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学教导论课件

生物学教导论课件

教案(首页)

第七讲(第3章)生物学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板书:

生物学教学原则概念p40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生物学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外,还要根据生物学的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教”与“学”的基本要求。指导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教学原则。

一、生物学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p41

2、发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避免空洞说教,注意言传身教

(二)生命性原则p42-43

1、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讲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知识。如根尖的发展变化等。

2、从生命活动的内部矛盾来讲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知识。如种子萌发与休眠。

3、从生物体与环境不可分的关系来讲解生命活动的过程。如“根对水分的吸收”。

4、重视有关生物行为知识。植物行为?

5、生物体个体发育过程。昆虫、青蛙变态等。

(三)实践性原则p43-45 (自己看、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教学大纲?)

(四)直观性原则P45-46(后面讲直观性教学法P72)

概念: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利用生物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直观教具种类:实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电影、电视、幻灯、投影、录相、等。

1、激发学生的兴趣。P45

2、复杂的内容简单化。P45(插入:生殖录像)

3、语言的直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过程的原则(自己创新?)

二、生物学教学过程

(一)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P46-49

1、生物学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认识过程

2、生物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生物学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受教育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要素

(1)教师;(2)学生;(3)教学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态度等个性发展的内容);(4)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环境)

(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是实现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前提

2、观察、实验等形式,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础

3、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是生物学教学的必要一环

5、应用知识,是检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

(三)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

(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来源和依据

(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

(4)对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教学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方法:自己阅读(1)----(6) P53-55

(1)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知识、情感的交流)

(2)要根据人体生物钟进行教学(不但要尊重学生心理的还要关注学生生理的)(3)控制学生的疲劳度

(4)要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

(5)要克服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6)要开展教学预测

3、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途径

自己阅读(1)----(6) P55-56

(1)领会标准精神,明确教育目的

(2)组织好单元课题内容

(3)优化教学手段

(4)设计和选用适合于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

(5)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三、生物学的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不愤(fen)不启,不悱(fei)不发”

愤(fen):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的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搞通矛盾心理状态。教师应对学生的思考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质疑:关键怎样设置情景让学生质疑)

不悱(fei):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是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问题)

(二)生物学中的启发式教学p58 (自学)

(三)生物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途径P58-60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前提(2)启发学生有“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3)引导学生解“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

第七讲(第3章)生物学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问题: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否就能上好一堂课?还要遵循教学原则及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原则的概念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教”与“学”的基本要求。P40

生物学教学原则概念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生物学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外,还要根据生物学的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教”与“学”的基本要求。指导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教学原则。

一、生物学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p41

概念、规律、科学史描述、材料引证、实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结果记录真实等。

大家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的同学不一致时,马上就改的一致,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不一样美关系,看看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是否科学,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2000年报道野生的大熊猫约1000只。长江中下游的白暨豚不到100只。2、发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危机,面临着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次新教材:构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统一体系(而不是空洞的说教)50年来,我国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制定得一直比较全面。但大纲的教学内容则仅仅体现为知识和技能要求。

标准则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全部列入“具体内容标准”:“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付诸于行动,这是以前教材上所没有的,法国的教育家卢梭说过:“小孩子如果不爱他身边的人话,他长大以后很可怕的”)“关注食品安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认同优生优育”、“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关注癌症的危害”、“拒绝毒品”、“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等

融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倡导珍爱生命

《标准》制定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课程目标也得到充分体现,删除了过去教学大纲中较多的解剖动物、采集植物标本的内容,代之以观察、栽培、饲养、保护动植物的内容,并通过案例的形式,明确而具体地传递这一信息,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案例中,明确提出“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有学生说:现在我们不学习不行,我们要考试考试……分数分数……

.下面考考你学的知识能否用的上?假如济宁学院附中在我们班要一名学生,下周试讲你能能行吗?假如让你试讲高中生物《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第1章微生物技术(第4节微生物利用)你怎么设计这一节呢?你怎样发掘教材的

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微生物学发展的新机遇(怎么办?)

(一)社会需求的拉动(二)基础研究的推动

21世纪面临的挑战和应对

?人口与健康医药生物技术

?粮食供应农业生物技术

?资源枯竭资源生物技术

?环境污染环境生物技术

筛选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

练习题:

设计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方案,指出关键步骤。

1、利用细菌的酒精发酵法

菌种:运动发酵单胞菌等:途径:ED

细菌的酒精发酵与传统的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相比有哪些优缺点?前景如何?2、工业上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机制及发酵条件?

酒精发酵生化机制2、p391

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可发酵己糖形成乙醇,其生化过程主要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己糖通过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分解成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由脱羧酶催化生成乙醛和二氧化碳,乙醛进一步被还原成乙醇,整个过程由图所示。葡萄糖发酵成乙醇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该乙醇发酵过程只在pH3.5~4.5以及厌氧的条件下发生。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与细菌的乙醇发酵有何异同?

不同点:途径(EMP,ED)、产能(2A TP、1ATP)

相同点:最终电子受体——乙醛;最终产物——乙醇

到此为止,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书本知识学完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是不是知道了酒精生产的菌种、细菌与酵母菌的发酵机制及条件、工艺、菌种选育方向等,是否就达到学习的目的了?有的同学说达到目的了:我不但能考试本科,还能考上研究生?考研你能找到研究课程吗?毕业你能找到工作吗?为什呢?

生产酒精有除了工业用,还有什么用处?假如你是研究生的话,你想做哪方面的课题?

微生物学发展的新机遇:

(1)社会需求的拉动

社会需求的拉动作用

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健康、粮食供应、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微生物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基础研究的推动

请看事例:

1、global oil discoveries vs usage ( 全球石油发现与使用对比)

2、Comparison (比较) between discoveries(发现)and consumption(消费量)-——(发现石油与消费量之间的比较)

3、discoveries(发现):1900年找到了石油,40---60年代,石油开采到达了高峰,我国60年代,大庆油田的开发,在这个时期。

Extrapolation(短缺):石油的短缺从70、80、90年代,逐渐减少,到2030年到达到最少。

Consumption(消费量):IEA国际教育协会forecast预测,:石油的发现开采越来越少,消费量越来越大,处于矛盾之中。

请看另一事例:图片:non- renewable feedstocks-in trouble ( 不可再恢复的能源储备处于矛盾中)

Price 价格index 指标;gas汽油和石油两者,1995-2000年,几乎持平,2001-2003,幅度较大,2006年上涨最大。

National geograpnic 国家地理杂志fortune 财富杂志

Economist 经济学者语言《石油时代的结束》( the end of oil age )

漫画:the oilonolics ( 油脂)

美国、中国需要进口石油。

汽车:冒险驾驶叫停了。

同学们:你还用的着说:大家要怎么怎么节约能源……?就看你怎么发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我以前不说么课程改革不在教育部的领导,不在校长,关键在一线教师!不过分吧!改革请从今天开始!改革请我做起!大多数人认为评价不改,课堂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这些人在为自己搪塞,是因为教师像跳舞一踏不上点了,不会更新观念、不会更新知识、不会转换角色!你们不是说不学知识怎么怎么着,学的知识怎么不会用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记硬背……无能力

中国的石油生产和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石油1.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47%;

我们听新闻、看报纸,许多的国家领导人、政治家、企业家,我国的领导人也

在国际出访等不同场合,重视石油资源的问题。

美国政府的三大目标:

2012年:5年后,纤维乙醇的生产成本在经济上,有竞争力(成本约需降低一倍)

2017年:20 in 10 --- 10年后,对石油的依赖要,降低20%(需1亿吨可再生替代燃料)

2030年:30 in 30 --- 到30年,美国对石油的依赖,降低30% (需1.85亿吨可再生替代燃料)

实现政府的目标,需600个年产1亿加仑(30 多万吨)的乙醇厂。

美国能源部半年宣布三笔巨额投资:

?2月宣布:今后四年,投资3.85亿美元,用于6个生物精炼厂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2亿美元。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的纤维质乙醇产量将超过1.3

亿加仑。

?5月宣布:2007~2011年将投入2亿美元资助小规模纤维素生物炼制的技术开发,选择5~10个项目予以资助,要求申请者自筹50%的经费。另

外,投资2300万美元资助5个乙醇发酵菌研究。

?6月宣布:将投入3.75亿美元建立三个新的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以加大纤维素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的基础研究力度。

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严峻: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4.6亿吨标准煤;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煤炭人均探明储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能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于调整能源结构,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政府面临两难境地

?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在2020年达到1000万吨。

?但因原料供应等问题,原计划2010年达500万吨,已经调减为200万吨。

?国务院6月7日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中国将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

中国的燃料乙醇企业:图在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投产:吉林、河南、安徽、2005年投产;吉林、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已销售乙醇汽油。

请同学们继续再往下看:不想当教师的同学,

还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还能争大钱!

如果用玉米生产乙醇汽油,20-30斤玉米生产的乙醇,从济宁来不到曲阜。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没有了。怎么办?

中科院创新:建设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

中科院过程所在东平建设的3000吨秸杆乙醇/年生产线

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纤维素乙醇试验基地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的“中国功能糖城”

山东禹城建立了以玉米芯为原料的产业集群,形成了玉米芯低聚木糖、

木糖醇、糠醛纤维残渣发电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初具规模,年产木糖相关产品能力达5万吨。

玉米芯:500元/吨,生产5万吨的产品——需要20万吨玉米芯*5000=1亿。如果生产20万吨的产品——需要20万吨玉米芯*5000*20=?百万富翁了,在家买玉米芯就可以了,还愁学费?

玉米芯:功能糖衍生产品、燃料乙醇、发电、蒸汽(木素产品)炭灰还田循环利用。

近期目标(2007-2010年):通过中试,建立和完善木糖醇或糠醛 -酒精联产工艺?建立起万吨级纤维素酒精示范工厂。

中期目标:在完善万吨级木糖相关产品-纤维素乙醇联产示范工厂的基础上:?扩大原料品种(如玉米秸和麦秸等)

?扩大联产产品(如乳酸、蛋白饲料、纸浆、木素产品、沼气、二氧化碳等)?建立植物全株综合精练技术示范企业

?发展生物能源与人争粮、争地?

?目前主要原料:谷物、糖类、油脂

?近期发展目标:木薯、红薯、甜高粱

?长期发展目标:植物纤维资源

?发展重点---纤维质转化

?纤维质生物资金来源:各种植物秸秆。

纤维资源生产乙醇的主要难点:

原料分散---集运增加成本;组分复杂---必先预加处理;

多酶体系---效率急待提高;戊糖难用---酵母先要改造

可持续发展:微生物技术

可再生资源清洁生产工艺:环境友好产品

生物质资源开发生物加工工艺绿色有机产品

木质纤维素生物制浆造纸技术生物酒精、氢能

海洋生物资源酶法有机转化生物农药、可降解塑料

在第三届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大会上时装表演展示了,由玉米等生物原料生产出来的服装。

微生物发酵生产:乳酸、甘油、丙烯酸、富马酸丁二酸、天冬氨酸

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山梨醇等

小结:让学生有生物资源枯竭(kujie)危机感,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保护环境意识,节约资源的意识。有人说我有钱买了电、水等,不用白不用,同学们你有钱买资源能源等,但是你没有权利浪费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

《人民日报》1993 年9 月19 日报道,全球可开采的已探明煤炭储量,1990 年为10390 亿吨。储量占前三位的国家,为前苏联、中国、美国。全球可开采的石油储量有1370 亿吨。其中2/3 分布在中东。中东是世界石油最大的储藏地,有“世界油库”之称。沙特阿拉伯是中东也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石油储藏量达354 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6%。1990 年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也有138.4 万亿立方米,其中55 万亿立方米在独联体国家,46 万亿立方米在中东地区。世界铁矿总储量为3460 亿吨,储量占前七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七国的铁矿储量约占世界铁矿储量的90%。

世界矿物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有六个,它们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

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它们也是世界上矿物储量最多的国家。包括金属矿或非金属矿,都各有自己的优势。

2006年报道中国的煤炭最多在用100年,现在找工作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的人多了,我们的自然资源只能养活8亿人口,要想降到8亿人口,还得需要100年,正好没有煤炭,怎么发电?怎么取暖?等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别再想工、农业等行业用电了。

3、避免空洞说教,注意言传身教

(1)加强自身修养,表里如一,给学生做出表率;(2)教师备课认真,教学严谨,教学活动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实习中有些同学说学生问的问题答不上来怎么办?老师怎么回答?下去查资料,要实事求是。

(3)请你思考: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大学的老师在黑板上写错板书内容了或在课件打错字了,是给学生纠正过来好呢?还是不纠正蒙骗过去好呢?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4)真诚、热爱生物科学、热爱学生的品德。

(二)生命性原则p42-43

1、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讲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知识。如根尖的发展变化等。

2、从生命活动的内部矛盾来讲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知识。如种子萌发与休眠。

3、从生物体与环境不可分的关系来讲解生命活动的过程。如“根对水分的吸收”。

4、重视有关生物行为知识。植物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題:先天行为(睡觉、哭闹、护雏)后天学习行为(攀爬、跑步、溜滑梯)动物保护色、动物的冬眠、动物的社会行为。求偶、筑巢、育儿、遊戲图中有魔目夜蛾,台湾大蝉,金花虫,螽(zhong)斯(一种害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生器,颤动翅膀能发声。)枯叶蝶,竹节虫,尺蠖(huo)蛾,树蛙,褐树蛙,十三星瓢虫,荷氏黄蝶等,你找到它们在哪里了吗?.白桦尺蠖蛾、竹节虫、枯叶蝶

枯叶尺蠖蛾尺蛾;花螳螂在那兒?有刺的薔薇上,藏著有刺的虫─树枝尺蠖蛾的幼虫;树枝竹节虫─请注意立起的树枝!树皮蜘蛛─不要怀疑,真的有喔!

枯叶蛾─请注意看有枯叶的地方喔!

石龙子一到秋天,便潜入土中或石头下冬眠。哪一只是猴王,猴王有什么行为特征?猴子亲子间有什么行为?

例如:狗拿耗子?是动物的行为吗?

植物行为: 感性运动和向光性

5、生物体个体发育过程。昆虫、青蛙变态等。

(三)实践性原则p43-45 (自己看、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教学大纲?)生物圈Ⅱ号、克隆哺乳动物、转基因生物、人类基因组计划、“脱缰(jiang)之马”—癌细胞、朊(ruan)病毒、疯牛病、无土栽培、节水农业、现代温室效应、一次性筷子与森林破坏的关系等等。

概念: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利用生物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四)直观性原则P45-46(后面讲直观性教学法P72)

概念: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利用生物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直观教具种类:实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电影、电视、幻灯、投影、录相、等。

1、激发学生的兴趣。P45

2、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P45(插入:生殖录像)

3、语言的直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P46(以后将要学习P73,P76.)(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过程的原则(创新?)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有的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比学习内容更为重要。过程的项目包括:观察分类、利用数字、测量、利用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方法。(首先是美国现代科学促进会提出的)英国伦敦皇家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的一套从11岁至18岁学生用的理科新教材,就是着重在观察、测量、归纳类型、解决问题等四个过程上。培养学生从观察、测量中得出自己的思想、方法、结论,并能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编写的方法是先定过程再选内容。

作业:

请你选择新教材初中生物学的某一节课,设计一个案例你是如何渗透生物学教学原则的?

二、生物学教学过程

(一)生物学教学的一般特点

1、生物学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认识过程

间接经验:可以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以概括化的形式语言传递的方法获得。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花了毕生的精力才产生的,老师的有效讲解,学生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以间接知识为先导,如果什么事都需要亲自经历、自主探究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只能停留在钻木取火的愚昧年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学习间接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的亲身观察、实践,感受、体验来认识客观世界。

2、生物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师生在碰撞、交流的过程,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仪器,而应把学生看成主动的、发展的认识主体。

请回想你们的大学?有些学生不及格的现象?现在就业这么难,我们培养的学

生还不及格?请分析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基础特差(特殊原因,进校时的原因?)二是有些学生进校成绩很好,带着美好的求知愿望,经过一段的学习愿望成为泡影?为什么?

分析我们的教学过程出了问题了吗?以前老师一支粉笔,或者从头讲到尾,培养的人才能不能适应未来社会? 不管老师你有多么好的口技,你有多么赞叹的设计,那是你的一厢情愿?为什么?因为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他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主体,没有体现他的地位,他的主动精神,他的探究,他的质疑,他要互相讨论学习,他要理解别人,他要反省自己,他都要空间,需要时间,需要新的话题,所以满堂灌行不行?所以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陵城中学实习学生有感而发,老师我可知道什么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了,你准备的在好,备课在熟练,无济于事,学生启而不发!

陵城中学实习 2007-3-26 江苏版教材八年级(下)

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分析材料引入章题目,让学生说出生物技术有哪些?学生回答:克隆、转基因、酶工程,教师扩展:其它如蛋白质工程等,引出节课目。

教材:一、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让学生读书1982年……

解释完“巨型小鼠”没有实际意义,那么对人类的启发是什么?学生:巨型猪有实用价值。让学生设计抗虫棉产生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的参与,主要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说出抗虫棉的好处:解决了环保问题,又节约了资金(不用施农药),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产品?玉米、大豆、黄瓜、油菜等。

教材:二、细胞工程和克隆

教师读一段课外材料:多利的诞生及其死亡的过程

让学生看书讨论并提出问题:(1)多利的产生与几只羊有关?(三只母羊)(2)这几只羊是什么关系?(3)多利羊与普通的羊有什么不同?(多利羊象A)

①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一堂好课的标准看学生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高涨、激动地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看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看学生是否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看学生是否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息,感到轻松。)

②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独立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师的讲授、示范、引导、点拨,与学生的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有机的结合。(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教师不在是权威,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关键是点拨引导学生学习。

①要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因素,当学生受到挫折、害怕、紧张、焦虑、抑郁、灰心等不良情绪,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②注意各种反馈信息,合理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秩序。

3、生物学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受教育的过程

美国布卢姆倡导的。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儿童1-2%智力超常,2-3%智力低下,95%以上的儿童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等方面没有多大差异。

布卢姆分析了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 90%的学生的能力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因此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生物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强调教师学

生双主体。谁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传统的教育观视教师为单一的主体,学生作为被教育者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教学过程的要素

(1)教师;(2)学生;(3)教学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态度等个性发展的内容);(4)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环境)

教师的角色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就是主体。以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当前已是共识,当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时,客体自然是———教学内容。

事实上,良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良好的教学设施直接有利于学生的感知,而良好的师资、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学生大脑潜能的发挥。

教师作为学生这一主体在掌握教学内容时的主体延伸的角色地位,但再好的设备,再好的工具也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主体实现对客体的认识或变革。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是学生完成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实践,教师的功能同教材、教学设备等因素的功能应同被视为学生这一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的过程中的辅助因素。于是,在学生作为主体,借助于包括教师在内的辅助因素去认识和实践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的同时,教师也作为主体,去研究和实践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以这些联系为客体去实现自我的主体地位。明确这里的双重主体的活动特征,才能准确地认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活动的科学规律,明确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地位。

在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中,没有“主导”这一概念,可见,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列作为教学过程应遵循的规律,恐怕失之准确与和谐。至少这两句口号是在不同层面上,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后凑合成的。这种提法没有解释清楚当学生为主体时,教师在充当什么角色。也没有解释清楚以教师为“主导”时,“被主导”的学生又怎么实现主体的地位,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也就是说当学生这个“主体”是被人(教师)主导的,学生的主导地位就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

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从单纯传授者管理者转变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阶段 P50-52上课的基本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形成性练习,布置作业等

1、激发学习动机,是实现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前提

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和前提。生物界丰富多彩,生命之谜魅力无穷。学生对花卉、鱼、虫、鸟、兽有天然的爱好,生物学教学完全有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如能在生物学教学中,重视揭示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提出具体要求并布置要完成的作业,及时地表扬和恰当的评议,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教学,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它贯穿于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2、观察、实验等形式,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础

观察、实验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发展和检验自然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观察、实验及实践中的应用。加之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必须以此教学形式作为基础。其意义有三:一是可丰富学生对生命现象和活动的感性认识,为掌握生物学概念及理论打下基础;二是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三是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本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加强观察和实验等直观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直观手段,使学生直接接触活的、真实的生物。如组织学生做实验或演示实验,展示活的生物或其器官,或带学生到自然界、动物园、养殖场、农科院(所)等场所,进行参观、学习或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拓宽、加深其生物学知识。其次,也要利用一些间接直观手段。因为有些生物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直接接触,而挂图、黑板图、模型,特别是电影、电视、幻灯、投影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转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总之,组织生物学教学过程,无论是从感性到实践,还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应加强观察、实验等直观教学。然而,当前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思想、办学条件以及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有的学校或教师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填鸭式地灌输。结果,把生物教成“死物”,教师画杠杠,学生背条条,这是违背生物学教学过程特点的。

3、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生物学概念和理论属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其表现为各种概念或由概念、判断、推理形成的理论。学习生物学,必须通过生命现象,去认识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掌握生物学概念和理论,以便更好地运用它去指导实践。在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理论的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是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演绎以及系统化等思维形式。

4、巩固知识,是生物学教学的必要一环

巩固知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保持,以及必要的回忆和再现。教学中,学生在短期内要学习较多的生物学知识,这些知识又主要是间接经验,往往印象不深而导致遗忘。继而影响进一步地理解、学习和运用知识。因此,如何巩固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巩固知识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对教材的有效讲解,学生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是巩固知识的开始与前提;知识的运用比单调的背诵更能起到巩固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复习,选择灵活的复习方法,适时的测试考核也是使知识得以强化的有效手段。

5、应用知识,是检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生物学知识从实践中来,学习它的目的是在于应用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以及掌握的正确与否。通过应用,可使生物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和精确,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教学过程的实践与人类的社会实践不完全相同,它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实践。因此,生物

学知识的应用基本分两方面:首先要通过口头及书面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应用生物学概念及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如讲了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可提问学生有关增产的问题;联系遗传变异的原理,要求学生解释某些育种或遗传病的问题。还可以布置填表、绘图等书面作业,并结合生物学特点,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验及实习作业。如学了涡虫,要求学生做涡虫的切割实验,以了解涡虫的再生能力;学了茎的繁殖作用,安排学生进行扦插、压条及嫁接实习,以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其次也要通过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调查研究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防虫灭虫、饲养动物、调查动植物资源或人畜常见病、多发病等。这些活动较为复杂,要求学生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各种知识。因此,开展这类活动不宜过多,并务必服从于生物学的教学目的、任务,避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三)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1927-1987)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育科学博士、院士,曾任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虽然为各国培养了一批尖子人才,但是大多数学校却因文化知识教学的任务过重而走向反面。 1964年苏联开始教育改革,把重点放在实验内容现代化上,并且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的原则,这样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师生普遍感到负担过重,同时未能普及教育的各项任务。…….有的人过分迷恋流行一时所谓新观点、新方法,在改革时不注意保持教育工作中的有益传统,无视本校师生及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结果难免在实践上造成某些片面性,学校工作出现形式主义,影响了教学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2)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来源和依据

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出发,(理论上素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巴班斯基在运用辩证系统方法对教育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

(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现代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已有的条件以及具体班级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目标明确、有科学根据地、信心十足地选择和实施一套教育方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相对于该具体条件和一定标准而言最大可能的成果。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并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思想依据。首先,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虽然为各国培养了一批尖子人才,但是大多数学校却因文化知识教学的任务过重而走向反面。前苏联60年代后期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1976年苏共25大要求进一步认真改善普通教育系统的状况,特别强调用综合的观点对待教育,保证学生既能独立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又能在蜂拥而来的科学和政治情报的洪流中辨别方向。在这之前,前苏联各地已开展不少教育实验研究,此后的教育改革实验更蓬勃发展起来。但众多实验也引起教学实际中无所适从的问题,有的人因为一味赶时髦而顾此失彼。因此,怎样从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中选定一些最适合于具体教学环境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法,就成为摆在学校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巴班斯基认为教育科学有责任为教师们提供选择最优教学形式

和方法的理论根据。因此,教学和教育过程的最优化问题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

从以上的简要介绍中可以看出,巴班斯基的理论是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提出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他的理论体系、理论内涵极其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教学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独立的学习。②要大力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具有时代精神、全面和谐发展的人。③要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④要求政府要增加对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适宜的条件。⑤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的要求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2、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方法P53-55 (1)------(6)

(1)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知识、情感的交流)

(2)要根据人体生物钟进行教学(不但要尊重学生心理的还要关注学生生理)如十三中有些老师教育方式,学生的病了,不让请假,打了点滴还让坚持上课。还考虑什么人体生物钟进行教学。

(3)控制学生的疲劳度

学生负担过重,是许多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有些学校采取了削减如生物课、地理课、历史课等做法。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

(4)要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在美国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且没有教材)1956年法国禁止小学生把作业带回家去完成。

(5)克服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不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如一个班级七八十人,只有二十人考上一中。)

有的人过分迷恋流行一时所谓新观点、新方法,在改革时不注意保持教育工作中的有益传统,无视本校师生及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结果难免在实践上造成某些片面性,学校工作出现形式主义,影响了教学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6)要开展教学预测(通过教学结果的预测,找出差距,克服不足,以保证最优的教学效果。)

3、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途径

自己阅读(1)----(6) P55-56

(1)领会标准精神,明确教育目的

(2)组织好单元课题内容

(3)优化教学手段

(4)设计和选用适合于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

(5)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三、生物学的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不愤(fen)不启,不悱(fei)不发”

愤(fen):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的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搞通矛盾心理

状态。教师应对学生的思考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质疑:关键怎样设置情景让学生质疑)

不悱(fei):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是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问题)

如:在开展“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时

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在阴暗环境?为什么会卷成球?会游泳吗?吃什么?有眼睛吗?寿命?为什么怕光?鼓励学生提出好多的问题,但是你作为教师如何把问题引到我们要研究要探究的问题上来?同学当你搬动花盆鼠妇逃跑了?为什么?学生回答:害怕、怕光等,师:今天我们探究一下假设光对鼠妇的影响。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产婆术”

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孕育真理、产生真理。[1]

[1] 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p217

西方:讨论方式、雄辩方式→获得知识(独立思考)

东方:外在知识→给学生(读死书)

(二)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的区别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没有具体的教学格式和环节,是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

1、启发式教学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学生—主体)

启发式教学有两个要点:一是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入式,是把学生当作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生物学中的启发式教学p58

(三)生物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途径P58-60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2、启发学生有“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3、引导学生解“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

如何做?(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教”是教学过程中的外因,“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富有启发式的教学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存疑”到“思疑”到“解疑”不仅是传授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

如何做?(1)要努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诸如:设计一些有助于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需的研究素材;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步骤;提供评判解决问题方案的原则和标准等。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即在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教学。

(2)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为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并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任何好奇

心和探究性行为都值得鼓励。

(3)要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活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尽力倡导轻松活泼的气氛。

教材:二、细胞工程和克隆

教师读一段课外材料:多利的诞生及其死亡的过程

新闻背景新华网北京2003年2月15日电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克隆羊多利已经因为肺部感染而死亡。研究人员对它实施了“安乐死”,它的寿命才7岁,而普通的羊平均寿命在12岁左右。

多利羊诞生在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众披(pi)露。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科学家认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克隆羊多利新华网伦敦2003年2月14日电(记者王艳红)培育出世界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利的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14日晚间向新华网记者证实,多利已经死亡。

作业:

1、请你选择新教材初中生物学的某一节课,设计一个案例你是如何渗透生物学教学原则的?

2、结合新教材某一节课,按照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设计一堂生物课的教学方案,且由学生自己评议。

思考题:P61

1、设计完整的一节生物课的教学过程。采取什么措施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2、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途径)

3、什么是启发式教学?你是如何理解的?(补充)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共10个,共20分)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进行某一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详细计划。通常称课时计划为教案。 观察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指实物、事物的模型和图像,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如模型、图片、图表、图画以及幻灯、电视、电影等。 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STS教育思想: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学科教学与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各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STS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常态记分法:或称正态记分法,即用简单文字等第或数字把学生学习成绩优劣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50个空,共25分) 1、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面向全体学生、_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_倡导探究性学习_。 2、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至少三个)_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__ 、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反映现代生物学科学水平。

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以前称为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1、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3.科学的世界观:即在其自身的体系内是没有逻辑错误或价值矛盾的理论和判断.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按其固有规律永恒运动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生物科学所研究的是生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 4.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5.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6.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8.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就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得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得现象,这就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得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得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就是科学界不能接受得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得认识。 2:简答题:请您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得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得网站得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得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得工具,主要就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得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您就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得关系得。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就是制定评价标准得基础;评价就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就是无效得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得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得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得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3)创造冲突得真实得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4)注重互动得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得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得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瞧,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与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得特点瞧,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与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得变化包括( ) A:声音得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得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得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得问题就是( )。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得场所C:光合作用得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得特点得就是( )。 A:可用缩时得方式表现复杂得长过程得概貌B: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与各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

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 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斑马。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长颈鹿。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思考图片内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古田县第一中学陈小瑾 刘恩山教授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它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通过总结中学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并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等问题的科学规律,把生物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规律化,从而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这本书是根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是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生物教师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教科书,它不仅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也是在职教师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这本书中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概述了指导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原则,具体介绍了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中学生物学课程、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本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中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教师的备课、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与教学中的安全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等等。本课程注重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并帮助在职教师去面对新课程的挑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在学习了这本书之后了解到要做好一名中学生物教师要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对中学生物学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反映了教师对自身工作特点和实质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教师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是对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生物课程的认识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深入和变化。生物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与时俱进。同时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生物学教育有两块基石:一是人们对于生物科学、对于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另一个是人们对于青少年认识规律的认识。因为中学生物学课程包含了科学和技术的内容,所以生物学教师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和技术素养。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因为学生是一个很灵活的群体,教师要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后,可以减少实际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有序、有效、有趣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 通过阅读这本书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例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等。学习并且掌握这些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传授知识,让同学们更加容易理解知识。一个老师,要想有效地传递知识给学生的前提必须要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整个教育过程将会是教师的一台独角戏罢了。刘恩山教授很详尽地告诉我们导入技能的类型有九种: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我觉得书中对这九种导入的概述是很全面的,他还强调在应用这九种导入技能的时候要注意应用的原则与要点,就是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二部分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 A.倡导独立性学习 B.倡导探究性学习 C.淡化知识系统性 D.突出内容趣味性 2.()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结束了我 国中学生物教学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的状况。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3.我国中学生物学课最早是在()年之后,随着英国传教士传教活动,在中国办学开始设立的。 A.1902年 B.1840年 C.1912年 D.1856年 4.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 A.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B.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D.以上三点都是 5.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指的联系实际,是指() A.我国目前和将来生产和科学发展的实际 B.我国社会需要的实际 C.我国工农业生产和自然状况的实际 D.我国学生的实际 6.从我国实际出发,生物学教学内容()。 A.要有统一性 B.要有多样性 C.要有传统性 D.既要有统一性,也应有多样性 7.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生物学内容是() A.偏重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B.偏重感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C.讲述共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D.讲述生物共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8.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

A.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 B.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 C.考试分数高与否 D.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9.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内容包括() A.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 B.植物、动物;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C.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态 D.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10.能力的培养与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的 B.相辅相成的 C.知识和技能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D.能力的发展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 11.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必须() A.从科学的内容出发 B.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 C.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D.单纯地进行思想教育 12.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 A.教师 B.教师和学生 C.学生 D.以上三点都不是 13.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学习()为主的认识过程。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直接和间接经验 D.人类的认识过程 14.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我国在解放后进行了防病治病消毒灭菌方面的成就,从而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理论联系实际的

生物教学课件初中

生物教学课件初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1实验:电路的连接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连接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会识别和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过程: 教师姓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2一、注意实验方法和安全教育 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就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因此,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教育,通过语言讲解、演示实验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另外,在课外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管,实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每一次课外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实验安全教育,让学生尽量远离实验危险。 二、注意实验活动的小型化

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方面尚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本身年龄较小,在开展课外实验时,如果开展的实验活动过难,内容和过程过于复杂,则在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实验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学生独立实验的自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小型实验活动。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将一张纸卷成筒状,在阳光或者小灯泡后面产生影子,从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性质);又比如,在演示惯性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将一张小纸条或者一块平滑的布条放在笔帽、杯子等物品下面,然后迅速抽出压在下面的小纸条或者布条,上面的笔帽或者杯子原封不动地立在那里,从而说明惯性的存在。类似的例子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这些实验的特点就是简便,容易操作,并且实验现象非常突出,在课外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小实验,对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与课堂实验相比,学生在课后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往往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做实验,是否愿意认真地做实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实验呢?这要求实验本身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实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的实验,这样才能保证课外实验效果。例如,纸杯烧水实验,当教师告诉学生用纸杯可以将水烧沸时,大多数学生都持怀疑和不可思议的态度,这个现象显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刘恩山

中学生物教学论(刘恩山) 一、中学生物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及方法。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同时它也有助于在职的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和不断提高以下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一)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二)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三)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四)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五)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六)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通过“中学生物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每个师范生的专业素养都会有显著的提高,再经过教学实习课程的实践,大多数师范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中学生物学教师上岗的基本要求,但要达到优秀生物学教师的标准,则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长期的努力和钻研。 四、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角色的转变主动参与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第一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一、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中学生物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 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 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生物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生物学课程既有学科特有的课程价值,又有泛学科的课程价值,在生物科学迅速发展并日益影响我们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今天,这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正备受人们的关注。 二、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生物学课程的设置是指:这一课程在哪些学段中开设,课程形式以及在各学科授课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课时要求)。 它反映了课程设计人员对于生物课程地位、作用及其他课程相互关系的认识。 在实行课程同意管理(集权管理)的国家和地区,课程设置一般在政府颁布的《课程计划》中描述。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与生物学相关的综合课程包括:生物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空间等学科内容的综合理科课程,也称作“科学”、或“自然科学”。 分科课程应称作“生物学”。多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仍按习惯称之为“生物”。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各占有优势和局限。 我国综合理科课程成为初中生物学(科学)课的主要设课方式。高中学段的生物课是分科课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科学课程,学科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初高中新版课程理念 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可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 4.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三维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6.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一,定量化二,观察与实验三,量化的预期四,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五,科学过程 2.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一,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二,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三,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一,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二,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完整版)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的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是科学界不能接受的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的认识。 2:简答题:请你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的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的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的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评价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是无效的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的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的变化包括() A:声音的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的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的场所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的特点的是()。

初中生物课件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探究实验设计“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设计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探究实验目标 1、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探究实验准备 、 1、实验材料准备 新鲜馒头、淀粉、麦芽糖、碘液、烧杯、试管、温度计、三角架、石棉网、清水、火柴、标签纸、消毒棉、镊子、刀片等。 2、实验安排 全班48人,2人一组,共分24组。 3、课时安排:l课时。 三、探究实验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过程,运用观察、交流和讨论进行探究活动。

四、探究实验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一胖一瘦两名学生谈一谈平时自己的饮食情况,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分析两人出现胖瘦的原因,以引起学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胖瘦关系的思考:探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变化过程。 (二)探究实验的设计 1、提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吗? 2、提出问题: 细嚼馒头,说说能尝出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馒头在口腔中,牙齿、舌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什么物质? 3、制定计划: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②将A块和B块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③取唾液分泌物: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④取3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a、将A 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里,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b、将B 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c、将C 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d、另加4号和5号分别放入淀粉和麦芽粉,并各加入2毫升清水。 ⑤将这5支试管—起放入37度的温水中。 ⑥5—10分后取出这5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国家教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编订的大纲后,提出可以一纲多本的编写各种特色的教材。最新的义务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颁布发行的? 2.1958年美国成立了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BSCS),BSCS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SCS出版的实验教材版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本侧重于生态学研究。 3.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也是实践性很强的。 5.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以和为理论基础,总结中学生物学,并吸收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科学规律。把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化、化、化,从而形成了独立的科学体系。 6.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点条件、、 、。 7.学习生物学教学法必须贯彻的原则。首先应重视的学习,其次密切联系。 8.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 、、。 9.中学教育是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知识点

中学生物教学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导入技能合作学习纸笔测验结束技能试卷分析微格教学备课中学科学教学论概念图探究性学习说课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意义学习试卷分析教研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创设教学情景技能直观教学讲解技能教案双向细目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异: 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 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学校工作放在少数所谓优秀的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 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应试教育则只重智育,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 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只是对少数学生提出“升学”的统一要求,并没有实现因材施教。 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或者每个学生“及格+特长”模式;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从上述两种教育的“对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应试教育存在着如此众多的负面消极因素,所以才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学科学教学论 是研究与科学教学问题相关的学科,它以自然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和现代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是一门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结合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规律,并以现代教育技术指导中学科学学科的规范教育和教学工作,又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中学科学教学论》是一门探究科学教学规律、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门性教育学科 《中学科学教学论》的研究体系 (1)科学教学认识论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教”的问题 如:研究科学教育的性质与特征、构成范围、理念、培养目的和任务、发展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等一类有关科学教育认识形成和运用的基本问题。 (2)科学教学方法论

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转)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要点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得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得生物学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得性质与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得本质与特征 (3)掌握学生得学习规律与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得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得进步 (6)专业素养得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得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得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与“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得变化就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与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得学生能学到更适合她们得需求与条件得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得要求与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得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得能力与引导发现得教学技能提出了新得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得性质与地位 答: 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得价值

答:(1)培养学生得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得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与确定进一步学习得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得人应具有正确得科学态度、价值观与世界观;有一定得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得核心概念与原理;具有良好得思维习惯与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得知识与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得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就是由教育部颁布得带有指令性得、重要得国家课程文件,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得基本规范与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就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得依据,就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得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得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得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就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得性质、目标与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得建议。它就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得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就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得依据与准绳。 5、标准与大纲得异同就是什么? 标准与大纲得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就是教育部颁布得指令性得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得依据,也就就是常说得“4个依据”得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得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得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得就是具体得学习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与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二)填空题 1、从课程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 课程和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和两部分容,其 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 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 《》,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 4、生物课程标准中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 学习的,是用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 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容,依次为前 言、、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个主题,并选择了 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 和。(出发点、依据) 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 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 学生学习的。 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的理念、课程目 标和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 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 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 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B 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容。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 D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 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 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容标准 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容描述正确的是 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C 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容和知识点。 D 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容。 B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 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 C 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 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 D 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 材,不能对其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B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容要求。 C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D 教科书是在学科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学科课程。 B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 C中学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D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E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综合课。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全体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B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初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 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 E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 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 E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 4、课程标准是 A《课程计划》 B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C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课程文件。 .下载可编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