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哈密市二堡镇城乡一体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哈密市二堡镇城乡一体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建设规模及内容 (2)

1.3填埋工艺 (2)

1.4项目投资 (6)

1.5项目选址方案比选 (6)

1.6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8)

2.1环境质量现状 (8)

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9)

3.1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分析 (9)

3.2环境风险分析 (11)

3.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

3.5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3)

4 公众参与 (16)

4.1公众参与目的 (16)

4.2调查方案 (16)

4.3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20)

4.4结论 (24)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5)

1 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项目建设地点

哈密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天山南麓,E91°08′~96°23′、N40°43′~43°43′之间,东西长约404km,南北宽约320km。东连甘肃河西走廊,西邻吐鲁番盆地,北越天山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相接,南跨沙漠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望,东北与蒙古国毗连,国界线长46.6km。

二堡镇位于哈密市区以西38km,东与红星二场毗邻,西与五堡乡、柳树泉农场相接,南与南湖乡为邻,北与西山乡、德外里都如克哈萨克族乡相连。

二堡镇全镇土地总面积为618.5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92°57′~93°20′,北纬42°39′~43°03′。

本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E93°6′43.1″,N42°55′18″。项目区域均为戈壁,占地为国有未利用土地。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2)相关背景

随着二堡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加,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裸露堆置或简易填埋,致使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对周围水体、大气、土壤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不仅破坏了二堡镇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鉴于目前这种严竣的情况,迫切需要尽快实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妥善处理好城镇生活垃圾,防止生活垃圾污染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二堡镇现状垃圾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为了进一步改善镇区环境,妥善处理城镇垃圾,哈密市二堡镇人民政府下决心治理好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哈密市二堡镇规划投资730万元在二堡镇西南侧约6.2km处建设一座近期日处理垃圾量5.64t/d,远期处理能力10.2t/d的规范化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垃圾收运工程。

本项目采取卫生填埋方法处理镇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方法采取了渗滤液收集与处理、垃圾的覆土与喷淋等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垃圾处理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施工简便等优点,如果设计、施工、管理科学合理,一般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是比较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一种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1.2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规模

近期2013年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5.64t/d(2058.6t/a),远期2030年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10.2t/d(3723t/a)。

(2)项目组成

生活垃圾处理场主要由进场道路、填埋区构成,垃圾处理场平面布置详见图2。拟建工程主要内容见表1-1。

表1-1 工程内容一览表

表1-2 主要设备一览表

本期填埋场面积为1.5万m2,远期填埋场2.25万m2。

1.3填埋工艺

根据二堡镇的社会发展情况,结合现实,拟采取的垃圾处理方案为卫生填埋。

本垃圾填埋场采用推进式填埋法,卫生填埋工艺包括场地准备、垃圾铺压、覆土、封场四个阶段,下面分别对各阶段进行描述:

①场地整治工程

垃圾场场地平整坡度仅为7‰,无需平整。由于挖坑式垃圾场的坑底坡度一般采用5%,所以采用挖坑式,拟挖平均深度3.0m,近期工程场地总挖方为4.5万立方米土,供场地垃圾坝体建设用,其余所剩土方就近堆于北侧远期空地上,待远期填埋区场地基础层也取土完毕后,用于最终的日常填埋覆盖及场地封场。土石方能够平衡。

②防渗工程

工程填埋区采用水平防渗与侧壁防渗相结合的方式,防渗衬层材料采用 1.5mm 厚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土工膜。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中有关要求。本工程防渗结构做法为:首先对场底、侧壁清基后,进行平整、压实,其上铺0.3m厚压实粘土作为压实土壤保护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其次再在压实土壤保护层上铺钠基膨润土防水垫作为膜下保护层,渗透系数不大于5×10-11cm/s;规格不得小于4800g/m2,其上铺设1.5mm厚HDPE膜作为防渗衬层,防渗衬层上覆盖600g/m2土工布(膜上需覆300mm 粒径小于5mm的场地土作为保护层),其上铺300mm厚卵砾石层作为渗滤液导流层。导流层上覆盖土工织物层(200g/m2)用于防止垃圾进入导流层,土工织物层在填埋作业时分期分区进行铺设。

该区防渗层的设计原则是按远期规划,近期建设。本期卫生填埋场场底水平防渗面积约1.1万m2,侧壁防渗面积约0.66万m2,总防渗面积约1.76万m2。

③渗滤液导排工程

为了使填埋场内不蓄积渗沥液,影响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在填埋场底防渗衬层上设置渗沥液导排盲沟,以2%的坡度坡向渗沥液收集池。本期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导排盲沟采用渣石盲沟,设两条渗沥液导排盲沟,总长度280m,排水方向由北向南。垃圾渗沥液由盲沟收集后通过Φ315的HDPE排水管进入填埋场南侧的120m3的渗沥液收集池。

渗滤液回喷是将在填埋场底部收集的渗滤液从其覆盖层表面重新喷洒在填埋堆体表面,利用填埋场垃圾层这个“生物滤床”净化渗滤液,同时部分蒸发消耗。渗滤

液回喷缩短了垃圾降解所需时间,增加垃圾压实密度,进而增加垃圾填埋场在一定时期内可处理的垃圾填埋量,同时增加渗滤液在填埋场中的停留时间,使得渗滤液污染物充分降解而浓度大为降低。本工程垃圾渗沥液回喷到垃圾堆体,一部分利用填埋场垃圾层“生物滤床”净化,一部分自然蒸发消耗。

④填埋气体导排工程

为使填埋场在安全状况下运行,在填埋区内每隔50m设置气体收集井一个,气体收集井内部设置Φ160HDPE穿孔花管,在花管外侧设置40~60毫米粒径的卵砾石,总直径为0.80m。气体收集井顶部高出垃圾封场线1~2m,以减少由于低空排放给场区造成的污染。

填埋作业面局部的垃圾渗沥液和雨水大部分通过导气石笼及其内部的HDPE穿孔花管渗入底部的渗沥液收集系统,最后导排至渗沥液收集池。随着垃圾填埋高度的增加,石笼同步接高,并始终高出垃圾表面约1m,保证填埋作业时石笼不被淹没、不被机械撞倒和位移。本期工程填埋场设通气石笼6个。

⑤垃圾坝、分区坝及排水沟

a.垃圾坝

本期卫生填埋场四周设垃圾坝,垃圾坝总长480m,坝高1m,顶宽2m,底宽6m,边坡1:2,垃圾坝体积约为1920m3。该坝既可防止本期填埋区外雨水进入,又利于填埋作业。垃圾高出垃圾坝后,边坡采用鹅卵石、水泥混凝土防护,使垃圾不外散,不再建垃圾坝,以节省投资。

b.分区坝

本期卫生填埋场中间设分区坝,分区坝总长138m,坝高1m,顶宽4m,底宽8m,边坡1:2,垃圾坝体积约为828m3。该坝既可防止本期填埋区外雨水进入,又利于分期作业。

c.排水沟

本期卫生填埋场四周设排水沟,排水上口宽0.9m,底宽0.3m,深0.5m,挖方量123.6m3。排水沟及时排出场外雨水。

⑥垃圾填埋

垃圾压缩车进入指定填埋区内卸车,卸下的垃圾用铲车将其摊匀、压实,为防止扬尘,在摊匀、压实过程中可根据场地垃圾的干燥程度,为减少扬尘将渗滤液回

喷作业面并定期喷洒药物消毒,控制蚊蝇滋生。当垃圾层厚度达到2.7m左右时,在顶上覆盖0.3m覆盖土压实,如此重复作业,直至封场。为降低恶臭,减少蚊蝇、鼠类繁殖,防止气体逸散,除每天喷洒消毒外,还要求在每天填埋作业完成后用覆盖土进行覆盖。

填埋工艺流程图见图3。

图3 填埋工艺流程图

⑦封场设计

当填埋达到最终设计标高后,进行封场覆盖。

根据当地气候、自然条件,来填埋到设计高程后,采用300mm砾石(粒径60-80mm)作为排气层,采用1.0mm厚HDPE土工膜作为防渗层,上面再铺设一层土工排水网作为排水层,其上覆盖土工布后覆土。

⑧取土场

根据工程地勘报告,项目区周边没有黏土,工程建设用黏土由政府协调,从当地砖厂拉运。本工程不设取土场。

⑨防飞散网设施

在填埋区外围和坝外坝脚处,设2.5m高钢丝网围栏,长度为515m,阻止废纸、塑料等易飞扬杂物。

1.4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7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27%。

1.5项目选址方案比选

通过二堡镇机关组织城建、规划、环保环卫等有关主要部门会同设计院专业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踏勘,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参照二堡镇总体规划,拟选了两个厂址进行方案比选。各厂址方案比选情况如下:

场址一:位于二堡镇西南侧约5km。

场址二:位于二堡镇西南侧约6.2km。

场址对比情况见表1-3。比选的两个厂址的位置见图4。

表1-3 场址对比分析表

范》(CJJ-2004)要求,但由于厂址一与最近敏感点农业基地(恒顺公司)相距约700m,场址二与场址一相比近距离敏感点农业基地(恒顺公司)较远,距离最近的宫尚村居民点也较远,具有较明显优势,确定项目垃圾卫生填理场场址为场址二,即位于二堡镇西南侧约6.2km。

1.6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20.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

(2)与城镇总体规划

根据《哈密市二堡镇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拟建垃圾场的建设是规划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内容之一,符合规划方向,符合环卫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项目区位于二堡镇西南侧约6.2km,距离二堡镇相对较远,对二堡镇远期发展无制约影响。选址于二堡镇西南侧约6.2km,首先考虑不影响二堡镇的远期发展空间;其次远期考虑拟建垃圾填埋场除收集二堡镇生活垃圾外,将逐步实现各村生活垃圾也纳入垃圾场统一处置。

哈密市二堡镇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中镇区用地规划图见图5。

本项目位于东北侧的宫尚村约3000m,垃圾填埋场非二堡镇城镇规划范围内,拟建项目区域占地不在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项目区域目前尚无相关体系规划。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环境质量现状

(1)水环境

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

(2)大气环境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

(3)声环境

评价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

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确定的评价等级,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按“导则”中评

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规定,并综合本项目污染源排放特征,确定本评价各环境要素评

价范围见表2-1。

表2-1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一览表

区域敏感目标及与项目区的相对位置、距离见表2-2,敏感点目标分布图见图6。

表2-2 主要敏感目标一览表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对较近距离环境有一定影响,其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为距离填埋场214m处,NH3浓度达到0.001468mg/m3,H2S浓度达到0.000593mg/m3,占到相应标准限值的0.73%和5.93%。

垃圾填埋场排放的填埋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H3和H2S,根据估算模式预测结果NH3最大落地浓度0.001468mg/m3,H2S最大落地浓度0.000593mg/m3,污染物预测浓度值很小,占标率很低,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2)废水

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中主要含有COD Cr、BOD5、SS、NH3-N、大肠菌群、总汞、总铬等污染物。垃圾渗滤液具有浓度高、持续时间长、水量不均匀、水质变化大的特点。渗滤液的性质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早期COD cr、BOD5值高达50000mg/l,一旦填埋场进入产甲烷阶段,COD cr、BOD5值明显降低,而NH3-N浓度会随填埋时间不断增加,可以超过1000mg/l。填埋场生产、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COD Cr、SS、NH3-N、大肠菌群等污染物。

地下水被污染按地下水动力学特点分类可以把污染途径归纳为四类:

①间歇入渗型;②连续入渗型;③越流型;④径流型。

垃圾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在不做防渗层或防渗层不合要求时属于连续入渗型。如果防渗层局部做得不好发生渗漏,污染物进入含水层后又通过地下水径流污染其他部位的地下水,这种污染又称为径流型。本次拟建的垃圾场防渗层采用黏土层+钠基膨润土+HDPE复合土工膜组成,防渗系数小于10-11cm/s,防渗性能很强,但如果防渗层破裂,渗滤液可能通过以上两种途径污染地下水。

在拟建垃圾填埋场按设计要求规范建设防渗层,防渗层安全有效前提下:穿过防渗层的垃圾渗滤液量极小,几乎可以零计,垃圾渗滤液基本全部由渗滤液收集系统收集,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3)噪声

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噪声源主要来源于铲车、挖掘机等,其噪声功率级为80~96dB(A)。

另外,拟建项目建成运行后,项目区内交通运输量势必增加。本项目垃圾处理量近期2013年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5.64t/d,远期2030年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10.2t/d,因本工程处理规模较小,造成的交通变化量很小。

(4)环境卫生及人群健康

本项目实施后,对易产生蚊、蝇和鼠害的生活和工业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增加喷药杀虫次数,则蚊蝇滋生、鼠害等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程度地控制,影响不大。

(5)封场后生态恢复措施

封场后,填埋场应作以下处置:

(1)坡面上(由下而上):填埋垃圾--坡面覆土层--土工布--HDPE膜--土工布--覆土层。

(2)坡顶(设计标高)(由下而上)填埋垃圾--气体导排层--土工布--粘土层--HDPE 膜+覆土层。

封场后,由于垃圾场的逐渐稳定,渗滤液也逐渐减少。垃圾堆体表面已经进行了恢复建设,因此渗滤液失去了回喷的条件,但应考虑渗滤液的合理处置。

将渗滤液储存后,通过蒸发处理。填埋场后期及封场后渗滤液的产生量逐渐减少,可通过运营过程对渗滤液产生量的监测,设计相应容量的收集池,通过收集池的收集而不排放。因当地的蒸发量较大,因此能较快的蒸发掉收集的少量渗滤液,

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

封场系统应控制坡度,以保证填埋堆体稳定,防止雨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3.2环境风险分析

3.2.1影响分析

拟建垃圾场的防渗衬层选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保护层为黏土层+钠基膨润土层。若防渗层不按规定施工,或填埋作业不慎将防渗层损坏,导致渗沥液渗入地下水。被污染的地下水COD含量高、色度增大、粪大肠菌群超标,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防止渗滤液渗漏污染地下水是填埋场工程污染防治的最重要的问题。本项目采用水平+侧壁防渗措施,保护层黏土层和钠基膨润土的渗透系数分别小于10-7cm/s和5×10-11cm/s,防渗HDPE膜的渗透系数极小,小于10-11cm/s,防渗层具有很强的防渗能力。因此,只要保证防渗层不出现破裂等事故状态,将能有效地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对填埋物入场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进入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其二、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性废弃物混合一起,严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害有毒废弃物进入生活垃圾处理场。因此,只要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正常生产时,杜绝非生活垃圾入场,发生这种风险的可能性极小。

3.2.2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管理。人为因素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管理,做好人的工作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操作人员要进行岗位系统培训,熟悉工作程序、规程、加强岗位责任制;对事故易发生部位,除本岗工人及时检查外,应设安全巡检员;填埋场区严禁明火。

(2)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认真审查,将涉及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设施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考核,特别是导气系统、渗滤液导排、回喷系统、防渗层等设施应严格管理、检查,避免因意外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3.2.3应急方案

(1)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检查督促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2)现场事故处置

火灾处理方法:迅速对起火点采取隔离措施,并采用灭火剂进行灭火。转移火场周围的易燃物质,以防扩大火源。

渗沥液事故排放应急措施:迅速切断事故源头,尽快维修处理装置,阻截渗沥液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外环境的通道。并采用污水泵对渗沥液进行回收处理。

(3)对于正在发生的大小事故,应有紧急应对措施

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故,及时与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应设有抢险车辆,并对有关人员配有联络电话,3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对于相应的抢险工具,材料应放在指定地点。

3.2.4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

项目风险防范措施汇总见表3-1。

3-1 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

3.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主要污染是大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环保投资额比较大的是防止污染地下水的垃圾渗滤液收集、贮存、防渗系统的建设、垃圾场填埋气体的导排。这些设施投入运行后将大大降低项目本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使各项环境因素达到相应环保标准要求,噪声治理措施的落实,可使员工工作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本项目运营后可基本解决二堡镇垃圾处理的难题,大大降低垃圾乱堆乱放对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土壤的污染以及对土地的占用,有利于二堡镇环境质量的改善。由此可见,本项目环保投资效益是显著的,既减少了排污,又保护了环境和周围的人群健康,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本项目作为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工程,其创造的环境价值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而这些价值除部分可以定量计算外,常常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3.5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5.1环境保护管理

垃圾填埋场建成投产后,在运行过程中应遵守环境保护和填埋场管理的有关规定,针对本项目特点,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正确认识垃圾填埋场的作用,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保证环境功能。加强

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专业管理和群众监护相结合;控制污染要以预防为主,管治结合,综合治理,以取得最好的环境效益。

建立环境保护的专门科室,设专职环境管理工作人员,实施环境管理工作,另外应建立必要的环境管理制度,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

(1)实施对污染源的调查,弄清和掌握污染状况,建立污染源档案,并在场区地下水下游及污水排放口建立标准化监测井以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2)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环保设施运行指标、制度及职责,做好环境统计及运行记录。

(3)填埋场服务期满后,应继续进行填埋气体、渗滤液处理及环境与安全监测,直至填埋堆体稳定。经鉴定填埋堆体达到稳定安全期后方可进行土地利用。

(4)在未经长期观测和环境专业的技术鉴定之前,填埋场地绝对禁止做为永久性建筑物用地。

3.5.2环境监测计划

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议垃圾填埋场建立环境监测部门,培养环境监测人才,添置一定监测设备,对填埋场污染源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或利用当地环境监测部门人员及设备,定期对填埋场污染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本项目应认真贯彻并执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和(GB/T18772-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中有关规定。环境监测范围包括填埋场污染源、处理设施进出口、填埋场排放口和附近关心点。从水、气、噪声等几方面进行监控,重点为水和气。通过监测力求全面、正确地反映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情况,反馈生产操作系统,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1)大气监测

a.采样点布设及采样方法

采样点布置在填埋作业区上风向布1点,下风向布1点。场区环境大气监测采样方法,应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b.监测项目及频率

监测项目:TSP、CH4、H2S、NH3。

监测频率:1年监测1次。

(2)地下水监测

a.采样点布设

地下水监测布设5个监测井,其中包括本底井1个,污染扩散井2个、污染监视井2个。本底井设在填埋场区外地下水轴线流向的上游30m~50m以内;可在场区地下水流向的两侧30m~50m以内各设一个扩散井;污染监视井分别设在地下水流向下游30m~50m处。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占地情况及地下水流向,可布设5个监测井。

b.监测项目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砷、汞、六价铬、铅、氟、镉、铁、锰、铜、锌、粪大肠菌群等。

c.监测时段

运行期和封场期。

d.监测频率

地下水监测布设5个监测井,1年监测1次。

(3)防渗层完整性监测

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机构应每年进行一次防渗层完整性监测。

(4)渗沥液监测

根据规定要求,应在渗沥液池的进水口外对渗沥液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项目为pH、色度、SS、CODcr、BOD5、硫酸盐、硫化物、总硬度、挥发酚、总磷、总氮、铵、NO3-N、NO2-N、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铅、铬、镉、汞、砷等,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要求及降水情况,每年监测1次。

以上监测任务也可季托当地有资质监测单位进行监测。

(5)噪声

厂界Leq,每年1次。

4 公众参与

4.1公众参与目的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验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助于加深对建设项目潜在影响的了解,有助于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替代方案和设计方案以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让与该项目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广大民众也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自己对该建设项目所持的态度,从自己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发表自己就该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观点,以达到评价工作的完善和公正。得到项目所在区域广大群众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加民主化、公众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为此在本次评价开展过程中就该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公众参与咨询活动,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真实的资料,丰富和完善了项目的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验收评价内容。

为了增加公众对该项目的了解,本次评价中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向二堡镇居民、相关管理部门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从而了解公众对该项目的态度,以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对该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等,并将公众意见反馈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为建设单位及环境影响管理部门日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最终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完善。

4.2调查方案

①调查方法

一般来说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包括通过大众媒体发布信息、建立信息中心、会议讨论、社会调查等几种方式。

本次环评开展了两次网站信息公示和一次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

第一次网站信息公示在“哈密市政府网站”开展项目概况信息公示,公示时间为2013年3月25日,第二次网站信息公示在“哈密市政府网站”公示主要环境影响预测结论和防治措施等主要内容,公示时间为4月11日。

在两次网上公众参后,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首先向公众说明项目概况、污染防治措施、环境影响程度等,然后征询意见与建议并获得反馈信息,本次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第一次网上公示截图(一)

第一次网上公示截图(二)

第二次网上公示截图

②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范围较广,主要是二堡镇范围的居民,相关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对项目区了解程度较高,也是本次公众调查征询意见主要对象。

③调查内容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首先对被征询人员比较详细的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意义、选址、工程内容、可能的不利环境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选择与公众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质量问题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其次侧重征询公众关于本项目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本项目应注意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主要调查内容见表4-1。

表4-1 二堡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公众意见调查问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