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代词宗 期千万世——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论文

一代词宗 期千万世——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论文

一代词宗 期千万世——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论文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班级:2014级秘书学班学号:140154020 姓名:栗玉贞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内容摘要】李清照,后人眼中的“婉约之宗”,其创作成就仅在辛弃疾之下, 为古今第二词人。综观李清照的作品,题材并非单一,体裁更为丰富。欢愉与悲苦、闺情与伤国,每一种风格都有很多佳作。而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风水岭,前后两个时期的生活大相径庭,所创作的诗歌风格也发生巨大变化。在先后经历亡国丧夫之痛后,其诗词中的闺阁之音渐淡,男子般的气概与意境增多。正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易安词最能代表宋一代之文学,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词人”。 【关键词】婉约派闺阁之音夫妻伉俪分居悲叹南渡爱国情怀 【正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一般我们很难想象这两首风格差异迥大的诗词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但它们又确实是同出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之手。两首诗词分别创作于新婚初期与靖康之难后,从起初的闺中小儿女心态到之后的忧国情怀,李清照用她的作品诉说着生平所历。 一、待字、初嫁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其母王氏出身名门,文学修养极高。父母家学渊源,为李清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幼年丧母,在父亲擢至汴京时,她跟随其他亲人在明水长大,生活的无拘无束养成了她“倜傥有丈夫气”的爽朗性格,明水的秀美风景也为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最初的素材。李清照的《如梦令》虽只用了三十三字,却为后人留下了别具一格的、豪迈倜傥的小令。人称“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李清照的词风总的虽属婉约派,但她的作品中却没有过多的脂粉气,有些尚可归为豪放一列。恰如她的小舟驶入“藕花深处”而“惊起一滩鸥鹭”一般,她的出现也在当时的文坛中荡起一层涟漪。云英未嫁时她的诗词中无不洋溢着少女的烂漫与恣意。“知否,知否?因是绿肥红瘦”这种恣意的慵懒也只有李清照能准确的表达了。“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仅仅十二字就将调皮小儿女的心态清晰展现,没了大家闺秀的架子,却多了些真实的欢愉。 如果说待字是的易安是颗青梅,那初嫁后的她便如蜜枣一般了。与赵明诚新婚之处的岁月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兼具了。《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淡淡的羞涩之意,浓浓的呢喃之音,而“徒要教郎比并看”更是将夫妻间的撒娇昵意表露无遗。 二、党争、分别;重聚、初叹 在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的第二年,“元祐奸党”四字将一切的美满打破,因为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被编入“元祐党”,李清照不得不被迫“归宁”。“云中谁寄锦书来”将对丈夫的思念与期盼和盘托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渔家傲》教案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之《渔家傲》。 【教学简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教学设想】:通过李清照几首代表性诗歌联读,让学生走近一代词宗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词,让学生通过诵读欣赏,感受李清照的《渔家傲》与她其他词的不同,初步感受宋词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感知词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难点】: 诵读感悟,体会《渔家傲》的雄奇的想象与雄健的笔力所营造的豪放之美。 【教学方法】: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走近李清照的人生 1. 激趣导入,播放歌曲《知否,知否》引入。 2.李清照生平简介及写作风格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出生名门,少有才名。诗画兼工,尤擅诗词,前期生活幸福美满,靖康之变南渡之后,经历国破、家亡、夫死,流寓南方。她用一只生花妙笔,写人生的美丽,写人生的哀愁,独成“易安体”。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一起走近李清照的词。 二、感知李清照的婉约 1.吟咏感知:出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学生吟咏。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感情。 2.初读感悟:试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每首词的内容。 3.再读思考:这三首词在内容和语言上有什么共同点? 4. 引导归纳提升:什么是婉约?正如李清照的这些词,内容多写闺中之情或离愁别绪,抒情委婉含蓄、感情细腻柔美、语言婉转绮丽!。词苑千载,群芳竞秀,她以婉约的词风,绽放奇异的花朵,绚烂了中国诗词的整个花季,她是乱世中柔美的女子! 三、体会李清照的豪放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

《渔家傲》教学设计 吉林伊通第二十一中学刘洪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渔家傲》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一首风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渔家傲是词牌名。 二、整体感知: 1、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2、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3、学习生字:谩.(màn) 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在梦中飞上了

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 上阙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友惊人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渴望寻求幸福。四、合作探究: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 明确: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词人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她作了两首《临江仙》词,都用欧阳修的成语“庭院深深几许”作为起句,这很可能是借它充分表达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这是很少见的。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读这首词。 七、板书设计: 渔家傲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瑰奇雄伟。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与名人对话”主题阅读八——李清照

“与名人对话”主题阅读八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一、初识名人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作品多写她作为少女、少妇的闺情生活,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南渡以后,民族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遭遇,给她的词作笼上了浓重的感伤气氛。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体现出她的爱国思想。她的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语言清丽。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二、再读名人文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解析】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疏放、狂之意,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前来逼迫。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一醒觉来,天已大亮,昨夜之情形,却依然如梗在胸,所以一起身便问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回道:“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道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自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1)点绛唇:词牌名。(2)蹴:踏。此处指荡秋千。(3)慵:懒,倦怠的样子。(4)袜刬: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5)倚门回首:靠着门回头看。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案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 4、背诵默写全词。 一、新课导入:(写作背景)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主要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三、朗读全诗 1、读准节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读准字音 星河欲转zhuàn 千帆fn舞闻天语y 嗟ji日暮谩màn有鹏péng正举 蓬péng舟 (学生先自由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四、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拂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五、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1、这首词的内容能用哪一个词来概括? 梦 2、结合词中内容说一说她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明确: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词全集摘抄_李清照经典名句大全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词全集摘抄_李清照经 典名句大全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名人名言语录大全: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语录 ·瑞鹧鸪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

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从《漱玉词》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目录 前言……………………………………………………………………1 一、少年及新婚汴京居住时期……………………………………1 二、青州夫妻屏居时期……………………………………………4 三、随夫辗转各地时期……………………………………………5 四、亡夫苦度时期…………………………………………………8结语…………………………………………………………………10参考文献………………………………………………………………11后记……………………………………………………………………12

从《漱玉词》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唐鹏 摘要: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被世人传为佳话,前人似乎一致认为两个人伉俪情深,志趣投合,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实际上李清照婚后的生活并非文人所渲染的那样甜美、幸福,这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端倪。《漱玉词》中的感情是复杂的不仅有对丈夫的思恋、爱慕,也有无限的忧愁、烦闷,这种矛盾而复杂的心态是微妙的,而其原因又似乎是难以言说的。本文拟从《漱玉词》出发,结合李清照的生活经历,来窥探她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李清照\漱玉词\生命历程\情感世界 前言 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夫人的感情问题,前人一直没有提出怀疑,认为他们拥有幸福的爱情。在王兆鹏与郭明玉的《李清照“内心隐秘”争鸣述评》(《文学遗产》2003.1中提到,20世纪的60年代,王汝弼先生的《论李清照》开始提出疑问,认为两感情

上有矛盾;陈祖美先生的《对李清照身世的再认识之二》(《文史知识》1998.11)中也提到,赵明诚身前曾把李清照置于“寒窗败几”的“冷宫”;马瑞芳的《李清照再嫁之迷》(《文史知识》2000.7)中,提到李清照的痴情是单方面的,并且赵明诚多次给妻子冷遇。 选择这个问题作为论文题目,主要因为要想真正体会、理解李清照的作品,首先就应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情感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作品所蕴涵的感情。我写这篇论文主要将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划分为四个阶段,同时结合她的一些相关作品,来窥探她在各个日期不同的感情世界。 李清照(公元1084年——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历城西南之柳絮泉上,南宋初期著名女作家。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王氏是状元拱辰的孙女,也知书能文。受苏轼的影响,父亲李格非并不轻视或束缚女性,而是任随李清照身心自由发展。由于李清照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使得她从小就视野开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大全

【篇一】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4.《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8.《念奴娇·萧条庭院》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渔家傲教学设计

《渔家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PPT) 1、知识与能力:能够有感情的诵读全词;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根据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生平,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赏析词作,感悟词作主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启发法、读书指导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纵观历史,著名诗人、词人比比皆是,但说到女词人你会想到谁呢? 1、蔡文姬:蔡琰,东汉末年著名才女、文学家,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写下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 2、唐婉:自幼文静,才华横溢。陆游第一任妻子,陆游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做信物与唐家定亲,但后来被母亲无情拆散,也因此写下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和了一首同名作品《钗头凤》世情薄; 3、秋瑾:号鉴湖女侠,性豪侠,习文练武,蔑视封建礼教,所以在代表作《满江红》中慨叹:生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4、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但却写下了唯一一首豪放派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渔家傲》。 (二)、知人论世(PPT)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也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这首词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本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殷勤嗟谩(解释)蓬

后世对词人李清照的评价

后世对词人李清照的评价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好易安居士,那么后世对李清照的评价如何?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后世对李清照的评价,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不乏伟大的女性,但是文学史上却是寥寥无几。李清照便是其中的凤毛麟角。我国宋朝诗词,发展到巅峰,李清照的贡献值举足轻重的。她的词作用词华丽,缱绻绵远,因此在文学史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李清照的词清新自然,不拘一格。而且因为她是女性,所以视角更加独特,因此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非常之高。她所有的证明评价都是来自于文学方面的。有人评价她艳绝华夏,有人评价她词傲神州。 不过对于李清照私人生活的评价就没这么正面了。李清照本来婚姻生活十分幸福,与丈夫情投意合,共同话题也非常多,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李清照的丈夫就死去了。李清照的第二段婚姻十分不幸,婚后三个月便离婚,为了顺利离婚还差点经历两年的牢狱生活。在那个年代闪婚闪离,无疑是会遭人非议的,更何况是改嫁之后的闪离。从此,李清照便开始了一个人孤苦无依的生活,直至去世。这段改嫁在如今看来再正常不过,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确实大逆不道,不守妇道之举,于是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开始一落千丈,认为她不是贞烈女子等等。

李清照一生是坎坷的,第一次婚姻虽是父母安排,但是婚后也过了几年幸福的生活。第二段是自己所选,后果却差强人意。不过所幸她一直活的很自我,从不在乎世人的评价。 李清照晚年的下场李清照晚年悲惨,赵明诚的死,书画的遗失,张汝舟的欺骗,国家的懦弱,都让她的生活陷入无尽的苦海,但是最悲惨的,还是她老无所依。 李清照觉得世道就像洪水一样动荡,她便是飘摇在其中的一叶孤舟。感情生活的不顺和国家危难都让她心力交瘁。可是最让她感到寒冷的,是她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价值都没法实现。年迈的李清照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就只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她没有亲人了,国事也没有能力去操心了。 一年年的秋天扫着落叶,除了平时偶尔有一两个朋友来探望,她门庭冷落。有一天,一个老朋友带着小女儿来看看她,李清照看着这个小姑娘甚是伶俐可爱,极其聪慧,像小时候的自己。她想自己没有儿女徒弟,拉着小姑娘说:“你现在是学习的年纪,我已经老了,你来跟我学习吧,我愿意把毕生所学交给你。”但是没想到小姑娘张口就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童言无忌,但是李清照心突然冷了,原来外面人是这么看自己,亏她一直觉得自己关心国事,著书传业是一件受人尊敬的事情,原来世间对她这样的人充满了不理解。这种可怕的感觉让她呼吸急促,它如同坠入深渊,周围人看她的眼光就像看一个怪人。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作为知识分子处在社会的高点,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又处在一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设计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设计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设计 罗江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熟读并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体会词的写作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词的写作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宋祖英演唱的《一剪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这首歌是由宋朝着名女词人李清照作词,由当代着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剪梅》。这是李清照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但李清照也有不失豪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她的《渔家傲》。看看词人要表达自己怎样的豪放情怀。(板书课题,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赏析全词 一读—明节奏 1、学生听朗诵《渔家傲》(ppt展示渔家傲全词,并播放音频) 2、出示(ppt)结合听到的朗诵小组内轮流读(要求:1、朗读时注意节奏和语气;2、组长带头,每人轮流朗读,看谁读的最好; 3、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3、全班集体朗读(注意把握词的节奏和情感) 二读—释词意 出示(ppt)

词的写作背景: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学生结合课文旁边的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词的大意。 出示(ppt)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海面上刮起大风)无数舟船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只觉得)天河都要旋转起来了。(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大风正起,我就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舟吹到海上的神山上去吧。 三读—赏意境 出示(ppt) 同学们,请大家按照以下句式赏析这首词。 我最喜欢这一句,因为。(同学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赏析:写景、抒情或某个词语的运用等方面) 示例:我最喜欢“我报路长嗟日暮”这一句,因为词人结合自己的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上下求索的精神隐括入词,只用“路长”“日暮”四个字,就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感受表达出来。同时词人以一个“报”字与上阕的“问”相呼应,整首词就由上阕的写景转入抒情。 四读—品情怀 同学们,在李清照的这首词中写了自己的“梦”,词人在梦中遇见了谁呀哪一句是在写天帝天帝是怎样的形象呢(“殷勤”情意恳切,表明天帝态度温和,“问我归何处”这是一个异常简洁的问话,但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浮现在眼前。) 请问同学们李清照真的只是在写梦吗她是想以梦来反衬现实,那么当时现实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ppt)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设计

和乐相融追求卓越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设计 罗江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熟读并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体会词的写作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词的写作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宋祖英演唱的《一剪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这首歌是由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作词,由当代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剪梅》。这是李清照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但李清照也有不失豪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她的《渔家傲》。看看词人要表达自己怎样的豪放情怀。(板书课题,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赏析全词 一读—明节奏 1、学生听朗诵《渔家傲》(ppt展示渔家傲全词,并播放音频) 2、出示(ppt)结合听到的朗诵小组内轮流读(要求:1、朗读时注意节奏和语气;2、组长带头,每人轮流朗读,看谁读的最好; 3、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3、全班集体朗读(注意把握词的节奏和情感) 二读—释词意 出示(ppt) 词的写作背景: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

和乐相融追求卓越 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学生结合课文旁边的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词的大意。 出示(ppt)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海面上刮起大风)无数舟船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只觉得)天河都要旋转起来了。(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大风正起,我就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舟吹到海上的神山上去吧。 三读—赏意境 出示(ppt) 同学们,请大家按照以下句式赏析这首词。 我最喜欢这一句,因为。(同学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赏析:写景、抒情或某个词语的运用等方面) 示例:我最喜欢“我报路长嗟日暮”这一句,因为词人结合自己的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上下求索的精神隐括入词,只用“路长”“日暮”四个字,就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感受表达出来。同时词人以一个“报”字与上阕的“问”相呼应,整首词就由上阕的写景转入抒情。 四读—品情怀 同学们,在李清照的这首词中写了自己的“梦”,词人在梦中遇见了谁呀?哪一句是在写天帝?天帝是怎样的形象呢?(“殷勤”情意恳切,表明天帝态度温和,“问我归何处”这是一个异常简洁的问话,但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浮现在眼前。)请问同学们李清照真的只是在写梦吗?她是想以梦来反衬现实,那么当时现实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ppt)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形势危急,于是传位太子赵桓,即宋钦宗,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军又挥兵南下,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 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 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 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 作者:佚名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 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 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 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 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 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 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 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注重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所以,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不过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设计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有意境。【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

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有《漱玉词》传世。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帆、殷勤、嗟、谩。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谁能帮帮他(她)?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原文与赏析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 ⑴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 ⑵红酥:这里指色泽滋润的红梅。琼苞:像玉一般温润欲放的鲜嫩梅蕊。 ⑶酝藉:《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意谓传主宽和有涵容。而在此词中则与下句的“包藏”意思相近。 ⑷道人:《汉书·京房传》:“道人始去。”颜师古注:“道人,谓有道术之人也。”此词中系作者自称。一说“人”为李清照自指,“道人”,意谓别人这样说我、议论我。憔悴:困顿委靡的样子。 ⑸小酌:随便的饮宴。休:语助词,含有“呵”的意思。便来休: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此犹云快来呵。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写作背景,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断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期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救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强烈,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原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上片皆从此句生发。“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

渔家傲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整体把握: 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叽,所以说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宋代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类似的情况。 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颇有情致: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出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锈迹斑斑的断戟,无疑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的战争的残酷,甚至“神游”于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设想“如果当年没有东风的帮助会怎样”,可谓“无中生有,死中求活”(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翻出新意。末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古人写咏史怀古这类题材,往往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或托古讽今,或怀古伤己,《赤壁》一诗也不仅仅是故作奇谈、驰骋议论。杜牧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谈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东风”一语,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细细品味诗意,不难读出诗人对周瑜的那一丝不屑与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题型示例: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属于咏史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物抒怀。作者借“折戟”这一古物引出前朝周瑜和曹操的故事,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写法),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二)赏析名句: 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原句以两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改句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总会有作为,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请从写法上和内容的角度,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女子的命运来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 深刻警策,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体把握: 《渔家傲》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这一首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这大概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的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促成的吧。她不仅回到了“帝所”,还听到天帝对她讲话,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去。经受了人间的冷漠之后,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多少心愿,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于是自然引出下阕。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上句是说作者回告天帝: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一个“嗟”字,生动的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是说我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但毕竟是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二是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这一句有怨嗟,有感慨。现实如此,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看,大风刮起来了,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她为什么要去海外仙山?这并非消极游仙思想。从前面两句可以看到,她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途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毕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李清照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但她又是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诗人,不甘忍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能无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这首词正是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词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李清照本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却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