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中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中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中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摘要】近几年,随着中资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均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债券的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本文就美元债券三种主要的发行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中资企业美元债券债券发行

发行美元债券曾经是少数中资国企的专利,多数中资企业主要借助银行融资。但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后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造就的超低利率环境,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创出了近几十年来的历史低点(如图1所示),美元债券的融资成本也随之创出新低,使得美元债券市场异常活跃,大批中资企业也走向国际债券市场,进行美元债券融资。

一、中资企业近几年美元债券发行量创出新高

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资企业2010年境外发债规模约为157亿美元;2011年升至225亿美元;2012年继续攀升至292亿美元;2013年则达到了创纪录的531亿美元债券。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从2011年至2014年,连续4年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成功发行美元债券,发行规模分别是20亿、20亿、40亿和40亿美元,成为利用国际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最多的中资企业。

中资企业开始青睐美元债,一方面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境外存在真实的美元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量化宽松背景下的美元债券成本优势十分显著;另外,美元债券的市场容量、发行期限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美元债券主要的三种发行方式

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美元债券主要有三种方式:S规则(Regulation S,简称Reg S)、144A和美国证监会(SEC)注册发行。前两种方式又被称为非公开或私募发行,第三种方式由于在美国证监会注册,属于公开发行证券。

第一,S规则方式,是指一种在美国之外发行,符合美国证监会第S号条例的发行方式。只要债券不发行给美国法人或个人,债券的发行就不需要接受美国证监会的监管,因此这种发行方式的成本较低,流程较短。相应的,因为不能向美国投资者发行,所以发行规模不能太大,一般是2~10亿美元,否则市场需求可能不足以支持发行规模,将会对发行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144A方式,是指一种既可以在美国之外发行,也可以向美国的合格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Institutional Buyers, QIBs)发行的方式,因为符合美国1933证券法第144A 条款,因此不需要像公开发行证券(例如股票发行)那样进行登记和履行披露义务。即使如此,因为债券在美国销售,所以需要准备的发行文件比S规则方式略复杂,所需要的时间也略长。相应的,因为增加了美国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所以发行规模可以增加到5-30亿美元。

第三,SEC注册发行方式,是指一种既可以在美国之外发行,也可以向美国机构和个人发行的方式。因为属于公开发行证券,所以必须像股票发行一样履行美国1933证券法的登记和披露义务,以及1934证券法的持续性披露义务。对于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可以通过知名成熟发行人(Well-Known Seasoned Issuers, WKSI)的方式进行SEC注册发行。如果采用SEC注册发行方式,债券将有资格被列入许多重要债券指数,发行利率将可能比S规则和144A方式降低10bps左右。

参考文献

[1]张玉梅.《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境外美元债券比较分析》.《当代石油石化》,2014.1.

[2]李湛.《美国144A规则对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启示》.《金融与经济》,2012.7.

[3]王亚亚.《去海外发债》.《中国外汇》,2013.10.

吉利跨国并购融资的案例分析

吉利集团跨国并购融资案例分析 吉利控股集团在系列跨国并购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出融资创新“I-A-I”模式:内部资本市场—战略联盟—金融创新,同时也引发了是否存在财富转移、后续高投资等难题。 吉利控股系列跨国并购及其融资路径 从2006年到2011年的5年间,吉利控股共成功完成了3次跨国并购及融资。 (一)吉利汽车并购英国锰铜与澳洲DSI的融资路径 在并购英国锰铜和澳洲DSI过程中,吉利控股都是聘请著名投资银行洛希尔公司为并购顾问,通过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这一融资窗口,在香港资本市场增发新股融资。2007年2月16日,吉利汽车在香港股市实现配售现有股份及认购新股份6亿股,从而为并购锰铜融资6.36亿港元,然后出资约4.2亿港元现金控股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并购DSI交易资金为5400万美元,后续流动资金为1800万美元。吉利控股最初试图通过在澳洲进行两个债权银行融资,但澳洲当地银行提出超过10%并购贷款利率的苛刻条件。吉利控股随即通过吉利汽车在香港股市迅速成功融资。如果吉利控股在中国内地融资,融资后再换成外币,那么所有审批的程序至少耗费2—5个月。2009年5月20日,吉利汽车以先旧后新配售8亿股普通股,共筹集资金1.39亿美元(约合9.5亿港元),不仅及时有效地完成了DSI并购项目,而且还利用3.66亿港元提早赎回了2006年发行的5年期可转股债券余额。 (二)吉利控股并购沃尔沃的融资路径 从2007年开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为收购沃尔沃着手进行融资准备,首先,他将吉利控股多年赚取的利润慢慢存起来,没有再用于吉利控股的滚动发展,而吉利汽车发展所需的资金,也通过引入高盛的投资来实现。2009年9月,高盛通过认购可换股债券和认股权证向吉利汽车注入25.86亿港元,这笔钱被吉利汽车用于济南、

金杜--公司并购融资和市场格局

采写:张天慧 何然 中国法律期刊 2010年10月 【编者语】公司并购中,融资问题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看,长期以来,并购的资金来源问题成为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之一。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从财务性并购向战略性并购纵深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丰富我国并购融资工具品种,开辟并购融资渠道已显得日益重要。 【访谈对象】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银行部合伙人张宁律师。—————————————————————————————————————Q:现在国内银行并购贷款、融资有什么特点? 国内商业银行因为资金流通性过剩,使得一些银行会主动寻找大型国企和政府平台项目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而在授信过程中,银行更多地看重企业自身的信用而不是评估项目自身的前景。 由于中资银行更多地提供的不是并购贷款而是一种信用贷款,企业可以很低的利率拿到贷款,国外按股权投资收益确定贷款利率的话,一般会将贷款年利率(all-in)定在15-20%,而中资银行年利率(all-in)5-7%就可以放款,在价格上,外资银行难以与中资银行竞争。加上中资银行对融资文件要求简单,发放贷款比较快,这也是外资银行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一些基金公司的情况也差不多,表现为资金进入快,退出快,回报高。相比而言,需要融资的一方往往倾向于选择中资银行和基金公司。 Q:中国日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心,有外资背景的银行,基金等是否会逐渐被边缘化?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并非所有的外资银行或基金都没有竞争力。目前外资银行或基金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部分外资银行或基金能够对市场有充分认知,同时能够根据客户的融资需要量身定做融资方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使融资成本下降。这类外资银行或基金数量不多,也比较有竞争力。另外一类外资银行或基金,更多地体现出套用自己固有模式,对中国市场不熟悉、融资技术不过硬的特点,这类机构可能在中国市场很难拿到交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本土化挑战。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与海外业务发展研究

作为国有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早在成立之初,为发展国际业务,就开始与境外机构合资组建中外合资银行,进行了跨国经营的初步尝试。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合资银行这种经营形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此,工商银行在对跨国经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的同时,按照有进有退、突出发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逐步退出了合资银行的经营,而将重点转向了打造自己的海外机构版图上,积极推行跨国经营战略。 2006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国有银行也纷纷迈出国门,收购海外银行和公司,这说明国内银行开始融入全球银行业的大环境中,向着国际大银行的方向前进。而在中国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工商银行更是不断扩张其海外版图。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已初具规模,境外资产稳步增长,经营效益逐步提高,跨国经营战略有了飞跃性的拓展。 然而透过大好形势,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由于中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刚刚起步,经验未免不足,在经营过程中还将面对种种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因如何应对跨过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接受购机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考验,以在国际银行市场中稳定地位,屹立于不倒之地呢?下面,本文将主要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解决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并购的发展前景,实现工商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 本综述主要围绕与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开展跨国经营、发展其海外业务这一中心,描述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工商银行实现跨国并购与开展海外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对已经开展跨国海外业务的银行进行分析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内外金融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 海外业务/金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此次全球银行并购浪潮存在两个迥异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积极的并购行为,主要是指大银行间的并购以及银行的横向并购;另一种情形就是中小银行间的并购。相比较而言,中小银行为摆脱自身困境而采取的被动举措却显得较为理智。中小银行的并购,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削减由于重复业务等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同时提高资产回报率。与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比较起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已经相对较大,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然而其绝对规模较国际大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其在国际业务方面更不具与国际大银行相竞争的实力。国有商业银行尚需进行并购以扩充资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竞争力。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以及工业组织结构的创新,银行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使银行规模效率所要求的规模边界也相应扩大了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出现了超级大银行的趋势。银行业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行业,银行有一种扩大规模的冲动。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由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决定,二是由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决定。 一外部环境 作为相对率先进驻国际市场,开展跨国收购和海外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其经营业务的开展,是摆脱现有发展模式对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业务发展的制约,整合海外资源、实现资本重组,以高起点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国内外金融市场两方面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跨国并购的必要性 通过跨国并购是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是指跨国银行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收购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收购银行所有权,并使被收购银行丧失或变更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总结

思考题: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1、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买下来。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一国企业”是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是被并购企业,也叫目标企业。并购的“渠道”包括两种,一种是并购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并购的“支付手段”包括现金支付,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轨迹与特点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 2)发展阶段:1997年至2007年 3)活跃阶段:2008年至今 2、早期阶段 1)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国策,对外开放就要求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随着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交往日渐紧密,出于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之间的跨国合并也在慢慢的开始发生。 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收购了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 1992年首钢收购了美国加州钢厂和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1996年4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2.46亿美元并购了香港龙航公司38.5%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2)特征:这一时期我国企业并购数量少,规模小。 并购目标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印度、香港等地区。 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是航空、矿产资源等带有垄断色彩的行业。 进行海外并购的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 3、发展阶段 1)自1997年开始,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迎来了一次热潮。当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区位是邻国,目标集中在石油、电信和交通等国家资源与基础设施行业。 2001年我国加入WTO,第二次海外并购热潮兴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海外并购事件。例如: 2001年6月,海尔集团出资2亿港元,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一家冰箱厂。

最新联想跨国并购中的融资策略分析1论文

联想跨国并购中的融资策略分析(1)论文 [摘要]并购资金来源问题成为制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瓶颈之一。联想并购IBM PC的过程中采取的融资策略是这次跨国并购的一大看点。本文通过分析联想并购过程中的融资策略与技巧,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融资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跨国并购融资联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企业也纷纷开始用这种方式加快其国际化步伐。联想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以12.5亿美元的高价购下了IBM旗下的PC业务,成为第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民企。学术界与企业界对这次并购的评论褒贬不一,但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角度来说,合理的融资策略是这次并购中的一大看点。一、我国企业跨国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购往往需要巨额资金,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与并购,对资金的需求更加紧迫。如果并购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本结构和国际资本市场的环境与偏好,能够找到一种合理的融资方式,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并影响并购后正常的经营活动。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融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金融信贷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并购融资方式有限金融信贷的支持对需要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投入的跨国并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面临的处境来看,在金融信贷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包括受国内贷款额度与特定外汇额度的限制。这限制了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的国内融资能力。 2.没有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作用目前我国中介机构的操作还处于不规范的状况,并购融资方面的专门服务较少。也由于国家法律方面的一些限制,中介机构在提供融资服务方面还有一定的限制。造成融资市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提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对国际跨国并购发展历程进行简短回顾的基础上,以TCL集团先后三件跨国并购实际案例为样本,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企业在今后参与跨国并购有所帮助。 一、世界跨国并购发展历程 跨国并购的基本涵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统称。跨国收购是指在已经存在的当地和外国附属企业获得占有控制权的份额;跨国兼并是指在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成为一家现有的企业。本文所提到的跨国并购主要是指跨国收购而不是跨国兼并。因为跨国收购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改变目标企业的产权关系和经营管理权关系,而不是改变公司(即法人)的数量。跨国兼并却意味着两个以上的法人最终变成一个法人,这种情况在跨国并购的案例中是十分罕见的。 跨国并购是近半个世纪来,伴随着企业并购的深入和向外拓展而产生并发展壮大的。20世纪六十年代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和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的舞台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空间,跨越国界的并购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跨国并购浪潮蓬勃兴起,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89年的跨国并购占全世界企业并购总数的36%,九十年代至今,跨国并购逐渐成为整个企业并购浪潮中的焦点。参与并购的企业的规模都非常大,它们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情况看,以跨国并购方式流入东道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在1987~1992年6年中约为52%,1993~2001年猛增至79%。1987~2001年15年中,以跨国并购方式流入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约为74%,也就是说,这15年中投向全体东道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的。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TCL集团为例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是在西方跨国公司大举抢占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萌芽于20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具有规模小、次数少、目标地区小等特点。九十年代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数据显示,1988~2003年我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1988~1996年,跨国并购年均仅有2.61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并购金额逐渐增加,2003年高达16.47亿美元。我国的跨国并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这里本文选取了TCL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跨国并购现状有一个认识。 (一)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2002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并购了德国施耐德的生产设备、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存货及多个品牌,同时协议租用位于Tuerkheim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生产设施,建立其欧洲生产基地。施耐德是一家113年历史的家电生产厂家,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 此次并购帮助TCL获得高达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绕过了欧洲对中国彩电的贸易壁垒。同时施耐德的品牌效应及其遍布全世界的销售渠道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也将有助于TCL 进一步开拓欧洲乃至世界市场的业务。 (二)TCL与法国汤姆逊合并重组。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汤姆逊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由双方共同投入电视机和DVD资产,设立一个合资公司TTE,TCL集团将持有该

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研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2008年我国并购交易创下了1643亿美元历史新高,增幅18%。纵观企业并购的历史,其中有成功的典范,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据统计,国际上大型企业并购案例中失败的占近三分之二,重组十年后公司仍成功运营的比例只有25%。 2009年金融危机在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给企业和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正席卷中国企业界。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企业因为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而自发的内部变革,而且是政府从机制上引导、从方向上控制、从力度上促进的划时代的经济变革。 2010年,ChinaVenture投中集团10月27日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宣布案例408起,环比上升71.94%;披露交易额399.41亿美元,环比上升202.18%。并购交易完成案例数量为249起,与上季度相比,上升173.63%;披露金额83.11亿美元,环比上升50.17%。 从行业分布来看,本季度交易完成的并购案例设计19个行业,其中制造业、房地产和能源行业的并购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为53、37和35起,分别占并购总量的21%、15%和14%。从并购交易完成金额方面,能源、房地产、制造业三个行业占比高达88%。其中,能源行业居行业首位,并购金额达到52.57亿美元,占比达63%;房地产行业并购金额10.34亿美元,占比13%居于第二位;制造业并购金额9.88亿美元,占比12%居于第三位。其他各行业占比较小,基本呈均匀分布。 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完成案例数量27起,环比增长237.5%;披露金额52.39亿美元,环比上升10.78%;跨境并购交易完成金额占全部并购交易完成金额比达63.0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的激增使得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线愈加凸显,通过并购进军海外,实现转型升级、以及国际化整合,

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实例剖析(一)

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实例剖析(一) 本文通过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杠杆收购、以“小鱼”吃“大鱼”完成并购的案例进行分析,给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以启示。 跨国并购资本结构杠杆收购 2003年2月京东方终于成功地抱得美人归——京东方收购韩国HYNIX 半导体株式会社所属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TFT-LCD业务,收购价格约为3.8亿美元。 由于中国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可融通资金少,并购的融资就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瓶颈,很多企业因无法筹集并购所需资金而只能望“洋”兴叹。白白失去机会!我们也许会从京东方跨国并购的案例中得到启示。 并购双方背景 京东方是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并投资于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发展自有房产的物业管理项目的国有独资上市公司。早在五年前,定位于显示领域的京东方即开始设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跟踪和研究TFT-LCD技术,对主流的显示器厂商保持着密切地关注。在本项收购

完成后,TFT-LCD整体业务将成为京东方新的利润增长点,京东方乐观估计其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将达50亿元以上,从而迅速提高其在世界显示行业的市场份额。 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HYNIX的前身)创立于1983年,于1996年上市,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通讯、LCD三大部分。因债务原因,2000年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更名为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HYNIX),并对业务进行了调整,决定将通讯(已出售给韩国公司)和LCD业务独立出来分别出售,只保留并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发展。2001年7月,HYNIX设立全资子公司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并将与LCD和STN相关的业务全部转至HYDIS(其中STN-LCD和OLED部分已于2001年被京东方和韩国半导体工程株式会社联合购并重组)。TFT-LCD目前广泛应用于台式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车载导航系统、PDA及移动电话等产业。 并购过程 2001年11月,公司在韩国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韩国现代液晶显示株式会社,收购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所有STN-LCD及OLED业务。该项收购于2002年第一季度全部完成。目前,韩国现代液晶显示株式会社运营良好,为京东方2002年度利润增长主要贡献点之一。

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研究 一、前言部分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寻求自身发展选择通过并购快速完成扩张,并购这一方式已逐渐成为企业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盘活资产存量的主要手段。企业并购成功与否,资金问题已成为一个制约瓶颈,并且,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数量的多少、成本的高低、风险的大小以及融资渠道的开拓和畅通与否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并购活动的有效性,乃至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对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现阶段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对并购融资多是针对外部融资环境发展的研究,并购融资作为企业行为的研究在目前还远远不够。因此通过研究并购活动各环节的运作机理和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状况,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企业的并购融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对西方企业并购融资方式进行综述,分析西方企业并购融资发展的趋势,然后对决定企业并购融资的因素和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进行探究,从而选择正确的并购融资方式,并做出合理的并购融资方式规划,同时在详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并购融资方式和存在的现实障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并购融资方式建议。 二、主体部分 (一)国外关于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研究 K.P.Ramaswamy, James F.Waegelein(2003)认为,企业收购方如果运用现金方式支付被收购方,那么它将面临巨大的负债以至于后续收购过程难以继续。这些债务支付可能对合并后的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我们以不扣除利息支出的现金流来计算回报,额外的利息支出也将在其他方面影响公司的融投资能力(如研发和资本设备升级),从而对销售和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979年—1984年中期的50个目标兼并企业的中期运营基于市场价值回报的现金流检验了企业兼并后的财务状况,并发现合并后的企业在合并后资产生产率显著提高,并使得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 跨国并购现状模式 一、并购主体及规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迅速壮大并成为跨国并购市场中的一直生力军。上世纪末期,以国企为主进行海外并购的尝试阶段。新世纪伊始,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1 年“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热潮。在此阶段,国内家电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海外并购“排头兵”。 2006 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证券市场的爆发式转型,企业海外投资也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大型国企的海外并购取得更多成功。二是民营企业也频有作为,如2007年11 月雅戈尔以1.2亿美元的价格在美国进行了一宗购并活动,成为目前中国服饰界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不难看出,这是中国企业把握优势,加强国际化的一个良好机会。 中国对外跨国并购投资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占FDI的比重却时高时低,波动较大。资料显示,我国的跨国并购在整个FDI中还不能说已经占有优势。并且,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无论从实际金额还是占世界并购交易额的比重看都较小。 二、并购产业及地区分布 由于历史、人文及地缘上的优势,中国企业投资分布的区域最初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实力增强,并意识到利用国际资本壮大自己的重要性,为了获得国外

先进技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开始将并购延伸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几乎所有的并购案例都是和收购主体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是一致或高度相关的。2005年以前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新兴电子高科技等行业。就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最多,该产业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并购,涉及金额动辄达上亿美元。2005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开始逐渐转移到金融、服务等第部门。 三种产业分布各有重点区域。具体来说,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如石油行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矿产行业主要发生在拉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较高的区域,如海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下属一家电冰箱厂,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等;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实体。如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信公司,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等等。 三、并购动机与效果 我国的我国企业的并购实践只有二十几年的历程。起初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政府行政性干预等非经济动机明显。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中国市场逐渐规范化,我国的企业跨国并购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动因为对核心技术、国外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寻求,其次是多元化经营动机和其他动因。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促使企业,尤其是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越来越活跃。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国内企业不断地走出国门,利用跨国并购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探讨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并概述了我国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跨国并购活动的几点现状。其次,试想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趋势,接着分析了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最后针对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 After joining the WTO,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i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ctive. While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constantly strengthen and economic reform deepens, domestic enterprises constantly go abroad, using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enterprise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 and to promote national enterprise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le firs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 summarizes the enterprise from th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ross-border m&a activities are the status quo. Next, imagine that the Chinese enterprise of transnational m&a trend, then analyzes the risk faced by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for Chinese enterprise risks Suggestions. 关键字:跨国并购;现状;发展趋势;战略选择 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1.1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并购所用的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跨国并购时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即跨越国界,涉及到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和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的并购。从本质上说,跨国并购时是公司产权的交易行为,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是一种国际范围内的直接投资。 1.2中国企业的并购历史 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距今已有30年的历史,以活跃程度为标准,我国企业的海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及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及案例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国本土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不断的壮大自己,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外许多企业受到强烈冲击,股价下滑,市值大幅缩水,资金周转困难,世界并购市场受到重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明显活跃。 经济危机给浙江企业“走出去”带来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在经济危机这个非常态的情况下,浙江企业跨国并购还是存在着很多风险的。面对浙江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并购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研究、配套条件及宏观环境不成熟,都大大降低了并购的成功率。 很多企业并购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并购整合对并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整合问题是提高并购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为今后浙江企业乃至国家的跨国并购提高成功率提供指导。跨国并购整合的系统性研究,把并购整合理论真正纳入到企业并购理论体系中,使企业并购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预期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浙江企业并购现状和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同时以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典型案例分析,加深企业对跨国并购的理解,明确并购整合的重要性,给出企业整合的对策建议为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能更好的完成并购整合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浙江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来看,都涉及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并购的相关理论以及并购整合的研究现状,同时还要对并购整合的实践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认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此项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得对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概况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本文写作的基础,用来确定本人的研究方向和视角,使本文在前人基础上有更深的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并购动因与并购效应的研究、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方式选择研究——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

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方式选择研究 ——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 【内容摘要】企业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而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着并购交易更影响着后续整合与经营,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本文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进行融资方式分析,得出吉利选择资深投行作为顾问,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融资组合,为后续整合与经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结论。本文旨在为我国企业并购投资中正确选择融资方式提供一点有益经验,使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扩大国际市场。 【关键词】并购融资;影响因素;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问题的提出 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萧条,欧洲资产普遍贬值,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意愿非常强烈。摩根大通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额在2010年的上半年达到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跨国并购首要问题解决的问题便是交易资金的来源。并购融资作为并购中关键的一环,决定了并购的成败及效益,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又是融资方式的核心并对企业日后经营的整合和战略的制度与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的融资安排首先能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为实现目标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融资者的成本和未来债务负担,从而有更多的资源进行并购后的整合与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时间短,实力弱,融资渠道狭窄,在海外并购中面临重重困难,其中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尤其是跨国并购中的融资方式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总结跨国并购融资方案选择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供参考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使我国企业更好的进行跨国并购。吉利并购沃尔沃是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经典案例。其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以后对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的实现。其资金问题的创新解决方式以及后期整合的战略思想都体现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智慧,在汽车行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其融资方式的分析旨在得出对我国汽车行业乃至所有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有益的结论,从而让我国企业更好地实现“走出去”。 二、文献综述 经济学家萨德沙纳姆在《兼并与收购》中从纯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与收购以及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并购的优缺点。张泽来、胡玄能和宋林峰(2004)在《并购融资》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典型融资模式,并着重研究了如何利用信托进行并购融资。卢渊明(2005)在《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优化选择》中结合我国企业并购实际情况,围绕融资方式的运用选择,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刘纪鹏(2006)、贾立(2006)和牟晖、韩立岩(2006)分别对换股并购、杠杆收购以及利用可转债三种具体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我国企业在选择并购融资方式时提供了参考。 沈艺峰、田静(1999)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进行定量研究发现1995年和1996年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分别高出债务资本成本7.72%和7.53%。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债务融资优于权益性融资。这与前期大量研究得出的收购方的公告收益为不显著的零收益的结论完全不同。他们的结果还说明,收购方的公告收益与为要约收购筹集的银行贷款占总价款的比重正相关,这说明投资人对银行融资信号的认同。由沈强、郑明川等(2003)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呈现明显的反向选择性:忽视内部融资、轻视债务融资、偏好股权融资问题并论证了其发展对策。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从财务性并购向战略性并购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丰富我国并购融资工具品种,开辟并购融资渠道已显得日益重要。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分析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迅速壮大并成为跨国并购市场中的一直生力军。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并建立相关模型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模式。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模式 一、并购主体及规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迅速壮大并成为跨国并购市场中的一直生力军。上世纪末期,以国企为主进行海外并购的尝试阶段。新世纪伊始,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1 年“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热潮。在此阶段,国内家电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海外并购“排头兵”。 2006 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证券市场的爆发式转型,企业海外投资也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大型国企的海外并购取得更多成功。二是民营企业也频有作为,如2007年11 月雅戈尔以1.2亿美元的价格在美国进行了一宗购并活动,成为目前中国服饰界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不难看出,这是中国企业把握优势,加强国际化的一个良好机会。 中国对外跨国并购投资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占FDI的比重却时高时低,波动较大。资料显示,我国的跨国并购在整个FDI中还不能说已经占有优势。并且,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无论从实际金额还是占世界并购交易额的比重看都较小。 二、并购产业及地区分布 由于历史、人文及地缘上的优势,中国企业投资分布的区域最初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实力增强,并意识到利用国际资本壮大自己的重要性,为了获得国外先进技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开始将并购延伸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几乎所有的并购案例都是和收购主体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是一致或高度相关的。2005年以前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新兴电子高科技等行业。就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最多,该产业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并购,涉及金额动辄达上亿美元。2005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开始逐渐转移到金融、服务等第部门。 三种产业分布各有重点区域。具体来说,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如石油行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矿产行业主要发生在拉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较高的区域,如海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下属一家电冰箱厂,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等;第三

西方企业并购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题目: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学生:2002MBA 张向阳、陈海涛 学号:034222247、024222098 任课教授:李哲君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陈海涛:024222098 张向阳:034222247 1、西方企业并购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因特网的蓬勃发展,西方企业并购势头有增无减,重大的并购案例接连不断,数百亿、甚至超过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2000年2月3日,美国移动电话业巨头沃达丰电信公司以换股总额4000亿马克(2000多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堪称迄今为止世界上交易额最大的并购活动之一。 由于并购活动所需资金数额往往非常巨大,而企业内部资金毕竟有限,所以西方企业在并购中应用较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外部融资,包括专业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通过证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筹集资金以及创新融资方式和派生工具。随着西方各国国内、国际金融和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为西方各国内部和跨国企业并购提供更多的便利。 在西方企业并购融资中,以股票作为支持手段相当普遍。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几乎70%的交易用现金成交,只有8%以股票作为支持手段,其余的为二者混合支付。从1995年到2000年,在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交易中,90%都是通过双方换股收购完成的。例如:1996年12月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美国波音并购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

公司美国麦道公司,2000年1月网络新贵美国在线与老牌传媒时代华纳合并,2000年1月英美两大医药公司———葛兰素一威康公司和史克必成公司合并等大型并购案都是以换股方式交易的。 随着西方企业并购范围和速度的迅猛发展,并购融资呈现出一些日益明显的趋势。 2、西方企业并购债务融资向一次性融资发展。 对于规模较小的并购活动,并购企业也许可以通过单一的融资渠道获取交易所需的全部资金支持。但西方企业绝大多数并购交易涉及资金数额巨大,就需要使用多样化融资,选择债权人,承销商与投资者等融资来源的支持者,建立一个能满足多样化目标的关系体系,既要满足并购者自身需要,又要满足资金提供者的需要。但是,在多样化融资关系的建立与协调过程中,必然要与多个金融机构进行接洽,从申请、接受审查到获得资金,往往使企业耗费成倍的时间与财力。并购企业获得充足资金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发展,西方企业为了避免在并购融资活动中出现上述种种问题,逐渐开始向一次性融资发展,即企业仅向单个机构,而不是多家机构,寻求其全部融资支持。 一次性融资方式之所以能够在西方逐渐发展,因为其具有许多优势。其一:融资工作从计划实施到还款,从申请到获得资金,所需的工作量和时间都会大大减少。其二:一次性融资具有良好的保密性,企业只需要将有关并购的情况透露给一家机构,不会涉及更多的知情

国际营销学——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投资直接环境的分析 摘要: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国的经济遭受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的一些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中国在今后的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海外投资的直接环境华为海外收购失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的倒闭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的到来,使得美国的股市动荡,楼市走低,大批的投资银行、保险等公司倒闭,随即波及到全球,冰岛破产、希腊债务危机等,西方国家陷入了经济停滞甚至是负增长时期。 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战略的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的加深,也或多或少的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在近三年中在海外投资和并购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案例 2007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2009年,中铝与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 2010年,腾讯竞购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鼻祖ICQ失败。 2010年,中海油联合加纳国家石油公司出价50亿美元,竞购加纳Jubilee 油田23.5%股权交易失败。 2010年,中化集团与新加坡淡马锡联手用约50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的计划失败。 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案例 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Felix)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2月24日,鞍钢集团投资亿澳元(约合亿美元)从澳大利亚金必达(Gindalbie)矿业公司手中拿到了卡拉拉(Karara)磁铁矿的终生开采权。 2010年2月26日,武钢集团出资约4亿美元认购巴西MMX公司约的股份并获得约6亿吨资源权益;3月12日斥资6846万美元收购利比里亚一处铁矿石项目60%的股权。 2010年3月13日,中海油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50%的股份;当月,中海油还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买入澳大利亚昆士兰LNG项目;前一个月,中海油以25亿美元收购英国塔洛石油乌干达油田股份。 2010年3月22日,中石油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宣布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

关于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探究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12627807.html, 2012年5月 203 关于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探究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田园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很多大型企业实现全球扩张战略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也加快了跨国并购步伐。本文在分析跨国并购融资存在的特别风险以及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一些策略。关键词:我国企业 跨国并购 融资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203-0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很多大型公司将跨国并购列为实现全球扩张战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跨国并购屡屡发生,如何进行跨国并购融资,构建完美的并购融资组合,是成功实现跨国并购的关键。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跨国并购的步伐已经加快,但并购融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企业进行大规模并购的瓶颈。在企业跨国并购中,并购方通常需要支付巨额资产和现金给被并购方,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有效地防范并购风险,是跨国企业并购中的一个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 1 跨国并购融资中存在的特别风险 在企业并购融资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等。与普通的并购活动相比,跨国并购融资中,还存在着以下两种特别风险,这两种特别的风险对跨国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组合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1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持有或者运用外币而存在的遭受汇率变动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类别。目前在跨国并购中,汇率风险主要表现为汇率交易风险。由于在跨国并购中,现金支付方式所占比例通常较大,因此跨国并购融资必然具有汇率变动的风险。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汇率的波动,因此,跨国并购双方都存在一定的汇率风险,选择合适和融资手段和支付方式对于并购双方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汇率上升时,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融资方还本付息压力将大大增加,因此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并购方应尽量减少现金支付,多采取换股等方式。1.2 国际税收风险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并且其税收政策可能会由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从而对跨国企业造成影响,这一影响便是跨国并购融资中的国际税收风险。从税收政策角度来看,并购交易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免税并购,是指并购方采用股票支付的方式,目标公司收到并购方的股票,不用确认为应税收益或损失;第二种是应税并购,是指并购方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获得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者资产,目标公司收到现金,应确认为应税收益或损失;第三种是混合交易并购,是指前面两种方式的混合形式。由于跨国并购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由于国家之间税收政策的差异,不管是采取哪一种并购形式,并购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收到税收风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融资方式选择和融资组合构建时,首先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税收政策的差异进行分析,利用国家之间的税收差异优 势,避开劣势,有效地防范国际税收风险。 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开始快速发展,涉及的融资金额越来越大,融资方式也开始增多,如表1所示的几个跨国并购案例中,涉及的并购金额绝大多数都是上亿美元,2005年联想跨国并购的金额更是高达17.5亿美元,融资方式也开始趋向多样化,出现债券融资,可转换优先股及认股权证等融资方式。但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仍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表1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时间中国企业目标企业 金额融资方式2002年TCL 德国Sehneide Electronics AG 820万欧元银团贷款,上市融资2003年京东方 HYDIS 的TFT-LCD 3.8亿美元 银团贷款,杠杆并购 2003年中石油赫斯印尼控股公司 1.64亿美元 联合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收购 2003年中海油NWS 天然气项目 3.48亿美元 在美国发售2亿美元10年期 和3亿美元30年期债券融资2005年联想IBM 的PC 部门17.5亿美元国际银团贷款,私募发行累 积可转换优先股及非上市认 股权证,换股并购 2.1 行政干预较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走的是市场经济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政府是国有资产权利在法律上的代表者,政府更加注重政治和社会效应,因此许多企业的并购活动往往受到国家的干预,甚至有国家行政权力撮合并购交易的情况。与此同时,我国并购融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还没有跟上并购活动快速发展的潮流,再加上并购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备之处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在企业发行股票,证券的资格、条件和规模上,我国法律都有十分严格的限制,对于所筹集资金的用途更是有明确的规定,这使得跨国并购融资使用这些融资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制约了并购活动的发展。2.2 资本市场不完善,并购融资方式单一 目前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快,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这导致在跨国并购融资中,以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难以实现,因此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采用的支付方式和融资手段仍然比较单一。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是利用自有资金以及银团贷款来进行现金支付,在国际市场上发债融资、定向发行股票、换股并购和股票支付方式都很少被利用。单一的支付手段不仅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且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并购风险增大,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2.3 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低,作用薄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