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港镇200亩蔬果产加销体系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港镇200亩蔬果产加销体系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港镇200亩蔬果产加销体系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港镇200亩蔬果产加销体系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汇区二OO八年

老港镇200亩蔬果产加销体系

(新建项目)

可行性调研报告

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为100万元,由季金弟、薛正刚、吴海宏、顾永标、周宝明等五人共同出资组建,季金弟同志为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合作社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老港镇,区域占地总面积为200亩,项目分二期完成,第一期为70亩,设想于2008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第二期为130亩,2009年1月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将于2009年底全面竣工。

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主营业务为蔬果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及销售,合作社组建的目的是为学校、企事业等单位食堂以及饭店、大型超市提供标准化的农产品系列配送。目前,合作社已与南汇区教育局学校食堂餐饮委托管理的定点单位上海金爽餐饮有限公司、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意向,并正在向浦东周边地区的市场作进一步调研和扩展。

合作社现有人员105人,通过引进、合作、招聘等多种形式,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食品安全人命关天,事关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且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向标准化推进,因此,合作社已形成了一套从采购、种植、加工到配送全工程、专人监控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了卫生保障、质量控制、价格维护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合作社采用公司化的管理运行模式,以基地+社员为组织形式,设立种植基地、加工包装中心、直达配送站,以创品牌为市场抓手,以核心基地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服务百姓为宗旨。

为了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品牌效应,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一条龙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有效解决政府部门“统不了”、“包不了”、“办不了”的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体现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以科技支撑的目的,培育新品种,开发种植新技术,全面改善蔬菜和瓜果的质量,实现现代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设想建设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蔬果产加销体系。

1.1.1.2技术支持

□区农委对本项目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指定专人协调和监管;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作为合作社的技术依托单位,组建教学实验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始终瞄准国际未来农业与新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以国际一流综合型大学现在农科发展框架为目标,参照国家和上海“十一五”科技发展总体规划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体制创新与学科多维交叉,创出了一流综合性大学建设现代农科的新途径,完成了由教学研究向研究型办学的转变,以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为主攻方向,是一所培养中国现代农业高水平精英人才的农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聘请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蔡润教授担任合作社的种植顾问;

蔡润教授是植物遗传育种学科梯队的带头人,1998年获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奖励,1999年进入国家万人计划,2000年获教育部骨干教师资金奖励,2000年获上海市优秀回国人员成果奖,2001年获上

海市育才奖。在科研上,构建了黄瓜较饱和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并对主要农业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和Q T L定位(国内首次发表);建立了黄瓜单倍体诱导体系,培育出适应温室栽培的创新性单性结实黄瓜品种4个,其中2个通过审定并获得农业部品种保护公示。另外2个品种也通过鉴定,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推广种植。2002年《温室栽培黄瓜优良品种(组合)的选育》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近三十多年种植蔬菜和瓜果的本地有经验的农民为领头人,由市农科院资深专家、区镇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协助和支持;

□合作社全体人员和当地农民对本项目的建设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全力以赴、献计献策,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1.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代表:季金弟年龄46岁,大专学历。

长期以来季金弟在合作社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将经验通过公司市场化的运作,为合作社农产品的标准化配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合作社的创办解决了一部分富余劳动力的

就业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农民的正常生活,季金弟同志无破产、银行欠资经历,有诚信,具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1.1.2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基地紧接沪南公路和大治河,南临深水港,西靠A30,距离浦东国际机场10多公里,水陆空交通运输相当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周边环境无污染,充分利用了大治河旁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在技术上,由近30多年种植蔬菜和瓜果经验的本地农民领头人,由市农科院资深专家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的指导,由区、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协助和支持。项目建设单位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基地建设”、“半成品加工”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基地运作的思路和经营理念,培育了一批爱岗敬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营销队伍,为本项目的建设和建设后的经营管理、拓展销售渠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1.1.3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蔬、果产加销体系建设。

项目生产基地位于老港镇大河村,项目生产区域面积200亩,合作社采用公司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以基地+社员为组织形式。目标是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一条龙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设立种植基地、加工包装中心、直达配送站,达到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配送之目的。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示范推广统一种植、基地加工、直达配送于一体的专业机构,并将优质、安全、无公害的理念引入产加销全过程。合作社已与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强大的科研攻关力量,并正准备与上海骥凌农产品种植合作社有限公司携手发展,实现强强联手、取长补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供南汇蔬、果农产品的档次,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也为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合作社成立蔬、果产加销体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总经理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全体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

实施计划:□2007年10月—12月:完成项

农业项目申请报告书

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概述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6月成立,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合作社经过3年的农田实验研究,取得了有机蔬菜生产先进技术种植和肥药减量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006年月 至2009年月,通过在县镇对亩大葱、亩菠菜、亩大头菜等作物上实施肥药 减量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总产值万元,蔬菜种植过程中共减少肥药量的10%,亩均节约成本30元。 肥药减量技术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通过测 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通 过创新害虫防治的科学手段,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降 低农产品的农药含量,提高农产品“绿色率”,以此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并不断减少农田和环境的污染。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 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蔬菜增产、推动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家 “三农”工作的重要工程,对于治理农业土地资源污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 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基础及技术推广优势 1、合作社简介。***合作社于2006年8月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专门从事蔬 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项目现有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1人,助理农技师2名,日常管理人员3名。合作社共有会员50名,涉及三个村庄60余户家庭,由种植户、销售户和示范户组成,蔬菜总种植面积为亩。 2、机构健全。***合作社2006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保障了合作社成员 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严格落实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等规范科学完善,很好的保障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3、人力资源保障。该合作社技术人员从事年农业专业技术研究,对农业生产有浓厚 的兴趣,并取得突出成绩,同志曾获奖,在方面作有深入研究,实现的成果。特别是在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上,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 实践经验。 4、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全面掌握农田土地结构的检测分析技术,制定 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土地检测办法及化肥、农药比例的配置、使用原则办未能。有较为 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操作流程。 5、机械设备配套齐全。年月至年月,先后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套,实现 了合作社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6、成效显著。***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2006年月至2009年月,通过在镇、、等三个村亩地实施项目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 总产值万元,农户人均增收元,实现了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的 预期目标,并打造了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农业技术推广学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技术推广学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称。 2、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3、农业推广项目是农业推广计划的具体体现,按项目进行农业推广的计划管理,是推广计划得到落实的保证措施之一,是农业推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推广度是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一个指标,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5、推广项目的产投比是指实施某一农业推广项目的总产出的产值与总投入费用之间的比例,它是评估项目实施实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简答题: 1、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包括:(1)转化主体;(2)转化课题;(3)转化受体。 2、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要遵循哪些原则? ①目标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协调性原则④整体性原则⑤能动性原则⑥封闭性原则 3、简述目前世界上农业推广方式。 目前世界上农业推广方式有:①一般推广方式②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③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④群众性推广方式⑤项目推广方式⑥农业系统开发推广方式⑦费用共担(分摊)推广方式⑧教育机构推广方式

三、论述题: 1、注重农业推广信息的服务实效,当前应当着重研究解决哪些问题? ㈠多维服务 政策、经济、科技、市场、价格以及乡情民意信息,不仅是各级领导决策的需要,而且也是各类经济组织、科研单位以及农民家庭经营的迫切需要;它不仅是农业部门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农业信息服务对象上,应由定向服务转向多维服务。 ㈡特色服务 农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行业,所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所以提供信息服务也应因地制宜,切忌一般化。要找准位置,认清目标,发挥优势,搞出特色。要反对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做法,把过去一般化服务提高到具有本部门本专业信息个性的特色服务上来。 ㈢开放服务 市场经济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资源的财富。为了适应新体制的需要,加强对农业、农民、农村服务,就是迅速改变过去的各自分割、封闭状态,加强信息交流,尽可能向基层开放,向农民开放,向社会开放。 ㈣高效高质服务 目前农业信息最大的弱点是:编发少、传递慢、效率低。然而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就在于快速、高效。要做到高质量服务,就要有高素质。与此同时,加速信息传递自动化建设,从而使农业信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及其意义? 完成一项推广工作应及时评价和判断该项工作哪些方面是有效率或高效率的,哪些方面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以便总结过去,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不足,展望未来,做出决策,以利再战。具体来讲,对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⑴评价可以评定农业推广工作完成的程度,测算其取得的效益大小,如推广人员作用发挥的程度、完成任务的情况、推广机构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协调的状况,以及整个机构发挥整体功能的大小,推广工作方式、方法使用正确程度等。 ⑵评价可以透视整个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和成绩,有哪些教训与经验,达到扬长避短和存优去劣的目的,以利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效果。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表明,建立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讲究经营道德、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在进行实行市场体制的各种建设,其间不可忽视建立严格、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综合评价制度,一般包括评价基本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公开评价结果四个方面。本文专门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统一人们这方面的认识和实务做法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一、评价模式的基本结构 我国目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四套:一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大指标;二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项指标;三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类十二个指标;四是资本增值保值考评指标体系,包括一个主导指标和若干个辅助指标。前两个指标体系,由财政部发布,第三种指标体系是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种指标体系来自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规定。多头重复,缺乏严肃性和有效性,这可能是我国目前评价制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姑且不去深究这些评价制度实际效果如何,就各发布部门对比所作的说明本身来看,如此多重的评价制度实无必要。笔者认为,目前多头评价的状况必须改变。在中国,对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宏观上只能设置一套,否则,整个综合评价将出现无序混乱、难以规范的局面。 二、评价目标 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公开考评制度应起到哪些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应该能有力地促进注重财务目标、财务实绩和财务纪律。从具体的操作功能上讲,综合评价必须具有导向效能,即:它的实施将使自觉地兼及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并能讲求经营道德和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做到遵纪守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为出发点。 财务目标,规范意义上说是价值最大化,用我们通常的说法,是使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对此衡量,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1.立足过去若干年财务实绩指标,看是处于发展、停滞或萎缩状态。2.依据当前在技术、人力、产品市场及信息等资源开发上的投入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看前景好坏。财务实绩是指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质量,一般以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等指标衡量,这方面国内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我县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其中种植业46个,畜牧业40个,林业20个,渔业8个,服务业13个,其它1个,有种植业会员2000余人,会员打破地域限制,形成了跨地区、多层次的会员网络。 (二)产业分布情况 隆昌县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辖16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365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78.01万,其中农业人口59.82万,现有耕地面积39.69万亩。主要产业分布情况为:水稻中稻种植面积31.3万亩,总产163083吨,分布于全县19个乡镇(街道)。玉米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29724吨,以响石、黄家、界市等乡镇为主。大豆播种面积5.1万亩,总产7202吨,以桂花井、黄家、迎祥、界市等乡镇为主。水果面积4.71万亩,产量3.35万吨,以龙市、迎祥、普润、金鹅、古湖等乡镇为主。蔬菜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29.5万吨,以胡家、古湖街道办、石燕桥、云顶等乡镇为主。

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09.No2021 决策管理 Policy & Management 摘要:在分析各省市科技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参考项目成功的影响因素,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形成评估指标体系,为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一、前言 科技项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要手段,是引导、支持全社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作为计划载体的具体项目,其评估工作,不仅为科技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更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在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科技事业高速发展,探究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估问题具有了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评估指标是评价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要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必须确定对各个组成要素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衡量的统一尺度,即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评估科技项目绩效的基础和依据,它通过一系列科学、完整、系统的指标衡量项目的进展实施情况,能有效地进行过程监控, 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对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是整个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核心。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有效,在构建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整体情况,抓住主要信息,从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两方面给予反映,保证综合评估的全面性与可信度。 (二)客观性原则。评估指标要尽可能地避免主观因素的加入,指标含义应尽量明确,注意确定人选指标的权威性、普适性和代表性。 (三)时效性原则。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变化,评估指标体系要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避免因不合事宜导致的决策失误。 (四)同质性原则。评估指标的因素与评估要点要同评估对象的特征相一致,保证可行性与评估效度。 (五)独立性原则。指标之间应尽可能地避免显见的包含关 ◇ 曾令果 徐 辉 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又具备项目管理能力;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由以上可知,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有不同层面的要求。 三、搞好电子商务人才定位,是形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目前,不少学校对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不明确,认识不够,课程开设没有紧跟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课程设置只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导致学习电子商务的毕业生的困扰很大,学校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该怎样有机地把电子商务课程组织好?学校该如何做好与社会的对接?是当前电子商务教育行业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学校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关键是要对电子商务行业要求的人才定位进行充分地摸底,了解电子商务人才岗位需求状况,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能力,强调创新在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作用,需要特殊的课程和知识平台;要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教育者发展需要作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要考虑的重要目标;实现学校企业双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作为中职教育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和企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实行项目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主体;为适应教学双经历教师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学校培养电子商务实战型人才,把做传统贸易的业务人员培养成网络贸易高手,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呼唤。阿里学院打造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证书》,让持证者迅速了解阿里巴巴这个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熟练操作阿里巴巴旗下各网络贸易平 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凭借阿里巴巴集团的多年电子商务服务经验,人才定位准确,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和有效价值,该认证一经推出,即受到企业和学校欢迎。据了解,一些高校和阿里学院结盟,共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原先就业难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许多班学生还未毕业即被用人企业抢购一空。学校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可考虑与阿里巴巴结盟,借其优势推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的电子商务水平,尤其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很初级,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更是薄弱,所以对人才的要求层次各异。大企业走在前列,依然是以专业人才为需求主体,而广大的中小企业虽急招网络营销人才,但对懂技术并且对网络营销工具和方法有广泛认识的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所以不论是大中专院校还是培训机构,只要把握好企业需求,把握好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区别,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中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参考资料:[1]《电子商务如火如荼 人才培养要层次化》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7-2-12 作者:叶凡 [2]《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亮点透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讯2007-06-25 [3]《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有望达1.7万亿元》解放日报2007-04-02 [4]《六成以上中小企业有需求 电子商务人才急缺》深圳新闻网2007-03-12 梁硕芳 [5]《“北方论坛”即将召开 共话现代商务人才培养》赛迪网2007-11-29 作者:忘川 [6]《电子商务“人才荒”缺口200万》www.echr.com.cn2007-6-27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专家论坛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方案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方案 为解决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市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内容 ㈠强化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监督;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土壤测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检测、检疫和强制检验;在农民中开展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和其它信息服务;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㈡理顺管理体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性质不变,管理体制由委托制改为派驻制,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人、财、物、事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配。以钱养事经费直接拨付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考核情况发放。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等方面实行市乡双重管理,以市管理为主。 ㈢实行人员聘用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聘期3年。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必须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国家农业中级执业资格以上证书。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够的可面向社会招聘。对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技人员原则上不再聘用,确因工作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内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农业项目申请报告

. 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概述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6月成立,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合作社经过3年的农田实验研究,取得了有机蔬菜生产先进技术种植和肥药减量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006年 月至2009年月,通过在县镇对亩大葱、亩菠菜、亩大头菜等作物上实施肥药减量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总产值万元,蔬菜种植过程中共减少肥药量的10%,亩均节约成本30元。 肥药减量技术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通过创新害虫防治的科学手段,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产品的农药含量,提高农产品“绿色率”,以此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不断减少农田和环境的污染。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蔬菜增产、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工程,对于治理农业土地资源污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基础及技术推广优势 1、合作社简介。***合作社于2006年8月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专门从事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项目现有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助理农技师2名,日常管理人员3名。合作社共有会员50名,涉及三个村庄60余户家庭,由种植户、销售户和示范户组成,蔬菜总种植面积为亩。 2、机构健全。***合作社2006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严格落实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等规范科学完善,很好的保障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3、人力资源保障。该合作社技术人员从事年农业专业技术研究,对农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并取得突出成绩,同志曾获奖,在方面作有深入研究,实现 的成果。特别是在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上,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全面掌握农田土地结构的检测分析技术,制定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土地检测办法及化肥、农药比例的配置、使用原则办未能。有较为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操作流程。 5、机械设备配套齐全。年月至年月,先后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 套,实现了合作社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6、成效显著。***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2006年月至2009年月,通过在镇、、等三个村亩地实施项目技术,实现年产蔬菜 万吨,总产值万元,农户人均增收元,实现了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的预期目标,并打造了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教育资料.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摘要: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极为重要力量,它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五级,包括有中央、省、市、县、乡,有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机化推广服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等农业机构.其中,县、乡2级的农业推广部门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最基层最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领导力量,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未来的主导力量,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我国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很大的进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也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推广管理体制靠行政方式管理,依照计划模式运行,推广工作缺乏协调和配合,各地区、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性、协调性,各自为政,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责任不够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跟不上,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的普及到农村的基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传播和转化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机制的改革,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管理的方法不到位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为基层农业劳动者服务,增加其农业文化知识,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考虑到基层农民的需求和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多都采用行政化的推广方法,多由政府来决定要推广的项目,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对各部门形成一定的强制作用,而没有考虑到基层农民的接受能力以及现阶段的农业技术需求,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不能真真切实的做到为农民服务,也使农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快更好地得到转化. 3.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技术人员的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也不够到位.据统计,我国地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中级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1年3月,交通部、铁道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政策措施。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在根据国家的统一决策积极地行动,物流规划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然而,由于缺乏一个科学而且客观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许多地方、许多部门进行盲目建设。由于很多物流项目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没有很好地正常运行,实际效果不显著。如果国家在现代物流发展初期就制定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使国家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物流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避免大量的建设资金浪费,同时制约有些政府官员大搞“形象工程”。对于具体物流建设部门,也可以通过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以便尽早地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从而确保物流快速、健康地发展。这样,中国物流规划建设一开始就能够在一个科学的约束框架进行,物流建设领导部门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子兵法说的“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物流评价指标构成方案、指标数据以及有关统计分析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物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对于提

高推进物流产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别是为研究制定物流发展计划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物流评价指标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式。在此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本着实用的原则,提出中国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供有关部门及感兴趣的专家参考。 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的容,因此,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比较全面地衡量物流发展水平。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比较实在的、能够反映问题的指标,如物流基础设施指标、物流保障体系指标等。中国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由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保障体系、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构成、物流规划、物流产值、物流用户、物流成本共计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构成。该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对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定性打分与定量统计相互结合的方式,使中国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既科学又容易实施。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6.2所示。 表16.2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预备通知”(农办科〔xx〕69号)和**省农业委员会科技处《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总结材料 * 》(**农科函【xx】1号)精神,**市农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向各县、区(市)农(林)畜牧局下发了《关于报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有关材料的紧急通知》(遵市农办【xx】24号),现将我市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 截止xx年12月底,全市15县(市、区)中,需改革的县(市、区)有15 个;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县(市、区)有3 个,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乡镇有48个;正在改革的县(市、区)有11 个,正在改革的乡镇有162个;未启动改革的县(市、区)有1 个,未启动改革的乡镇有24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有5个。 二、机构人员情况 据统计:全市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418个,其中:县级146个,乡镇级272个。共核定编制(财政补贴编制)3628名,其中:县级1299名,乡镇级2329名。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从业人员3098人,其中:县级1082人,乡镇级xx人。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

2530人,其中:县级686人,乡镇级1844人。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中,从职称结构看:获副高职称76人,获中级职称558人,获初级职称1621人。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603人,大专1221人,中专以下691人。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 *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xx〕30号)和《**省人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府发〔xx〕11号)精神,积极探索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县作为我市首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并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部门协作,于xx年底完成了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积极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改革,明确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职能,而且是公益性职能;统一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名称;理顺了管理体制,对镇乡农技推广机构统一实行以县管理为主,镇乡人民政府配合和监督的管理体制;镇乡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三权”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核定了镇乡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308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 **市人民政府于xx年4月30日召开第六次常务会议暨第七次市长办 * ,会上审议并原则同意《**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意见》。xx年6月,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县除外)向**市人

网络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报告二网络安全评估标准研究报告 一、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与攻击等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给网络带来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需对网络数据流进行特征分析,得出网络入侵、攻击和病毒的行为模式,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宏观网络的数据流日趋增大,其特征在多方面都有体现。为了系统效率,只需对能体现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程度与危害的重点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反映网络安全事件的重点特征,形成安全评估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逐渐成为确保组织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制定为管理信息安全设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 这对于保证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标准研究的现状, 并着重介绍几个现阶段国内外较流行的安全标准。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式,网络安全技术成为国内外网络安全专家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和病毒检测技术被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多,被动防御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系统化、自动化的网络安全管理需求逐渐升温,其中,如何实现网络安全信息融合,如何真实、准确的评估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态势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网络安全评估主要集中在漏洞的探测和发现上,而对发现的漏洞如何进行安全级别的评估分析还十分有限,大多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估方法,定性地对漏洞的严重性等级进行划分,其评估结果并不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真实地反映系统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状况。再加上现在的漏洞评估产品存在误报、漏报现象,使得安全管理员很难确定到底哪个漏洞对系统的危害性比较大,以便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风险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漏洞的评估应该充分考虑漏洞本身的有关参数及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两方面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安全评估分析模型,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 2相关工作 现有的安全评估方式可以大致归结为4类:安全审计、风险分析、安全测评和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Model)等。大部分通用的信息安全标准,如ISO 17799,ISO13335等,其核心思想都是基于风险的安全理念[4-6]。信息技术先进的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在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经率先开展了研究工作。特别是美国,利用卡内基梅

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标准化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1.3.1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1.3.2法人代表:冯某某 1.1.3.3所有制性质:民营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1.4.1建设地点: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 1.1.4.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40亩 1.1.4.3建设期限:2015年10月——2016年4月 1.1.4.4建设内容:①新建5座标准化蔬菜塑料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共3780平方米);②新建3座标准化水果温室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120平方米,共4320平方米)。 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1.5.1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1 2.63万元。 1.1.5.2资金构成: 1.1.5. 2.1①新建5座标准化蔬菜塑料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共3780平方米),需投资5 3.3万元; ②新建3座标准化水果温室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120平

方米,共4320平方米),需投资59.33万元。 以上两项共需投资112.63万元。 1.1.6资金筹措:拟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其余6 2.6万元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1.7效益分析 1.1.7.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果蔬57.5吨,其中:水果7.5吨,每吨7万元,销售收入预计可达5 2.5万元;蔬菜50吨,每吨0.25万元,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2.5万元。预计总收入65万元。减去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种植成本等费用30万元,年销售利润达35万元。 1.1.7.2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同时还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果蔬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1.1.7.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生产中使用有机农家肥减少了生产性污害,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1.2项目单位概况 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主要从事化肥、农地膜、农机具销售,果蔬种植及销售,农业技术服务等业务。2014年引领创办某某县某某金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8月公司在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流转土地1396亩,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延伸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支撑,在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适配”和“助推”作用。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面对新时期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产业发展,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做出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体制机制;思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与之相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持续的改革创新中发挥着全力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作用。立足当下,回望40年改革“初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历经捭阖,但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不尽同步;展望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国梦”,需要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再做深度调整。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与体系改革进程 1.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悠久 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重农思想在国家治理中长期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形成了悠久的“劝农”“教农”传统。所谓“神农教稼”“嫘祖教蚕”,就可以理解为我国早期先民相互学习、传承农业技术的典证;商周而后以至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帝王躬耕劝农的传统。诗经《甫田》也曾歌咏过地方官“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视察农

耕的故事。汉朝时国家设“搜粟督尉”专门管理农业生产,并在民间广选“六能”指导群众开展生产。宋朝时国家设“农师”,元明两朝在中央设“劝(司)农司(使)”并在基层设“社(里)长”等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督导农业生产、组织开展先进农耕制度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了《吕氏春秋》(秦)、《氾胜之书》(汉)、《齐民要术》(北魏)、《四时纂要》(唐)、《宁国府劝农文》(宋)、《农桑辑要》(元)、《天工开物》(明)、《授时通考》(清)等多部书籍,总结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1-4]。这些思想、制度和文献从不同角度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曾经在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1.2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受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外敌入侵、政局动荡的影响,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始终没有真正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民国期间,国民政府也曾就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过一些努力,但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也没有形成类似20世纪20年代欧美国家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草案)》《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依托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以“八大员”为代表的乡村农业生产能手,组织建立起自上而下涵盖农机、畜牧、农技、水利等多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以公社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6]。

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

文/杨绪忠张玉玲刘冶 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为了迅速健康地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必须认识其作为新兴的产业有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产业的以下基本特征:其文化产品具有精神属性和意识形态的统一性,政治导向性和娱乐性,与市场的紧密相连性等,并在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规范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建立一套科学评价和监控文化产业运行的统计指标体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精神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已逐渐降低,用于文化、教育和精神生活的费用支出越来越多,文化消费也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和自主选择;我国的文化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一个重要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还是提高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文化产业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迅速健康地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必须规范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建立一套反映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科学评价和监控文化产业运行的统计指标体系。我们首先要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精神属性,这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物质生产产业部门的一个本质特征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作为商品也具有一般商品的两个因素,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具有物质外壳形态,如书画、音响、影视、工艺制品等;一种是不具有物质外壳形态,如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娱乐活动等,它们通过人的语言、声音、肢体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精神、观点和内心的情感,以期启发打动和感染观(听)众,让观(听)众接受和消费其中的精神要素。但是,无论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是否具有物质外壳形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于非文化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属性: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即“有用性”,是用它的物质属性满足消费者需求,如面包充饥,棉衣御寒,药品治病,汽车运输等。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是用它文化内涵中的精神属性或精神要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听新闻传播媒介宣传报导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看电影电视,欣赏交响乐、演唱、绘画和摄影,读小说,休闲娱乐等。消费者接受和消费的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可以感觉却不可触摸的精神要素:他们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那里面宣传褒扬的正义、先进、光明、美好,批判鞭挞的邪恶、落后、黑暗等等的内容中,接受和感受到各种无形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形象的内涵,领悟到自然、社会、人生的假丑恶真善美,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愉悦或洗礼、升华或身心的充实与娱乐。这就是文化产业的产品用它的精神属性或精神要素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同于非文化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属性的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二&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的统一性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文化与经济结合才能形成文化产业,二者统一在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及文化产品中。文化产业的生产设备或文化服务的设施、工具等,如广播影视设备、印刷出版器具、电子网络以及演出服装道具、剧场等都是一种物质性的文化载体,它们必须与具有意识形态的各种文化结合,将其承载,才能形成某种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出具有相应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产品,最后形成现实的文化产业。 一般的物质产业形式及其生产过程和所生产的产品的物质属性,如钢铁厂生产的钢铁、食品厂生产的面包,其使用价值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生产和消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