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含答案)

思考题: 浙中大by MR.chao

考试题型:

名解2×10=20%

填空1×20=20%

单选1×20=20%

论述5×8=40%

1、哪些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了中医理论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

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金元四大家是谁?各有何特点?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攻邪派”。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述整体观的内容。简述辨证论治的过程及证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何谓阴阳,阴阳学说的基本特点有那些?

何谓阴阳互根?阴阳消长?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阴阳互根,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或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若超过了这一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

5、人体内阳长阴消要纠正吗?试述之。

需要,虽然阴阳拥有自和的能力,拥有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在这能力范围内是不需要纠正,但是超过了这个能力范围则人体需要纠正。

6、“阳胜则阴病”可用“阴病治阳”吗?为什么?

不能。阴阳偏盛。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所以阳盛是不能补之阴,而是要泻之阳。

7、何谓五行?试述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的概念及意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8、试以肝为例,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指疾病由母脏传于子脏,如先有肝病,不能滋养心,导致心病,就是“母病及子”的表现。子病犯母,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如先有心血不足,累及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而成心肝血虚,就属“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

9、何谓藏象?藏象学说有何特点?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0、描述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全身的血均在脉中运行,均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至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人身之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主神志:

神的含义:

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是指心所主之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

心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心在志为喜。一般说来,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伤及心神,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喜笑不止);心主神功能不及(易悲)。

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爪,在窍为舌。

肺(华盖、娇藏)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均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肺主一身之气:

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相结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

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和升降出入运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

是指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是宣发和布散,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包括三方面作用:

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

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降: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包括三方面作用:

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很好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主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主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故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肺主治节,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

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的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肺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运化水谷: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进行的,但必须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只有依赖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主升清

升是指脾气以上升为主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

升降是脏腑气机的矛盾运动。一方面,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升清和降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是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

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目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主要机制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较健全,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

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调畅气机

二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三调畅情志

主藏血

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太过,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调达。

二是肝的藏血,还有防目出血的重要作用。

三是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

四是肝主藏血与调节血量的功能还体现于妇女月经来潮方面。

肝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是指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对精气的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是指出生后,来源于饮食物的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肾主水液

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功能。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来说,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但实际上是说明了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有赖于肾的纳气作用。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表现。

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1、试述肺主宣发和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

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主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

12、试述脾主运化的生理意义。

脾运化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足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13、试述肝主藏血的生理意义。

(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

14、试述肾精的来源及生理意义。

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15、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心与小肠:

(生理上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病理上心火与小肠火可相互传移)。

肺与大肠

肺的肃降功能与大肠的传导功能互相依靠。

脾与胃

一是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方面(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二是脾主升与胃主降方面(相反相成)。

肝与胆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与肝主疏泄功能间相互影响。

肾与膀胱

膀胱的贮存与排泄尿液的功能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功能。

16、试述肺朝百脉、心主藏神、脾主升清、肝主疏泄、天癸、肾阴、肾阳、水火既济的

概念。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部分;

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部分。

水火既济,水与火相生相克关系

17、简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8、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功能相关。简述气的功能。

气的生成与肾藏脾胃肺等脏腑的功能相关

气的功能:(一)推动与调控作用(二)温煦与凉润作用(三)防御作用四)固摄作用(五)中介作用

19、何谓气机和气化?

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20、简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1.元气,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

(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气海”,又名为膻中。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1)生成与分布: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2)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

(1)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

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

(2)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21、血液是如何生成的?血液的运行与哪些因素有关?试述之。

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22、试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功能、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输布于全身而环流不休的。

津液的排泄,主要是肺的“输精于皮毛”和宣发作用、肾与膀胱的蒸腾气化作用,以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等形式排出体外。

23、何谓经络?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24、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流注次序?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说明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相交会;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如此,手经交于手,足经交于足,阳经交于头,阴经交于胸腹内脏,十二经脉就构成了“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25、何谓病因?中医推求病因的方法是什么?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即病因。

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太反映。中医学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从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26、何谓六淫?试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一是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及居处环境有关。

二是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致病。

三是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四是六淫致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有外感六淫之称。

27、简述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上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等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将风邪当作外感致病的总称。

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其所侮,故又说“阴胜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伤及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闭阻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病,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属阳邪,其伤人体,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气伤津。另外,暑热邪气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

3暑多挟湿。

暑季除气候炎热外,常多寸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侵犯人体。

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

是指感受湿邪时,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

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出入失常。

同时,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伤及阳气。

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之脏,性味道燥而恶湿,故湿邪为患,留滞体内时,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

3湿性粘滞。

湿邪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闰多见下部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症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降功能,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表现。

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阳邪。其性炎上,是指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亡妄动、神昏谵语等症。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头面等上部。

2火易耗气伤津。

火热邪气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多伴有津伤液耗之症。]

“壮火食气”即指阳热亢盛之实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

3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邪气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动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同时,火热邪气可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证。

4火易致肿疡。

火热邪气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痈肿疮疡。

5火热易扰心神。

28、什么是疠气,特点是什么?

定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等名称。

致病特点:

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致病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29、试比较寒邪与湿邪的异同点。

同:

寒邪与湿邪为阴邪,易伤阳气,都能使气血阻滞不通

异:

寒性收引,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寒邪则无

30、何谓七情?试述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是人体观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

七情内伤是内生性致病因素,它以直接伤及相应内脏,使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气血运行紊乱为基本特征。

(1)直接伤及内脏并首先影响心神。

(2)影响脏腑气机。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31、试述惊则气乱、怒则气上的概念。

惊则气乱:即惊恐则心气紊乱。

怒则气上:指由于大怒或暴怒、情志不畅,导致气逆上冲伤脑的病理改变。

32、何谓痰饮?试述痰饮的形成。试述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痰和饮均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比较稠浊者称为痰,比较清稀者称为饮。痰饮的致病特点可归纳为以下4点:

(1)阻碍经脉气血的运行。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

(3)进一步影响水液代谢。

(4)易于蒙蔽神明。

33、何谓瘀血?试述瘀血的形成。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瘀血的形成因素:

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二是由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

瘀血病证特点: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一般按之有块,固定不移)、出血(血色多紫暗,并伴有血块)。另外,望诊时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等表现。

34、何谓正气?何谓邪气?简述邪气与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5、何谓病机?简述实证和虚证的病机和常见症侯。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

实证的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虚证的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36、何谓虚实错杂、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病理变化。

大实有羸状即大实之证,可能会出现虚假的虚证表现。

至虚有盛候即大虚之证,可能会出现虚假的实证表现。

37、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各有哪些病理类型?简述各类型的治则治法。

阴阳偏盛:阳偏胜,阴偏胜

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

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38、何谓阳盛?试述其病机特点、临床表现。

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有: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39、何谓阴虚?试述其病机特点,临床表现。

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有: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40、何谓阳盛格阴?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

指阴寒邪壅盛于内,迫使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格阴:

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41、何谓治则?何谓“治未病”?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它与治法不同,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42、试述正治与反治的定义。适用范围、常用方法?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不可一世质相一致的病证。

方法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但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的方法。

方法有: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库完整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左传》 答案:1.E 2.《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答案:3.B 4.《素问?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命门 E.脑 答案:6.A 7.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病种 B.病名 C.症状 D.体征 E.证候 答案:8.E 9.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 .审因论治 D .辨证论治 E. 防重于治 答案:9.E 10.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是 A.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B.代表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 一、单项选择题(1~20 题,每题 1 分,计20 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 金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战国至秦汉时期 E. 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 张从正 D.朱震亨 E. 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 心 B. 脾 C. 肝 D. 肾 E. 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 五行相克 C. 五行相乘 D. 五行相侮 E. 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 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 鼻 B. 耳 C. 口 D. 舌 E. 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肝 B. 肾 C. 脾 D. 胆 E. 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 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 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 元气 B. 心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A.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 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 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 经别 C.经筋 D.别络 E. 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 拇指端 B. 食指端 C. 中指端 D. 小指端 E. 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 偏阴质 B. 偏阳质 C. 痰湿质 D. 阴阳平和质 E. 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 火邪 C.暑邪 D.燥邪 E. 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 思则气缓 C. 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 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 邪气侵袭 C. 正邪相争 D.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叫做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1)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2)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 3. 证、病、症: (1)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2)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3)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4.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5. 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 6.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8.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将其吸收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9.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 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 10.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1.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根据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着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 12.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故称“肝肾同源”。 13.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里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医再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中将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A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D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所以,治病求本,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2.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3.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8.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11.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 E.肾阳虚而心火越 (二)B型题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滋阴扶阳 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 A.阴阳的运动 B.阴阳的交感 C.阴阳的制约 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 3.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 4.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5.肝火犯肺属于: 6.肝气犯脾属于: (三)D型题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 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别络”,主要有十五络脉。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的。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络脉自经脉的一定穴位别出之后,就以分出之处的穴名而定名。如手太阴经的络脉,自列缺别出,因此这支络脉的络穴就名为“列缺”。 在十五络脉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任脉之络脉分布在腹部,络于冲脉;督脉之络脉分布在背部,除别走太阳之外,并能联络任脉和足少阴经脉;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能总统阴阳诸络。这三者在躯干部发挥其联络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 手太阴络脉:络名:列缺。部位:在腕后一寸半处。邻经:别走手阳明经。循行:从列缺穴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通手太阴经直人掌中,散于鱼际。 手少阴络脉:络名:通里。部位:在腕后一寸处。邻经:别走手太阳经。循行:从通里穴分出,别而上行,沿经脉人于心中,向上联系舌根,归属于目系。

手厥阴络脉:络名:内关。部位:在腕后二寸处。邻经:合手少阳经。循行:从内关穴处分出,出于两筋间,沿经上行系于心包络,络于心系。 手阳明络脉:络名:偏历。部位:在腕后三寸处。邻经:别入手太阴经。循行:从偏历穴处分出,别入手太阴,其支向上沿臂至肩盂,上面颊,络于牙齿,分支入耳中合于宗脉(指主要经脉)。 手太阳络脉:络名:支正。部位:在腕后五寸处。邻经:内注手少阴经。循行:从支正穴处分出,向上行至肘,络于肩盂部。 手少阳络脉:络名:外关。部位:在腕后二寸处。邻经:合心主(厥阴)。循行:从外关穴处分出,绕行于臂膊外侧,注于胸中,同厥阴经会合。 足阳明络脉:络名:丰隆。部位:在足外踝上八寸处。邻经:别走足太阴经。循行:从丰隆穴处分出,走向太阴,其支脉沿胫骨外侧向上,络于头顶,与各经脉气相结,复下络于喉咙和咽峡部。 足太阳络脉:络名:飞扬。部位:足外踝上七寸处。邻经:别走足少阴经。循行:从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经。 足少阳络脉:络名:光明。部位:在足外踝上五寸处。邻经:别走足厥阴经。循行:从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阴,向下联络足背。 足太阴络脉:络名:公孙。部位:在距第一跖趾关节后方一寸处。邻经:别走足阳明经。循行:从公孙穴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人腹腔,联络肠胃。 足少阴络脉:络名:大钟。部位:在内踝后下方。邻经:别走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