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

实习七、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

一、目的要求

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捏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每人鉴定10份病害标本。

二、材料和用具

标本夹、吸水纸、塑料袋、纸袋、标签、铅笔、记号笔、小刀、枝剪、手锯、标本缸、酵酸铜、硫酸铜、95%乙醇、甲醛溶液、亚硫酸、甘油、蒸馏水。

三、内容与方法

3.1 病害标本的采集

(1)采集标本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标本夹、标本箱、塑料袋、小玻管、标本袋、标签、记录本、铅笔、记号笔、小土铲、刀、、锯、剪、锄等。(2)采集地的地理生态条件要紧密联系病害的发生条件、病原物的生物特性等考虑,如采集鞭毛菌亚门真菌,应在潮湿低洼的地方或易积水结露的部位寻找;寄生性种子植物应与寄主相联系,列当在高纬度地区的双子叶草本植物上寄生,独脚金在低纬度地区的单子叶植物上寄生,槲寄生类则在木本植物的茎秆上寄生;表现蔫萎的植株要连根挖出,有时还要连同根际的土壤等一同采集。对于粗大的树枝和植株,则宜削取一片或割取一截。有些野生植物上的病害症状很特殊,采集时一定要连同植株的枝叶或花一起采集,以便鉴、定其寄主名称。

(3)取样部位: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尽量在老叶上采集,因为它比较成熟,许多真菌有性阶段的子实体都在枯死的枝叶上出现,而无性阶段子实体大多在活体上可以找到。柔软多汁的子实体或果实材料,则应采集新发病的幼果。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线虫病害标本应采病变组织,为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除采集病根外还应采集根围土壤。

(4)完整的记录与标签同样十分重要,要有寄主名称、采集日期与地点、采集者姓名、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3.2 病害标本的制作从田间采回的标本,除一部分用作分离鉴定外,对于典型的病害症状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压制或浸渍的标本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性状,微小的标本可以制成玻片,如双层玻片、凹穴玻片或用其它小玻管小袋收藏。

3.2.1 标本的摄影通过摄影将病害症状的自然状况记录下来,使用彩色照相还能表现标本的真实色彩,效果更好。

3.2.2 标本的干燥保存干燥法最简单、最经济、应用最广,适用于一般含水较少的茎、叶等病害标本的制作。将采集的标本夹在吸水纸中,同时放入写有采集地点、日期和寄主名称的标签,再用标本夹压紧后日晒或加温烘烤,使其干燥,干燥愈快愈能保持原有的色泽,标本质量亦愈高。夏季采的标本在温湿度高的情况下,容易发霉变色,换纸宜勤,通常在压制的最初三、四天每天换纸l-2次(视标本含水多少,及温湿度情况而定),以后每二、三天换一次,至完全干燥为止。在第一次换纸的同时,应将标本加以整理,因经初步干燥,标本变软易于铺展。烟草、蚕豆、梨、马铃薯的茎叶等很易发黑变色,都是很难保存颜色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快速干燥。需要保持绿色的干制标本,可先将标本在2-4%硫酸铜溶液中浸24小时,或经过醋酸铜溶液(配方及方法见浸渍法中醋酸铜的浸渍法)处理后再压制。也可以在叶面抹一层液体石蜡后再压,可以保持鲜绿色2-3天。

3.2.3 浸渍法多汁的病害标本,如果实、块根或担子菌的子实体等,必须用浸渍法保存。浸渍液体种类很多,有纯属防腐性的,亦兼有保持标本原色的,现介绍数种常用及效果较好的方法。

(1)防腐浸渍法:此类浸渍法仅能防腐而没有保色作用,如萝卜、甘薯等,不要求保色的标本,洗净后直接浸于以下溶液中。

①5%福尔马林浸渍液。

②亚硫酸浸渍液:l000ml水中加5%-6%亚硫酸15ml(一般市售的亚硫酸含量为5—

6%)或用亚硫酸钠10.5g,浓硫酸8ml,水500ml配成混合液。

(2)保持绿色标本的浸渍液及浸泡法:

①醋酸铜保(绿)色浸渍法:往50%的醋酸中逐渐加入醋酸铜结晶溶解至饱和作为母

液(大约1000ml50%的醋酸中加入l5g醋酸铜即可达饱和),使用时兑水稀释1-4倍(稀

释倍数视标本颜色而异,色深者稀释倍数可小些)。将此液加热煮沸,投入标本,开始时标本的绿色被漂去,再经数分钟后标本又恢复绿色,此时立即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此法称为热处理。冷处理的办法是将标本置于上述稀释液中浸3小时后标本退色,再经72小时后标本恢复绿色,此时将标本取出,取水冲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此法保持色泽时间较长,其保色原理大致是铜离子与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发生置换作用。所以,溶液经多次处理标本后,铜离子会逐渐减少。如要继续使用,应补入适量的醋酸铜。此法保存标本往往略带蓝色,与植物标本原色稍有出入。

②硫酸铜保(绿)色浸渍法:用清水冲洗标本,直接浸泡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1—7天,待标本略带褐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去除标本表面多余的硫酸铜溶液,然后保存在亚硫酸浸渍液中。

③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标本的浸渍液:保存杏、梨、柿、红辣椒等果实标本用亚硫酸浸

渍液,亚硫酸浸渍液有漂白作用,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一般用1 %即可(浸杏时浓度可再稀些),因浓度太小,防腐力不够,可加入适量酒精。为了防止果实崩裂,可加入少许甘油。

④保存红色标本的浸渍液:保存标本红色较难,因为红色是水溶性的花青素,很难保存。常用Hesler浸渍液保存,成分是:氯化锌50g,福尔马林25ml,甘油25ml,水1000ml。

将氯化锌溶于热水中,加入福尔马林,如有沉淀,用其澄清液。此溶液适

用于由于花青素

而显红色的标本,如苹果、番茄等。

3.3 标本的保存制成的标本,经过整理和登记,然后依一定的系统排列和保藏。

菌类标本一般按分类系统排列,要有两套索引卡片,一套是寄主索引,一套是菌类索引,以便于寻拽和整理。

标本室(柜)要保持干燥、潸浩,并要定期施药以防虫蛀与霉变。

3.3.1 标本盒保藏教学和示范用的干制病害标本,采用玻面纸盒保藏比较方便,玻面纸盒,的适宜大小为20×28×2 cm。纸盒中先铺一层棉花,并在棉花中加少许樟脑粉以驱虫。最后在棉花上放上标本和标签。

3.3.2 标本瓶保藏浸渍的标本放在标本瓶内保藏,为了防止标本下沉和上浮,可绑在玻璃条上然后再放入标本瓶。标本瓶的口盖好后滴加石蜡封口,然后贴上标签。

3.3.3 纸套内保藏用牛皮纸叠成15×33cm的纸套,大量保存的干制标本,大多采用纸套保藏,将标本装入纸套内,并在纸套上贴好标签,放在标本柜中即可。‘

8.4 病害标本的鉴定每人对自己所采集的标本及时进行鉴定,参考有关图谱和资料,鉴定出属名和种名。

一、昆虫标本制作

1.标本制作工具

昆虫针:制作昆虫标本所用的针,按粗细分成几种规格,最细是“0”号,最粗的是“5”号,可按虫体的大小选用。通常用的是1号、2号、3号。如没有昆虫针,暂时也可用普通大头针代替。

展翅板:是用比较疏松的木板或泡沫塑料制成,大小规格没有严格限制。一般常用长约35厘米,底部宽约15厘米的板子,中间订一条宽约2.5~3厘米的软木条或高梁杆,以便插针使用。底板两端装上高约2.5~3厘米的支持木板两块(木板中间凹成“V”形更好)。支持木板上再装两片木板,每片木宽度比一般昆虫翅膀长度略长一些,从1.5~7厘米不等。两片木板之间有一个缝沟,其宽度根据蛾子腹部的大小而定。也可以将展翅板上的两片木板做成活动的,用螺丝调节,使缝沟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这样可以做到一板多用。

昆虫湿润器:从野外采集到的昆虫,若未能及时制成标本,往往会硬化。这种昆虫再拿来展翅插针,就容易损坏。因此必须先软化,才能制作标本。使昆虫软化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玻璃干燥器,下面放稀浓度的石炭酸(石炭酸还能防止标本腐烂)或水,将昆虫连同三角纸包放在有孔的磁板上,盖好盖,一般经过2~3天就可以软化。另一种是深6~7厘米,底、盖相同的木盒,木盒的大小不限。里面都上漆、盒底盛细沙灌以清水,使充分吸收水分。沙面上另铺一层白纸,再在白纸上将昆虫逐个放好,然后盖上湿布,经二、三日后即可以软化。三级台:是一块长65毫米,宽24毫米的长方形木块,高分为三级,第一级9

毫米,第二级为18毫米,第三级为27毫米。每阶中央都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能够插进昆虫针的小孔。三级板的作用是,可以把各个昆虫标本在昆虫针上的位置调整在一致的高度上。用法:将较小的昆虫标本放于最高一级上,较大的昆虫放在第二级上,然后分别用昆虫针穿通昆虫身体,针的上部留出全针长度的四分之一,通过三级板上的小孔,将针尖直抵三级板的底面。再将标签放在最底一级上,用针穿过,这样,昆虫标本的高度及标签在针上的高度都一致了,以使制出的标本整齐、规范。

三角台纸:底宽3mm,高12mm的小三角,用来粘放小型昆虫。

粘虫胶:虫胶经95%酒精溶解后使用;或万能胶等。

2.干制标本制作法

针刺:有些昆虫如天牛、朱象、瓢虫等,成虫不能展翅,或者体形较大,可以用昆虫针,直接插在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不妨碍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插针时可以将昆虫放在三极板(刺虫台)上,也可以利用泡沫塑料板来进行。针插的位置,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一般鞘翅目的昆虫可以用针插在右翅的正基部;直翅

目的昆虫,像蝗虫,前翅狭长,稍硬化,后翅膜质,宜插在前翅基部的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同成虫,如稻蝽象,前翅基部是革质,端部的一半是膜质,后翅是膜质,宜插在前胸中央或小盾板的中线偏右方;其它昆虫宜插在中央。这样能使昆虫保持平衡。

整姿:针插后应对昆虫的足、触角加以整理,使前足向前,中足向两侧,后足向后;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背侧面。保持对称、整齐、不失自然姿态。整好后用大头针固定即可定型。

展翅:蛾、蝶等昆虫,针插后还需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前翅后缘与身体垂直,后翅略压在前翅下边,然后用纸条压上。使用移动式展翅板展翅时,需先根据虫体(头、胸、腹)的粗细移动板面,使虫体正好纳入槽内,以左右两侧不触及板体为准,然后拧紧旋钮。把已插针的虫体放进沟槽插在底板上(底板上粘一条软木板,易于插针)。用小镊子调理虫体,使体背与沟槽口面相齐。虫体在沟内固定后,先展左侧前后翅,再展右侧前后翅;同侧前后翅先展前翅,再展后翅。先用纸条在前翅基部附近把虫翅压在板面上,纸条上端用大头针固定在翅前方稍远一点的位置上,左手拉住纸条向下轻压,右手用解剖针(或大头针)向前轻挑前翅后缘与虫体体轴垂直,再稍向前挑一点,以待虫翅干燥后回缩时,正好与体轴相垂直。然后把左侧触角沿前缘平行地压在纸条下面;紧接着挑展后翅,在不掩盖后翅前缘附近的主要斑纹特征的情况下,把后翅前缘挑在前翅内缘的下面,并拉紧纸条,平压后翅的翅面上,用大头针固定纸条下端。同上法再展右侧前后翅。为了稳固翅位,保持翅面平整,在左右两对翅的外缘附近,再各加压一纸条。

双插及载虫插:适用于小型昆虫,只能用1号针或根本不能用针插。能够用针插的小虫,虫针从虫的腹面插入,将虫针的末端插在软木片上,再将软木片插在2号虫针上。不能用虫针的,则先将虫粘在三角台纸的尖端,(纸尖粘在前中足间),底边插在昆虫针上。三角台纸尖端向左,虫的前端向前。

二、浸渍标本的制作

用于体柔软或微小的成虫、卵、幼虫、蛹。制作前先将昆虫毒杀致死。卵和蛹可直接投入浸渍液;活幼虫在浸渍前可先饥饿几天,使其排出体内废物,然后用开水烫死,待皮肤伸展后取出,放入保存液内。但绿色昆虫不宜烫杀,否则容易失色。

(一)常用的保存液:

1.酒精液:浓度75%。小型昆虫活软体昆虫先用低浓度酒精浸泡,再用75%酒精保存,虫体就不会立即变硬。若在酒精中加入0.5-1%的甘油,能使体壁保持柔软状态。酒精保存液应注意更换,以保持浓度。

2.福尔马林液:福尔马林:水=1:17~19。

3.醋酸、福尔马林、酒精混合液:冰醋酸:福尔马林:酒精(95%):蒸馏水:1:6:15:30。该保存液保存的标本不收缩,不变黑,不发生沉淀,效果好,但对绿色昆虫不保色。

4.绿色幼虫保存液:

注射液:95%酒精90ml,冰醋酸2.5ml,甘油2.5ml,氯化铜3g配成。

浸渍液:冰醋酸5g,福尔马林4ml,白糖5g,蒸馏水100ml配成。

将已饥饿几天绿色昆虫,用注射器把注射剂注入体内,放在玻璃器皿中约10h,然后放入浸渍液中保存。20天后更换一次浸渍液。

5.黄色幼虫保存液:

注射液:苦味酸饱和溶液75ml,福尔马林25ml,冰醋酸5ml。

浸渍液:冰醋酸5g,福尔马林4ml,白糖5g,蒸馏水100ml配成。

6.红色幼虫保存液:硼砂2克,50%酒精100毫升配成。将饥饿过的幼虫直接投入保存液内。保存液在容器内的加入量,一般以容器的三分之二左右为宜。昆虫的放入量,以标本不露出液面为限。然后加盖,用蜡、火漆,或封口胶封口,便可以长期保存。

三、生活史标本制作

在标本盒底均匀的撒一层六六六粉或樟脑粉,在上面铺满一层棉花,然后把用前面方法制好的标本,按照昆虫发育的顺序卵、各龄幼虫、蛹盒雌雄成虫,以及寄主被害状、天敌、标签等整齐排列在棉花上,加盖、固定即成。

四、玻片标本的制作

微小昆虫、螨类及昆虫身体某些细胞微部分,需要制作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特征,制片的常用方法有:

1.加拿大树胶封片法:

制片前先把微小昆虫或螨类从保存液中取出,在不重要部分用细虫针刺一小孔,

然后放在5%的情氧化钾溶液中腐蚀内脏,等到虫体透明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放置备用。

制片时需要经过下面的步骤:

染色:将处理过的标本放在装有蒸馏水溶解的1~5%浓度的酸性复红或伊红染色剂的表面皿内染色1-2分钟,即可取出清洗干净。

脱水:将染色的标本放在30%-50%-75%-85%-95%-100%的各级酒精溶液内脱水。脱水的时间随标本的的大小、水分多少而决定。如介壳虫、螨类等在低度的酒精中5分钟即可,在100%的酒精中10分钟,未经氢氧化钠处理过的蚜虫和其他体内含水量多的昆虫,在各级酒精中脱水约需30分钟:若脱水不净,放入加拿大胶,立即产生水雾,应取出放入二甲苯中将加拿大胶洗净,在重新加入新的100%的酒精中重新脱水。

透明:脱水后的标本在移到透明剂二甲苯中,短时间的浸泡,标本的细微特征或结构层次多的组织就可以看清楚。若用氢氧化钾处理过的微小标本,只剩下一层体壁,就不必再用二甲苯单独透明。

封片: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加拿大胶,再从二甲苯或100%的酒精中取出标本,放在胶滴上,将虫体摆好、展开翅、触角、足,再滴一滴胶在虫体上,轻轻把盖玻片盖上。若盖玻片下胶少时,可沿边缘滴上些胶,若胶太多,待干固后,把多余的刮去或用二甲苯轻轻擦去。此法封片的优点时装成的标本清晰、干净可长期保存不坏,缺点时手续麻烦,染色、脱水过程中标本易损坏。加拿大胶时固体,需用二甲苯溶解后才能使用。

2.聚乙烯醇制片液封片:

制片液的制法:先在30毫升的蒸馏水中加5克聚乙烯醇,在水浴锅内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制成聚乙烯醇液(加热时皿口盖一块表面皿防止水分散失)。然后将30毫升乳酸加入其中,用力搅拌直至完全混合,最后加3毫升甘油制成。配好后经24小时使用。

染色:用酸黄及苯胺蓝制成2%的染色液,在苯胺蓝中染2—3分钟,在酸黄中染5—10分钟,取出放入乳酸或乳酚中冲洗5分钟,洗去浮色即可装片。

封片:不论取自水、酒精,或其它各种保存液中的标本,染色或不染色,都可以直接放到此制片液中封片。在40摄氏度温箱中经24小时即可用来观察。

此法制成的标本清晰,发光而有立体感。

3.阿拉伯胶封片:将阿拉伯胶30~40克倒入60克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匀。然后加入甘油3毫升、乳酸0.5毫升和冰醋酸2~3毫升充分搅匀后加入95%酒精3毫升,急速搅动乳白色凝固体消失即成。静置24小时即可使用。

封片:可直接从保存液取出标本,洗净后放在载玻片上整姿,滴上阿拉伯胶,家盖玻片,放在湿气饱和的器皿中,经过一天在取出在大气中干固即成。

甘油胶的制法:现将清洁的鱼胶10克切成小块,在70毫升的蒸馏水中浸泡两个小时,把盛鱼胶的容器放在沸水,等鱼胶溶解后加甘油80毫升、石碳酸2毫升,用玻璃棒加速搅拌,趁热过滤,保存。用时用沸水溶解。

封片:把标本放在甘油和水各一半的混合溶液内一段时间,并把玻片考暖,然后把标本放在玻片上并整姿,加甘油与标本上,盖上盖玻片即成。

五、病害标本的制作

(一)干制标本的制作

叶、茎、果的水分不多,较小的标本,可分层夹在标本夹内的吸水纸中压干,数天后即成。在压制过程中,必须勤换纸,勤翻动,以防标本发霉变色,保正质量。通常前几天每天换纸1~2次,此时由于标本变软,应注意整理使其既美观又便于观察,以后每2~3天换一次纸,知道全干为止。

较大枝干和坚果类病害标本、高等担子菌的子实体,可直接晾干、烤干或风干。

肉质多水的病害标本,应迅速晾干、烤干或放在30~45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

(二)浸渍标本的制作

有些不适合于干制的病害标本,如水果、伞菌于实体、幼苗和嫩枝叶等,为保存原有的色泽,形状,症状等,可放在装有浸渍液、用酪胶及消石灰各一份混合,加水调成糊做的封口胶封口的标本瓶内,制成浸渍标本。常用的浸渍液有:

1.一般金张掖:只防腐不保色。除用5%的甲醛液和70%的酒精两种浸渍液外,还可配成福尔马林1份,酒精6份,水40份的浸渍液,放入标本,封口保存。

2.绿色标本浸渍液:将醋酸铜慢慢加入盛有冰醋酸的玻璃容器中,使其溶解,达到饱和,然后取饱和液1份加水4份配成的溶液,加热煮沸后放入标本,并随时翻动,待标本的颜色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直到与标本原来的颜色相同时取出,

放在渍水中冲洗几次,最后放在5%的甲醛液中,封口即可长期保存。

3.黄色和桔红色标本浸渍液:用市售的亚硫酸(含二氧化硫为5~6%的水溶液)配成4~10%的稀溶液放入标本,封口保存。

4.红色标本浸渍液:将氯化锌200克融与4000毫升水中,然后加入福尔马林100毫升及甘油100毫升,过滤后的浸渍液加入标本,封口保存。

实验二十二、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病害的标本是对其症状的最直观的记载和描述。所以,在进行植物病害的教学或研究过程中,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首要的工作。在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应对症状的变化情况给以特殊的注意。例如,症状可能表现为典型症状,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在采集时均应加以注意。一种病害,在同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先后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如谷子白发病。

标本采集之后,除去需要及时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外,其余的一般都要经过制作之后保存起来,以备需要时进行分离和鉴定;或者是在教学和研究时,供观察和识别;或者是供相关人员间进行交流。标本一般都用干燥法或浸渍法保存,要求是能尽量保持原来的性状。

一、目的要求

学会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常见的叶片和果穗等干标本以及对柔嫩果实的浸渍标本的制作,学习并掌握标本干燥制作和标本浸渍制作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室外采集标本是获取植物病害标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了解植物病害发病情况的最好方式。植物病害的发病时期与植物的生育期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采集标本前应对某种植物病害的发病条件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首先,应明确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下,某种植物病害的始发期和盛发期;某种植物病害主要在植物的哪一个生育期间发病;以及某种植物病害主要发生在哪些植物上等等。

标本的制作是为了日后能较为方便地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并能及时提供研

究的材料。稳妥的保存方法可为教学及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无论用干燥制作法保存标本,还是用浸渍制作法保存标本,都是为了尽量减缓所保存标本变质的速度或不使其腐烂霉变。同时,也是为了尽量使标本保持其原色,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时间和提高标本的保存质量。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用具

1.采集标本的用具采集夹、标本夹、标本纸、标本箱(筒)、剪刀、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纸袋、标签、手持放大镜及采集记录本、海拔仪等。

(1)采集夹。在野外临时收存新采标本的轻便夹子。一般由两个对称的用一些木条按适当的间距平行排列的栅状板(亦有用胶合板或硬纸板组成的),其上附有背带,在接近四个角落的地方,设有长短可以调整的活动固定带或弹簧,以适应采集过程中标本逐渐增多的需要。

(2)采集箱。用于临时收存新采集的果实等柔软多汁的标本。是由铁皮制成的扁圆箱,内侧较平,外侧较鼓,箱门设在外侧,箱上设有背带。

(3)标本夹。是用来翻晒、压制标本的木夹。由两个对称的一些平行排列的栅状板组成。每块栅状板在接近上下端处钉一根厚实的方木条,木条端部向外突出约5cm长,以便于用绳捆绑标本夹。标本夹上:应附有约6m长的一条绳子。

(4)标本纸。主要用来吸收标本的水分,使标本逐渐干燥。—般用草纸或麻纸作标本纸,它们的吸水性较好。旧报纸也可代替,但因其上有油墨吸水性较差。

(5)修枝剪。主要用于剪取较硬或韧性较强的枝条,高处的枝条要使用高枝剪,难于折断的枝干则要借助于手锯。手铲用来挖掘地下患病植物器官(如根、块根、块茎等)。

2.制作标本用具及试剂剪刀、标签、标本瓶、玻璃瓶、玻璃板、塑料绳、水浴锅(或简单的加热装置)、水、硫酸酮试剂、明胶、石蜡等。

四、实验操作

(一)室外采集

1.病叶用剪刀剪取病植物上的发病叶片。如小麦锈病的病叶、水稻稻瘟病的病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叶、大豆霜霉病的病叶、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叶、丁香白粉病的病叶及梨黑星病的病叶等,装入采集夹中。尽量剪取整个一致的。

2.病穗用剪刀剪取玉米丝黑穗病的病穗、高粱丝黑穗病的病穗及谷子白发

病的病穗等,装入采集筒中。对于黑粉类的病穗,每种病穗要及时放入小的采集袋中,同时注意隔离,以防黑粉散落和不同病穗间相互混杂。

3.病果用剪刀剪取茄子褐纹病的病果、番茄溃疡病的病果、辣椒炭疽病的病果以及梨黑星病的病果等,装入采集筒中。对于此类标本,特别是对于像番茄一类多汁的病果,要特别加以注意,应先以标本纸分别包裹后,置于采集筒(箱)中,以防相互挤压而变形。

4.病根用铁铲挖取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病根以及葡萄根癌病的病根等,装入采集筒中。在挖取此类病害的标本时,要注意挖取点的范围要比较大一些,以保证取得整个根部。同时,对于像大豆胞囊线虫病害一类的病根,在除去根须上的泥土时,操作要谨慎,保证其根须上的胞囊不散落。

一般情况下,各种病害的标本最好采集10份K.上。对于较薄的较易失水的叶片,如小麦和水稻的叶片,在采集时应随时携带吸水纸或废旧的书,随采随压,以免叶片迅速打卷而不易展开。

提示:在采集病斑类的叶片标本时,一个叶片上应只有一种类型的病斑。尤其是在各种病害混合发生时采集标本,更需进行仔细的选择;对于真菌病害,标本应带有子实体,无子实体在回到室内后,鉴定将非常困难。

(二)采集记录

采集时,要随时作标记。临时标签上一般应记录如下项目:

寄主名称:俗名和学名都有时,应同时记下。

采集时间:一般应记录年、月、日。

采集地点:一般记录到省、市(县)即可,需要时也可记录到镇(乡)等。

海拔高度:按海拔仪指示记录。

生态环境:按照山坡地、平坦地、沼泽地;砂质土、肥沃土等记录。

采集序号:一般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

提示:寄主名称如有不清楚的,能及时向当地人问明更好;如不能,应记下采集地的位置以及寄主的一些主要性状,以备鉴定时参考。必要时还应将寄主的花、果实以及其他部位标本一起采得,以便凭借寄主的标本对该寄主进行分类鉴定。

(三)标本的携带

田间采集后,茎或叶片类的标本装入采集袋中,每一种病叶放入一个小袋内之后,最好再放入一个大一点的采集袋内;对于根或果实类的标本,各种标本在装入采集筒之前应分别用小采集袋装好密封或用纸包裹好,然后,再装入采集筒中。对于黑粉类的标本(如玉米丝黑穗的病穗),或腐烂类的标本(如茄子褐纹病病果)等,要特别注意,标本间不要相互接触沾污,否则,对于病原的鉴定和病害的诊断会有影响。

(四)标本的整理

在完成田间采集的过程之后,首先要在室内进行标本的取舍和初步的整理。对于同一种病害的标本,应尽量保留带有典型症状的标本。同时,对于真菌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应带有子实体,叶片或果实要保持完整。在整理时,应使其形状尽量恢复自然状态。对于采集到的比较稀少的标本,如症状不典型,或暂时观察不到子实体,也不要舍弃。应该同样制作成标本,以备日后采取措施进行鉴定。如果外出采集,每天晚上都要将当天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压制,第二天及时换纸或晾晒,防止霉变。

(五)干燥标本的制作

1.含水量小的标本的压制对于像水稻和小麦等植物,其叶片比较薄,它们的叶片病害标本,需要经过整理后,立即进行压制。对于此类标本,在压制时,标本间的标本纸最好要多放几层,一般每层至少用3—5张标本纸,以利于标本中水分的快速散失。

2.含水量大的标本的压制对于像甘蓝、大白菜、马铃薯等比较厚、不易失水的叶片,最好经过一段时间(1~2d)的自然散失水分,然后,再进行压制。自然散失水分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具体操作时,最好是在叶片将要卷曲但还未卷曲时进行,这与具体植物和环境条件有关。

3.附临时标签在压制时,每份标本都要附上临时标签,即将临时标签随着标本压在吸水纸之间。临时标签上的项目不必记载过多,一般只需记录寄主名称和顺序号即可,以防标本间相互混杂。写临时标签时,应使用铅笔记录,以防受潮后字迹模糊,影响识别。

4.标本整理在第1次换纸前,要对标本进行形状的整理,尽量使其舒展自然。在整理时,要十分小心。特另树于比较柔嫩的植物标本,更应多加注意,以

免破损。

5.换纸一般情况下,前一周的时间里要每天换干燥的吸水纸1次。以后的时间,可隔天换纸,视情况而定,直至标本完全干燥为止(在正常的晴好的天气条件下,一般经过10d左右的时间即完全干燥)。在换纸时,注意不要遗失临时标签;要特别注意不要混用已经污染了的纸张;对于完全干燥的标本,要特别小心移动,以防破碎。

6.果穗及较粗大茎的标本的干燥对于这类标本应置于朝阳(但应避免强光直射)通风处,置于吸水纸上,进行自然干燥。同时,也要定期进行翻动.使其整体较为均匀地干燥。对于此类标本的干燥,开始时,就要选择在比较宽敞的空间内进行,以免其整个形状不被挤压而发生变形。

7.装袋保存用重磅道林纸(也可用牛皮纸,对于不用作交流的标本,也可报纸代替),折成纸袋如下图,纸袋的大小可据标本的大小而定,其折叠方式也可据标本的不同形状而做适当的改进。在装袋时,要随时贴上正式标签

(六)浸渍标本的制作

此法制作的标本易保持标本原来的形态和色泽,但保存的时间有限,且需占用比较大的空间。一般用于制作教学和示范标本。

1.常用的浸渍液

(1)防腐漂白浸渍液。此种浸渍液是由亚硫酸饱和溶液、酒精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亚硫酸饱和溶液,即指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

(2)保存绿色的浸渍液。常用的有如下几种:①醋酸铜浸渍液。反复用多,次后保色能力会逐渐减弱,需定期补加适量的醋酸铜。②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液。用于保存绿色植物组织的效果很好,但应注意密封容器,必要时每年换1次亚硫酸浸渍液。此种方法也是实验室较为常用的液浸标本的保存方法。③瓦查(Vacha)浸渍液。由亚硫酸、硫酸铜、酒精、乙酰水杨酸、福尔马林、香油和水等成分按比例配制而成。适于保存叶片和果实的绿色,也可保存梨和苹果等的黄色。(3)保存黄色和橘红色标本的浸渍液。配制方法是将亚硫酸(含二氧化硫5%~6%)配成4%~10%的水溶液(二氧化硫0.2%~0.5%)。可保存如杏、梨、柿、黄苹果、柑橘和红辣椒等标本。(4)保存红色的浸渍液。瓦查(Vacha)保存红色的浸渍液。此种浸渍液分两部分:浸溃液1的主要成分为硝酸亚钴、福尔马林、氯化

锡等;浸渍液的主要成分为福尔马林、亚硫酸、酒精等。将标本洗净后,在浸渍液1中浸两周,然后在侵渍液2中保存。可用于保存草莓、辣椒、马钤薯以及其他红色的植物组织,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浸渍液。

2.浸渍标本的保存浸渍标本一般保存在标本瓶、玻璃瓶或试管中。浸渍标本最好置于暗处,以减缓药液的氧化,或防止气温过高时瓶口碎裂。瓶口一般需要密封,临时性封口时,可用蜂蜡、松香和凡士林配成的混剂封口;永久性封口时,可用酪胶和消石灰配成的混剂封口;也可用明胶、重铬酸钾和熟石膏调制而成的混剂进行永久性的封口。

(1)配制硫酸铜溶液。根据需要,一般配制1000m1 5%的硫酸铜水溶液,在适当的玻璃容器中。配制溶液前,要考虑到所浸标本的大小,保证所浸标本全部位于液面下。

(2)预浸病果。从室外采来新鲜的辣椒炭疽病的病果,在盛有5%的硫酸铜溶液的玻璃瓶中浸24h。浸病果时,需临时将病果用塑料绳缚在玻璃板上,一起放人溶液中。否则,病果易浮在液面上,特别是对于像辣椒这样的空心的果实,更易漂浮在液面上。

(3)漂洗病果。从5%的硫酸铜溶液中取出病果,用清水漂洗6h。可固定在水笼头下,打开水谰用流水进行冲洗。在冲洗时,水流不宜太急,否则,易破损标本,或将子实体冲刷掉。

(4)配制亚硫酸溶液。在标本瓶中将含5%-6%二氧化硫的亚硫酸溶液15ml 加水1 000咖(也可用如下方法配制,即将浓硫酸20m1,稀释在1000血水中然后加亚硫酸钠16g)。

提示:配制溶液时,要记住,将浓硫酸沿瓶壁缓缓倒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发生事故。

(5)固定病果。将冲洗后的病果用甥料绳将其缚在玻璃板上,一起浸入配制好的亚硫酸溶液中。固定时,要小心操作,尽量不要损坏标本,保持其完整。

(6)封口。先配制封口剂,具体方法是:取明胶200g,石蜡50g(此两试剂的量可据需要量而定,一般按照明胶:石蜡二4:1取量)。将明胶置于玻璃瓶中,用水浸6h,滤去水分。之后,在水浴锅中加热熔化;再加入石蜡,熔化后即可成为胶状物,趁热进行涂抹封口。

提示:封口剂配制好后,要趁热及时涂抹封口。否则影响封闭效果。

(七)贴标签

无论是装干标本的纸袋,还是装液浸标奉的玻璃瓶,都需在其适当位置贴上正式标签。对于纸袋,应贴在其右上角的位置;对于玻璃瓶,应贴在瓶体的中央位置。标签的大小和位置,应根据具体的纸袋的大小和玻璃瓶的大小而定。同时,要兼顾标本袋或标本瓶的整体协调性和美观性。

植物标本制作心得

植物标本制作心得 植物标本制作心得一:制作植物标本的体会 在野外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乐趣的事。春天来了,还能趁此机会去郊外走走,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我为制作植物标本准备了植物标本夹和吸水的草纸。标本夹是自己用木条制作的,两条留绑绳的木架之间放吸水草纸,绑好后随身携带。我选了全株植物(包括根、茎、叶、花的)做标本。采下后,先将花瓣整理好压放在草纸上,然后将茎、叶整理好,每片叶展平。不能因为叶多把叶子摘掉,一部分叶要反放,这样压好的标本叶正反面均有。之前我还做了学习准备,知道植物标本不能在太阳下晒,会变色的,压在标本夹内的标本每天要翻倒数次,标本夹压标本要靠吸水草纸将植物的水分吸干,使标本,花、茎、叶的颜色不变。 压好的植物标本可用来做教学用品和装饰品,自己动手真的很有趣 >植物标本制作心得二:植物叶标本制作的心得>>(960 字) 当初出于对制作标本的浓厚兴趣,而选择了这门课,经过了三个星期的学习和实践,我 基本掌握了制作标本的原理、方法及一些小技巧。我所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将来很有可能会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比如当我们要了解某一植物的一些构造等方面的知识 时,我就可以将它做成标本,以便日后研究,同时也让我认识了许多植物,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通过采集树叶使我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它的形态、结构、习性、科名、学名等一些特性,还有需要用怎么的词汇来描述它的这些特性。同样地也了解了如要描述一种植物,需要从那几个方面写。也认识了一些专业术语,如胸径是指正常成年人的胸部位置的所在高度该植物的树干的直径。 样品的采集是我了解标本知识的开始。采集标本是制作标本的整个过程中是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采集时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实,而后合为一标本。属乔木植物的最好取一小片树皮制作标本。要采健康的植物。采下后应立即系上标号纸,并记录低点、海拔、环境、树高等数据。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指导书

标本采集与制作综合实习(植物病害) 指导教师:丁晓帆适用专业:植保 植物病害标本是对其症状的最直观的记载和描述。它在教学中具有直观、不受季节和区域限制的特点。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习)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应对症状的变化情况给以特殊的注意。例如,症状可能表现为典型症状,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在采集时,均应加以注意。一种病害,在同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先后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如橡胶白粉病。 标本采集后,除去需要及时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外,其余的一般都要经过制作之后保存起来,以备需要时进行分离和鉴定;或者是在教学和研究时,供观察和识别,要求是能尽量保持原来的性状。 一、目的要求 学会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常见的叶片和果穗等干标本以及对柔嫩果实的浸渍标本的制作,同时训练真菌玻片标本的制作,学习并掌握标本干燥制作、浸渍制作以及玻片标本制作等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室外采集标本是获取植物病害标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了解植物病害发生情况的最好方式。标本的制作是为了日后能较为方便地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无论用干燥制作法保存标本,还是用浸渍制作法保存标本,都是为了尽量减缓所保存标本变质的速度或不使其腐烂霉变。同时也是为了尽量使标本保持其原色,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时间和提高标本的保存质量。真菌玻片标本的制作是为了直观地观察病原物、辅助诊断、鉴定病害种类,并通过永久玻片标本的制作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基本素材。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用具 1.采集标本的用具采集夹、采集袋、标本夹、标本纸、标本箱(筒)、剪刀、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纸袋、标签、手持放大镜及采集记录本、海拔仪、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小木板、挑针、镊子、滴瓶、各种试剂等。 (1)采集夹。在野外临时收存新采标本的轻便夹子。一般由两个对称的用一些木条按适当的间距平行排列的栅状板(亦有用胶合板或硬纸板组成的),其上附有背带,在接近四个角落的地方,设有长短可以调整的活动固定带或弹簧,以适应采集过程中标本逐渐增多的需要。 (2)采集箱。用于临时收存新采集的果实等柔软多汁的标本。是由铁皮制成的扁圆箱,内侧较平,外侧较鼓,箱门设在外侧,箱上设有背带。 (3)标本夹。是用来翻晒、压制标本的木夹。由两个对称的一些平行排列的栅状板组成。每块栅状板在接近上下端处钉一根厚实的方木条,木条端部向外突出约5cm长,以便于用绳捆绑标本夹。标本夹上:应附有约6m长的一条绳子。 (4)标本纸。主要用来吸收标本的水分,使标本逐渐干燥。—般用草纸或麻纸作标本纸,它们的吸水性较好。旧报纸也可代替,但因其上有油墨吸水性较差。 (5)修枝剪。主要用于剪取较硬或韧性较强的枝条,高处的枝条要使用高枝剪,难于折断的枝干则要借助于手锯。手铲用来挖掘地下患病植物器官(如根、块根、块茎等)。 2.制作植物标本用具及试剂剪刀、标签、标本瓶、玻璃瓶、玻璃板、塑料绳、标本盒、水浴锅(或简单的加热装置)、水、硫酸酮、亚硫酸、甲醛溶液、明胶、石蜡等。 四、实验操作 (一)室外采集 1.病叶用剪刀剪取病植物上的发病叶片。如小麦(玉米、美人蕉等)锈病的病叶、水稻稻瘟病的病叶、玉米叶斑病(大、小斑病)的病叶、大豆(瓜类)霜霉病的病叶、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叶、丁香(九里香)白粉病的病叶及香蕉黑星病的病叶等,装入采集夹中。尽量剪取整个病叶,同时,对于每一片叶上的病斑,在颜色、大小以及形状方面都应是较为一致的。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植物压制标本的方法和步骤。 ⑵、让同学能初步鉴别常见植物,掌握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实际练习,初步学会制作植物压制标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⑵、培养学生制作植物标本的能力、良好的习惯以及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确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3)、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鉴别植物物种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参观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ppt展示几组学生制作的 植物标本。组织学生交流采 集情况。 同学之间对制作的标本 互相欣赏、评价,各小组 代表发言,概括介绍活动 情况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 积极性,尽快进入角色,在交 流中还将引出学习的主要内 容。 植物标本的采集通过前面的谈论引导同学 们思考: 1.采集植物过程中你所可 能用到的工具。 3.采集的过程中,队标本的 大小规格有规定要求吗? 3.归纳学生的讨论并给出 正确回答。 面面相觑,很多小组无法 回答提问,因为采集时没 有注意这些问题。 在不断提问过程中,引导学生 回答出采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 题,从学生实践活动中,归纳 总结出本节要讲述的知识内 容。 植物标本的压制与整理1.放映投影压制过程。 2.讲解压制过程中的注意 事项 听老师的讲解,联想自己 压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观察 植物标本的上台纸与固定1.讲解固定的过程 2.提醒同学们定期换纸干 燥。 仔细听老师讲解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 给植物标本贴标签教师出示几种标本,并提出 问题:这些标本都生活在什 么环境中?哪一株标本是 哪一位同学采集到的?请 汇报一下。 提示学生:采集标本时别忘 记给标本挂号牌和做好采 集记录。 强调采集记录一定要在采 集时完成,不可以采用追记 方式。 设计号牌的内容,小组交 流讨 论采集记录的内容和追记 记录的弊端。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加深对主要知识内容的理解。 植物标本的保存以上学习制作的是植物的 标本,除此之外,保存植物 标本的方法你还见过哪 些? 多位学生回答补充。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决绝新 问题,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

实训十、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 一、目的要求 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巩固病害知识,每人抽签完成1份病害标本。 二、材料和用具标本夹、吸水纸、塑料袋、纸袋、标签、铅笔、记号笔、小刀、枝剪、手锯、标本缸、酵酸铜、硫酸铜、95%乙醇、甲醛溶液、亚硫酸、甘油、蒸馏水等。 三、内容与方法 (一)病害标本的采集 1 标本采集基本要求 采集完整的标本,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拍照越清晰越好,要求拍正常植株和病害部位。每号标本,样本数量应至少采集2-3份。 2 取样部位 (1)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尽量在老叶上采集 因为它比较成熟,许多真菌有性阶段的子实体都在枯死的枝叶上出现,而无性阶段子实体大多在活体上可以找到。 (2)柔软多汁的子实体或果实材料,则应采集新发病的幼果。 (3)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 (4)线虫病害标本应采病变组织,为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除采集病根外还应采集根围土壤。 (5)表现蔫萎的植株要连根挖出,有时还要连同根际的土壤等一同采集。 (6)对于粗大的树枝和植株,则宜削取一片或割取一截。 (7)如果病害在叶、果实和枝干上都有表现时,尽量采集全面。 (8)寄生类应和寄主一起采集。病害症状很特殊病害,要连同植株的枝叶或花一起采集,以便鉴、定其寄主名称。 3 标本数据记录和标本编号 要求记录准确、简要、完整。完整的记录与标签同样十分重要,要有寄主名称、 采集日期与地点、采集者姓名、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4 标本采集方法 (1)枝干类、根部病害标本的采集 取其得病部位,用锯、枝剪或高枝剪采取,切勿用手折断,影响标本的美观,对纤维长而强韧的枝干等,尤应注意。 (2)叶部病害标本的采集 大型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和花序均很大,采集标本时可采一部分或分段采集,以同株上幼小叶加上花果组成一份标本(同时标明叶实际大小);或把叶、叶柄各自分段取其一部分; 对于像菟丝子、列当这样的寄生植物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并记录寄主的名称。 (3)肉质或多汁植物(花、果实)病害标本的采集 应将其纵切或横切,有时需将其内部的组织挖出,还要考虑是否将一半的材料浸泡在保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

具体制作方法: (一)工具准备:吸水纸、标本夹、采集袋、记录本、号牌、台纸(白色、长40厘米、宽27米、卡纸) (二)标本采集 1、采集标本力求完整。(茎、叶、花、果) 2、采集时记录要详细。 3、及时挂上吊牌。 4、标本装入采集袋。 (三)标本压制 1、修剪:坏的、脏的叶子;叶子易脱落的植物可放在沸水中浸1分钟再晾干。 2、压制:给标本铺上几层吸水纸,用标本夹夹住,通风处晾干。 3、换纸:每天换纸一次,使标本保色。 (四)标本制作 1、整理标本:将干制的标本整理。 2、上台纸:标本平铺在台纸上,调整叶子排布均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3、固定:用透明胶粘贴标本:透明胶宽度厘米最漂亮。 4、贴标签:在右下角贴上标签。内容:标本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 主题: 展植物原色,现浓浓春意。 目的: 学会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 用具: 采集箱(或塑料袋),标本夹,枝剪,掘根铲,绳子,号牌,标签,容易吸水的纸(草纸或旧报纸),台纸,盖纸,镊子,铅笔。 方法步骤: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遇到珍贵稀少的植物时,不仅不要采集,而且要加以保护)。 1.草本植物,应当采集根、茎、叶、花或果实尽可能齐全的植株。 2.木本植物,应当采集长有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3.给采集到的标本挂上号牌。

4.把采集到的标本轻轻地放进采集箱(或塑料袋)内。 5.采集标本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乱吃乱尝,以防中毒。 二、腊叶标本的制作 二、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1.尽快把整理过的标本放在几层容易吸水的纸上,使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要使少数叶、花的背面向上展平),然后盖上几层纸。 2.把标本层层摞起来,用标本夹夹好并缚紧,放到背阴通风处。 3.每隔一定时间,用干纸更换标本夹里的潮纸,同时对标本进行整形,力求标本尽快干燥。 4.用线或纸条把干燥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贴好标签,再贴上盖纸。 评分细则: 1、标本是否有代表性,可代表植物的特征; 2、标本修剪的程度,烂叶,黄叶不要但要保证完整性,有花有果最好; 3、标本压制是否干燥,是否平整,要求无卷曲; 4、台纸上标本布局是否合理,不要过分拥挤,不要东倒西歪,整齐; 5、台纸上标本整体外形是否美观; 6、小纸条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合理;

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 单位:鹤壁市第一中学 主办:万物生学社 辅导教师:孙溥辉

活动名称: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 活动类型:综合实践类 适用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指导思想: 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及审美情趣,培养爱自然爱家乡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目的任务: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 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 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 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 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活动内容: 1、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学会利用网络解决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3、师生合作将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展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使学生意识到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和方法不仅仅在课堂,而更多的应该在课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活动用具: 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的用具:旧报纸或草纸,刷子或纱布,标本夹或两块比台纸大一些的木板和书,吸水纸或棉絮,台纸,标签,胶水,胶带或缝衣针和线,毛笔,刀片,剪刀,玻璃纸。 活动时间:

1.采集制作:5月1日——5月10日; 2.集中展评:2017年5月 20日。 活动组织:孙溥辉、王杰 活动地点: 1.采集地点:校内或校外; 2.制作参评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校园内 纪律安全: 组织活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活动安全教育,学生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在校内、外采集标本时一定注意人身安全,对人类有安全威胁的生物,一律不准采集(指导教师必须明确要求)。 课时安排:6课时 活动实施: 活动组织形式:分组实验 实施步骤:本课程分为6个课时。 评估方法 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10%。 I 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部分 一、藻类植物标本制作 (一)水绵整体封芷法 1、取纯净的水绵丝状体少许—→表面皿洗培养—→分散—→眼科剪刀分割成几段。 2、固定:将分割的材料放入小口瓶或小培养皿中,用弱性铬酸醋固定液固定12-24小时。 配方:铬酸1g 或10%铬酸2.5ml 冰醋酸1g 或10%醋酸5 ml H2:99ml 或H292.5ml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病害标本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病理学科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实物,它在教学中具有直观、不受季节和区域限制的特点。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 在北方由于季节分明,作物品种丰富,植物病害发生频繁,大部分的植物病害标本都能从田间采集到。但是,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要充分掌握病害发生的季节规律及寄主的生长规律才能收获症状特征比较典型的标本。 1.1 病害标本采集的工具 植物病害大多发生在根、茎、叶和果实上,因此所用工具要针对不同的部位,常用的工具有刀、剪、锄、锯等,还有标本夹、标本箱、标本纸、小玻瓶、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 1.2 标本的采集 大田采集主要分为按季节采集和按寄主采集。按季节采集主要是针对每年只在特定时期发生的病害。如白粉病具有性阶段,小麦白粉病多在每年5—6 月能够采集到;植物的灰霉病则在低温阴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病,每年3—5 月最容易采到。按寄主采集主要针对寄主范围广泛的病害,如霜霉病,可以在很多植物病害的叶片上发现,常见的有莴苣、葡萄、白菜等;疫病如番茄、马铃薯、辣椒疫病等。 1.3 采集标本的记录 为了区分采集的不同的标本,采集时要进行记载。主要包括寄主名称、时间和地点、采集人姓名、主要发生情况和必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2 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 采集的标本通过鉴定以后,除去作为分离用的标本外,一般都用干燥法或浸渍法进行保存,要求能够尽量保存标本的本来性状。一些微小的可以做成玻片标本,比较难以保存的和特殊的标本可通过多媒体扫描系统或显微系统存入计算机中,制成相应的文体图形、动画、视频图像等。

植物病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有何不同?相互关系如何?(15分) 答:(1)病因 (2)有无传播、蔓延 (3)病症 (4)其他田间表现 (5)非侵染性病害为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提供条件 (6)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会加重非侵染性病害,形成恶性循环。 评分:(1)(2)各4分,(3)(4)(5)各2分,(6)1分。 2、谈一谈你对“病害三要素”的认识。(14分) (1)植物要生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感病的植物,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和有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2)植物本身是植物发病的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生理状况和发育阶段决定植物对于外界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反应能力。 (3)植物生长环境中存在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是病害发生的前题条件。植物生什么病,由该因素决定。 (4)当感病的植物和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同时存在时,环境条件就是病害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并且病害严重与否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3、不整囊菌的闭囊壳和白粉菌的闭囊壳(子囊壳)有何不同?(10分) 答:(1)壳壁结构的不同 (2)子囊排列方式的不同 (3)子囊壁是否消解 评分:(1)(3)各3分,(2)4分。 4、简述鞭毛菌的分纲依据,并写出各纲的名称。(15分) 答:分纲依据:游动孢子鞭毛的数目、类型及着生位置。 (1)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 ):游动孢子前端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 (2)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游动孢子后端有一根尾鞭。 (3)丝壶菌纲(Hyphochytridiomycetes):游动孢子前端有一根茸鞭。 (4)卵菌纲(Oomycetes)游动孢子有两根等长的鞭毛,前端有一根茸鞭,后端有一根尾鞭。 评分:分纲依据给7分,各纲的名称每个2分。 5、简述担子菌的分纲依据,并写出各纲的名称。(15分) (1)分纲依据:担子果的有无,担子果的类型。 (2)冬孢菌纲(Teliomycetes):无担子果,在寄主上形成冬孢子; (3)层菌纲(Hymenomycetes):有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担子是有隔担子或无隔担子; (4)腹菌纲(Gasteromycetes):有担子果,被果型。担子是无隔担子。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 准备: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野外记录纸、照相机、海拔仪、罗盘、望远镜、地形图等。采集方法及要求按植物类别加以分述。 一、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标本采集的要求 (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

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二、腊叶标本的压制与装帧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0.5~1分钟,再以75%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3)及时更换吸水纸。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标本压制干燥后即可装订,装订前应消毒和做最后定形修整,然后缝合在台纸上(30~40cm重磅白版纸)。将野外记录贴左上方,定名签填好贴右下角,此签不得随意改动。对定名签鉴定的名称有异议,可另附临时定名签。照片、散落物小袋等贴在另角。贴时均不要用浆糊,以防霉变。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最全)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全)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第一节国内外主要植物标本馆简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大小植物标本馆(室)2639个,共收藏标本近3亿份。这些标本的76%保存在15个国家内,其中美国占22.1%,法国占7.4%,原苏联占6.6%,英国占5.7%,德国占5.6%,中国占3.7%。世界上馆藏100万份以上的标本馆有55个,其中500万份以上的标本馆有7个。这55个标本馆分布在22个国家,其中美国最多有12个,其次是英国、瑞典、德国和原苏联各4个,再次是法国、瑞士、日本各3个。上述数据表明植物标本收藏数量与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相关,不仅发达国家标本搜集起步早、搜集范围广,而且近年来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如瑞典自然博物馆以每年16万份的速度增长;美国不仅大标本馆最多、占世界标本总数的比例最高,标本增加速度也最快,5年增加490万,占同期世界增长量的27.7%。 一、世界最大的10个植物标本馆 二、亚洲最大的5个植物标本馆

三、中国最大的6个植物标本馆 第二节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本书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方法。 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一、标本采集用具 1. 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而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标本夹用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cm,宽30cm,以宽3cm,厚约5~7mm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cm)嵌实。 2. 枝剪或剪刀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 高枝剪用以采集徒手不能采集到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植物标本的制作流程

目前通用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有干制和浸制两大类: 1. 植物标本的干制 对含水量较少,易于干燥,干燥后又不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可采用真空干燥、冰冻干燥、微波干燥、硅胶干燥和吸水纸压制等物理方法进行强制性脱水。也可以首先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干制。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干标本的制作方法可分为以下3种: ①腊叶标本制作。备齐足量的吸水纸(多用表芯纸代替),纸的规格以28×42厘米为宜,将纸铺在特制的植物标本夹上,洗净后的标本要放到表芯纸上,用镊子在纸上进行姿态纠正,然后盖上一份表芯纸,纸上再放置标本,标本上再覆盖表芯纸,这样一层层叠起来夹到标本夹里,用绳子将标本夹勒紧或在标本夹上压一重物,以便表芯纸更快地吸干植物体中的水份。其间要及时换纸,最初每天换1~2 次,而后可隔2~3 天换一次(换下的纸要晒干,以备下次再用,一直换到标本干透为止)。干透的标本要装贴到台纸上,台纸的大小一般为26×36厘米,台纸的右下角应贴上标签,最后粘贴半透明的护盖纸。 ②原色复膜标本制作。先将绿色的枝叶和花朵分离,对绿叶和不同颜色的花朵采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处理。绿色枝叶的处理:向浓度为50%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铜制成醋酸铜的饱和溶液,取一份饱和溶液加4份水稀释,然后将植物材料放到稀释液中加热,使温度保持在75℃~85℃之间。此时绿色枝叶逐渐变黄,要继续加热使其恢复成原来的绿色后,立即停止加热,然后将标本从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洗净,放到表芯纸上,置于标本夹中加压,并要注意及时换纸。也可将标本夹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同时可加热到75℃左右。各种花色的处理:红色花可在2%的酒石酸溶液中浸10~20分钟;紫色花可在2%的硫酸铝溶液中浸10~20分钟。浸过的花朵从溶液中取出后要洗净、脱水。脱水方法与枝叶相同。干透的枝叶、花朵要及时装贴到台纸上,并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标签,最后送到护卡机里进行高温复膜。 ③原色立体标本制作。取带有花的植物枝叶装入容器里,用粒度为20~50目的硅胶颗粒将其全部埋没,约10天左右标本干透,即可从硅胶中取出,立即密封到盛有少量干燥剂的标本瓶中长期保存,也可将标本封铸到无色透明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中保存,无论哪种保存方法都不能受日光曝晒。 2. 植物标本的浸制 对那些柔软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后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制作标本。浸制过程包括固定和保存两个步骤,根据植物材料颜色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绿色标本的制作。将绿色植物材料洗净后浸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直到材料由绿色变为黄色再由黄色变为绿色为止。此时可取出材料洗净,然后浸到5%的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②红色标本的制作。某些红色的果实如番茄等洗净后要先浸在用4毫升福尔马林、3 克硼酸和400毫升水配成的处理液中,约1~3天后果实即变成褐色,此时可取出果实向里面注射少量用20毫升10%的亚硫酸、10克硼酸和580毫升水配制而成的保存液, 随后将果实长期浸泡在这种保存液中,逐渐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③紫色标本的制作。紫色葡萄等果实洗净后要先在250毫升福尔马林、5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加4350毫升蒸馏水配制成的处理液中浸2~3个月,取出后洗净,放入1%~2%的福尔马林液中长期保存。 ④白色标本的制作。将白色的花与块根等洗净后放在1%~4%的亚硫酸溶液中,然后长时间置于日光下曝晒,直到标本晒漂成雪白色为止。

植物压制标本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一)准备 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也可用报纸)、采集袋(塑料袋即可)、枝剪等。 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标本单株选择 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草本植物要挖出根,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 2.采集步骤 按预定目标,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30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1)初步修整。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2)挂上标签,记录采集时间采集者、采集地点。 (3)将标本放于标本纸的中间,然后压于标本夹中。 (4)等待数日后,等标本干了后,可以进行标本后期制作。 (5)将标本放于标本纸上,按理想中的方式放好。然后利用小纸条,将标本固定在纸上。(6)填写标本记录表,包括该植物的学名、拉丁学名、科属、制作人、采集地点. 动植物标本评分细则 一、昆虫标本 1、虫体的完整性,分数占40%;(包括复眼、口器、触角、足、头、胸、腹、翅膀等完好 无缺), 2、虫针大小与插针位置,分数占10%;(不同昆虫大小需要用到不同型号的昆虫针,插针 位置应留针三分之一,而且不同种类的插针位置有所偏差) 3、虫体本身的美观性,分数占10%;(罕见且色彩斑斓) 4、标本简介,分数为10%;(种名、生活习性、简介,以小纸条的形式附上去) 5、加分环节,分数占40%; 创意:第一,可以充分利用昆虫的警戒色、伪装色、生活习性等,搭配一适合昆虫的环境;第二,利用植物、饰纸等点缀标本背景面(包括盒子的外部和内部),但切忌喧宾夺主等;第三,可以适当搭配一些动物,但主次要明确等等!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采集、压制、上台纸、固定和贴标签。 具体制作方法: (一)工具准备:吸水纸、标本夹、采集袋、记录本、号牌、台纸(白色、长40厘米、宽27米、卡纸) (二)标本采集 1、采集标本力求完整。(茎、叶、花、果) 2、采集时记录要详细。 3、及时挂上吊牌。 4、标本装入采集袋。 (三)标本压制 1、修剪:坏的、脏的叶子;叶子易脱落的植物可放在沸水中浸1分钟再晾干。 2、压制:给标本铺上几层吸水纸,用标本夹夹住,通风处晾干。 3、换纸:每天换纸一次,使标本保色。 (四)标本制作 1、整理标本:将干制的标本整理。 2、上台纸:标本平铺在台纸上,调整叶子排布均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3、固定:用透明胶粘贴标本:透明胶宽度0.6厘米最漂亮。 4、贴标签:在右下角贴上标签。内容:标本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

主题: 展植物原色,现浓浓春意。 目的: 学会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 用具: 采集箱(或塑料袋),标本夹,枝剪,掘根铲,绳子,号牌,标签,容易吸水的纸(草纸或旧报纸),台纸,盖纸,镊子,铅笔。 方法步骤: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遇到珍贵稀少的植物时,不仅不要采集,而且要加以保护)。 1.草本植物,应当采集根、茎、叶、花或果实尽可能齐全的植株。 2.木本植物,应当采集长有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3.给采集到的标本挂上号牌。 4.把采集到的标本轻轻地放进采集箱(或塑料袋)内。 5.采集标本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乱吃乱尝,以防中毒。二、腊叶标本的制作 二、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1.尽快把整理过的标本放在几层容易吸水的纸上,使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要使少数叶、花的背面向上展平),然后盖上几层纸。 2.把标本层层摞起来,用标本夹夹好并缚紧,放到背阴通风处。 3.每隔一定时间,用干纸更换标本夹里的潮纸,同时对标本进行整形,力求标本尽快干燥。 4.用线或纸条把干燥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贴好标签,再贴上盖纸。 评分细则: 1、标本是否有代表性,可代表植物的特征; 2、标本修剪的程度,烂叶,黄叶不要但要保证完整性,有花有果最好;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指导书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 作指导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标本采集与制作综合实习(植物病害) 指导教师:丁晓帆适用专业:植保 植物病害标本是对其症状的最直观的记载和描述。它在教学中具有直观、不受季节和区域限制的特点。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习)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应对症状的变化情况给以特殊的注意。例如,症状可能表现为典型症状,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在采集时,均应加以注意。一种病害,在同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先后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如橡胶白粉病。 标本采集后,除去需要及时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外,其余的一般都要经过制作之后保存起来,以备需要时进行分离和鉴定;或者是在教学和研究时,供观察和识别,要求是能尽量保持原来的性状。 一、目的要求 学会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常见的叶片和果穗等干标本以及对柔嫩果实的浸渍标本的制作,同时训练真菌玻片标本的制作,学习并掌握标本干燥制作、浸渍制作以及玻片标本制作等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室外采集标本是获取植物病害标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了解植物病害发生情况的最好方式。标本的制作是为了日后能较为方便地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无论用干燥制作法保存标本,还是用浸渍制作法保存标本,都是为了尽量减缓所保存标本变质的速度或不使其腐烂霉变。同时也是为了尽量使标本保持其原色,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时间和提高标本的保存质量。真菌玻片标本的制作是为了直观地观察病原物、辅助诊断、鉴定病害种类,并通过永久玻片标本的制作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基本素材。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用具 1.采集标本的用具采集夹、采集袋、标本夹、标本纸、标本箱(筒)、剪刀、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纸袋、标签、手持放大镜及采集记录本、海拔仪、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小木板、挑针、镊子、滴瓶、各种试剂等。 (1)采集夹。在野外临时收存新采标本的轻便夹子。一般由两个对称的用一些木条按适当的间距平行排列的栅状板(亦有用胶合板或硬纸板组成的),其上附有背带,在接近四个角落的地方,设有长短可以调整的活动固定带或弹簧,以适应采集过程中标本逐渐增多的需要。 (2)采集箱。用于临时收存新采集的果实等柔软多汁的标本。是由铁皮制成的扁圆箱,内侧较平,外侧较鼓,箱门设在外侧,箱上设有背带。 (3)标本夹。是用来翻晒、压制标本的木夹。由两个对称的一些平行排列的栅状板组成。每块栅状板在接近上下端处钉一根厚实的方木条,木条端部向外突出约5cm长,以便于用绳捆绑标本夹。标本夹上:应附有约6m长的一条绳子。 (4)标本纸。主要用来吸收标本的水分,使标本逐渐干燥。—般用草纸或麻纸作标本纸,它们的吸水性较好。旧报纸也可代替,但因其上有油墨吸水性较差。 (5)修枝剪。主要用于剪取较硬或韧性较强的枝条,高处的枝条要使用高枝剪,难于折断的枝干则要借助于手锯。手铲用来挖掘地下患病植物器官(如根、块根、块茎等)。 2.制作植物标本用具及试剂剪刀、标签、标本瓶、玻璃瓶、玻璃板、塑料绳、标本盒、水浴锅(或简单的加热装置)、水、硫酸酮、亚硫酸、甲醛溶液、明胶、石蜡等。 四、实验操作 (一)室外采集 1.病叶用剪刀剪取病植物上的发病叶片。如小麦(玉米、美人蕉等)锈病的病叶、水稻稻瘟病的病叶、玉米叶斑病(大、小斑病)的病叶、大豆(瓜类)霜霉病的病叶、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叶、丁香(九

植物标本的制作(教案)

植物标本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标本在植物学研究、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掌握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品: 标本夹、采集箱、吸水纸、枝剪、小铁镐、野外采集记录本、号牌、汞、酒精、消毒盘、缝衣针、线、标本台纸、放大镜、镊子、单面刀片、胶水、胶带、小纸带、剪刀、鉴定标签、腊叶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与记录 采集一份好的植物标本有三个要求:①标本采得越完整越好,所采植物标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②标本越能保持原样越好。③对植物标本的生境描述得越清楚越好。 (1)木本植物标本的采集: 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类。在采集时要选取生长正常、无病虫害;有花和果实的植株,用枝剪剪取长约35cm的二年生枝条。把枝条末端剪成斜口,以便观察髓部。枝条剪下后,先作简单的修整,将过多的叶去掉,以便压制。采集木本植物标本时一般不需要挖取根部和剥取树皮,但当根或树皮比较特殊或有特殊经济价值时,可采集一部分附于标本上。 (2)草本植物标本的采集: 草本植物的种类繁多,个体差异很大,采集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采集到。 (3)采集记录: 主要记录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境。(2)对植物简单扼要的描述,主要记录干燥后无法观察的特点。如颜色、气味等。(3)采集人、采集时间和号码。(二)标本的压制与干燥 采集到植物标本后应及时压制干燥,其基本方法步骤如下: (1)整理标本:

若植物体上的枝叶过于密集,去除植物体上的一部分枝叶,保证压制后标本上的枝叶不至重叠太多,尤其不能使花、果实等部分重叠。然后把标本剪成长约30cm,宽约25cm大小,以便正好能放在台纸上。若根部泥土过多,应洗净凉干后再压制。 (2)压制: 把整理后的植物标本置于放有吸水纸的一扇标本夹上,将其枝叶展开,并使其中一部小枝或叶片反折铺平,从而在同一标本上即能看到叶的膛面又能看到叶的背面。然后,在标本上放2~3张吸水纸。就这样标本与吸水纸相间重叠摆放。当重叠到一定高度时,在最上面放5~10张吸水纸,把另一扇标本夹放在上面,用绳子将标本夹扎紧;使标本夹的四角大致相平。 (3)换纸: 换纸时,用干燥的吸水纸垫在下面,把植物标本从湿纸上取出轻轻放在于纸上,换完后仍按上述方法将标本夹扎好。每天换纸2~3次,新压制的植物标本和含水量较多的植物标本换纸次数要更多些。当植物标本基本干时可隔天换一次纸,直到标本全部干燥为止。 (三)标本的消毒 从野外采集、压制干燥后的植物标本常带有微生物、虫和虫卵,在贮藏过程中会使标本发霉、腐烂和蛀食。因此,经压制干燥后的植物标本在装订到台纸上之前,一定要经过消毒。植物标本消毒就是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杀死标本上的微生物、虫和虫卵,从而使标本能长期保存的过程。植物标本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高温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高温消毒法: 这种消毒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常用于标本量较少时消毒。把要消毒的植物标本连同吸水纸一起放到温箱中,加温到60度,恒温保持6~8h,即可达到消毒之目的。用高温消毒法进行植物标本消毒应注意下列三点。①植物标本一定是经压制干燥后的标本,未经压制的标本会因失水过快而收缩变形。②温箱的温度要缓缓加温。③消毒后要等到标本自然冷却并恢复原样后再轻轻取出,因为经高温消毒后的植物标本非常脆,很容易折断。

植物病害调查

植物病害调查 植物病害调查包括病害种类、分布、为害情况及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对于植物病害的调查,调查前应有充分的准备,调查后对掌握的材料及时分析研究。许多问题不就是一次调查就能得出结论的。在调查工作中由于一些环节上的失误,往往会发生如下一些情况:没有或缺乏代表性,调查的地点选择不当,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当地的真实情况;资料不完全,由于调查准备工作不充分,无明确要收集的资料,造成部分资料缺失;发病程度记载不一致,由于多人调查记载,病害发生情况,标准不规范,造成记载不一致,导致各方面的资料不能分析与比较;损失估计误差。 (一)植物病害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依据调查的目的而定。根据调查的内容确定采用的调查方式。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病害的分布、种类、病情的发生发展、农事操作与病害的关系以及其她特殊问题的调查。 (二)植物病害的调查方式 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其发生与为害的情况不同,一种病原菌寄生于不同寄主植物上,发病情况则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根据病害的性质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调查方式。调查的方式一般包括实地勘察、访问、开座谈会与收集当地有关资料等。 (三)病害调查的时期与次数 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调查的目的与病害的特点确定调查的时间与次数。 (四)取样方法 在一个地区调查病害,选择地块、选点与取样就是调查的关键。选择不当,调查结果则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田间的实际情况。 (五)记载方法

对一般性调查,内容要求比较广泛,记载的项目比较多。每一项目的记载并不要求很精确,可以设计一种通用调查表。调查表应该包括调查日期、作物名称、作物品种、种子来源、病害名称、发病率与田间分布情况、土壤性质与肥力情况、施肥情况、土壤湿度、当地降雨情况(特别就是发病前与发病盛期情况)、当地群众对病害的认识与防治经验等项目。 对发病程度的记载。发病程度包括发病率与严重度,发病率以百分比来计,严重度就是指田块植株或器官的受害程度,常用的记载方法如下: 1.直接计数法这就是使用最广泛也就是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以调查发病部位占所有调查数量的百分比,也称发病率。如调查1000株小麦,其中黑穗病250株,发病率 2.分级计算法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为能区分不同程度的发病情况,就需要用分级计数法来记载。分级计数法的分级标准要明确具体,并能符合实际情况,使不同人的调查结果可以互相比较,在不同地点调查的结果可以汇总。分级标准可以用文字说明,也可以用绘图照相来表示。主要根据病害的性质,可以按叶片、果实、植株、田块进行分级。也可根据病斑的多少,病斑的面积,花叶的轻重等进行分级。 (1)分级用文字叙述。例如,黄瓜霜霉病的分级标准则就是在叶片上随机取9cm2的面积,计算其中的病斑数目,斑点部分大小,明显的联合病斑应有分级计算,9cm2的面积,可用铅丝框或级片框算出。其具体的分级标准如下: (2)用图或照片表示分级标准。最经典的用绘图或照相制成的分级标准就是麦类锈病的记载方法,常用来估计叶片上的孢子堆的数目,根据孢子堆占叶面积的面积多少,将发病率分 为13级。 (3)分级标准的制作法。无论使用哪一种记载标准,都应使标准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发病情况,最好就是在田间采集发病轻重不同的标本,选出每一级的代表,然后制成标准。有时可用几个标本代表一个级别。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一、准备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野外记录纸、照相机、海拔仪、罗盘、望远镜、地形图等。采集方法及要求按植物类别加以分述。 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一)采集标本的要求 1.标本单株选择 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草本植物要挖出根,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一次采不全,应记下目标,以备下次再采。 如果是供教学、科研用的标本就要精细一些了。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也要考虑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个体。比如说同一种植物会有的异性叶(比如构树就有缺刻状分裂的和心状卵形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叶片)、雌雄异株等等都要做成不同的标本以便于植保研究和教学示范。 2.采集步骤 按预定目标,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30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1)初步修整。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2)挂上标签,填上编号等(一律用铅笔。下同)。标准的采集签应包括采集号 采集时间、年月日、采集者、采集地点。 (3)填写野外记录。注意与标签编号一致,标准的野外记录应包括采集号

采集时间、年月日、采集者、采集地点、海拔高度、树高、胸高直径、树皮、树枝 叶、花、果、习性、生态环境、用途、俗名、正名、学名、科名、备考。当然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4)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过敏种类。如蝎子草、漆树等,应慎重。大戟科、毛艮科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毒科。当然,在野外也不要乱尝试没吃过的植物。 (7)注意爱护资源,尤其是稀有种类。这个不用多说了吧,破坏环境和资源可不好。 (二)腊叶标本的压制与装帧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0.5~1分钟,再以75% 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3.及时更换吸水纸。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