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0102世界市场行情的重点

00102世界市场行情的重点

00102世界市场行情的重点
00102世界市场行情的重点

第一章概论

一.P1世界市场行情的定义:行情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以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二.行情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P3研究对象

一经济行情:国家和地区的再生产过程。二商品市场行情:个别部门的再生产过程,具体商品部门的再生产过程。

2.P4任务行情分析行情预测

三.行情研究的意义

1.扩大出口

2.提高外贸经济效益

3.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4.正确制定和实施外贸发展战略和策略

四.行情波动的一般特征

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 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 3.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五.行情波动的形态和类型

[

1.形态

(1)交替扩张和收缩(2)在每年固定月份或季节出现上升或下降(3)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上升,下降或持平(4)在短期内波动频繁

2.类型

(1)周期性波动(2)季节性波动(3)长期趋势(4)不规则与随机波动

六.非周期因素与行情波动

1.季节因素与行情波动

2.长期因素与行情波动

3.偶然因素与行情波动

七.周期因素与行情波动

周期因素是影响行情波动的最大因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

19世纪40年代:萌芽;50年代:发展;60年代:理论形成

二.经济周期的产生和运转

1.经济周期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运动而产生的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

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不协调 2生产相对过剩:生产无限扩大,消费有效增长。 3个

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4.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

第三章战后经济周期

一.战后西方经济发展概况

1.战争结束到五十年代中期:恢复和重建时期

|

2.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高增长阶段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3.七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滞涨阶段(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率)

4.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期:动荡和调整阶段

世纪前十年

二.战后西方经济危机概况 P36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周期性危机经常发生

三.战后西方经济周期的特点

1.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2.危机比较温和,冲击性减弱

3.同期性减少

4.复苏时间长,回升乏力

{

5.失业率和通胀率同高(滞涨)

6.周期形态发生变化

7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危机→不投资→产品少→价格高→通胀

危机:放松银根(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

四.战后周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1.战争后遗症和国民经济军事化

2.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的稳定性越差,危机更频繁,波动幅度小;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企业生存几率大大增加,投资收益高)

3.西方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

①工农业结构的变化

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传统,新兴工业)

③服务业结构(比例占GDP最高)

4.国家干预经济

战前:市场自我调节

战后:看不见的手(有限);政府看得见的手(积极干预经济)

干预手段:①国有部门

②社会福利支出(安抚最底层;可以安定社会环境,也可刺激需求)

③国家购买

④财政手段(财政部)和金融手段(央行)

财政政策:减税,刺激经济

金融手段:·贴现率:贴现率大于再贴现率

·法定准备金

·公开市场活动:有价证劵的买进,卖出

第四章商业循环理论简介

资产阶级:商业循环理论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

不同之处:①研究方法不一样②得出问题的根源不同

③解决问题方法不同(马克思认为基本矛盾存在,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可消灭经济周期;而资产阶级则认为可以根据不同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

一.商业循环理论的演变

1.古典经济学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否定商业循环

2.新古典经济学时代(19世纪初—20世纪中):承认商业循环,百花齐放的年代

?

3.凯恩斯时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

4.后凯恩斯时代:滞涨

二.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

1.萨伊的理论

(1)生产要素和分配的三种收入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

三种收入:工资、利润、租金

(2)萨伊定律

中心思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

①在任何社会,从事生产的人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就卖得越多。

②一个企业获得成功,可以带动其他企业也获得成功。

③进口无害论: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和生产。

④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2.气象论:日斑论(商业循环是由太阳黑子造成的:气象异常→农业欠收→经济波动)

金星论

3.消费不足论

①西斯蒙第(认为没钱花,资金不足。原因:·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失业率高,收入低。·老板贪心,忙于扩充生产,暂用消费资金。·大企业吞并小企业,不要老弱病残,失业率高)②马尔萨斯(·有钱人不够钱用:高档品卖不出。·穷人越来越穷:低档品卖不出。认为应提高富人的收入,减少穷人的人口。)

③霍布森(国民收入贫富悬殊:富人储蓄过度,穷人没钱可花→消费不足)

4.创新论

熊彼特

创新的不连续性是经济盛衰交替的基础。

<

创新是发明的后续行为,跟发明无关。创新范围大于发明范围。

五种常见的创新行为:①引入新产品②采用新技术③开拓新市场④带头采取新的组织形

式⑤控制新的材料来源

创新成为商业循环的原因:

创新→经济发展的原因:创新活很活跃→带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创新→商业循环:创新的不连续性→投资减少→经济衰退→循环

创新的不连续性的原因:创新有风险;创新的回报随着创新的持续越来越少。

5.心理论

三.凯恩斯商业循环理论

1.主要观点

①否定传统失业理论,提出非自愿失业理论

②否定萨伊定律。认为不可能自动达均衡,要有外力。

·

③投资不取决于储蓄

拉慢经济发展速度,提倡挪用未来的钱。

④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⑤只有实行国家干预,才能提高有效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

2.三大心理规律

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每增加的资金里花费掉多少

②资本边际效率降低:新增加的投资所可能带来的回报(比例)

③灵活偏好偏高(现金,股票,基金,定期存款,国债)

越来越多的资产以灵活性好的形式保留,不愿意变成房,设备。投资意愿减少。

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产市场

边际消费倾向偏低资本边际效率偏低

\

↓↓

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

充分就业无法实现

3.危机爆发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4.应对思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

经济不景气:政府扩大开支,带头增加投资,增加市场购买,减税,降低利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

经济过热:政府收缩开支,加税,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

四.凯恩斯以后的商业循环理论

1.货币学派

弗里德曼:赞成国家干预,但反对干预范围,力度要调整,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货币信用领域。

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②收入指数化

③浮动汇率

④负所得税:社会福利的一种

2.供给学派

①恢复萨伊定律

②降低税率是刺激供给,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

@

③放松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

④降低政府支出增长速度,争取预算平衡

⑤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

第五章指标体系

一.有关概念

1.指标体系:指一系列相互联系指标所构成的总体,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量与质的变化。

2.领先指标:指有关在总体经济活动变化前先行变动的指标。

3.同步指标:指有关与总体经济活动同时变动的指标。

4.落后指标:指有关在总体经济活动变化后才开始变动的指标。

二.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体系可以说明经济活动上升或下降的情况,过去的情况以及变化的形式,并可以预测未来。

三.资料

1.资料的范围

①综合性资料/背景资料:人口,土地面积,气候条件,社会制度

②经济指标性资料: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就业率

③国际贸易资料:哪些国家是主要出口国,所占的比例

④金融货币资料:汇率,利率,通胀率,信贷规模

⑤商品市场资料:用于商品市场行情研究

2.资料的搜集

(1)案头搜集法(通过查阅出版物,报纸,杂志,书籍等)

,

①统计性刊物②文献性刊物

(2)实地搜集法:得到第一手资料。

①当面访问(最有效的方法,但受约束很多)②电话访问③信函访问④市场观察(3)购买法(中国不常用)

3.资料的加工

(1)资料的鉴别(代表性,可靠性,一致性,时间性)

(2)资料的整理(统一化,序列化,图形化)

第六章国民生产与国民收入

计划经济——物质生产领域

市场经济——所有经济领域

①生产要素论

<

②三面等值原则

生产=收入=支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值=国民支出总值)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

1.定义: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统计价格

(1)市场价格

①现行价格(货币GNP):包括货币币值变动因素

②不变价格(实际GNP):选准基期,剔除币值变动因素,更有比较性。

(2)要素成本价格

的构成

①生产法(部门法,增加值法)

[

GNP=A+B+C+D……(A为A部门创造的财富)

②收入法(成本法)

GNP=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折旧

③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GNP=Cp(个人消费)+Ib(私人国内投资总额)+G(政府支出)+Xn(净出口)=C(消费)+I (投资)=Eput(私人花出去)+Egut(政府花出去)

的作用

①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反映经济实力

②分析国内经济

部门构成分析,收入构成分析,支出构成分析

③判断经济衰退:GNP是否两个季度连续下降

5.使用GNP要注意的问题

`

①不同的统计口径

②货币GNP和实际GNP(不存在币值含金量的问题,才可用来计算增长速度)

③年度数据(经济总量,反映增长速度)和季度数据(行情分析)

④自身固有缺陷

二.国民生产净值(NNP)

NNP=GNP—折旧

三.国民生产总值(GDP)

GDP=GNP—国外要素净收入

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投在外国的要素收入—外国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四.国民收入(NI)

NI=GNP—折旧—间接税+津贴

广义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狭义国民收入:强调创造财富的人真正能分配到的财富。

第七章工业生产与订单

一.工业生产的范围

1.采矿业(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土石)

2.制造业(耐用品、非耐用品)

耐用品:金属,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玻璃制品。

非耐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品,燃料,塑料,皮革,纸制品。

3.公用事业(电,煤,水,气)

二.工业生产的量度(指数)

三.工业生产指数的分类

·

1.按部门分类

采矿业指数,制造业指数,公用事业指数

2.按市场分类

投资品指数、消费品指数、中间产品指数

四.工业生产指数的作用

1.总指数的作用

①年度数据反映工业增长速度

②月度数据划分经济周期各个阶段

③月份可衡量危机深度

危机前最高点—危机中最低点

危机深度= *100%

}

危机前最高点

(衡量工业受到的影响)

2.类别指数和个别部门指数的作用P105-106

五.工业生产订单P109

1.订单指标

①新收订单(时间单位;订单货物总量)

②未交货订单(无时间限制)

2.订单指标的作用

①属于领先指标,有预兆作用

②新收订单可预示工业生产的增长或下降。

未交货订单可预示工业生产变动的时点

,

③资本货物市场部门订单的变动可以表明投资支出的未来方向。

第八章其他经济指标

一.固定资本投资(FCI)

1.概念

固定资本投资是指政府主体和私人以工商业和居住为目的,购置和建造耐用设备和建筑物所形成的资本。

2.固定资本投资的构成

居住用投资+非居住用投资

3.固定资本投资的意义

①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②固定资本投资的规模影响生产能力以及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投资方向的变化会影响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

③固定资本投资的构成变化反映经济周期长度变化。

]

④固定资本投资的资本来源分析

来源:·自由资金:越高,对银行资金依赖越小,引导经济难度大。

·借贷资金:非常大,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影响显著。

4.建筑指标

①新建筑完成价值

②建筑数量

③建筑合同与许可

二.就业与失业

1.相关指标

①劳动力数量﹤人口,排除少年儿童,退休老人,劳动能力不健全的

②就业人数:为了取得报酬的工作人员

|

③失业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

④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

⑤就业不足

2.正常失业和非正常失业

劳动力供求平衡下还存在的失业:正常失业

劳动力供过于求:非正常失业

3.失业应对思路:解决非正常失业

减少供应:计划生育,提早退休

增加需求:政府给补贴,提前启动大型公共工程

三.库存

1.概念:是指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中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

2.分类: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

3.库存账面价值

4.工商业存销比率

=本月平均库存额/本月销售额

5.影响库存的主要因素

与生产和经营的规模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与价格走势成正比

四.综合价格指数

1.批发价格指数

2.零售价格指数

3.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可判断经济走势)

第九章世界商品市场行情

一.世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商品市场行情受经济行情影响非常大,但有它自己的特点。

二.商品供给、需求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1.商品供给、需求的一般规律

(1)供求关系

①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

②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机制相互适应的关系

(2)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则增加。(3)供给规律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4)规律例外

①越降价越没人买很贵的西装

②越涨价越多人买黄金饰品

2.供求弹性

①供求价格弹性

②需求收入弹性

③交叉弹性

3.世界商品市场供求的特点

三.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分析的步骤

1.分析商品的属性和用途

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属性决定用途,用途决定需求分析。

2.分析商品的生产(了解供给,生产是供给的基础,但不是生产多少就供给多少)(1)基本情况

生产国家、产量、占世界比例以及地位变动、生产变动规律

(2)重点情况

生产周期、垄断程度、季节性、政府政策等

垄断程度越高,适应市场能力越强,获得丰富利润。

垄断程度越低,价格波动越频繁。

易垄断产品:机器设备,机电产品

(3)季节性

3.分析生产的消费(了解需求)

(1)基本情况

(2)重点情况

消费周期、消费垄断程度、季节性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

4.分析商品的国际贸易

供求、历史、主要进口国、主要出口国等

5.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规律

机器设备﹥原料和半成品﹥生产消费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