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风水学古诀:观坟经

古代风水学古诀:观坟经

古代风水学古诀:观坟经
古代风水学古诀:观坟经

古代风水学古诀:观坟经

古代风水学古诀:观坟经

地师看坟先认尸男女之坟不难知男坟草根带白朴女坟草根只带泥

男坟草根直到底女坟草根曲漂泥老死坟头生硬草少死坟头生嫩枝

坟生曲藤有缢滇坟上带花多淫乱坟中端正是官府坟树歪斜是贼人

坟上树遮不生草此坟定是牢狱人树木歪时是枉死向左便是倒逆坟

向右便是伤亡鬼吊死疾病决然真坟拽左足是仆人若拽右足是婢坟

红黑白棺如何识教君细看草和泥红棺蓬头黑蓬脚白棺原是遍身稀

如无棺木当何样草乱麻丝土黑灰隔山望见一林坟逐一从头说与君

坟上黑的是祖坟只有此坟旺子孙一冢黄坟发大财白坟先富后头贫

一冢半黄坟不好儿孙走了没些形一冢半青坟可看前面平时后颇兴

一冢白坟是孤寡看是那个有儿孙草头向东是男坟草

头向西女坟茔

东草西无男独旺西草东无女独荣前草后无是不发后草前无俊头兴

坟上青草无不富草色赤枯有不贫坟前拜台不生草埋了坟时便死人

不死人时打官事或损牲财或害病坟头搭连在外居坟上黄土病瘟疫

坟出虫蚁病颠急坟上穿病肿痢坟上湿紧没棺材坟上草死穷到底

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坟前若有藤缠绕家中口舌定可知

发个馒头粘米撒此坟定发子孙宜坟头凹下知家败坟脚崩溃子孙悲

坟如灰堆牛粪色定知满棺水泡尸坟前若见虫推蛋遍身土涂似入酱

拔起草根如药臭棺内蛇虫不忍提烂泥滋色君休怪没眼泥鳅傍水泥

惟有富贵坟头上草色端庄秀且齐春爱青兮夏爱绿秋爱草子结成枝

冬来黄似金子色此坟定发子孙兴春忌黄兮夏忌黑秋来不嘉见嫩枝

冬时若见青与绿家败人亡祸连猗地师坟前先识山看

龙看脉看朝山

认水认龙并认穴隔土三尺有何难一要来龙结穴真二要朝山却有情

三要城廓含六秀四要龙虎摆得匀四者缺一不成局说与时师仔细评

青龙环抱却不高儿孙代代出英豪白虎青龙一般齐儿孙代代着锦衣

坟前竹根水直流亡人日夜哭愁愀定主水根穿透底儿孙退尽好田牛

有龙无虎水不湾定知青苔塞满棺须认单提休用意中子离乡远出去

有虎无龙总不关此坟骨上起花斑长房定知离乡绝墓中亡人哭皇天

当面朝山高过坟此坟一定少子孙葬人好知家中绝翻棺倒椁水淹深

朝山若见羊蹄形断他忤逆乱人伦亡人日夜哀声恸仵逆风声处处闻

坟前若见塘塘连亡人日夜受熬煎骨烂头歪翻棺板寡妇空房世代传

前有坑塘后坑塘亡人在内口难张遍身骨骸连泥污子孙定主少年亡

坟前深坑最难当亡人棺内鼠蛇藏骨子不全脚颠倒女

人淫乱投外郎

坟前侧面并探头白虎担钓水夹洲山山走去不回顾亡人颠倒脚翻头

做贼无休家中破日为军贼夜偷牛坟前不可水反身源头无水欠财星

亡人土泥满棺湿定主儿孙代代贫坟前切忌水淋头亡人坟内有泥鳅

板烂土崩骨如粉定知黄肿绝根愀坟前左射长难当右射二子定离乡

中间射来三子绝出门盗贼并瘟癀且知遍身根穿透已成齑粉堆蜣螂

仙人看坟有其机罗经照定死人尸破军临位被藤缠缠树定在贴南边

金局西光水局疫投河自缢入黄泉水至东朝黑蚁聚南绕必定动瘟疫

西至穿腰并背膊北至朽烂作泥团文曲之星水至坟亡人自在湿泥中

申子辰年中子死长子长孙俱见凶子孙长见绵疾苦驼腰哑子出其中

廉贞白蚁入棺材吃尽亡人之骨骸土好堂聚砂又明三因外护远来的

仔细看山兼看水断人祸福灵如鬼千经万卷尽通妙熟

读此经功能到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 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 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 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 (2)都邑建设体制; (3)都邑规划制度; (4)礼制营建制度; (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 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形制方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Zhongguo gudai chengshi guihua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planning of ancient Chinese city 考古发掘证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已经有城市。这些城市的规划情况正在探索。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城遗址研究证明,当时中国城市的规模已经很大,城市功能已很复杂。从三国开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明确的意图,有整体综合的观念,有处理大尺度空间的丰富艺术手法,也有修建大型古代城市的高超技术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从秦始皇起,中国就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同行政管辖权限相关。如有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如隋大兴城(见长安城)、北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等;也有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如州郡的治所。元明以后,行政区划逐渐形成“省”的建制,省会就是地区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如太原、济南、南昌等。还有省以下地区性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或称府,或称州,如南阳、大同(图

1[明清时期山西大同城平面])、潮州、泉州等。再下面,是数量很多的县城。各级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不等,但都是不同官府、衙门在其中占居主要地位,并建有寺庙和文化机构如孔庙、学宫等。都城规模较大,一般每边设三个城门,干道正对城门,有内城、宫城等几重城墙。府城州城,一般每边两个城门,道路骨架成井字形,城中有的也有王城或衙城(或称子城)。县城规模较小,通常是每边一门,道路成十字形。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边防、海防城市。明代沿长城内侧,按一定的距离和防御建制,建立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和堡,如宣化、榆林、左云、右玉等;在沿海要冲也建造了一些防卫性的城镇,如威海卫、金山卫、镇海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细想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也日渐成熟,终于形成了《考工记》、《管子》等各种不同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两部书虽然都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却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划理念。 《管子》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所撰,经考实为后人托名而作,约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内容十分庞杂,城市是其所涉内容之一,对都城的城市规划,《管子〈乘马第五〉》针对当时的礼制制度提出了如下设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这段论述中《管子》对都城的城市规划主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选址条件:“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二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就城市规划而言,《管子》的这段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毕竟使我们了解了我国早期城市规划的某些观点。从《管子》的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管子》提出的都城规划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的实际需要,着眼点是城市的使用功能,而反对特定的模式。不仅如此,《管子》对城市等级的划分与宗法等级也不相同。《考工记》将城分为三个等级,王城、诸侯城称“国”,采邑称“都”,其划分以礼制等级为准。而《管子》认为城市划分的依据应是城市的规模与人口的多少,而不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千室之都”与“万室之国”(《管子·乘马篇》)中的“国”与“都”就是

两种规模不等的城市。《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与《考工记》相比较,显然《管子》更加注重城市的理性发展,而《考工记》所强调的是礼制制度。西周是我国礼制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这种礼制制度在我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城市规划与建筑是体现礼制等级思想极为敏感的地区,所以在以礼教立国的社会中,《考工记》的影响要比《管子》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北京城,它的规划与发展始终与《考工记》有关。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部手工业官书。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春秋至战国时期我国的手工业资料,而且还包括很多手工业的生产制度与规范,从而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史料。正因为它是一部官书,所以书中所反映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关于古代城市规划,《考工记》是我国古代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它所提供的资料比《管子》详细得多,《考工记》的规划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有关都城的城市规划方案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城市毕竟不是模式化的产物,脱离实际的固定模式也肯定是难以行通的,实际上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都没有严格执行《考工记》的具体规定,完全按照《考工记》方案建设的都城并不存在。我国历代的都城规划形制都不相同,说明每一座都城在兴建之际,都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实际需要,对《考工记》的方案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虽然每一座都城的城市布局都不相同,但我们从其规划的模式和手法上仍然可以明显看出《考工记》的潜在影响。在我国古代都城之中,对《考工记》规划思

图解风水基础知识

图解风水基础知识 一、“风水”的概念 “风水”的概念,一般认为源自晋代郭璞的《葬经》。《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深浅得乘,风水自成”等等。事实上,汉代青乌子《青乌先生葬经》更早涉及风水,书中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上述表明, “风水”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对风水的论述,主要源自对“风之聚散,水之行止”这一自然现象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经过几十代人的发展推演出一套完整的风水理论。 二、建筑风水的结构特点 图1 建筑风水的理想选址 为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古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水”结构:在建筑的四周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环抱,层层展开的结构,并且各个山脉要朝向穴心即

风水建筑;水要环抱,后有靠山屏障,左右砂山环抱,前有朝案围拱,出入循水口穿行。简单说就是:山环水抱,山清水秀。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 图2 南京古城和隋唐洛阳的建筑风水示意图 故宫由明代的地理大师廖均卿规划主建, 廖均卿在奏章中自谓“世授扬师之术”,紫禁 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建成。其规 模宏大,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 方公里,有房屋9999间,九为阳极之数—帝王 的象征,天长地久,健康长寿。造景山为玄武, 开凿护城河,横贯东西,按背山面水风水理论 建造,护城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环抱风水格局。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护城河故名金水河。环绕在紫禁城外围的护城河宽达52米、深6米,是一条保卫故宫安全的“人造河”。风水里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山高大主贵,水深宽可以荫地脉,养真气。所谓“悠扬深长,含蓄隽永”聚生气。紫禁城内金水河之水从护城河西北角引入,三曲九弯地流经武英殿、大和殿、文渊阁、南三所、东化门等重要建筑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2015-04-27历史百家争鸣 历史百家争鸣微信号:ihxory 历史百家争鸣-说一说过去那些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解秘,等待您的参与,点击标题 ,共同呐喊! 下方“历史百家争鸣”关注,欢迎加入QQ群:426649104 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怎么办?来读长河飞舟的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 汉中中原山东 巴蜀荆楚江东 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 1000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我们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天下名关——函谷关。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解释and简答 【沿革地理】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即沿袭,革即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沿革地理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成为一门显学,出现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名家,清末杨守敬则是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编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 第一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 1.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可参考名词解释) 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 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 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 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 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2.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次气候温暖期, 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 也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事实上, 隋唐温暖期于中唐后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 中唐后期的较寒冷阶段是短暂的, 大约维持了一年。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 对中原势力退出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两次气候温暖期, 即两汉温暖和隋唐温暖期, 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 这种王朝, 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域及中亚。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 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 因而东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 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 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其次, 气候湿润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 中原国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 其行军路线, 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 如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 已无可能。至唐代, 西域驻军, 屯田是维持驻军的主要方式, 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 屯田是不可能的。再次, 气候温湿期, 中国人口、政治重心位于西安附近, 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 政治上也易于控制。 【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世界进入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许多人类文化的出现都有明显的体现。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其代表,同时许多无人区也出现了人类。 【冰后期】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为冰后期,这时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中世纪温暖期】是指处于600年到1000年左右间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 【南宋寒冷期】1100年至1200年的寒冷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转寒标志着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气候虽有反复,但总体看来是以寒冷为主。

我国古代地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

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图2-1-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除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吴国国都规划时,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越国的范蠡则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规划选址。临淄城的规划锐意革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即使在鲁国,济南城也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并不对称。赵国的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而

风水与城市规划

风水与城市规划 一、为什么要相信风水 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着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但就是这个过程,因其规律的科学判断一直界于人们的想象与不断认识之间,所以就出现了“预想定论”的现象。特别是“洛河图”的出现,使人们从易经的角度对风水有着很神化的认识,大部分中国人由此有了相信风水的习惯,以至于在规划设计中不断地总结和提炼这方面的规律性,出现了许许多多风水运用手法。 我们现在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风水问题,可以说明显地感觉到,中国风水学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现实生活的总结,也可以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律和习惯。在中国,若我们的建筑布局与生活习惯与风水规律相背,人们会从心理上认为是会影响不健康的。 当然,从一般的接受意义上讲,对于风水学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事实上是与着你所在的社会环境有关的,对于你能左右的事情(有选择的事情),当然也就具备了你可相信空间与权利;而对于你所不能左右的事情,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事实上是没有控制能力的。例如选择住房这件事,过去是分房制,能分到就不错了,对于人们哪还有选择的余地,由此也就出现了风水对个人心理的负担。而现在,个人持币购房,有合适的房子就买,不合适就不买,相信风水也就情理之中。 二、中国风水民间谚语 1、“前高后低,长幼昏迷”

——指住宅或村庄、小区等,如果处于前高后低的地形特点,那从风水角度就会出现地场不顺、本末倒置的现象。 2、“阳照鞍,阴照尖” ——是指阳宅应处于向阳且似马鞍形的虚缺处,这样可求无阻地吸纳生元之气(吉气),而阴宅则应向照尖背,得以幽静。 3、“鬼抬轿,灾难到” ---说明房子四周的路对住宅的不好影响。 4、“路剪房,见伤亡” ——也说明了道路对住宅的影响。 5、“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 ——其意在于反应人们对生态的一种照应,门前“长槐(怀),应对吉庆”。 6、“榕树不榕人” ——其意也是这种意思。所谓榕,其本属阴,不宜阳宅之用。 7、“东种桃柳,西种榆;南种梅枣,北杏梨” ——也是人们对生态的一种阴阳和谐的借喻。 8、“宅后有榆;百鬼迁移” ——其意同样如此,榆树属阳,代表着一种生命力,所以有辟邪之用。 9、“宅前不种桑,宅后不种槐” ——是对于树木名称的一种心理避让。 10、“白兰屋前种,美花香气送”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

城市规划考题1资料讲解

1.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主要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 空间模式:(城乡磁体)1)城市控制在一定规模,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限制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形成一个系统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城市独立的居住区分隔开4)合理布局居住工作及基础设施5)各功能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联系6)可以便捷地同自然景观接触 霍华德以一个规划图解方案具体的阐述其理论:城市人口30000人,占地404.7hm2,城市外围有2023.4hm2土地为永久性绿地,工农牧业生产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六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hm2的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商品展览馆,再外一圈是住宅,再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 概念:针对大城市拥挤、不卫生等问题提出的为健康、产业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城市四周有永久农用地包围,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社会背景:1) 政府获得政治资本2)社会问题:土地,税收,环境,人口3)Howard全面地卷入到1870和80年代的英国激进主义浪潮之中。他们的口号与方法是民主和合作。他们要打破土地所有者的权力,然后开始全面的土地改革。他们反对运用当时两种主要的思潮,即政府干预和劳工运动。 社会意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化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我国宋与唐代相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 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 2.唐朝城市建设规模大,宋朝城市建设规模小。 3.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是封建控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 5.唐代严格管制的坊里制全面瓦解,转向街巷制,商住结合,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 唐代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思想。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坊里、市肆的位置体现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有些方面还体现了周代王城的体制。里坊制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坊中巷的布局模式以及与城市道路的的连接方式都相当成熟。 宋代开始,中国城市建设中绵延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出现了开放式的街巷制,商业街和住宅区混杂,这种街巷制成为中国古代后期城市规划布局与前期城市规划布局区别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思想的新发展。 3.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 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

风水理论对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

风水对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西华大学(班级:建筑学2班学号:2010080701213 姓名:张光良)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风水与古代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风水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和对古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多种影响。 关键词:风水理论由来发展古代城市规划影响 风水祖师爷郭璞古本《葬经》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藏风得水就成了风水的关键。风水古称堪舆,风水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和自然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风水所具有的的独特模式与环境相互协调思想,不仅对古代村落,建筑,道路,园林等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和形象的影响非常巨大。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城市与山水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显然城市与山水一体的构造和城市布局和形象的选择都和风水理论密不可分。本文描绘了风水理论的由来以及发展和对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风水理论的由来及发展 (1)早期风水学—堪舆学 现代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中国大地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我国先民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寻求适宜居住的环境,对大地山川、河流、日照、寒暑风霜进行细致的观察、独到的分析、堪称科学地总结,建立了宜居的指导学说—古藉称为堪舆学。 堪者为高、天之意,舆者为低、地之意,堪舆就是对天地之貌的概括。从河南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和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可以知道,距今7000年前中国先民已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大多选择依山伴水之地,建房筑屋成村定居。距今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村落已有500*800米之大,前河后山;距今7000-5400年间的河姆渡村遗址,发现23*7米上下两层的干栏式木建筑遗迹,已有榫卯结构,显然是为了适应多雨和潮湿环境的需要。 距今4000年前,(公元2000年前)中国大地上的原始社会到了最后阶段,中国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观察已经有了相当高度的理论色彩。《太平御览》中描述过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居于方坛之上,仰望天象,俯察地形,参考龟甲,画出八卦。公元前2070-1620年的夏朝,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蚀纪录,采用干支记日法,已注意了节气的变化;已有了国家的建制,由于不断发生的战争,都城的频繁迁移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村落人居环境的观察已有了整体和局部的指导要领,形成共识。提出了阴阳的区分和变化的理论,归纳了世界万象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和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后世称为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先民当时认为“天圆地方”自己居于中心,中华、中国之名由此而生。为观察和定位的需要,建立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并用“青龙、白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经过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如何改良自我的生存环境来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和生产需要。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普遍利用有力地形,建在近水、向阳和避风的有力位置。而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则体现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共存关系。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以下就结合具体的朝代做进一步的分析。 夏代( 公园前21世纪)对国土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的地方定居,居民点开始出现,并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城市遗迹表明,当时的城市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土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等等。商代盛行占卜术,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的布局。而中国中原地区在商代就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则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都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则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周礼》还记载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向着多中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除少数国家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其他很多国家都另辟蹊径。如吴国国都就按照“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术。又如越国的有些小国则按照为《孙子兵法》国都规划选址。 战国时代丰富的城市规划布局创造,首先得益于不受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管子》和《孙子兵法》等论著,在思想上丰富了城市的创造。《管子、度地篇》中,已经有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其影响深远。另一本战国时代的重要著作《商君法》则更多的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 秦统一中国后,在城市规划思想上也曾尝试过统一,并发展了“相天法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一天体星像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中国古代地学

中国古代地理学不像西方近代地理学那样有系统的分支学科,而是被称为统一地理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地理”一词,其含义是指地表形态,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平原、丘陵等。从唐朝开始,出现了以“地理”命名的风水著作,其中阴、阳宅选址含有大量地理知识,是地理文献之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城市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记载,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全国将近三十个城市的经济、交通及其地理分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宋范成大《吴船录》、明末《徐霞客游记》都有不少城市地理内容。 传说夏禹时就有原始地图。西晋裴秀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制图学理论“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国传统地图学已经建立。 人类衣、食、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矿物,而矿物学只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知识,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化石、火山温泉、地震、地球形状和海陆变迁等,更出现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地质学专家,如张衡、葛洪、陶弘景、颜真卿、梅彪、沈括、杜绾、寇宗奭、范成大、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等。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地貌知识,西周的《诗经》已有各种地貌名称,战国时已有“地形”一词。在《孙子》、《淮南子》中有“地形篇”,前者讲军事与地形的关系;后者讲地形与环境的关系。在风水学派中,形家注重地形与环境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地貌知识。二十世纪初,在引进、吸收西方近代地貌学的同时,中国学者创建了中国地貌学。 长白山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地貌,是地质构造地貌的一种。构造地貌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大陆与洋底,称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是大地构造地貌,指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以及洋底内部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造成的地貌。中国古代对全球构造地貌缺乏认识,但对第二、三级构造地貌则有明确的认识。 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力量,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沉积,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统称流水地貌。长江大小三峡、黄河三门峡、青铜峡等都是流水侵蚀地貌。而黄河、长江、珠江等大小河流三角洲,则是流水沉积地貌。由于海洋波浪、潮汐对海岸土石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加上珊瑚的生物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海岸地貌。 蒙古科尔沁或新疆塔里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地貌,是由于风吹沙粒形成的风成地貌,中国古代称沙漠为流沙。中国的冰川地貌主要指山岳冰川对地表的冰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冰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中国古代把雪线以上终年积雪的山地称为“雪山”,把冰川山地称为“凌山”。

唐代市的变化与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

H i s t o r i c a l P l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2年 第36卷 第8期 VOL.36 NO.8 AUG. 2012 20 【摘要】通过史料分析,揭示唐代市内已经出现居住功能。指出唐代的里坊制松动迹象并不只局限于坊内发生商品交易行为,还包括市本身出现的商业和居住功能复合现象。市内居住功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这一变化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中的意义主要有三点:破坏了里坊制的市坊区分规划制度;突破了里坊制的居住组织原则;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从市向街道的转换。 【关键词】市;里坊制;古代城市规划制度;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ABSTRACT: The analysis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reveal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dwelling already appeared in the market of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ecline of Lifang (i.e., residential ward) system is not restricted to the commodity exchange within the ward; moreover, it includes the appearance of commercial function mixing with residential function in the market. The residential function of the market is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 is demonstra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destroying the planning system of Lifang system that separates market from residential ward; breaking the residential organization principle of Lifang system; promoting the conversion of city public space form market to street. KEYWORDS: market; Lifang system; ancient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cient urban planning history of China 1 引言 唐代是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发展的顶峰阶段,其都城长安尤以规整的道路体系和里坊形 制、严格的市坊分立和管制政策成为里坊制城市的典范。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出现了破坏古典市坊制度的迹象,开启了从里坊制向街巷制的过渡步伐。对于这一自唐开始,到北宋达到高潮的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实质性内容,学界将其归纳为商品交易突破古典市制约束,向坊内渗透。贺业钜认为,坊内设店和夜市出现是当时破坏旧市坊制度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1]。施坚雅也指出:“(唐宋之际)坊市分隔制度消灭,而代之以‘自由得多的街道规划,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是“中世纪城市革命”的重要特点[2]。笔者认为,唐代出现的里坊制松动迹象并不只局限于坊内设店推动的商品交易突破古典市制约束,市本身出现的商业和居住功能复合现象也是里坊制开始瓦解的重要征兆。 2 古典市制概况 古典市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对商品交易地点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城市中的商品交易集中在市中进行。《周礼》记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3]”交易时间则严格限定在白天,市门清晨开启,日暮关闭。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云:“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4]”《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5]”人们在日暮后从市前经过时,竟然不回头看市门一下,原因就在于市场交易已经停止。唐代沿袭了古典市制,但与以前各朝相比,唐代的市制规定更为规范化,也更加严格。政府只允许州县治所设市,而且对交易时间进行了精确设定,市门定时启闭。《唐会要》载:“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 唐代市的变化与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 郑 卫 饶晓晓 【作者简介】 郑 卫(1975-),男,博士,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讲师。 饶晓晓(1981-),女,浙江大学建筑系博士研究生,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建筑系讲师。【收稿日期】2011-11-11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2)08-0020-05【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CHANGE OF MARKE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RANSITION OF ANCIENT URBAN PLANNING SYSTEM ZHENG Wei; RAO Xiaoxiao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