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理

病理

病理
病理

绪论

(一)概念和名词

1. 病理学(pathology)

2. 病理解剖学

3. 病理生理学

4. 尸检(autopsy)

5. 活检(biopsy)

6. 细胞学检查(cytology)

(二)填空题

1. 病理学是研究①、从而阐明②的医学科学。由于研究角度和实验手段的不同,现代病理学逐渐演变分化为③和④两门学科。前者较偏重于疾病的⑤变化,后者则侧重疾病的⑥变化。

2. 病理学以①医学学科为基础,为②医学学科提供背景知识,在③医学和④医学各学科间起到⑤作用。

3.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三类,主要有①、②和③。观察方法主要有④、⑤、⑥、⑦、⑧以及⑨等。

4. 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①、②和③;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④和⑤。

5. 尸检的主要作用有①、②、③和④。

6. 临床病理的主要工作是①和②。

7. 活检是采用①、②、③、④等方法取得患者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目的在于⑥、⑦、⑧、⑨。

8. 细胞学检查是采集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等病变部位①、②、③或人工获取的各种④细胞通过涂片染色观察。

9. 动物实验的主要目的是①、②、③。需要注意的是④。

10. 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的优点是①、②、③;缺点是④。

11. 大体观察是指运用①,观察被检物体的②、③、④、⑤、⑥、⑦及⑧等。

(三)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有关病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都包括总论和各论两方面。

C.病理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D.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E.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突出的学科,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下列除了哪一项外,均是活检的目的?

A. 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

B. 对术中患者作出即时诊断。

C. 定期活检随诊病情。

D. 发现某些特殊种类疾病。

E. 可用于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3.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方法简便。

B. 病人痛苦小。

C. 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 可广泛用于妇产科、呼吸科等临床科室。

E. 细胞学涂片国际上多采用巴氏染色。

4. 由于研究角度和实验手段不同,现代病理学逐渐演变分化为:

A. 细胞病理学、器官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B.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C. 分子病理学和遗传病理学。

D. 超微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

E. 人体病理学和定量病理学。*5. 病理组织学通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是:

A. 瑞氏染色

B. Giemsa染色

C. 苏木素伊红染色。

D. 巴氏染色。

E. PAS染色。

(四)问答题

1. 说出病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 请说明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

(五)分析题

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四、答案及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略)

(二)填空题

1. ①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②疾病本质③病理学④病理生理学⑤形态⑥功能代谢

2. ①基础②临床③基础④临床⑤桥梁

3. ①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②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③临床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④大体观察⑤组织学与细胞学观察⑥组织(细胞)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观察⑦超微结构观察⑧形态计量和图像分析技术⑨分子生物学技术

4.①尸体解剖②活组织检查③细胞学检查④动物实验⑤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

5.①确定死因②发现某些特殊疾病③收集、积累各种疾病的病理资料④推进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

6. ①活检②细胞学检查

7. ①局部切除②钳取③针吸④搔刮⑤活体⑥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⑦对术中患者作出诊断,协助选择术式和手术范围⑧随诊观察病情,判断疗效⑨采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等方法对病变部位蛋白质、酶、糖、核酸等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测定

8. ①自然分泌液②渗出物③排泄物④脱落

9. ①通过复制人类疾病模型或动物自发性疾病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和转归的规律③此外可进行一些不宜在人体上进行的研究④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机械地套用于人体,需比较分析整合后,才能作为人体疾病研究的补充。

10. ①周期短②条件单一③干预因素易于控制④离开了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其结果必然与体内过程有别。

11. ①肉眼或辅以度量衡工具②大小③形态④重量⑤色泽⑥质地⑦表面⑧切面

(三)选择题

1. C。

2. D

3. C

4. B*

5. C

(四)问答题(略)

(五)分析题

1. 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 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 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组织的损伤

(一)概念和名词

1. 适应(adaptation)

2. 萎缩(atropy)

3. 肥大(hypertrophy)

4. 增生(hyperplasia)

5. 化生(metaplasia)

6. 损伤(injury)

7. 变性(degeneration)

8. 虎斑心

9. 机化(organization)10. 坏死(necrosis)11.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12.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13. 坏疽(gangrene)14.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 15. 瘘管(fistula)16. 窦道(sinus)17. 糜烂(erosion)18. 溃疡(ulcer)19. 空洞(cavity) 20. 凋亡(apoptosis)21. 脂肪变(fatty change)22. 脂肪肝 23.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24. 包裹(encapisulation) 25. 干性坏疽(dry gangrene)26. 湿性坏疽(moist gangrene) 27.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二)填空题

1. 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①、②、③、④。损伤主要有⑤和⑥两种。

2. 病理性萎缩主要包括①、②、③、④和⑤等五种类型。肥大主要有⑥和⑦两种。

3. 增生是①的结果,通常受到②和③的调控。

4. 增生是指①,肥大是指②,两者可③,也可④。

5. 化生是指①,常见的类型有②、③和④。

6. 细胞损伤的机制主要有①、②、③、④、⑤和⑥等几方面。

7. 受损伤细胞首先呈现①变化,继而出现②和③变化,然后再出现④和⑤可见的形态学变化。

8. 细胞水肿或称①,系因②受损③生成减少、细胞膜④功能障碍而导致⑤内⑥和⑦的过多积聚。病变初期,细胞⑧和⑨肿胀,形成光镜下细胞⑩内出现的 11 状物。

9. 玻璃样变又称①,指②或③中出现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④蓄集,可发生在⑤、⑥和⑦。

10. 病理性钙化主要有①和②两种,前者体内钙磷代谢③,多见于④和⑤;后者钙磷代谢⑥,主要见于⑦和⑧。

11. 细胞①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表现为②、③和④。

12. 纤维素样坏死是发生在①和②的常见坏死方式,病变部位形成③、④、或⑤无结构物质,染色性质状似⑥。多见于⑦、⑧及⑨等疾病。13. ①细胞、②细胞、③细胞和死亡细胞是相互过渡,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④与⑤变化是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14. 发生在实质细胞的变性主要有①和②,发生在间叶组织的主要有③、④和⑤。

15. 坏死的主要类型有①、②和③。坏死的结局包括

④、⑤、⑥、⑦和⑧。

16. 肝细胞脂肪变的机制包括①、②和③。

17. 凋亡又称①,是一种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②的细胞③性死亡方式,它的发生与细胞④调节有关,它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形成⑤。凋亡多发生在⑥或⑦细胞,不引起⑧,也不诱发⑨。可发生在⑩状态下,也可见于某些 11 情况。

(三)选择题

1. 某患者一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盂积水、肾萎缩,这种萎缩主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哪一种?

A.营养不良性萎缩

B.失用性萎缩

C.生理性萎缩

D.压迫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2. 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萎缩是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B.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C.增生是指细胞数量增多

D.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E.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是适应的四种主要形式

3. 萎缩的心脏颜色变深,其原因是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含有:

A.黑色素颗粒

B.脂褐素颗粒

C.含铁血黄素颗粒

D.胆红素

E.炭尘

4.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的现象,称为:

A.心肌脂肪变

B.心肌脂肪浸润

C.心肌坏死

D.心肌炎

E.以上都不是

5. 脂肪变最常发生的器官:

A.肝

B.心

C.肾

D.骨骼肌

E.脾

6.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A.肉眼呈灰白色、半透明

B.是十分常见的变性,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

C.系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

D.是增生的胶原纤维增粗,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的结果

E.光镜下见片状、带状或梁状粉染均质物质,富有血管和纤维细胞

7.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坏死可直接发生,但多数是由变性发展而来

B.坏死的出现即意味着整个机体的死亡

C.坏死与变性不同,是不可逆性改变

D.组织坏死后应及时清除

E.酶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细胞坏死的早期诊断

8. 关于凝固性坏死时:

A.多见于心、脑、肝、肾等脏器

B.肉眼干燥、质实,界限不清

C.早期光镜下组织轮廓保存,细胞微细结构消失

D.坏死发生后即可与正常组织在形态上加以鉴别

E.脂肪坏死是它的特例

9. 下列哪种改变不属于液化性坏死?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脑脓肿

C.干酪样坏死

D.脑软化

E.乳腺外伤

10. 有关凋亡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凋亡的发生与细胞自身基因的调节有关

B.凋亡只发生在肿瘤组织中,是细胞损伤的产物

C.凋亡有别于坏死

D.凋亡多发生在单个或数个细胞

E.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

11. 关于化生正确的是:

A.化生是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B.化生对人体有害无益

C.通常上皮细胞只能化生为上皮细胞,间叶细胞只能化生为间叶细胞

D.化生可直接导致肿瘤的发生

E.化生是损伤的一种

*12. 淀粉样变时错误的是:

A.组织内有淀粉物质沉积

B.H.E.染色呈淡红色均质状

C.刚果红染色为桔红色,遇碘呈棕褐色,再加硫酸呈兰色

D.可见于霍奇金病、甲状腺髓样癌、结核病等疾病

E.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

*13. 动脉粥样硬化时粥样斑块内可出现钙化,机理是:

A.转移性钙化

B.营养不良性钙化

C.Ca++排出减少

D.补Ca++过多

E.VitD摄入过多

14. 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肠

B.子宫

C.肺

D.四肢

E.胆囊

15.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肝细胞溶解坏死属坏死中的哪种类型?

A.干酪样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凋亡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16. 细胞水肿时,细胞内:

A.H2O多、Na+多

B.H2O多、K+多

C. H2O多、Ca++多

D. H2O多、Mg++多

E.以上都不对

17. 细胞水肿发生机理是:

A.溶酶体膜受损

B.核膜受损

C.过氧体受损

D.线粒体受损

E.高尔基体受损

*18.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玻璃样变性?

A.浆细胞胞浆中的Russell小体

B.肝细胞胞浆中的Mallory小体

C.高血压病时细动脉硬化

D.蛋白尿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红色小滴

E.风湿病时风湿小结内的红染颗粒状、块状物

19.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

A.细胞浆的变化

B.细胞间质的变化

C.细胞膜的变化

D.细胞核的变化

E.以上都不对

20. 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制不清

B.最典型的实例为贫血性梗死

C.坏死区湿润、质地松软

D.有干酪样坏死和坏疽两个特殊类型

E.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界限较明显

21. 干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

A.动脉阻塞,静脉通畅

B.坏死区干燥、皱缩

C.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D.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E.属缺血性坏死

22. 湿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

A.动、静脉均受阻

B.坏死区水分多

C.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D.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E.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23. 脑组织为什么易发生液化性坏死?

A.脑组织富含脂质

B.脑组织富含蛋白质

C.脑组织富含糖原

D.脑组织富含核酸

E.以上都不对

2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粘膜表浅的组织缺损称为糜烂

B.皮肤粘膜较深的组织缺损称为溃疡

C.只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缺损叫瘘管

D.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坏死物排出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

E.只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缺损叫窦道

2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包围叫机化

B.肉芽组织长入取代坏死组织称为包裹

C.坏死是不可逆性改变,变性是可逆性改变

D.陈旧的坏死与机化组织可发生转移性钙化

E.肾、肺等器官坏死后果严重

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肝细胞水肿,如果原因持续存在,可转化为肝细胞脂肪变

B.肝细胞脂肪变通常情况下不引起肝功能障碍

C.有肝细胞脂肪变的肝脏即可称为脂肪肝

D.重度肝脂肪变可继发肝硬化

E.肝脂肪变与中毒、缺氧及营养障碍等有关

*27. 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变中没有纤维素样坏死?

A.恶性高血压的肾脏

B.风湿病

C.结节性多动脉炎

D.典型硅结节

E.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28. 细胞坏死时错误的是:

A.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细胞质核蛋白体减少、丧失、嗜酸性染色增强

B.间质基质、胶原纤维崩解液化

C.坏死细胞自溶,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D.由肉芽组织增生和细胞再生来完成修复

E.细胞一旦发生坏死,肉眼和光镜下即刻可见相应的形态学变化

*29. 下列哪种化生现象是罕见的?

A.气管粘膜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B.成纤维细胞化生为成骨细胞

C.胃粘膜上皮化生为肠上皮

D.子宫颈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E.成纤维细胞化生为各种上皮细胞

30. 脑组织易发生:

A.凝固性坏死

B.湿性坏疽

C.液化性坏死

D.纤维素样坏死

E.干酪样坏死

(四)问答题

1. 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的异同点。

2. 肾盂积水严重时,肉眼观肾脏体积可明显增大,但此时肾脏功能却下降,为什么?为什么不说它是肥大?

3. 细胞水肿和肥大时,细胞体积都增大,为什么一个功能降低,一个功能却增强?

*4. 细胞水肿和细胞玻璃样变时,细胞浆内均出现红染颗粒,两者如何鉴别?

5. 说明坏死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6. 试述肝细胞脂肪变的机理。

7. 细胞水肿的机理是什么?病理变化有哪些(包括大体、光镜和电镜)?

8. 举例说明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常见类型。

*9. 肥大和增生的异同点。

10. 试述坏死的主要病理类型和主要病变特点并各举一例。

11. 凋亡和坏死的主要区别。

(五)分析题

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

四、答案及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血块、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瘘管: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

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

糜烂:发生在皮肤、粘膜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

溃疡: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空洞: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所残留的空腔。

包裹:由增生的肉芽组织将较大的坏死组织包围的过程称为包裹。

干性坏疽:见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时,常发生于四肢,肉眼坏死组织呈黑色,干燥皱缩,与健康组织界限清楚,全身中毒症状轻。

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坏死区肿胀,呈蓝绿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

气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除组织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伴奇臭,全身中毒症状重。

其它(略)。

(二)填空题

1. 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⑤变性⑥坏死

2. ①营养不良性萎缩②压迫性萎缩③失用性萎缩④去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⑥代偿性肥大⑦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

3. ①细胞有丝分裂活跃②增殖基因③生长因子

4. ①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②由于功能增强,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③并存④独立存在

5. ①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③胃粘膜上皮化生为肠上皮④成纤维细胞化生为成骨细胞

6. ①破坏细胞膜②损伤活性氧类物质③损伤细胞浆内高游离钙④引起缺氧⑤化学性细胞损伤⑥遗传物质变异

7. ①代谢性②组织化学③超微结构④光镜⑤肉眼

8. ①水变性②线粒体③ATP ④钠泵⑤细胞⑥水⑦钠离子⑧线粒体⑨内质网⑩浆 11细颗粒状物

9. ①透明变②细胞内③间质④蛋白质⑤细胞内⑥纤维结缔组织⑦细动脉壁

10. ①营养不良性②转移性③正常④结核病⑤动脉粥样硬化⑥失调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⑧维生素D摄入过多

11. ①核②核固缩③核碎裂④核溶解

12. ①结缔组织②小血管壁③细丝状④颗粒状⑤小条块状⑥纤维蛋白⑦风湿病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⑨急进型高血压

13. ①正常②适应③损伤④适应性⑤损伤性

14. ①细胞水肿②脂肪变③玻璃样变④淀粉样变⑤粘液样变

15. ①凝固性坏死②液化性坏死③纤维蛋白样坏死④坏死细胞自溶⑤溶解吸收⑥分离排出⑦机化和包裹⑧钙化

16. ①肝细胞浆内脂肪酸增多②甘油三酯合成过多③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

17. ①程序性细胞死亡②坏死③主动④自身基因⑤凋亡小体⑥单个⑦数个⑧周围炎症反应⑨周围细胞的增生修复⑩生理 11病理

(三)选择题

1. D

2. A

3. B

4. B

5. A

6. E

7. B

8. C

9. C 11. C *12. *13. B 14. D 15. E 16. A17.

D *18.

E 19. D

20. C 21. D 22. E23.A 24. C 25. C26. C *27. D 28. E *29. E 30. C

(四)问答题

2. 肾盂积水时压迫肾实质,导致肾压迫性萎缩,此时尽管肾脏外观上体积可能增大,但肾实质已受压萎缩,故肾功能下降。肥大是指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不能片面地只看体积的变化,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萎缩时,肾小球、肾小管体积缩小,是萎缩而不是肥大。

3. 肥大细胞的基础是细胞内功能物质细胞器数量增多,因此肥大的细胞功能增强。细胞水肿时体积增大是钠、水潴留的结果,同时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内质网也肿胀,因此功能降低。*

4. 细胞玻璃样变时细胞浆内的红色颗粒大小不一,细胞水肿的颗粒大小较均匀,此外可使用一些化学方法鉴别,因为前者是由血浆蛋白聚合而成,后者是水、钠潴留的结果。

5. 坏死的结局:

(1)坏死细胞自溶: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坏死灶较小时,由坏死组织及周围浸润的中性粒细胞释放水解酶将组织溶解液化,液体由淋巴管或血管吸收,不能吸收的组织碎片由巨噬细胞清除。坏死液化范围较大可形成囊腔。

(3)分离排出:坏死灶较大不能被完全溶解吸收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释放水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使之与健康组织分离,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发生在皮肤、粘膜的坏死物被排出后可形成糜烂、溃疡,发生在肾、肺的坏死物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排出,留下空洞,深部坏死组织排出后可形成窦道和瘘管。

(4)机化包裹:坏死组织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时,由周围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取代,叫机化。若坏死组织太大,难以机化完全,则由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叫包裹。机化和包裹的肉芽组织最终形成纤维瘢痕组织。

(5)钙化:坏死物内出现钙盐沉积,为营养不良性钙化。

坏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下列因素:

(1)坏死细胞的重要性:心、脑等重要脏器坏死后后果严重。

(2)坏死细胞的数量:少量肝细胞坏死不会影响肝功能,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可导致机体死亡。

(3)坏死细胞的再生能力:再生能力强,则结构功能易恢复。

(4)坏死器官的储备代偿能力:肾、肺等成对的器官,代偿能力强,坏死后对功能影响不大。

*9. 相同点:在组织、器官水平上,都表现为体积增大。

不同点: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增强的结果,是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细胞器不增多或仅轻微增多。肥大是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数量增多。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可仅由增生引起,也可仅由肥大引起,也可两者同时存在。

其他(略)。

(五)分析题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积(心肌细胞核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细、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组织的修复

(一)概念和名词

1. 修复(repair)

2. 再生(regeneration)

3. 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 )

4. 稳定细胞(stable cells)

5. 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6. 完全性再生

7. 不完全性再生 8. 血管形成(angiogenesis)9. 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 10.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11. 健康肉芽 12. 不良肉芽 13. 瘢痕组织(scar tissue) 14. 瘢痕疙瘩15.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16. 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17. 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二)填空

1. 修复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①和②,前者又包括③和④两类。

2. 不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能及时从细胞周期的①期进入②期,主要有③、

④、⑤等;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处于细胞周期的⑥期,若同类细胞死亡则可重新进入细胞增殖周期而再生修复,主要有⑦、⑧、⑨等;永久性细胞主要有⑩、 11 和 12 等。

3. 单个细胞再生增殖受到基因活化与表达的调控,这些基因包括①和②等。同时,细胞再生还受到③、④、⑤等因素的调控,是⑥和⑦细胞再生的两种机制动态消长的结果。

4. 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有①和②,常伴有多少不等的③。

5. 肉芽组织的主要功能有:①、②和③。

6. 创伤愈合主要表现为①、②和③。

7.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有①、②、③及④。

8. 影响创伤愈合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9.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是①、②、③和④。

10.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①、②、③和④。

11. 创伤愈合的类型主要有①和②。

(三)选择题

1. 下列各种细胞,哪种再生能力最强?

A. 血细胞

B.心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肝细胞

E.骨细胞

*2. 下列细胞再生能力排序,正确的是:

A.软骨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

B.呼吸道被覆细胞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神经细胞

C.肝细胞>横纹肌细胞>周围神经

D.间叶细胞>平滑肌细胞>软骨细胞

E.胃粘膜柱状上皮>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

3. 关于再生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再生是修复的一种主要形式。

B.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两种。

C.生理性再生是完全性再生。

D.病理性再生是不完全性再生。

E.再生是由邻近同种细胞分裂增殖来完成的。

4. 外周神经离断后近端轴突以每天多少mm的速度向远端延伸?

A.1mm

B.0.1mm

C.2mm

D.3mm

E.0.5mm

*5. 下列哪种损伤发生后,组织可完全再生?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坏死性肝炎

C.大血管平滑肌离断

D.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基底膜尚完好

E.乙脑形成的软化灶

6.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A.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炎细胞

C.炎细胞、成纤维细胞

D.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

E.以上都不对

7. 关于肉芽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肉眼观为红色、细颗粒状、状似肉芽

B.触之易出血

C.有痛感

D.为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

E.最终老化为瘢痕组织

8. 瘢痕组织与肉芽组织相比:

A.成纤维细胞减少,毛细血管减少,炎细胞消失

B.成纤维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减少,炎细胞消失

C.成纤维细胞减少,毛细血管增多,炎细胞消失

D.成纤维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增多,炎细胞消失

E.成纤维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增多,炎细胞增多

9.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肉芽组织的表现?

A.鲜红色、细颗粒状

B.颜色苍白、水肿明显

C.早期痛感不敏感

D.容易出血

E.有抗感染作用

10. 肉芽组织具有抗感染作用主要是由于:

A.成纤维细胞

B.毛细血管

C.炎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D.能刺激抗体产生免疫反应

E.以上都不对

11. 创伤愈合时毛细血管大约每日延长:

A.1-6mm

B.1-2mm

C.1-5mm

D.0.1-0.6mm

E.0.6-1.0mm

12. 下列除哪项外是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A.蛋白质缺乏

B.年老体衰

C.服用激素

D.局部固定

E.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13.创伤愈合时伤口收缩主要是由于哪种细胞的牵拉作用所致?

A.成纤维细胞

B.纤维细胞

C.肌成纤维细胞

D.胶原纤维

E.巨噬细胞

14. 下列除哪种成分以外,均会影响创伤愈合?

A.Ca++

B.P3-

C.Zn++

D.VitC

E.Na+

15.下列因素除哪项外,均为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因素?

A.药物

B.感染

C.局部血供

D.神经支配

E.电离辐射

16. 下列哪些因素将影响创伤愈合?

A.维生素缺乏

B.钙、磷离子缺乏

C.锌离子缺乏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缺乏

E.以上都不对

*17. 下列疾病的病变组织在愈合时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有:

A.小叶性肺炎

B.急性普通型肝炎

C.急性肠炎

D.皮肤表皮缺损,直径在20厘米以内

E.单纯性胃炎

18. 下列哪项不符合一期愈合?

A.伤口创缘整齐

B.无感染的伤口

C.出血少

D.组织破坏范围小

E.伤后8小时以上未经处理的伤口

19. 下列哪项不符合二期愈合?

A.愈合时间长

B.瘢痕大

C.伤后8小时内经过清创手术的伤口

D.损伤范围大,坏死物多

E.创缘不整齐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创面大小、深度及有无感染,可将皮肤创伤愈合分为两类: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

B.一期愈合组织破坏范围小,出血少,对合严密。

C.二期愈合组织破坏范围大,出血多,对合不严密。

D.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基本过程有本质差别。

E.一期愈合形成的瘢痕小,二期愈合形成的瘢痕大。

*21. 下列损伤不能完全再生的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胃粘膜糜烂

C.神经细胞存活,外周神经离断,离断两断端相隔2厘米。

D.表皮伤口直径15厘米

E.大叶性肺炎

(四)问答题

1. 什么叫修复?什么叫再生?两者之间是何关系?

2. 人体细胞根据再生潜能的不同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3. 大致叙述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以及骨组织的再生过程。

4. 细胞组织再生的调控机制有哪些?

5. 再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6. 什么是肉芽组织?它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健康肉芽与不良肉芽有何不同?

7. 什么是瘢痕组织?它对机体有利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对机体不利的方面有哪些?它与肉芽组织有何关系?

8. 试述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

9. 创伤愈合的类型有几种?举例说明。

10.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五)分析题

1、患者男,37岁,以“规律性上腹痛二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周后复查胃镜见溃疡已愈合。请问:

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

2、患者男,65岁,以“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大汗半小时”为主诉,于2000年12月8日6时30分入院。半小时前患者在用力排便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无缓解,伴大汗、烦躁不安。入院后心电监护提示:V1---V6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立即给予吸氧、硝酸甘油静点、抗心率失常等治疗,病情缓解不明显,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给予速尿、硝普钠等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抢救无效于当晚22时10分死亡。既往史:一个月前曾感胸部不适,活动后心悸、气短,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予扩冠治疗后症状缓解。

尸检摘要:男性尸体,身长165厘米,肥胖体型,口唇、指(趾)甲紫绀。心脏重350克,左心室壁厚1.2厘米,肉眼颜色不均匀,右心室壁厚0.3厘米。左心室及室间隔多处取材光镜下见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左冠脉主干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75%以上。

问题:1. 请说出该例的主要病理诊断。

2. 指出患者的死亡原因。

3. 如果患者存活,机体将如何修复损伤部位?为什么?

四、答案与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

8、血管形成:毛细血管的再生与增生过程称为血管形成。

9、接触抑制:细胞增生分裂并互相接触时便停止生长繁殖,使细胞不致堆积的现象。

10、健康肉芽:临床上将红色湿软、触之易出血的肉芽组织称为健康肉芽。

11、不良肉芽:在伴有血液循环障碍或感染时,肉芽组织苍白水肿,称为不良肉芽,需及时清除。

12、瘢痕疙瘩:瘢痕组织生长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形成肥大性瘢痕,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

叫瘢痕疙瘩。

其它见本章知识点纲要。

(二)填空题

1. ①再生②纤维性修复③生理性④病理性

2. ①G1 ②S ③表皮细胞④血细胞⑤泌尿生殖道粘膜被覆细胞⑥G0 ⑦肝细胞⑧成纤维细胞⑨骨细胞⑩神经细胞 11 心肌细胞 12 骨骼肌细胞

3. ①原癌基因②细胞分裂周期基因③生长因子④抑素⑤细胞外基质⑥促进⑦抑制

4. ①成纤维细胞②新生毛细血管③炎性细胞

5. 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接合其它组织缺损③机化、包裹无生机组织和异物等

6. ①各种组织的再生②肉芽组织增生③瘢痕形成

7. ①伤口早期变化②伤口收缩③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④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8. ①年龄②营养③药物④感染与异物⑤局部血液供应⑥神经支配⑦电离辐射

9. ①血肿形成②纤维性骨痂形成③骨性骨痂形成④骨痂的改建与重塑

10. ①断端及时正确复位,防止错位或有其它异物及组织的嵌塞②骨折断端需适时、牢固的固定,直至骨性骨痂形成③尽早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保证良好的局部血运④防止赘生骨痂和假关节的形成

11. ①一期愈合②二期愈合

(三)选择题

1. A *

2. B

3. D

4. A*

5. D

6. A

7. C

8. A

9. B 10. C 11. D 12. D13. C 14. E 15.

A 16. D *17. A 18. E19. C 20. D *21. A

(四)问答题

1. 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细胞和组织损伤丧失,由邻近健康细胞再生、填充、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邻近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现象,称为再生。修复是再生的结果,再生是修复的手段之一。

2. (略)。

*3. (1)上皮组织:

1)被覆上皮:鳞状上皮损伤后,由创伤边缘或底部残留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中央移动,先形成单层上皮,再增生并分化为复层上皮。柱状上皮缺损后,也由邻近基底细胞分裂增生来修复,新生的上皮细胞初起为立方形,以后再增高变为柱状上皮。

2)腺上皮:若腺上皮损伤而基底膜完整,可由残存的腺上皮细胞分裂而修复;若基底膜破坏,则难以再生。

3)肝脏:若网状支架完整,从肝小叶周边区再生的肝细胞可沿网状支架延伸,恢复原有结构;否则再生肝细胞易与增生的纤维组织结构紊乱的肝细胞团(假小叶)。

(2)纤维组织:静止的纤维细胞转变或幼稚间叶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停止分裂后开始分泌前胶原蛋白,在间质中形成胶原纤维,自身成熟为胶原细胞。(3)血管:

1)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再生过程又称为血管形成,是生芽的方式完成的。在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基底膜,此处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幼芽突起,随着增生的内皮细胞向前移动形成实性细胞索,数小时后在血流的冲击下出现管腔。内皮细胞可分泌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粘连蛋白,形成基底膜的基板。周边的成纤维细胞分泌III型胶原及基质,组成基底膜的网板,本身成为血管外膜细胞。

2)大血管:离断后需手术吻合,吻合处内皮细胞完全再生,恢复原有内膜结构,但肌层多由结缔组织修复

(4)肌组织:再生能力很弱。

1)骨骼肌:若损伤轻,肌膜完好,由残存的肌细胞分裂分化,产生肌浆肌纤维,属完全再生;若肌膜破坏或有离断,则由纤维结缔组织连接修复,经过锻炼恢复功能。

2)平滑肌:肠管、较大血管由纤维瘢痕修复。

3)心肌由瘢痕修复。

(5)神经组织:

1)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由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瘢痕来修复。

2)外周神经离断而神经细胞存活时,由两端的鞘细胞增生形成带状的合体细胞将断端连接,近端轴突以每天1mm的速度向远端延伸,达到末梢。若断端相隔>2.5cm或有瘢痕等阻断,则再生纤维不能到达远端,与周围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成团,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4. 单个细胞再生增殖受到基因活化与表达的调控。这些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细胞分裂周期基因等。同时,细胞再生还受到生长因子、抑素、细胞外基质等因素的调控。机体内存在着促进和抑制再生两种机制的动态消长,决定了组织再生的强弱。

(1)促进细胞增殖的因素:生长因子 PDGF、FGF、低浓度TGF-b、TGF、VEGF、细胞因子、cyclin-CDK复合物。

(2)抑制细胞增殖的因素:高浓度TGF-b、CDKI;生长抑素PDGF、干扰素-a、前列腺素E2、肝素以及细胞的接触抑制。

(3)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

5.(略)。

6. 肉芽组织为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呈红色、细颗粒样、柔软,状似肉芽。光镜下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常伴有多少不等的各种炎细胞。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有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它的主要功能有:(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伤口,接合其它组织缺损;(3)机化、包裹无生机组织和异物(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健康肉芽呈红色,湿润,触之易出血,不良肉芽颜色苍白,水肿明显,有较多炎细胞浸润,使损伤愈合延迟,需及时清除。

7.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有利的作用:(1)长期填补连接组织缺损,保持器官完整性。(2)抗拉力比肉芽组织强得多,保持器官坚固性。

不利作用:(1)瘢痕收缩导致活动受限、梗阻。(2)瘢痕性粘连影响组织器官功能。(3)形成瘢痕疙瘩。(4)瘢痕膨出。(5)器官硬化。

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成熟改建的结果,与肉芽组织相比,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增多并呈玻璃样变,毛细血管闭合减少,炎细胞消失。

8.(1)伤口早期变化:局部有出血和坏死,数小时后出现充血、渗出等炎症反应。

(2)伤口收缩:第2-3天,在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下,伤口收缩,使创面缩小。

(3)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第3天开始,肉芽组织长入,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填平伤口。一个月后形成瘢痕。

(4)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伤口边缘基底细胞在伤后24小时内开始增生并分化为鳞状上皮。皮肤附属器由瘢痕修复。

9. (略)。

10. (1)全身因素

1)年龄: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强,愈合快。老年人则相反。

2)营养: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锌等的缺乏,影响胶原合成使愈合延迟。

3)药物: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胶原合成,抑制修复过程。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促进白细胞浸润,促进修复过程。

(2)局部因素

1)感染与异物:感染与异物的存在可延迟愈合。

2)局部血液供应:局部血液供应不良,会延缓伤口愈合。

3)神经支配:神经受损也将对再生产生不利影响。

4)电离辐射:能破坏细胞,损伤小血管,抑制组织再生。

(五)分析题

1. 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胃窦部消化性溃疡。溃疡为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发生在胃的消化性溃疡通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因此粘膜至肌层甚至浆膜层的组织可完全被破坏。溃疡修复时,将有粘膜上皮、结缔组织、平滑肌等组织的再生,其中粘膜上皮可完全再生,粘膜下层至肌层、浆膜层则由肉芽组织增生来修复,整个过程需要4-8周时间。

2. (1)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根据:

1)病史: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有用力排便后心前区疼痛且服扩冠药后不缓解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心电图V1---V6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尸检:心脏肉眼颜色不均匀,左心室、室间隔镜下见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左冠脉主干动脉粥样硬化。

(2)致死原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使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最后导致患者死亡。

(3)梗死心肌由肉芽组织机化加以修复,最后形成瘢痕。因为心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充血

2.淤血

3.槟榔肝

4.血栓形成

5.血栓

6.栓塞

7.梗死 8.贫血性梗死9.出血性梗死 10.出血

二、填空

1. 局部出血可分为及两类。

2. 动脉性充血主要表现是扩张,血管内充满。

3. 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和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增多,称为,又称。

4. 引起淤血的主要原因有,及。

5. 静脉性充血时,局部组织和器官体积,颜色,

代谢和功能,温度。

6. 淤血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实质细胞、、

和等后果。

7. 心力衰竭细胞是肺泡腔内的细胞,吞噬了,使 ________转变为的吞噬细胞。

8. 慢性肝淤血,镜下见扩张,萎缩和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肝内增生,形成肝硬化。

9. 血液从心血管内逸出,称为,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时称为,血液流出体外称为。

10. 根据心血管壁完整性破坏的程度,将出血分为 _____ 和。

11. 血栓形成是指活体心血管内,血液中某些成分、 __ 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

12.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13. 血栓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14. 、及构成延续性血栓。

15. 透明血栓主要由构成,常发生于。

16. 血栓的结局有、和。

17. 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阻塞血管管腔的现象称为,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

18. 来自左心和动脉系统的栓子,常栓塞于、、 _ 及等处。

19. 引起肺动脉栓塞的栓子,常来自、。

20. 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栓塞。

21. 栓子的主要类型有、、和。

22.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经破裂的进入母体而造成栓塞,称为。

23. 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通常是由于 ___ 阻塞而又不能建立所致。

24. 梗死的原因有、、、。

25. 根据梗死灶的颜色的不同将梗死分为和。

26. 贫血性梗死多发生于较致密,循环不丰富的器官,梗死灶内含较少,呈色。

27. 出血性梗死形成的原因除动脉阻塞外,还须有和等条件。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等器官。

28. 梗死灶的形状决定于该器官的,肾、脾、肺等梗死灶呈,肠梗死呈,心肌梗死呈。

29. 肺出血性梗死区常位于,尤以多见。

30. 肠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和嵌顿性肠疝等情况。

三、选择题

A型题

1.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局部温度升

B.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C. 局部呈鲜红色

D.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E.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2.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

A 肺泡腔内见胞浆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B 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C 肺泡腔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D吞噬脂质的吞噬细胞E 吞噬黑色素的吞噬细胞

2. 门静脉回流受阻,可引发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 脑

B. 肝

C. 肾

D. 肺

E. 脾

2.左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脏器是

A. 脾

B. 脑

C. 肝

D. 肺

E. 肾

3.槟榔肝是指

A. 肝细胞肿胀

B. 肝细胞脂肪变性

C. 慢性肝淤血

D. 肝硬化

E. 肝细胞萎缩

4.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 血小板

B. 红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纤维蛋白

E. 单核细胞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见

A. 白色血栓

B. 混合血栓

C. 红色血栓

D. 透明血栓

E. 疣状血栓

6.脂肪栓塞易发生于

A. 输血时

B. 外伤骨折时

C. 静脉注射时

D. 潜水作业时

E. 分娩时

7.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 血流缓慢

B. 涡流形成

C. 心血管内皮损伤

D. 血小板数量增多

E. 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增加

10.病理诊断羊水栓塞的依据是

A. 肺广泛出血A. 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

B. 肺泡内有角化上皮

C. 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

D. 肺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11.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 机化

B. 溶解

C. 吸收

D. 钙化

E. 再通

12.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有

A. 羊水栓塞

B. 血栓栓塞

C. 瘤细胞栓塞

D. 气体栓塞

E. 脂肪栓塞

13.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易发生

A. 氮气栓塞

B. 脂肪栓塞

C. 异物栓塞

D. 空气栓塞

E. 血栓栓塞

14.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形成的结局

A.溶解吸收

B. 钙化

C. 再通

D.机化

E. 排除血管外

15.肺动脉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A. 大片肺出血

B. 中毒性休克

C. 肾功能衰竭

D. 急性右心衰

E. 急性左心衰16.左心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

A. 门静脉栓塞

B. 脑动脉栓塞

C. 肝静脉栓塞

D. 肺动脉栓塞

E. 股静脉栓塞17.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

A. 下肢静脉

B. 门静脉

C. 下腔静脉

D. 上腔静脉

E. 胸壁静脉

18.来自门静脉的栓子随血流运行,首先栓塞于

A. 肾

B. 肠

C. 肝

D. 脑

E. 肺

19.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 脑、肝、肾

B. 心、脾、肾

C. 肺、肠、肾

D. 脾、肺、肠

E. 心、脑、肺20.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 脑

B. 肝

C. 肾

D. 心

E. 肺

21.引起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血栓形成

B. 血管受压闭塞

C. 充血

D. 动脉内膜炎

E. 动脉痉挛

22.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栓子可能来源于

A. 右心房

B. 左心房

C. 肠系膜静脉

D. 髂动脉

E. 髂静脉

23.下列哪个脏器梗死发生软化并形成囊腔

A. 肺

B. 肠

C. 脑

D. 脾

E. 肾

24.肠套叠可引起肠壁

A. 贫血性梗死

B. 气性坏疽

C. 干性坏疽

D. 出血性梗死

E. 溶解坏死25.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

A. 节段性

B. 点灶状

C. 楔形

D. 锥形

E. 地图状

26.脾梗死灶切面的肉眼形状常为

A. 锥形

B. 楔形

C. 三角形

D. 节段性

E. 长方形

27.下列对肺出血性梗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多由支气管动脉阻塞引起

B. 梗死灶呈锥体形

C. 多位于肺下叶

D. 由肺动脉分支阻塞引起

E. 多发生在严重肺淤血的基础上

28.下列那项不符合肺淤血的镜下所见

A.肺泡腔内见粉染水肿液

B.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

C. 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

D.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中性粒细胞

E. 肺泡腔内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四、问答题

1.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镜下病理变化特点。

3.淤血的主要病变特点如何?

4.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简述血栓的类型及构成。

5.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何影响?

6.简述栓子运行的途径。

7.简述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8.请列出引起梗死的原因。

9.梗死的类型有哪些?各好发生于什么脏器?简述贫血性梗死及出血性梗死的病变特点。

10. 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充血:器官或局部的血管内血量增多,称为充血。

2.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3.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质较实,呈暗红色。切片可见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如槟榔的切面,称槟榔肝。

4.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凝集和凝固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5.血栓: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成分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6.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这种现象称为栓塞。

7.梗死: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8.出血性梗死:梗死组织内含血量多,呈暗红色,称出血性梗死。

9.贫血性梗死:梗死组织内含血量少,呈灰白色,称贫血性梗死。

10.出血:血液从心血管内溢出,称为出血。

二、填空题

1.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2.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红细胞

3.小静脉毛细血管血量静脉性充血淤血

4.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5.增大暗红色减弱降低

6.淤血性水肿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淤血性硬化

7.巨噬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颗粒

8.肝窦及小叶中央静脉肝细胞结缔组织淤血性9.出血内出血外出血10.破裂性出血漏出性出血11.析出凝集和凝固血栓

12.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13.血小板析出、粘集血液凝固

14.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15.纤维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6.溶解吸收机化与再通钙化17.栓塞栓子 18.脑肾脾下肢

19.右心体静脉系统 20.肝内门静脉分支

21.血栓栓子脂肪栓子气体栓子羊水栓子

22.子宫静脉血液循环羊水栓塞23.梗死血管侧支循环

24.血栓形成动脉栓塞血管受压闭塞动脉痉挛

25.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26.组织结构侧支血量灰白

27.严重的组织淤血组织疏松肺肠

28.血管分布锥形节段性地图状29.肺下叶肺门30.肠套叠肠扭转

三、单项选择

1.B

2.A

3.E

4.D

5.C

6.A

7.D

8.B

9.E 10.E 11.A 12.B 13.A 14.E 15.D 16.B 17.A 18.C 19.B 20.E

21.A 22.B 23.C 24.D 25.E 26.C 27.A 28.D

四、问答题

1. 静脉腔阻塞,使血管腔变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淤血。

静脉受压,见于静脉内血栓形成。心力衰竭,左心衰竭可导致肺淤血,右心衰竭则导致大循环淤血。

2.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出现水肿液、漏出的红细胞及浆内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严重时可发生出血。长期肺淤血,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含铁血黄素广泛沉积,使肺质地变硬,并呈棕褐色,形成肺褐色硬化。

3.(1)淤血水肿。淤血时毛细血管内压升高,通透性增高,血浆漏至组织间隙,形成淤血性水肿。严重时,红细胞也可漏出,发生淤血性出血。

(2)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3)淤血性硬化。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间质网状纤维变为胶原纤维,使器官变硬。4.血栓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栓的类型:(1)白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主要由血小板组成。(2)红色血栓,构成延续血栓的尾部,镜下见纤维素的网眼内充满红细胞。(3)混合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4)透明血栓,这种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血栓的结局有溶解和吸收、机化再通、钙化。血栓形成在多数情况下,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1)阻塞血管:血栓阻塞动脉,又缺乏有效的侧枝循环代偿时,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缺血坏死。血栓阻塞静脉,引起局部组织的淤血、水肿、出血。(2)栓塞: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运行,栓塞于相应大小的血管。(3)形成心瓣膜病:反复发生在心瓣膜上的血栓,机化后引起瓣膜粘连、增厚、变硬。

6.栓子一般随血流运行。(1)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随体循环的血流,栓塞于脑、肾、脾和下肢的动脉。(2)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干或其分支。(3)汇入门静脉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少见交叉性栓塞和逆行性栓塞。

7.(1)血栓栓塞最常见,包括肺动脉栓塞和体动脉栓塞。较小的栓子广泛的栓塞于肺动脉的分支,或较大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支时,可致患者猝死。体动脉的栓子常栓塞于脑、肾、脾和下肢,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2)脂肪栓塞,大量脂滴广泛栓塞于肺循环时,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3)气体栓塞,包括空气栓塞和氮气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可引起猝死。氮气栓塞多发生于小的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4)羊水栓塞,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绝大多数导致死亡。(5)其他栓子栓塞,如细菌团、肿瘤细胞团、寄生虫及虫卵等引起的栓塞。

梗死的原因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血管受压闭塞、动脉痉挛。

8.(1)贫血性梗死:多发生于肾、脾、心肌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的器官。梗死灶呈灰白色,早期,梗死灶的周围可形成暗红色充血出血带。(2)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肺、肠等组织疏松的脏器。梗死灶呈暗红色,有多量出血。

血栓形成可阻塞血管腔。较大的血栓由于部分软化易在血流冲击下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引起栓塞。血栓栓塞使局部组织的动脉血流阻断,如侧支循环不能有效建立,则引起部分组织的缺血坏死,造成梗死。

炎症

(一) 名词解释

1.炎症(inflamation)

2.渗出(exudation)

3.炎性积液

4.趋化作用(chemotaxis) *

5.调理素(opsonin) *

6.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7.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

8.表面化脓

9.积脓(empyema)

10.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11.疖(furuncle) 12.完全愈复

13.菌血症(bacteremia) 14.毒血症(toxemia) 15.败血症(septicemia) 16.脓毒败血症(pyemia) 17.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18.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二) 填空题

1.具有①系统的②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③反应称

为炎症。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①、②和③。

3.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①、②称为变质。

4.炎性水肿指渗出液位于①,炎性积液指渗出液位

于②。

5.炎症局部增生的成分包括①、②、③。

6.体表急性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包括①、②、③、④和

⑤。

7.炎症常见的全身反应有①、②。

*8.组织损伤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顺序为①,②

和③。

*9.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理为①,②和③。

*10.炎性渗出物的防御作用有①,②和③。

11.纤维素渗出过多可造成组织①和②。

12.白细胞渗出过程①、②和③。

13.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灶局部发挥①作用和②作用

并可引起③。

14、浆液性炎是以①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②、③和④等处。

15.化脓性炎症可分为: ①,②和③三种类型。

16.纤维素性炎是以①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②、③

和④等部位。

17.增生性炎包括①和②两大类。

18.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①细胞和②细胞。

19.炎症时病原微生物及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可引起①、②、③和④。

20.急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①为主,慢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

以②、③、④为主。

21.最常见的外源性化学趋化因子是①。

22.物理性致炎因子包括①、②、③等。

23.体液中的炎症介质包括①、②、③。

24.炎症增生的作用是①和②。

25.急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以①、②为主,慢性炎症以③为主。(三)选择题

1.关于炎症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C.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2.炎症时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小静脉扩张,血流变慢

C.细动脉短暂收缩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

E.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

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变质,渗出,增生

B.变性,坏死,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4.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是:

A.血管扩张

B.红细胞漏出

C.血浆渗出

D.白细胞游出

E.纤维素渗出

5.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炎症介质形成

B.分解代谢亢进

C.局部酸中毒

D.分子浓度增高

E.白细胞渗出

*6.速发性短暂反应时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是:

A.细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B.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

C.基底膜降解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

E.以上都不是

7.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A.机械性因子

B.免疫反应

C.物理性因子

D.化学性因

E.生物性因子

*8.下列哪项不属于炎症的防御反应?

A.代谢增强

B.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C.充血、渗出

D.器官功能障碍

E.发热

*9.细胞因子主要由哪些细胞产生:

A.肥大细胞和血小板

B.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中的炎症介质?

A.血管活性胺

B.缓激肽

C.补体

D.纤维蛋白多肽

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1.炎性水肿时渗出液位于:

A.关节腔

B.胸膜腔

C.腹膜腔

D.心包腔

E.组织间隙

* 12.下列哪项关于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慢性炎症均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

B.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C.增生是机体的抗损伤的反应

D.炎症渗出不会引起组织肿胀

E.炎症时组织增大均为增生所致

*13.炎症介质补体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机制是:

A.吞噬细胞表面有C3b受体

B.可促进血管的扩张、通透性增加

C.可引起细菌的通透性改变

D.能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形成

E.对C5a有趋化作用

14.下列哪项关于纤维素性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粘连

B.其好发部位是浆膜、粘膜和肺

C.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假膜与咽部粘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E.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1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任选其中一例,作为成绩考核依据。要求手写,拒收打印稿。14周之前上系统病理学专业自选课时交杨星老师处。 病例1 病例摘要 患者xxx,男,53岁。辽宁省人,职业:干部。 主诉:腹泻3个月。 现病史:入院前3个月开始腹泻,黄色水样便,每日10~15次,每次量约20~50ml。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曾自服黄连素、氟哌酸和肌注庆大霉素等。效果不佳。先后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等均无异常。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盗汗、腹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近来消瘦明显,体重下降约5kg,精神不佳,食欲差。 既往史:30年前患肠伤寒,治愈。16年前轻度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未愈。1年前患急性腹膜炎,治愈。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智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肝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良好。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听诊无杂音,心音有力。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在右肋下缘下可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活跃。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入院时):血常规:Hb 111g/L,RBC 3.63x1012/L,WBC 0.91x109/L, 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69%,淋巴细胞31%。出血时间(BT)5min,凝血时间(CT)3min。尿常规:pH 6,尿蛋白(+)。大便常规:黄色,潜血试验(0B)++++。肝功能:总蛋白(A+G)64g/L,白蛋白(A)34g/L,球蛋白(G)30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141U/L,总胆红素正常。肝炎病毒学检测:抗HAV+,HBsAg+,抗HBe+,抗HBc-IgG+,抗 HBc-IgM+。大便培养:大肠埃希菌50%,甲粪球菌20%,粪链球菌30%。甲胎蛋白(AFP)检测:843μg/L

中职病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1级护理班病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钠水潴留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 D球-管失平衡 E肾小球滤过障碍2、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球蛋白减少 B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 C血钠含量降低 D血钾浓度降低 E血浆清蛋白减少3、丝虫病导致下肢象皮肿的主要原因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蛋白质丢失过多4、最易发生心性水肿的心脏疾病 A冠心病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肺心病 D心肌炎 E二尖瓣狭窄 5、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 C滤过分数增高 D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E醛固酮分泌增加6、肾病综合征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淋巴回流受阻 E醛固酮分泌增加7、判断机体是否有水肿较理想的方法是 A是否有凹陷性水肿 B检查肾功能 C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D肉眼观察 E测量体重 8、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0C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 C体温超过正常值1.00C D由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 E由体温调定点紊乱而引起体温升高 9、下列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A中暑 B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 C妇女妊娠期体温升高 D流感导致体温升高 E甲亢病人体温升高 10、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A变态反应 B病原微生物 C恶性肿瘤 D大手术后 E类固醇代谢产物 11、输液反应出现发热大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变态反应 B外霉素污染 C内霉素污染 D真菌污染 E药物的毒性反应 12、高热骤退导致病人虚脱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损伤 B血压突然升高 C肾功能衰竭 D外周循环衰竭 E中枢调节功能紊乱 13、某患者持续发热3天,经酒精擦浴和注射安乃近后出现大汗淋漓,此时在护理上尤应注意什么? A防止酸中毒,检查pH B防止虚脱,监护血压变化 C防止热惊厥,采取安全护理措施 D防止负氮平衡E防止消化功能紊乱,饮食调养 14、某患者女性,16岁,发热一周,发热前两周又感冒病史。住院后测量体温:早晨38.00C,下午39.50C,睡前38.90C。请问该患者属于何种热型?

病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诱因:是指在疾病的条件中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原因或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者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萎缩:因患病或其他因素作用,正常发育的细胞、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现象。变性:是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非生理性物质或生理性物质过度堆集。 脂肪变性:实质细胞胞质内脂滴量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或原不含脂肪的细胞出现游离性脂滴的现象。 坏死:指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溃疡:发生于皮肤黏膜表面,因坏死脱落而形成的缺损溃烂。 充血: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超过正常值的现象。 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远处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梗死:因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坏死现象。 出血性梗死: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又称为红色梗死。 贫血性梗死:当梗死灶形成时,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为白色梗死)。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指在严重感染失血创伤或休克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 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低渗性脱水: 是指水钠等比例丢失,血Na+浓度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一310mmo1/L的脱水。 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同一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内源性致热原:产热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源性致热原。原位癌: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膜完整,无间质浸润的油。 乳腺癌:是乳腺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数来源于导管上皮,少数来源于腺上皮。 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生比率约为2:1:1,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少数发生于绝经以后,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可隐匿(处于不增殖状态)多年,以后才开始活跃,原因不明。 畸胎癌: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或具有可分化为三胚层各种组织潜能的裂球错位所产生的恶性肿瘤。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属免疫系统的实体性恶性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其特点为:①临床上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的少见。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含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位于免疫系统的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和消化道的淋巴样细胞。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_气象仪器____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计算机与软件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2姓名学号 一. 实验目的: 了解测风测雨气象仪器的原理、组成、作用等,通过实践课,对气象观测仪器加深了解。 二.实验内容: 1. 测风: 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 (1) 测风塔 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2)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感应器由风向和风速两部分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等组成。记录器由8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EL型风向风向风速计感应部分

(3)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与特定感应器配套可以组成EN1型和EN2型两种自动测风仪。 主要功能有:定时打印输出二分钟、十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打印输出大风报警、航危报大风报警及解除警报的风向、风速及其出现时间,发出报警信号; 每天20时打印输出日极大风速、最大风速及相应的风向、出现时间,日合计、日平均,并可随时显示各种瞬时值和平均值,存储24小时风向风速记录。可代替EL型电接风速风向计的记录器、指示器和大风报警器。 (4)海岛自动测风系统 用途:该系统是专门为测量海岛出现的强风而设计的,其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测强风力。 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自动采集部分,另一个是接收部分。 采集部分由风向风速传感器、数据处理器、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收发讯机、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等组成。接收部分由计算机、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收发讯机和打印机组成。 原理:采集部分对风向风速传感器采样,然后计算出风向风速的平均值。通

病理期末复习60(1)(2)

《病理学》期末复习题 班级学号姓名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本大题共50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 1.支气管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于C A.增生B.再生C.化生 D.萎缩E.变性 2.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B A.肠B.肝C.脾 D.心E.肾 3.病理报告组织学上看到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4.下列细胞再生能力最弱的是A A.神经细胞B.表皮细胞C.肝细胞D.红细胞E.白细胞 5.肉芽组织可以C A.为细菌感染提供条件B.引起器官变形 C.抗感染、保护创面D.恢复原有组织的功能 E.造成瘢痕性粘连 6.槟榔肝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B A.肝脂肪变B.慢性肝淤血C.肝细胞水肿 D.肝硬化E.病毒性肝炎 7.最常见的栓子是A A.血栓栓子B.空气栓子C.肿瘤栓子 D.羊水栓子E.细菌栓子 8.由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称为B A.血栓再通B.血栓机化C.血栓钙化 D.血栓栓塞E.血栓硬化 9.慢性肺淤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内大量中性白细胞 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D.可发生漏出性出血 E.常可见心衰细胞 10.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AB A.血液动力学改变B.血管壁通透性改变 C.小静脉血栓形成D.循环血量增加 E.组织间液比重降低 11.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炎细胞主要是: E 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E.中性粒细胞 12.绒毛心是一种C A.变质性炎B.浆液性炎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E.增生性炎 13.病理学上的肉芽肿中的细胞主要是B 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E.免疫细胞 14.渗出液对机体的有利因素除外D A.为局部带来营养物质B.带来各种抗体、补体 C.中和毒素D.带来免疫细胞 E.纤维素交织成网,限制细菌蔓延 15.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肿瘤 D A.肉眼形态B.对机体的影响C.大小 D.异型性E.继发改变 16.肿瘤分化程度越高C A.恶性程度越高B.转移越早 C.恶性程度越低D.对放射治疗敏感 E.预后越差 17.癌是D A.泛指所有恶性肿瘤B.泛指所有肿瘤C.瘤和肉瘤 D.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E.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18.下列哪项不是肉瘤的特征 B A.多见于青少年B.瘤细胞呈巢状C.多经血道转移 D.切面呈鱼肉状E.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19.决定肿瘤的性质和特征的是肿瘤的 A A.实质B.间质C.转移 D.代谢特点E.核分裂 20.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是A A.全身大、中型动脉B.全身毛细血管 C.全身细、小动脉D.肺动脉 E.全身微动脉 21.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吞噬了脂类物质的细胞会形成C A.脂肪变性的细胞B.异物巨细胞C.泡沫细胞 D.脂肪细胞E.阿少夫细胞 22.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是B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细胞水肿: 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 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 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 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

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蜂窝织炎: 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 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 0.5~2mm。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

病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因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而致组织(器官)体积缩小的现象称萎缩。P40 机制: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多,以适应其营养水平低下的生存环境。 特点:器官的萎缩:体积减小;数量减少;颜色变深、暗;功能降低 病理性萎缩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局部)②失用性萎缩(工作负荷)③去神经性萎缩(效应器萎缩)④压迫性萎缩(长期)⑤内分泌性萎缩(靶器官萎缩) 后果:原因消除后一般可恢复原状。但病变如继续发展,则萎缩的细胞可最后消失,并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占位,影响组织器官的复原和功能的发挥。 萎缩的顺序:按对机体的影响程度,影响小的先萎缩。(脂肪>骨骼肌>肝、脾等>心、脑) 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p41 机制: 肥大的物质基础是DNA含量和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等)增多, 蛋白合成占优势和微丝增加,使器官均匀增大,以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 增生:主要由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p42 机制: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细胞凋亡受阻。 炎症和修复中除实质细胞增生外,还伴有纤维母细胞,血管等间质增生。 化生(p43)概念: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并非由一种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另一种成熟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转化而成)。*是一种异常的增生,可发生恶变。 类型: (1) 鳞状上皮化生:如支气管柱状上皮因慢性炎症刺激化生为鳞状上皮, 慢性子宫颈炎时,子宫颈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2) 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胃粘膜上皮转变成小肠型或大肠型的粘膜上皮。 (3) 间叶组织的化生:一种间叶组织转化为另一种间叶组织, 如纤维母细胞组织化生为骨母细胞或软骨母细胞,形成骨、软骨组织。 化生对机体的意义: 优:适应了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局部对刺激的抵抗力 劣:丧失了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可能发展为肿瘤 化生的转归:1、上皮组织的化生 2、间叶组织的化生 细胞和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的原因: (一) 缺氧或低氧 (Hypoxia)最重要 其原因为:1. 血管疾病 2. 心肺功能下降 3. 血液携氧功能下降(如CO中毒) (二) 生物因素:最常见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等 (四) 营养因素: (五) 免疫因素: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六) 遗传因素:染色体畸变或突变 (七) 其它: 年龄、性别, 衰老、心理、社会和医源性因素等 上述各种损伤因素可通过三个方面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 (一).细胞膜的损伤 (二).细胞核的损伤 (三).细胞浆的损伤(细胞器) 变性: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的现象。p45 特点:细胞内的变性是可逆的,细胞间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常伴功能下降。 变性:细胞水肿(cellullar swelling)或水变性(hydropic);脂肪变性(fatty)或脂变 (fatty change);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或透明变性(hyaline);淀粉样变(amyloidosis);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病理性色素性沉积(patholigic pigmentation) 细胞死亡:坏死(necrosis):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 凋亡:与基因调节有关,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水肿:细胞质内水、钠增多,细胞损伤中最常见的早期变化。P45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丰富我们的气象知识。 2.了解主要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气象知识讲座。 2.参观气象观测场。 3.参观气象台。 4.气象信息发布中心。 三、实验过程: 我们首先听取了气象知识的讲座,老师在讲座中阐述了许多气象的有关知识。气象能为地方经济服务,从气象灾害、气象与气候变化及气象对黔南州的三个大的方面来描述气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作用。首先老师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的“四个一流”、何良玉的话中表明气象的重要性,发展气象事业能为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基础性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前瞻性作用。老师再就国家安全方面说了气象的重要性,以前国家安全主要靠军事力量来衡量,而现在气象探测、观测及预测也影响到国家安全,各国对于气象的作用的认识也逐步加强。 其次,讲座中谈到气象灾害,它主要包括:干旱高温、暴雨、沙

尘暴、龙卷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类型。近年来,许多气象异常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的气象气象灾害越来越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如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各地区的干旱与洪涝,使得粮食产量下降,许多旱灾、涝灾的发生,今年北方的大旱很可能就与此有关,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也使太平洋两岸雨水分布出现异常。总的来说,气候与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的重大课题,气候的变化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表现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性。 老师又引用了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一句话,引出气象能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气象灾害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气象的监测预警机制来防灾减灾,例如各种防霜、防雷电、人工增雨、防风的措施。如在降水较多的时候,在一小时以内降水达5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蓝色暴雨信号,在三小时以内降水达10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红色暴雨信号,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提醒当地居民注意这几种气象灾害,还有我们对台风路径的观测和预报,会使沿海地区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因此,气象能对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另一方面,气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利用,会给当地提供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几位当地解决了能源不足问题,有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为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的服务,许多气象局都通过网站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例如贵州的农经网。 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在该气象观测场我们认真学习和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作用,首先是百叶箱内的干湿温度表、最高温度表和

病理期末考试题

[转]兽医病理与诊疗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转载自孔春梅2011年05月15日23:32阅读(1)评论(0)分类:转载文章 举报 字体:大▼ o小 o中 o大 《兽医病理与诊断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使局部器官组织的静脉性血量增多的现象。 2.梗死:是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供应中断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 3.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4.脱水: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以致机体体液总量减少的现象。

5.坏疽:是指组织发生坏死后,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或继发腐败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 6.变性:由于机体内发生物质代谢障碍而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多的现象。 7.黄疸: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的病理现象。 8.机化: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被新生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9.酸中毒:在病理情况下,由于体内酸过多,而引起体液酸碱平衡紊乱,使血液pH低于7.35,机体表现出多方面的临床症状。 10.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局灶性深层组织坏死脱落后留下的缺损。 11.肿瘤:是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身体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制,导致异常增生所形成的局部肿块。 12.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3.肾病:是指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一类病变。 14.发绀:动物的可视粘膜及无毛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的症状称为发绀。 15.痛风:是指核酸核蛋白代谢障碍,引起以尿酸盐沉积于体内一定部位为特征的一种疾

最新病理学期末考试卷

病理学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常见的一类病因()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3 2、渗出液与漏出液在下列哪项无明显区别() A、蛋白量 B、细胞数 C、比重 D、凝固性 E、液体量 3、卡他性炎是指() A、粘膜的变质性炎 B、粘膜的渗出性炎 C、粘膜的增过性炎 D、浆膜的急性炎症 D、浆膜的慢性炎症 4、下列有关肺淤血的描述中那一项是错误的() A、肺泡壁包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内出现心里衰竭细胞 C、肺泡腔内出现红细胞 D、肺泡腔内出现水肿液 E、肺泡腔内出现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 5、肠系膜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于() A、肺 B、脑 C、心 D、肝 E、肾 6、局部静脉淤血的病变特点有() (1)器官体积增大,颜色暗红(2)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器官代谢旺盛,温度升高(4)器官代谢降低,功能低下(5)多见于生理状态下 A、(1)(3)(5) B、(2)(3)(4) C、(1)(2)(4) D、(3)(4)(5) 7、血栓形成后可能对机体的影响有() (1)止血(2)引起梗死(3)局部淤血(4)对机体无明显影响(5)引起慢性瓣膜病 A、(1)(2)(3)(4) B\(2)(3)(4)(5)C、(1)(3)(4)(5)D、(1)(2)(3)(4)(5) 8、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A、体液丢失的总量 B、电解质丢失的总量 C、细胞外液的总量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E、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9、引起高钾血症的最常见愿因是( ) A、急性酸中毒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大量使用含钾药物 D、输库存血过多 E、严重组织损伤 10、某男性患者,因暴饮暴食而腹泻3天,每天腹泻10余次,在附近卫生院静脉输入葡萄糖液,症状加重入院,就诊时患者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血压72150mmHg,脉搏数120次/分,血清Na+浓度120mmol/L,尿钠8mmol/L,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盐中毒 11、下列那一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持续呕吐 B、严重腹泻 C、结肠造瘘 D、肾功能衰竭 E、严重休克 12、PaCO2高于正常表明机体可能存在( ) (1)代谢性酸中毒(2)呼吸性酸中毒(3)代谢性碱中毒(4)呼吸性碱中毒(5)混合性酸中毒 A、(1)(2) B、(2)(3) C、(4)(5) D、(2)(5) 13、肿瘤异性性是指() A、肿瘤外观形态的差异性 B、肿瘤间质的多样性 C、肿瘤组织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 D、肿瘤组织代谢上的差异性 E、肿瘤组织结构异常 14、癌前病变指的是( ) A、具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B、有癌变可能性的良性肿瘤 C、瘤样增生的良性病变 D、交界性肿瘤 E、良性肿瘤出现癌变

远程病理诊断及质控系统功能规范(征求意见稿)

远程病理诊断及质控系统功能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保证医院病理诊断信息系统的质量,加强公立医院数字病理信息化的 改革,提高基层公立医院病理常规及疑难肿瘤诊疗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机构病理诊断的安全,降低医疗诊断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保障病理质控体系的规范化,特制定《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及质控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第二条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作为数字病理科远程诊断系统评审及病理质 控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三条 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的指导性文件,用于 评价各级医院数字病理远程诊断水平的基本标准,及数字病理质控的评价标 准。 第四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及质控系统定义:通过全自动显微镜扫描平台以 及扫描与控制软件系统,将传统的玻璃切片进行扫描和无缝拼接,生成包括传 统玻璃切片内所有信息,即整张全视野的数字化切片(Whole Slide Imaging, 简称WSI),之后,申请会诊单位将制成的数字切片和相关病例资料打包,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会诊平台,由申请会诊单位指定的国内外著名病理专家或者上级医院的专家登录平台,通过浏览器或通过专家客户端进行数字切片浏览、分析和诊断,并发送病理咨询诊断报告。 第五条 效率及准确率是评判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的主要标准,系 1

统要求远程专家及时诊断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从而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及手术成功率,并能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及质控系统是病理信息化在医院信息化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在系统建设中,必须有相应的组织落实与保证,其中院长重视并亲自领导是系统建设的关键,重视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队伍,调动信息科、病理科及远程会诊与质控中心的积极性是系统实施的先决条件。建立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中心必须根据各级、各类医院的具体要求,充分作好需求分析,制定出总体解决方案。 第七条 医院在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中心建设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及系 统性能/价格比,保证合理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系统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八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属于病理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必须为病理科信息系统提供接口,并进一步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提供接口。 第九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整套系统需要各 个环节的把握,包括数字切片的扫描、切片的上传、专家的诊断水平、会诊平台的完善性及网络状况。据此要求建设该系统的厂家需要具备强大的软硬件自主研发设计一体化的开发能力,完善的会诊平台运营资质及拥有国内外病理领域的知名病理专家团队。开发单位应提供该方面的保证,并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 第十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基本要求:全自动显微镜硬件及软件

气象学实验报告 word分析

农业气象学 实验报告 姓名:罗意 学号:20152587 日期:2016年9月 地点:四川农业大学 专业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实验一、辐射与光照强度 实验目的: 1.了解天空辐射表的构造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净辐射表的结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 3.了解多探头照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使用的仪器: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总辐射的测量 1、天空辐射表的构造、原理:天空辐射表(总辐射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传感器, 另一部分是电流计,两部分由电线连接。天空辐射表是测定地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和地面反射辐射仪器。 2、天空辐射表的安装、使用:用电线将传感器和电流表连接起来,传感器一端,电线末端 的螺丝帽应扭紧,电流表一端,红色黑色线头应接在电流表对应颜色的电线孔中。测定时,将传感器平置于架子上,并避免被遮挡物挡住光线,然后拿起电流计并离传感器一定距离,避免光线被挡,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待3-5秒后读出电流计上的视数。 3、观测与记录:观测时拿起电流计并离传感器一定距离,避免光线被挡,然后打开电源开 关,待3-5秒后读出电流计上的视数并记录在记录纸上,并根据电流表上的转换公式(辐射瞬时值=显示值x1000/灵敏度系数)计算出辐射值并记录在记录纸上。读数完毕后关闭电源。此次实验一共测定六次,每次测定时间间隔为四十分钟。(测定数据见最后附表) 二、净辐射量的测定 1、净辐射表的构造、原理:净辐射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传感器,另一部分是电流计, 两部分由电线连接。TBB-1净辐射表被用来测量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净差值。它的测量范围为0.28—3μm的短波辐射和3—50μm的地球辐射。净辐射表的工作原理为热电效应,感应部分是由康铜镀铜组成的热电堆,热电堆的外面紧贴着涂有无光黑漆的上下两个感应面,由于上下感应面吸收辐照度不同,因此热电堆两端产生温差,其输出电动势与感应面黑体所接收的辐照度差值成正比。为了防止风的影响及保护感应面,该表装有即能透过长波辐射、又能透过短波辐射的聚乙烯薄膜罩。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

一、A型题 ┌──────────────────────────┐ │ 每道题下面均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 │ 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 │ 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线,以示正确回答。(每题0.5分)│ └──────────────────────────┘ 1. 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相对不足的主要危害是: A.影响细胞的进一步增大 B.影响细胞的分裂成熟 C.影响细胞吸收营养物质 D.影响细胞氧供 E.影响细胞转运离子的能力 2. 下列指标中哪项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后负荷变化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主动脉压 C.肺动脉楔压 D.肺总阻力 E.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3. 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方式不可能发生过? A.心率加快 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4. 低输出量性心衰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5. 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的组织学特征是 A.毛细血管总数增多 B.毛细血管间距减少 C.闭合状态的毛细血管开放 D.单位重量心肌毛细血管数减少 E.以上都不是 6.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能够反映右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A.平均主动脉压 B.肺动脉楔压 C.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E.心输出量 第2页 ---------------------------------------------------------------------------- 7. 下列哪种措施可减少肠内氨生成 A.利尿剂 B.给氧 C.酸灌肠 D.输液 E.补碱 8. 哪种措施可使血氨降低 A.慎用催眠、麻醉、镇静药 B.左旋多巴 C.高支链氨基酸溶液 D.胰岛素 E.新霉素 9. 氨中毒时,脑内能量产生减少的另一机制是 A.苹果酸穿梭系统障碍 B.脂肪酸氧化不全 C.酮体利用减少 D.磷酸肌酸分解减慢 E.糖酵解过程增强

病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病理系统技术方案 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1.项目名称 (3) 2.项目建设的目的 (3) 二、需求分析 (4) 三、全院病理系统总体设计 (4) 1.设计原则 (4) 2.全院病理系统流程设计 (5) 四、病理系统功能特点 (11) 1 实现多类型电子申请单开单 (11) 2病理检查全流程条码化管理 (11) 3全院病理信息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共享 (11) 4病理图像数字存储管理、数字化浏览和传输 (11) 5基于知识库报告管理 (12) 6全院信息共享 (12) 7开放式的诊断模版 (12) 8数字化科研教学与远程会诊 (12) 9图像、报告智能辅助诊断 (12) 10不同状态的病历 (13) 11自定义统计表和交接表 (13) 12高效的查询、统计 (13) 五、病理系统软件建设方案 (14) 1.电子申请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检查签收登记工作站 (14) 4.病理取材工作站 (15) 5.脱水工作站 (19) 6.包埋工作站 (20) 7.切片/制片工作站 (21) 8. 综合报告工作站 (22) 9.特检工作站 (30) 10.资料归档工作站 (31) 11.质控管理 (33) 12.查询统计 (35) 13.与院内其它信息系统双向接口 (36) 六、硬件建设方案 (39) 1.总体架构设计 (39) 2.硬件配置参数 (39) 七、技术服务及其它 (40) 1.技术服务 (40) 2.项目的工作内容及成果文档的提交 (42) 3.工程验收 (43)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E )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E、肺动脉 2、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B )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E、脾、肾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E )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C )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D.肿瘤是否转移E、肿瘤的阻滞结构 5、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C ) A.细动脉玻璃样变 B.中层动脉硬化 C.大动脉粥样硬化 D.中动脉粥样硬化E、微动脉粥样硬化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C ) A.脾大 B.腹水 C.肝掌 D.“海蛇头”现象E、消化不良 7、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 )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E、乳头部

8、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C ) A.脑 B.肝 C.肺 D.骨E、肾上腺 9、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形成桥接坏死见于( C )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E、慢性轻度肝炎 1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C ) 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钾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钠血症E、高钠血症 11、低钾血症可出现( B ) A.反常性碱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酸性尿E、碱性尿 12、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D )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淋巴回流障碍 13、水肿和水中毒的相同点是( B ) A.低钠血症 B.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E、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 14、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 ) 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g/dl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指导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指导 前言:根据高等专科师范院校地理系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配合《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气象观测、天气图分析的技能,了解天气预报的方法,并能进行气候资料的统计和气候调查,编写了《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试用教材。本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气象观测:着重介绍地面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云、天气现象、能见度等)的观测;二是天气预报简介:如何看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中的符号,如何看天气预报图;三是气候资料整理和气候调查。 一·观测场地的要求: 1、观测的目的: (1)通过大量的、系统的、连续的观测,掌握大气中不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将所观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2)通过观测使学生熟悉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同时加深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3)通过观测初步学会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通过观测初步学会建立小型气象园的步骤、要求等。 2、环境要求: 场地代表本地区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特点和天气、气候特征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一般要求场地平坦空旷,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树林和大水池的地方。观测场地的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三倍以上,成排的障碍物,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四周不应种高秆作物,以保证气流的通畅。 3、场地大小的要求: 观测场地大小应为25×25m2;如果条件限制,可为16(东西向)×20(南北向)m2。中学气象园的大小可根据学校场地的条件而定,尽可能符合国家气象局的规定,可采用16×20m2的面积,但不要小于5×4m2,否则仪器相距太近,相互遮挡,影响观测质量,而且影响活动的进行。 4、观测场内的要求: 观测场地要求平整,不应有洞穴、坑洼,突起的地方,否则仪器安置不易达到水平的要求。由于一般地区下垫面绿色植物分布的面积最广,所以观测场内应种植浅草,土壤应保持当地的结构特征,同时在场内要铺设0.3-0.5米宽的小路(不能用沥青铺面),保持场内整洁,方便行走,以免踏平草层。为了保护场内仪器设备,观测场四周应设高度为1.2米的稀疏围栏(铁丝网、铁栏杆、竹围栏等),保持气流通畅。围栏的北面正中开一个小门,方便出入。要保持场内整洁,当草高超过20厘米时,要剪短,将草及时运出场地。在冬季降雪时,除小路和百叶箱顶壁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场内积雪应保持原状,使其自然融化。 二·观测场内的仪器的安置 观测场内仪器的安置应当保持一定距离,互不影响,具体要求如下: 1.仪器高的安排在北面,低的安在南面,东西成行,大体对称。 2.仪器设备应安置在东西走向的小路的南侧,便于观测人员观测时能迅 速从北面接近仪器。观测次数多的仪器,尽量接近中间小路。 3.百叶箱内的温度表安置的高度规定为1.5米。 4.测量降雨量的雨量器的安置高度规定为70厘米。 5.测量风的仪器安置在距地面10米以上。 6.观测场内的日射、日照仪器应在开阔的地方,并放在平台上。而且日

病理学期末试卷

河南中医学院2008至2009学年第 二学期 《病理学》试题 (供06中医专业使用) 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__ 专业: 总分合计人: ___________ 复核人: _______________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 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分,共40分) 1. 某患者一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盂积水、肾萎缩,这种萎缩主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哪一种? A ?营养不良性萎缩 B ?失用性萎缩 C .生理性萎缩 D .压迫性萎缩 2. 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坏死组织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B .好发于心、肾、脾、脑等器官 C ?其发生可能是溶酶体酶起主要作用 D ?坏死组织干燥、皱缩、颜色发黑、有明显臭味 3. 纤维素样坏死一般不见于 A ?良性高血压病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恶性高血压病 D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4. 干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 A .动脉阻塞,静脉通畅 B .坏死区干燥、皱缩 C ?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D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5. 炎症时吞噬细胞杀灭、清除病原体或异物主要依靠细胞内的 A .高尔基复合体 B .滑面内质网 C .溶酶体 D .粗面内质网 6. 在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 .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 B .风湿小体 C .心肌变性 D .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7. 炎症最有防御意义的改变是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系别: ____________ 年级: 、单项选择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