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_贺幸平

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_贺幸平

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_贺幸平
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_贺幸平

一、家庭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在家庭中进行思想熏陶、道德传递、知识教育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它的各个要素都来源于家庭,决定于家庭,又反过来对家庭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家庭的演化和职能中,可以看到这一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发展和产生作用的轨迹。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贺幸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技处,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在家庭、

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在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中,对家庭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构成要素的

研究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和创造,改善我

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促进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和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919(2007)05-0048-05

OnDomestic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nvironment

HEXing-ping

(Depart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

LouDi,Hunan417000,China)

Abstract:Family,schoolsandsocietyformadimensionalenvironment,where

domestic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xertsamostdirect,specific,profoundand

lastinginfluenceontheindividuals’ideologicalandpoliticalmorality.Therefore,inthe

studyofthesystem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nvironment,itisofgreat

significancetostudythedomestic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itsconstituent

elements,aswellasthewaytocreateit.WeshouldimproveChinesedomestic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nvironmentthroughresearchandcreativity,soasto

promot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nvironmentofthewhole.

Keywords:domesticeducatio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educationalenvironment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收稿日期:2007-05-11

作者简介:贺幸平(1960-)

,女,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技处副教授,中南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理论48

(一)家庭的演化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效应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1]因此,家庭是以姻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文明时代社会组织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形式。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 ̄1881年)长期研究所写出的不朽著作《古代社会》证实,人类从原始的血亲杂交到现代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血缘家庭、伙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等几种家庭形式,通过对这一演化过程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历史效应。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完善、发展与家庭向文明时代的进化相同步

第一,家庭形式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对家庭行为道德的进一步规范。在血缘家庭中,只规定不同辈份的人不准通婚,伙婚家庭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对偶家庭进一步禁止所有的血缘婚姻。在文明时代的奴隶制家庭中,夫权至高无上,妇女完全处于被奴役的地位,甚至男主人死后,她们还要和牲畜一起作为殉葬品。封建社会在继续维护夫权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妇女和后代的言行进行严格管制。资本主义社会打出了男女平等权的旗号,对妇女解放是一个很大的促进。社会主义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克服了以前的各个时代的一夫一妻制的片面性,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家庭与之前的各时代家庭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二,随着家庭的演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步步走向协调和明确。纵观家庭演化的历史,每一次家庭形式的变革都标志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不断缩小,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断走向协调和紧密。在蒙昧时代,这一点主要表现为缩小婚姻关系的范围。从血缘婚到对偶婚,婚配的人数从许多个减少到只剩下一男一女。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成对配偶制中,群已经减缩到它的最后单位,仅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即一男和一女。”[2]在文明时代,这一点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的不断简化和相互关系的不断协调。

2.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完善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同步

从家庭演化的历史我们看出,家庭在迈向文明的步伐中始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向前迈步的。从天然火的发现到人造火的创造到弓箭的发明再到金属工具的使用,每一次人类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伴随着旧的家庭形式的消亡和先进的家庭形式的产生,正如社会学家刘达临同志所描绘的“如果说父女婚、母子婚是被天然野火烧掉的,那么可以说兄妹婚、姐弟婚是被人造火烧掉的”,“伙婚制是被弓箭射掉的,偶婚制是用火箭射出来的”,“一夫一妻制是金属所铸成的”[3]。

同时,从这一演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劳动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婚姻血缘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而正是这种变化反过来推动了家庭的演化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当蒙昧时期的人实行血缘婚姻到禁止血缘关系通婚可以看出,人们的每一次观念变革都推动了一种新的家庭形式的产生。人们认识到不同种族通婚的优越性而推行对偶婚,为了满足子女对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而推动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建立,这一切都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社会的推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二)家庭的社会职能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效应

家庭的社会职能是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水平制约,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的。因此,家庭的社会职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里具有很大的差异。

从家庭的职能中可以看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通过影响家庭职能的实现对社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

1.家庭职能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共同的交结点——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在家庭中塑造人、培养人的条件的总和。其中人既是主体,也是客

49

体,他既是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造者,也是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直接作用对象。因

—家庭中的人,家庭思想政治教此,家庭的社会职能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共同的主体——

育环境正是通过对“人”这一共同主体的影响,对家庭职能的实现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作用于社会。

2.从家庭的社会职能内容看,每一种职能都包含了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家庭的生育职能中,父母在繁衍、哺养后代的同时,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在家庭的赡养职能中,子女在满足长辈物质生活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长辈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家庭的精神生活职能中,家庭教育、家庭娱乐不可缺少;在家庭的生产和消费职能中包括了家庭生产和消费精神产品的职能。所有这些,都说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家庭社会职能的实现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家庭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母职业、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三方面。

1.家长的职业

家长的职业对子女的影响在方式、方法、深度、广度上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家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相对较好,他们较多地使用民主引导的教育方式、使用赞许表扬的方式对待子女;而工人和个体户家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相对较差。家庭的社会地位越低,父母使用暴力的可能性越大,他们或许更多地使用批评体罚方式,而使用赞许表扬方式的程度相对较低。

2.父母的文化修养

父母的文化素质、阅历、气质等方面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处世态度、处事方法也是不相同的。在许多工农家庭、中产家庭和商品经济大潮中暴发起来的家长中,低文化层次占相当大的比例,认识问题缺乏全面长远观点,从眼前既得利益出发,思想境界不高,常常把自己的品质、道德、人生观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子女;这样子女的智力、品质、道德、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当一个人要成家立业之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积极向知识含量高的职业和群体靠近,即使牺牲眼前的利益也值得。

3.家庭经济条件

父母的政治素质、处世哲学、思想觉悟、认识水平等方面,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而子女的成长、发育、思想的可接受性等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更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优厚,生活的保护力容易扼杀子女生存的自然性;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太差,生活的压力超过了子女的身心承受能力,子女的教育和被教育程度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好对待子女的经济尺度,既要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消费条件,又要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父母的婚姻状况

父母的婚姻关系是现代家庭关系的核心,它是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完整、夫妻和睦的家庭就幸福和巩固,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夫妻反目,就会引起家庭的冲突甚至分居,直至离婚。这都构成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利因素,无论怎样处理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当事人及子女造成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人父母,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婚姻和爱情,努力处理好夫妻关系。

家庭规模的大小也是构成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家庭规模越大,在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法上越难以达成一致。家庭规模越小,家庭关系越简单,越有利于子女的教育。从家庭教育方式来说,家庭规模以适中为宜。三口人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对要好,单亲50

家庭使用的教育方式相对要差,而双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对要好。

(三)父母的家庭作风

家庭作风主要表现为父母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办事风格。父母的一言一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机(R.J.Har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思想政治品德特征与家庭作风的关系甚为密切。一个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每个人都从父母身上不同程度地学到了做人的准则和思想政治品德,并往往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家庭作风是构成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子女的德育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造

(一)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提高对父母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

现代家庭中,父母担负着哺养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功能。一对成年男女结合,组成家庭,就意味着他们自愿地担负起按一定的制度生育、哺养、教育下一代的社会责任。但是,人们对这种社会责任往往缺乏自觉的全面了解,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记住了繁衍和哺养,却忘记了教育。我国社会早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这虽然注意到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但有很大的片面性。一是它只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而忽视了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责任。二是从全部思想看,它强调的是家庭为子女提供受教育经费而忽略了家庭的直接的教育作用,不然,为什么要把“教不严”只看成是“师之惰”呢?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相当数量的家庭仍有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品行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因素,这种观念并没有被家庭教育普遍认识和接受,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向学校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完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了对子女问题的发现;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的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教育增加更大的负担。因此,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认识,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认识增强了,作为家庭主宰成员的父母,才能自觉地协调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改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提高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中地位的认识

在教育家看来,社会、家庭、学校在对个人的教育中处于同等地位,只有三位一体,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认识中,一提起教育,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学校教育,其次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否真的与学校、社会教育一样重要?这在许多人的认识中是模糊的。1920年代,中国的儿童教育还是一片荒芜,教育家陈鹤琴是在这片荒原上辛勤耕耘并取得丰硕成果的第一个人。不过,在当时闭塞的风气中,他不仅没有得到什么赞扬,反而受到冷嘲热讽:“一个留过学的堂堂大学教授,搞什么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4]

今天,随着家庭教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人们的这种观念已有所改变,学校、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已有所提高,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日益紧密,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种加强主要体现在:(1)社会、学校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必须时刻注意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政府要加强家庭教育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动力,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至少要提高到与社会教育同等的地位。(3)加强教育学术

51

的研究工作,对于家教理论及其方法,做出详实的观察与科学的实验,以推陈出新,做到家喻户晓。(4)可以创办示范性的婴儿教养中心、家长培训学校等,以政府的行为来营造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同步发展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推动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面更新

从教育方法入手,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改革,拓展开去,就是要推动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面更新。我们谈教育改革,固然要谈学校教育的改革,但也不可不谈家庭教育的改革。家庭教育改革,不只是对家庭教育有利,对学校教育同样有利。反而行之,如果我们只搞学校教育改革,而让老套的家庭教育原封不动,那么学校教育则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有必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改革相提并论,同时展开。例如,我们既要把教育方法上“废体罚”、“废惩罚”的积极主张带到学校去,也要带到家庭去;我们既要把教育方法“辅导”、“自治辅导”、“自学辅导”的积极主张带到学校去,也要带到家庭去;把“因材施教”、“情景对话”等科学的教育方法带到学校去,也要带到家庭去。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这一职能,宣传好人好事,严惩犯罪分子,使全社会形成扬正辟邪的风气,尽可能地使社会达到和谐。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真正使家庭教育落到实处。

(三)加强父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培养

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父母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既可以推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向好的方向转化,也可以使这一环境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加强父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培养,对创造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1.提高父母思想政治品德修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其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育子女,只有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当好孩子的示范,为孩子形成优良的品格提供必要的前提。因此,为人父母,不仅应履行好抚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婚姻家庭等一系列问题,处理好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鼓励自己,真正发挥好做子女示范榜样的作用。

2.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理解

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例如青少年期在生理上蓬勃成长,智力上迅速变化,情感十分强烈,理想与世界观初步形成,从而使孩子在心理上表现出自主性强、可塑性大、易动、偏激等特点,父母只有深刻地理解这些特点,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地创造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防止子女在接受教育中的抵触情绪,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

3.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目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统一的规范,在教育方法上有很大的随意性,粗暴打骂、强制惩罚等恶劣的教育方式仍为许多家庭所运用。因此,让父母掌握并理解使用科学的家教方法是加强父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3.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

[3]刘达临.家庭社会学漫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168.

[4]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56.

(责任编辑:默语)5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论析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论析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独立的机构、人员、课程予以保证的单独系统,不太关心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况。结合现实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以人为本,结合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和在人的相互交往中,结合时代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化”是一种过程,一种趋势,一种发展。生活化与抽象化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服务人、发展人。本文试图在思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一、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度泛政治化,一度目标过高,内容太空,方法单一,效果不好。”[1]事实告诉我们,不论是理想信念教育也好,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好,仅仅传授知识和在政治上提出要求是不行的。还应重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因素的培养。也就是说,要密切联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不仅要重视日常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应重视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重视在日常生活世界开发非智力因素,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育,便不可能达到由知到行的转化,更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恰恰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活动、恋爱婚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个人发展、文化娱乐等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泛政治化的误区在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的随意性、经验性、常识性、自由性、情感性、直接性、反复性、零碎性、松散性、多重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盛行假、大、空,败坏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声誉,丢掉我党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使人们怀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抗体”,不再相信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的实质是以虚假的说教,对政治信念的背叛,而不是真正对政治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现实性,必须走出泛政治化的误区,把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有明确的定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受教育者的客体地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育的等级关系明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截然分离,教育者的地位具有神圣性,其意志具有不可违背性,受教育者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其主体性受到压抑。主体性的缺失在教育方法上的表现是,教育手段的灌输式、教训式和训诫式。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阐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阐 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立命之本,只有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内涵,才能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文章在近年来学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阐释胡塞尔、哈贝马斯、马克思等人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探查和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阐释 [作者简介]焦勇(1976-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徐州 22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59-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是简单地回归日常生活,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科学解读,只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目标、内容、路径、方法,才能增强实效。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主

要有马克思的全面生活理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这些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大都是哲学理论,并不直接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通过辨析这些理论,探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从而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阐释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生活世界学说最早由胡塞尔提出,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概括来讲,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具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特殊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普遍生活世界和原生活世界。 特殊生活世界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为了生活所构成的自我世界。特殊生活世界针对个体而存在,因为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行为习俗不同,体现的价值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不同。科学世界也属于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理论思想中有两种不同的科学世界:第一种是绝对化和理念化的纯粹科学世界,第二种是可以被感知的主观科学世界,是科学技术改造和影响的生活世界,这两种世界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绝对化、理念化。胡塞尔赞同可以被感知的科学世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摘要: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进行阐述,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马克思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与时俱进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还要主动地优化环境,改造环境,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优化家庭环境,融洽家庭和谐氛围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从出生到五、六岁的这段时间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会在人的思想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因此,重视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营造一种和睦、平等、积极地家庭氛围,有助于因势利导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家庭成员的关系要融洽 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是形成家庭良好氛围的首要条件。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充满爱和亲情的氛围中,孩子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反的,生活在夫妻关系不和或者感情破裂的家庭里,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容易形成孤僻消极的性格,导致思想和行为与一般孩子有明显的不同。 2、家庭成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都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由此我们知道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的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思想觉悟,努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内国外大事,自动地按照社会的要求调节家庭生活,自觉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3、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我国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模式——家长意见,其实就是一种决定,家长以孩子的将来为由,故此为孩子安排一切,箍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影响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所以家庭关系中还需要平等和尊重的成分,父母和孩子多一些沟通和交流,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权利,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好,该让孩子感觉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形成独立自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以上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学校环境的影响。(你认为这样是论文的过渡段吗?) 二、优化学校环境,构建培育国家人才的摇篮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优化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 1、重视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是建设,是理论建设,用正确的理论指引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他们,难道不对吗?我认为“重视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学校如何加强引导和宣传理论知识,从而构建起整个的思想理论的学习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 的影响的研究 林雪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思想和行为双重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发展形成了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按其覆盖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中有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小环境,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本为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事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环绕于人的周围,是人思想形成和转化的外因,它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目标、内容、方法等诸要素产生约束、促进和感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除具有一般环境的属性,还具有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特定性等鲜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因素广泛而复杂,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系统论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板块;按构成要素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更为广泛而复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更全面、更深刻。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其中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政治环境(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文化环境(社会

略论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略论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信息的时代,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带给我们积极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问题,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据此出发初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对策,旨在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标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途径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主客体地位的平等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面对面的交流为主,是一种单一的交流方式,在这种“填充”式交流下的学生们总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网络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文字交流,他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消除了各种交流障碍,使受教育的主客体地位更加平等。在网络环境里,文字的交流隐匿了个人的真实身份,受教育者可以畅所欲言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教育者便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受教育着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有效的进行针对性教育,在思想的交碰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 (二)教育手段的多样性 网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打破了传统教育空间的限制,使教育的地点得到无限延伸,大学生通过网络可是随时随地与老师、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分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加自由的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网上讨论群、主题网站、BBS、个人博客空间、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平台的日渐成熟,使宣传大会、组织谈话、政策学习、理论研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和交流,这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教育过程的互动性 网络是各种思想、观念、信息等汇集的地方,在这个不论身份,人人平等的虚拟环境里,人们反而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这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客体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局面,吸引人们由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思政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实现。大学生在网络中对比较关心的时政话题,热点新闻展开讨论,思政工作者可以以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偏激和错误的思想加以疏导,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思想的互动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教育效果反馈的不确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 的影响的研究 林雪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思想和行为双重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发展形成了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按其覆盖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中有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小环境,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本为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事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环绕于人的周围,是人思想形成和转化的外因,它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目标、内容、方法等诸要素产生约束、促进和感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除具有一般环境的属性,还具有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特定性等鲜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因素广泛而复杂,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系统论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和特点

概念 一、环境 1.一般意义,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P144)4.环境的界定在《辞海》里有两个:一是指围绕所辖的区域;一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对环境的理解包括:(1)环境是与某项中心事物或活动对应而存在的(2)环境是所有外部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3)环境是变化发展的 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注意:(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环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2)思政环境是影响思政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295) 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并能够反映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 7.“环境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具体说,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接影响到生命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

论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论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这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目前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高校教育的改革不仅要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将思想政治建设有效的落实,使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为此,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措施,积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doi:10.193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2857677.html,ki.16723198.2017.11.063 0前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我国的不同阶段对于教育的发展与建设都较为重视。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对于国家教育总体质量的加强具有重要的带动性作用,同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提供了必要的高素质人才,使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实力有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未来的发展中十分关键,现阶段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其在专业能力上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相关的思想政治观念还有待进一步的养成,所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优化是保证我国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 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概况 1.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背景 在我国发展初期,经济水平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距。由于经济的落后导致国家对教育建设进行的经济支持力度较差,所以教育的发展速度较慢。当时我国高校教育理念与方法较为传统,导致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在进行教育中所安排的主要内容以专业课程为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较少,这不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高素质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加以重视,主要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使高校学生在提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思想与修养。 1.2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的加强与完善,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的培养,使其在现阶段学习与生活中以及日后的工作有着积极端正的思想态度,这有利于其未来更好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中还存在一些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综述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本文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总结,以促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综述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广大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关论文一百多篇,专著十多部,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础理论研究,网络、高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理论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改造和重组对工作对象产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综合。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陈秉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致可分为社

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3班王培 2012105136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不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则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为此,我们应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优化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的现状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之所以将它们看做是宏观环境因素,是因为它们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活动及全体社会成员发生影响的因素。” 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更多、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载体,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现代化。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心理不平衡等,这些都不利于人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因而,当前的经济环境仍需要不断地优化。 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 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这些政治上的进步,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促进了人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受改革开放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也存在个人主义盛行、公民道德思想滑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犯罪现象增多等,所有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3.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我国文化环境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和人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但由于信息化、全球化的不可阻挡,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4.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时刻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信息,并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到有效地监督作用。大众传播媒介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这种舆论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人们可以获取多方面的信息,事业更加开阔,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也会对社会成员的言行进行监督,通过舆论的力量规范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内容直接影响人们(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现状 1.家庭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读书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读书笔记 作者:李辉 主要内容: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理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和开发几个方面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环境是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其中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 即然这章主要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环境?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关系?思政教育是指一定阶、政党、社会群众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段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都是影响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外部条件。 区别:A 思政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面作用;环境在一定程度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的影响。B 环境主要渗透式的影响;思政教育主要是直接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注意的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些,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各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发展变化的。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那我们进一步来看一下,什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有选择、有目的的信息传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变人。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客体,正是教育与环境双重作用的产物。什么是环境,《辞海》中定义为周围的境况。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包括地理条件和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环境,是指人和事物所处的客观条件。据此,我们不妨给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产生影响的一切文化因素的总和。 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是促使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条件。它以潜在的持续的力量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仅受自然文化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仅受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文化环境的影响。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上的科学提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意识、指导其社会行为的过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文化传播、占领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门有着严密的科学体系的科学。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一种具体形式。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具体内涵、性质和目的指向不同而已。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把教育客体培养成为特定素质的人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哪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所依附的载体和传递的信息都是文化。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文化。我国学界一般把文化分为三类,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即思想和观念体系。意识形态是阶级意志的表达,是文化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同样,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文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价值与观念的传递与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具有其他一般教育的知识传授外,还要有文化原理的运用。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人的精神和文化机制发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