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三、问答题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但是有了文字以后,语言就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那就是书面语。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尽管说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书面语一旦在口浯的基础上产生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这些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同时,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四、问答题 1.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2.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汽车”、“思想”这些词和拟声词也具有任意性吗? 4.为什么语言符号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可变性? 5.为什么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音位和词语以及有限的语法规则就可以说出无限的“话”?

一、名词解释 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 1.①中的“语言”,实际上是我们语言学中的言语,确切地说,是写出来的话或运用语言的结果。②中的“说话”当然也属于言语,因它是运用语言的动作或行为。③中的“话”实指的语言,因为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有一种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语言。④中的“语言”却既非语言也非言语,而是观点、话题的代名词。⑤中的“言语”是言语,意思是“告诉”。⑥中的“语言”指言语,即符合工人身份及文化水平的话语。 2.解释“内部言语”这一术语,需把握两点第一,它是言语的一种形式;第二,它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而对它的解释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四、问答题 1.答:瑞士语

言学家索绪尔发现:在人类的

口头交际活动中包含两个不同

质的因素:语言和言语。语言

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

理解的全部的语言习惯,是社

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

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

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

色,因为每个人的嗓音,每个

音的具体音色,使用的词语和

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

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

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

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

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

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

“话”)只能属于言语。

2.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既不

是指使用语言符号时的随意

性,也并非指语言符号相组合

时的随机性,而是指人们最初

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

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

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

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

偶然性或随意性。例如,为什

么说汉语的人把“凹下去的地

方”叫“坑”,即跟[k·so]“这个

语音相结合而不同别的语音相

结合?是否因为[k39)……这个语

音形式与“凹下去的地方”这种

语义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

不!每一个单个的语言符号的

音义结合都没有什么必然的理

由,完全是创制者主观确认的

结果。但是,一旦一个语言符

号制定之后并进入交际,就不

能再随意改变了。 3.答:

应该说,“汽”和“车”的结合、

“思”和“想”的结合在结构和语

义上是可以讲出道理的,不是

任意的。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的是音和义之间的关系,

“qiche"这个音与“用内燃机作

动力在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

具”这个意义之间,“sixiang”

这个音与“客观存在反映在人

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

的结果”这个意义之间仍然没

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为什么

用"qiche"而不用"cae小”,为

什么用“si小ang”而不用

"xiangs广来分别表示上述意

义呢?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

“汽”和“车”,“思”和“想”的组合

在结构语义上受汉语规则的限

制。只有考到结构和语义上的

非任意性,才可以说“汽车”和

“思想”具有相对的非任意性。

由于“汽”“车”“思”“想”这些构

词材料的音义结合关系是任意

性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汽

车”和“思想”这两个符号的音

义结合仍然是具有任意性的。

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拟声词,

这些词是由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而创造的,如汉语中的“乒

乓”“咣哨哨”“轰隆”“砰砰”等。

这些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不完

全是任意性的,但也不完全是

非任意性的。不同语言或方言

对同样的事物所拟的声音可以

不同,例如“布谷鸟”,汉语的

拟声是bugu,英语的拟声则是

cuckoo。同样是汽车喇叭声,

有的汉语方言叫didi,有的方

言叫dudu,dudu,还有的地方

叫benrbenr,各不相同。另外,

拟声词在所有语言中的数量都

非常有限。所以,总的说来,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关系本质

上是任意性的。 4、语言符

号的任意性同时决定了两个

“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语言符

号的音义结合关系不能随意变

更,另一方面又是可以变更的。

由于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

本来就是无所谓好坏优劣的。

因而没有随意变更的必要。在

同一社会,同一的·代,对使

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

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否则,

彼此就听不懂了,这样就从根

本上丧失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语

言符号的音和义之间没有天然

的联系,如果社会形成了新的

习惯,语言符号的义结合关系

也可以发生变化。同时,在人

们对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

有可能发生变化,另外,社会

的不断发展,也要求语言适应

其要求,因此,同一社会在不

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

意义、以及二者问的关系就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

而变化。另外,人口的增加、

居住地的改变和扩大、民族的

形成和发展、阶级和行业的分

化以及书面语言的产生,也必

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卜的分

化和发展。 5.答:语言符

号具有离散性和线性,同时每

个语言符号都同时处于组合关

系与聚合关系当中。线性特征

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

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

成连续的语流,组合单位的成

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部分之

间就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

各种相互影响,例如,“大”和

“房子”这个语言单位,可以组

成“大房子”,也可以组成“房子

大”,又可以与“好”组成“大房

子好”;组合的词不同或者组合

的先后顺序不同都可以形成语

言结构及“话”的意义的千差万

别;而“大房子”中的“大”可以

用“小”“新”“旧”“老”“红”“白”

等去替换,每替换一个成员,

原语言单位的意义就有所改

变,所以,聚合关系也是形成

“话”多样化的基础。由于语言

中的每个符号都同时处于组合

关系与聚合关系之中,昕以,

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音位

和词语以及有限的语法规则就

—c叮以说出无限的话来。

二、名词解释 1.普通语言

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

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

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

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

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

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

理。 2.应用语言学:把语

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

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

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

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3.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

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

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三、简答题 1.答:索绪尔

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

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

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

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

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

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

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

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

2.答: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主要

体现在: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

古学中的广泛应用。语言学在

普及基础教育、民族语言规范

化以及制订语言政策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语言学的发展对信

息发展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

巨大的推动作用。语言学跟生

理学和物理学的结合使之成为

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名词解释 1.语音:由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

定意义的声音。 2.音高:

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

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

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

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

短。 5.音质:是一个声音

区别于其它声音的个性特征,

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三、问答题 1.答:语音专

指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

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

物质外壳。语音同自然界的其

它声音不同,主要表现在:语

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

音,而且必须具有意义和交际

功能。所以,如果不是人类发

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就不是语

音,如风声、雨声、狗吠马嘶;

不表达任何意义的声音也不是

语音,如打喷嚏、打呼噜等。

它们都只是自然界的声音。

2.答: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

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四个要素。在语音的四个要素

中,音质是最基本的。因为它

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

基本特征。当下列任何一项具

备时就可能产生不同的音质:

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

同;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具

体到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

述三方面的因素,即:①气流

通过声门时声带振动与否一这

是发音体方面的因素;②气流

遇到阻碍时用什么方法克服一

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③

是口腔、鼻腔还是咽腔参与共

鸣,口腔呈何形状一这是共鸣

腔方面的因素。 3.音高的

概念容易和音强相混,关键要

记住二者的区别:音高指声音

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

的频率,它与发音体的粗细、

长短等质地有关,而跟发音人

用力的大小无关;音强指声音

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

的幅度,而振幅的大小跟发音

时用力的程度以及呼出气流量

的大小成正比。所以,一个人

的声音大并不见得音就高;同

理,一个人的声音低也不一定

嗓门就小。 4.答:根据熟

人的声音就能分辨出张三李

四,这是因为各人语音的音质

是不同的。造成音质不同的原

因之一是各人的发音体一声带

的质地略有差异。听到陌生的

声音也能分辨出男女老少,主

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音高和音

质各有不同。 5.答:语音

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在为:语

音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

成,语音的表义功能由社会所

赋予,是社会的交际需要使人

发出的声音成为意义的载体,

又是社会习惯使特定的音于与

特定的义结合在一起,比如汉

语普通话用Bi表示“爱”“碍”等

意义,英语却用近似的音表示

“我”等意义。离开了社会的约

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

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语音的

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

性和地域性。任何民族都有着

自己的语音系统,这种系统是

社会选择的结果,不同的社会

会选择不同的语音,比如汉语

中有的语音,像i、q\x三个

辅音,英语中就没有;英语中

的小tr汉语中也没有。语音的

地域性同语音的民族性有相似

之处,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

的语音系统,语音的这种地域

特征同样是社会决定的。

12.按照发音时——,可以把

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13.描写辅音,必须把——和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14——是先塞后擦,塞擦结合

而发出的音。 15.辅音发

音时,必须经过——、——、

——几个阶段。

四、简答题 1.国际音标与

音素间的关系是什么?试举例

简要说明。 2.按照汉语普

通话读音,请分别用汉语拼音

和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字音

中的辅音。笔——匹站——

颤仍——绳兰——南贤——寒

甘——堪紫——此机——

七打——塔 3.简述元音分

类的依据。

四、简答题 1.答:国际音

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

来标写世界上各种语言或方言

的语音的符号。它的制定原则

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

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个音

索。”可见,它与音素的关系是

一一对应的。例如:汉语普通

话里有[p.]这个音素,国际音

标就用在[p拍勺右上方加一

个附加符号“”?来标记,从而把

[p](不送气塞音)与[㈠(送气

塞音)区别开来。

四、简答题 1.答:首先

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从

生理和物理角度来分析,人可

以发出非常多的音,但具体到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

义的音要分辨清楚,不起区别

意义的音可以忽略不计。在语

言学里,就把这些在一定语言

或方言中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

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叫做音位。

如汉语中[t”门…?低、[广门

……踢,这两个词语音形式不同,

意义不同。仔细分析,元音与

声调相同,只是[t)[1…)不同,

正因为[t)门)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所以是两个音位。其次,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

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但能区别意义的还可以是其他

的语音单位,如两个不同的音

节也可以区分意义,但不是最

小的单位,因为音节还可以再

分析。只有最小的区别意义的

语音单位才是音位。再次,音

位是语音类型单位。音位是以

能否区别意义为标准、对各种

语言或方言的语音分析归纳得

出来的语音类型单位,每个音

位通常包含有若干个彼此之间

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发音特点

相类似而不完全相同的音。如

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中Ia[音

位,包含[a)CA)[o)几个音素,

若把[a)读成[d),别人除了感

觉到别扭外,并不区别意义,

所以音位是最小的语音类型单

位。第四,音位只存在于一定

的语言或方言之中。语言因民

族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里,它们所具有的音位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同样几个音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里作用和地位也可能不同,在甲语言或方言里这几个音能够起区别词义的作用,而分属不同的音位。在乙语言或方言里却可能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归属同一个音位。例如:,,是汉语普通话中的舌面擦音音位,英语、俄语中没有,19:是英语中的齿间清擦音音位,r,是俄语中的舌尖颤音音位,而汉语中没有。IP,IPI在汉语中是两个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英语中却是一个音位,把stop 读成[stop)或[st, op)都不致于引起意义的误解。可见,离开了一定的语言或方言,是不能确定一个音的音位归属的。2.答:首先,我们需要认识的是:音位与音素的区别,它们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例如[a)和[Q),发前者时,舌位靠前;发后者时,舌位靠后,音质不同。因此,是两个音素。而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即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如果两个音音质不同,但却彼此间不起辨义作用,仍然只能归为一个音位。象上边所举的[a)和[Q),尽管一个是舌面前音,一个是舌面后音,音质不同,是两个音素,但在汉语普通话里,由于二者间不区别意义,所以,二者同属于,aI这同一个音位。②划分的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中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国际音标表中所标记的音素就是从世界上各种语言里的语音中分析出来的,数目有二百;而汉语普通话的音位则只是从汉语这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分析归纳而来,数目只有几十。搞清了音素与音位的区别,也就很容易理解音标与音位的区别了。由于国际音标是标写音素的,与音素是一对一的关系,而音素并不等同于音位。所以,国际音标与音位自然也不相等。为了将二者在形式上加以区别,国际音标用C)表示;音位则用,表示。例如“a”这个音素表示为[a);“o”音位表示为IaI。 3.答:音位变体即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由于音位是一种最小的语音集合体,这就意味着每一个音位都包含不止一个音,而是几个存在着细微差别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这几个同属于一个音位却又并不起区别意义的音就叫音位的音位变体。例如:[a)、 [A)、[o)这三个音在舌面的前后位置上是不同的,[a)是舌面前音, [A)是舌面中音,[o)是舌面后音。即它们之间存在着细微差别。但是,在汉语普通话里,这三个音的差别却又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即当我们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置于同一语言环境时,都不会使原来的意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就是同一个

音位的三个音位变体。

4.答:因为在汉语普通话中,

它们之间不区别意义,是同一

个音位的三个条件变体,只能

归属于一个音位,即/i/。

5.答:在一定的语言或方言中

划分音位,主要根据语音在这

个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中的

分布,即一个音在一定的音位

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互

补原则可以作为划分音位的原

则之一。也就是说,当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音从来不出现在相

同的语音环境中时,就可能是

同一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音位变体一一条件变体,因而

归属同一…音位。除了互补原则

外,划分音位的原则还有对立。

对立指的是两个或几个音在相

同的语音环境中有区别意义的

作用。例如两个音在相同的语

音环境中互相对立,就要划分

为两个不同的音位;如果相互

不对立,就属于同一音位。判

断两个音是否对立,可以将它

们置于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进行

替换比较。例如要判断(t)与

[门两个辅音在汉语普通

话中是否对立,便可以先找一

个能进行比较的语音环境,如

[—门”,然后让二者轮流出现

在此环境中,分别得到:[㈠”

(敌)和[t,门?…(蹄),说明二

者间的差别能区别意义,即构

成了对立。因此应该划分为…m

两个音位。但是在另一种语言

里。例如在英语中,这两个音

是否对立呢?也用相同的方法

进行替换:让二者轮流出现在

[s山1)这个语境中,得到:[s

山1)(钢铁)、[sI…i:1)(钢铁)。

可见“)、[1,)在英语中没有区

别意义的作用,即构不成对立,

故应归为一个音位——川音

位。再者,划分音位还应遵循

语音相似原则,即同属一个音

位的各个音在语音上必须相

似。所谓语音相似主要指元音

的舌位和唇形、辅音的发音部

位和发音方法比较接近,,但

这并非绝对的。一般来说,只

要该语言或方言区的人听起来

觉得相似就可以。例如[n)和

[1),在说汉语普通话的人听来

显然是两个音质不同的音素。

但在湖南、河南南部以及兰州

等地区的人听来差异不大,甚

至认为没什么差别,所以就将

二者归为同一音位。应该注意

的是,在运用瓦补原则确定音

位的条件变体时,还应以语音

相似原则作为补充,只有二者

兼备,才能确定某几个音是同

一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由上

述原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在一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

中,其音位之间的关系都是对

立关系;一个音位的条件变体

之间都是互补关系。而音位变

体与音位变体间的关系则都是

不对立的。 6.答:二者当

然有关系。至于什么关系,语

言学界说法不同。我们这里采

用一般的说法,即二者之间是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存在

于音位变体之中,离开了音位

变体,音位也就不复存在;我

们平时发出或听到的都只是音

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

个变体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平

等关系。而选择哪一个变体作

为该音位的代表,则往往根据

是否常用、符号是否简便来确

定:一般说来,使用频率较高。

印刷简便的变体便是该音位的

代表。例如,在汉语普通话里,

IaI音位,就包括[。][A][o]

三个成员。在平时运用中就选

用最常用、印刷方便的Ca]代

表I。I,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

即为了把它跟川101;IeI等音

位区分开来,而在具体音节中

出现的,则或者是[a],或者是

[A],或者是[a]等具体的音。

7.答:这个问题牵涉到音位类

型的问题了。音位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音素为材料,利用音

质的不同构成的,象我们前面

所举的那些音位的例子,都属

于此种类型。由于这种音位主

要利用的是语音四要素中的音

质的不同构成的,故名曰“音质

音位”。另一种音位则利用了语

音四要素中的其它三个要素,

即音高、音强、音长来构成,

故名曰“非音质音位”。非音质

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

调位是利用音高变化的不同构

成的音位。汉语普通话中就有

调位这种非音质音位。例如:

[tA]“、[tA]“、[tA]?“、[tA]…?

这四个语苎形式,其元音音素、

辅音音素都完全一样,就是音

高变化不同,从而将“搭”、

“达”、“打”、“大”等不同的意

义区别开的。时位是利用音长

的不同构成的聋位。例如,英

语中就有时位:[h:

t]beat(打,动词);[恤]恤(点,

名词);{几:p}sheep(羊,名

词);[/中]如p(船,名词)·重

位是利用音重的变化构成的音

位,英语、俄语中都有重位。

音质音位在语言中要比非昔质

音位普遍得多。多种语言或方

言中都有音质音位,但不见得

都有非音质音位,而且即使有

非音质音位,也可能不够全面。

象汉语普通话中就只有调位、

重位而没有时位;英语中则只

有时位、重位而没有调位。

8.答:音位的区别特征指的是

能够把甲音位等与乙音位等区

别开来的语音特征。例如:“送

气/不送气”就是一对区别特

征,它在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

中,能够把IpI、lt,、Ik0、

I与Ip,I、门I、,k,I等区

别开来。 9.答:[k]和[g]

的不同在于清音与浊音的不

同,在汉语普通话里,除了[§]

与[气]之间靠清、浊来区别意

义外,其它音素均不再仅仅依

清浊来构成对立,故而,[k]

与[g]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

互补关系,且语音相似,所以,

它们是同一个音位,kI的两个

条件变体。

一、名词解释 1.音节:是

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

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

小的语音单位。 2.开音节:

以元音收尾的音节。 3.闭

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

4.复元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

或三个元音连续组合起来构成

的音叫复元音。 5.二合元

音:由两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音。

6.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结合

而成的音。 7.复辅音:同

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辅音连续组合而成的音叫复辅

音。 8.撮口呼音节:以韵

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

撮口呼音节。 9.音渡:语

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

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

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

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

联”。

四、问答题 1.答:语音的

同化是语流音变中常见的现

象。它指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

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

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

近,这叫做同化。同化主要是

为了读起来顺口。其中没有变

化的音叫同化音,起了变化的

音叫做被同化音。例如:汉语

中“辛苦”(xinko),在语流中读

成(xingk6),舌尖中音[n)被舌

根音[k)同化为舌根鼻音[0),

棉袍[血an35pu3…)读成[mi田

I卢po/),舌尖中音[n)被双

唇音[p)同化为双唇音[m]。英

语中tank(坦克)中的舌尖中

音[0)被舌根音Ck)同化为舌

根浊鼻音[粤),读为些叫出迪

通(狗)[s)在舌根音 [g)之后

被同化为浊音[2)。 2.答:

异化指的是:语流中两个邻近

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

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

同或不相近,这种变化叫异化,

异化主要是为了避免拗口。不

起变化的音叫异化音,发生变

化的音叫被蚌化音。例如汉语

普通话中常见的声调异化:两

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卜声要变

成近似阳平的调值,例如:“党

委”[tor3214u产?…)读成

[ton35 ui2t4),“美好”读

成[mei35xau214)。另外,还有

辅音异化:俄语中有许多非标

准语音的异化形式,如:

KTO(谁)[kto)读成[xto),

~I,OK'rop(博士)[dokt)读成

[doxt)两个相近的塞旨[Kt)异

化成一个擦音——个塞音

[xt)。元音的异化:如法语中,

militaire[milit~:r)(军事的)

里第一个㈠)受后面㈠)的影响

而异化为[e)读成[melit~:rJo

3.答:弱化指的是在语流中一

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

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

弱的音。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

音阻力减少,例如:汉语普通

话里处在轻声音节中的不送气

清辅音常常弱化为浊辅音。例

如:“来吧”[1山bo],其中的

[p)就是由清辅音[p)弱化为浊

音[b)。因浊音的发音阻力小于

清音,清音变成了浊音。元音

的弱化表现为单元音变得含

混,向央元音靠拢,或由复元

音变成单元音。如汉语普

通话轻声音节是弱化音节,元

音的弱化总是出现在弱化音节

中,如:木头[milt'ou)读成

[nut,o),由复元音[Ou)变为

单元音[。)o妈妈[mAmA)读成

[mAino)单元音变得含糊并向

央元音靠拢。在有重音的语言

中,重读音节就是强化音节,

非重读音节就是弱化音节。如

英语的but[bat)一[hot)、

br[fo:)一[b)、9[d)一(o)。

4.答:在语流中,弱化的音往

往会进——步消失,或为了发

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这就

叫脱落。如汉语中“豆

腐”[toufu)读成[tOll), [u)

在轻声音节中脱落了;“东

西”(d6ng山)读成d6ng)c,元

音[门脱落。英语中有些音节的

元音脱落如:

Iam9student[山删)读成[aimL

Hcisnotwell.[址讫)渎成[乩

z)。 5.答:音节是最小的

语音结构单位,它是町以再分

析的。在一个音节里,两个或

三个元音可以组合起来成为复

元音。复元音中的几个元音是

一个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复

元音在发音u寸肌肉只紧张一

次,由一个元音滑向另一个元

音,在滑动过程中舌位的高低

前后,唇形的圆展都随着发生

变化,在滑动过程中元音与元

音之间有许多过渡音。如汉语

普通话中的山,乩ao、iou、

uai等等,而几个相连的单元

音则分属几个音节。有几个元

音,发音时肌肉就紧张几次,

每一个单元音的舌位、口腔形

状自始至终是不变的。

6.答: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辅音连续组合在一起

构成复辅音。复辅音中的几个

辅音必须同处在紧张度的渐强

阶段或渐弱阶段上,不在同一

个阶段上的几个相连的辅音不

能称为复辅音,如:英语中

springlsptI是三个辅音组成

的复辅音,temperaturelmDl

不在同一阶段上不是复辅音。

另外还有一种塞擦音,如英语

里的[(圪)[们,汉语普通话中

的[山、[1s,]等,有人认为也

是复辅音,实际上这种辅音发

音时虽然可以感觉出先塞后擦

的变化来,不过它们结合得十

分紧密,肌肉紧张的过程是—

一次,作用与单辅音相同,所

以我们还不把它们看成复辅

音。 7.答:汉语普通话具

备V、C—V、V—C、C—V—C

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

但是,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

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

音群,这与英语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

尾辅音—C只能是鼻音,而英

语没有这样的限制。再者,普

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

过四个,英语的音节则没有这

样的限制。 3.答:语汇,

尤其是实词语汇与逻辑上的

“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

概念与词语都是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所以,每一个概念都会

有相应的词语来表达,这在任

何一种语言中都一样,这说明

语汇在表达上具有普遍性。但

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有许多不

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词语往

往反映某一民族对事物的独特

认识,而且每一语言又都具有

自己独特的语汇体系。每个词

语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

约的,词语之间的组合、词语

的发展变化等要受到这个系统

内部各种关系的限制和规定。

如俄语的“HOKTOp”有两项意

义,分别与汉语的“大夫”、“博

士”相当。因此,对汉族人来说,

看病只能找“大夫”不能找“博

士”,俄语的"HOKTOD??却可以

和表示看病的词相结合。同理,

英语的"crater"[kreit]与汉

语的“火山口”、“弹坑”相当;

法语的“mouton”[muton](羊、

羊肉)和英语的“sheep”I/

i:p](羊),“mutton”[mAtn](羊

肉)相当,它们在不同语言中的

组合情况也会不同。这都说明,

在不同的语言当中,词与词之

间都要受到这种语言的词汇系

统各种关系的限制和规定。不

同语言的词汇构成不同的系

统,各有自己的特点。首先,

词的音义结合方式不同。在不

同语言的词汇中,什么样的意

义与什么样的语音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是不同的。汉语中“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这个意义与m这组语音结合,在英语里与[江:p1]这组语音结合。其次,不同语言中相应的词相比较,很少有意义完全相等的。在一种语言里,一个词如果是多义词,通常都不能在别种语言中找到一个意义完全与它对等的词。这种词义不对等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词包含的义项不相等,如汉语的“快”与英语的quick[kwik](赶快)和sharp[/a:p](锐利的)相当;二是不同语言的词汇中的相应的词,其意义既有相同部分,又有不同部分,如英语的"open”[oupon]和汉语的“开”,在许多地方是相当的,但是从主要意义引申出的多种意义,又显出不同的地方来。例如有些在汉语用“开”的地方,英语就不能用"open”;汉语说“水开了??英语却说“ewaterisboiled”;汉语说“开车”,英语却说“dfiveacar”[draiv[kb:儿可见,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相统一的:普遍性使得各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体现出一些个性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 2.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3.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 5.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6.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六、问答题 1.答:一般来说,基本语汇具有使用范围广、产生历史长和构词能力强三个特征。 (1)使用范围广。基本语汇包括的是十分重要的词。它们所表示的概念同每个人的生活关系都十分密切。因此,它们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所不可缺少的,是使用某种语言的社会中人人都常用的词。如“食盐”是搞化学的人常用的词,所以并不是基本词,可跟它相当的“盐”却是全民常用的,是基本词。 (2)产生历史长。基本语汇中的很多词都是千百年前就已经有的了,从汉语甲骨文时代起到现在三千多年一直在使用,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化,生命很长久。如汉语的“水、土、风、雨”等基本词远在上古时代就有了,一直沿用到今天。 (3)构词能力强。基本语汇一般都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大部分词都往往成为了构成新词的基础语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新词也就会不断产生。这些新词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主要是用基本词

作材料构成的。如汉语的“人”

是基本词,以“人”为基础,

构成了许许多多的新词,如“人

民、人才、工人,大人、人物、

人家、好人、坏人、美人、机

器人”等几百个词和语。这些词

和语,丰富着整个语·言的词

汇。 2.答:语言语汇中基

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

般语汇与基本语汇比较,一般

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

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或者虽然

在短时期内为全民常用,但不

稳固,它包括的词一般都没有

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较弱。

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总

是大大地超过基本语汇的数

量,其内容部分也非常复杂,

并且对社会的变化也很敏感,

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

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

古语词、外来词以及行业用语、

科技术语、方言俚沿等都属于

一般浯汀:。区分基本语汇和

一般语汇,对于研究语言的历

史,对于语言学习和教学都有

积极的作用。但基本语汇和一

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由于基本语汇是词的基础,所

以,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

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

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

基本语汇。然而,基本语汇:

和一般浯汇各自所包含的词并

非一成不变,在语言的发展中,

有的基本词可能转入一般语

汇,如“皇帝”、“太子”在封建

时代都是基本词,而到现代都

变成了——般词。一般语汇中

的词也可能成为基本词。如“民

主”、“法律”等词都是现代才从

一般语汇转入基本语汇的。

3.答:古词语是指古代书籍中

所流传下来的词语,这些词语

在现代虽只作为一种遗存物,

但在现代语言中却能起一定作

用。它们中有一部分是表示历

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今天已经消

失的事物,如表示古代器物、

典章制度、官职名称等的词语,

现只在有关专著中才用;还有

一类古词语,它所指称的事物

至今还存在,但已被现代语言

中的另一些词所代替。如“尔”

被“你”代替、“囹圄”被“监狱”

代替等等。可这些古词语在现

代的书面语或某些特定场合中

有时还会用到,并且起一定的

作用。由于古语词比较凝炼而

富有民族色彩,在一些外交场

合、重要文告、贺电、唁电中

适当地使用,可以显示庄重、

严肃的态度和感情,例如“令

尊”、“陛下”、“阁下”、“荣任”、

“拜会”等等,以上这些词在外

交场合以及重要文件、贺电等

文体中用现代汉语去代替是很

不合适的。另有一部分古语词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能单独使

用,却可以成为构造新词的材

料。如“惧”可以构成“畏惧”、

“恐惧”、“惧怕”、“惧色”等词。

4.答:纯粹音译型的特点是:

只记录原词的声音,这种类型

在外来词的借用方式中占比重

较大。如“迪斯科”、“席梦思”、

“卡通”、“香槟”等等。半音译

半意译型的特点是:把外来词

译音后,再加一个汉语语

素来意译,在结构上以意译部

分为中心语素、译音部分为修

饰语素,成为一种偏正结构的

复合词。如“卡片”、“巧克力

糖”、“坦克车”、“尼龙布”等

等。音译兼意译型的特点是既

记录了原词读音,又能够

从汉字的意义获得外来词词义

的某种提示。如:“香波、可口

可乐”等,虽然是音译,却又能

从汉字的意义获得外来词词义

的某种启示。 5.词是最小

的、能独立使用的、音义结合

的单位,具有意义凝固、不可

分割、形式固定、能自由运用

的特点。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

因是:宁是语音偶合。汉语汉

字数量多,但汉语普通话音节

数量少,这样就会造成语音相

同,另外汉语原有的词和音译

的外来词也会碰巧成为同音

词,如“扑克”的“克”与“克服”

的“克”。二是历史音变。在历

史上本不同音的词,随着语音

的发展演变,成为同音。三是

词义分化,比如“水管”和“管

理”的“管”,其实本来是同一个

词,都是从“竹管”和“钥匙”这

个意义引申而来,因为古代的

钥匙是用竹管做的,后来就一

方面引申为“水管”“黑管”等管

状物,另一方面引申为“掌管”

“管理”等意思。 6.同音词

是指语音相同的词,同形词是

指字形相同的词,它们的关系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同音

不同形,如“工、公、攻、躬、

功”;一种是同形不同音,如“将

(将军/将领)、解(解放/解

送、解散)”;一种是又同音又

同形,如“老(老年人/芽菜老

了/老虎)”。, 7.单纯词与

单音节词,不是相同的概念,

它们的划分角靡不周,单纯词

是从语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

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两弟酽。

的现象不断出现,新词也就会

不断产生。这些新词不是凭空

产生的,而主要是用基本词作

材料构成的。如汉语的“人”是

基本词,以“人”为基础,构成

了许许多多的新词,如“人民、

人才、工人,大人、人物、人

家、好人、坏人、美人、机器

人”等几百个词和语。这些词和

语,丰富着整个语·言的词汇。

2.答:语言语汇中基本语汇以

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

与基本语汇比较,一般语汇的

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的

范围比较窄,或者虽然在短时

期内为全民常用,但不稳固,

它包括的词一般都没有构词能

力或者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

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总是大大

地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其内

容部分也非常复杂,并且对社

会的变化也很敏感,社会的发

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

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

外来词以及行业用语、科技术

语、方言俚沿等都属于一般浯

汀:。区分基本语汇和一般语

汇,对于研究语言的历史,对

于语言学习和教学都有积极的

作用。但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

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基

本语汇是词的基础,所以,一

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

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

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

汇。然而,基本语汇:和一般

浯汇各自所包含的词并非一成

不变,在语言的发展中,有的

基本词可能转入一般语汇,如

“皇帝”、“太子”在封建时代都

是基本词,而到现代都变成了

——般词。一般语汇中的词也

可能成为基本词。如“民主”、

“法律”等词都是现代才从一般

语汇转入基本语汇的。

3.答:古词语是指古代书籍中

所流传下来的词语,这些词语

在现代虽只作为一种遗存物,

但在现代语言中却能起一定作

用。它们中有一部分是表示历

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今天已经消

失的事物,如表示古代器物、

典章制度、官职名称等的词语,

现只在有关专著中才用;还有

一类古词语,它所指称的事物

至今还存在,但已被现代语言

中的另一些词所代替。如“尔”

被“你”代替、“囹圄”被“监狱”

代替等等。可这些古词语在现

代的书面语或某些特定场合中

有时还会用到,并且起一定的

作用。由于古语词比较凝炼而

富有民族色彩,在一些外交场

合、重要文告、贺电、唁电中

适当地使用,可以显示庄重、

严肃的态度和感情,例如“令

尊”、“陛下”、“阁下”、“荣任”、

“拜会”等等,以上这些词在外

交场合以及重要文件、贺电等

文体中用现代汉语去代替是很

不合适的。另有一部分古语词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能单独使

用,却可以成为构造新词的材

料。如“惧”可以构成“畏惧”、

“恐惧”、“惧怕”、“惧色”等

词。·4.答:纯粹音译型的特

点是:只记录原词的声音,这

种类型在外来词的借用方式中

占比重较大。如“迪斯科”、“席

梦思”、“卡通”、“香槟”等等。

半音译半意译型的特点是:把

外来词译音后,再加一个汉语

语素来意译,在结构上以意译

部分为中心语素、译音部分为

修饰语素,成为一种偏正结构

的复合词。如“卡片”、“巧克力

糖”、“坦克车”、“尼龙布”等

等。音译兼意译型的特点是既

记录了原词读音,又能够从汉

字的意义获得外来词词义的某

种提示。如:“香波、可口可乐”

等,虽然是音译,却又能从汉

字的意义获得外来词词义的某

种启示。 5.词是最小的、

能独立使用的、音义结合的单

位,具有意义凝固、不可分割、

形式固定、能自由运用的特点。

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宁

是语音偶合。汉语汉字数量多,

但汉语普通话音节数量少,这

样就会造成语音相同,另外汉

语原有的词和音译的外来词也

会碰巧成为同音词,如“扑克”

的“克”与“克服”的“克”。二是

历史音变。在历史上本不同音

的词,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

成为同音。三是词义分化,

比如“水管”和“管理”的“管”,

其实本来是同一个词,都是从

“竹管”和“钥匙”这个意义引申

而来,因为古代的钥匙是用竹

管做的,后来就一方面引申为

“水管”“黑管”等管状物,另一

方面引申为“掌管”“管理”等

意思。 6.同音词是指语音

相同的词,同形词是指字形相

同的词,它们的关系主要有三

种情况:一种是同音不同形,

如“工、公、攻、躬、功”;一

种是同形不同音,如“将(将军

/将领)、解(解放/解送、解

散)”;一种是又同音又同形,

如“老(老年人/蔬菜老了/老

虎)”。 7.单纯词与单音节

词,不是相同的概念,它们的

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是从语

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

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

是从音节角度划分出来的,是

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在汉

语中,单音节词除个别的如

“俩、仨、甭”等合音词和儿化

词外,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

单纯词却不仅仅限于单音节

词,还包括双音节的、多音节

的,如“玻璃、沙发、扑克、巧

克力、布尔什维克”等都是单纯

词。 2.变形成词:是把原

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

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

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3.复

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

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

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

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

主要有四种:陈述式、偏正式、

支配式和并列式。 4.附加

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

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

的合成词DU附加式合成词,即

“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

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

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

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

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

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即前缀式、

后缀式和中缀式。 5.重叠

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

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

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

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

几种情况:一是名词性重叠词,

如“奶奶、哥哥、妞妞”等;二

是副词性重叠词,如“刚刚、往

往、偏偏”等;三是多重重叠词,

如“老老实实、大大方方、亮亮

堂堂”等。汉语中的“猩猩、蛐

蛐”等不是重叠词,只是单纯词

中的叠音词,因为它们的意义

不能再分解,本身只是一个语

素。重叠词重叠以后既不增加

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

词本身的词类。

七、问答题 1.答:语素、

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

关系。汉语中语素大多数

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

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

对应关系。一般而言,一个语

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

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

音节是语音单位,字(外语中是

字母,汉语中是汉字)是文字单

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

不能简单对应了。如汉语中表

示“谷类植物去掉壳和皮的果

实”这个意义的语素,音节形式

是nd,用汉字“米”记录,独立

地看,这个语素是一素一音一

字,同音节、汉字是一种对应

关系,但会合别的语素看,就

不完全对应了,如同样是“nd”

这个音节,还表示长度单位,

汉字“米”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语

素,mI这个音节还可以用弭、

脒、靡等表示。再如英语中的

[—),既表示名词复数形式,

又表示与第三人称单数一致的

动词后面的词尾,它们的意义

明显不同,因此也是不同的语

素。 2.答:后缀语素与词

尾语素有共同点,例如它们都

不能单独成词。但二者又有所

区别:第一,从表义功能的角

度看,后缀一般可以表示附加

性的词汇意义,例如词根

"lead”的词汇意义是“领导”加

f后缀“—er"就是“领导者、领

袖”,因为“—er”是“从事某种

行业的人”的意义。这是一种词汇意义。词尾则只表语法意义。例如英语“books”中的“—。”就仅表复数这种语法意义,而不表示什么词汇意义。 3.答: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主要词汇意义由它体现出来。如汉语的“老虎”、…:锤子”、“石头”中的“虎”、“锤”、“石”;英语的"worker'?、“rewrite”(重写)中的"work”、“write”等是词根。词根可以单独成词,如汉语的“人”、“山”、“海”,英语的“door”(门)“desk”(书桌)等;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如汉语的“工人”、“火[U”;英语的"blackboard”(黑板)、“friendship”(友谊)等。词根语素都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与别的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时,也负载最主要的词汇意义。词缀又叫构词语素,其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的新词。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词缀又分前缀、中缀和后缀。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如汉语的“第一”、“老师”、“阿姨”中的“第”、“老”、“阿”、英语"unhappy”(不幸)“rewrite”(重写)中的"un—”、“Ie—”等是前缀。汉语的“石头”、“桌子”中的“头”、“子”,英语的"worker'?、“useful”(有用的)中的“—er”、“—ful"等是后缀。中缀比较少见。词缀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语素的意义实在,而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参与构造新词。 4.答:词与词组的界限在有形态变化、分词连写的语言中是显而易见的。但汉语却不同,汉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由词根语素组合构成的复合词,在构造形式上又与词组的构成方式基本一致;同时词又没有严格的形式标记或界限标记,如词在书写时内部没有连接符,词与词之间也没有空格等,因此有一部分组合形式的单位性质就很难确认。最常用的办法是插入法,又称扩展法或隔离法。即如果一个涪言片断中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使它扩展之后,不改变原来的意义,这个语言片断就是词组;如果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使它扩展之后,意义改变了,或者没有意义了,或者不成结构体,就说明这个语言片断不能扩展,是词。如“海带”、“说明”,前者中间插入“的”、扩展成“海的带”不成立,后者中间插人“得??或“不”扩展成“说得明”、“说不明”,都不成立,这说明“海带”、“说明??都是词,不是词组。再如“大浪”“吃饱”这两个语言片断,前者中间插入“的”成为“大的浪”,后者中间插入“得”成为“吃得饱??能成立,而且扩展前后意义基本不变,这说明“大浪”、“吃饱”是词组。运用插入法来区分词和词组,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否则这种方法便会失效。第一,插入的必须是同一结构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如在“老手??中间也可以插入“手和新”,扩展成为有意义的语言片断“老手和新手”,据此就得出结论说“老手”是词组,

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老手和新

手??中“手和新??既不是一个成

分,其间的三个词“手”、“和”、

“新??也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这

样的插入不能作为判定“老手”

是词组的根据。第二,即使符

合第一个条件,还是看看能否

继续插入的语言成分,使它进

一步扩展。如果不能,那么第

一次有效的插入仍然不能成为

确定词组的根据。如“黄鱼”、

“机枪”、“看见”可以扩展成“黄

花鱼”、“机关枪”、“看得见”、

“看不见,”但第一次扩展后的

片断不能继续插入别的语言成

分,使它们进一步扩展,所以,

“黄鱼”、“机枪”、“看见??是词

不是词组。但“写书”可以扩展

为“写一本书”,进一步扩展为

“写一本有价值的书”,能够一

步步的扩展,所以,“写书”是

词绢。第三,扩展之后的直接

成分的结构关系,跟原来结构

关系相同的,是词组,否则是

词。如“写信”是动宾关系,扩

展后的“写一封信”、“写一封家

信”,它们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

系仍然是动宾关系,所以,“写

信??是词组。“马车??是偏正关

系,中间加人“拉”扩展为“马拉

车”,其间为主谓关系,扩展前

后结构关系不同,这样的扩展

无效,不能据以断定“马车”是

词组。 5.答:汉语中有一

部分这样的组合形式,如“白

纸、大树、铁锅”等,两个成

分中间可以插入成分(如“的、

得、不”等),插入成分后整个

组合的意义也并不改变,如“白

的纸、大的树”等;还有一些如

“写字唱歌、说话??等,整个组

合不但可以扩展,而且扩展形

式还非常自由,:女口“写个字,

写了个大大的字,写一手漂亮

的字”等,由于可以插入或扩

展,所以这些成词自由实义语

素的组合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

特征。但它们在没有插入和扩

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

的长度差不;,所以在没有插

入和扩展时还是可以看作词,

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插

入某些成分)和“词组词”(可以

进行较大扩展的词),只有在插

入和扩展之后,它们才成为词

组。“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

式上像词,但在结构的组合性

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

的特殊语汇单位。 6.答:

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

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

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

的特殊的语汇单位。例如“白

纸,大树寸r开??等,两个成

分中间可以插入成分(如“的、

得、不”),插入成分后整个组

合的意义也并不改变,如“白的

纸,打得开”;由于可以插入;

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

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

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

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

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

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

词”(可以人某些成分的词)

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

词)。

一、名词解释 1.语法:词

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

句子的规则。 2.递归:相

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

复使用。 3.语境:说话时的

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

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三、简答题 1.答:语法规

则作为人们说话时人人都必须

遵守的规则具有高度抽象的性

质。词语和句子的数量多达无

限,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词

语和句子都建立一条规则,于

是,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

类。语法规则实际二就是对人

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

系的某种类的概括。例如白”、

“漂亮”、“认真”等词的意思虽

然不同,但却具有一些相同的

特点,比方都能受程度副词

“很”的修饰,于是,就可以为

之建立“形容旷?这个类,这是

从词的用法方面对语法单位类

别的抽象。再如:小王洗衣服”、

“院子里有三棵树。”“从这儿到

那儿大约两公里”,其具体意义

也各不相同,但其最大层次均

由主语+谓语两部分组成,这就

可,以归为完全主谓句,这是

从结构形式方面对语法关系类

别的抽象……正因为语法规则

具有抽象性,它才成为一种概

括的规则,供人们在说话时由

此及彼,以类相从,在由各种

类别构建的单位、结构和关系

的框架内选出一句一句合格的

话来。 2.答:所谓“递归”

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

结构里重复使用。语言中句子

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

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

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

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

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

用的规则。我们可以用一组汉

语例句来说明这一点他走了一

一我看见他走了。——我说我

看见他走了。——你听见我说

我看见他走了。这一组句子的

长度不同,但只需用一条规则

就可以说明白,因为它们都是

同一个结构的重复使用,即“主

语十谓语”和“动词+宾语”结构

的套叠。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

的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

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

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简驭繁。

3.答: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尽管语法规则不同于语音、语

汇等规则,但其间却有着千丝

万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关系。例如语音形式有时就可

能影响到语法。像句末用低调

或降调表陈述;而如果用了高

调或升调就表疑问了。再比如

“说回来了”,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说(某人)从外边返回;②把

话题倒过来再说。前者为述宾

结构,后者为述补结构。这种

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回??

要分别重读和轻读。语汇

和语法也相互作用。例如:“高

2尺”和“矮半头”,前者是两个

意思两种结构(主谓:高度是2

尺/述补:高出了2尺),而后

者只有个意思,一种结构(述

补:矮了半头)。这种意义和结

构上的区别是因为“高、矮”这

对词中只有“高”才有“高度”的

意思造成的。再比如,……差一

点儿迟到”和“差一点儿没迟

到”意思一样,都是“没迟到”;

可是“差一点儿及格”和

“差一点儿没及格”意思就不一

样,前句是没及格。后句是“及

格了”。这可以看成是人们对

“差一点儿”这个词语理解的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法: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

化角度纵向地、动态电研究语

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

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芍

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2.共

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

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

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

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

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

统。 3.个别语法:指的是

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

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

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

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

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

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4.句

子: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

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

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

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

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5.语

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

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

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

某种语感。 6.普遍语法:

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

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

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7.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

指句法结构规则。 8.外围

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

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

识和语音知识。

四、问答题 1.答:语法单

位可以分为三级六种:第一级

中语素组由语素组成,它们的

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中词

组是由词组成,它们的功能是

用来造句;第三级中句组是由

句子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

表达。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

间具备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

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

所含成份数量的增减,但性质

和作用不变。如词与词组之间

就是这种关系;词组一定是由

多个词组合而成的,但它们的

作用都是做造句的材料,这一

点相同。另一种是质变关系,

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性质作

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

化,如汉语中词和词组与句子

之间就是这种关系:词和词组

没有表达功能,句子却要求必

须说出来和用于交际,它们有

不同的功能。但句子中成分数

量有时可以与词或词组相等,

如“好!”就是由一个形容词加

—卜感叹浯调造成的一个句

子。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

关系也可以叫组成关系,就是

指大单位由小单位组合而成,

如语素组…·定包含多个语素,

词组一定包含多个词。不同级

语法单位之间的质变关系也可

以叫形成关系,就是下一级单

位获得上一级单位的功能,如

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

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

能就成为句子。判断语言中某

个语言片断到底属于哪种语法

关系,既要看它们的长度,更

要看它们的功能。 2.答:

人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进行交

际,交际的基本单位是句子,

而句子又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甚

至更多的词组合而成的。这几

个甚至更多的词是如何组成一

—个个句子呢?例如汉语的

“我”、“[:”、“课”这几个词,

可以组成“我上课”,有时也可

组成“课,我上”。但却无论如

何不能组成“课上我”、“我课

上”、“课我上”。可见,词正如

同一堆建筑材料,要使它们各

得其所,组成一个个表达明确

而又合乎逻辑的句子,必须遵

循一定的规则。而词呢?它们又

由语素组成。有的词可能由一

个语素组成,我们称之为语素

的零组合,如汉语中的“人”、

“手”、“上”等等。有的词则由

两个或更多的语素组成,如汉

语中的“茶杯”、“粉笔”、“图书

馆”、“无后坐力炮”,英语中的

“h09h:?、“bL,d由nxds”、“曲

甲nden,田dy”等等,这些双

语素、多语素的组合也不是任

意的、杂乱无章的,我们既不

能任意更换各个构成成分的位

置,将“茶”换成“饭”——“饭

杯”;也不能任意更换各个构成

成分的倬置,例如“杯茶”。可

见,词的构成也有着一定的规

则。在有些语言里,一个词可

能有种种语法上的变化,每种

变化形式都表达一定的语法上

的意义。比方英语的“协be”动

词就有着“gn、i。、aK、w勰、

weK、血代b田n”等变化形式,

它们各自表达一定的人称、数、

时等语法意义。当人们需要某

个词表达某种语法上的意义

时,就必须使这个词起着这样

而不是那样的变化。例如:要

让“tote”动词表示“单数、第一

人称、现在时”这些语法意义

时,就只能让其原形“tobe”一

“gn”。所以,词的变化也有一

定的规则。传统语言学中的语

法就是指的上述种种原则,即

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

词成句的规则。同时将前者称

为词法,主要研究词的内部结

构,将后者称为句法,主要研

究词和词之间是如何构成句子

的 3.答:历时语法和共时

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

料来区分的,历时语法指的是

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

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

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

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

律。如古代汉语中“之、乎、者、

也”之类的语气词,到现代汉语

中已全部消失,并变成“的、了、

呢、吗”等语气词了,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现象,其间的发展演

变过程如何,有什么规律等,

都是属于历时语法研究的范

围;共时语法是指从某一时期

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

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

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

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

则系统,比如现代汉语语法就

是一种共时语法系统。

4.答: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

规则,即语言片断是不是合乎

结构上的规则;外围语法则包

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

义知识和语音知识,包括词语

的搭配(选用什么词),意义的

表达(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和

语音的实现(能不能说出来)

等。 5.语法可以分成两部

分:一个是司法部分,一个是

句法部分,词法也称形态学,

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

规则。句法又称造句法,主要

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形

态丰富的语言,如俄语,名词

有单数与复数的区别,有阳性、

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还有

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

等,动词的形态变化甚至包括

时、体、态、式等一百多种形

式,由于形态非常丰富,形态

变化都是词法学的内容,所以

研究这些语言的语法,词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汉语当中,词法形态不多,远远不像印欧语那样重要,但像语序、虚词、结构等句法问题在语法牛占有重要的分量,所以在汉语中句法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6.答:组合规则指的是就线性的不同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聚合规则指的马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缉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即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问题。如汉语“我/买/书”这三个词,理论上可以有六种搭配组合,但只有“我买书”是成立的。不光句子的组合是这样,词和词组的组合也是这样。比如“他写字”、“我们唱歌”“小张主持节目”都是按照“我买书”的组合规则说出的。这种组合形式实际上存在三个可替换的位置,即同类成分之间可以替换,如“我、他、我们、小张”可互相替换,“买、写、唱、主持”可互相替换,“书、字、歌、节目”可互相替换。如果不是同类成分,则不能替换,如“写、唱”等就不能替换出现在“我”的位置上。可见组合不是一个一个成分的组合,而是一类一类成分的组合,即什么样的成分能出现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是语法成分的归类,也就是聚合规则。因为每个语法成分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所以,我们说,每个语法成分都是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 7.答: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构成词的单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词跟语素的区别就是词能独立使用,而语素不能;词组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由词和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比词大,跟词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独立使用;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语调的语言单位,句子跟词组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能独立说出来并用于交际;句组是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关联的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句组的特点是包含多个独立的句子。由此可以看出,各种语法单位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而性质和作用不变,如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如汉语中词和词组与句子的关系。词和词组没有表达功能,而句子有表达功能,它们的功能不同,但句子中成分的数量有时可以与词或词组相等,这一点是相同的。

五、问答题 1.答: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又有不同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比如

同样表现动作发生在过去的意

义,英语用动词加词缀“—ed"

的词形变化形式,汉语就用动

词后面加虚词“了、过”的形式。

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

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

复杂的关系。有的是一种形式

对应一种意义,例如英语中定

冠词"the"只表示后面的名词

是有定的或特指的,如

"theboy"(这个男孩)。也有的

是一种形式对应了多种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后边的

“—s”,除了表单数第三人称

外,还表示现在时的意义。还

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

义,例如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

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

像出现在动词前的光杆名词就

是有定的,例如:“书(买来

了)”;也可以通过加指示代词

或特定介词的形式表示名词是

有定的。例如:“那本书(买来

了)。” 2.答:语法手段首

先可以分成“词法手段”和“句

法手段”两大类。其中词法手段

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

重音、词的重叠三类。具体来

说词形变化又分为①附加:即

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

词缀。如英语中的"cup"(茶

杯),它的语法意义为“单数”,

若在词的末尾加上一个“—s”,

变成"cups"其词汇意义仍然是

“喝茶用的茶杯”,但其语法意

义却由原来的单数变成了复

数。②屈折:即词的内部

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象英语

的see[si:)(看见,现在时)

一saw[SD:)(看见,过去时),

tooth[tu:9)(牙齿,单数)一

teeth[ti:9)(牙齿,复数)。

③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

成相同意义的词,象英语的

“good”(好,原级)一

better(好,比较级)这两个词

根的词汇意义都一样,都是

“好”的意思,但前者表示“原

级”的语法意义,后者表示“比

较级”的语法意义。④零形

式:是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

原形形式。词在变化前的形式

也有某种语法意义,所以原形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词形变化。

如前边所说的"cups"(一些茶

杯)是通过加词缀“—s”后表示

复数,未加词缀的"cup"就表示

单数,这个单数就是用零形式

表示的。词的轻重音是指

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

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例如在英语中有时可以用词的

重音区别动词和名词,如

"re?cord"(记录,动词)、

“recold"(记录,名词),在汉

语中也利用轻声的形式来区别

意义,如“地道”和“地·道”。

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

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

法意义的形式。例如汉语的动

词、形容词、量词都可以用这

种方法分别表示短时、尝试、

程度增加、逐个等语法意义:

清楚一清清楚楚(形容词,重叠

后表程度增加),休息一休息休

息(动词,重叠后表示短时)。

3.答:句法手段主要包括虚词、

语类选择、语序、语调四个小

类。虚词:就是通过使用虚词

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例如“我和同学??替换成“你和

同学”,“他和领导”,它们之间

的词汇意义改变了,但词与词

之间的联合关系却不变,如果

把“和”替换成“的”,如“我的同

学”,“你的领导”,词与词之间

的语法关系就改变了。语类选

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

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

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例如:“唱歌”是动宾结构,“小

白兔”是偏正结构,它们之所以

是正确的结构,是因为“唱”和

“歌”、“小”和“白兔??分别所属

的词类能够组合、只要语类选

择正确,就可以构成表达各种

关系意义的结构。语序:就是

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

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

式。例如“繁荣文化”是述宾关

系,而“文化繁荣”,两个词的

位置一变,就又产生另一种语

法关系——主谓关系了。语调:

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

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

形式。例如汉语中“你去!”(低

调)表示肯定的语气,而变成

“你去?”(高调)后就表示反问、

疑问的语气了。 4.答:根

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

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也可以

苎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

畴??两大类。主要由词的变化

形式表示的请法意义就属于词

法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体词属

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

类。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

①性: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

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性”一般分为阳性、阴性、中

性三类。俄语中如oreII[(父

亲,阳性),MaTb(母亲,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语法范畴的

“性”,未必与这个名词或代词

所代表的客观对象的天然性属

一致。象德语中的“妇女”这个

词就是中性。反过来,表示物

体的名词的语法性属也不一定

都是中性。如俄语KHNTa(书,

阴性)。②数:即表示事物

数量的一组特征。一般分单数、

复数,如英语中“pen”(钢笔、

单数),“pens'?(钢笔、复数)。

俄语中CTOJI(桌子、单数),

CTOJITK(桌子、复数)。③

格:表示名词与其它词的语法

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各种语

言中“格”所包含的数目不一

样。现代英语名词有属格和通

格,如“hisbrother?sbook"(他

兄弟的书),brother?s是属格:

“heisherbrother”(他是她兄

弟),brother是通格。④有定

和无定: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

的一组特征。许多语言中都用

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

的有定和无定意义。例如英语

“ThestudentisLiLei"(这个学

生是李磊),“thestudent"是有

定的,即特指某个学生。

“Likeiisastudent"(李磊是个

学生),“astudent"是无定的,

不特指某个学生。常见的谓词

属性范畴有:①时:即表示动

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

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

征。一般可分三种:现在时、

过去时、将来时。如英语

"Istuday"(我学习,现在时),

“Istudied'?(我曾学习,过去

时)“Ishallstu-day"(我将学

习,将来时)。②体:即表

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

的状况。一般有进行体,完成

体和未完成体,英语主要有进

行体和完成体,如

“Ihaveread”(我已经读了,完

成体),“Iamreading"(我正读

着,进行体)。③态:即表

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

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成主

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

示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象英语

中的

"Everybodylikestheteacher"

(大家都喜欢这位老师)是主动

态;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

受事,如

"Theteacherislikedbyeveryb

ody。”(这位教师被大家喜欢)。

④人称: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

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这

种,范畴的语法作用不明显,

只有少数语言中动词的人称形

式必须与主语的人称一致。人

称是和动作发生关系的,由于

发出动作的人可以是单数,也

可以是复数,所以动词不只有

人称,相应的还有数的语法范

畴,如英语“Iamateacher"(我

是个老师,第一人称单数)。

“Weareteachers"(我们是老

师,第一人称,复数)。

“Youareateacher"(你是个教

师,第二人称,单数)。

“Heisateacher"(他是个教师,

第三人称,单数)。

“Theyareteachers"(他们是教

师,第三人称,复数)。

七、问答题 1.答:词和句

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这是

因为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

位,又是最终单位,它们可以

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在

语法单位中,语素只是构词的

基本单位,而词则是造句的基

本单位,句子则是表达的基本

单位;从另一角度说,语素或

语素组可以形成词,所以词又

是构词的最终单位;词或词组

可以形成句子,所以句子又是

造句的最终单位。这样从构词

和造句看,词既是构词的最终

单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

从造句和表达看,句子既是造

句的最终单位,同时又是表达

的基本单位。也可以说词和句

子是既能联系低一级单位又能

联系同级单位的语法单位。

2.答: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

三种:第一种意见是根据词形

变化来确定词类,这就是形态

标准。例如英语中,能在主语、

宾语位置上出现的词大都有

“数”的词形变化,我们只要根

据它们共有的词形变化就能把

它们归为一类。再比如俄语的

形容词,从它们特有的词尾变

化也能将其从其它问类中划分

出来。第二种是根据问的意义

来确定词类,这就是意义标准。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的词是动

词,与事物名称有关的是名词

等。第三种就是根据词的聚合

位置来确定词类,这就是分布

标准,不同的语法单位分布状

况不同,具有相同分布特征的

语法单位可以归为一类一一功

能的类。例如“很()”是一个语

境,我们依次将“漂亮”与“桌

子”放进这个语境,从而发现

“很漂亮”可以组合,“很桌子”

则说不通,这说明“漂亮”和“桌

子”的分布特征不同,因而应该

把它们分为两类。在这三种分

类标准中,功能分布的标准最

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

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

本质属性。因为仅从词的意义

标准来划分词类,有些词汇意

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却分属不同

的词类的现象就不能得到解

释,而以形态标准来区分词类,

对那些形态较发达的语言比较

可行,但在那些缺少形态或根

本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面前又

无能为力了。因此分布标准最

可行,只是在具体区别词类时,

形态和意义也可以作为参考。

3.答: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

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

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

为止的方法,就叫做“直接成分

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层

次分析必须依据两条原则.:

一是“成结构”,即任何时候切

分的两边都必须能互相组合成

词组结构;二是“有意义”,即

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不但要

有意义,而且必须是本来词组

中词语的搭配意义。

4.答: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

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

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

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

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复句并不是复杂句的意思,而

是复合句的意思。衡量复句的

标准不是看有多少主谓结构或

表达多少意义,而是看句中有

无停顿和关联词。 6.科学

术语的意义不具有模糊性。

四、简答题 1.离开一定的

语境,“真高!”中的“高”既可以

指一个人身材高大,也可

以指某个办法高明。这是否就

是词义模糊性的表现?为什么?

2.不少词语是多义的,但在人

们交际中所使用的究竟是哪一

个义项却又很明确,请问这是

为什么? 3.下列不同语言

中的成语,它们意思基本相同,

为什么用了不同的比喻

词:英语:likemushrooms(宛

如蘑菇似的);汉语:雨后春

笋 4.在一些民族语言里,

以“狗”为喻,但是喻义不同,

甚至相反,这说明了一个

什么样的道理?根据下面的成

语进行分析。汉语:蝇营狗苟、

鸡鸣狗盗、狐朋狗党、狼心狗

肺、丧家之狗……英语:

Dogdoesnoteatdog.(同类不相

残) Loveme,

lovemydog.(爱屋及乌)

Toleadadog?slife.(生活困苦)

5.在“老师批评了他“这个句子

中,“老师“与“他“谁是施事?这

种结论是凭什么来表达的?

6.语境意义与语言意义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语义:语

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

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

果。 2.语境意义:语言形

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

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

的意义。 3.理性意义也叫

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

主观世界的认识。 4.非理

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

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

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

理性意义之上的。

四、简答题 1.答:这不是

词义的模糊性的表现,而只是

词的多义性。词义的模糊性是

指词义所概括的范围没有一个

明确的界限,而概括的是什么

对象则是明确的。词的多义性

都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

可以指称不同的对象。当语境对这个词的多个义项无法限制时,词语指称什么对象就不明确了。显然,这更的“高”既可以指一个人身材高大,又可以指某个办法高明,这是词的多义性的表现。 2.答:这是由于语境的作用。语言中的词义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的,其中一种变化的模式就是限制义。在语境的参与下,词义在语言表达中所显示的就不再是语言体系中一般的、抽象的意义,而是某种具体的意义,同时,一些多义词在语境的作用下,所显示的也只是它多个义项中的某一个义项。例如“青”这个词就有许多个义项,既有“年轻”这一义项,又有“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这个义项。但在“他是一位青年教师”中,由于小语境——上下文的限制,我们可以确定:在此,“青”用的是“年轻”这个义项。同样,在“我们明天去踏青??中,由于小语境的改变,我们又可以确知:这里的“青”用的是“青草”这个义项。 3.答:不同的国家或民族都有着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不同的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和地理条件,这些不同都可能在语言中有所反映。结合欧洲民族的生存地理条件,雨后多生蘑菇,因此以蘑菇比喻事物产生之速。而汉民族的地理情况是:雨后多生竹笋,因而,多以“竹笋”比喻事物出现之快。 4.答:用语言中词语表示的动物,有的是“褒”,有的是“贬”,有的是“不褒不贬”,这在不少传说和寓言中均有所体现。但是,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尽相同的,对同一类事物,其感情、评价可以相去甚远,汉民族对狗这一动物的传统看法;反映着民族的心理素质。汉民族对狗这这一动物的传统心理是贬,因而,凶恶、无德等品行多以狗作喻;而英语牛的“狗”多用于褒义或中性义,这同使用英语的民族对狗这一动物抱有好感有着直接的联系。原来,这些语言现象恰恰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即语言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对某些动物的传统看法,反映着民族的心理素质。

5.答:该句中“老师”是施事,“他”是受事。表达施受关系的主要是句中词语的排列顺序,即语序,它表达的是语法意义。6.答:语境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具有个别的、一般的特点;而语言形式所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则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例如“今天有点儿热”这句话可以表示“今天气温较高”,这是它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即语言形式本身所表示的意义;但是,它还可以表达孩子想让妈妈给他买冰淇淋或饮料,或者表示某人想打开窗户等等。后者这些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意义是难以列举的,它们就是这句话的个别的和临时的意义,即语境意义。之所以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意义,是因为以语义为研究对象的语义学只研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即语言意义,而不研究那些个别的临时的语境意义。第二节词义的结构目

的要求通过本节学习,学员应

明确的概念:词义、词的理性

意义和非理性意义。要牢记义

素与义项的区别,学会运用义

素分析法分析词的义素。领会

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什

么不同,词的语体色彩和词语

使用的关系如何。

考核知识点 1.词义的构

成: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两部分构成。理性意义是词义

的基本和核心的部分;非理性

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

8.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

什么不同? 9.义素分析的

作用是什么? 10.举例说明

义项的特征。

一、名词解释 1.词义:词

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

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

映和主观态度。 2。词的理

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

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

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

义。 3.义项:义项是词典

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

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

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4.义素: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

词义的语义特征。五、问

答题 1.答:我们前边已经

讲过:词的词汇意义包括理性

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与概念相

联系的意义是词的理性意义,

它是词义的基本部分。非理性

意义一般都是附着在理性意义

之上的,所以又称作词义的附

加色彩,如形象色彩、感情色

彩、风格色彩等。而同义词就

是指的那些理性意义相同或相

近的一群词。这样看来,我们

便可以知道同义词的意义是否

完全相同的了。请看:汉语中

的“西红柿一蕃茄”、“逝世一完

蛋”、“母亲一妈妈”以及英语中

的"tall(高)——high(高)”、

“few(少)——little(少)”、

“lit—tle(小)——small(小)

”等,其每一组词的理性意义可

以说明是完全相同,但其非理

性意义却不尽然,它们或者在

附加色彩上有所区别,或者在

搭配习惯上有所分工,所以,

它们的意义也不能认为完全相

同。再看语言中更普遍的一类

同义词,象汉语的“漂亮一美

丽”、“消灭一毁灭”、“说——

讲”等,以及英语的“handsome

漂亮)——beautiful(美丽)”、

“dress(女服)——clothes(衣

服)”等,就其理性意义的核心

部分来说可谓相同,但在使用

场合、形容的对象、语义的轻

重等方面又各有制约。所以,

同义词是同中有异,它们的意

义并不完全相同。 2.答:

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

尽管二者都是“最小的单位”,

都涉及到“意义”,但它们却是

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

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进

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

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

体。很显然,义素既然是词义

的最小构成单位,即一种从理

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

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即

我们在语言中是不能直接找到

义素的。因为义素不直接与语

音相结合,只有当若干个义素

结合在一起后,才构成某个词

的词义,体现出自然语言的意

义。而语素呢?则是一种最小的

语言单位,它不仅有一定的意

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

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

的单位。例如“瞪着他”中的

“瞪”,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词,它在我们说话时或听话时

都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可是,

“用眼”、“视线凝聚”、“用力”

这三个构成“瞪”这个词义的义

素在我们的言语中是不能直接

观察到的。 3.答:一个词

可以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

中的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亡叫一

个义项。传统的词义研究都是

分析到义项为止。现代语义学

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的原理

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

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

义特征就是义素。如“父亲”这

个词的词义可以分析出三个义

素:男性、直系亲属、长一辈。

4.答:义素分析的方法,是把

气组意义上有联系的词加以比

较,找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和不

同的语义特征。这有点儿象数

学中提取公因子的过程。例如:

“哥哥”、“姐姐”、“弟弟”、“妹

妹”这几个词在意义上有

着密切的联系,即均表“同胞”

关系,我们便可据此将四者放

到一起加以比较分析。义素分

析往往采用二元对立的特征来

表示一个义素,在义素名称的

前面加上“+”号,表示具有这个

义素,加上“—”号表示不具有

这个义素,同时用[)把分析出

来的义素括起来。如“哥哥”包

括的义素是[+同胞,+男

性,+年长)。把“哥哥”、“姐姐”、

“弟弟”和“妹妹”的义素全部用

上述方式表示出来,即:哥哥

[+同胞,+男性,+年长)姐姐[+

同胞,—男性,+年长)弟弟[十

同胞,+男性,—年长)妹妹[+

同胞,—男性,—年长)这样分

析的结果是,每个词与其他词

的意义之间都至少有一个义素

是不同的。用二元对立的特征

来表示一个义素,一个义素的

存在就否定了与之对立的另一

个义素的存在;反之.一个义

素的缺乏,就有一另一对立义

素的存在。如

[—male]=[+female],

[+male]= [—female)。这

当然是比较简洁的。所以义素

分析都尽可能地采用二元对立

的特征来表示一个义素;但是,

义素分析中得到的并不都是非

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特征。我

们看下列词的义素:祖父[+男,

+直系,+长二辈,+父方) 祖母

[—男,十直系,+长二辈,+

父方) 父亲[+男,+直系,+长

一辈)母亲(—男,+直系,+长

一辈)其中[±男)、[±直系)

各自是二元对立的,而[±长一

辈)、[±长二辈]则不是二元对

立的,[—长一辈)卢[+长二辈)

或[+长x辈)。对义素分析的结

果要加以描写。描写的方式有

两种:一种是横排列式,如上

所述。另一种是画矩阵图。上

一组词用矩阵图表示即:

5.答:一个词义的语义特征可

能有很多,义素分析应该抓住

反映事物本质的语义特征,如

果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

就会使义素分析失去意义,如

“男人”不需要[±胡须)这个义

素。义素分析揭示了词义的结

构性,使词义研究从义项进入

到义素,是语义学的一个进步。

这种分析对于辨析同义词、反

义词的细微差异,说明词语搭

配中词义组合的规则都十分直

观。同时,语言中义素的数量

比词义的数量少得多,用较少

的义素分析大量的词义,使语

义分析进一步形式化,对于提

高机器自动翻译和人工智能的

水平都是十分有益的。

6.答:义素分析不仅适用于单

义词,而且也适应于多义词。

用义素分析法去分析多义词的

有关程序与分析单义词相同,

但要特别注意一个前提,即对

一个多义词进行义素分析,不

像对一个单义词进行分析

那样,以一个词为单位,而是

以其中的一个义项为单位。例

如“花”就是一个多义词,它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义项:

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②样

子或形状象花的。③混杂的。

④模糊不清的。我们对它进行

义素分析,一次只能抽取其中

的某一个义项,拿来与其它词

的某一个与此相关的义项进行

对比分析,进而找出构成

这一义项的几个义素。比方我

们可以抽取“花”的第一个义

项,即“植物的繁殖器官”与

“叶”的第一个义项“植物的营

养器官”、“根”的第一个义项

“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

分”等词的相关义项进行比较

分析,从而确定他们的词义构

成的最小单位——义素。

8.答: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

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

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

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

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

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

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

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

例如:“铁”人们大概都知道是

一种金属,但是很难知道它的

确切含义,像“延展性强、符号

为Pe、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

等。而前者可谓通俗意义,后

者则可谓科学意义。 9.答:

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

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方面

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

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

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

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

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例如:

“边疆”和“边境”词义相近。,

都是靠近国界的国土,但是前

者具有范围大这个义素,后者

则不具备。其次,义素分析还

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

件。例如“我们读书”完全可以

说得通,但是“月亮读书”就不

可以,原因不在于语法错误,

而在于“读书”这个动词要求表

示动作发出者的词语必须具备

[+人]这个义素,而“月亮”却不

具备这样的义素。 10.答:

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

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

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

语言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个别

的、具体的意义。例如“书”在

不同的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有时

指教材,有时指小说,有时指

小人书,这些都是“书”这个词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显示的

个别的、具体的意义,而不是

在各种语言环境中都讲得通的

共同的意义,所以,它们不能

作为“书”的义项。“书”的义项

应该是对这些个别的、具体的

意义的概括,即“装订成册的著

作”。这是“书”这个词在“教

材”、“小说”、“小人书”等各种

用例中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一

般的意义。 E.表扬与表彰

六、问答题 1.多义词和

同音词有何区别? 2.为什

么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

成歧义? 3.近义词之间的

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看待语义场的层次性?

5.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

一、名词解释 1.单义词:

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

一类现象,只有一个义项。

2.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

以概括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对

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

的义项。 3.本义:多义词

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

义。 4.引申义:由本义直

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

5.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

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以上

的词。 6.反义词:指一种

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

的两个词。 7.语义场:指

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

(义项)聚合体。 8.上位词、

下位词: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

的范围大,有些词所代表的范

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

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

事物的范围之内,那么它们之

间就具有上下位关系,其中所

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

词,所代表事物范围小的词叫

下位词。

六、问答题 1.答:同音词

是指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没

有联系的词,如“基、机、鸡、

饥”等;多义词是指一个词的意

义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如“兵”,最初的意义是兵器、

武器,后来引申出军事、战争

和兵土的意义,“兵”就是一个

多义词,它的几个义项是互相

联系的。 2.答:一个词虽

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

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

为:首先,词语总是在一定的

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

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

义;其次,人们的言语交际总

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特

定的交际的环境也可以使多义

词只体现出一个意义。

3.答: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的理

性意义。有的近义词的词义所

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

同,但它们所指的范围并不完

全重合,而是大部分重合,如

“书”和“书籍”,都指“装订成册

的著作”,但前者既可指个体,

也可指集体,后者只能指集体。

有的近义词的词义所概括的对

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

方面或达到的程度上都有所不

同。近义词的这些差别,往往

影响到它的用法。二是词的非

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有

些是感情色彩不同,如“教师”

和“教书匠”;有些是语体色彩

不同,如“爸爸”和“父亲”。这

些附加色彩的不同,使近义词

各有自己的运用领域,如“爸

爸”多用于口语和较随便的场

合,而“父亲”则多用于书面语

和较庄重的场合。 4.答:

层次性是语义场的一个显著的

特点。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

次的,小类上面有大类,大类

上面有更大的类,因而反映事

物类别的语义场也就形成了有

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

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浯义场,

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

更大的语义场,如下图:卡车?

轿车]汽车吉普车火车交通工

具自行车船飞机 5.系统性

也是语义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语

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

义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为

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

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

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在

意义领域恒定或封闭的情况下,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大了,

其他词义的地盘势必会缩小;

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系

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

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系统中

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

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

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

其他词义的变化。如在先秦时代,“牙”“齿”都指“牙齿”,但

二者分工不同,“牙”指两旁的

牙齿,“齿”指中间的牙齿,后

来随着词义的发展,“齿”退出

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扩大

了自己的意义范围,指所有的

牙齿。语义场的系统性的特点

反映出语言中的词汇具有一定

的系统性。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在

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

地位的核心成分? 2.歧义

与语义模糊有什么区别? 3.简单述谓结构与复合述谓结

构的区别。 4.从属述谓结

构与降级述谓结构的区别表现

在哪里? 5.歧义与语义笼

统有什么区别? 6.影响歧

义难度的因素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关系意义:

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

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

赋予的意义就叫作关系意义,

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

意义。 2.语气意义:反映

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

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3.述谓结构:从语义结构上看,

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

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

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

的部分就是命题。一个命题在

语义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为

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谓结

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

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

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4.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

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

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

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5.歧义:是指同一形

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

同意义的现象。 6.变元:

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

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

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

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

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如“他给

我一支笔”中“我”和“一支笔”

就是谓词“给”的变元;“小李走了”中“小李”就是谓词“走”的

变元。 7.语义角色:根据

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

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

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8.蕴含:蕴含是句义之间的关

系的一种,就话语本身所表达

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

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

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如:

他买了上衣一他买了衣服。蕴

含关系一般都发生在有上下位

关系或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句义

之间,如“衣服”和“上衣”之间

有上下位关系。在一般情况下,

蕴含的规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

局部概念的句义蕴含含有上位

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

是相反。语义学研究的蕴含关

系是指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

义而言的蕴含关系,这种蕴含

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

义推知,而不必依赖特殊的背

景关系。 9.预设:预设是

句义之间的一种关系,和蕴含

一样,预设也是就话语本身表

达的意义而言的,也是有句义

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但蕴含包

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之内,是

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

子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的

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

意思是说,“甲以乙”为预设。

如“他妹妹在美国留学”“他有

妹妹”。该例中,“他妹妹在美

国留学”并不是在说他有没有

妹妹,“他有妹妹”只是“他妹妹

在美国留学”附带表达出来的

背景意义,因而它们是预设关

系,“他有妹妹”是“他妹妹在美

国留学”的预设。

五、问答题 1.答:一个述

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

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

谓词的语义决定的。比如“睡

觉”的意思是“进入睡眠状态”,

在这种行为中,只有行为发出

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

因而“睡觉”作为谓词就只能带

一个表示行为发出者的变元。

而“喝”作为谓词就可以带两个

变元,即行为的发出者和这一

行为所涉及的客体。因为谓词

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

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

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再用

符合谓词语义要求的变元把这

个框架填满,就产生了句子的

命题。因此,我们说,在述谓

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

的核心成分。 2.答:语义

学所谓的“模糊”,是指语言形

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

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

是指一个意义与别的意义难以

绝对划分清楚;歧义则指同形

的语言符号序列可以具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在言

语交际中,歧义可通过上下文

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

糊词语始终是模糊的,除非能

用定量化的方法来定义它们,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3.答: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

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

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复

合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一定的

语义关系复合而成。如“他去上

海了”是简单述谓结构,而“河

水很深,水流很急”就是复合述

谓结构,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述

谓结构“河水很深”和“河流很

急”组成。 4.答:有的述

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

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它谓词

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

结构。如“我希望你去”中,“你

去”是—个述谓结构,作谓词

“希望”的变元,因此是从属述

谓结构。述谓中的变元可以带

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

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

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

谓结构,如“小李在看我送给他

的小说”中,“我送给他”是一个

述谓结构,充当“小说”的限定

成分,因而是一个降级述谓结

构。 5.答:歧义与笼统性

质不同。笼统来源于词的概括

性的特点,一般而言,语义都

是笼统的,语义笼统是对同类

对象的不同成员进行抽象概括

而产生的,因而尽管在言语交

际中,一个笼统的语义的具体

所指对象可以不同,但这些不

同的对象都必须能够归纳到这

个笼统的语义之中。因此,对

由同一个笼统语义构成的并列

结构的两个部分,可以作出不

同的理解而不会造成语义上的

冲突以致妨碍整个组合的成

立。歧义来源于语义和表达形

式之间的矛盾,与语义的概括

性特点不同,如“这是车”,没

说明是汽车、火车还是自行车、

玩具车等,语义是笼统的;而

“我们三人一组”,可以理解为

“我们分组,三个人为一组”,

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三个人分

到了一组:?,这句话是歧义的。

6.影响歧义难度的因素主要有

两个方面:一是各种解释的相

对频率的高低,歧义所具有的

不同解释的频率越接近,歧义

难度就越小,也就越容易被察

觉;相反,歧义难度就越大,

也就越不容易被察觉,如“咬死

了猎人的狗”两种解释的频率

接近,容易分辨;而“饺子包好

了”难度就较大,不易分辨。这

是因为一种解释(饺子制作好

了)出现的频率高,另一种解释

(用什么东西把饺子包裹起来

了)出现的频率低,人们一般不

易发现。二是歧义形式本身的

特点也影响着歧义难度的大

小,如“我想起来了”这个句子,

只要把握好轻重音,歧义就很

容易判断,重音在“起来”上,

表示的意思是“要起床了”,重

音在“想”上,表示的意思是

“想起了被忘掉的某件事”。

五、简答题 1.所有的书写

符号都是文字吗? 2.简述

单纯字符与复合字符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 1.字符:即

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

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

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

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2.他

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

基础—亡创制的文字。

3.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

而成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

再且合而成的字符。 4.表

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

文字。 5.意音文字:一部

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

字是意音文字。

五、简答题 1.文字是用来

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

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

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的

意义,也不是文字。例如十字

路口的红绿灯虽然也表示一定

的意义:“可以通行”、“不可以

通行”,但由于红绿灯不直接于

与哪个语言单位对应,所以是

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

因而也不是文字。旗语、莫尔

斯电报代码则不同,它们直接

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

的符号,所以是语言的符号。

2.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成,

同时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

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例如

“林”由单纯字符“木??组合而

成;“吃??由单纯字符“口”和

“乞”组合而成,所以是复合字

符。“萌??由单纯字符“”和复合

字符“明”组合而成,而“明”又

是由单纯字符“日??和单纯字

符“月”组合而成。英文中用sh

代表[],sh就是复合字符,它

由单纯字符s和h组合而成。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文字?

人们平时对“文字”都有哪些不

同的理解? 2.关于文字的

作用应怎样理解? 3.简述

书面语对语言的影响。

4.现代汉语中的”文字”含有哪

三个义项?

二、问答题 1.答:人们平

时所说的“文字”有三种不同的

意思。一是指书写或记录语言

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

如汉字、英文字母等;二是指

运用文字符号写下的书面语

言,如英文、中文等;三是指

文章,如“文字通顺”中的“文

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

世界上的文字尽管千姿百态,

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但都是用

来记录语言的。语言是意义结

合的统一体,所以记录语言的

文字也就相应地具有读音形式

和字义内容。任何一种文字都

能够传达它所记录的语言的含

义,同时人们又能够将它读出

声来,还原成有声语言。音标

之所以不是文字,就是因为它

是用来准确记录音素的,不标

记任何意义。文字还是一种符

号,是用人们能感觉(主要是视

觉)的另一种事物来代替语言

的符号。所以文字就是用来记

录语言这种符号的符号。录音

机虽然也能把有声语言记录下

来,但它的作用仅仅在于不断

地再现语言的符号,用来记录

语言的符号,这正是文字的性

质。 2.答:关于文字的作

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三个层

次来理解。从交际工具的层次

来看,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它克服了语言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扩大和

完善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

符号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音

具有音响的自然属性,一发即

逝,同时又受到空间的限制。

语言这种必然的自身缺陷,决

定了它交际活动在同时同地才

能进行。为了克服语言的时空

局限性,人类发明了文字,利

用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使语言

在另一种形式中得到保存,从

而扩大、完善了语言的交际功

能。另外,语言是随想随说,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其重复、罗

嗦,疏露之处也在所难免,影

响到语言的交际功能有了文字

之后,人们可以把说的话记录

下来,这样就便于对语言进行

整理和锤炼,使语言能更精密、

准确地完成交际任务。从这点

来看,又可以说文字完善了语

言的交际功能。从文化遗产

和科学知识层次来看,文字是

人们积累文化遗产和传播科学

知识的媒介。人们总是在继承

历史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科学

知识的条件下来创造自己的的

新生活。在发明文字之前,这

些主要是靠耳相传的,这种方

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失真性。

有了文字的汜载,前人的成果

才顺利、完整地流传下来;现

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

地之间科学的相互交流与联系

日益频繁,而这一切更离不开

文字这一传播媒体。假若没有

文字,文化遗产的流传与积累、

科学知识的相互传授与发展则

会大大受阻,人类或许直到现

在还在生活和科学各个领域中

进行原始的探索。从整个人类

的发展历史来看,文字的产生

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语言和人类同样古老,它是人

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也

是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文字

对于语言来说是很晚的产物,

但它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

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原

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科学技术尚处于萌芽之中,人

类虽脱离了动物界,但还处于

原始、落后、野蛮的状态。奴

隶社会,生产得到了相当的发

展,建立厂国家,并且出现了

最早的科学文化发源地和学术

活动中心,使人类社会步人了

文明了时代。而这一转变,是

“从铁矿的熔炼开始,并由于文

字的发展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

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因为文字的产生、文献记录的

出现,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总结

前人的生产经验并厂…为传播,

放大生产规模,促进生产的发

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交流

与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条件,

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

教育、艺术等各方面事物才能

有效地开展。所以说,人类是

伴随了文字的产生和应用而告

别野蛮时代的,文字的产生标

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3.答:文字的产生,完善和扩

大了语言的交际职能,使语言

有可能“留于异时,传于异地”

而且使语言有了可以目治的书

面形式一一书面语。其次,文

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

互影响,因为现代社会中语言

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

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

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

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

4.答:现代汉语中”文字”至少

有三个不同的义项: 1)书

写或记录评议的符号,也说”

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

母等; 2)语言的书面形式

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

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四、简答题.汉字中合体字的

形旁与独体字的表意字符不是

一回事。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

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

的,如“门”指的就是语言中的

m6n,“目”指的就是语言中的

mh等等。而合体字中“宁”的形

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

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如

“打、扫、挥、抓、捕”等合体

字中的“才”(提手)旁只表示这

些词语都跟“手”有关,只是起

一种语义分类的区别作用。

二、问答题 1.答:文字的

创制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

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

政府或语言学家为没有文字的

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

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

程。 2.答:文字改革的类

型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整个文

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

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

符进行调整。如我国解放后所

做的简化汉字、规范字形以及

废除异体字等工作都是这种文

字体系内部的局部改进。一种

是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

符类型变了,最有名的例子是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在几个月,内,用拉丁字

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代替

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

其文。还有一种是整个文字类

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这是指

某种语言先进的文字类型代替

落后的文字类型的变革。如越

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

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

表音文字。? 3.答:文字

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

不等于语言。语言对采用什么

样的书写符号系统并没有制约

作用,同一浯言可以采用不同

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从理

论上来说,文字是可以改革的,

而且从各个国家进行的文字改

革来看,文字改革在实践上也

是可行的。但是文字改革不是

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

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的

时候,很少受到语言以外的其

他因素的束缚,而文字改革是

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改革,就要

受到语言本身以外的各种社会

历史文化因素的牵制,特别是

有的文字系统历史悠久,用这

种文字系统书写的历史文献极

其丰富,其中保存着有关民族

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果文

字改革没有妥善地解决书面语

的历史继承性问题,就很可能

割断有关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引起多数人的反对,

难以推行。因此对拥有丰富的

历史文献的文字进行改革,特

别是进行文字类型转变的改革,必须非常慎重,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设计切实可行的

方案,征求多数人的意见,才

能取得成功。

[分析解答] 应填:某些实

词的词缀化,构词规则的复合

化 2.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可

以表现在——和——等各个方面。 [分析解答] 应填:

一般词汇语法同步综合练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是

劳动创造了语言? 2.语言

为什么会发展变化? 3.语

言的发展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日

常交际?语言的发展为什么具

有渐变的特点? 4.什么叫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1.答:因为劳动在语言起源过

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劳动使得语言的产生

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其次,劳

动发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

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同时,劳动改善了原始人

的发音器官,为有声语言的产

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础。2.答:语言的发展取决于两方

面的原因。第一,社会的

发展。这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

件和外部原因。纵观任何

一种语言的历史我们都会发现:语言从古到今已经发生了

不少的变化,无论是语音,词

汇还是语义语法,尤其是词汀:

的丰富,在各种语言中都比较

显著。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

其基本前提和外部原因应归结

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首先,社会的进步推动了语言的

发展。社会每前进一步,就必

然带来一些新的事物、现象、

认识和行为,要代表和反映这

些新事物.、新观点,就要创

造一些新的词语,久而久之,

语言的词汇就丰富起来了。

另外,语言的发展还可以表现

为:一些原来统一或比较统一

的语言后来分化了,或分化为

地域方言,或分化为几种不同

的语言;与之相反,有些本来

并不统一的语言或方言却走向

了统一;同时,一种语言排挤

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

族的共同语的情形也时有发

生。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从

社会分化、统一和接触上直接

寻找答·案。换言之,社会的

分化将引起语言的分化;社会

的统一将带来浯言的统一;社

会的接触却可能造成语言的接

触。另外,语义研究的深入和

语法的日益完善也是语言发展

的两个方面。而这种发展,则

是社会发展的间接影响:社会

的发展,开阔了人类的视野、

丰富了人类大脑的营养,在这

样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以更

多式样的格式组词造句,以更

精密的方法分析颇为麻烦的语

义。除此之外,语言领域的其

他研究,也都离不开社会发展

的前提。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原

因是语言结构内部各个要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这是语言发展

的内部原因,它决定着语言发

展的特殊方向。社会的进步和

推动,决定了语言的可变性。

但语言究竟如何变化,各个语

言的发展结果为什么面貌迥

异,则是由语言内部的各个要

素互相影响造成的。举例来说,

汉语在浊音清化以前并没有卷

舌辅音[)o到了十五世纪以

后,卷舌辅音的演变才最后完

成;再比方,汉语在古代时期

有一套人声韵尾,而到了现代

汉语普通话这一套人声韵尾不

见了。类似这些现象,我们很

难说是社会发展的影响。

另外,在同样的社会条件、自

然条件下,不同的语言沿着不

同的道路发展变化。如在汉语

发展中由于语音发展的日趋简

化,全浊声母和人声韵尾消失,

造成大量的同音词,给交际带

来不便。于是,大量的双音节

词产生出来,从而使汉语的词

汇系统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再如,由古拉丁语发展到

现代法语,由于语音的简化,

促进了词尾的脱落,结果由用

形态变化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

系发展到用词序表示词与词之

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同是语

音的简化,却带来了不同的连

锁反应:汉语的词汇面貌发生

了改变;法语的语法格式发生

了变化。这一方面说明:语言

是成系统的,其内部各个要素

之间是彼此对立,彼此联系和

彼此制约的,其中有一个要素

起了变化,就可能引起其它要

素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

由于各个语言原本在语音系

统、词汇系统和语法构造上就

不相同,因此,其相互影响的

结果——语言发展的方向也各

不相同。,据此,我们应该明

确这样一个原则:考察语言成

分产生、消失、变化的原因和

条件,一定要顾及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的整体的发展和变

化,它直接源于社会的历史发

展。如人类社会由氏族到部族、

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分

化和统一,全民语中的方言的

关系、共同语、文学语言的产

生和发展,词汇的丰富和语义、

语法的研究和完善等,一是语

言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的发展方

向,它与社会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应从语言内部的各部门之间

的关系上寻求答案。 3.答:

语言虽然历经变化,但根据我

们自己的体会,感到并没有影

响人们的日常交际,这是为什

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首先:我们知道,语言变化的

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社会发

展的推动,二是语言内部各要

素的相互作用。这两者都无疑

地给人们的交际带来新的内

容。而语言呢,作为人类最主

要的交际工具也必然要满足这

不断增长着的交际需要,否则,

它就丧失了其社会职能。因此,

语言的变化不仅不影响人们的

交际活动,相反它正是保证交

际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其次,

语言虽然在变,却是一种非常

缓慢的渐变。新的成分与旧的

成分的更替都是一个慢慢积累

的过程,要经过若干年的时间

才能实现,因而,生活在同一

时代的人们往往感觉不到这种

变化,当然也谈不上影响交际

了。那么,语言的变化又为什

么只能是逐渐的变化呢?这也

是由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即:第

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

定了语言不可能有突变。语言

是社会的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

在使用的交际工具,是在千百

年的历史中才逐步形成、丰富

和完善起来的。要在一个极为

短暂的时间内对它人为地实行

突变,既不可能,也不允许。.之

所以不可能,是由于语言作为

一套全社会所约定的符号系

统,既不由某一个人的意志来

左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

立出来;之所以不允许,是因

为倘若如此,人们的交际就会

出现障碍甚至中断,整个社会

就会解体。第二,语言是

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它又是

一种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

属于上层建筑的特殊的社会现

象。这一特点也肯定了它没有

必要发生突变。语言既不属于

上层建筑,就不存在为哪个阶

级服务的问题。因此,社会革

命可以靠暴力手段在极短的时

间,甚至只是一夜之间砸碎旧

的国家机器,语言却不必也随

之毁灭自己的原来面貌。去重

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语言在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中,都是

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服务的

有力工具。过去如此,今后还

一如既往。它的这一特殊性质,

是我们理解语言没有必要发生

突变的关键。 4.答:语言

的发展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渐

变性,第二个,不平衡性。所

谓不平衡性,是说语言内部的

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

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

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

块组成。在这三部门当中,变

化最快的是词汇。相比之下,

语音和语法要稳定得多。这是

因为,词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最密切,因而反应也最灵敏。

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

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

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都最先在:

词汇中得到反映,语法是人类

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是组

织语言材料的结构规则,新词

按照这种规则构成,旧词的消

亡:也不会对它产生影响,在

语言中可谓根深蒂固,因此,

发展是很缓慢的。我们可以用

《红楼梦》作比。《红楼梦》

问世二:百年来,汉语词汇有

厂很大的变化,但语法结构却

与现代汉语的相差无几,语音

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没有必然

的关系,所以它的发展速度也

是相当缓慢的,即使在词汇这

一部门内,各成分的发展速度

也不平衡。词汇的发展较之语

音、语法要快,大多数是指其

中一般词汇而言。基本词汇也

是相当稳固的。即基本词汇的

发展较之…般词汇要缓慢得

多。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

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也可

能不一致,在甲地区变的,未

必在乙地区变;或者在甲地这

么变.在乙地却又那样变。这

正是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产生

的重要原因。例如:“]组声母

与齐、撮呼相拼,在北京活中

通通颚化为舌面音,而在开封

方言中有的仍保留原舌根音的

读法。第二节语言的分化和统

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这一

方面表现为语言随着社会的产

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消亡

而消亡,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

的分化和统一还可能带来语言

的分化和统一。语言分化的产

物是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地

域方言是语言分化的初步形

式,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

的变体。亲属语言即具有共同

历史来源的语言,它是在地域

方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而成

的。语言的统一以社会的统一

为前提,共同语的形成和日益

推广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任何一种民族共同语都是在某

一地域方言的基础上,吸收其

它方言的营养成分而形成的。

1.怎样理解语言的分化?

[分析解答] 所谓语言的分化

指的是:由一种语言派生出几

种变体或由一种浯言衍化为几

种语言。语言的分化通常以社

会历史条件作背景。当一个统

一的社会集团因政治、经济或

军事等原因而分裂成几个社会

集团时,语言也会出现分化,

甚至社会分化程度的深浅直接

关系到语言分化的程度。例如

现在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

牙语、罗马尼亚语和葡萄牙语

在罗马帝国的一统天下时根本

不存在,那时只有统一的拉丁

语。后来,罗马帝国崩溃,随

着这种政治上的分化,散布于

欧洲大陆各个地区的拉丁语开

始出现差异,进而形成了拉丁

语的各个地域变体,即地域方

言…逐渐地,社会分化加深,各

方言区的人往来日益减少,同

时又受到当地其他民族语言的

影响,于是便在拉丁语各方言

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出法、意、

西、罗、葡这些彼此独立的语

言。 2.语言与方言有何不

同?我国境内存在的是多种语

言还是多种方言?

[分析解答] 这个问题牵涉

到地域方言与亲属语言关系的

认识上。亲属语言往往是社会

完全分化的产物,所谓社会的

完全分化主要指社会政治历史

上的分化,而地域方言则是社

会不完全分化的产物,它是由

说同一种语言人数的增多、流

行疆域的扩大而成为原来语言

的各地分支的。因此,亲属语

言与地域方言的不同首先体现

为形成的原因或基本前提不

同。例如:古罗马帝国时的拉

丁语开始先有几种不同的各地

分支,但随着不同政府的分治

和文字书写上的分歧,进而分

化成几种亲属语言一一法语、

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

语和罗马尼亚语。其次,作为

同一种语言的地域方言,所使

用的是同一种文字体系,是为

同一个民族服务的;而亲属语

言则各自有自己的文字体系,

是为不同民族的人服务的。

第三,不能以相似程度的深浅

来决定是同一种语言的方言还

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不同的语

言。因为同一种语言的方言可

能比不同语言的亲属语言在结

构上相差还大。但如前所说:

判定语言和方言,主要应以社

会因素为依据。根据上述道理,

我们可以确知,我国境内决不

止汉语一种语言。因为虽然

有普通话和书面语存在,但也

有着五十多个民族的存在。据

调查,我国境内除了汉语所包

括的七大方言外,其它还有八

十多种独立语言,其中有的有

亲属关系,有的则连亲属语言

也不是。

一、名词解释 1.方言:通

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语言

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充一的

全民语言的分支。 2.亲属

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

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

干种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

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

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

被称为“社会方言”。 4.语

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

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

个语系。 5.谱系分类:根

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

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

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

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

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

言的“谱系分类”。 6.隐语:

是某些团伙所创造使用的秘密

词语或语句。 7.共同语:

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

的语言形式。 8.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叫基础方言。 9.双言现象:

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

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

现象。

五、问答题 1.答:语言是

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因

此它对整个社会每个成员都是

一视同仁的。但语言本身却又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体。像河

南话和江浙话就是现代汉语的

地域变体,俗称方言。大学教

授和农民在运用语言上所体现

的差异,是现代汉语的社会变

体;至于口头语与诗歌评论上

写的,则是现代汉语的语体变

体:口语和书面语。语言的地

域变体是按地域来划分的,河

南话属于北方方言,江浙话属

于吴方言,因此河南地区和江

浙地区的人在语音、词汇和一

些语法构造上就有自己的特

点;语言的社会变体的划分依据的是社会上的阶级、阶层、集团、职业、文化教养等。它的通行范围很受局限,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为某个社会的某个社会方面服务。大学教授和农村妇女在职业、文化教养上都有差别,因此,他们的语言也自然各有其特点。语言的语体变体主要指口语和书面语。口语的特点是俚语、偶发词多,短句多,典故少,长句少;诗歌评论主要以书面语写成,其特点是严密,富有体系性,且古语词、成语典故多,短句少而长句多。同一内容口头说话与文章上写的不大一样,原因就在于此。 2.答: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当一个社会集团由于某种原因而分化为几个社会集体时,语言也会出现分化。同时,社会分化程度的深浅也直接决定着语言分化的程度。语言的分化首先表现为地域方言,即同一种语言的各种地方变体的产生上。地域方言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封建割据,交通阻隔等原因,有时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社会单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多,关系疏远,交际减少,但整个社会并没有完全解体。这种社会分化导致语言社会功能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体系中差别的扩大,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如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封建割据,交通阻隔,接触减少,先后形成了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其次,语言的分化表现在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上。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国家的解体,国家分治等原因,有时分化为几个独立的社会单位。它们的交际濒于断绝,相互间失去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便在不同方言的基础上继续分化为几种独立的亲属语言。例如,蒙古帝国瓦解以后,原来的蒙古语各个方言便分化为许多独立的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 5.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6.隐语:是某些团伙所创造使用的秘密词语或语句。 7.共同语: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9.双言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五、问答题 1.答: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因此它对整个社会每个成员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语言本身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体。像河南话和江浙话就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俗称方言。大学教授和农民在运用语言上所体现的差异,是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至于口头语与诗歌评论上写的,则是现代汉语的语体变体:口语和书面语。语言的

地域变体是按地域来划分的,

河南话属于北方方言,江浙话

属于吴方言,因此河南地区和

江浙地区的人在语音、词汇和

一些语法构造上就有自己的特

点;语言的社会变体的划分依

据的是社会上的阶级、阶层、

集团、职业、文化教养等。它

的通行范围很受局限,只是在

很小的范围内为某个社会的某

个社会方面服务。大学教授和

农村妇女在职业、文化教养上

都有差别,因此,他们的语言

也自然各有其特点。语言的语

体变体主要指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的特点是俚语、偶发词多,

短句多,典故少,长句少;诗

歌评论主要以书面语写成,其

特点是严密,富有体系性,且

古语词、成语典故多,短句少

而长句多。同一内容口头说话

与文章上写的不大一样,原因

就在于此。 2.答:语言随

着社会分化而分化。当一个社

会集团由于某种原因而分化为

几个社会集体时,语言也会出

现分化。同时,社会分化程度

的深浅也直接决定着语言分化

的程度。语言的分化首先表现

为地域方言,即同一种语言的

各种地方变体的产生上。地域

方言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

适应的。一个统一的社会,由

于封建割据,交通阻隔等原因,

有时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社会

单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多,

关系疏远,交际减少,但整个

社会并没有完全解体。这种社

会分化导致语言社会功能的变

化,从而引起语言体系中差别

的扩大,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

的方言。如汉语在漫长的历史

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封建割

据,交通阻隔,接触减少,先

后形成了七大方言: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

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其次,语言的分化表现在有共

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上。一

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国家的解

体,国家分治等原因,有时分

化为几个独立的社会单位。它

们的交际濒于断绝,相互间失

去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便在

不同方言的基础上继续分化为

几种独立的亲属语言。例如,

蒙古帝国瓦解以后,原来的蒙

古语各个方言便分化为许多独

立的语言:蒙古语、东乡语、

土语、达翰尔语、保安语以及

苏联的希里亚特语等。另外,

伺一种语言还可因社会的社群

分化而呈现出种种特色,这就

是社会方言。 3.答:社会

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

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

民语言的社会变体。它和地域

方言都属于全民语言的分支,

但二者有以下几点差别:首先,

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划

定范围的,而社会方言是依据

社会上的阶级、阶层、集团、

职业、文化教养等因素进行划

分的。同一地域内一般只有一

种地域方言,但却可以有多种

不同的社会方言。其次,地域

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

语法等各个方面;社会方言的

特点基本上表现在一般词汇方

面,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词

汇,语音、语法上即使有特点

也不是主要的。最后,地域方

言由于其语音系统、基本词汇

和浯法构造与共同语不同,所

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展为

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只在一

般诃汇上有某些特点,没有自

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因

此,它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

发展成独立语言。 4.答:

在一个人数众多、分布又广的

国家和地区内,不同方言区的

人们由于方言不同、彼此之间

交往时往往发生很大困难,这

就要求有一种共同的语言用作

各方言区人们之间的交际工

具,这种交际工具通称为民族

共同语。因此,共同语即在一

个统一的社会中操各种方言的

人彼此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

它是与方言相对的一个概念:

例如,普通话就是汉民族的共

同语。不同方言区之间的交

往决定了产生共同语的需要,

但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却不

可能凭空杜撰。它都是在一种

方言的基础上,同时又吸收其

它方言的某些成份而形成的。

比如,普通话就是在我国北方

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里

边又有着吴方言、湘方言、闽

方言等方言中一些别具色彩的

“营养成分”。共同语的词汇和

语法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来源于

基础方言,但共同语又决不等

同于基础方言,因此,对基础

方言中同时并存的某些词和语

法格式,共同语往往有所取舍。

比如,选取那些稳定的、通用

的语言成分。如在“火柴、洋火、

取灯儿”中选取“火柴”;在“提

得动”“提动得”中选取“提得

动”。共同语的语音系统则以基

础方言区的某个有代表性的地

方方言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不

允许掺杂其它方言的语音成

分。例如,普通话就是以北方

方言内有代表性的地方方言一

一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

音,而不掺杂同属于北方方言

区的新乡、郑州、开封、洛阳

等地方言的语音成分。由于共

同语既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又

兼收其它方言的某些成分,同

时,在语音上又以基础方言区

内某一固定点的语音为标准。

因此比起基础方言来,共同语

的词汇更丰富,语法更精密,

语音也更统一。 5.答:方

言和亲属语言有一个共同点,

即都是从某一种语言当中分化

出来的产物。象我国的北方方

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均

来自汉语;而英语和德语均来

自共同的日尔曼语。但汉语、

日语、英语既非方言,也非亲

属语言,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历

史同源关系。究竟如何辨认方

言和亲属语言,不决定于被比

较的两者自身差别的大小,而

决定于社会条件。例如,看这

两种交际工具的使用者是否属

于同一民族,在这两种交际:

正具之—卜是否还有一·个标

准语存在于各地区人民之间。

比方汉语的普通话和广州话之

间的差别很大,北京人多半听

不懂广州语,而广州话和江西

话(赣方言)之间,江西话和福

建话(闽方言)之间等等汉语诸

方言之间差别很明显,彼此间

很难通话,所以有的外国学者

认为这是几种不同的语言。这

当然不对。因为北方人、广州

人、江西人、福建人等等都是

同一民族——汉族,并且有普

通话和书面语作为各地区人民

共同交际的工具,所以汉语方

言的分歧尽管很大,仍然是一

种语言的不同方言。相反,不

学荷兰语的德国人和不学德语

的荷兰人能大体听懂对方的

话,如果按二者自身差异大小

为标准,荷兰语和德语最多应

为同一语言的两个方言,但它

们却被公认为两种独立的语

言。原因在于荷兰人和德国人

早已分化为两个独立的民族,

而且在这两者之上也不存在一

个共同标准语。同理,俄罗斯

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

其间的差别远不如北京语和广

州话的差别大,然而它们是公

认的三种亲属语言。 6.各

地域方言间的差异可能表现在

语言的各个方面。但一般来说,

最突出的差异在语音上面。我

们把北方方言与粤方言加以比

较就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北方

方言的辅音音位有22个,粤方

言只有19个;北方方言一般只

有4个调位,粤方言则有9个,

另外还有两种变调。北方方言

的兀音没有长短之别,也没有

塞音韵尾,而粤方言的元音不

仅有长短之别,而且有一套塞

音韵尾。在词汇上,不同的方

言也有一些差别。不仅一般词

可以不同,有些基本词也不尽

一样。例如北方方言的“桌子”,

粤方言叫“台”[1…北方方言的

“瓶子”,粤言叫“樽”[tsKn)“,

北方方言的“精明能干”,粤方

言叫“呖”[1IK)等等。需要注意

的是:尽管这些表示日常生活

用语的基本词汇在各方言里有

所差别,但一般来讲,政治用

语、科技语在各方言中却比较

一致,它们具有超方言的特点。

方言间语法上的分歧一般来说

不象语音或词汇上的分歧那么

大,但也还是能看出其差别的。

如北方方言的“他先说”(状语

在动词之前),粤方言作“他说

先”(状语在动词之后);北方方

言的“月亮比太阳小”,粤方言

作“月亮细过日头”。虽然

同一语言的各方言间有着种种

差别。但毕竟共同点居多,否

则就不可能还属于一个共同

语。例如,汉语各方言都有

S—V—O的基本语序,一般都

缺少形态变化,很多词和语素

是相同的,另外,在语音上也

有着比较规则的对应关系。

7.从发展趋势上看,地域方言

或者逐渐消亡,统一于共同语,

或者长期和共同语并存,或者

发展为独立的语言。而第三种

情况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实

现: (1)社会完全分化;

(2)语言内部各门类,包括音位

系统、基本词汇系统和语法规

则都自成一套体系。例如美国

英语与英国英语虽然在语音、

语法、尤其是词汇上的差异日

益明显,并且分属于两个社会

集团,但由于美国英语在语言

结构上还未完全独立,所以仍

然算作英语的一种方言。

8.基础方言,即作为共同语的

基础的那种地域方言。以哪种

方言为基础方言,取决于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

因素。这几方面的因素在各民

族的共同语中所起的作用不一

定都相同。象汉民族的共同语

为什么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

言,是由于政治、文化上的原

因。近千年来,北方方言的代

表北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政治

中心,是辽、金、元、明、清

的都城;而西安、开封、洛阳

等几朝古都也都处于北方方言

区里,因此,几百年来,北方

方言已成为中央政权的施政工

具,被称为“官话”。另外,许

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人话

本、元曲、明清·白话小说等

都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创作而

成,流行甚广,影响深远。再

者,北方方言的使用区域和人

数也在所有的地域方言中占绝

对优势。所有这些因素使北方

方言成为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

言。而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

方言为伦敦方言则取决于伦敦

在经济上的显赫地位。英国的

产业革命以伦敦为中心,吸引

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劳动力。来

自各方言区的人们彼此交际多

有不便,因此纷纷效仿伦敦方

言,一时间伦敦方言声势浩大,

进而成为英吉利民族共同语的

基础方言。共同语的词汇和语

法通常以整个基础方言的词

汇、语法为主要来源,但语音

系统则只以基础方言区的某一

地点的语音为依据,如意大利

的共同语就以多茨岗的首府

——佛洛伦萨的语音为标准。

共同语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

式,而地域方言一般说来只有

口头形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

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很大,尤其

在交通还不发达的时期,共同

语的书面形式更是国家行政、

商业和文化往来的主要交际工

具。 9.地域方言是随着社

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

形成的。下列因素是促使方言

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一,居住

和活动的地点分散,不同地区

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

低,则他们使用的原本相同的

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减少,不

同点将不断增多,久而久之,

不同的方言就会形成。第二,

一个疆域较大的封建社会,因

生产、贸易不发达,交通、通

讯不便利,很难保持完全统一

的局面而处于不完全分化状

态,这也会促使方言的产生。

第三,大规模的集体迁徙,也

会形成社会的不完全分化,而

使一种语言内部出现方言分

歧。另外,语言自其产生起,

其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就

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这

些发展演变总是开始于某一人

群,尔后向四方扩散,这也是

导致方言产生的重要原因。

1.双语现象指的是哪一类语言

接触的产物?它与语言转用有

何关系?

[分析解答] 1.双语现象

又叫双重语言制,这是一种比

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指的是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地、熟练地

交替使用两种语言。例如非洲

东部有些地区的人就同时会说

班图语和斯瓦希里语,当他们

与自己本部落的人交际时用班

图语,在贸易往来时用斯瓦希

里语。双语现象在语言转用过

程中堪称一种重要的、富有特

征性的现象,也是两种或几种

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先导或

过渡。由于一种语言取代另一

种语言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完成

的,在未达到语言融合的这个

漫长的时期里,操不同语言的

民族居住在一起必须有一个共

同的交际工具。于是,在经济

上、文化上处于劣势地位的民族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同时,也逐渐学会了在经济上、文化上处于先进地位的那个民族语言,并运用它来在社会上进行交际,用本族语言在家庭中进行交际。这样就出现了双语现象。比如美国的一些近代移民的后裔一开始先使用本族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即首先通过双语制这个阶段,进而才用英语来取代本族语。虽然双语制是语言转用的必由之路,但双语现象却不一定必然造成语言转用。双语现象能否导致语言转用,主要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如果两个民族本身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关系日益紧密,这样其中一个民族才可能自愿放弃自己的语言,发生语言转用。象我国鲜卑族的统治者拓跋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仅自己学会了汉语,而且还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提倡本族人说汉语,禁止讲鲜卑语,所以很快实现了汉、鲜语的融合。如果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的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地,就不容易发生语言转用,只是停留在双语阶段。如原苏联和我国的少数民族,其中就有人同时会说两种语言。而如果本来操双语的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他们就会由于这种社会的分化逐步实现单语制。可见,语言转用也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密切接触。 2.克里奥耳语是如何产生的?它与洋泾浜有何关系?

[分析解答] 克里奥耳(creole)的本义为某些欧洲人或欧非人种的混血儿,后又指在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一种包含不同语言成分的混合自然语言。克里奥耳语与洋泾浜都是随着殖民者深入异域而产生的结果。例如欧洲的殖民者来到非洲某些地区的种植园,与非洲劳工之间就没有了共同了解的语言,同时,来自不同部落的非洲劳工之间也彼此言语不通,于是,经过洋泾浜化的殖民者的语言就成了这个社会共同体内的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随着不同种族、不同部落人的通婚,这种通用的交际工具就被他们的后代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这样,原先的那种洋径浜就会逐渐增加词汇量,语法逐渐走向严密化、规范化,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混合语。世界上的混合语还是为数不少的,象广泛流行于库拉索岛和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以西班牙语为基础的帕皮亚门托语;流行于海地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通行于牙买加的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通行于几内亚比沼和沸得角的以葡萄牙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等等,一旦洋泾浜发展成克里奥耳语,就不再仅仅只有口头形式了,它可能发展出自己的书面形式。同时交际范围也大大扩展。例如由新几内亚的洋泾浜英语发展而来的新美拉尼西亚语就是这样的一种混合语。它不仅有着简明的音位和语法规则,而且有与之相应的书面形式,操这种混合语的人数多达几十万,甚至连新闻媒介和学校都使用这种语言。

一、名词解释 1.借词:也

叫外来词,它主要指语音形式

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2.仿译词:是意译词一种,它

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

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

但把原词浯的意义,而且把原

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

来的那些词。 3.意译词:

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

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4.双语现象:指一个社会同时

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

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

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5.语

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它

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

际工具。 6.洋泾浜语:这

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它

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

所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

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7.克

里奥耳语:作为某个社会群体

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

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五、问答题 1.答:社会间

的相互接触必然会带来语言接

触。语言的接触有四种常见的

表现: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

现象、语言转用、语言的混合。

其中以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

见。就世界上现存语言来

看,很少有一种语言真正和其

它语言毫无关系,总是不免借

入和借出。在语言成分的借用

中,词的借用最为突出。据调

查,英语、日语中的借词都占

其全部词汇的二分之一。汉语

也从它接触过的语言中借人不

少的词,如“葡萄”“狮”是张骞

通西域时从伊朗语借人的。“刹

那”、“茉莉”、“玻璃”是古代从

印度语音译过来的。“可可”、

“香槟”、“沙发”、“扑克”等是

从英语借来的。“乌托邦”“布拉

吉”“布尔什维克”是从俄语借

入的。汉语同时也有不少词被

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壮语、

布依语借出。如日语中的僉働

(媏)丄椡丅(夐)丄儍僜儊嵥

(战憟)丄働僿傿(和平),都借

自汉语。在词语的借用时还会

出现一些辗转借人的现象。如

汉语中作“公尺”讲的“米”借自

法语,法语又借自其它语言,

其过程为:古希腊语metron

一拉丁语metrun--古法语

metre---现代法语metre)汉

语“米”。汉语的借词有半音

译半意译、音译加注、只借字

形字义,不借词的语音形式,

只借这个词的书面形式及其所

表达的意义三种特殊现象。第

一种如“新西兰”,NewZealand,

借来之后,“New"意译为“新”,

“Zealand"音译为“西兰”,组成

一个词“新西兰”;第二种如“巧

克力糖”、“沙发床”、“卡通片”、

“芭蕾舞”、“香槟酒”等,均是:

前一部分音译,后一部分“糖、

床、片、舞、酒”是汉语注解;

最后一种有人称形译词,如现

代汉语的“干部”一词借自日

语,但是只借它的写法与其表

达的意义,和它本来的读音

[kanbu)是不同的。语言成

分的借用除了词的借用外,还

包括音位的借用和语法规则的

借用。例如:侗语、苗语里原

来没有辅音音位侧,通过借用

“法律”、“发达”、“分子”等词,

也借去了|f|。语法上的借用

包括构词附加成分和句法规则

的借用。如英语的前缀就有些

就是借用的,象“alcohol"(酒

精)、“algebra"(代数学)、

“alga"(海藻)、“alkali”(碱)

中的“al—”就来自阿拉伯语冠

词"al—”;一些后缀,如—ive、

—ish则来自拉丁语,—able,

—ment来自法语。句法方面的

借用虽少,但也存在。如我国

的白族语、纳西语原来都是宾

语位于动词前,现在改成宾语

在动词之后,显然受了汉语句

法形式的影响。语言成分

的借用不仅普遍,而且也是丰

富、发展语言的一种重要手段。

2.答:“洋泾浜”的本义是旧上

海的一条河流,由于后来人们

将其填平后辟为商埠,这一带

的平民与外商接触时,互相使

用一种既不是汉语也并非英语

的语言通话,久而久之,人们

就用洋泾浜来指代这种特殊的

语言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发生

在旧中国的沿海城市,而且也

发生在世界许多通商口岸。很

显然,洋泾浜是一定社会条件

下的产物。,只用于同外国人

交往的特殊场合,所以,它的

使用范围比较狭窄。洋泾浜的

特点是:第一,语音经过当地

语言音系的改造,如曾在中国

流行的洋泾浜英语。许多英语

词的读音都显然受到汉语音系

的影响而被改造。象"room"[m:

m)(房子),洋泾浜英语作

loom[1u:m);allright(对,

好的)中的“right”[rait)洋泾

浜英语作light(1ait),因为

汉语中没有[r]这个音位。第

二,洋泾浜的词汇量较小,许

多词的意义负担很重,往往要

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

物。例如“叔叔”在洋泾浜英语

里为:“littlefather"(小爸

爸)“胡子”在洋泾浜英语里为

"grassbelongface"(脸上的

草),这些迂回说法在说汉语的

人看来十分别扭,但又不乏风

趣。第三,洋泾浜的语法很简

单,许多原有的语法规则都被

简化了,象洋泾浜英语中就不

再有数、时、体、人称等语法

范畴,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词

形变化了。另外,有些语法构

造也显然受到当地语言的影

响,如在标准英语里否定句中

的助动词置否定词之前,象

“Icannot'?,但在洋泾浜英语

中,则被变形为:“mynocan.”

即动词放到了否定词之后,可

见是按汉语的语法规则去组织

句子的,并且其中的“我”也没

有了格的变化。这一点也与汉

语代词不分主格、宾格相雷同。

再比如我国与前苏联邻近的恰

克图地区,以前曾是与俄国人

进行茶叶贸易的市场,那时也

曾出现了一种词汇是俄语,而

语法是汉语的洋泾浜。虽然词

汇是俄语词,但名词不变格,

动词也不变位。除了以上现象

外,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也

有洋泾浜法语、洋泾浜葡萄牙

语等,甚至还有由几种语言混

杂而成的洋泾浜。洋泾浜只有

口头形式,它在当地人没有学

好外语、外族人也没掌握当地

话的情况下起一定的交际作

用,但没有人将它作为母语或

第一语言。它的发展前途大致

有两个:或者随着社会的改变

而消亡,象我国解放前所流行

的洋泾浜解放后便迅速消声匿

迹了;或者发展为混合语,成

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

具。 3.答:语言的统一除

了表现为不同的方言集中统一

为民族共同语外,还表现为不

同的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而

不同语言的统一主要是通过语

言转用来实现的。浯言转用指

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

语言转用大多随武力征服或民

族迁徙而发生。由于各民族都

有坚持本民族语言、保持本民

族文化的心理倾向,所以,语

言转用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时

期。这一过程大致是:开始的

时候,一个民族在使用本民族

语言的同时,出于社会交往的

需要,逐渐学会另一民族的语

言而形成双语现象,而后新学

会的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越来越重要,使用的范围不断

扩大,本民族语言随之退居次

要地位,直至最终停止使用,

语言转用才算完成。例如满族

转用汉语就延续了三百多年,

高卢的克勒特语和拉丁语的融

合则花费了四个世纪之久。

4.语言转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

件下发生的。两个民族发生融

合,哪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的多

寡,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

高低,而不一定依靠政治、军

事上的优势。例如汉族历史上

曾先后被契丹族、女真族、蒙

古族、满族的统治者所征服,

但汉语始终是胜利的一方,就

在于汉民族人口众多,经济、

科技、文化水平也较其它民族

占优势。 5.语言转用要经

过双语阶段,这是一个两种语

言密切接触的过程,因而在双

语阶段,语言间会发生远大于

单语情况下的影响,于是,即

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

利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历史印

记。一般情况下;胜利的那一

种语言往往保存着自己的基本

词汇和语法—构造,继续按其

内部规律发展,但同时也从失

败的那一种语言里吸收一些成

分丰富自己。例如汉语在历史

上曾·与蒙语、满语等语言发

生过融合,其结果是汉语成为

胜利者,而“萨其玛”、“邋遢”、

“哈尔滨”等词语则作为蒙、满

语的“遗迹”保存在现代汉语

中。英语也曾作为胜利的一·方

同化了凯尔特语、古丹麦语和

诺曼人的法语,但这些语言中

的不少词语,如sky(天空)、

give(给)、take(拿)、they(他

们)、people(人民)、war(战争)

等以及—ance、—al等构词后

缀却又被英语所吸收。

三、简答题 1.语言规划的

主要特点是什么? 2.什么

是语言规范化?

二、名词解释语言规划:

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

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

节和改进,被称之为“语言规

划”。

三、简答题 1.语言规划的

主要特点有两方面,第一,语

言规划是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

预,这种干预主要由政府或政

府授权的机构来实施。第二,

浯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关系密切。 2.语

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共

同语在使用和推广的过程中,

本身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会经

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

法。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

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

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

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

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

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

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

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

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

的语言使用。

三、问答题 1.语言与思维

的关系怎样? 2.语言与抽

象思维的区别是什么?

1.答: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

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

言。语言虽然对思维活动有一

定影响,但不能无限度地夸大

这种影响,语言也不能最终决

定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

为什么说思维决定语言呢?世

界上不同的语言多数互相听不

懂,不能通话,可是通过翻译

都能交流思想感情,尽管不同

语言其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

组织方式不同,但这些语言符

号的不同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

表达的思维内容是基本相同

的,因为人类生活所在的客观

世界是基本一致的,人类的大

脑机制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而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

动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的成果,

所以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结果

也是基本一致的,正是思维决

定了语言,所以不同语言才有

可能通过翻译,超越了语言符

号的语音形式上的差异和语言

符号组织方式下的差异,可以

互相沟通。 2.答:语言和

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畴,

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起来。一方

面,从功能上说二者不同,思

维和语言之间不能简单地看成

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

声的思维。二者都有各自的内

容和形式,它们各自功能的外

延也不完全等同。思维的内容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的

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而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包括语

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语言的

形式是语言的声音和词、词组、

句子等。另一方面,从范畴

上看二者也不同。思维要用语

言形式来进行,概念和词语、

判断与句子、推理和复句等也

并不:是完全一一-Z寸应的,

例如:“人失去生命”这个概念,

在汉语中就有“死”、“逝世”、

“牺牲”、“夭折”、“一命呜呼”

等几十个词来表达。句子中有

些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也

不一定就对应判断,同样有些

复句,并不表示推理,例如,“他

放了学,就回家了。”语言

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

不是唯一的:I:具,抽象思维

与语言有密切关系,但二者毕

竟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属于

不同范畴的现象。

三、简答题 1.答:“临界

期”的意思是,不管是大脑的单

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还

是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是提

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

性,但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

限内被——定的语言环境激活

才可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

言功能就会失效,人也就不会

说话了。 2.儿童语言获得

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非自控阶段。这个阶段证

明婴儿对语言的声音有天生的

敏感。咿呀学语阶段。证明婴

儿的听觉已经开始语言化了。单词阶段。这时的儿童语言叫做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幼儿在这时已经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双词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说话。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简单句阶段。这时儿童说出的句子已可以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实词,这个阶段的儿童语言也叫作“电报句语言”。说明儿童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复杂句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已

能够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

形态变化,这时的儿童语言就

可以称作“成人句语言”。

3.答: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

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

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二是语

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

映民族的文化。 6.机器翻

译的四个层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既是基础学

科又是应用学科? 2.为什

么母语知识既有利于外语教学

又干扰外语教学? 3.语言

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怎样?

4.母语语言教学有哪些任务?

一、名词解释 1.应用语言

学:指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

语言学分支学科。 2.第一

语言教学:即母语语言教学,

通常指在中小学阶段进行的浯

文教学。 3.第二语言教学:

主要指外语教学,另外还包括

双语地区的语言教学和民族语

言地区的标准语教学。

4.中介浯现象:指在外语学习

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

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

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5.语言迁移现象:在外语学习

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会

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

响,这就是语言迁移现象,其

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

的影响叫“负迁移”。 6.知

识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

代表的事物概念知识的词典,

叫知识词典。 7.语言词典:

主要名词解释本身的意义和用

法的词典,叫语言词典。

三、问答题 1.答:语言学

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在人文

科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而且在自然科学中也有着巨大

的应用价值,是跨人文科学和

自然科学的一门现代科学,因

此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

利。2.答:从母语知识可能有

利于外语学习这一点看,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语

言的内部知识来说,母语和外

语都会有一些相同的现象和规

则,外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来

的基础很快接受外语中类似的

语言现象和规则;另一方面就

语言的外部知识来说,母语和

外语都会反映一些相同的客观

事物和思想认识。外语学习者

可以利用原来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很快理解外语中类似的意

义内容和表达力方式,母语对

外语的干扰,也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外语学习中含有对

母语的依赖性和语境的破坏

性,另一方面是母语思维和母

语文化对外语的干扰。

3.答:一方面,语言教学并不

需要或并不可能把语言学研究

的所有东西都搬过来,另一方

面,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研究又

有很多联系,不但语言的教和学的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学研究的知识,而且语言学研究的其他成果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于语言教学。 4.答:从初步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首先要打好语言基础,补充语言知识;从稍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还应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更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重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建设语言文明。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2009年01月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的各种语言中来自于古斯拉夫语的是(C ) A.拉丁语B.德语C.保加利亚语D.罗马尼亚语 2.在中国教自幼讲藏语的藏族孩子学汉语,这属于(D ) A.来源语教学B.基础语教学C.第一语言教学D.第二语言教学 3.提出语言决定思维观点的学者是(A ) A.萨丕尔B.洪堡特C.乔姆斯基D.利奇 4.舌位后高圆唇元音是(B ) A.[i] B.[u] C.[y] D.[o] 5.汉语北京话的语流中,“慢慢儿”的实际读音是[maimar],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A )A.异化B.弱化C.同化D.强化 6.下列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B ) A.众人拾柴火焰高B.一把鼻涕一把泪C.醉翁之意不在酒D.过河拆桥7.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单纯词的是(B ) A.蜘蛛沙发teacher B.玻璃芙蓉dogs C.猩猩仿佛unhappy D.爸爸桌子worked 8.乔姆斯基开创的语言学被称为(A ) A.转换生成语言学B.语言哲学C.历史语言学D.结构主义语言学 9.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A ) A.感性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推理思维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B ) 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 B.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11.下面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借词的是(B ) A.狮子超级市场马力 B.葡萄巧克力克隆 C.德律风热狗黑匣子 D.钢琴塔拷贝 12.声音的高低决定于(A ) A.频率的大小 B.声波的形式 C.气流的强弱 D.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学的功用要区分开来。 向外看:交际工具 向内看:思维工具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言语) 句子的数目可以无限。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说话的单位是句子,语言的单位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各级单位。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没有社会,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辅助性的。 旗语,一些代码或标志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红绿灯之于交通。 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身体距离等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以语言为基础,在交际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当人在谈话时,如果他把双臂抱在胸前,就说明他想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立“障碍”,是一种抗拒的表示。动物式的领地观念仍然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在两个人说话时,如果一个人一只脚前伸,另一个人两脚平放,说明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侵入了后者的“地盘”。在饭馆里,人们喜欢背靠墙壁,而面对开阔的位子,是因为他们喜欢“背后被保护”,同时视野开阔,“利于逃跑”。 手语分两种,如果是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比如聋哑人,属于语言;如果只是暂时的方便使用,仍有自己的第一语言,属于辅助语。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现在一般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互相独立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最主要的工具。要注意区分工具和行为本身。作为工具,语言对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一般认为,东亚国家(中日韩)的小孩数学水平要高于欧洲国家,许多人从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原因。有实验显示这与这些语言的不同的组织数字方式有关: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能够有不一样的变异、不一样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能够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能够同别的符号组合,又能够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确定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01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答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20分) 1、索绪尔 2、《马氏文通》 3、条件、自由 4、语素、固定短语 5、图画、线条 6、交际功能、文化录传功能 7、洋泾浜8、汉藏语系、印欧语系9、历时 10、职业11、慷慨原则、谦逊准则、同情准则 12、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二、选择题(每个1分,共10分) 1、C 2、A 3、C 4、B 5、D 6、A 7、A 8、D 9、A 10、D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语言规划: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了对语言进行管理而开展的各种工作的统称,又称为语文建设。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3、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4、语言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的现象。 5、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的语境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科学。 四、简答题(每个6分,共30分) 1、符号性。语言是一种符号,它的音义关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系统性。一是语言具有层次性,二是任何语言单位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 生成性。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及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 民族性。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等子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特色。 2、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它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是: 层次性。语义场有大有小,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 系统性。属于同一级语义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 相对性。一个词语属于哪个语义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3、规约性。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人们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会妨碍交际。 抽象性。语法是不能直接被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隐藏在具体的言语活动和作品之中。 生成性。语法规则能指导人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新话语。 4、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 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心理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这是语言发展的内在因素。 5、真实原则。在人们的交往中,讲真话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适量原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多不少,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也不使人感到重复罗嗦。 相关准则。要求所话的话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 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 五、论述题(每个10分,共20分)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二者有何差异?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的大脑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运用在特定情景能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语言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言语是具体的,是以语音作为其物质外壳的;语言是全民族共有的,言语是属于说话者个人的,具有个人的说话特点,在特殊的语境中有特殊的用法。语言是规范的,言语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语病或不规范的成分。 2、举例说明文字演变的趋势有哪些? 表音化。古老的文字都是表意文字。除汉字外,其他的古老文字都已经消亡;当今使用的文字几乎都是表音文字。如受汉字影响最大的日文、朝鲜文也成了表音文字。这说明表音文字是世界文字发展的方向,是今天建立新文字的选择倾向。 线条化。古老的文字直接来源于图画,有很强的象形性。为提高书写效率,文字都朝着越来越抽象化的方向发展,由图画型变成线条型。如汉字。 简便化。文字线条化、表音化本身是文字简便化的表现。而文字在线条化、表音化之后,仍存在简便化的趋势。例如汉字抽象化后,由于原来的笔画数量仍然很多,所以历朝历代都不断出现简化的俗字。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课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 4.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属于。 7.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和帮助记忆。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9.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汉语之间。10.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11.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包括、和文字。 12.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论》,奠定了描写主义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1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展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规则性的矛盾统一。 14.语言符号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被称之为。 15.“约定俗成”这个成语出自,是语言观的一种体现。 16.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选词、、虚词和词形变化。 17.人们在说话时候,常常把豆腐发音为[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被称为。 18.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19.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语族。 20.中古汉语中声母为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平声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变为了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21.辅音的音质是由和发音部位所决定的。 22.“北平”现在叫“北京”,这在词汇发展中属于词语的。 23.本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24.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26.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7.构成线性系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叫。 28.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色、音重、音长和四个要素。 29.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变体。 30.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3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happinesses中的“happy”是词根,“ness”是,“es”是词

语言学概论中央电大01任务答案

语言学概论中央电大01任务答案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所以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B.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特点。 C. 在现代社会,语言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得弱了。 D. 没有语言,不会影响人类的思维行为。答案:B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与他从小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B. 人类能说什么样的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与动物不同。 C. 人的右脑主要控制形象思维活动。 D.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一样。 答案: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具有共同特点。 B. 语言符号由形式和内容构成,内容决定了符号的形式。 C. 语音和意义是语言符号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 D. 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是互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内容。 答案:C 6. 从组合关系看,句子()与其它三类都不相同。 A. 小王跑得快。 B. 小张跳得高。 C. 小于觉得累。 D. 小刘打得好。答案:C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符号是一个系统,互相影响。 B. 聚合关系的作用在于类推句子。 C. 语言符号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 D. 组合关系的作用在于类推句子。 答案:B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 B.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C.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D. 语言的社会功能在于把人和动物区别开。 答案:B 9. 下列各组词语,只有(C)组没有组合关系。 A. 海洋辽阔 B. 认真学习 C. 一个衣服 D. 几个花瓶 10. 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相比较,二者的共同特点是(D )。 A. 开放性 B. 线条性 C. 生成性 D. 任意性 11. 语言符号具有二层性,二层性的核心是( C)。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语法 三、分析题 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夕阳把远山照得通红 主语谓语 状语中心语 介宾述补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动宾 定中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定中 动宾 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1)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我把它打破了。——我打破的是杯子。——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打破了杯子。——我没有打破杯子。 3)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了么? (2)我们找到了小王。 1)我们找到了小王。——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被我们找到了。——我们把小王找到了。——小王是我们找到的。——我们找到的是小王。—2)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没有找到小王。

3)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了? 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关心的是他母亲。 ——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 ——关心人的是他母亲 (2)虚构故事吓坏人 ——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 ——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 (3)咬死猎人的狗 ——狗咬死了猎人 ——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4)鸡不吃了 ——鸡不吃食物了 ——我们不吃鸡了 5、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 *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 *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 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 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 (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 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五.问答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