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教科版《科学》实验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魁力吸引着众多的科学老师。大家在近两年的使用教材过程中,明显感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中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突出了以学生亲历探究为主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师生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而成长,科学课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我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交流研讨中,觉得还有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共同商榷。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重问题提出,还是重解决问题

探究应该从问题开始。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维,提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有的问题提出虽然可能超出常规要求,却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思路更宽广。课堂上了解学生在已有经验中生成的真实问题,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学生的需求中走出来,也就是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部分,这样,教师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探究的切入点。通过近二年的教学调研,发现似乎很多教师明白了这一点,但在具体运用上出现了偏差。

我曾听过《我来造一张纸》这样一节课。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了“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我想知道怎样造纸?”“我想知道用什么造纸?”“我想知道是谁发明了造纸?”“我想知道造纸厂怎样造纸?”等23个问题,看到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很浓,又切入到了教材内容上,教师异常高兴,表扬了学生后,就指导学生经历“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的过程,随后教师又讲解了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最后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孩子们就提出了“老师,我想造一张红色纸,怎么造?”“老师,工厂造纸和我们课堂上一样吗?”“照相纸怎么造?”“蜡光纸怎么造?”“卫生纸怎么造?”等18个问题。当学生提完问题后,在教师又一次鼓励了学生提问的热情后就下课了。

从以上例子中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了学生提出问题,却忽视了提问的引导,忽视了解决“我来造一张纸”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点没错,教师应在学生提出了与教材设计的问题相同后,鼓励他们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面来提出问题,在学生得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进行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并选出典型的、利用现有条件可进行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其探究的过程,课堂上解决不了的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兴趣盎然、探究愿望强烈。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引领学生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作戏的形式主义。相反,教师如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适时引导、从扶到放、循序渐进并注意提问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科学探究也就会事半而功倍,明快而高效。

二引导学生探究要程序,还是要体验

学生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做为教师,当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但在我看到的一些课堂上却不尽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了解空气》时,他一方面极力想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又对学生做实验是那样的不放心。每次实验前他都进行演示,让学生注意这,注意那。给人的感觉是他就像一位细心呵护婴儿的保姆,让学生缩手缩脚,无法展开探究。更让人遗憾的是,在汇报“纸的奇遇”活动时,有位学生说,他按老师介绍的方法,把塞入纸团的杯子放入水中又拿出来后,纸湿了(与实验预期效果相反),这位老师并没有询问学生怎样操作的实验,而是忙于解释这位学生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结果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的现象是,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 x H 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6)若此塑料为聚氯乙烯则生成物中会有_____检验此物质应在____和____之间加______ 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元 一.我会填。1.电路是指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7.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纸屑会被吸起)发生。 8.会产生触电事故,至人死亡的电是(22V)。 9.(两根导线、一节电池)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10.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检测两次)。 1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12.(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属于不安全用电。13.(铅笔芯)可用来接通电路。14.(湿抹布)是导体。15.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二、我会判断。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9.对人体来说,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要树下避雨。(√)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三、我会思考 1.小明房间里的电灯不亮了,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原因可能有电灯坏了;灯座松了;开关坏了;电线断了;断电了等等。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 下表是一所小学气象站测得的2008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 (1)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是。(2)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是。 (3)一天中测得气温最高的时刻是。(4)一天中测得气温最低的时刻是。 (1)夏季(2)冬季(3)14时(4)6时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 有一天,丁丁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看到教室里的窗帘是飘向南方的,可是教室里风向标的箭头是指向北方的。请问:这时的校园里刮的到底是什么风?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风向标的箭头所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这里风向标箭头指向北,说明刮的是北风;北风是吹向南面的,所以教室里的窗帘会飘向南方。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 为了证实天气观测中温度表有放在百叶箱内的必要,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表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温度单位:℃)

(1)求出两支温度表6次观测的箱内温度的平均温度值;箱外温度的平均温度值(2)箱外温度的平均值要比箱内,这是由于。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比较大? (1)21.7℃、22.0℃(2)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趋向直射,箱内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阳关;箱外则直接受阳光照射,温度较高(3)百叶箱外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 下表中给出的数据表示的是硝酸钾在不同的温度下在100克水里溶解的质量。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9分) (1)20℃时100克水中溶解克硝酸钾。 (2)100℃时100克水中溶解克硝酸钾。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 (1)31.6 (2)246 (3)硝酸钾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 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大木头小空气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

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 一、探究题(共20题) 1、(2014·台州)小明发现:每天晚上7点至9点左右,小区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家中的电灯相对暗些;而到了晚上11点以后,过了用电高峰期,电灯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这样提示他:“不同时段,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数量不同,其总电阻也不同。可以把某一时段小区内正在使用的所有家用电器看做一个整体,用一个小灯泡来模拟。通过比较小灯泡两端电压(相当于家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变化,你就能知道原因了。”于是,小明根据如图电路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第1步: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发现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指针指在3伏处。 第2步:查明故障并分别换上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后继续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第3步: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数据分析】每次实验,电压表的读数都小于电源电压,说明实验中导线等其他元件也有电阻,会“分走”一部分电压。 【反思解释】 (1)实验中小灯泡突然熄灭,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选填“短路”或“开路”)。 (2)过了用电高峰期,家中的电灯功率变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 。 (3)在输电线路中,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应尽量选择________ 的导线。 A .长而细 B .长而粗 C .短而粗 D .短而细 2、(2013·金华)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 2CO 3与稀H 2SO 4反应产生CO 2 , 通过CO 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 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 的名称________。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 1【探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我的方案: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 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观察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的变化高。 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再观察液面的变化。 2【探究】你知道吗?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修马路的工人为什么隔一段要留一条缝隙? 我的猜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我的方案: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3、【探究】我们在研究岩石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主要从颜色、形状、结构、滴盐酸等方面进行研究。 我的方案: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 6 、【探究】在大自然中,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除了人力改变了岩石的形状、大小,那么温度的变化是否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呢?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的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我的方案: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到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7、【探究】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我的方案: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8、【探究】砂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一样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不一样。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我的方案: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渗水的情况。 9、【探究】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相同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相同的。壤土中的植物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植物居中,黏质土中的植物最差。 我的方案: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 3、一周后,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 10 、【探究】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植树造林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我的方案: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 精品文档

小学四年级科学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 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 人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3. 电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连接方式,我们家里不同房间的灯一般用________方式连接到电路上的。 4. 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5. 青蛙的成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个阶段。 6. 蚕豆的子叶在发芽过程中起到___________作用。 7. 在我们的生活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伏。 8. 下雨天的时候,鱼儿喜欢浮上水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_________引起的。 10. 炎炎夏日,一天之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般出现在________点。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前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 )植物开花授粉后,子房里的哪一个部位会受精并发育成种子。 A .雌蕊 B .柱头 C .子房 D .胚珠 2. ( )直接连接电池的正极与负极所形成的电路是: A .通路 B .短路 C .断路 D .回路 3. ( )3月份日本地震后,我国出现的“抢盐风波”,是因为大家认为食盐中的哪一种成分能够防核辐射? A .钠 B .铁 C .碘 D .氯 4. ( )以下哪一项特征是植物与动物都具有的特征? A .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 .能自己制造养料 C .有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D .能释放出氧气 5. ( )烟飘向东北方向,这时刮的是什么风?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6. ( )如右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变化吗? A .声音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 B .声音会比原来更响 C .声音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 D .不能确定 7. (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了磁铁的哪一种性质? A .同极互相排斥 B .异极互相吸引 C .具有磁性 D .能指示南北方向 8. ( )一粒小小的种子,种在一个花盆里,不久便生根、发芽,几个月后,整株 学校: 座位号: 姓名: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最新-中考科学“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浙教版 精品

“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科学解释。因此,在中考的考查中,大都围绕着上述环节和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进行。科学探究题中“素材”常来自《科学》书本内的知识内容或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例,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素材”,完成有关的科学探究。 例如:在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状固体A(或黑色粉末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XX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粉末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验证: 猜想一: 猜想二: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猜想三: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 猜想四: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3)实验方案评价:为了证明白色固体里是否含有CaCO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白色固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将试管内的气体导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于是得出白色固体中不含CaCO3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如果是你,该怎样设计? 这是一道较为“全面性”探究性中考题,它涵盖了探究性考题的各种考核内容;也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题,它的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食品包装袋内白色粉末状固体(或黑色粉末状)是什么物质、有什么作用及其性质。食品袋内的非食用物质一般有两类:一是干燥剂(常用生石灰),二是防氧化剂(常用还原性铁粉);根据题目中对A的描述,可以确定A为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即能吸水,具干燥作用,是干燥剂。回答此题,考生同时还要知道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同时放出热;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基础知识。 从上所知,要有效解答科学探究题,必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熟练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 其次要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要善于从题目的素材中提出适于研究的问题,问题的表述要用疑问句型。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方向,要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猜想,猜想的表述要用陈述句型,要以肯定的语气出现,不能以疑问的语气出现;要注意猜想不是凭空乱想,它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为依据,但也不是正确的结论,可以是错误的(与你的结论不一致)。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常采用实验方法,在实验方法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只有一个条件(实验因素)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法”要采用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中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非实验因素方面尽可能一致,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是个难题,一般来说,在对照实验中,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与 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 本学起即将结束,在科学课陪伴下,你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相信你在科学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获得了不少收获,那就对自己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吧。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把答案工工整整的写在横线上吧!(每空1分,共20分) 1、风向是指风的方向,通常用个方向来表示。 2、天气现象都是由、和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3、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4、做化冰实验时要将温度计的液泡,不要与容器的和接触;读数时,温度计拿出水面。 5、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三种状态可以。 6、人的生长需要营养,茄子的生长也需要营养。我们给茄子施加和就是给它们加营养。 7、一些水果和蔬菜切开后会变色,这与它们的有关。 8、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的性质。 9、现代农业是以使用为主要特点。 二、仔细读下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20分) 1、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冰变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不放出也不吸收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气体比液体体积大B气体能被压缩,液体却很难被压缩 C气体都无色无味 D气体都没有重量 3、把铁放在()最容易生锈。 A、空气中 B、水中 C、纯净水中 D、醋中 4、夏秋季的早晨,在草、树叶等物体上常常会看到许多露珠,它们是( ) A、从天空中掉下来的 B、从树叶中渗出来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 D、无法判断 5、下列哪个是有生命的物体。() A、小草 B、白云 C、机器人 D、气球 6、下列变化中,是可逆变化的有() A、玉米粒变成爆米花 B、铁棍融化成了铁水 C、生鸡蛋变成了熟鸡蛋 D、小树变成了大树 7、下列变化中,是不可逆变化的有() A、河里的水结冰了 B、湿衣服变干了 C、小朋友长高了 D、奶油融化了 8、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口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 A、热玻璃片 B、冷玻璃片 C、都会有水珠生成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第一章电与磁 1.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引起。 (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可多选)。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 2.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研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 (1)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通电螺线管中有无铁芯无铁芯有铁芯 线圈匝数50匝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安)0.8 1.2 1.5 0.8 1.2 1.5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0 0 0 3 5 8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3.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2019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9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我掌握的科学知识(60分) 1、填空。(24分) (1)把土块放进盛水得杯子立,如果有气泡从土块立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 (2)将土壤放在铁板上加热,有水蒸气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 (3)把晒干的土放在铁板上加热,里面冒出烟来,并有难闻的气味,同时加热后的土颜色变,这说明土壤里含有。 (4)实验证明,土保水性好,土保水性居中,土保水性最差。 (5)我想做个泥玩具,应该选用土。 2、判断。(12分) (1)我认为土壤很脏,所以研究时,我只是看着别人做,自己不动手。() (2)黏土含沙量大,摸起来比较粗糙。() (3)当地适宜种植小麦的是砂质土,适宜种植花生的是壤土。() (4)每种植物都需要一种最适合它得土壤。() 3、选择。(24分) (1)关于土壤对植物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A 土壤能使植物得以固定。 B 土壤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C土壤既能使植物得以固定,又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得养分、水分和空气。 (2)小麦、玉米适宜种植在()中,花生、谷子适宜种植在()中,水稻、莲适宜种植在()中。 A 砂质土 B 壤土 C 黏质土 (3)我认为水土流失得根本原因使()。 A 雨水太大 B 土层太松软 C 地表缺少植物保护 (4)关于水、土、植物之间的关系,你认为表述最全面的是()。 A 植物能保护土不被水冲走 B 水、土、植物相互依存 C 水、土是植物生存的条件 (5)你认为当地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严重 C 城镇、农村建房,各种开放区占地严重 (6)保护土壤,我们能做的是()。 A 植树种草 B 不乱丢废旧电池 C 好好学习,长大再说 二.科学探究(20分) 我用方法或实验方案,研究出土壤里有。 三.走进生活(20分) 设计土壤保护宣传标语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探究题专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探究题专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 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 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操作步骤和现象解释: (4)结论与讨论: ① 这 个探究实验获 得 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B 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D 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 ② 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 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 简答 ①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剂,C 中放入绿色植物 ① 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C 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A 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 入空气一段时间 ⑤ A 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 澄清

2.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 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 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 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4)若尾气中含有H2S,用浓H2SO4来吸收行吗?为什么? 。 3.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6日又发生两次三氯化氮(NCl3)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刺鼻的气味弥漫厂区。爆炸发生后,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对空气中的氯气进行稀释,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含量。这次事故,至少造成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紧急大疏散。细读以上报道,根据以下要求填空: (1)文中所述氯气的三点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氯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 4.空腔果实内由于不发生光合作用,其中的气体可能与空气产生差异。某同学选择了一个熟透的葫芦,按下列方案进行研究。 (1)如图①所示,收集葫芦中气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是用来测定葫芦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装置②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葫芦中有无CO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呼吸问题,可以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1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二、溶解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三、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四、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 (一)1、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A.味精 B.酱油 C.酒精 D.食用油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D.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3、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4、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A.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 B.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5、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C.在水中溶解 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把盐从水中分离?() A.溶解 B.融化 C.加热 D.过滤7、下列几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A.食盐、菜油 B.氧气、酱油 C.冰糖、面粉 8、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A.面粉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C.水变白色了9、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胶水在水中溶解了。 A.沉在水底 B.漂浮在水面 C.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10、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糖B.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糖C.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糖(二)1.声音不能在()传播。 A.固体 B.液体C.气体D.真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医院、餐厅、同学发言时,我们应保持安静B.用相同的力击打大小音叉,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C.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声带在振动 3.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慢到快排列正确的是()。 A.水—空气—木头—钢铁 B.空气—水—木头—钢铁 C.空气—木头—水—钢铁 D.水—空气—钢铁—木头 4.在一个杯子里,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一样高 D.先高后低 5、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笔 B、空气 C、桌面 D.纸 6、我们耳朵里有一个()在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7、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高 B、低 C、不一定听到 8、经过实验探究发现,尺子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力弹拨尺子,所听到的声音()。 A、弱 B、低 C、高 D.强 9、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气流 B、直线 C、波

四年级下册科学探究题

2011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探究题 1.用一些导线、一节电池可以使两个小灯泡发光,请用简图画出两种不同的 连接方法。 并联电路串联电路 2.用1节电池、2个灯泡、若干导线画电路图。两个灯泡都要发光,一种情况使灯泡最亮,另一种情况使灯泡最暗。 灯泡亮灯泡暗 3.用2节电池、2个灯泡、若干导线画图。要求: 两个灯泡都要发光,一种情况使灯泡最亮,另一种情况使灯泡最暗。 灯泡最暗灯泡最亮 (分析:(1)要想灯泡最亮,电源电压最大,所以需要串联电池,要想灯泡最亮,两个灯泡必须和电源并联,这样可以使得两个灯泡两端电压都是3V.(2)

要想最暗,电源电压要小,所以电池并联,同样,灯泡串联,每个灯泡只能分得一半的电压,即1.5V,所以可以使它暗。) 4.有一个带有4个接线柱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各接线柱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 正确画法: 5.观察雌蕊、雄蕊的结构图,分别填写雌蕊的柱头、花柱、子房的对应位置,雄蕊的花药、花丝的对应位置。(见图书本P27) 6.油菜花、栀子花的花体较大而且很鲜艳,有香味,花中还有花蜜;水稻花、小麦花的花体较小也不鲜艳,无香味也无花蜜,但花中的花粉很多且很轻。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好处? 答:油菜、栀子花的特点能够吸引昆虫进行传播花粉。小麦的花粉多而轻,有利于风的传播。油菜花是虫媒花,小麦水稻是风媒花。

7.蚕豆种子的结构图以及各部分作用(见作业本P19页) (注意点:种子由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子叶三部分组成。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提供营养。) 8.如图,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3颗完整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编号。将甲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乙烧杯放入4℃的冰箱中,几天后观察。 (1)在这6颗种子中,你认为能够萌发的种子是B。 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种子坏了。

四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及解答题

第一单元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4、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5、制造“电路检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 6、检测导体、绝缘体的方法,见科学书第10页; 7、接线盒的检测及预测,见科学书第17页。 8、熟悉实物图和电路图。 9、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你将准备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3种以上) 答:小灯泡坏了、电池没电了、电线断了、开关松了、连接点接触不良等。 11、冬天,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飞扬,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答: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两者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它们靠近时会互相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飞扬。 12、把下面的图用两种方法连接: 小灯泡一定要连接2个连接点 13、用一些导线、一节电池可以使两个小灯泡发光。请用简图画出两种使两个小灯泡发光的接法。 14、聪明的你能让几个小灯泡亮起来?小组合作动手,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说你们的方法。 15、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起来,并使第一张图中的灯泡比第二张图中的灯泡亮。 16、根据左边的图在右边的框中画出简单电路图。 17、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什么? 第二单元 1、能够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称。 2、能够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 3、能够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称。 4、能够指出种子内部结构各部分名称。 5、能够指出鸡蛋的各部分名称。 6、研究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见科学书第33页。 7、研究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实验,见科学书第32页。 8、你知道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各有哪些?(各举四各例子) 9、鸡 老鼠产卵繁殖的动物 鲫鱼 大象产小动物的动物 猫 10、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你知道有哪些吗请举例说明。 弹力传播油菜、凤仙花、大豆种子小而圆,有果荚。 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蒺藜种子较轻,有刺或钩。 动物传播番茄、野葡萄、樱桃果实鲜艳,味美汁多。 风力传播槭树、蒲公英、蓟种子轻,有绒毛或翅。 水力传播莲蓬、椰子种皮坚硬,不易在水中腐烂。 11、说说一个鸡蛋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鸡蛋有壳(保护作用)、气室(提供空气)、膜(防止营养流失)、蛋白(提供矿物质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和胚(发育成小鸡) 第三单元

新浙教版七年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87009

…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 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 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O@ 2 46810121416 ^ 1温度(℃) 363534333231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程……………………………………………………………………………(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 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 板的左侧(如下图)。 ^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明改进操作方法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1234567?910平均值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与探究练习题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1:探究与实验 班级姓名。 1.如图所示情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的关系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2、用尺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 化过程:(1)干冰迅速吸热升华;(2)干冰吸热熔化;(3)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4)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5)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6)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1)(3) B、(1)(4)(6) C、(2)(3) D、(5) 3、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零下183℃,液态氮的沸点是零下196℃,液态氦的 沸点是零下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4、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 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近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B、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大 C、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D、蛋壳与蛋的距离与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无关 5.小敏同学对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进行研究时: (1)提出问题是: (2)建立假设:假设一:蝗虫的呼吸系统在头部;假设二: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腹部。(3)设计实验方案: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把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4)获得证据:10分钟后甲蝗虫仍活着,而乙蝗虫却死了。 (5)得到的结论: 6.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