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季节正好,心情正爽,阳光清新而艳丽。苍鹰悬浮于云xiāo (▲),轻风有序地吹过,送来习习清凉,成群接队的牛羊,追赶着满地茵茵的青草,不一定是吃,可能还有某种欣赏。草间有花,红的,蓝的,淡紫的,朵儿不大,都在竞相zhàn(▲)放。杨树和桦树要高大得多,亭亭而立,枝繁叶mào(▲),铺陈着一种庄严的仪仗。牛羊游弋于树草间,湿地旁,悠闲地mì(▲)食,动物与植物间,不是简单的相生相灭,而是一种生命的亲近与成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云xiāo ( ) zhàn( )放枝繁叶mào( ) mì( )食

(2)上述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关关雌坞,。,君子好述。 (《关雎》)

②兼蔑萎妻,。,在水之湄。 (《蒹葭》)

③,志在千里。 (曹操《》)

④纷纷暮雪下辕门,。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且壮士不死即己,, !(司马迁《陈涉世家》)

3.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3分)

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将于3月2日起在全国上映。该片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顺应时代呼声,深入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将祖国的发展和成就呈现于大银幕上。同时,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电影也将成就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3月1日)(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简洁凝练。(1分)

(2)校团委推荐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厉害了,我的国》的导演卫铁,你会怎样说?请你拟写两个采访的问题。(2分)

4.名著阅读。(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大人国的王后吩咐手下给格列佛做的衣服有点波斯服装的风格,又有点中国衣服

的味道。

B. 格列佛在小人国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

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C. 格列佛随身带着火石、火镰、取火镜等物品烤食物吃,他用自身经历印证了两句

格言:人类最易满足、需要是发明之母。

D. 飞岛国拥有军队是因为他们也犯了人类的通病:贵族争权夺势、人民争取自由、

君主要求绝对专制。

(2)格列佛认为大人国国王的治国之道是理智、正义和仁慈,慧驷国是理想的国家,但最

终格列佛为何还要离开这两个国家呢?请分别简述原因。(2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7题。(7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5.“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请结合下阙内容,概述“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3

分)

6.结合上下文,说说词人为何会借酒浇愁,“泪滴春衫”?(2分)

7.“时光只解催人老” 一句中的“催”字能否改为“使”字?为什么?(2分)

阅读《<庄子>一则》中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

背,不知其 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其视下 也,亦若是则已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①化项为鸟,其名为鹏 B. ①鹏冬徙于南冥也

②足肤皲裂项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②何陋冬有(《陋室铭》)

C.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D. ①亭正色邪 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亭真无马邪(《马说》)

9.选文是如何阐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这一深刻哲理的?请结合上文

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0 —12题。(11分)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

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

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

咨以其事积时凝滯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

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

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 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有删节) 【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

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还次.

蒲州驿

( ) ②驿吏白.以嘉贞 ( ) ③咨.

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 ) ④卿能举.贤 ( ) 11.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时人莫之知也。

(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12.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张嘉贞的性格特点。(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7分)

由《猩猩嗜酒》想到的

杜文渊

①中国古代寓言是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思考,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让人百读不厌。闲暇里,重读寓言《猩猩嗜酒》,思绪万千,感慨颇多。

②《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但闻到酒的香味,便垂诞三尺,不能自制,一次次自我告诫,一次次又有着想喝的纠结,直至忘乎所以,最后竟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忘却危险,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

③聪明的猩猩因贪恋酒香而不能自制,付出了沉重代价。

④欲望是和动物的生命同生共灭的产物。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思想性,能够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人类才能从愚昧走向文明。

⑤欲望人人都有,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是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这是天性流露。没有欲望,人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就会缺乏激情和动力,唯将欲望和天性流露融进理性的自控,方能无往而不胜。任由欲望和天性自由宣泄,不加理智约束,如同一列失去闸片的飞奔列车,不脱轨撞个车毁人亡才是怪事。

⑥人们能够自觉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这是自制力的表现。它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智能发挥以及在成功路上能走多远的程度。自制力好,自我把控能力强,人生路上也会少一些失言、失手、失足。

⑦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经典诠释。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⑧自制力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康格瑞夫有句名言:“能支配他自己精神的人,比攻取一个城市的人还要伟大。”楚庄王拒赴宴会,是为了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于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毅力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⑨自制力是一种人生保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不良言行,

不一味地归于造化的安排,不给自己的恣意任性寻求借口,至少能让我们人生路上少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多一点阳光和坦途,多一点丰富多彩的内容。

⑩自制力体现着一个人的格局和修养。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凡事不冲动,遇事能冷静,真正做到清代书法大师翁同龢所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素养。蔺相如忍辱负重,退避三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表现。而最终,他也以宽广的胸怀赢得了门客的谅解和廉颇的尊重与信赖,更赢得“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的成果,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猩猩嗜酒》,所喻者大也。欲成大业,须有更强的自制力,愿与诸君共勉。

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14.文章开头两段详细叙写《猩猩嗜酒》这篇寓言故事,有何作用?(3分)

15.选文多处地方采用了引用论证,请选择一处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6分)

脚步声

陆文夫

①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剪径者。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是来于自己的脚步。

②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代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但两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坐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

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③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④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也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⑤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⑥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的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豪言壮语,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向前推。很难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⑦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冽的水穿过了心头。好像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好像又回到了孤寂的时候。仔细听听,还是那从前的脚步声,悠闲而有些自信,只是声音变得更加轻微,还有疲念之意。是的,我从乡间走来,走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当然会失去原有的弹跳力,可它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了。我不会希望那脚步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⑧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⑨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

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16.通读全文,说说文中主要写了哪两种脚步声?概括作者听到两种脚步声时不同的心理状态。(4分)

17.从全文来看,开头作者为何描写自己走在山林小路上听到脚步声的情形?(3分)

18.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9.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说说你的理解。(3分)

20. 末段对“金光大道”的想象和否定,是否前后矛盾?说说作者这么写的用意。(3分)

第三部分( 60分)

21. 什么是力量?是失败倒地时重新站起的坚强;是遇挫失落时永不言弃的自信;是茫然迷失时孜孜不倦的追求,……拥有不同的力量,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请以“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答题卡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有解决的,心中很是忧虑。张嘉贞问驿站的小吏:“这里有好的客人吗?”小吏把张嘉贞

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欢迎阅读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 )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三、 1、但当涉猎 略 1 2 3 1 2 收获;2 3 (1 性; (3 大。 (1。(2 七、(1 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1《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2《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诗》描写军中苦寒生活的,此句又写出了边塞夜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雄姿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

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木兰诗〉中写在策勋和赏赐面前,不取高官但愿还乡的淳厚朴质的句子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8.《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9.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1.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2. 14. 15. 句开 18. 是雄雌 1、当户、何所思:想市鞍马:战争1215、百千强19、 2、1 2 3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修辞:互文、对偶 译文: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死了,像木兰这样的英雄胜利归来。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修辞:顶针 译文: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名册上有父亲的名字。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修辞:互文、对偶 译文:每间房子都要打开看看,进去坐坐。 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修辞:互文、对偶 译文: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梳理头发,然后贴花黄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修辞:比喻、反问

初二(人教版)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默写填空:(8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2)自古逢秋悲寂寥,。(1分)(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2分) (4)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1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15题(14分) 借你一个微笑 ⑴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⑵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⑶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⑷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⑸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⑹“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⑺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⑻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

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亲爱的同学,走进中学的大门已有两个多月了,通过这段时间语文的学习,你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请认真完成这份试卷,别马虎、别草率。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6 分) 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到田字格内。( 2 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蜕.(tu ì)变玷.(di àn) 污B堕.(du ò) 落贪婪.( l án) )(2分) 诅.(z ǔ) 咒 禀.( b ǐng) 告 倔.(ju é) 强 奢.(sh ē) 侈 C 应和.(h è) 水藻.( zh ǎo) 澹澹.(d àn) 栖.( q ī) 息 D 枯涸.(hé)迸.(bèng)溅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酝酿.(ni àng) )(2 分) 梦寐.(meì) A 酝酿茏罩花枝招展呼朋引伴 B 镶嵌湛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 C 响晴空灵返老孩童宽敞明亮 D 缘份恩泽波光粼粼春燕啄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 分)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宽容,,。 6、观察右图,按要求答题。( 2 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是(3分)() A.走头无路(tóu)懵.懂(měn) B.弛名中外(chí) 翩跹.(qiān) C.面面相觑.(qù)粗犷.(ɡuǎng) D.叱咤.风云(chà)濒.危(bīn)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 ...的。 B.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 C.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 两者大相径庭 ....。. D.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 ....,玩忽职守。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过失 B.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C.征:征验 D.恒:常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四川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剑阁县文峰中学的语文教师。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C.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5下列关于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一个很不幸又渴望幸福的劳动妇女,她心地善良,为人质朴,热心为孩子解决疑难。 B.《西游记》“三调芭蕉扇”这个情节中,孙悟空第二次借芭蕉扇时变成了牛魔王得到了真芭蕉扇,可后来又被牛魔王骗回。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哈克,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哈克死了,当汤姆带着印第安人乔再度进入山洞,他们发现了装着金钱财宝的箱子。 D.《格列佛游记》中“宫廷游戏”这一章描述的是小人国的游戏,利立浦特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候选人必须冒着跌断脖子的危险来表演绳技以达到爬上去的目的。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中学2013—2014下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每空一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4)《木兰诗》中描写军情紧急,将士疾速奔赴前线的诗句是__________,。 (5)“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出自《木兰诗》,文中的原句是:__________,。 (6)请写出出自《孙权劝学》中的一个成语:_________ 。 (7)《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2分) ,。 2、请你仔细辨别下列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 B.沼.泽(zhāo) 骇.人(hài ) 木屐.(jī) 重荷.(hé) C.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 D.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 C.锋芒毕露家喻户晓一反即往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 (3)、填入下面空白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_____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_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便罩住了. A.吹撑放扣看抽 B.扒支丢扣瞄紧 C.扫支撒系牵拉 D.扫支撒拉牵系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 ..,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 ....,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3、语言运用(8分) (1)、模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句子。(3分)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部分(1~6题,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1)恣睢..____ ____ (2)惘.然_____(3)禅.师_____(4)瑟. 缩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易.主______ B.荼毒..生灵_______ C.孱弱..________ D.跻. 身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的人》是一首抒情诗,一韵到底,全诗写得质朴、明朗、凝重、洗练。 B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全文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变”字。 C.《论雷锋塔的倒掉》采用了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D.小说、诗歌甚至散文中的议论不是起辅助作用,往往有决定作用。 4.下面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2分) A.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B.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 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D .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来捧场。 5.填空:(3分) 《故乡》的作者是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体裁_____________。 6.默写(6分) (1)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4题,52分) 记叙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问题。 A.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B.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C.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7.这三段全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段描写_________景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加点字词“阴晦”、“横着”、“活气”可否依次换用“阴暗”、“躺着”、“生气”,为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考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A .云霄. (xi āo) 尴尬..(g ān ) 粗犷.(ku àng ) 煞.有介事(shà) B .风筝.(zh ēng ) 祈.祷(q í) 绽.开(zhàn ) 众目睽睽..(ku í) C .吝.啬(lìn ) 确凿.(z áo ) 抖擞.(s ǒu ) 踉.踉跄跄(ni àng ) D .匿.笑(nì ) 诅.咒(z ǔ) 攲.斜(j ī ) 人声鼎.沸(d ǐng )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更正。(4分) 浑为一谈 截然不同 人迹罕至 小心冀冀 倜傥 鉴赏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 、这人迹罕至.... 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 C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都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 、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 :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 、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 D 、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 5.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爆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B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好了。 D .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6.阅读下面材料,你能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吗?(2分)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凡事不能看表面,外表的漂亮不能代表本质 7. 名著导读(5分) (1)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3分)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本次期中试卷以新课标为本,以教材为根,以课外为延伸,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命题体现出语文知识的基础性,集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等特点。 一、从试卷来看,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一些问题。 1、学生字词基础差。写词语中,错别字多。所以在教学中仍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新课程中,生字拼音的教学仍是必须的。虽然在新课程教材中,并没有将拼音和错别字作为一个专门的知识点,但教师仍需重视其教学。另外在练习中出现纠正错字,学生也有改不出。在加标点中,学生对省略号、书名号不能正确运用。教师以后还要加强练习。 2、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还不强。在上课过程中,有些学生对问题答案心知肚明,却不知该用如何的词语来表达,往往表达出来的意思并不是很确切,与原意有一段差距。在作文中,学生很难找到好词好句来美化自己的文章,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不够生动形象。由此可见,学生的词汇存储量是很小的,课外阅读明显偏少。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美文,多摘录好词佳句,以提高词汇存储量,并多开展一些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最终提高口头、文字表达能力。

3、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薄弱,阅读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思考下去。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阅读练习,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 通过这次考试,给了我一个很深刻的警醒,以后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还要进一步端正。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努力使他进步,耐心为他讲解,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原则。 1、努力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 2、狠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3、注重课内外知识的整合。 4、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5、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 6、作文教要定格。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本卷120分 90分钟) 一、积累。(44分) 1.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正飞速的发展,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请写出一句祝福临港的话。(3分) (8)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 ___ ___ _,___ ________ __。 (9)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5分) 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1分) 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物,50字左右。(4分)

(一)古文阅读(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2) 泯然众人矣()(3)尝主编《资治通鉴》()(4)俟能讽诵乃已()8.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邑人奇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 或以钱币乞之 D. 卒之为众人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画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余闻之也久 11.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3分) ?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 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12.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3.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2分) 14.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3分)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1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 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 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 D.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16.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写作。(50分) 请以“难忘那段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44分) 1.略。2.D 3.A 曲B 是C贯D叠4.C 5.(1)竹中窥落日(2)此夜曲中闻折柳(3)弹琴复长啸(4)影入平羌江水流(5)双袖龙钟泪不干(6)当窗理云鬓(7)一切都是瞬息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8)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5分)①高尔基(1分)②略(人物1分,主要相关情节1分,性格特点1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10)(1分)略(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2分))符合题意1分,简洁有力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6.①对着②买③只④通“贴”⑤战争⑥过⑦北方⑧外城⑨并排⑩动弹⑾集市⑿早晨 二、阅读(26分) (一)(13分) 7.(4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2)消失(3)曾经(4)停止8.(2分)B 9.(2分)(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能终身不忘。(划线处全写出1分,句子通顺1分)10.(2分)余/ 闻之也/ 久11.(3分)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1分);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1分)。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1分)。 【参考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别的兄弟已经背诵完了而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闭门苦读,等到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1.满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分,每小题2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炽.热(chì)荒谬.(miù)甲胄. ( wèi) 殚.精竭力(dān) B. 要塞.(sā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qiān) C. 绝巘.(yǎn)诘.责(jié)轩邈(mǎo )猝.死(cuì) D.瞥.见(piē)屏.息(bǐng)锃.亮(zèng) 踌.躇(chóu)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锐不可挡抑扬顿挫待人接物经伦事务 B.张惶失措荡然无存不缀劳作纵横决荡 C.眼花缭乱名副其实粗制滥造广袤无垠 D.锲而不舍振耳欲聋丰功伟绩坦荡如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 ....,热情教育。 B.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活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 ....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翻来复.去(fù)憔悴.(cuì)抖擞.(sǒu) B.人迹罕.至(hǎn)论.语(lún)侍.弄(shì) C.饥肠鹿.鹿(lù)盔.甲(kuī)尴尬.(ɡà) D.咄.咄逼人(duó)花苞.(bāo)匿.笑(nì)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3分) A.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 ....,很有威信。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 ....,煞是好看。 C.我一直迷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 ..的远景。 D.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 ..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3.下列文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A.信服诀别事倍功半 B.佩服诀别事半功倍 C.信服永别事倍功半 D.佩服永别事半功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C.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D.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 6.默写。(4分) (1),江春入旧年。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4)三军可夺帅也,。 7.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9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4分)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初三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华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 2013年11月 说明: 1.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否则酌情扣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4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怄气òu 呕心沥血ǒu 抠门kōu 诓骗kuàng眼眶kuāng B、阴晦huì诲人不倦huì欺侮Wǔ逞辩chěng 味同嚼.蜡ju? C、芳菲fēi 妄自菲薄fěi 绯红fēi 获益匪浅fěi 狡黠.xiá D、带挈qì锲而不舍qia辍学chuò啜泣chuò点缀zhuì (■)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的一组是 A、五四运动时期北京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为民请命 ....。 B、小丽从小练习芭蕾舞,她是舞蹈队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其他人无与伦比 ....。 C、对于这次期中考试,小明认为自己有十拿九稳 ....的把握。 D、经过认真备考,一班这次虽然没有取得年级第一,但年级第二的成绩也差强人意 ....。 3、.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 ①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②他们学习语言,就硬读语文。③因为 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④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办法,拿出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⑤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⑥这些方法也是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⑦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⑧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⑨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⑩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18)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 A 哽.住(gěng)粗拙.(zhuó)揩.汗(kāi) B 滞笨 ..(zhì)气氛.(fēn)亘古 ..(gèn) C 校.对(jiào)殷.红(yīn)哺.育(bǔ) D 惩罚 ..(chéng)污秽.(suì)挚.痛(zhì) 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 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 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 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 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精心编排了多个活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 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 B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 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最后一课》 D 《木兰诗》----郭茂倩---- 北宋---- 《乐府诗集》 5.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8分) (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 是:,。 6.名著阅读。(5分)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____。(2分)(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3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及 答案

周林学校八年级下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蓦然(mù)絮叨(xù)斡旋(wō)大彻大悟 B.亢奋(kàng)震憾(hàn)闲逛(guàng)人情事故 C.踊跃(yǒng)踱步(dù)家眷(juàn)世外桃园 D.恬静(tián)蓬勃(péng)耳畔(pàn)大气磅礴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3分)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溆浦城萍水相逢 ....,别提有多高兴了。 B.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球,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 ....了.。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垃圾的恶臭不是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 3.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社戏》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叙写了迅哥儿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庄看社戏的故事,但文中的迅哥儿并非是鲁迅。 C.《小石潭记》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这些景色给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之感,直接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D.《核舟记》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先正面后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B.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C.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_________,收获也最多。 A.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 6.下列句子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我是一个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希望孩子们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B.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成绩优秀,善于交际,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大奖,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 C.目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D.如果你们有学习需求,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吝赐教。 7.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2分) ①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②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③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________________,母亲延安换新衣。(《回延安》) ⑤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 ⑧《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阅读(50分) (一)一把寂寞的锄头 (1)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2)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3)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4)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5)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6)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7)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8)“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9)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10)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11)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12)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13)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14)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15)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8.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 9.第(6)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10.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11.请以你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选出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 B.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反映了少数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作者担心害怕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C.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的关注。 D.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锄头比作怨妇。 (二)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 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 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