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B卷答案1)

一、证明题(10分)

1)(P∧(Q∧R))∨(Q∧R)∨(P∧R)R

证明: 左端(P∧Q∧R)∨((Q∨P)∧R)

((P∧Q)∧R))∨((Q∨P)∧R)

((P∨Q)∧R)∨((Q∨P)∧R)

((P∨Q)∨(Q∨P))∧R

((P∨Q)∨(P∨Q))∧R

T∧R(置换)R

2) x (A(x)B(x))xA(x)xB(x)

证明:x(A(x)B(x))x(A(x)∨B(x))

x A(x)∨xB(x)

xA(x)∨xB(x)

xA(x)xB(x)

二、求命题公式(P∨(Q∧R))(P∧Q∧R)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10分)。

证明:(P∨(Q∧R))(P∧Q∧R)(P∨(Q∧R))∨(P∧Q∧R))

(P∧(Q∨R))∨(P∧Q∧R)

(P∧Q)∨(P∧R))∨(P∧Q∧R)

(P∧Q∧R)∨(P∧Q∧R)∨(P∧Q∧R))∨(P∧Q∧R))∨(P∧Q∧R)

m0∨m1∨m2∨m7

M3∨M4∨M5∨M6

三、推理证明题(10分)

1)C∨D,(C∨D)E, E(A∧B),(A∧B)(R∨S)R∨S证明:(1) (C∨D) E ?P

(2) E(A∧B) ??P

(3) (C∨D)(A∧B) T(1)(2),I

(4) (A∧B)(R∨S)??P

(5) (C∨D)(R∨S) ? T(3)(4),I

(6) C∨D P

(7) R∨S T(5),I

2) x(P(x)Q(y)∧R(x)),xP(x)Q(y)∧x(P(x)∧R(x))

证明(1)xP(x) P

(2)P(a) T(1),ES

(3)x(P(x)Q(y)∧R(x)) P

(4)P(a)Q(y)∧R(a) T(3),US

(5)Q(y)∧R(a) T(2)(4),I

(6)Q(y) T(5),I

(7)R(a) T(5),I

(8)P(a)∧R(a) T(2)(7),I

(9)x(P(x)∧R(x)) T(8),EG

(10)Q(y)∧x(P(x)∧R(x)) T(6)(9),I

四、某班有25名学生,其中14人会打篮球,12人会打排球,6人会打篮球和排球,5人会打篮球和网球,还有2人会打这三种球。而6个会打网球的人都会打另外一种球,求不会打这三种球的人数(10分)。

解:A,B,C分别表示会打排球、网球和篮球的学生集合。则|A|=12,|B|=6,|C|=14,|A∩C|=6,|B∩C|=5,|A∩B∩C|=2。

先求|A∩B|。

∵6=|(A∪C)∩B|=|(A∩B)∪(B∩C)|=|(A∩B)|+|(B∩C)|-|A∩B∩C|=|(A∩B)|+5-2,∴|(A∩B)|=3。

于是|A∪B∪C|=12+6+14-6-5-3+2=20。不会打这三种球的人数25-20=5。五、已知A、B、C是三个集合,证明A-(B∪C)=(A-B)∩(A-C)(10分)。

证明:∵x A-(B∪C) x A∧x(B∪C)

xA∧(xB∧x C)

(x A∧x B)∧(x A∧xC)

x(A-B)∧x(A-C)

x(A-B)∩(A-C)

∴A-(B∪C)=(A-B)∩(A-C)

六、已知R、S是N上的关系,其定义如下:R={

解:R-1={<y,x>| x,yN∧y=x2}

R*S={| x,y N∧y=x2+1}

S*R={<x,y>| x,yN∧y=(x+1)2},R{1,2}={<1,1>,<2,4>},S[{1,2}]={1,4}。

七、设R={<a,b>,,<c,a>},求r(R)、s(R)和t(R) (15分)。

解:r(R)={,,,<b,b>,

s(R)={<a,b>,,<c,a>,<b,a>,,<a,c>}

R2=R5={<a,c>,}

R3={,

R4={<a,b>,}

t(R)={<a,b>,<b,c>,,,,<c,c>}

八、证明整数集I上的模m同余关系R={|x y(mod m)}是等价关系。其中,x y(mod m)的含义是x-y可以被m整除(15分)。

证明:1)x∈I,因为(x-x)/m=0,所以xx(mod m),即xRx。

2)x,y∈I,若xRy,则x y(mod m),即(x-y)/m=k∈I,所以(y - x)/m=-k ∈I,所以y x(mod m),即yRx。

3)x,y,z∈I,若xRy,yRz,则(x-y)/m=u∈I,(y-z)/m=v∈I,于是(x-z)/m=(x-y+y-z)/m=u+v ∈I,因此xRz。

九、若f:A→B和g:B→C是双射,则(gf)-1=f-1g-1(10分)。

证明:因为f、g是双射,所以gf:A→C是双射,所以gf有逆函数(gf)-1:C→A。同理可推f-1g-1:C→A是双射。

因为<x,y>∈f-1g-1存在z(∈f-1)存在z(∈f∈gf<x,y>∈(gf)-1,所以(gf)-1=f-1g-1。

离散数学试题(B卷答案2)

一、证明题(10分)

1)((P∨Q)∧(P∧(Q∨R)))∨(P∧Q)∨(P∧R)T证明: 左端((P∨Q)∧(P∨(Q∧R)))∨((P∨Q)∧(P∨R))(摩根律)

((P∨Q)∧(P∨Q)∧(P∨R))∨((P∨Q)∧(P∨R))(分配律)

((P∨Q)∧(P∨R))∨((P∨Q)∧(P∨R)) (等幂律)

T (代入)

2)x y(P(x)Q(y))(xP(x)yQ(y))

证明:x y(P(x)Q(y))xy(P(x)∨Q(y))

x(P(x)∨yQ(y))

xP(x)∨yQ(y)

xP(x)∨yQ(y)

(xP(x)yQ(y))

二、求命题公式(P Q)(P∨Q) 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10分)

解:(P Q)(P∨Q)(PQ)∨(P∨Q)

(P∨Q)∨(P∨Q)

(P∧Q)∨(P∨Q)

(P∨P∨Q)∧(Q∨P∨Q)

(P∨Q)

M1

m0∨m2∨m3

三、推理证明题(10分)

1)(P(QS))∧(R∨P)∧Q RS

证明:(1)R

(2)R∨P

(3)P

(4)P(Q S)

(5)QS

(6)Q

(7)S

(8)R S

2)x(A(x)yB(y)),x(B(x)yC(y))xA(x)yC(y)。

证明:(1)x(A(x)yB(y)) P

(2)A(a)yB(y) T(1),ES

(3)x(B(x)yC(y)) P

(4)x(B(x)C(c)) T(3),ES

(5)B(b)C(c) T(4),US

(6)A(a)B(b) T(2),US

(7)A(a)C(c) T(5)(6),I

(8)xA(x)C(c) T(7),UG

(9)xA(x)yC(y) T(8),EG

四、只要今天天气不好,就一定有考生不能提前进入考场,当且仅当所有考生提前进入考场,考试才能准时进行。所以,如果考试准时进行,那么天气就好(15分)。

解设P:今天天气好,Q:考试准时进行,A(e):e提前进入考场,个体域:考生的集合,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 xA(x),xA(x)Q Q P。

(1)P x A(x) P

(2)PxA(x) T(1),E

(3)xA(x)PT(2),E

(4)xA(x)QP

(5)(xA(x)Q)∧(Q xA(x)) T(4),E

(6)QxA(x) T(5),I

(7)Q P T(6)(3),I

五、已知A、B、C是三个集合,证明A∩(B∪C)=(A∩B)∪(A∩C)(10分)

证明:∵x A∩(B∪C)x A∧x(B∪C)x A∧(xB∨x C)( x A∧xB)∨(x A∧xC) x(A∩B)∨xA∩C x(A∩B)∪(A∩C)∴A∩(B∪C)=(A∩B)∪(A∩C)

六、A={x1,x2,x3 },B={ y1,y2},R={,,},求其关系矩阵及关系图(10分)。

七、设R={<2,1>,<2,5>,<2,4>,<3,4>,<4,4>,<5,2>},求r(R)、s(R)和t(R),并作出它们及R的关系图(15分)。

解:r(R)={<2,1>,<2,5>,<2,4>,<3,4>,<4,4>,<5,2>,<1,1>,<2,2>, <3,3>,<4,4>,<5,5>}

s(R)={<2,1>,<2,5>,<2,4>,<3,4>,<4,4>,<5,2>,<1,2>,<4,2>,<4,3>}

R2=R5={<2,2>,<2,4>,<3,4>,<4,4>,<5,1>,<5,5>,<5,4>}

R3={<2,1>,<2,5>,<2,4>,<3,4>,<4,4>,<5,2>,<5,4>}

R4={<2,2>,<2,4>,<3,4>,<4,4>,<5,1>,<5,5>,<5,4>}

t(R)={<2,1>,<2,5>,<2,4>,<3,4>,<4,4>,<5,2>,<2,2>,<5,1>,<5,4>,<5,5>}

八、设R1是A上的等价关系,R2是B上的等价关系,A≠且B≠。关系R满足:<<x1,y1>,>∈R<x1,x2>∈R1且∈R2,证明R是A×B上的等价关系(10分)。

证明对任意的∈R1,由R2

是B上的等价关系可得<y,y>∈R2。再由R的定义,有<

对任意的、<u,v>∈A×B,若<x,y>R<u,v>,则∈R1且<y,v>∈R2。由R1对称得∈R1,由R2对称得,<x,y>>∈R,即<u,v>R<x,y>,所以R是对称的。

对任意的∈A×B,若R<u,v>且<u,v>R,则∈R1且∈R2,<u,s>∈R1且∈R2。由<x,u>∈R1、∈R1及R1的传递性得<x,s>∈R1,由∈R2、∈R2及R2的传递性得∈R1。再由R的定义,有<<x,y>,<s,t>>∈R,即R<s,t>,所以R是传递的。

综上可得,R是A×B上的等价关系。

九、设f:A B,g:BC,h:C A,证明:如果h o g o f=I A,foh o g=IB,g o f o h=I C,则f、g、h均为双射,并求出f-1、g-1和h-1(10分)。

解因I A恒等函数,由ho g o f=IA可得f是单射,h是满射;因IB恒等函数,由f o h o g =I B可得g是单射,f是满射;因I C恒等函数,由g ofoh=IC可得h是单射,g是满射。从而f、g、h均为双射。

由h o g o f=I A,得f-1=hog;由f o hog=I B,得g-1=f oh;由g o f o h=I C,得h-1=g o f。

离散数学试题(B卷答案3)

一、(10分)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永真式、永假式、可满足式)?(写过程)

1)P(P∨Q∨R) 2)((Q P)∨P)∧(P∨R) 3)((P∨Q)R)((P∧Q)∨R)

解:1)重言式;2)矛盾式;3)可满足式

二、(10分)求命题公式(P∨(Q∧R))(P∨Q∨R)的主析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解:(P∨(Q∧R))(P∨Q∨R)(P∨(Q∧R))∨P∨Q∨R

P∧(Q∨R)∨P∨Q∨R

(P∧Q)∨(P∧R)∨(P∨Q)∨R

((P∨Q)∨(P∨Q))∨(P∧R)∨R

1∨((P∧R)∨R)1

m0∨m1∨m2∨m3∨m4∨m5∨m6∨m7

该式为重言式,全部赋值都是成真赋值。

三、(10分)证明 ((P∧Q∧A)C)∧(A(P∨Q∨C))(A∧(PQ))C

证明:((P∧Q∧A)C)∧(A(P∨Q∨C))((P∧Q∧A)∨C)∧(A∨(P∨Q∨C))

((P∨Q∨A)∨C)∧((A∨P∨Q)∨C)

((P∨Q∨A)∧(A∨P∨Q))∨C

((P∨Q∨A)∧(A∨P∨Q))C

((P∨Q∨A)∨(A∨P∨Q))C

((P∧Q∧A)∨(A∧P∧Q))C

(A∧((P∧Q)∨(P∧Q)))C

(A∧((P∨Q)∧(P∨Q)))C

(A∧((QP)∧(PQ)))C

(A∧(P Q))C

四、(10分)个体域为{1,2},求x y(x+y=4)的真值。

解:x y(x+y=4)x((x+1=4)∨(x+2=4))

((1+1=4)∨(1+2=4))∧((2+1=4)∨(2+2=4))

(0∨0)∧(0∨1)0∧10

五、(10分)对于任意集合A,B,试证明:P(A)∩P(B)=P(A∩B)

解:x P(A)∩P(B),x P(A)且x P(B),有x A且xB,从而xA∩B,x P(A∩B),由于上述过程可逆,故P(A)∩P(B)=P(A∩B)

六、(10分)已知A={1,2,3,4,5}和R={<1,2>,<2,1>,<2,3>,<3,4>,<5,4>},求r(R)、s(R)和t(R)。

解:r(R)={<1,2>,<2,1>,<2,3>,<3,4>,<5,4>,<1,1>,<2,2>,<3,3>,<4,4>,<5,5>}

s(R)={<1,2>,<2,1>,<2,3>,<3,4>,<5,4>,<3,2>,<4,3>,<4,5>}

t(R)={<1,2>,<2,1>,<2,3>,<3,4>,<5,4>,<1,1>,<1,3>,<2,

2>,<2,4>,<1,4>}

七、(10分)设函数f:R×R R×R,R为实数集,f定义为:f(<x,y>)=<x+y,x-y>。1)证明f是双射。

解:1),<x2,y2>∈R×R,若f()=f(),即

1-y1>=<x2+y2,x2-y2>,则x1+y1=x2+y2且x1-y1=x2-y2得x1=x2,y1=y2从而f是单射。

2)<p,q>∈R×R,由f(<x,y>)=<p,q>,通过计算可得x=(p+q)/2;y=(p-q)/2;

从而的原象存在,f是满射。

八、(10分)<G,*>是个群,u∈G,定义G中的运算“”为a b=a*u-1*b,对任意a,b∈G,求证:也是个群。

证明:1)a,b∈G,a b=a*u-1*b∈G,运算是封闭的。

2)a,b,c∈G,(a b)c=(a*u-1*b)*u-1*c=a*u-1*(b*u-1*c)=a(b c),运算是可结合的。

3)a∈G,设E为的单位元,则aE=a*u-1*E=a,得E=u,存在单位元u。

4)a∈G,a x=a*u-1*x=E,x=u*a-1*u,则x a=u*a-1*u*u-1*a=u=E,每个元素都有逆元。

所以

九、(10分)已知:D=,<1,4>,<2,3>,<3,4>,<3,

5>,<5,1>},求D的邻接距阵A和可达距阵P。

解:1)D的邻接距阵A和可达距阵P如下:

0101011111

0010011111

A=00011P=11111

0000000000

1000011111

十、(10分)求叶的权分别为2、4、6、8、10、12、14的最优二叉树及其权。

解:最优二叉树为

权=(2+4)×4+6×3+12×2+(8+10)×3+14×2=148

离散数学试题(B卷答案4)

一、证明题(10分)

1)((P∨Q)∧(P∧(Q∨R)))∨(P∧Q)∨(P∧R)T 证明: 左端((P∨Q)∧(P∨(Q∧R)))∨((P∨Q)∧(P∨R))(摩根律)((P ∨Q)∧(P∨Q)∧(P∨R))∨((P∨Q)∧(P∨R))(分配律) ((P∨Q)∧(P∨R))∨((P∨Q)∧(P∨R)) (等幂律) T?(代入)

2)x(P(x)Q(x))∧xP(x)x(P(x)∧Q(x))

证明:x(P(x)Q(x))∧xP(x)x((P(x)Q(x)∧P(x))x((P (x)∨Q(x)∧P(x))x(P(x)∧Q(x))xP(x)∧xQ(x)x(P(x)∧Q(x))二、求命题公式(P Q)(P∨Q) 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10分)

解:(P Q)(P∨Q)(P Q)∨(P∨Q)(P∨Q)∨(P∨Q)(P ∧Q)∨(P∨Q) (P∨P∨Q)∧(Q∨P∨Q)(P∨Q)M1m0∨m2∨m3

三、推理证明题(10分)

1)(P(Q S))∧(R∨P)∧QR S

证明:(1)R 附加前提

(2)R∨P P

(3)P T(1)(2),I

(4)P(QS) P

(5)QST(3)(4),I

(6)Q P

(7)S T(5)(6),I

(8)RS CP

2)x(P(x)∨Q(x)),x P(x)x Q(x)

证明:(1)xP(x) P

(2)P(c) T(1),US

(3)x(P(x)∨Q(x)) P

(4)P(c)∨Q(c) T(3),US

(5)Q(c) T(2)(4),I

(6)x Q(x)T(5),EG

四、例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任意放置九个点,证明其中必存在三个点,使得由它们组成的三角形(可能是退化的)面积不超过1/8(10分)。

证明: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则至少有一个小正方形内有三个点,它们组成的三角形(可能是退化的)面积不超过小正方形的一半,即1/8。

五、已知A、B、C是三个集合,证明A∩(B∪C)=(A∩B)∪(A∩C) (10分)

证明:∵xA∩(B∪C) x A∧x(B∪C) x A∧(x B∨xC)( x A∧x B)∨(xA∧x C) x(A∩B)∨x A∩C x(A∩B)∪(A∩C)∴A∩(B∪C)=(A∩B)∪(A∩C)

六、={A1,A2,…,An}是集合A的一个划分,定义R={|a、b∈Ai,I=1,2,…,n},则R是A上的等价关系(15分)。

证明:a∈A必有i使得a∈Ai,由定义知aRa,故R自反。

a,b∈A,若aRb ,则a,b∈Ai,即b,a∈A i,所以bRa,故R对称。

a,b,c∈A,若aRb 且bRc,则a,b∈A i及b,c∈A j。因为i≠j时A i∩Aj=,故i=j,即a,b,c∈A i,所以aRc,故R传递。

总之R是A上的等价关系。

七、若f:A→B是双射,则f-1:B→A是双射(15分)。

证明:对任意的x∈A,因为f是从A到B的函数,故存在y∈B,使∈f,

对任意的x∈A,若存在y1,y2∈B,使得<y1,x>∈f-1且∈f 且∈f。因为f是函数,则y1=y2。所以,f-1是单射。

因此f-1是双射。

八、设是群,<A,*>和的子群,证明:若A∪B=G,则A=G或B=G(10分)。

证明假设A≠G且B≠G,则存在aA,aB,且存在b B,bA(否则对任意的a A,aB,从而AB,即A∪B=B,得B=G,矛盾。)

对于元素a*bG,若a*b A,因A是子群,a-1A,从而a-1* (a*b)=b A,所以矛盾,故a*bA。同理可证a*bB,综合有a*bA∪B=G。

综上所述,假设不成立,得证A=G或B=G。

九、若无向图G是不连通的,证明G的补图G是连通的(10分)。

证明设无向图G是不连通的,其k个连通分支为1G、2G、…、k G。任取结点u、v∈G,若u和v不在图G的同一个连通分支中,则[u,v]不是图G的边,因而[u,v]是图G的边;若u和v在图G的同一个连通分支中,不妨设其在连通分支i G(1≤i≤k)中,在不同于

G的另一连通分支上取一结点w,则[u,w]和[w,v]都不是图G的边,,

i

因而[u,w]和[w,v]都是G的边。综上可知,不管那种情况,u和v都是可达的。由u 和v的任意性可知,G是连通的。

离散数学试题(B卷答案5)

一、(10分)求命题公式(P∧Q)(PR)的主合取范式。

解:(P∧Q)(P R)((P∧Q)(PR))∧((PR)(P∧Q))

((P∧Q)∨(P∧R))∧((P∨R)∨(P∨Q))

(P∧Q)∨(P∧R)

(P∨R)∧(Q∨P)∧(Q∨R)

(P∨Q∨R)∧(P∨Q∨R)∧(P∨Q∨R)∧(P∨Q∨R)

M1∧M3∧M4∧M5

二、(8分)叙述并证明苏格拉底三段论

解: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符号化:F(x):x是一个人。G(x):x要死的。A:苏格拉底。

命题符号化为x(F(x)G(x)),F(a)G(a)

证明:

(1)x(F(x)G(x)) P

(2)F(a)G(a) T(1),US

(3)F(a) P

(4)G(a) T(2)(3),I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