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教版二上《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沪教版二上《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沪教版二上《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沪教版二上《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沪教版二上《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并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塘、睁、眨、惊、掉”5个汉字;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静悄悄、趴、池塘、感激、连声”。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提示说一说睡莲姑姑、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3. 感受夏夜的美,体会睡莲、蜻蜓和萤火虫帮助小蚂蚁时的热情、真诚、善良。

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田字格卡纸等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逐步揭示课题。

(媒体:蚂蚁的图片、文字)这是谁? 蚂蚁——(虫子旁、形声字) 揭示课题并板书,(提醒学生要注意的笔画)。读读课题。

2.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预设:小蚂蚁遇到什么情况需要别人送他回家?

谁送小蚂蚁回家?怎么送的?

小蚂蚁回到家了吗?小蚂蚁的家在什么地方?

二、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一)学习1-3节,了解“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1.学习第一节,了解故事发生时间

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指导朗读,理解“静悄悄”

2. 学习第2、3节,了解故事发生起因

(1)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表达,随机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学习生字“呜”,积累词语“呜呜的哭声”(图片、声音)

学习“掉”、“塘”:理解“池塘”意思

学习“趴” :看图理解“趴”的意思。

(2)学习2、3节,尝试用句式介绍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

a(出示2、3节图片、文字)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注意适当停顿。

随文学习“惊”、“睁”

b对形声字进行复习归纳。

c师生合作读

d能试着说说吗?

练习说话:夏夜,小蚂蚁。(板书:掉进池塘,上不了岸)

(二)学习4——14节,了解睡莲、蜻蜓、萤火虫是怎么帮助小蚂蚁回家的

20送小蚂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本课8个生字,关注“惊”、“睁”、“趴”等字的音节。重点识记“惊、睁、掉、塘、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3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生字、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夏夜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夏夜画面,伴随音乐)一个夏天的夜晚,老师带着大家来到公园散散步,欣赏夏夜的景色。看——夜空中繁星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公园里一片宁静,万物都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2、(音乐结束)听着这音乐,看着这情景,你觉得这个公园里的夏夜怎么样? (生答,师引,出示句子,指读) 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 出示“静悄悄”,这里有个生字。谁来拼读?指拼读,注意后鼻音,开火车读词。静悄悄就是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谁能读好这个词?齐读词、句。

3、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故事中有谁呀?——(播放录音) 1)谁能完整地说说故事中有谁呀? 生答、师黑板上竖排出示词语: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 师:其中有几个生字,根据拼音,自己拼读; 去掉拼音,谁会读字连词?注意读准生字——开火车读。 3)师:看看这三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小结:昆虫的名字里大多带“虫字部”。 师:再来记这个“莲”! 小结:带“草字头”的字往往与植物有关。 5)师:认识了生字,我们再回到词语中。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的这个美丽的故事中有——引读词语。 4、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出示:23 送小蚂蚁回家 二、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读后想想: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待会儿请你说一说。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师注意正音、小结。 3、讨论: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1)师关注语句规范;不必回答完整。 随机板书:睡莲

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23.送小蚂蚁回家 设计者: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陈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蚂、蚁、静、莲、闭、感、激、萤、笼、坛”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和记忆“静、莲、闭、萤、坛”等5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念一首儿歌,好吗?(出示儿歌) 一二三,三二一, 三只蚂蚁来背米。 嘿哟呵,嘿哟呵, 回到家里数米粒。 你一粒,我一粒, 还有一粒在哪里? 蚂蚁弟弟笑嘻嘻, 还有一粒在我的肚子里。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中的小蚂蚁可爱吗? 2.学习生字:蚂蚁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3.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小蚂蚁的故事

揭示课题:送小蚂蚁回家 4.齐读课题。 说明: 开头用一首有趣的儿歌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奇妙的童话世界中,并同时引出了本文的生字“蚂蚁”。虫字旁是学生熟悉的部首,而且“蚂蚁”两字又是形声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识记不是难点。可利用这两个字拓展其它虫字旁以及虫字底的字。但要注意,本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出示: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2)谁送小蚂蚁回家? 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说明: 采用对课题质疑的方法归纳出问题,既可培养质疑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解疑的积极性。 二、自学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习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蚂蚁睡莲闭上感激灯笼花坛惊醒静悄悄萤火虫亮晶晶 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于睡莲不太了解。老师可在学到“睡莲”一词时出示睡莲或是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这种水生植物。 2)分小节朗读课文。 四、交流问题答案。 1. 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夏夜) 1) 夏夜是怎样的?交流 a.“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静悄悄”就是很静很静的意思。学习“静”,注意后鼻音。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 1教案 沪教版

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将什么定为1份”的本领。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并会列算式。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谁是谁的几倍。 教学准备: 每张桌子黄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口答:2+2+2+2+2+2=8+8+8+8= 表示个2表示个8 师:说得真好,这是我们前几天学的本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划船”主题图。 师:小胖的学校组织他们去公园春游了,这是他们在划船的情景,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1)一共有6条船,1条黄船,2条绿船,3条红船。 (2)每条船上的人数都是3人。 (3)绿船的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 2.看“黄船”图,引出“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1条黄船,船上有3人,就是几个几?(1个3)算式呢?(13=3)1个3还表示3的1倍,算式:31=3。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倍(板书课题)。 3.认识“几个3就是3的几倍”。 (1)看“绿船”图。 师:刚才有同学说“绿船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说得很好,这是一年级学的本领。也就是——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 份,2个3也就表示3的2倍,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谁会列算式? 23=6或32=6(板书)。 (2)看“红船”图。 师:谁会学说这句话,告诉大家,黄船人数和红船人数的关系?(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红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3份,3个3也就表示3的3倍,所以红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3倍。算式:33=9。) (学生个别说,同桌互说。) (3)看“划船”主题图。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巧算

巧算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巧算方法。 2、理解“一个加数增加一,一个加数减少一,和不变”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同向思维变化。 4、能用“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一,差不变”的同向变化来巧算减法 计算题。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巧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并会运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巧算加减法题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巧算加法) 1、师:观察通往小岛的栈道上写的算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迅速算出呢?(学生自由 说) 26+18=44 (学生说出上学期所学的各种方法) 2、如果把一个加数变为整十数,那么计算将更为方便,你是怎么想的? 生:26减少2,18增加2,就是24+20=44 3、师: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几,和是不变的。在计算加数的时 候,我们将一个加数变成最近的整十数就可以了。 4、为什么把18 变成整十数,而不把26变成整十数? 生:因为把18变成20容易。 5、小结:巧算时我们要先把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加数变成整十数,然后这个加数加上 几,另一个加数就减去几,和不变。 [意图:教师运用已学的知识来教授新知识,既可以复习就知,又能为新学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把下面的加法用巧算的方法表示出来。 69+16=70+ = 45+48= +50= 38+17= + = 把哪个加数变成整十数?为什么? 三、减法巧算: 1、出示:34-27= 35-28= 36-29= 37-30=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4道减法题,先一起算出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小蚂蚁回家第2课时 沪教版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第2课时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学目标 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

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抢读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蚂蚁遇到了困难。谁能用新学的这些词语说一说,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指名交流。 3、是谁帮助了小蚂蚁?最后又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 1、师:轻声读课文第1节,找找课文中用哪个词形容夏夜的公园。(静悄悄)

小班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小班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

上有什么。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 二、集体观看PPT。 1、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三、游戏:读信。 1、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 2、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小蚂蚁回家7 沪教版(2015秋)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能通过学习,理解“惊醒、非常感激、连声”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文中好词。能正确描、写5个汉字,重点学习“眨”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了解的基础上读好角色间的对话。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睡莲、蜻蜓、萤火虫对小蚂蚁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它们美好的心灵。 3、能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4、能在老师的指引下,体会“多美的夏夜”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够读好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2、体会课文中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教学过程: 一、听、说导入,揭题质疑 1、听、说导入 2、揭示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学习建议要求,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任务单1:

l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l 想一想:小蚂蚁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它,送它回家? (1)检查、交流 l 了解课文有几小节 l 字词正音 l 在填空的提示下,了解“小蚂蚁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它,送它回家?” 出示:夏夜的公园里,小蚂蚁不小心()。()救起了小蚂蚁,()和()一起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指名交流 ——学习生字:掉,塘 2、了解课文内容,再读填空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7节,了解睡莲对小蚂蚁的热情和关心 过渡:睡莲是怎样救起小蚂蚁的?(板书:救),学习课文的2—7节(1)学习:惊醒,睁开,趴 l 读准字音 l 认清字形(形声字归类) l 做动作理解词意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睡莲是怎么救起小蚂蚁的? 交流,板书:弯 (3)指导读睡莲和小蚂蚁的话 l 重点指导:

20送小蚂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掉”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夏夜的美丽。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板书图片磁贴 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音乐,看图),师: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公园散步。你们看,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池塘里盛开着美丽的睡莲。这个时候,公园里非常安静,睡莲也进入了梦乡。 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指名读齐读句子。 2、公园里一片宁静,忽然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谁在哭? (出示蚂蚁图片,板书“蚂蚁”,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你想知道吗?让我们来学习第20课--板书补全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故事里谁帮助了小蚂蚁;?

自读 交流,贴出图片:读词语,简介睡莲、蜻蜓、萤火虫特点 三、学2、3节 他们听到哭声来帮助小蚂蚁,小蚂蚁为什么哭? 用因为 --- 所以 --- 的句式把原因说清楚。你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第2、3节 出示词语,生字红色,自学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指名读字词,评议是否正确齐读。 提示:莲:上下结构艹头,形声字,屏幕上这些生字中还有哪几个字是形声字 惊后鼻音;呜整体认读音节;趴,做动作 掉:右边下面是“早”范写,书空 指名读,正音 出示对话,指导朗读 引读齐读。 三、读4-14节, 四、深入研读:他们是怎么帮小蚂蚁的? 一)学4-7节 睡莲怎么帮小蚂蚁的,让我们学习4-7节 一人一节指名读,其他小朋友想想睡莲怎么做的 交流,出示词语:弯弯腰随机学:腰拼读,也是形声字做弯腰的动作板书:救 他们又说了什么?出示要求:同桌合作读,关注加点字,读出语气。 指名2人读,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出不同的语气 4.5节师评:蚂蚁的话读出非常感激的语气。师补充:睡莲的话后面是感叹号,读得干脆利索,显示睡莲的主动热情,救人好不犹豫 生评议 6.7节睡莲热情挽留,小蚂蚁着急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读课文了解内容 20送小蚂蚁回家 (执教者:荡湾小学胡春妹)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课文,了解伙伴们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3、懂得伙伴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伙伴们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2、懂得伙伴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夏夜画面,伴随音乐)读句子。 2、(媒体)听,是谁在这么美的夏夜,在这么静悄悄的公园里哭呢? (出示课文第2节)自己读读这段话,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贴出生字)课文中有4个生字,谁能读正确? 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3、谁在哭呢?(小蚂蚁)。他怎么了?(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学习“掉、塘”) 说明: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既熟悉生字,又自然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边读边思,加深理解。 4、掉进池塘的小蚂蚁后来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送小蚂蚁回家》(读)。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谁送?为什么送?怎么送?) 说明: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一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看书读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谁救起了趴在水草上的小蚂蚁?谁送小蚂蚁回家?(睡莲、蜻蜓、萤火虫) 3、谁能连起来说。

说明: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及时地纠正错句,让学生养成说完整句子的习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2-7节 1、睡莲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呢?读读课文2——7节,找找有关的句子。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1)睡莲是怎么问的?关心地问一问。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上来。 (2)睡莲还怎么帮助小蚂蚁了?(弯弯腰……) 睡莲热情招呼小蚂蚁爬到她身上,读读这句话。 (3)分角色来读一读睡莲姑姑和小蚂蚁的对话。 2、现在,你能来说一说睡莲姑姑是怎么救小蚂蚁的吗? 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点阅读和朗读的经验,因此在本环节中,老师可采用自由阅读解决问题,自由朗读读出语气的方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老师则起到适当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朗读中,评价中得到收获。 (二)学习8——14节 1、同桌一起读读8——14节,想想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 2、通过朗读,你们发现哪两个小节是写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 3、出示13、14节 (1)谁来读这两段话?理解“飞机”指什么。(理解“飞呀飞”。再读这一句)(2)我们也来读读这段话。 (3) 小蚂蚁的家在哪?(提示:到)学习:坛 (4) 练习: 83页“写” 4、现在,谁能说说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吗?(背他飞回家、照亮回家的路) 说明:通过抓住关键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注意发挥学生主动性,老师进行归纳。 四、巩固复习,总结明理。 1、星星高兴地眨着眼。(追问:星星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学生字:眨(睁) 2、花坛前,小蚂蚁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小蚂蚁会怎么向妈妈诉说今天晚上的故事呢?角色体验。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教材分析《送小蚂蚁回家》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美丽的夏夜,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它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她回到了家。 全文共1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夏夜;第2-7自然段讲小蚂蚁掉进池塘,好心的睡莲主动救起蚂蚁,体现其爱心;第8-15段讲小蚂蚁想回家,蜻蜓放弃休息时间送它,萤火虫为它们照亮;第16段借景抒情,再次赞美了美丽的夏夜。课文围绕美这一中心,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既描绘了夏天的美景,又 表现了朋友的真情相助,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二、学情简介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凭着一 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比较自主地完成 识字任务。也就是说,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能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 一换、形声字、字型结构等方法识记生字, 并开始借助 字典识字。 二年级的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读的层层推进,许多学生也能说出一些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因此,二年级的教学重心是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在识字中加强阅读,逐步完成从识字到阅读的过渡,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根据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三方面,并采用了一些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目标一: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静、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本课的10个生字没有很大的学习难度,本班学生可以自主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在学生自己练习拼读的基础上,我选择了几个较难读准的生字进行集体反馈,如:静、萤的后鼻音,蚂、蚁的第三声等,并在以后的学生朗读中注意及时倾听,随时正音。感激是由2个生字组成的新词,可以放在课文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读进行理解并积累。 每个汉字的字型结构不同,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也不同。学生学习书写汉字不仅要了解汉字的笔顺、笔画,还要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归纳汉字书写的规律,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与除教案 沪教版

乘与除 教学内容: 课本P78~7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实际含义。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乘、除法的建模能力。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春游情景图、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自己设计的“春游”情景图,请学生说说从情景图中收集到的信息。 2.揭示课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二、乘与除 1.出示题1(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8个3”或“3的8倍”)。 (2)学生摆学具验证。 2.在“春游”情景图中选两棵树,另外根据情景图配文字(如:梧桐树高12米,柳树高3米,梧桐树的高度是柳树的几倍?)。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求倍数)。 (2)学生自己画草图验证。

3.练习 根据“春游”情景图,编乘、除法情景题并列式解答。 三、应用 1.出示题3(图)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问题(1):2壶茶可以倒满几杯?(巩固乘法题) (3)出示问题(2)。 ①讨论:能直接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策略:将牛奶和橙汁的量都转化成“杯”)②列式解答、选择。 2.出示题4(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讨论:能直接进行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转化) (策略1:将男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个数“乘” 策略2:将女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盒数“除”) (3)列式解答、比较。 3.小结: 两个数量在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将它们转化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 4.出示题5(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十四课时 讲讲算算,例1,例2 1、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2、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师:这是上学期学的加法讲讲算算。题目中有三句话,哪两句 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师:讲讲算算中一定要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讲讲算算。 (板书课题:讲讲算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投影:轿车图 问:题目中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问:一辆轿车可以乘4人,有5辆轿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 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问:求4的5倍是多少谁会列式计算? 问:单位名称是什么呢? 这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老师这样列式对吗?4+5=9(人) 请问错在哪里? 2.教学例2 出示投影:学生图 问: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告诉我们“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把男孩有7人看作1份,女孩的人数是7的4倍。 问:题目中哪种人数已告诉我们了。 根据哪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女孩的人数? 问:算式怎么列?单位名称又是什么? 问:这题表示什么意思? 问:这两题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学会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看谁学得最好。 1.练一练1 问: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 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一共有柿子多少个?我们根据条件可以怎么想? 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2.练一练3 指名答 生答 指名读题 生答 讨论答 同桌互说 指名答 同桌讨论 指名读题 讨论答 学生口答 生默读题

20、送小蚂蚁回家课后练习

20、送小蚂蚁回家 班级姓名等第 一、划去()里不恰当的字。 (萤莹)火虫(清蜻)蜓(睁争)开 草(坪平)睡(荷莲)池(唐塘)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ú jiǎ hǔ wēi mào mì xún zhǎo sh?n qì hu? xiàn sh?u piàn yáo t?u bǎi wěi dōng zhāng xī wàng yě sh?u xiōng ashuì lián jīng xǐng zhēng kāi chí táng liàng jīng jīng huā tán zhǎ zhe yǎn 三、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小蚂蚁非常感激。 小蚂蚁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1.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 小蚂蚁上不了岸啦! 2.杨晨走进教室。 杨晨很快放好了书包,开始早读。

三、读课文,完成练习。 1.文中的“飞机”是指。 2.除了蜻蜓外,还有哪些朋友也帮助小蚂蚁回家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小公鸡 小公鸡整天没有事情做,心里很苦恼。他想,怎样才能快乐呢? 他跑到田野里问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老牛说:“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了。” 他跑到池塘边问青蛙:“小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青蛙说:“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 他跑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说:“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快乐了。” 小公鸡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呢?” 爸爸笑着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从此,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和爸爸一起为人们报时。他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1.老牛认为,最快乐;青蛙认为,最快乐; 蜜蜂认为,最快乐。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完成本次练习共用时()分钟家长签字: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幼儿教育:________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 第 2 页共 7 页

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好朋友布熊。) 二、集体观看。 1、观看。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 第 3 页共 7 页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总复习内容 教学课时共5课时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导入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二、这学期的收获 1、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③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①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②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③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 法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克、千克 图形:图形的运动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2、与同伴说一说 3、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

送小蚂蚁回家(反思)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反思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他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表现了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心灵美。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展示故事,生动,吸引人。而且动物们的心灵美和夏夜的景色美交织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抓住课题,解决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大致掌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再朗读课文,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一、字词教学 二年级学生已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本课的识字教学,我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第二小节时,将四个生字拿出来学掉,其他几个随文识字。本课的生字有8个,如果面面俱到,全部教学,那么将占去许多阅读课文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我只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并各有侧重点。词语理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难点,所以对于一些关键词语,如“惊醒”、“感激”、“连声”的理解,或结合语境、或创设情境,让词语的理解变得多样性,不再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易于接受。 二、朗读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有很好的阅读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找出睡莲和小蚂蚁的话,再想想应该怎么读,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理由,而老师适时指点。学生所说的理由是自己感悟,在交流时,对别的没有悟出的学生是一个促进的过程,而老师的指点,也能弥补不足的地方。课文的8-12节形式与1-7节形式基本相同,因此我让大家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能够有组织的学习。但朗读时有一个小朋友太紧张了,所以没有读出蜻蜓热情的语气,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请另外一个小组补充朗读。 三、积累与运用 了解课文内容,这是本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中,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是在自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内容。而后,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虽然我也关注学生表达语句的规范,但我并不苛求回答的完整。因为这里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对课文内容浅显的了解。 在仔细读文,深入理解之后,我又请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扮演小蚂蚁,告诉妈妈回来的经过。我这样的设计,不单纯是为了落实课后练习,而是借课后的练习创设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而且,这一要求与自学课文时,要学生说说“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的要求不同。前面并不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 1.

角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找“角”。(简单介绍有关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巨大变化。) 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小朋友亲手描绘的杨浦大桥。在这座漂亮的大桥上藏着许多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分组观察、讨论并找角,然后小组汇报),揭示课题:《角》。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①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②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验证它是否是直角呢?谁能上台验证?(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进行比较)。在平日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直角呢?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 画角:在我们的周围,其实除了直角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其它的各种各样的角,请你用笔在纸上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教师选择若干张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2. 角的分类:这里有那么多不同的角,请你把它们分一分。(请一组学生演示、 汇报 分类方法,引出锐角和钝角) 师:钝角、直角、锐角是角家庭里的三兄弟,如果要给它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老二,

老三呢?(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 巩固认识锐角和钝角: a.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自己刚才所画的是什么角?再验证。 b. 拿出三角尺,指一指并说一说上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关系的表象。 1)按要求摆一摆:每位学生用活动角按顺序分别表示锐角,直角和钝角。同时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让学生充分感受锐角逐渐变化到直角,再变化到钝角的过程。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但直角只有唯一的大小。) 2)闭上眼睛,想象出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用喜欢的方式比划,建立三种角的模型。鼓励学生举例:大家认识了钝角和锐角,那么,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锐角或钝角吗? 三、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1. 出示两把相同的小三角尺:两把小三角尺中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怎样?如何比较大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 2. 出示一把小三角尺和一把大三角尺: 1)猜一猜:(指任意一组角)比一比,哪把尺的角大? 2)学生小组操作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为什么两把尺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想把这个角变大,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 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20送小蚂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第三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并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塘、睁、眨、惊、掉”5个汉字;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静悄悄、趴、池塘、呜呜”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重点学习2-7小节,了解睡莲与小蚂蚁之间发生的事,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说清自己读懂的内容 3、重点读好睡莲与小蚂蚁之间的对话,感受睡莲的热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1、逐步揭示课题。 (1)(出示:蚂蚁的图片、文字)板书:蚂蚁,复习形声字。 师:谁来做小老师带来大家读好这个词。(齐读) 点评:整体认读音节yi你们也读准了,真棒! 师: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词,因为蚂蚁是一种昆虫,所以蚂和蚁的左边都是虫子旁。(注意:虫字旁最后一笔是提,蚂的最后一笔是横,蚁的右边笔顺是点、撇、捺。)(2)补全课题,复习巩固“送”字的书写规则和笔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蚂蚁有关,课题就是----送蚂蚁回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好课题,送:笔顺规则,先里后外。注意:关的最后一笔是---点。 (3)齐读课题。 师:加上序号,我们一起读好课题。(齐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节,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1、借助图片,学习生字“眨”。

出示图片: 师: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看,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他们就好像在 跟我们——眨眼睛 师:眨是翘舌音,我请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带来大家读好这个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点评:你们把眨的翘舌音读准了。 师:现在谁有好办法记住眨这个字。(正音、记字形) 预设一: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她,目字旁加上疲乏的乏就是眨。 2、朗读句子,借助媒体,体会夏夜的“静”。 出示句子: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师:请你来看看这幅图,读好这句话,尤其要读好静悄悄这个词,轻轻地读,读出静的感觉来。(指名读;齐读) 点评: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我听出了静悄悄的感觉来。 (二)反馈预习,用一句话说清谁送小蚂蚁回家。 1、反馈预习:谁送小蚂蚁回家?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知道谁送小蚂蚁回家的? 2、交流 3、渗透“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1)师:请你们轻声读课文,找出带有把的把字句和带有被的被字句。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把字句是……(出示: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注意:小蚂蚁放在把的后面) 学生读“把”字句) 师:这句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出示“小蚂蚁被蜻蜓和萤火虫送回了家。”)(注意:小蚂蚁放在被的前面) (2)出示句子,练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明明把一大杯牛奶喝完了。 一大杯牛奶被明明喝完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