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时政热点专题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李一新2008年4月

一、时政背景资料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快财政对教育投入。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六方面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

2、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3、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要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

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的比重。一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三是连续三年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四是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五是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5、完善社保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一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二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四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

6、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今年要采取四项措施:一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二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三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二、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识内容

(一)政治常识

(1)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的本质要求。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职能。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国家职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2)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经济常识

(1)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扭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解决民生问题,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缓解和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国家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3)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对深化改革,维护稳定,

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要积极发挥财政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财政支出要向民生倾斜,增加民生问题的投入,促进农村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5)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扩大就业渠道,提倡自主创业。(注:二期课改教材)

(6)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注:二期课改教材)

(三)哲学常识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着力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三、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举例

(一)简答题

1、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2、国家重视农村低保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应全面考虑哪些方面?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题思路:略。

4、强调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有什么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5、实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有什么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6、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有什么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7、请运用国家政权有关知识,对国家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目标加以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略。

(二)分析说明题

1、材料:城镇居民人均财政性收入占当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财政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结合材料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答题思路:略。

2、材料:政府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元筹资的办法,建

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题思路:略。

3、材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就业促进法》,该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上海市政府在就业方面推出新举措,在“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上开设市民评议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题思路:略。

4、材料: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请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述上述材料。

答题思路:略。

5、材料:中国政府2008年将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问题的投入力度。扩大就业,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快面向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住房建设,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题思路:略。

(三)论述题

1、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答题思路:略。

2、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意义。

答题思路:略。

3、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如何才能做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的工作。

答题思路:略。

4、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重要性。

答题思路:略。

5、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党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重大意义。

答题思路:略。

6、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的必要性。

答题思路:略。

7、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必要性。

答题思路:略。

8、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与1、2题相似)

答题思路:略。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课后测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课后测试 单选题 ?1、2018年我国实现()种抗癌药大幅度的降价,并且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6.67 分) A 17 B 19 C 22 D 25 正确答案:A ?2、李克强总理指出,稳增长首要是为了()。(6.67 分) A 保就业 B 促发展 C 招商引资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3、2017年我们新增新出生人口虽然只有1723万人,但其中的()都是二孩。 (6.67 分) A 五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D

?4、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的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了()。(6.67 分) A 55% B 60% C 65% D 70% 正确答案:B ?5、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亿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这项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6.67 分) A 9 B 8 C 7 D 6 正确答案:A ?6、我国的八项社会救助中,最重要的是()制度。(6.67 分) A 最低生活保障 B 特困人员供养 C 教育救助制度 D 医疗救助制度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应该说我们的()建设等,都和我们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6.67 分)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社会 正确答案:A B C D ?2、基本的生存问题包括()等层次。(6.67 分) A 基本民生 B 发展性民生 C 享受性民生 D 幸福性民生 正确答案:A B C ?3、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举措包括()。(6.67 分) A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B 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C 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D 落实税法改革 正确答案:A B C ?4、政府应鼓励()利用闲置场地举办托育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基于托育服务领域,对托育服务提供后备补贴和政策支持。(6.67 分) A 企业 B 机关事业单位 C 社区 D 医院

关注基层,关注民生

关注基层,关注民生 ——之社会实践心得 大学生作为明日之星,国家的栋梁,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关注民生可以让我们对我国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能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增强报效国家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而且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利用这个暑假,走进电白,关注基层,关注民生。以下是对其的初步认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现存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电白的也不例外。如:失业率较高,就业问题不容乐观;社会保险不足,有的员工没有办理社会保险,人心不稳;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不好,很多老人还是靠父母养活;老百姓生活质量不高,饮水不安全,食品受污染;老百姓权益有的得不到保护,拆迁缺乏人性化;有的人为生活所逼行骗盗窃,构成了社会治安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电白县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召开以来,电白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民生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得到切实解决,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扶贫“双到”工作稳步推进。三是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四是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五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得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仍需要继续努力。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玉楷提出了如下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认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和谐。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摆在第一位,把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敢于在民生事业发展上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努力以民生事业的发展促进带动和支撑电白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2)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民生问题非常突出、任务非常繁重、要求非常高,怎么样才能更快地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从全县来讲,最大的民生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钱包涨了,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民生工作,才能进一步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让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日子。现在,电白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省委、市委都十分支持滨海发展战略,茂名更是举全市之力来实施以电白为主战场的滨海发展战略。我们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和旅游业。并通过发展这些产业,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就业岗位,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要搞好水利、供水、供电、交通道路、治安监控体系等基础设施;要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垃圾处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要管理好党员干部、教师、医生、政法等为群众服务的干部队伍;而且要舍得投入,倾斜财力为老、弱、病、残、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服务,保障他们的生活条件,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4)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注重社会管理。要注重调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案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答案(精)

1.两会的重大成果包括: 1. A 通过了《物权法》 2. B 落实科学发展观 3. C 落实和谐社会的行动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2.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性跨越是指: 1. A 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跨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200到300的时间 2. B 中国跨越了5000年的历史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3."六大变化"中不包括: 1. A 公有制转为私有制 2. B 工业化 3. C 城市化 4. D 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正确 4.党的建设的根本是: 1. A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 B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3. C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5.经济快速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问题: 1. A 环境污染问题 2. B 公平问题 3. C 高耗能问题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6.当今社会群众所关心的"新三座大山"包括: 1. A 住房 2. B 教育 3. C 医疗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7.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 1. A 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2. B 工业、农业的辅助发展 3. C 政府的政策性帮扶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8.两会中国家对于大专院校学生的优惠政策包括: 1. A 国家奖学金逐年投入增多 2. B 教育部指定院校的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 3. C 重点扶持职业教育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9.当前和谐社会需要形成以下哪种局面: 1. A 各尽其能 2. B 各得其所 3. C 和谐相处 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 10.社会给人民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舞蹈,这是和谐社会的哪种局面: 1. A 各尽其能 2. B 各得其所 3. C 和谐相处 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 11.对社会劳动,有付出、有贡献,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指和谐社会的哪种局面: 1. A 各尽其能 2. B 各得其所 3. C 和谐相处 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 12.目前社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 A 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 2. B 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3. C 就业难,劳动和权益保护得不到充分实现 4. D 以上说法都包括 正确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税贷醌 构建和谐社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坚持和谐发展,是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扎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治本之策。然而,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均衡、分配制度的不完整、社会公德中存在的不诚信等因素,使构建和谐社会工程进展缓慢,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任重而道远。那么,我们将如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呢?笔者根据对耳闻目睹的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象分析,提出以下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和建议。 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当今的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地区之间的发展的不和谐、城乡之间的发展的不和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不和谐等等。诸多的不和谐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实现中国社会

快速、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动员全党全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时候,就曾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基础上的,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而不可能为历史的具体演进提供先验的模式、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的细

“十三五”发展新理念之共享: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单选题 ?1、根据我国国情,在继续增加公共服务的同时,要改变国家现代基本公共服务()性供给的局面。(6.67 分) A 均衡 歧视 C 分散 D 统一 正确答案:B ?2、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 (6.67 分) A 平稳 B 升高 减低 D 波动 正确答案:C ?3、()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6.67 分) A 政府 国家 C 地方 D 企业 正确答案:B ?4、“十三五”规划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67 分) A

B 绿色 C 开放 共享 正确答案:D ?5、“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6.67 分) A 劳动效率 B 劳动人口 劳动报酬 D 劳动技能 正确答案:C ?6、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能力上。(6.67 分) 创新 B 改革 C 发展 D 法治 正确答案:A ?7、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6.67 分) 创新 B 改革 C

D 法治 正确答案:A ?8、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6.67 分) A 700万 B 7000万 C 万 5000万 正确答案:B ?9、“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6.67 分) 决胜 B 中间 C 关键 D 以上皆是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根据“十三五”规划,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有()做法。(6.67 分) A 扶低 B 扩中 C 调高 D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试题+答案)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对于我国出现的民生问题,以下不属于合理的应对思路与措施的是()。(3.0分) A.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B.一步到位的完全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C.把藏富于民作为重要国策来看待 D.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 我的答案:B√答对 2.对于我国出现的民生问题,以下不属于合理的应对思路与措施的是()。( 3.0分) A.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B.一步到位的完全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C.把藏富于民作为重要国策来看待 D.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 我的答案:B√答对 3.从职业化角度讲,我国精英群体最大的不足是()。(3.0分) A.职业责任意识严重匮乏 B.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C.敬业精神严重匮乏 D.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我的答案:A√答对

4.以下关于我国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问题描述不准确的是()。(3.0分) A.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B.我国的公共投入在民生方面少,非民生方面多 C.确定公共投入的合理比例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D.对于用于民生领域的公共投入,用于基础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所占比重偏大 我的答案:D√答对 5.以下不属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的是()。(3.0分) A.社会保障 B.义务教育 C.公共卫生 D.工程建设 我的答案:D√答对 6.客观地看,中国现在精英群体的发展就总体而言还是健康、正常的。这突出表现在()。(3.0分) A.三大精英群体呈现出一种同步化发展的局面 B.精英群体的规则意思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C.精英群体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D.精英群体的改革意识和敬业精神都十分强烈 我的答案:C√答对 7.以下不属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的是()。(3.0分)

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30分) 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在发展中实现团结和谐、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有许多涉及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社会效益、节能减排、人均享有、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如何改善民生的问题。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总之,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篇一:保障和改善民生之心得体会心】 学习“十二五”心得体会 万光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 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此次五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成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抓手和立足点,具有十分 主要的现实意义。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更加关注民生,千方百 计让人民富裕起来,真正做到国强民富,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 础更加牢固。 是强调经济增长一定要惠及全体老百姓,其次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国 经济的结构失调,另外也是为了解决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最后这 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 一、贫富分化严重,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富者穷奢极欲、挥金如土,贫者却穷困不堪,几无立锥之地。造成 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在共产主义中国,社会财富应当由全民共享,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但是由于社会保 障体制的不完善,以及一些行业中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不顾市场规 律和人民的生存,利用本身在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对老百姓强取豪 夺等。这使得中国大部分人并没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同步富裕 起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与社会发展并 不协调,财富增长速度远低于物价上涨速度,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 返贫的现象。 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 扶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成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目标。 贫富悬殊不断增加与社会不公现象越演越烈,不仅严重影响了群众 的生活质量,更加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人民对政府的信任。这说 明我们国家在发展中已出现失衡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那么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在未来的五

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

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所谓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因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生问题一直受到普遍关注,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中国民生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收入分配是针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然而,现阶段社会中关于民生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通过平日的切身体会、周围的观察及新闻媒体等途径,我了解到关于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难题”。 “看病难”是目前我国就医现状的概括。一方面,农民看病难,不仅是因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少、医疗制度不完善,而且昂贵的医药费也是一般农民支付不起的;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市里,即便能够支付医疗费用,也普遍存在着挂号、排队时间长,问诊、就医时间短,检查程序复杂等问题。总之,看病就医已成为困扰老百姓的一大难题。 “就业难”则是我们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和谐之基。而我国现阶段依然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劳动力,而每年实际上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困扰着就业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住房难”则是近段时间来炒的最热的话题。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只有做到使群众住有所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家庭难以支付高额的费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习题

1、2018年,我国及时的推出了()的一系列重大举措。(6.67分) A稳就业 B促经济 C减出口 D增补贴 正确答案:A 2、我国规划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以上。(6.67分) A1000 B1100 C1200 D1300 正确答案:B 3、()不属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6.67分) A社会救助 B社会教育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B 4、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亿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这项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6.67分) A9 B8 C7 D6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切实保障基本民生。(6.67分)A尽力而为 B量力而行 C全力一搏 D背水一战 正确答案:AB 2、我们未来要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包括()等方面。(6.67分) A教育 B医疗 C养老 D住房 正确答案:ABCD 3、针对我们国家()这样一个现实,要实现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促进我们国家人口可持续发展,须制定和实施与生育政策相配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6.67分) A生育成本越来越高 B国民生育意愿下降 C生育率持续走低 D生育津贴越来越少

4、政府应鼓励()利用闲置场地举办托育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基于托育服务领域,对托育服务提供后备补贴和政策支持。(6.67分) A企业 B机关事业单位 C社区 D医院 正确答案:ABC 5、精准脱贫重点要保障的是()。(6.67分) A义务教育 B基本医疗 C住房安全 D食品安全 正确答案:ABC 6、我国要从()方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6.67分) A加快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B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C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拆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D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 正确答案:ABCD 7、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政府都会支持。(6.67分) A安全标准 B收费合理 C家长放心 D幼师待遇高 正确答案:ABC 判断题 1、2019年是我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6.67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我国计划2019年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6.67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我国2019年规划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6.67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4、如果我国过低的生育率不能得到扭转,会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严重的挑战。(6.62分) A正确 B错误

浅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查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系 年级2013级1班 学号134040411024 姓名杨敏 教师朱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制 二零一五年五月

结合两会热点谈谈对如何改善民生问题的看法 摘要:通过对2015年两会热点的解读后“十二五”规划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经济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切实把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改善民生问题上。 关键词:十二五改善民生两会热点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民生问题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量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存在。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基本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从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和政策上看,我得出以下总结。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要努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公平,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发展为了人民”复习课学案 一、时政热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现阶段的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强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6.改善民生的七个方面: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7.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得到更多好处; 10.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1.“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小组合作探究: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我的课程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1 ?2 ?3 ? 4.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两会的重大成果包括: √ A 通过了《物权法》 B 落实科学发展观 C 落实和谐社会的行动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2. 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性跨越是指: √ A 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跨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200到300的时间 B 中国跨越了5000年的历史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6.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 √ A 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B 工业、农业的辅助发展 C 政府的政策性帮扶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7. 两会中国家对于大专院校学生的优惠政策包括: √ A 国家奖学金逐年投入增多 B 教育部指定院校的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 C 重点扶持职业教育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8. 当前和谐社会需要形成以下哪种局面: √ A 各尽其能 B 各得其所

C 和谐相处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9. 社会给人民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舞蹈,这是和谐社会的哪种局面: √ A 各尽其能 B 各得其所 C 和谐相处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A 10. 对社会劳动,有付出、有贡献,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指和谐社会的哪种局面: √ A 各尽其能 B 各得其所 C 和谐相处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B 11. 目前社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 A 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

申论范文: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之申论范文——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一、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即人民生活,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既包括对衣食住用行等生活资料的追求,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更高的要求;既包括本代人生活,也包括后代人的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是无止境的,人们奋斗拼搏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就全社会而言,如果为增长而增长,就容易陷入一味追求GDP的泥潭,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就企业而言,如果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忽略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考虑员工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态,这样的企业迟早会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其发展也不会长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宏伟目标既包括经济指标,也涵盖了城乡居民收入、住房、环境、教育、社会保障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福祉,切实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国初期的73元和改革开放初期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699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国初期的235元和改革开放初期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20元。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状况与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翻译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翻译)

————————————————————————————————作者:————————————————————————————————日期: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 Strengthening Social Development, Ensuring and Improving the People's Wellbeing 中国目前尚处在社会建设的初期阶段,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最紧迫的任务是奠定社会建设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建设总体上只能采取从重点建设到全面建设的推进战略。当前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 China now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ledging period of modernization. The most urgent task for China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can only resort to the promoting strategy from key construction to overall construction. Current emphasis is on solving the issue of people's wellbeing.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通俗地说,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且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方案.

尖字沽乡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的 实施方案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普得实惠的根本所在。为了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使民生工程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我乡人民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定在2011年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民谋利、解民难题”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倾斜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解决我乡就学难、就业难、出行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深入推进改善民生工作建设。 二、目标任务 (一)扶贫济弱解困行动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使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1、提高助学水平。对我乡困难家庭上学子女进行救助。救助覆盖率100%。 2、加大助残力度。资助病残儿童实施康复手术,对残疾人免费提供医药或医疗救助,落实免费扶助用具。为有就业需要的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扶持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逐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3、推进困有所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财产、人身保障,提高农民的保障能力,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民的生产投入,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保障人数,提高农村低保补助和城镇低保补助水平,做到应保尽保,扩大患有重特大疾病的特殊困难户住院救助的范围及标准。 4、维护农民工权益。 (1)进一步规范农民用工制度,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依法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保障制度,保障工人基本权益。 (2)扩大乡村就业。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加强政策引导和就业培训,积极促进乡村村民多领域、多渠道就业,重点帮助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鼓励就业困难村民自主创业。 三、调研形式 1.召开动员会议。10月20日组织调研组成员召开动员会,动员和部署调研工作,为调研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注改善民生学有所教》说课稿

《关注改善民生——学有所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位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第一课时“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对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章以共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是以民生问题为基础,民生中教育是兴邦之本。可见本节内容在整个单元中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本节的内容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会更加深刻的思考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平时都是父母和老师在唠叨,学生平时很少能够静心去思考教育对于个人和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也会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中职生的前途。作为中职生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努力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 (3)理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己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提高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3.运用目标 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奉献社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作为一名中职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有所了解。明确学习的目标,这会激励他他在校的学习。在学习技能方面,学生会更加努力;在思想品的上,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2.难点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法分析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学习,个人分析能力的锻炼。 使用情境引导法,引导学生开始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主动的思考教师给出的

学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学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学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主要立足于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已然成为我党矢志不渝奋斗的目标。 而如何引领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主要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满足人民需求,使群众真正得到实际利益。 何为民生”?从字面意思讲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 而从广义上说,民生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及,涵盖经济社会政治化等各领域。 因此,关注民生问题,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解决人民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问题,使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和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等。

解决民生问题做好民生建设不仅要让人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要建设好精神民生,让人民享受到更丰富的精神化生活,实现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相结合。 其中,化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化工作者去努力实践和完成,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与使命。 化建设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化教育的权利。 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力量,形成自己独有的化品味和化情趣。 其次,要保障人民群众化选择的权利。 不同的年龄教育背景职业使得人们对于化产品化活动的选择是 不同的。 因此,只要不选择违法违纪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化活动,我们都要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选择。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化选择权利,提供多样化的化选择空间。

再次,在群众进行精神化活动时,需要基本化设施的完善 因此,要加大化设施的投入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化产品和化设施。 通过化设施的建设,实现常态化多样性的化活动的开展,给予群众充分活动的场所和享受化的红利,使大家时时刻刻处于化氛围当中,享受化的同时又能创造积极健康的化作品。 最后,要切实了解群众对于化的实际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化服务。 随着收入的稳步提升医疗服务的完善生活环境的优化,人们对于精神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要拓宽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渠道,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的心声,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品质,让人民充分享受共化服务。 当然,化建设绝不仅仅是满足精神领域的需求,同样还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为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大力建设化旅游项目,形成独有的化品牌,将化实体化,满足群众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时政热点专题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李一新2008年4月 一、时政背景资料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快财政对教育投入。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六方面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 2、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3、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要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 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