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高速公路土建工程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工程名称:达陕高速D6标邱家湾隧道隧道里程: k22+790~k23+410

2010年10月

达陕高速D6标段邱家湾隧道工程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策划: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1)工程概况

邱家湾隧道处于大巴山边缘,属低山地貌区。测段高程一般720~864m,最大高程864m,相对高差144m,沿线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间高,两侧低,隧道最大埋深约108m,最小埋深约14m,属构造剥蚀地形。邱家湾隧道设计为单洞分离式隧道,左右线间隔24m左右,属中隧道。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22+830~LK23+405,左线进口均位于R=1350的圆曲线上,出口位于R=1020的圆曲线上,隧道长575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K22+790~K23+410,隧道长度620m,右线进口均位于R=1600的圆曲线上,出口位于R=1000的圆曲线上。

(2)邱家湾隧道

主体结构双线暗挖隧道,线路线间距为24m左右,的下方,埋深24~108m左右,处于微风化岩层中,采用开挖跨度分别为10.13~12.25m 暗挖结构;初期支护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承担施工期间的围岩压力,

二次衬砌为C25(S8)(钢筋)混凝土;左、右线隧道k23+100处横向通道连接,横通道宽度为2.5m、高3m,均为暗挖结构;初期支护与二衬间设全包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土工布+3.5mm防水板。

(3)工程地质

本区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古生代“弧后”拉张盆地区。以及大巴山断裂带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构造带,即沿线西南部的川东印支褶皱带和沿线东北部的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隧址区未发现全新活动性断裂通过。

邱家湾隧道进口岩层倾角较缓,主要发育三组节理,节理呈张开状,无充填。出口段岩层倾角大,主要发育一组节理,呈张开状,充填粉粘粒。隧道区产状较凌乱,但总体呈单斜产出。左、右线进口岩层产状主要为240°∠13~32°,出口岩层产状主要为247°∠75~82°。

a地层岩性

隧址区出露地层较少,除第四系覆盖成外,仅有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地层出露。

①残坡积(Q el+dl)碎石类土

黄褐色,主要由泥质灰岩碎石组成,松散~中密,碎石径一般10-40mm,个别达100mm,碎石大部分呈弱风化状,少量呈强风化状,以粉、粘土及砂充填,雨季时常有地下表水下渗。分布于隧道出口处,层厚0-2.70m。

②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

泥质灰岩:灰色,细晶结构,中-厚层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强、弱风化层,分布于整个隧道,厚度较大,微风化层分布于洞身段。

强风化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弱风化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微风化层岩体较完整。

b水文地质

本次隧道钻孔内未见地下水,隧道进出洞口均为泥质灰岩,裂隙发

育,拟开挖隧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切地形切割较深,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根据初步勘察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地表水水质为HCO2-Mg-Ca 型水,为淡水,PH值7.90,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环境水对砼腐蚀评价标准判定: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c气象特征

本工程地区地处亚热带,属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旱、夏热;秋、冬多绵雨,日照少,湿度大,云雾多,无霜期长;为测区内气候基本特点。

据万源气象站历年统计,元月最冷,平均气温3.5℃,最低-9.4℃,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30~32℃,最高达39.2℃;

每年4~5月和9~10月阴雨连绵。多年平均降雨量1169.3mm,降雨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5%左右。

测区地表水体为冲沟水。在隧道进、出口流经,均为季节性冲沟,流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平时近干枯,雨季流量增加。

d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该地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Ⅳ度)。地震反应普特性周期为0.35g。

e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在隧道进口地质情况主要为:强风化泥质灰岩,灰色,细晶结构,薄层状构造,夹灰黄色泥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石状压碎结构,上部溶孔较发育,围岩拱部无超前支护时可产生大坍塌,侧壁有时失稳,洞室潮湿,一般无地下水,雨季有降水入渗时,有滴水,存在对隧道施工不利。隧道出口地质情况主要为:表面为薄层碎石类土覆盖,下伏基岩为泥质灰岩,灰色,细晶结构,薄层状构造,其强风化带节理裂隙极发育,呈碎石状压碎结构,上部溶孔较发育,岩层倾角较大,围岩拱部无超前支护时可产生大坍塌,侧壁有时失稳,一般无地下水,雨季有降

水入渗时,有滴水,相对进口隧道施工难度增加。

(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三)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难度和困难、不利条件等,经多方讨论和分析,确定本项目的突发事件、风险或紧急情况如下:

a隧道穿过不良地层时。里程从隧道进口,LK22+835~880、K22+794~825强风化泥质灰岩,灰色,细晶结构,薄层状构造,夹灰黄

色泥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石状压碎结构,上部溶孔较发育,围岩拱部无超前支护时可产生大坍塌,侧壁有时失稳,隧道出口LK23+340~384、 K23+340~398表面为薄层碎石类土覆盖,下伏基岩为泥质灰岩,灰色,细晶结构,薄层状构造,其强风化带节理裂隙极发育,呈碎石状压碎结构,上部溶孔较发育,岩层倾角较大,围岩拱部无超前支护时可产生大坍塌,侧壁有时失稳。暗挖隧道拱部存在风化层薄,开挖暴露时间过长,引起基岩风化变弱、自稳性差,开挖易坍塌。

b隧道开挖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裂缝、倾斜、倒塌、变形、地面沉降等,如周边蓄水池、出口乡村路、居民住宅等;

c爆破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如出口乡村公路、蓄水池等。

d暴风雨的侵袭,设备人员等被淹,井架、材料库房、工棚被破坏等情况。

e火灾、意外的工伤事故等,人员在隧道内中毒、中暑、被困等情况;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隧道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周围建筑物和居民、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①了解地表水、出水地点的情况,并对地表进行必要的处理,以防止地表水下渗。

②认真分析地质资料,做好超前预报;对地质情况不明的地段一定要申请补勘,做到心中有数。

③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土质变化、围岩参数,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分析,不得冒进。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工艺。并做到“四及时”即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支护、及时封闭。

④施工工地的生活用房及生产用房均按抗台风的标准进行搭建,施工围墙牢固,堆放在建筑工地的轻型材料要捆绑固定,以防台风吹走。

⑤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并成立抢险救灾队伍,与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做好预防工作,工地自备内燃发电机组,抽水设备,以防停电。

⑥施工场地设专门抢险救灾物资库,库房距施工现场近,道路保持畅通,以备急用。

⑦工地和附近医院建立密切联系,工地设医务室,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一旦出现意外的工伤事故,可立即进行抢救。

(四)法律法规要求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以及《爆破安全规程》等。

三、应急准备

1、成立抢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公司抢险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主管施工生产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成员:安质部、工程部、安保处、劳资部、社保部、设备物资部、公司临时医务室。

职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

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项目部抢险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1)组长: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

组长职责:负责本项目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小组人员分工、向上级单位请示启动上级部门应急预案等。

(2)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安全主管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行使组长权利、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具体负责各分工区生产安全的现场管理,恢复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岳淼负责一工区的现场安全、危险情况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郑晓东负责二工区的现场安全、危险情况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罗基益负责三工区的现场安全、危险情况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3)组员:。

其中张涛负责一工区的现场监控,邹意柏负责二工区的现场监控,罗基益负责三工区的现场监控,张顺荣负责宣传报道工作。

2、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越频、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储备表

3、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项目部组建抢险队,队长为李新继,副队长:刘美山。发现危险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员时可由各工区及时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4、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不至于手忙脚乱,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综合部董林劭负责组织安排,时间为2010年10月~12月,使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处理程序等。

5、互助协议

与相关单位建立快速联系通道,以便及时处理问题,主要有:铁城万源火车站、银铁社区委会、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联系。

相关单位联系电话表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图2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1)值班电话:,实行昼夜值班制,项目部值班时间和人员如下:7:30~20:30—张涛 20:30~7:30—邹意柏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9、110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综合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隧道防坍方、涌水、涌泥应急预案

开挖掌子面始终存有钢筋网、锚杆、管棚、钢格栅、注浆设备、喷

射机等抢险物资,一旦出现开挖掌子面或隧道上方冒顶、涌砂、涌水时:(1)隧道内其他掌子面立即停止作业,所有人员立即撤至竖井外等待命令;

(2)立即对掌子面挂网、喷射砼,当出水较大时应集中引排水,及时架设格栅,对坍体进行封堵和反压;

(3)从封堵墙位置打设超前大管棚,大管棚采用φ108的钢管作成,长度为25m,间距为0.6~0.8m,并从大管棚钢管中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加固周围土体;

(4)如果隧道冒顶到地面,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或碎石土分层夯实,从地面将塌陷处进行回填,回填至地面处平整顺畅,在其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并做好地面排水以防雨水进入塌陷处;

(5)破除封堵墙上台阶,开挖掘进隧道上台阶部分,架设格栅钢架,形成初期支护,如果仍有坍方、涌水、涌泥现象,紧跟打设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注浆,再按照隧道正常掘进方法进行掘进,开挖下台阶,支护紧跟。

2、乡村路防沉降应急预案

隧道通过铁乡村公路可能引起沉降,造成路面下沉过大,发现该情况时,采取的措施为:

(1)洞内立即停止向前掘进,对原喷射钢纤维隧道初支加强为格栅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加密至间距0.5m,长度为6~8m;路面沉降过度加大,再在对应位置的隧道中部支顶一排φ600钢管立柱,间距2.0m;

(2)及时通知社区,安排相应警戒。

3、管线保护

(1)施工前对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埋深、类型等详细调查,采用有限元分析系统软件,对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进行施工检算,预测地面沉降量,依此对地下管线的沉降进行预测。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①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

②对设计给出的管线资料进行整理和确认。

③走访沿线所有地下管线的主管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对所有有关的地下管线将争取在现场进行探查和确认。

④在区间隧道两侧15m范围内的管线,应准确定出其种类、位置、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并将调查结果递交相应部门确认。

⑤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种管线的允许变形量。

⑥经过确认的地下管线资料将被标注到指导隧道掘进的形象进度图上(平面和剖面)。

(2)施工前根据管线类型、位置及埋深等,对基坑周边重要的地下管线进行保护。施工过程中,对管线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确定保护方案。

(3)其它位置的管线根据管线沉降情况,倾斜率小于2%时且变化较大时,进行对管线保护,主要措施为:一是地层土质较差时采用注浆进行加固,二是附近条件允许时采用悬吊的方法进行保护,三是隧道开挖采用分部台阶法和微振爆破技术进行,加强洞内的支护,并及时进行支护,减少洞内的变形。

(4)快速联系处理,当发现管线有大的变形和趋势时,及时快速与监理、业主、设计等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现场准备好任何一种方案的所有物资设备,以便随时调用。

4、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安全长、综合部、物质部等有关部门,对可能引起的火灾的危险源认真辩识,进行科学评价,火灾应急预案如下:

(1)在现场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设施,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和按期检测工作,办公区域的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

(2)与当地消防、救援及医疗机构建立可靠的联络渠通,以便得到及时救助;

(3)对员工进行灭火和疏散逃生能力培训和教育;

(4)若发生火灾,要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6、发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及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准备措施

根据本工程属地铁施工、城市施工的特点,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复

杂等实际情况,应对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及人身伤害类别进行辩识。并进行以下工作:

(1)成立现场救护领导小组

组长:蔡正宁

副组长:袁洪川

组员:郑晓东、罗基益、刘静、张顺荣、岳淼、张涛

(2)由刘静保管急救药品及医疗器械,紧急时使用。电话:187********

(3)遇食物中毒、流行病及人身伤害时,首先由救护小组在现场组织紧急处置或抢救,然后由综合部派车或联系救护车辆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广州武警医院救护。

六、煤体机构、信息发布管理

综合管理部为项目部各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人员包括张顺荣、刘静等,综合管理部届时将起到项目部的煤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删减,有针对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内部如实的报道,主要是向项目部内部各工区、就爱你、交建集团公司、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报道。

七、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抢险救援结束后,由监理单位主持、业主、设计、咨询等相关单位参加的恢复生产会,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下部恢复生产应采取的安全、文明、质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施工单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恢复生产:

1、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对受害人或受害单位进行领导慰问或团体慰问。对良性事迹加强报道。

2、严格落实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学习应急预案,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将创优目

标层层分解,责任到队,责任到人,从单位工程到分部、分项直至工序。

3、健全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矩阵管理。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整个项目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各级、各部充分发挥管理的机能、职能和人的作用。

4、依据安全、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制定安全、质量检查计划制度,形成安全、质量管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

5、做好技术、试验、测量、机械、施工工艺、后勤等各项保证工作。

6、对恢复生产确保资金投入不受阻。

7、确保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现场存有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8、及时调用后备人员和机械设备,补充到该工区,进行生产恢复,尽快达到生产正常。

抢险结束和生产恢复后,对应急预案的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评审及修订,使以后的应急预案更加成熟,遇到紧急情况等能处理及时,将安全、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底限度。

八、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公司和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演练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和改进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