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工艺基础上实现对宝骏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的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该

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相结合,通过电气元件驱动气动的控制阀岛,达到气动控制自动化的目的.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工艺基础上实现对宝骏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的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相结合,通过电气元件驱动气动的控制阀岛,达到气动控制自动化的目的。

宝骏白车身生产线工艺流程

宝骏白车身生产线主体由前车体、下车体、总拼、左右侧围、空中主夹具、机器人及顶盖分拼、空中输送自行小车和升降机构成。前车体即发动机舱生产线,发动机舱完成后,由空中输送自行小车送至下车体的1#工位,3台自行小车分别将前地板、后车架送至下车体1#工位,形成宝骏汽车的底板。在1#工位完成焊接后,输送机构由主气缸顶起,变频器控制输送电动机前进,到2#工位落下夹具夹紧,开始新一轮的焊接。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同时按下工作完成按钮,输送机构再次顶起,如此循环动作,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个工位。

总拼的第一个工位定义为转运拼台,通常在这个工位罕有电动或气动的控制,7#为顶盖添加和焊接工位,在这个工位采用FANUC的机械手进行自动焊接,同时在车身底边的区域采用伺

服自动焊进行焊接,经过后面几个拼台的补焊后,到达最后一个工位,白车身总成由升降机转移到涂装车间的入口等待喷涂。到此为止,车身车间的工艺制作完成。

本文在工艺基础上实现对宝骏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该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相结合,通过电气元件驱动气动的控制阀岛,达到气动控制自动化的目的。控制方式通过全自动以及半自动的方式实现,软、硬件也分别进行了设计,在硬件部分主要考虑了设备的选型,包括PLC的选择,总线选择的设计等,PLC的型号及容量是重点考虑内容;其次是现场总线的选择,现场总线不光要完成系统的要求,还要更好地避免工业现场的各种干扰,使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生产线的安全性,我们在每个工位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传感器,包括光栅、激光扫描以及光幕等,全面保障了焊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线的安全运行。软件部分主要专注于根据工艺的要求进行程序代码的编写。

生产线的控制系统设备选型及设计准备

1.设备选型

设计架构是指整个控制的框架。控制架构通常由上位监控设备、PLC控制器、HMI人机界面、现场的检测设备以及通信网络构成。该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电控系统所需的PLC、HMI、急停、变压器和远程I/O等的数量及控制点数。

在此以PLC的选型为例进行介绍。PLC的型号选取应该从控制器型号和内存容量两方面考虑。通用的控制标准中,我们可以根据动作和I/O的数量选择对应的PLC控制器类型(见图1)。存储器容量是PLC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根据点数对存储器的容量进行估算。

2.DeviceNet网络配置设计

设备网的配置在节点的数量、长度、波特率以及终端电阻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DeviceNet是在CAN总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常由5个信号线构成,分别是V+﹑V-﹑SHIELD﹑CAN-H和CAN-L;其中SHIELD 为屏蔽线,CAN-H和CAN-L为通信信号,其余两个为电源信号线。一般在粗缆和扁平电缆中24V直流电压的最大电流容量是8A,在细缆中是3A。

(1)DeviceNet的节点数量及波特率要求一个设备网络上最多可以配置64个节点,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建议一个网关不超过20个节点,一个安全的PLC不超过50个安全节点。设备网的两端都需要配置阻值为120Ω或121Ω、功率不小于0.25W的终端电阻,以达到通信信号更为稳定的目的。通常这样构成的网络线缆不会超过所规定的最大长度,并且更有利于检修及查找故障。如果该网络上有安全的PLC或安全的I/O则波特率需要设定为250bps;如果是普通的网络,则波特率只需要设定在125bps即可。

设备网的电缆有“Trunk”和“Thin”之分。Trunk是指我们作为主支干缆的干缆,外径约为12mm;Thin是用作拓展支路的细缆,外径约为8mm。在一个网络中所允许的最大长度除了跟线径有关外,还和波特率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波特率为250bps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长干缆为250m,最长细缆的长度为100m,最长的分支不得多于6m,分支的总和不得超过78m,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2)DeviceNet电源配置网络电源的配置也是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DeviceNet的网络供电由网络设备供电和总线网络供电两部分组成。网络设备在这里指的是DeviceNet的网关Scanner,它的单独供电的优势包括:不会受总线网络供电的影响;热电源供电,不会受到主断路器断电的影响。总线的网络供电通常由直流电源提供,直流电源功率的计算跟一个网络中所带的所有设备的功率相关,电源所能提供的电流也必须大于网络上的负载所需要的最大电流。

电源配置的步骤如下:将一个网络上所有节点的电流值相加,得出总电流I;测量整个网络的粗缆长度或最大长度L;根据所对应的电流表限制图(见图2)进行判断,若整个网络的计算电流在图中所

对应的曲线的上面,则为配置合理,否则重新配置。

以宝骏前车体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有6个工位,从MCP到最后一个工位的粗缆长度为200m,配置直流电源电压为24V,直流电流为10A,大于图2中对应的电流值1.5A。经测量,由于每个工位的最大负载电流为8.4A不超过10A,所以电源配置合理。

夹具拼台及输送工艺动作的设计

当白车身被输送到操作工位时,输送机构下降带动白车身整体下降,下降到底部后,各夹具将白车身夹紧,工人进行焊接工作。焊装夹具在焊接过程中确保车身形状、尺寸和精度符合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同时焊装夹具的自动化程度还是影响汽车生产批量的关键因素。焊装夹具一般由支架、夹紧元件(手动夹紧器或气缸)、压板、定位板及定位销组成。在焊装夹具的自动控制过程中,需要气缸动作带动夹具完成夹紧或松开动作,这样可以利用PLC的输出点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进行驱动。

在宝骏白车身生产线中,输送机构控制采用全线联动的往复机运作方式,各个工位在输送机构的动作中完成工艺要求,白车身在一个工位焊接完成,所有本工位的焊接工人同时按下各自操作盒的“工作完成”按钮表示此工位操作完成,PLC将判断下一个工位的状况。如果下一个工位已经准备就绪,输送机构将白车身输送到下一个工位,再将前一个工位的白车身送到此工位进行焊接工作。

对输送机构的控制本质上就是通过变频器对电动机的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及速度的快慢起停均由变频器控制,快、慢速的控制通过设置在特定工位的传感器来实现。本项目中以总拼为例,我们在输送机构的最前端和最末端(即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工位)分别设置4个传感器,来判断输送机构是否上升或下降到位。图3中ZSLS01/ZSLS05对输送机构是否下降到位进行判断,ZSLS04/ZSLS08是上升到位信号,中间的两组行程开关分别是输送机构的上升和下降的加减速信号。输送机构通过此点时触发相应的开关信号来控制主气缸的高、低速变化,确保输送机构上升、下降的流畅性。

同样,在工件转移的过程中,输送机构同样有高低速的变化,这一过程的变化通过在相应的工位设置传感器来实现。输送机构触发ZSLS09、ZSLS11时,输送机构后退停止,输送机构前进触发到ZSLS14、ZSLS16时,前进到位,电动机停止工作。同样,中间的两组分别是后退减速和前进加速以及前进减速和后退加速触发开关。输送机构触发该开关后,相应的信号通过现场总线传送给PLC,在PLC相应的位置设为真,并发送相应的指令给变频器,从而控制电动机的速度变化。

输送机构状态同时需要结合对零件是否到位的判断,这是PLC执行下一步动作的必要条件。对工位零件的判断需要结合零件检测开关,即接近开关来实现。在该项目中,我们选择φ30带屏蔽功能的传感器来检测零件是否到位,当输送机构下降到位时,工位检测到有零件,同时无其他干涉信号时,PLC发出允许焊接的信号;如果此传感器没信号,则表示此工位为空,一般情况下无工件的输送机构运行基本上是在试车模式。

项目程序设计

1.工位逻辑控制

工位逻辑的控制即对夹具的打开、闭合的控制,夹具的动作是否执行以及何时执行都受工艺要求的控制,控制逻辑的动作顺控需依据工艺时序图4进行编写,否则有可能造成车体、输送机构和工装夹具的干涉。一旦动作干涉,要么将车体夹坏,要么损坏工装夹具,造成重大的设备故障。

2.输送机构逻辑控制

输送机构的上升、下降由主气缸控制,前进、后退及加、减速由变频器控制。根据输送机构的时序图,编写出输送机构的工艺动作流程。

结语

历经5个月,宝骏白车身生产线电控系统的自主设计及安装调试终于完成。我们秉承安全可靠、柔性控制的设计理念,遵循GM体系的硬件设计标准并对多处进行了更新:引入预铸电缆快速进行维修切换;在电动机的控制方面采用变频器加外置电阻的方式,使得输送线的控制更加安全、可靠;复杂工位引入机器人操作,增加生产方式的柔性化;生产线两种车型相互切换,低成本投入,高价值产出;手动生产采用触摸屏操作,方便快捷;采用急停和光栅外加安全围栏的MPS系统,确保安全生产;电控和气控相结合,确保控制方案最优化;热电源和冷电源的相互结合,合理有序;DeviceNet现场通信模式和EtherNet的Peer to peer通信模式相结合,离散信号和连锁信号集中控制;PLC控制和触摸屏HMI控制相结合,相得益彰;

MCP主控柜、PDP电源分配柜、VFD变频柜、I/O控制箱、OP操作盒和简易ANDON等各司其职,分工有序。

软件设计按照全球GCCS设计标准,RSLOGIX5000逻辑易读,故障报警全面,能够更好地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引入了RSNETWORX、RSLINX的通信模式,对现场离散的信号进行组态;运用MESSAGE EXTRACTOR 的导入、导出功能,轻松建立起PLC程序和WINCC FLEXIBLE之间的通信桥梁;EPLAN的电气绘图设计条理分明,易于查找;人机界面设计简单友善,画面简洁明了,报警提示功能完善,对每一处检测开关进行显示和监控;操作列表的集成及顺序显示,使操作人员可以尽快入手,误操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值得在车身控制系统乃至其他控制系统推广应用。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案 新人教版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模型制作过程。对于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不要求学生能形成详细的设计方案,只需形成初步方案,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设计的过程,知道怎样通过分析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确定被控量、控制量,从而形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框图,对于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制作和实施,课标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开环要求能制作一个完整的简单的控制装置,对于闭环控制系统,只要求学生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本课要解决的重点是:亲历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模型制作过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使用过设计的技术语言对设计的过程和方案进行描述; (2)经历了几个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熟悉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3)设计制作中具体技术和专业知识(如电子、电路及机械控制知识等)有所欠缺,给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采用逆推法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2. 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四、教学重点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五、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的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的思想方法。 六、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七、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图片资料、技术试验工具、材料等。

整车设计流程

整车设计流程 1、概念设计 1.1 设计内容市场定位分析、初期总布置设计、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造型设计指导书,参 考样车分析、供应商平台调查、成本分析、编制产品描述书。 1.1.1初期总布置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选定各分总成,初步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完成人体 布置和各类运动分析,视野分析,手触及空间分析和仪表可视性分析等。该过程借助三维设计软件模拟完成,分析出现的问题反馈到模型中进行调整,使所设计的汽车满足现代汽车高水平的驾驶操作性、乘坐舒适性和居住性等要求。 1.1.2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进行整车初步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分析整车性能满足产品定量 目标的程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1.3确定造型设计方向确定初步外部尺寸、整车技术参数、造型风格和内部配置。 1.1.4 参考样车分析对参考样车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优势和不足,结合市场情况提出所开发产品的目 标定位。 1.1.5 供应商平台调查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货源可行性评估,评价他们在满足质量、供货能力及开发水 平的前提下提供总成和部件的能力。识别价格及质量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供应商,以满足产品定位的要求将所有涉及该过程的开发伙伴协调在一起,整合资源满足用户最大需求。在供应商和制造者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提升整个汽车生产链运作的效率,并增进更高层面上的技术创新。 1.1.6成本分析确定各系统和整车的目标成本。 1.1.7编制产品描述书描述书作为产品开发的依据文件,将所要开发的产品项目的背景、目标、车型规 划、总成选择、装备、进度等进行详细描述。 1.2 团队一支有着丰富汽车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优秀团队,熟知中国汽车配套资源及现有车型。以 敏锐的眼光洞察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很好的把握中国汽车发展的潮流。 1.3 市场定位从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及,企业制造能力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2、汽车造型 2.1 分析造型设计任务书 2.2 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样车准备 2.3 工程与造型的契合 2.4 确定设计理念,提出设计方案 2.5 阶段评审 2.6 初步草图设计 2.7 方向性评审 2.8 细化效果图草图设计 2.9 设计评审 2.10 效果图设计 2.11效果图评审 2.12 效果图修改及提交 2.13 根据客户的意见修改效果图 2.14 效果图批准 2.15 进入零部件造型的细节设计阶段 团队要求: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透过设计的表面来理解设计本身所代表的设计师对生活形态和消费心理的了解,赋予设计更多的实际意义。高雅的艺术品味、丰富的设计经验、全面的汽车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衍生的材料学、流体力学、热能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环保学等众多方面知识。对消费者及成本的了解以及极富魅力的创意思维使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符合国际趋势和品牌定位的作品。 设计部门承担整车造型、总体布置及整车集成,内容涵盖了从美学表面的质感、动感、内外饰的创意、计算机辅助曲面设计到产品外型的最终数据发布。 高级技工的丰富经验成为专家系统,我们不再是中国汽车行业中的“设计迁就于生产”,而是通过

白车身过孔设计规范

编号 代替 密级商密×级▲汽车工程研究院设计技术规范 白车身过孔设计规范 2007-9-20制订2007-12-30发布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前言 本规范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而编写,其中设计流程部分参照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现行工作流程。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海清 本规范批准人: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2007 白车身过孔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M1,N1类汽车密封系统的设计。 本规范规定了轿车白车身各种装配孔、工艺孔的设计要求。 2 BIW过孔分类 3 BIW过孔大小 3.1穿透性凸焊螺栓过孔

3.2凸焊螺母过孔 注:第二、三层零件过孔大小根据实际焊接情况而定,如果焊接误差大则过孔需要相应加大。 3.3总装螺栓螺母过孔 注:第二、三层零件过孔大小根据实际焊接情况而定,如果焊接误差大则过孔需要相应加大。

3.4卡子固定孔大小 注:由于各种线卡、塑料卡子、油管卡子等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所以卡子过孔大小需要根据具体的卡子要求来定;一般来说,如果过孔是方孔,需要倒 R1的角。 3.5焊接用孔

注:焊枪过孔大小需要根据焊点个数和焊枪大小来定;夹具定位孔的大小需要根据零件总成大小来定,总成越大,孔越大。 3.6涂装过孔 注:涂装排水孔大小需要根据密闭腔体和涂装液排出速度而定,对过孔形状没有具体要求,但要考虑堵头形状。 3.7总装工具过孔 总装工具过孔大小需要根据工具的大小、形状而定,如果是套筒或者起子,可以打φ30以上大小的孔。 3.8总装零部件过孔 总装零部件过孔需要根据零部件的大小、形状而定,如玻璃升降器、锁等零件的安装过孔。 3.9 BIW减重孔 BIW减重孔主要作用是减小BIW重量,孔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3.9.1 冲压工艺性要好; 3.9.2 不能影响车身的强度和刚度; 3.9.3 不能影响车身的密封性等NVH性能。 4 BIW过孔形状

电镀生产线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学号:0120918950930 课程设计 题目电镀生产线控制系统 学院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2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 01 月 1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电镀生产线控制系统 一、初始条件 程序运行设备:西门子S7-300 PLC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控制要求:实现手动、单周期、连续、单步四种工作方式的控制。以四种工作方式进行上行、下行、右行、左行四种运动,来实现清洗、风干、电镀、定时四种过程的电镀工作。 2.设计要求: (1)绘制PLC接线图; (2)给出符号定义表; (3)编写控制程序; (4)上机验证通过程序调试。 3.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设计任务及要求 (3)设计方案比较及认证 (4)程序设计:软件思想,流程图,程序说明 (5)调试过程记录及结果分析 (6)参考资料 (7)总结

三、时间安排: 四、主要参考资料 【1】张晓川编著.仓储物流技术与装备[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2】邓星钟主编.机电传动控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朱宏辉.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刘锴编著.深入浅出西门子S7-300PLC[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廖常初编著.S7-300/400PLC应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6】王永华编.现代电器控制及PLC应用技术[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7年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1月6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3年1月6日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案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本节的最后一节,是本节、本章、本书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结构、流程、系统、控制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技术与设计2》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设计这个主题来展开的。 本节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比较关键,只有这部分内容理解了,才能有效的进行下一个内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中,重点要让学生会分析和选择案例,并学会设计,有一定的实践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一些产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对一定的实践经验的生活经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对失败的使用经验,能从控制与设计的角度重新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2)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根据简单闭环控 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式的探讨和实践改良的技术活动,提高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体会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2) 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而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课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确定相关的量,会画方框图。 (2)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并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2.教学难点: (1)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的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的思想方法。 (2)闭环系统的设计,以及被控量和控制量的确定。 五、教学策略: 本节书从理论上讲内容较难,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能有较好的课堂效果,设计如下: (1)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中例子对比来导入有关控制的设计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2)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用心爱心专心 (3)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典型的《电吹风》《电暧气》(有开环与闭环两种)等案例,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抽水马桶水箱不适合农村的学生,自动升旗控制的设计,难度相对高些,但比较实用,但要结合学生玩电动车的经验。 )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为主体,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4

白车身前舱设计规范

XXXX有限公司 白车身前舱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 XXXX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白车身前舱设计流程,清楚设计要点,规避设计风险,为后续新车型的前舱设计做参考。 1 范围 1.1 本规范适用XXXX有限公司研究院各项目组。 1.2 本规范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设计规范 4.1 与前保险杠总成的安装配合要求: (1)直接安装在前舱边梁上,两侧和翼子板用卡扣或自功螺钉连接。 (2)通过水箱下横梁进行与前舱的连接,两侧直接用塑料件进行倒钩安装,有些前保在水箱下横梁中部加安装点。 (3)在安装时要考虑安装的方便性。 (4)要考虑前雾灯的空间布置。 (5)为保证前格栅通风量在左右加挡风板,挡风板一般安装在散热器上下横梁上,上横梁加密封条,下横梁加挡泥板,以保证风能大量的吹到散热器上,以满足空调的需求。 (6)前防撞梁或前边梁上要预留前拖钩安装点,国内一般采用的是直接做拖钩板或是加拖钩杆,国外在这基础上增加前拖钩总成如T形。 (7)前舱下部增加底盘装甲,便于在行驶中抗击石子的撞击。 4.2与前舱盖总成的安装配合要求: (1)前舱撑杆主要分气顶杆与手动撑杆两种,不管那种撑杆都要求翼子板安装横梁与机盖内板保持一定的间隙最好是≥35mm,如用手动撑杆还要考虑在机盖关闭时撑杆另一头的安装固定和撑杆本体的空间要求。 (2)在设计缓冲块安装面时左右要用平移方式不能对称(因缓冲块左右通用)。(3)前舱前部与前舱盖总成的密封条有两种安装方式, 一种是安装在水箱上横梁上,一种是安装在前舱盖内板上,水箱上横梁的安装面要与前舱盖内板间隙是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白车身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施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工艺基础上实现对宝骏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的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该 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相结合,通过电气元件驱动气动的控制阀岛,达到气动控制自动化的目的.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工艺基础上实现对宝骏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的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相结合,通过电气元件驱动气动的控制阀岛,达到气动控制自动化的目的。 宝骏白车身生产线工艺流程 宝骏白车身生产线主体由前车体、下车体、总拼、左右侧围、空中主夹具、机器人及顶盖分拼、空中输送自行小车和升降机构成。前车体即发动机舱生产线,发动机舱完成后,由空中输送自行小车送至下车体的1#工位,3台自行小车分别将前地板、后车架送至下车体1#工位,形成宝骏汽车的底板。在1#工位完成焊接后,输送机构由主气缸顶起,变频器控制输送电动机前进,到2#工位落下夹具夹紧,开始新一轮的焊接。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同时按下工作完成按钮,输送机构再次顶起,如此循环动作,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个工位。 总拼的第一个工位定义为转运拼台,通常在这个工位罕有电动或气动的控制,7#为顶盖添加和焊接工位,在这个工位采用FANUC的机械手进行自动焊接,同时在车身底边的区域采用伺 服自动焊进行焊接,经过后面几个拼台的补焊后,到达最后一个工位,白车身总成由升降机转移到涂装车间的入口等待喷涂。到此为止,车身车间的工艺制作完成。 本文在工艺基础上实现对宝骏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该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相结合,通过电气元件驱动气动的控制阀岛,达到气动控制自动化的目的。控制方式通过全自动以及半自动的方式实现,软、硬件也分别进行了设计,在硬件部分主要考虑了设备的选型,包括PLC的选择,总线选择的设计等,PLC的型号及容量是重点考虑内容;其次是现场总线的选择,现场总线不光要完成系统的要求,还要更好地避免工业现场的各种干扰,使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生产线的安全性,我们在每个工位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传感器,包括光栅、激光扫描以及光幕等,全面保障了焊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线的安全运行。软件部分主要专注于根据工艺的要求进行程序代码的编写。

实验五基于MATLAB工具箱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五、基于MATLAB工具箱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2学时) (综合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对象模型的构造及其相互转换; (2)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浏览器——LTI Viewer使用方法; (3)掌握单变量系统设计工具——SISO Design Tool的使用方法; (4)掌握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优化设计和仿真; (5)自行设计一个PID控制系统并进行PID控制器的优化设计(选)。 二、实验设备 MATLAB6.1系统教学软件及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将下述传递函数转换成tf对象。 2、将第6章的例6-16中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后所得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的系数矩阵(A,B,C,D)的值转换成LTI对象,然后利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浏览器—LTI Viewer对系统进行分析。 3、使用 LTI Viewer对以下滑艇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分析 4、以下单位反馈系统。利用单变量系统设计工具SISO Design Tool。(1)对其进行分析,画出系统的根轨迹图以及系统波特图,并求解相位裕量。 (2)对以上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装置,其传递函数如下。 对校正后进行分析,画出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以及系统波特图,并求解相位裕量。 5、对以下系统。 要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上升时间为10秒、最大调节时间为30秒、最大超调量为20%。利用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模块集(Nonlinear Control Design Blockset),试求PID控制器的最佳整定参数Kp、Ki和Kd。假设,三阶线性对象模型的不确定参数:40< a1<50,2.5< a2<10。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本节的最后一节,是本节、本章、本书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结构、流程、系统、控制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技术与设计2》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设计这个主题来展开的。本节可以说是这单元的“应用”部分,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比较关键,只有这部分内容理解了,才能有效的进行下一个内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中,重点要让学生会分析和选择案例,并最终会设计。 二、学情分析: 在《技术与设计1》中,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已有的设计基础更多的是停留在结构设计和外形的设计上,对功能的设计还有待提高。同时在生活中对一些产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对一定的实践经验的生活经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对失败的使用经验,能从控制与设计的角度重新的认识。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2)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式的探讨和实践改良的技术活动,提高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学习权衡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体会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2) 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而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课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确定相关的量,会画方框 图。 (2)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并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2.教学难点: 闭环系统的设计;被控量和控制量的确定。 五、教学策略: 本节书从理论上讲内容较难,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能有较好的课堂效果,设计 如下: (1)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中例子对比来导入有关控制的设计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2)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3)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在前三节课已经分析过的案例,采用元件展示,学生设计 连接的步骤,最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连接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主要以“水箱注水的自动控制

汽车设计-白车身涂胶轨迹图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白车身涂胶轨迹图设计规范模板

白车身涂胶轨迹图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车身涂胶的种类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对涂胶工艺的设计指导。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结合汽车整个制造过程所涉及的工作部位以及功能等实际情况,可将车用胶粘剂分为焊装工艺用胶、涂装工艺用胶两大类。 焊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点焊密封胶、折边胶、膨胀减震胶;涂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焊缝密封胶和抗石击涂料两类。粘结技术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增强汽车结构、紧固防锈、隔热减震和内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代替某些部位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方法,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简化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的效果。在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点焊密封胶 点焊密封胶是在焊接前涂布在钣金件搭接处的一种密封胶。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2 折边胶 用在车门、发动机罩盖和行李箱盖板等卷边结构处,粘结强度高,可完全取代点焊结构。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3 膨胀减震胶 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车身覆盖件与加强梁之间常常用到这类胶。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4 焊缝密封胶 涂于车身焊装后焊缝上的密封胶。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2.5 抗石击涂料 抗石击涂料用于车身底板、挡泥板、轮罩内板等部位。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3车身涂胶的基本要求 车身涂胶工艺以涂胶图的形式输出,要求涂胶图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描述零部件设计喷涂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涂胶图必须要求注明打胶位置、打胶宽度、厚度及用量

要求。 4 车身涂胶的设计规则 白车身的涂胶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则: 4.1 涂点焊密封胶 点焊密封胶主要用在车身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部位,或者焊缝密封胶无法进行涂抹的部位。主要在焊装车间使用,白车身中主要使用部位为:前竖板与前围板搭接处、后轮罩内板与后轮罩外板搭接处等等。一般使用直径为¢6mm 的打胶枪进行涂抹在两焊接边的中心位置,要求打胶速度平缓,涂胶均匀过渡,不允许出现间断现象。 4.2 涂折边胶 主要应用在车门、机盖外板与内板的包边涂胶。一般定义包边胶的宽度为5mm ,特殊最小可以减小到3mm ,或者3-5mm 之间均匀过渡(如图1)。 图1 4.3 涂膨胀减震胶 主要应用在:四门和两盖外板与内板之间,间隙5~6mm ;顶盖与横梁之间,间隙4.5mm ,具体如下图2的b 值。 图 2 顶盖外板 顶盖横梁

基于PLC系统的电镀生产线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电镀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德国西门子PLC S7-200进行自动化电镀生产线控制,在本次设计中,我们从自动控制技术器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及电镀生产线生产现场的环境来考虑,以使该生产线真正具备自动生产运行为目的,制定了采用在当前及以后都应用广泛且能适应多种环境的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整个整个工作流程的方案。重点分析了系统软硬件设计部分,并给出了系统硬件接线图、PLC控制I/O 端口分配表以及整体程序流程图等,实现了电镀生产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为适应现代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我们还采用了基于组态王软件的系统作为上位机,配合下位机PLC完成了该系统的实时监控系统功能,更好的使该自动生产系统融入到现代工业控制领域中。 关键词:PLC,电镀,组态王

Design of galvanization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ABSTRACT How did the article discuss has carried on the automated galvanization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using German Simens PLC S7-200, in this design, we produced the scene from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component in the domestic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the galvanization production line the environment to consider, take caused this production line truly to have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movement as the goal, will formulate has used in current and later all applies widespread also can adapt the many kinds of environment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entire entire work flow the plan.Has analyzed the system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part with emphasis, and gave the system hardware wiring diagram, PLC has controlled the I/O port distribution list as well as the overall program flow diagram and so on, has realized the galvanization production automation, enhanc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d the labor intensity.In order to adapt the modern tradition industry control system, we also used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king software system had taken on the position machine, coordinate lower position machine PLC has completed this system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function, better caused this automatic production system to integrate to the modern industry control domain in. KEY WORDS: PLC,Galvanization, Configuration King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案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教材分析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技术与设计2》“控制与设计”全单元教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它既是控制知识的实践过程,又是控制思想方法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技术素养的一种体现。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由“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内容关注学生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能力培养,通过学习明确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要达到的目的,被控对象的特征,被控量、控制量分别是什么等,能形成初步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形成设计的一般思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则侧重于控制系统的设计、模拟实施,调试运行,改进方案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等,能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能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②掌握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思想方法和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③能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各种因素,能对方案进行权衡比较,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原型或模型,并进行调试与改进。 (2)过程与方法 对课堂案例的分析、设计、权衡比较过程;学会从控制的角度分析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控制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技术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形成“问题来源于生活,设计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及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完成对简单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掌握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思想方法和形成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教学难点:在课堂活动中分析、归纳、推理,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思想方法和及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 1.孔 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 1.3过线孔 1.3.1过线孔翻边 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 1.3. 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 1.3. 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 1.4.1 1.5排水孔 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

1.8管道贯通孔 2.圆角

3.边 3.1密封边 3.1.1行李箱下端 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等问题。 3.1.1.4止口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止口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止口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 3.1.1.5应该避免带有焊点的止口出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性。 3.1.1.6止口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控制与设计”第四节的内容,是通用技术的重点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全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它既是控制知识的实践过程,又是控制思想方法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技术素养的一种体现。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由“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内容关注学生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能力培养,通过学习明确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要达到的目的,被控对象的特征,被控量、控制量分别是什么等,能形成初步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形成设计方案的一般思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则侧重于控制系统的设计、模拟实施,调试运行,改进方案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2﹚了解简单的被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3﹚通过案例学习与分析,形成闭环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和控制系统的模拟实施,学会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2﹚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控制装置,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培养探究精神,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 (2) 掌握控制的思想与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区分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3)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难点: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四、说学情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控制设计有关的知识,了解、掌握了简单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理解开环、闭环控制系统以及干扰、反馈等相关知识,对一些简单的控制已经能画出方框图。同时在《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中经历了一些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一定程度上了解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电路及机械控制有所了解,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但对控制系统设计的思路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还不够明确,对检测装置、控制器和执行器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实施和调试时会面临困境,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否则会给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策略 本节书从理论上讲内容较难,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能有较好的课堂效果,设计如下: (1)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中例子对比来导入有关控制的设计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2)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3)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典型的《电吹风》《电暧气》(有开环与闭环两种)等案例,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抽水马桶水箱不适合农村的学生,自动升旗控制的设计,难度相对高些,但比较实用,但要结合学生操控电动车的经验。 (4)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为主体,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设计。设计个改进身边的一些控制系统,从而使得学生完成本课堂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归纳了[BIW]白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长春宇创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及检查。 2.基本原则 2.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评注:周边造型匹配[面差、分缝影响外观];周边安装匹配[焊接装配、安装件的连接、安装空间] 2.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评注:结构的强度、刚度与横截面积有关系,与周边的展开的周长也有关系,“红旗3”轿车的一个宣传点就是其前防撞横梁为六边型。 2.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四大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2.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3.冲压工艺要求 3.1 在设计钣金件时,对于影响拉延成型的圆角要尽可能放大,原则上内角R≥5,以利于拉延成型;对于折弯成型的圆角可以适当放小,原则上R≈3即可,以减小折弯后的回弹。 1)板件最小弯曲半径

2) 弯曲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h ≥R+2t 。见上表。 3)弯曲边冲孔时,孔边到弯曲半径R 中心的距离L 不得过小 ,其值L ≥2t 。见上表。 4)圆角弯曲处预留切口。 5)凸部的弯曲 避免如a 图情形的弯曲,使弯曲线让开阶梯线如图b ,或设计切口如c 、d 。 r ≥2t n=r m ≥2t k ≥1.5t L ≥t+R+k/2 3.2在设计钣金件时,考虑防止成型时起皱,应在适当的地方(如材料聚集处)布置工艺缺口,或布置工艺凸台、筋。 3.3 孔与孔,孔与边界距离应大于2t ,若在圆角处冲孔,孔与翻边的距离应大于R+2t 。 开孔时尽量不要开在倒角面上,以避免模具刃口早期磨损。 正冲孔孔径与最大倾斜角 拉深件或弯曲件冲孔的合适位置

啤酒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酿造部分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在巩固和提高我国经济体制的同时,特别是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啤酒行业正逐步融入世界啤酒业,由于外国啤酒进驻中国市场,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成熟过渡期,重新整合扩张,这种“一体化”的扩张方式在一些大中型企业是尤其明显的。上世纪90年代,青岛啤酒经营了多种运营模式,在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成立了50多家啤酒自动化生产基地,已经初步完成了全国化的战略布局。 因为啤酒生产内部竞争激烈,外部也和同类酒类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很大一部分啤酒厂倒闭或相互合并,啤酒生产企业数量急剧下降。还有一部分生存下来的企业,逐步重视对产品质量、口味、工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自动化专业化设备得到全新的改变,新的包装设备和先进的宣传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出现,整个啤酒行业更加良性的在市场中互相竞争,啤酒开始向着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国内的大部分啤酒生产企业逐步的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老百姓对啤酒的需求量急速上升,这一需求给生产制造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各个厂家良性竞争的前提下,更是对啤酒的生产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的生产出大批量的啤酒是现在每个厂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正是因为PLC的强大功能,给啤酒的自动化生产带来了福音。啤酒生产所需要监测的数据比较繁琐,比如温度、压力、浓度、浑浊程度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PLC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很自如的对这些模拟量进行时时监控,从而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对PLC自动化啤酒生产线程序的调试优化更是尤其重要。 本次设计就是对现有的和利时PLC啤酒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软、硬件的调试,通过现场的数据采集对啤酒生产线酿造部分进行程序优化,最终得出与之对应的研究结论。 1.2课题内容 (1)啤酒自动化生产酿造工艺流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现有的啤酒自动化生产工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对啤酒酿造工艺的熟悉,从而对本课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2)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设计适当的控制方法根据现场以及工艺流程的实际需要,编写控制程序并对控制程序进行相应的优化,以及对优化后的程序进行现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软件维护指软件交互使用之后,为了改正软件中的错误或满足新的需求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2、调试在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之后,进一步诊断和改进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过程。 3、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它是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可行性研究是指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4、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设计程序的技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技术,任何程序都可以通过顺序、选择和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复合实现。 5、信息系统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需求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6、供应链管理系统就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目标,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与信息流进行集成的管理和统一协调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有关数据、规章制度和人员的统一体。 7、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交叉管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8、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9、数据字典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数据字典配以数据流程图,就可以从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二、填空 1、按照生命周期法建设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主要文档有:系统开发立项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开发计划书,( 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报告,系统测试计划与测试报告,系统使用与维护手册,系统评价报告,系统开发月报与系统开发总结报告. 2、描述程序处理过程的工具称为过程设计工具,可以分为图形、表格和语言3类。其中图形工具包括(程序流程图)、(N-S图)和(PAD图);表格工具包括(判定表)和(判定树);语言工具包括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本设计指南制定了公司乘用车一般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该系统综述 汽车整车线束,就是将汽车的电源和各用电器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用导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汽车整车线束由于各车型的结构型式,电器设备的数量,安装位置、接线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基本的规定 A、单线制 B、各用电器并联 C、有保险装置以保护线路 D、采用单色或双色导线、多色线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公司整车线束的开发。 系统基本组成 整车线束是分布在车体内,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各种线束。 线束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导线、插接器、胶带、波纹管、固定卡、电器盒和固定支架等组成,如下图: 2.设计构想 设计原则 1、完整正确地体现整车电器系统的功能 2、根据车型的需要设计成整体或分组分段的电线束 3、根据汽车电线束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在汽车内的空间布置合理选择保护层 和固定方式 4、选择线束内部的电线时要针对用电设备的负载合理选择电线截面积和颜 色 5、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连接点和过渡接头以提高线束质量、改善制造工 艺

6、为降低电线电阻和降低电线成本,设计时应避免重复布线,使线的长度 最短 7、对汽车上一些电器信号应增加防干扰措施 1、满足整车装配要求和布置要求 2、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和搭铁 3、同汽车上某些开关及继电器结合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功能控制 4、把某些传感器和开关信号输送给汽车上的相应控制单元,并把控制单元 的控制信号传递给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器内部的通讯(如CAN—BUS) 顾客要求 1、线束走向整洁、合理,安装牢固 2、方便维修 3、价格低,使用寿命长 4、标识清楚 性能要求 使用寿命:用户正常使用不得少于50万公里或10年(以先到为限) 连接可靠性: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满足Q/中所规定 工作温度:在-40℃~130℃中的不同温度能正常工作,高低温实验后,线束包扎紧密不松散,可弯曲,端子无退位。 工作环境:耐油、防尘、防腐蚀、防水,线束经耐油实验(耐机油、汽油、玻璃清洗剂)和盐雾实验后,线束外包扎紧密不松开,线束导通率100%。 导线拉拔力:拉拔力满足Q/中所规定 电压降:电压降应符合Q/中所规定 导通率:100% 包扎:线束波纹管的直径以能完全包住导线且保证导线的直径不小于线束波纹管内径的3/4;胶带不得散开

基于PLC的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报 告 题目基于PLC的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