、135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XX年末,全县总人口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万人,占总人口的87.5%;有26个少数民族,共2.7万人,其中布朗族0.94万人。全县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95.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亿元,财政总支出18.44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523元。 (二)教育事业现状。XX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3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5所,中心学校13所(完小、校点127个,幼儿园34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示范小学1所,县幼儿园1所;在校生53950人,其中:高中89个班4495人、职业高中3715人、初中264个班14173人、小学859个班24630人,幼儿园(含学前班)242个班6937人;在职教职工3273人,其中:专任教师3114人(其中:高中285人、初中983人、学1569人、幼儿园(班)157人),教师进修学校28人、职业中学92人;校舍占地面积1233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955平方米,中小学危房面积128573平方米。 (三)XX年以来布局调整情况。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共撤并学校99所,其中:初级中学3所、小学19所、教学点(含一师一校)77所。 (四)存在困难。一是学生出行安全隐患较大。随着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不断改善,车流量不断增加,给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通行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二是学校缺乏勤工俭学基地。全县小学勤工俭学基地较少,仅有442亩,XX年生均勤工俭学年收入仅8.29元。三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学校撤并后,不少学校宿舍、餐厅、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四是师资队伍及后勤人员不足。教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西流河一中中学创办于 1949年,座落在XX市东边与武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量、创特色、促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

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XX-XX 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XX 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XX-XX 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四 .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最新)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为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xx〕48号)和《x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xx〔xx〕6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总体概况 xx位于xx北部,辖25个乡镇、278个行政村(街道),人口137.5万,国土面积2948平方公里。截至xx年底,全县共有中小学(含教学点)335所(个),其中:小学249所、初中5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教学点15个。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99047人。初中阶段平均校额472人,小学阶段平均校额248人。 二、规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精神为指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年)》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 (二)规划原则 1.均衡性原则。根据城镇化发展进程,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全县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为各阶段适龄人口提供均等的教育空间,确保其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规划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中小学校平衡配置,满足不同阶段学龄人口对学校服务半径的要求,即把小学的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左右,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控制在3000米左右。 2.规范性原则。尊重农村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的基本规律,适应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结合我县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本着稳妥、慎重、科学的原则,合理布局,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教育。 3.程序性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凡是涉及学校的撤并或恢复,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并经过论证、公示后,报请政府审批后实施。 4.适度超前原则。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变化等要素进行前瞻分析,从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与趋势和学校标准化建设、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最新)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按照“千校达标”和“双高双普”要求,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 二、工作原则 按照“积极稳妥、统筹规划,立足现实、有效整合,合理布局、提高效益”的方针,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促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均衡、科学发展。具体原则是:一是坚持布局调整目标以发挥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二是坚持有利于地方文化教育阵地精优化建设的原则;三是坚持教育稳步发展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的原则;四是尊重当地群众就学习惯与镇(街道)区域行政管理相一致的原则。 三、工作思路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采取撤、并、改、扩、建方式实现高中逐步向县城集中,初中X区和中心镇集中,小学X中心小学适度集中,边远村镇、山区保留适当数量的教学点和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调整意见 X年度撤高中3所,初中15所,改制小学5所,改建幼儿园9

所,单设幼儿园2所。同时,撤并学校的资产、财务处置及领导、教师分流工作同步开展。 1.关于撤并、改建学校。撤X中学、X中学、X中学。原X中学改设为X中学X校区(初中部);原X中学改设为X中学X校区(初中部)。合X学校初中部、X学校初中部、X初中、X初中、X 初中并入X中学X校区;合X初中、X学校初中部、X初中、X初中并入X中学X校区;X中学整体并入立诚中学,原X中学资产移交立诚中学;改制立诚中学为完全中学(增设初中部);X镇初级中学暂搬入原X中学校园过渡,其使用校产与立诚中学签定借用合同;X镇初级中学搬迁后原校园资产由X镇中心学校管理。 X中心小学迁入原X学校,原X中心小学校址改建X中心幼儿园,X小学迁入X学校,原X小学改建X幼儿园;X中心小学迁入原X初中,原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中心幼儿园;原X初中改建X幼儿园;X中心小学迁入X初中,原X中心小学改建中心幼儿园,X小学迁入X初中,原X小学单设为X幼儿园,原X学校改制为X小学,X小学改建为X幼儿园;X小学迁入X初中,原X小学单设为X镇中心幼儿园。 同时,撤X初中、X学校初中部并入X学校(九年制);撤X初中并入美原初中;撤X学校初中部并入X镇中;撤X学校初中部并入X初中;撤X学校初中部并入X初中。 原X初中改建为X幼儿园,原X学校改制为X小学;X小学迁入X初中,原X小学改建为X幼儿园;X学校改制为X小学;X小学迁

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X 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时间:2015-04-0823:05来源:未知?作者:箫声?点击:156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XX〕48号)《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XX〕91号)和《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县域经济情况。XX县地处XX南部、怒江东岸,辖13个乡镇、135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XX年末,全县总人口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万人,占总人口的87.5%;有26个少数民族,共2.7万人,其中布朗族0.94万人。全县国土面积XX 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95.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亿元,财政总支出18.44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523元。 (二)教育事业现状。XX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3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5所,中心学校13所(完小、校点127个,幼儿园34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示范小学1所,县幼儿园1所;在校生53950人,其中:高中89个班4495人、职业高中3715人、初中264个班14173人、小学859个班24630人,幼儿园(含学前班)242个班6937人;在职教职工3273人,其中:专任教师3114人(其中:高中285人、初中983人、学1569人、幼儿园(班)157人),教师进修学校28人、职业中学92人;校舍占地面积1233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955平方米,中小学危房面积128573平方米。 (三)XX年以来布局调整情况。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共撤并学校99所,其中:初级中学3所、小学19所、教学点(含一师一校)77所。 (四)存在困难。一是学生出行安全隐患较大。随着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不断改善,车流量不断增加,给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通行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二是学校缺乏勤工俭学基地。全县小学勤工俭学基地较少,仅有442亩,XX年生均勤工俭学年收入仅8.29元。三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学校撤并后,不少学校宿舍、餐厅、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四是师资队伍及后勤人员不足。教师一方面要完成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区2010—2012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广西教育发展 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2012年)》和《全区中小 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 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区中小学校标准化 建设,尽快改善我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城区学校大班化严重、办学质 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区学校建设 力度,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快速发展。从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在 全区范围内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区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校120所,其中:高级中学 2 所,职业学 校 1 所,初级中学12 所,小学 106 所(其中中心小学 6 所,城区 小学4所,村总校96所;另外村级以下教学点 47个)。教职工2896 人,教学班1180个,在校学生48684人,其中普通高中 2697 人,职 业学校800 人,初中15243人,小学30708 人、幼儿园 6449 人。 (二)学校校舍及用地状况 全区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59528平方米,其中高中28094平方米, 初中138502平方米(职业学校),小学192932平方米。其中,砖混结 构305920平方米,占全区校舍总面积的85.1%;砖木结构53608平方米,占全区校舍总面积的14.9%。 全区中小学现有危房面积246049平方米,其中高中17230平方米, 初中81323平方米,小学147496平方米。高中、初中、小学危房率分 别为7%、33%和60%。全区高中、初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10.4 平方米、8.83平方米、6.4平方米。按标准化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园用 地严重不足。全区现有校园占地面积1235691平方米。 (三)教师住房情况 我区现有在职教职工2896人,现有教师住房35154平方米,其中 小学教师的住房面积为9773平方米,中学教师的住房面积为25381平

学校中长期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中长期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管理制度完善,师生发展和谐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学校。我校根据学校校情,紧紧围绕凸显学校个性特征,结合我校少年宫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为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活动文化升格,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科学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客观冷静地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优势,选准突破口,革故鼎新,打造品牌,创建品牌特色学校。 二、建设规划 (一)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建设目标:校园环境整洁,书香气氛浓厚,和谐布局,旷达有序。 1、环境美化特色 净化:以狠抓师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弘扬国学,诵读经典”教育为抓手,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全员参与;全面清理校园内卫生死角及墙面乱写乱画等,规范宣传字画,做到整洁、卫生、规范、悦目。 绿化:以学校现有的条件,进一步做好校园内绿化的养护。修缮花草;保养好校园内的树木;利用校园内边角地种植绿色观景树,添置绿色。 美化:切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每日认真做好值日,打扫好教室内外的卫生,归置好一应东西,做到美观、实用。 2、构建文化氛围的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我们本着“高品位、特色化,地域性,审美性”的原则,在学校门厅的显眼位置悬挂了电子屏,时时更新内容,对校园进行文化着装,展现学校教育的重要成就,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将我国自古至今著名教育家画像和对教育教学的著名论断彰显在教学区,让教师感受到时刻在与教育家对话,促使教师“日三省吾身”,教学相长;以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为主,突出传统特色。 在各教室门口悬挂少年宫活动标识,醒目、美观。 3、走廊文化特色: 我们在教学楼走廊、楼梯,整体设计,根据不同功能,设计展示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三字歌、感恩的心等主题鲜明的内容,配以优美的图画,彰显在一楼走廊,使学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加以对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楼梯喷绘关于安全的标语,学生学校生活更加有序。方方面面都体现了知识性,教育性,审美性。 4、班级文化特色: (1)规范要求和班级自我设计相结合。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国旗、《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由学校统一制作悬挂,其余如班训班规班级学习园地等则由班级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我设计进行。这样就形成了规范化和个性化特征,彰显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2)在每个班级(少年宫活动室)正门旁侧的墙壁上开辟少年宫小组及辅导员介绍作为特色名片。 (3)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济南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方案

济南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方案 专业专项规划教育篇 规划范围 本次基础教育专项规划编制范围为《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以及遥墙片区、唐王片区的用地,具体范围: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规划的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遥墙机场,面积约132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分为三个阶段:近期规划为2008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远景为2020年后。 规划目标 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用地资源存量,提高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体系,实现基础教育设施的均衡化、优质化、公平化,促进济南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综合目标: ——增加基础教育容量,优化教育资源质量;

——协调幼小初高发展,均衡教育资源布局。 (2)建设目标: ——增加教育资源: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新建高标准校舍的基础上,扩建和改建市内老学校校舍,增强其教育容量,增加教育资源。 ——扩大学校规模:新建、扩建的学校,强调其合理办学规模,在具有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创设小班化的教育条件,确保教学硬件条件的充分合理利用。 ——提高建设标准:新建学校,严格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改建、扩建的学校,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改善教学环境,从软硬件两个方面确保优质校园环境。 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标准与指标体系 1.千人指标 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千人指标为:托幼37生/千人,小学63生/千人,初中32生/千人,高中16生/千人,中等职业学校16生/千人。 2.学校规模和班额人数 (1)幼儿园:适宜办学规模6、9、12、18班(旧城可考虑设置3班幼儿园);班额30生。

202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020-203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关于编制2020-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计字〔2020〕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根据学龄段少年儿童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整体谋划、精准施策,科学编制未来十年县域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创新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结构等因素,做到合理布局、提高效益、适时调整、就近入园入学。 2.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和分析本市常住人口和学龄儿童的变化状况,摸清底数、找准差距,针

对幼儿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城乡差异、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在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予以重点考虑。 3.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未来、局部与全面、重点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关系,统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聚焦当前的薄弱环节,保障重点与兼顾全面有机衔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统筹各学段教育发展,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结构。 4.坚持动态平衡。针对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计生政策调整,认真分析研究人口数量与分布变化对基础教育的动态影响趋势,建立相应的布局规划动态调整及修编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三、规划目标 1.科学规划布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服务半径合理、规模合理的规范化学校。 2.适应城乡规模的发展和城镇化要求,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本着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3.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近期、远期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 四、规划内容 1.规划范围:覆盖行政管辖的全域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西流河一中中学创办于 1949年,座落在仙桃市东边与武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量、创特色、促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 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绿色 学校的目标: 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

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 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 程环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 绿色学校与 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 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 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 来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 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2010-2010 年创建镇绿色学校;2010 年创建市绿 色学校;2019-2019 年创建省绿色学校;四.创建绿 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1. 构建组织网络成立创建绿色学校 领导小组。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县、教育为本”和“富民强县、教育先行”的治县方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使教育适合城镇化的趋势,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质量为宗旨,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目标,科学合理地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城镇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提高质量原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村小和教学点教学质量,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 (二)就近入学、科学合理原则。农村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每个乡(镇)都设置初中;保留和恢复必要的教学点。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三)分步实施、先建后撤原则。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听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统筹考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寄宿生学生设施等条件保障,保证平稳过渡。要结合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加强趋势预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合理安排建设资金,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学校,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四)坚持标准、内涵发展的原则。布局调整的学校规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平均班额、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学校建设标准。新建的学校在师资设备、办学力量上都要配套跟进,使新建的学校成为内涵发展的特色学校。 三、发展目标 (一)小学。现有小学128所,其中城区四所(桃花江小学、桃花路小学、桂花园小学、近桃小学),农村完小100所,教学点24个。 规划到2015年: 1.城区。新建城南学校小学部,计划招生小学30个班1350人,其他四所完小,提质扩容,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 2.农村。撤并桃花江镇肖家山小学、桃花江镇莲花小学、大栗港镇铁锚村教学点和金牛村教学点,恢复重建学校1所:大栗港镇黄龙嘴教学点。 届时全县共有小学125所。其中城区4所,教学点22所,农村完小99所(寄宿制小学18所)。 (二)初中。现有初中学校44所(包括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寄宿制学校为42所,城区现有4所初中(桃花江镇一中、桃花江镇二中、桃花江实验中学、玉潭实验学校),农村有40所。 规划到2015年: 1.城区。新建城南学校初中部,计划招生30个班,1500名学生。 2.农村。撤并桃花江镇花桥中学、桃花江镇株木潭中学。 届时全县共有初中43所,其中城区5所,农村38所。

元谋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

元谋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元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元谋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县,教育为本”和“富民强县,教育为先”的治县方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机制,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构建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特制定本方案,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批准后实施。 一、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 全县学校布局调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围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科学合理地进行校点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发展。 二、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原则 确保有利于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坚持集中办学、合理

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科学合理的选址,统筹考虑生源的区域分布,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坚持“规模、效益、质量兼顾”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读、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改造薄弱学校;坚持集中投入,投入一所,完善一所,示范一所的原则。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 (一)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集中人、财、物力,逐步实行相对集中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根据实际,分步实施,逐步调整的办法。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增加投入,提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思路,撤并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扩大保留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收缩农村办学规模,扩大城镇中小学规模,形成“小学以城镇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为主,村办小学和教学点为补充;初中以城镇初中为主,乡镇寄宿制初中为补充;高中全部集中在县”的布局调整思路,把集中办学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初中校舍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程结合起来,加快集中办学工作。 (二)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工作步骤。以江边小学为试点,大胆实行农村教育集中办学改革,逐步扩大集中办学规模,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完成全县学校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全县小学以元马中心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