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1 / 41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1.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脑脊髓

3.神经组织包括什么?

神经元神经胶质

4.神经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每个神经元都包括神经和突起两部分,后者又包括轴突和树突5.什么是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网状结构?在中枢部灰质:

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处(脊髓灰质)

白质:

神经纤维,即轴突的聚集处(脊髓白质)

皮质:

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

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

皮质以外,聚成一团的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

纤维xx:

2 / 41

起止、行程、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在周围部神经节:

神经元胞体聚集处,有感觉神经节与内脏运动神经节之分

神经: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而成,由结缔组织膜包被

网状结构:

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由纵横交错的纤维和散在的神经元核团组成

6.12对脑神经中各种成分及其主要支配?

单纯感觉性

Ⅰ嗅神经(特殊内脏感觉性纤维)

起自嗅黏膜的嗅细胞,周围突分布黏膜上皮,中枢突由嗅丝经筛孔至嗅球,传导嗅觉冲动Ⅱ视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视网膜内的节细胞轴突—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间脑外侧膝状体,传导视觉冲动

Ⅷ前庭蜗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前庭神经:

传导平衡觉

蜗神经:

传导听觉

单纯运动性

Ⅲ动眼神经(一般躯体运动+一般内脏运动)

3 / 41

一般躯体:

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

一般内脏: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Ⅳ滑车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上斜肌

Ⅵ展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外直肌

Ⅺ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

颅根:

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

脊髓根: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舌内肌、舌外肌

混合性

Ⅴ三叉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一般躯体感觉:

面部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黏膜、牙、脑膜,管理头面

部的痛、xx、触、压觉。

Ⅶ面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面神经核——脑桥):

4 / 41

支配表情肌

一般内脏运动(上泌涎核——脑桥):

支配泪腺(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下颌下腺(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腭与鼻粘膜腺的分泌

特殊内脏感觉(孤束核——延髓):

分布于舌前味蕾

Ⅸ舌咽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疑核):

茎突咽肌

一般内脏运动(下泌涎核):

控制腮腺分泌

特殊内脏感觉(孤束核):

舌后味蕾

一般内脏感觉(孤束核):

舌后、咽、咽鼓管、鼓室等处的黏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一般躯体感觉(三叉神经脊束核):

分布于耳后皮肤

Ⅹ迷走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疑核):

支配咽喉肌

一般内脏运动(迷走神经背核):

5 / 41

控制颈、胸和腹腔脏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一般内脏感觉(孤束核):

分布于颈部、胸腔和腹腔的脏器,传导一般内脏感觉一般躯体感觉(三叉神经脊束核):

分布于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肤与硬膜

7.嗅觉、味觉、听觉属于什么性质的感觉?

视觉和听觉:

特殊躯体感觉嗅觉和味觉:

特殊内脏感觉

8.何为灰、白交通支?

白交通支:

主要含有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核细胞(T1-L3)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只见于相应节段脊神经前支和对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灰交通支:

由椎旁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连于31对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9.脊髓两个膨大、脊髓圆锥、终丝的概念?

颈膨大:

(C4-T1)发自臂丛,支配上肢

腰骶膨大:

(L2-S3)发自腰骶丛,支配下肢

脊髓圆锥:

6 / 41

脊髓末端变细的部分,由此向下延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

终丝:

圆锥以下,非神经组织,在S2以下,由硬脊膜包绕止于尾骨背面

10.脊髓内部结构包括什么?脊髓白质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有哪些纤维束?

脊髓内部结构包括:

中央管

灰质:

“H”型区,颜色发暗

白质:

外围颜色浅淡

脊髓白质可分为:

后索:

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有薄束和楔束

外侧xx:

前、后外侧沟之间,有脊髓小脑前、后两束,皮质脊髓侧束、脊

髓丘脑侧束

前索:

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有脊髓丘脑前束和皮质脊髓前束白质前联合:

灰质前联合的前方

脊髓后根内侧部:

7 / 41

粗的有髓纤维,传导本体感觉和触压觉

脊髓后根外侧部:

粗的无髓纤维或薄髓纤维,传导皮肤痛温觉和内脏感觉背外侧束:后脚尖和脊髓表面间

11.脊髓内上下行的主要纤维有哪些?

上行: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前后xx 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

下行:

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

红核脊髓xx前庭脊髓xx 顶盖脊髓xx网状脊髓xx 内侧纵束

12.脊髓前角细胞分群及支配?

前角内侧核:

支配躯干肌

前角外侧核:

支配四肢肌

13.薄束和楔束的位功能?

位置:

8 / 41

脊髓后索,薄束位于内侧,可见于全长;楔束在外侧,仅见于T4以上

功能:

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肌腱和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和精细触觉(皮肤两点间距离辨别觉和物体的纹理觉)14.脑干包括哪几部?主要外形结构(深方的结构是什么或通行什么结构)?何谓顶盖、基底部、被盖?

脑干包括:

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

腹面上界为延髓脑桥沟,下界为锥体交叉

沟裂:

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后者又分为橄榄前沟和橄榄后沟;

隆起:

锥体—前正中裂两侧的隆起,内有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通过橄榄—延髓上部,锥体背外侧部的卵圆形隆起,内有下橄榄核锥体交叉—延髓下端,组成纤维大部分交叉到对侧

背面上界为第四脑室底横行的延髓髓纹

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和后内侧沟

结构:

薄束结节,深面有薄束核

9 / 41

楔束结节,深面有楔束核

小脑下脚,由进出小脑的纤维xx组成

第四脑室,上部中央管敞开形成

脑桥:

腹面上界脑桥上缘与中脑的大脑脚相接处,下界为延髓脑桥沟基底部:

腹侧面的膨隆,内含锥体束、脑桥核、脑桥小脑纤维

基底沟:

有基底动脉通过

小脑xx:

进入小脑的粗大纤维xx 脑桥小脑三角:

延髓、脑桥、小脑的交角处,位此处的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常发肿瘤背侧形成第四脑室的上部

小脑上角:

构成室底的外侧壁,由出小脑的纤维构成

上髓帆:

小脑上脚间的薄层白质板,构成第四脑室顶的上半,接中脑

腹面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脑桥下缘

中脑水管:

10 / 41

室腔峡细

大脑脚:

含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

脚间窝:

因窝底多血管穿过,故又称后穿质

背面

xx和下丘合称四叠体,是视听反射中枢

xx臂:

上丘外侧向前外方伸出的隆起,连接间脑外侧膝状体

下丘臂:

下丘外侧向前外方伸出的隆起,连接间脑内侧膝状体

菱形窝:

又称第四脑室底,摘去小脑可见;由延髓上部的背面和脑桥的背面构成,上界为小脑上脚,下界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室底有正中沟,其两侧的界沟将每侧半菱形窝又分为内外侧部。

外侧部:

前庭区,含前庭神经核;其外侧部有听结节,内有窝背侧核。

内侧部:

内侧隆起;髓纹下有舌下神经三角(内含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内含迷走神经背核);髓纹上有面神经丘(内含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蓝斑

蓝斑:

11 / 41

界沟上端,新鲜标本呈蓝灰色,深面为含色素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顶盖:

中脑背侧两对圆形隆起,即四叠体

基底部:

脑桥腹侧面膨隆

被盖:

室腔和脑干基底部之间

15.从脑干前后面发出的神经是哪些?

唯一从脑干后出脑:

滑车N 口诀:

动眼脚间出,滑车下丘下;臂上出三叉,桥下Ⅵ、Ⅶ、Ⅷ;

四体一交叉,Ⅸ、Ⅹ、Ⅺ、舌下。

16.脑干内的核团与功能柱位置?各柱包括何主要核团?位置如何?

A.躯体运动柱:

最内侧,邻近正中线

动眼神经核:

中脑xx滑车神经核:

中脑下丘

展神经核:

12 / 41

面神经xx深方舌下神经核:

延髓舌下神经三角内

B.一般内脏运动柱:

A的外侧,界沟内侧

动眼神经副核:

中脑xx,动眼神经核背内侧

上泌涎核:

脑桥网状结构中

下泌涎核:

延髓橄榄上部的网状结构中

迷走神经背核:

延髓内侧丘系交叉至橄榄中部平面,迷走神经三角内C.特殊内脏运动柱:

躯体运动柱腹外侧

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桥中部网状结构背外侧

脑桥下部

疑核:

延髓上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的网状结构中

副神经核:

13 / 41

锥体交叉至C4或C5脊髓节段的前角背外侧

D.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

孤束核:

界沟外侧,内侧邻一般内脏运动

E.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中脑核:

从三叉神经脑桥核上端至上xx平面

三叉神经脑桥核:

脑桥中部,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外侧

三叉神经脊束核:

颅侧端与三叉神经脑桥核相续,尾侧在C1C2节段与后角第Ⅱ层相续

F.特殊躯体感觉:

内脏感觉柱外侧

前庭神经核:

自橄榄中部延至脑桥下部

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分别位于小脑下脚的背外侧和腹外侧

17.脑干4大丘系走形(交叉部位)、位置及功能?

A.内侧丘系

位置与走形:

14 / 41

对侧薄束核和楔束核(起)—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中线两旁(延髓)—被盖腹侧边缘(脑桥)—被盖腹外侧边缘,红核外侧(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

功能:

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B.脊髓丘脑xx 位置与走形:

脊髓丘脑束——下橄榄核背外侧(延髓)——内侧丘系背外侧(脑桥和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

功能: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C.外侧丘系

位置与走形:

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神经背、腹侧核—被盖腹侧部横行交叉,成斜方体(脑桥中下部)—转折向上,成外侧丘系—被盖腹外侧缘—下丘(中脑)—下丘臂—内侧膝状体核

功能:

传导xx听觉

D.三叉丘系

位置与走形: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交叉越边至对侧上行—三

叉丘系—伴行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

功能:

15 / 41

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深感觉

18.锥体束的形成与走形?

走形:

大脑半球额、顶部,躯体运动、感觉区及附近顶叶后部皮质—端脑内囊至脑干—中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

组成:

皮质脊髓xx、皮质核xx 皮质脊髓xx:

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初级躯体运动及初级躯体感觉区、运动前区,除头面部投影区)—内囊后支前部—中脑大脑脚底3/5的外侧部—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90%的纤维经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前角细胞外侧核—四肢肌;10%不交叉—皮质脊髓前束—双侧前脚细胞内侧核—躯干肌

皮质核束:

支配8对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其中面神经核下半与舌下神经核受对侧支配;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核、

疑核、面神经核上半、副神经核受双侧支配。

功能:

控制随意运动,参与上行感觉信息的调控

头面部投影区锥体细胞—内囊膝—中脑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伴行皮质脊髓束—脑桥和延髓—发纤维至脑神经运动核

19.xx顶盖前区,参与完成何反射?

顶盖前区,或称顶盖前核,位于中脑和间脑的交界处,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是对光反射中枢。

16 / 41

20.薄束核、楔束核、脑桥核、黑质、下橄榄核的位置及功能?薄(楔)束核:

延髓下部的薄(楔)束结节深面,接受薄(楔)束纤维终止,发出的纤维绕

中央灰质形成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的中线上左右交叉,成内侧丘系背外侧

脑桥核:

位于脑桥基底部。大脑皮质(同侧)—皮质脑桥束—脑桥

小脑纤维越过中线—小脑中脚—(对侧)小脑。是大脑皮

质运动信息的主要中继核。

黑质:

中脑脚底和被盖之间。分网状部和致密部。是参与基地核调节随意运动的关键结构,致密部还参与中脑对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投

下橄榄核:

延髓上部,橄榄深面,水平切面上呈袋口向内的囊型灰质团块。发出的橄榄小脑纤维越边,与脊髓小脑后束共同组成小脑下脚。主要参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以及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21.腮弓衍化的骨骼肌为?

咀嚼肌、表情肌(面肌、颈阔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22.小脑上、中、下脚与何结构相连?各包括什么纤维束?xx——中脑传入F:

脊髓小脑xx、蓝斑小脑xx

17 / 41

传出F:

齿状核——红核和丘脑腹外侧核

xx——脑桥传入F:

脑桥小脑xx

下脚——延髓传入F:

脊髓小脑后束、楔小脑束、橄榄小脑束、网状小脑束、前庭小脑束传出F:

小脑前庭xx、小脑网状纤维

23.小脑的位置、分叶、分区及功能?

颅后窝,胚胎发生上与脑桥同源,起于菱脑前部。背侧部借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与枕叶分隔;腹面为脑桥和延髓,借上中下3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

分叶:

绒球小结xx后叶

分区:

蚓部(内侧区)半球中间部(中间区)半球外侧部(外侧区)功能:

绒球小结xx—原小脑(前庭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蚓部和中间部—旧小脑(脊髓小脑):

调控肌张力和肌协调

18 / 41

外侧部—新小脑(大脑小脑):

协调肌肉运动,共济运动

24.小脑核包括哪些?

由外向内:

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

25.间脑分几部?各部有何主要结构?背侧丘脑的核团分群和组成?丘脑腹后内侧核、外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下丘脑的功能?

A.背侧丘脑

丘脑前结节后端:

丘脑枕两侧丘脑间:

借丘脑间粘合连接

丘脑三大核群:

前、内侧、外侧(外侧分为背侧组和腹侧组)

B.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

经下丘臂连于下丘,接受下丘臂的听觉F并将其投射到颞叶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

经上丘臂连于上丘,接受视束的视觉传入F并投射到枕叶的视觉中枢

C.xx丘脑

从前向后:

19 / 41

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联合、松果体、后联合

D.底丘脑

底丘脑核,luys核,紧邻内囊内侧,位于黑质内侧部的上方,与苍白球之间有往返的纤维联系,与苍白球同源,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主要抑制苍白球,一侧病变引起半身颤搐

E.下丘脑

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视束、漏斗、正中隆起、垂体

主要核团:

视前区:

体温感受器,调节体温

视xx:

视交叉上部(调节昼夜节律)、室旁核(催产素)、视上核(抗利尿激素)、前核(加压素)

结节区:

漏斗核(弓状核,激素释放因子和抑制因子,调控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背内侧核、腹内侧核(饱食中枢)、外侧部(摄食中枢)乳头体区:

乳头体核和后核

26.大脑半球的各叶是靠什么分区的?有哪些主要沟回?

分叶:

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等分为五叶

额叶:

20 / 41

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

顶叶:

外侧裂之上,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

颞叶:

外侧裂之下,顶枕沟之前

枕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