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方法和学习动机-NCLRC

教学方法和学习动机-NCLRC

教学方法和学习动机-NCLRC
教学方法和学习动机-NCLRC

第五章:教学方法和学习动机

译自《世界语言教学:中文教学实用指南》前身《关键指南》

(Teaching World Languag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of Chinese;

The Essential Guid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

国立首都语言资源中心(National Capital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研究计划之一

2015年版权所有

本章内容

?让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第二页?教学指导原则.............................................................................................第三页使用目标语...................................................................................................第三页

提供语境和贯连文化...................................................................................第四页

明确说明语法...............................................................................................第五页

视情况调整反馈和纠错 ……………...……………………………...…...第五页

找出学生带到教室的背景知识 …………………………………………..第六页

提供对学生合适的输入...............................................................................第六页

使用真实未经修改的材料和语言...............................................................第七页

为转移设计教学任务...................................................................................第九页

和学生一起学习,别拽着学生走...............................................................第九页

慎重思考学生的目标和兴趣.......................................................................第十页

培养持续性的理解和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问题.......................................第十页

整合内容和语言学习 ……………………………………………………..第十页

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第十一页

鼓励合作学习……………………………………………………….….第十一页

在学生报告和课堂活动中结合科技…………………………………..第十一页?其他参考资源………………………………………………………... 第十三页

学习以另一语言进行良好的沟通需要长期的时间养成,这也是学生所面对较艰钜的

任务之一,基于这个原因,教师的教学很重要的部分包含找出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和动机的技巧。 教师需要协助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另一种语言、培养对他们的较广

义的教育和生活中可行的学习目标。

本章节概括地说明目前在美国为外语教师所认可,引起学生在语言学习兴趣和动机

的方法,并且提供在课堂中实施这些方法的指南,这些方法代表了合适的教学指南。

让学生参与语言学习

教导学生以另一种语言沟通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象征著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习

如何在有意义的语境和真实生活中使用目标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体会自身

和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

了解语言学习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学习语言的首要目的即是交换信息和想法,即使

学生没有大量的词汇或者完美的发音,学生仍然可以使用目标语进行沟通、产生有

意义的经验,并且拓展重要和有趣的想法。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时时都尽可能地运

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不管是在家、上网或者在国外,意即:学生即使还未全然熟

练时仍需要有自信地使用新语言,帮助学生达成此目标需要教师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语法应该清楚说明,但是并不是教学的焦点。反馈应该是合适正确的,而不让

学生感到气馁。合适的反馈包括回应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而已。

请见下列指导原则一、二和三。

培养学生实际可行的学习期望 许多学习者相信只有完全流利地使用目标语才代表

语言学习成功,学生需要教师的协助从而让他们了解在特定的教学阶段预期所能达

到的语言水平。学生将成功学习视为一持续性的完成任务时,便可以从早先的学习

阶段延续学习。教师让学生清楚明白这种想法的方式是告诉学生在一门课程的修习

中的某一个时间点学生预期达成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找出学生关

于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的先验知识,此举有助于教师提供学生语言水平合适的输入,

也有助教师和学生以真实的方式使用目标语。通过语言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先

前学习过的语言和概念深化对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请见下列指导原则五至九。

将较广义的教育和生活目标与语言学习目标联结 学生了解在课堂所学和个人兴趣

的关联时,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便随之提升,在课堂活动与自已的兴趣爱好相关的

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更为集中 。《重视理解的课程设计》中的课程规画和教案计

画的方法使学生有动力学习的原因在于这些方法注重使用外语拓展能对学生的生活

和思维产生影响的“宏观概念”(big ideas)。有关更多的反向课程课设计,请见“课

程规画”章节中的反向课程设计部分。

规画教学时,教师应该清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因为此举有助于教师整合对学

生而言有趣的内容。请见如下的指导原则十至十三。

最后两个指导原则并不只针对语言教学,但却是在课堂上强调沟通能力的实用技巧。请见下列指导原则十四和十五。

教学指导原则

下列的指导原则有助教师鼓励学生并且保持学习语言的热忱。

1. 使用目标语

2. 提供语境和贯连文化

3. 明确说明语法

4. 视情况调整反馈和纠错

5. 找出学生带到教室的背景知识

6. 提供对学生合适的输入

7. 使用真实未经修改的材料和语言

8. 为转移而设计教学任务

9. 和学生一起学习,别拽着学生走

10. 慎重思考学生的目标和兴趣

11. 培养持续性的理解和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问题

12. 整合内容和语言学习

13. 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14. 鼓励合作学习

15. 在学生报告和课堂活动中结合科技

1. 使用目标语

教师应该和学生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在课堂内外皆然。对很多学生而言,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实际使用外语既刺激又能激励学生,美国外语教师学会推荐在课堂时间至少应该有90﹪以上使用目标语 (ACTFL position statement, 201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i4a/pages/index.cfm?pageid=4368#targetlang) 。通过和学生从初级班时就开始使用目标语,教师能:

?提供学生许多在有意义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和教师以及同学使用目标语的机会。

?建立在课堂中目标语是一般沟通工具。

?提供在真实语境的口语和书面沟通的模式。

有时候教师可能怀疑:学生到底真正了解多少我说的话?这是一个很实际的考量,而且教师也应该在和学生对话是有所意识,脸部表情、肢体动作、手势、道具和其他偶尔的停顿都有助于沟通,检测学生的理解有多少。在“使用真实未经修改的教材和语言”单元中有更多的方法。

在课堂中使用目标语有助于学生达到沟通标准1.1、1.2和1.3在人际关系、理解诠释和表达演说三种沟通模式的目标。

2. 提供语境和贯连文化

除了使用目标语以外,为语言学习提供语境和贯连文化也很重要。

语境包括了关于下列要点的知识:

?话题或者内容

?内容中常出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与内容相关的社会和文化期待

为了帮助学生有了解和使用语言的真实经验,教师需要通过提高学生对语言型式发生语境的意识来准备学生,有的教师偏好给初级学生以学生的母语介绍文化内容,然后逐步转换至目标语教学,其他大多数的教师则使用目标语。为了提高学生对语境的意识,教师需要:

?询问学生关于该话题的知识有多少

?要求学生试着从一段选读的章节标题或者题目,或者一段听力的段落开头中预测

?复习词汇、包括常在该种教材中出现的惯用语短语、句型

?复习相关的社会和文化面向和假定

语言表达想法和传送文化价值观,异国文化对学生来说既有趣又可以激励学生。学生喜欢讨论优图(YouTube)、电影、电视节目、假期计画、名人和其他流行文化的话题。

教师和学生讨论语言时,通过涵盖一些母语者使用的固定语言形式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内容,将语言和文化串连起来。通常这些解释包括母语者会说或者听到的参考内容和原因,例如:许多语言依据在交谈者之间关系的正式性和尊重程度区分不同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和“您”,正式性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不同,常由许多因素所决定﹣﹣年龄、熟悉程度、社会和团体位阶等等。为学生提供关于正式度和尊重程

度的语境可以引导学生在和母语者沟通时,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将社会常规和语法形式串连起来既有趣又能拓展学生对于新文化和自身文化的视野。教授语境和文化关联有助于学生达到文化标准2.1所陈述的教学目标。

3. 明确说明语法

使学生意识到目标语的语法和相关术语有助于教学。通过比较目标语和学生的母语,学生可以获得对两种语言运作方式较深的理解,这种方式既有趣也能拓展学生的理解,许多学生第一次察觉自已母语的语法,以及其他语法是可能的惊人事实。通过这种发现便能达到比较标准4.1陈述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选择教授语法,给学生

提供资源并且通过使用例子向学生说明,而不是花冗长的时间释解语法。

在出现某一语法点的语境中讨论该语法点,要求学生在尝试清楚表达自已时想通一个语法规则是协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较有效的办法,而不是只让学生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教授语法。

有两种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

?说明性规则(prescriptive rules) 陈述语言应该或者必须如何使用,并且定义何者正确,大多数的外语教科书中有这些规则。

?描述性规则(descriptive rules) 陈述流利的语言使用者如何实际使用该语言,说明性规则和描述性规则的不同取抉于情境﹣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语言使用﹣

话题、交谈者的背景等等。

4. 视情况调整反馈和纠错

鼓励学生自在地使用目标语有助学生获得对自我使用目标语能力的信心。对谈的语流不应该因为教师的纠错而中断,学生跟教师交谈时,教师不但应该对学生言论的型式回应,也应该对学生言论的内容回应。 教师的回应对学生而言是很有用的理

解检测(comprehension check),在情感交流层次上也显示了教师真正把学生的话听

进去了,这也有利于建构学生以目标语沟通能力的信心,并且增进学生使用目标语的动力。教师应该把所听到学生重覆发生的错误记录下来,等到反馈部分时可以在小组中告诉学生,在学生发言后或者请学生再说一次时鼓励学生自我纠正。

反馈的技巧:

?将学生说错的话以正确的形式换句话说

?要求学生说明自已的话,请学生自已换句话说

避免每一次都给学生正确的形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依赖老师,而依赖自已进行纠错,这种方式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

5. 找出学生带到教室的背景知识

学生关于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和国家的先验知识是什么?学生可能知道的比他们想的还多,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聆听引发并利用这些先验知识。 学生知道目标语使用的城市或者有名的地方有多少?学生知道流行文化和名人有多少?学生知道目标语使用的人们所吃的流行食物是什么?学生能用目标语做什么?关注学生所知而非其所不知给外语课堂订立了一个正向的基调。

教学在基于学生先前的知识和长处上建构学生的知识时最为有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先验知识,并且试图拓展。学生是否曾经通过旅游、Skype视频或者网上的聊天室和母语者有过文化互动?学生知道任何目标语的片词或词汇?课堂上是否有华裔学生?从这些前述的经验让学生养成了对目标语使用者、文化和目标语的观感为何?

6. 提供对学生合适的输入

不管以口语还是书面形式,学生所接触的语言皆称之为输入(input)。输入给予学习者所以培养自行使用目标语的材料。对学生而言太难完成的任务或目标很容易让学生心灰意冷,而总是过于容易的输入也让学生感到无趣而无法促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不同种类和水平的输入和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上用来维持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输入主要有两种:教师控制的语言输入和真实未经修改的语言输入。

教师控制的语言输入应该:

?与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相符并且和学生的先验知识相关

?注重有意识的学习特定点:一个词汇的发音、两种时态使用的对比、新词汇和实用的社会规范

?经由教师或课本作者修改或控制

?在一课的演示或示范阶段使用(请见教学模式中的规画部分)

真实未经修改的语言输入应该:

?包括目标语母语者使用和制作的材料(请见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概念”和“真实未经修改的教材”部分)

?在课程规画的练习和评估阶段使用

学生能从教师控制的语言输入和真实未经修改的输入获益。教师规画教学单元时可以评估可取得的、而且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的输入种类,以确保所使用的教师控制的

输入和真实未经修改的输入之间得到平衡,以及按照合适的教学阶段这两种输入在课中使用。

7. 使用真实未经修改的材料和语言

为了学习外语,学生需要尽可能地听读目标语,如同母语者使用一样,而不仅仅只是学习一门外语。不管是文字、歌曲还是杂志上的广告,真实未经修改的材料都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真实未经修改的材料带领学生走出熟悉的领域,而走进异国文化,也提供了神游其他国家和文化的机会。

真实未经修改的教材和语言是由目标语母语者制作和使用的口语及书面材料,文化观点和价值在真实的材料和语言中表露无遗,这些在文化标准2.2中陈述,教师也

可以通过教师语(teacher talk)、教材和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材料和语言。

教师语 教师和学生对谈时,尽可能自然地使用目标语,不自然地将语速放慢也许

可以让信息更能为学生所理解,可是也可能扭曲了在自然语速中发生的微妙发音改变。

?以正常语速说话

?在自然短语或短句末停顿,例如:在书面的语言形式时,在逗号或者句号之后停顿,让学生有时间理解信息而不破坏自然语流的意思和流畅性?使用学生熟悉的词汇和句型

?为了增进理解,以不同方式陈述相同的概念

材料 给学生真实未经修改、由目标语母语者制作和使用的阅读和听力材料,诸如:报纸、杂志、网站、广播、新闻和电影片段。

真实未经修改的材料:

?可以比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更为复杂,并且拓展学生现有知识的疆界

?注重于听读段落时真实的语言使用

?将教师或者课本作者修改的部分减至最小

教师的目标在于在不将材料修改到不可理解的地步,让学生可以取得这些材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应该:

?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教学任务,并且包含有助于学生完成任务的真实材料?审慎检视教材,确保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对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是合适的,以及学生可以理解文化内容

?选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后,在活动前事先介绍相关的词汇、语法和文化资讯?清楚教导并讨论有助于学生使用材料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策略

?要求学生听读或者浏览材料以取得对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合适的目标的信息。

例如:学生如果是初级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使用某一杂志文章,便可要求学

生使用“推论”的学习策略,从照片或者学生所能在文章字理解的字词推论

出主题;较高级水平的学生可以阅读文章找寻大意,通过阅读获得的意思可

以帮助学生完成较大的学习任务,诸如:从阅读得来的信息进行在和同学讨

论辩论题目

学生在能使用真实材料完成有意义的任务时,也能得到自信,这对初级或者高级的学生都一样,学习的信心鼓舞学生继续使用目标语而越学越多。

学生应该有取得不同种类的真实材料的管道,网络是资源丰富的方法之一,这些材料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困难度都有,教师可以为初级和高级学生都选择真实的材料,在UCLS语言材料计画中提供了一些真实教材的范例,请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Lessons.aspx?menu=003。

教学活动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使用目标语,包括与同学或者参访课堂的母语者对话、在网络上研究、看中文电视节目的录像等等。

人际关系沟通模式的教学活动 学生体验包含与人互动的对谈,如:和母

语者谈话或者与其他学校进行线上会议的真实教学活动很重要。教师的目标

是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使用目标语,为了达成此目标,教师需要:

?事先说明学生将会体验的所见、所听、所闻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学生便能对参与的活动有概念

?要求学生找出一两件想通过参与该活动而学到或者体验的事情,并且在活动后进行关于学习的报告

?给学生一张简短的信息问题单以供提问,或者学生也可以在活动前自已列出问题

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活动 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作为真实材料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且产生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有趣讨论。网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与学生个人兴趣的多种语言材料的管道,此外,听读真实材料和参与真实生活中的教学活动对任何水平的学生都有激励作用。它让学生感到自已能使用目标语,例如:和中学学

生看中文电视节目或者影片激发学生讨论家庭生活、时尚或者道德观等任何议题的生动讨论 。

8. 为转移设计教学任务

学习中的“转移”指的是能够将知识、理解和技能从一个情境中应用到另一个新情境。所有沟通式的语言教学的目的都是学生能转移在课堂上所学的至课堂外的真实世界生活中,例如:如果学生在课堂的角色扮演中学会如何以中文问候陌生人,而可以转移中文的问候到真实的情境。这两个情境有所不同,问候也会因此稍有差异,然而,多数具备问候与了解语境知识的学生能够应用所知至新情境中,学生发现自已能在真实的外语情境中学以致用时,会十分有学习动力。

转移就是:

?在跟原来所学不同,具有或者不具有语言提示或支持的情况下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通过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和变数而展现,越复杂、越多变数的学习任务,越能展示转移真正的理解

?审慎思考后的使用所有语言技能,而不是经提示,或者简单地插件式或者死记硬背的反应 (Eddy, 2006).

转移需要依新情境而及时调整的能力;它不是仅仅积累琐碎事项或者完成操练的结果而已。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合宜地使用语言需要高度的适应力、对新情境的容忍度、能够处理不完整信息,以及在最少或者甚至没有语言线索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教学生转移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另外,也包括使用真实的教材和教学活动,因为这些情况给学生充分提供在使用目标语时模稜两可、缺乏清晰和最少语言提示的学习经验,然而在受到保护的情境下,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养成学习策略,以处理不完整的语言输入,学生便能以目标语执行学习任务和计画,并且探索有趣的概念。在课堂外真实的语言经验和课堂内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即使学生的语言水平仍不甚熟练,学生也培养了能以目标语沟通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从这些真实的学习经验中培养学习策略以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

因为转移的能力能巩固强加学生使用目标语的能力,因此能激励学生;它也给学生使用目标语的自信心。

9. 和学生一起学习,别拽着学生走

学习语言是需要长期且不断的重覆。教师视需要,准备循环给学生各种语言和文化面向的重覆练习。除了总结性评估以外,经常使用形成性评估也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知道学生需要重覆或者复习的时机〔请见评估章节〕。在教案中建立经常的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便能反思自已的语言学习目标和进步情况,也能告知教师他们的需求。

10. 慎重思考学生的目标和兴趣

为什么学生上中文课?课堂外学生怎么应用时间?学生有兴趣的是什么:美术、运动、音乐等等?学生想怎么用中文?找出并且整合这些目标和兴趣至教师的课程设

计和教学中,其中一个教师得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的方法就是给小学学生和家

长回家功课填写问卷,然后隔一天在课堂上讨论。

思考学生如何在将来使用中文能激励学生学习,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将学生使用中

文的方法写下来,并且使用这些目的和任务作为持续性了解的基础(引导内容的宏

观概念)以及课堂活动。更多关于持续性的了解,请见教学规画章节中, 反向课

程设计的部分。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保持弹性,并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感到敏感,如果

学生对某一主题不感兴趣或者失去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不教而改试其他的,并且要

求学生提议其他的方案,学生知道自已有能在外语课堂中的活动控制权,便会对该

课更感兴趣并且承担更多自我学习的责任。

11. 培养持续性的理解和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问题

《重视理解的课程设计》(UbD)的教学规画框架将概念学习和明辨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置于语言教学的中心,《重视理解的课程设计》有两个关键成分:持续性

的了解和关键问题。持续性的了解是广泛的智能概念,而关键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反思和关于在持续性的了解中陈述的概念的明辨性思维(请见教学规画章节)。

当教师规画持续性了解和关键问题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目标和能力有助教师保持“宏观概念”在学生有兴趣的主题中。

注重文化的持续性了解和关键问题给学生开启进入另一个国家和文化的视窗,这个

视窗常常是让学生比较自身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很强的趋动力,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贯连,并且在新社群中找到自已的栖身之地。

12. 整合内容和语言学习

教师应该设计整合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学到的学科内容和语言课程的教案,于此学生

便认为关于他们已知的阅读、讨论和写作材料很有趣。 学生对该题目的知识有助

于了解并且运用新的语言知识,学生也能在已有的知识上建构更多的新知识和语言

水平。整合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给计画出国在需要使用目标语领域中学习或工作的

学生提供了真实生活的语言应用,这便是一个很强的学习动力。 整合学科内容有

助于学生达到贯连标准3.1和3.2的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产生关联,并且以新的

语言获得信息。 CARLA提供了关于在课堂以科技辅助,实施以内容为本的语言

教学详尽的信息,请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cobaltt/index.html。

13. 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如果学生在真实的世界情境中学习使用语言,学生一定有真实而现实的目的﹣可能他们自已已经找出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活动中使用目标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活动和课堂外他们会使用目标语所做的事进行明确的串联。

一般沟通都有一个目的:传送与表达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如:解决问题、制定计画、合作完成计画等等。当外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性的,这些活动便反映了课堂外的沟通活动。在这些课堂活动中,学生使用目标语获得信息、拓展部分的了解或者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包含解数学的文字描述题、写一个填字游戏、拍影集、准备报告或者草拟计画等等。更多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请见三种沟通模式(人际关系、理解诠释和表达演说),以及贯连、比较、社群和文化等主题的章节。

14. 鼓励合作学习

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合作学习,两人一组或者小组活动很能激励学生,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在小组中说目标语的机会,可以增进起初不愿意在大班发言的学生的信心。 教师也需要以明确的任务和结果的形式,给予学生两人一组或者小组

合作活动的结构。在合作学习中,分工合作决定应完成的工作是很好的办法,例如:报告者、记录者、领导者等等。这样分工的结构可以让学生在研发工作计画、讨论任务实质和演示结果时互相合作。教师需要记得提醒学生经常轮替角色,学生才能学到在跟各种角色协商时所需的技巧和语言。

教师也需要教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所需的语言,包括担任不同角色时所需的语言、在团体中如何取得大家的注意、表达想法、同意、不同意、提议等语言。教师可以建构学习任务和角色来创造需要互动时更复杂或者较精简的小组讨论。

教师需要记得仔细规画合作教学活动,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检视学生的情况,然后评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成效。

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有:

?依学生的互动而定:学生必须通过了解彼此所知和长处来收集有用的资源。

?以任务为导向:活动有明确的结果,诸如:解决问题或者绘制地图。

?有一定时间限制:学生在事先定好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

15. 在学生报告和课堂活动中结合科技

随著科技的进步,学生学习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学生很快地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电子设施找寻关于任何事情的解答。虽然教师有时候认为在课程中整合科技很可怕,或者如果科技设备临时出状况时很冒险,可是如果一切执行得很顺利,在课堂中使用科技不但可以联系学生,而且也给学生建构所能使用以及能在将来生涯上派上用场的科技技能。

科技能给学生机会及时取得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真实的语言。不管是阅读新闻、听播客(podcast)、看影片或者以目标语用视频(skype)交谈,学生都有能力在课堂内外拓展语言和文化知识 。

国家首都语言资源中心的网站在教师科技部分,以及CARLA的学习部分都提供了在课堂中整合科技的活动和规画,请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teachers_corner/tech_for_teachers/feature.html,以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cobaltt/index.html。

教学方法和学习动机

参考教学资源

若想坐拥一座包含语言教学重要书籍的“教师书城”,请见“参考资料”,在“教师书城”中引用的书籍都在“参考资料”中介绍了许多重要的概念。

关于更多主题的信息,如:参考书目和参考教学资源,这个章节引导教师在此网站连结其他章节。在本部分本书仅介绍特定引用出处的参考资源。

引用参考资源出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的语言教材计画(Language Materials Project)为语

言课提供真实教材的丰富资源,请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该网站的材料包

括不同网站、新闻出处、日常物件、所有物品,如:洗发精到房屋的广告连结,还有音乐网站和歌词的连结等等。教师连结至该网站时,键入中文和所教课程的语言水平(初级、中级、高级)以及学生的年级(小学、中学、大学)。

CARLA有很实用的网站,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科技:CARLA科技整合模式,

请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technology/modules/。教师进入该模式探索内容后,便可以探寻较大以内容为本的教学网站,科技模式是其中的一部分。

国家首都语言资源中心的电子新闻稿和网站包含针对“教师科技”(Tech for Teachers)的文章,请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teachers_corner/tech_for_teachers/feature.html。这些文章包括为教授

各种语种、语言水平和年级的语言教师设计的在外语课堂中使用科技的信息。

引用书目: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2011). ACTFL Position Statement on Class Size. Retrieved from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for

Foreign Language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2733856.html,/i4a/pages/index.cfm?pageid=4368#targetlang

Eddy, J. (Writer) & Couet, R. (Director). (2006). What i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elevision series episode of the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Collaborative)). Columbia, SC: Sou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 (2006).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Lawrence, KS: Allen Press, Inc.

旅游动机激发因素

【摘要】: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人的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因或动力,也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先决条件,旅游者通过旅游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但是如何激发旅游动机,促成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旅游动机与需要的含义以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浅析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因素,探讨如何激发旅游动机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动机旅游者影响因素激发需要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国家现代化产业经济增长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结合旅游者心理,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推动一个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动机的概述 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是受一定的内部力量支配的,这种内部的驱动力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动机,动机驱使人们从事某项活动,回避某项活动,或者停止某项活动,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内因。 心理学界对动机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指导行为的力量;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为实现目标而行动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由需要推动的,是满足这种需要并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综合上述几种意见,我认为,动机是由内部需要引起的,促使行为产生并使其持续指向特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 二、动机的形成机理 (一)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需要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起点,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外部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是个体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产生的,是有机体得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系统地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模型。这一理论广泛地应用于产业和组织心理学、营销、旅游等领域。马斯洛把人类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即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而产生的需要,如对食物、水、氧气、睡眠、住所、性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即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免受伤害的需要,如对健康、安全有序的环境、稳定的职业和有保障的生活等的需要。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教学提纲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一:选题背景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学习动机缺乏是根本.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选题的意义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核心作用。要通过对学习目的的教育,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通过加强考试和竞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部分综述了学习动机的一些理论和这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导向,从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和教学的角度提出来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和策略。这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三:研究的现状 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影响,同时先行的强化也会对学习的动机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成功的认识的偏失,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偏向于功利化,趋向于用利益或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算得上成功。大学也由以前的由少数人的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基本上70%以上的高中生都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上大学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及能否发展的很好与在学校的学习关系不大,且如今毕业的大学生的结果强化了这一点。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效能期待,因此学习的动机下降。 2、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学好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 3、学校缺乏一种竞争的环境,外在刺激因素不够。当前学校教学,基本上只是以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制度做为对学生一种奖励和考核;时效性

基于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网络零售营销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基于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网络零售营销策略分析近年来,由于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良好稳定的法制日益健全的互联网环境都大大推动了网民的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致使新的一种市场零售营销方式诞生—网络零售,如今网络零售是人们最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也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网络零售的是否成功取决于网络零售营销策略的是否成功,一个符合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营销策略,更具有价值,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利润,更能使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据市场。本文抓住消费者基于价格和个人自身特点购买过程,通过研究消费者的成本,购买心理,需求特点,兴趣爱好等动机来分析网络零售营销策略。 1 网络零售营销的涵义 网络零售是在21世纪初期才开始在中国盛行的一种新的营销手段。经过10来年的发展和壮大,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想通过对其的分析和研究来提出更好的网络零售营销策略。 网络零售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同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这是徐吉辰(2010.1)[1]曾在《基于网络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网络营销策略》中写到的。威柏认为网络营销最直观的认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络为导向,为实现企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企业活动。李雪红(2010.6)[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析》中描述到,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陈晓雯(2010.5)[3]在《浅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一文中谈到,网络营销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属于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和网络服务等的总称。 焦国强(2009)[4]在《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以西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厂为例》中写到,网络营销就是利用现代互联网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包括企业和产品信息的发布,品牌的传播,产品的促销与推广,企业的客户服务和市场调查等。网络营销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利用网络为企业产生谋取直接经济效益。仉建军(2009.12)[5]在《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策略

对旅游动机的研究

对旅游动机的研究 【摘要】: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得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动机是在人希望其需要得到满足时被激发产生的。一旦某种需要被激发,一种紧张的状态便会存在。它驱使人企图减少或排除这种紧张感。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的内部动力。旅游动机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旅游去进行旅游活动内部动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内心中就产生了不平衡,因此人们普遍渴望能够对这种不平衡进行调节。旅游活动是人们公认的能有效地调节人们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一旦产生了旅游的需要,旅游动机就推动其为满足旅游需要而进行种种努力:把行为指向特定的方向,做出旅游决定;开始旅游活动;维持旅游活动的进行并达到目的;满足旅游需要;最终消除心理紧张。不管旅游动机如何复杂,其实实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多种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行为产生、实施的源动力,对旅游者旅游行为、旅游地旅游策划、旅游开发、旅游形象等有重要的影响。旅游动机的研究不可以仅停留在某一层面、地区和某一时间段内,而是要开展广泛的、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一一对应的具体研究。不仅是理论上的描述而且还需要有更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即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动机,旅游动机,旅游行为,激发旅游动机

由于人们外出旅游时并不是单一的动因。往往有多种原因,因此,人们在对旅游动机的分类时是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的,这就导致了多种分类方法的出现。 二、产生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旅游动机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个体的内在条件,即人对旅游的需要,但是人们具备了旅游动机的主观条件后如果客观条件的不允许,并不一定能够形成旅游动机,因而旅游行为也不一定能够发生。 所谓的客观条件就是外在的诱因或刺激的条件。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因素:时间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时间条件。人们外出旅游必然要占用时间,如果不能摆脱繁忙的公务或无休止的工作,没有供自己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人们就难以产生旅游动机。我国正已开始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也早已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还实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长假“黄金周”制度。这些时间条件对中国人旅游动机的产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1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3亿元人民币。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3、 参考文献 (10)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通常称之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火车之所以能走起来是因为有火车头在拉动,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是对学习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自觉性,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这里不大对劲哦)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说培养与激发会不会好些)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意义,现状 一、绪论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同样,人的学习行为也是由动机驱使。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没有学习的愿望,任何外界条件(条件这个词放在这不大合适吧)都没有用。学生动机虽然是内在的,但它的产生却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我们应该正确、合理的结合内外部条件此处删掉了一个着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相互转化,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这里有必要要逗号吗后面有必要加爱好吗)爱好,对学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 习 动 机 的 培 养 与 激 发 姓名:熊洪 学号:20090341047 班级:物电09级1班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知道,人类的行动,常被各种复杂的动机所引起,饥和渴,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人的行为的动机,一部分是生而具有的,一部分是由学习得来的。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从社会上说,不进行教育和学习,不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物质和精神活动就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不能延续和发展。从个体来说,不学习就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说发展和提高了。所以从根本上讲,学习动机是社会和个体的这种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或愿望,它对学习起推动的作用。学习上的自觉性,就是指学生对社会和教育者的要求及其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使其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后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先使学生产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学习活动。有的教师善于采用问题教学法来引起学生需要的感觉。如有的数学教师在讲相似三角形时说:“学了这一切,不上树可以测得树高,不过河可以量出河宽”;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马路边上的电灯怎样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着了,天一亮都灭了?”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教学法之所以比讲演法更有效,是因为问题教学法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去读书,去听讲,去搜集材料或去实验的。教学时,教师若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发生迫切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二、明确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以及活动的价值,就会生发学习的需要,从而全力以赴。盲目地学习,效率必然较低。比如,在教三角形、圆形和多边形面积公式时,使学生认清掌握了这些面积公式就可以测量学校教学楼、校办厂、操场的面积以及工厂的车间、农村各种庄稼地的面积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学习地理,在讲比例尺时,讲清懂得了比例尺的换算方法,就能在地图上测出北京至任何一个地方的路程;学习生理卫生的某一单元时讲清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在于研究眼睛的卫生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学习目标讲得越具体越好。确定学习目标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可过于远大,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同时,应使远大目标与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心理学的研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广,水平也较高,他们往往既有远大目标,也有切近的具体目标,两种目标结合得较好;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比较窄,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只有切近的具体目标,或只有空泛的远大目标,这两种目标常常是脱节的,因而学习的效果就差。 三、了解学习成绩

消费者购买动机与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消费者购买动机与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购买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实行某种购买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研究和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消费者动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消费者购买动机营销策略 一、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 1、生理性购买动机 生理性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维持、保护、延续及发展自身生命,产生购买能满足其需要商品的动机。这些动机多数建立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 2、心理性购买动机 心理性购买动机是指由消费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引起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可分为情绪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心理性购买动机较之生理性购买动机更为复杂多变,难以掌握。 (1)情绪动机。其是指由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引起的购买动机。情绪动机下产生的购买行为一般具有冲动性、情景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2)情感动机。其是指由人的道德感、群体感和审美感等人类的高级情感而引起的购买动机。例如,人们出于爱国情感购买本国产品。这种购买行为一般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特点。 (3)理智动机。其指消费者经过对商品的质量、价格、用途、款式、品种等进行分析、比较后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它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商品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的。在理智性购买动机驱使下的购买活动,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讲究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要求价格便宜、使用安全、服务周到等。理智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为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控制性的特点。随着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来属于理智性购买动机的商品会逐步转化为情感性购买动机的商品。 (4)惠顾动机。其是指建立在以往购买经验基础之上,对特定的商品、品牌、商店等产生特殊的信任和偏爱,使消费者重复地、习惯地前往购买的一种购买动机。它具有明确的经常性、习惯性特点。 3、从众购买动机 从众购买动机是指在购买某些商品方面受其他消费者影响而盲目跟风购买

老年人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管理系2013—2014第一学期专业选修课期中考查 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年级2012 姓名罗莹 学号062

老年人旅游分析 老年人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之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巨大,比任何其他国家老龄化的进程都快,无论是净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2006年我国超过60 岁的老年人达到1149亿,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老年人由于退休后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使得老年人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大,身体状况的不断提升,使得老年人有参与旅游活动的基础,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使得老年人不再认为旅游是一件奢侈,无用的事,而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老年人对旅游市场具有重大的潜力与价值。 为了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下文将从老年人的旅游动机,老年人出游障碍以及如何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几个方面来分析老年人旅游。 老年人的旅游动机 老年人的旅游动机主要有四大类: (一)求美求异动机 持有这种动机的老年人能从美学的高度审视旅游地,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新异奇特的景物、活动以及现象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使老年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享受并获得足够的刺激。 1.求美动机 求美动机来自内心,是为了满足美的需要。具有此动机的老年人以注重旅游地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等为主要目的,强调旅游对其精神生活的陶冶作用,追求旅游美感带来的身心享受。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游览自然、人文景观,比如到红色旅游景区,回忆过去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历史,缅怀先烈,或者是参观历史文化吸引物;第二,品尝美食,比如到海南品尝一下平时无法经常吃到的水果或者海鲜美食等。 2.求异动机 求异动机的旅游者以注重旅游产品的新颖、奇特为主要目的。产生这种动机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刺激不足。刺激不足会引起身心疾病,因此他们有意识地寻找某些能够使他们感觉更有活力的刺激形式。而旅游以充满娱乐的刺激方式弥补老年群体生活中刺激不足问题的同时,还满足了老年人的好奇心,使他们可以逃避日常例行事务和摆脱单调所引发的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生孟静 学号 1016800143032 专业小学教育 层次本科 通讯地址定州市怀德小学 邮政编码 073000 指导教师彭泽平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摘要 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以激励为手段,使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适当开展竞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意义,现状,激发,培养

目录 摘要 (Ⅰ) 一、绪论 (1) 二、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 (1) 1、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就大,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就强。 (1) 2、学习动机对小学生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它可以增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1)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既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4、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5、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它可以唤起、维持、指导人们的学习行为。 (2) 三、当前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 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内部动机薄弱。 (3) 2、外部学习动机很强,长远的社会意义的学习还没有形成。 (3) 四、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建议。 (4)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3、使用多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增强内部学习动机。 (5) 4、以激励为手段,树立学习自信心。 (5) 5、根据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6) 6、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孩子学习动力。 (6) 7、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7) 8、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 (8)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与4P营销策略之研究毕业论文(可编辑)

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与4P营销策略之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速猛发展,东西方经济的融合,奢侈品这种曾经对普通大众来说遥不可及的贵族商品正快速渗透中国市场,并被众多消费者所接受和追捧。但中国独特的文化使得中国奢侈品的消费呈现出与西文国家不同的现象。本文首先对奢侈品的含义和特性作了界定,然后分析两个不同的奢侈品市场情况:欧美日市场和中国市场,并概括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特征和奢侈品牌在中国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再基于对消费群体的划分概括,着重探讨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并以4P经典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相对应的营销策略,以期能对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字:奢侈品群体消费动机 4P营销策略 Research on motivation of Chinese luxury consumption and 4P marketing strategy Abstract With the fierce spe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st and West, a luxury that was out of reach for the general public goods is rapidly penetrate the Chinese market, and was accepted and sought after

by many consumers. But China's unique culture makes the consumption of luxury goods in China shows the phenomenon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uxury goods were defined first, and then analyzed two different market:Western and Japanese markets and Chinese markets. And ou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uxury market and luxury brands in China's development problems. Then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general consumer groups, focused on the motivation of the Chinese luxury consumer, and the classical theory as a guide 4P corresponding proposed marketing strategy to b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uxury market ideas. Keywords: luxury goods group consumer motivation 4Pmarketing strategy

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机的激发 郭望娣 (齐齐哈尔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09级) 摘要本文从旅游动机的概念从发,浅析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因素,在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激发旅游动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大峡谷的旅游发展实例,探讨具体情境中如何激发旅游者的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促进旅游地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影响因素;激发;清江大峡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国家现代化产业经济增长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结合旅游者心理,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推动一个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 要探讨旅游动机的概念首先要从旅游说起。旅游的定义有很多,但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艾斯特定义,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而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是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通常生活中所说的旅游就是旅游者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地理空间环境的变化中的所有体验的总和。动机一词则源起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也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因此简单地说,旅游动机就是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确定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旅游行为就是在旅游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并维持的。 从心理学上说,动机与需要紧密结合。动机产生于人的某种需要。旅游动机与旅游需要相结合。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人们外出旅游,满足的需要多半是较高层次的,属于精神需要。尽管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也有满足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讲课教案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 发

从学习动机理论浅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政学院10政本杨思佳 10102314136 摘要: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论、需要层次说、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论、归因动机理论这五种,它们分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分别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培养与激发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经常出现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焦虑等问题,从而导致成绩下滑,学习兴趣的降低。而以上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习动机理论具体有哪些方面呢?一、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的观点,人们产生某一行为的原因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

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因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需要层次说 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广泛的影响。他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比如:小王想要学会某项技术,于是他就会不断的联系,一旦他学会了满足了需要,他就不会再去学习了,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分别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人爱或没有收到尊重就会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是被动的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嘲笑自己。(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开成。 2、替代经验。

浅析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章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在分析研究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选择对本企业最有吸引力、可为之提供有效服务的市场部分作为目标市场,并在目标市场上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进行适当的市场定位,方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第一部分:学习目的和要求 1、重点掌握 市场细分的实质和客观依据 目标市场策略 影响目标市场策略选择的因素 市场定位策略 2、一般掌握 确定目标市场的原则 选择目标市场覆盖模式 市场细分的意义 细分市场的基本评价 3、一般了解 产业市场细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定位的程序 市场细分程序 4、应用分析 运用市场细分的标准分析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细分 一、市场细分概述 (一)市场细分的基本概念 市场细分是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 史密斯 1956年提出来的市场营销概念。市场细分是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在需求上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消费者群,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细分市场的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亦称“子市场”或“亚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在需求上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消费者构成的消费者群。 (二)市场细分的实质 市场细分的实质是细分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就是要分析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需求基本相同的消费者归为一类,这样就把某种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

市场细分实际上是对同种产品需求各异的消费者进行分类。消费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爱好、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具有明显差异。市场细分就是要在存大异求小同的基础上,把各种不同的消费者组成对产品某个特性具有偏好的群体。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之提供服务。 二、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及意义 (一)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 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主要表现为: 1、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决定的购买者动机和行为的差异性。市场细分就是把异质市场划分为同质市场的过程。整体消费者市场可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同质市场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需求、购买行为、对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反应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市场。只有少数产品的市场属于同质市场。异质市场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需求、购买行为、对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反应等存在差异的市场。绝大多数产品的市场是异质市场。正是异质市场的存在,使市场细分成为可能。 2、消费者需求的相似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需求又具有相似性,并形成相似性的消费者群。这种相似的需求群体也是市场细分的前提和基础。 (二)市场细分的意义 1、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分析、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市场细分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策略和竞争手段。现代市场营销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合理地进行市场细分,对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通过市场细分,选择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企业能够集中使用优势资源,投入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3、市场细分有利于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由于整体市场需求变化较快、较复杂,企业难以及时掌握,致使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缺乏时效性。进行市场细分,企业能密切注意细分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第二节市场细分的标准和方法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在消费者市场,影响消费者需求差异性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等。 (一)地理细分 根据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地理变量来细分市场称为“地理细分”。地理细分变量包括国家、地区、城市、农村、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气候、地形、地貌、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等。 地理细分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处在不同地理环境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方式和家族观念,他们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对企业所采取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会有不同的反应。 现代企业,尤其是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地理细分成为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小企业在经营中也需要对区域市场进行再细分,以便挖掘适合于自己的市场空隙。 (二)人口状况细分

动机的培养与开发

第二章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内驱力理论 四、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二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人不会无缘无故地采取行动。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和实现某种欲望和需要而发生的。动机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作用。 2.指向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决定人是否开始采取行动,而指向功能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采取朝向什么对象的行动。动机能够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决定人的信息接受方向,即具有将行为引向某一特定接受对象的指向功能。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产生后,动机推动着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者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目标。 4、强化功能 当行动达到预定目标时,动机会促使有机体强化被肯定行为的发生频率,从而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或接受习惯。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组成: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情如名誉、地位等。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师所提供的奖品、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基于动机冲突的营销策略

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 基于动机冲突的营销策略 摘要: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而且,这些复杂多样的动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使得消费者在作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动机的影响,而这些动机往往又是相互冲突的,从而形成了购买动机冲突。本文对消费者购买冲突的三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动机冲突营销策略 正文: 所谓动机冲突是指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这种购买动机冲突就表现为消费者购买商品将得到的利益和相应的支出与其预期之间的矛盾。因此,消除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之间的冲突,使消费者在心理上保持购买利益与预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便成为市场营销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动机冲动的类型 1.1双趋型冲突 双趋型冲突指消费者有两个以上争取实现的目标,但是任一商品的消费只能实现其中的某一或某些商品的目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不可能同时消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必须被迫从中进行选择而发生的动机冲突。购买者在购买过程中,由于对这两个商品的各个方面,诸如质量、价格、款式、效用等,通过综合评价后,可能感到这两个商品的几个主要方面难分优劣或各有所长,一个可能质量高、款式新,另一个可能价格较低、比较实惠、也可能质量、价格、款式、效用都比较接近,所以,就难以决断到底购买哪一个最好。两种被选目标和相应商品的引发力和激励力越大越形成均势,动机的冲突就越强。获得奖学金后,是出去旅游还是请同学出去吃一顿?星期天是和朋友一起逛街还是在宿舍玩电脑?此类抉择均是双趋冲突的典型代表。 1.2双避型冲突 双避型冲突指消费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面临两种以上的选择方案,其中任一方案的结果都不理想,但是又必须从中选择其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例如,一些人一方面害怕出现龋齿,另一方面又不敢去看牙医,此种矛盾心态反映的就是双避冲突。当家里的洗衣机经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激发动机的策略分析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企业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细分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而且身体状况允许等。如果一个人主观上没有旅游的动机和愿望,即使具备客观条件,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者。因此,有必要对实现旅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进行探讨。而这一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1] 旅游动机的特点[2] 它具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特性。 (1)旅游动机的对象性。旅游动机总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旅游目标,即人们期望通过旅游行为所获得的结果。比如,长期工作的紧张感就会使人产生去室外活动轻松一下或外出旅游的动机,寒冷的冬季会使人产生去温暖的南方旅游的动机,而炎热的酷暑又会使人产生去避暑

胜地旅游的动机等。旅游动机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的指向。旅游动机一旦实现,总能给人们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 (2)旅游动机的选择性。人们已经形成的旅游动机,决定着他们的行动以及对旅游内容的选择。由于旅游者在国籍、民族、职业、文化水平、性格、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很大的选择性。比如,在黄金旅游周期间,有的旅游者选择江南古镇水乡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巴黎假日七日浪漫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在旅游方式上,有的旅游者选择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有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旅游等。此外,已经实现旅游动机的经验使得人们能够对旅游行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哪些旅游行为要先行实现,哪些旅游行为可以留待将来实现;哪些旅游行为较容易实现,哪些旅游行为一时难以实现等。 (3)旅游动机的相关性。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经济活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往往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旅游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旅游动机体系。旅游动机体系中的各个动机具有不同的强度,在强度上占有优势的旅游动机往往主导着旅游行为的主要目标,其他旅游动机则为辅助动机。比如,旅游者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又想顺便探望一下老朋友;在外出经商考察的同时,又想观光一下当地的人文景观等。 (4)旅游动机的起伏性。人们的旅游行为是一个无止境的活动过程,因而旅游动机一般不会立即消失,它作为一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