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腹外疝

第十章腹外疝

第十章腹外疝
第十章腹外疝

第十章腹外疝

第01讲腹股沟区解剖

【听课需准备TANG】

女,51岁。右腹股沟下方包块3年。平卧后可变小,4小时前搬重物后,包块突然增大,并出现胀痛,逐渐加重。1小时前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查体:表情痛苦,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下方可及3cm×3cm包块。触痛明显,无搏动感,平卧手法还纳未成功。

1.如行外科治疗,传统术式中最常用的是

A.Shouldice法

B.Ferguson法

C.Halsted法

D.McVay法

E.Bassini法

2.在处理疝囊后,一般将切断的腹股沟韧带修复后缝合在

A.耻骨肌筋膜上

B.精索前方与腹外斜肌腱膜上

C.精索后方与联合腱上

D.精索后方与腹外斜肌腱膜上

E.精索前方与联合腱上

3.女,62岁。右侧腹股沟疝嵌顿10小时。查体:腹胀明显,右侧腹股沟下方隆起肿块有压

痛。手术时发现小肠坏死,坏死小肠切除后,下一步正确的手术措施是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B.McVay法疝修补术

C.Bassini法疝修补术

D.Halsted法疝修补术

E.Ferguson法疝修补术

超级难!

为什么?——解剖不明白。

怎么办?

——搞定它!

大纲要求

1.腹股沟区解剖

(1)腹股沟管结构(2)Hesselbach三角组成(3)股管结构

2.腹股沟疝

(1)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手术治疗

(4)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治疗

3.股疝

(1)诊断(2)治疗

【调整后的讲课顺序】TANG

1.腹股沟疝——斜疝与直疝

(1)腹股沟管结构及斜疝的发病机制

(2)Hesselbach三角组成及直疝的发病机制

(3)鉴别诊断

(4)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

2.股疝

(1)股管结构(2)诊断(3)治疗

3.其他考点

(1)腹股沟疝的临床类型(2)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治疗

第一节腹股沟疝——斜疝与直疝

(一)斜疝

由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而形成;

最常见的腹外疝。

男女之比:约为15:1;右侧多见。

1.腹股沟管结构——斜疝的通道——核心点!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半部内侧,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肉筋膜裂隙,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

长约4~5cm,男性内含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解剖记忆TANG】第1步——初识

1.内口: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是由腹横筋膜外突形成的卵圆形裂隙。

2.外口: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

3.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4.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陷窝)韧带。

5.前壁:最外面是皮肤、皮下组织,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有腹内斜肌的部分肌纤维。

6.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膜,其内侧1/3尚有腹股沟镰。

【腹股沟管解剖记忆TANG】第2步——简化

内口——腹横筋膜;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

下壁——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

后壁——腹膜+腹横筋膜+腹股沟镰。

【腹股沟管解剖记忆TANG】第3步——口诀(原创)

内口外口两裂隙,腹横筋膜腹外腱。

上壁柔软两块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下壁坚硬两韧带,腹股沟边是腔隙。

前壁后壁两个壁,三分天下不难记。

内口外口两裂隙,腹横筋膜腹外腱。上壁柔软两块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下壁坚硬两韧带,腹股沟边是腔隙。前壁后壁两个壁,三分天下不难记。

【腹股沟管解剖记忆TANG】第4步——图谱

外口——三角形裂隙——腹外斜肌腱膜的。

内口:卵圆形间隙——腹横筋膜的;

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内侧1/3尚有腹股沟镰。

2.斜疝的发病机制

①先天性解剖异常;

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睾丸紧贴其后壁。

鞘突下段在出生后不久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

前缘——腹股沟韧带;

后缘——耻骨梳韧带;

内缘——腔隙韧带;

外缘——股静脉内侧的纤维膈。

(二)诊断要点

40岁以上妇女。

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半球形突起。

较易嵌顿和绞窄。

可表现为肠梗阻。由于疝囊外有很多脂肪堆积,故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并不完全消失。

由于囊颈较狭小,咳嗽冲击感也不明显。

【补充TANG】——为什么股疝最容易嵌顿?

1.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

2.股环较小,周围多坚韧的韧带。

(三)治疗——易嵌顿,应及时手术。

手术方法: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最常用McVay法——为什么?

【回顾】McVay法: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

换了下面的韧带!

前缘——腹股沟韧带;

后缘——耻骨梳韧带;

内缘——腔隙韧带;

外缘——股静脉。

上口——股环;

下口——卵圆窝。

也可在处理疝囊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把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和耻骨肌筋膜缝合在一起以关闭股环。

术中注意:疝内容肠管有无生命力;是否为肠管壁疝。

总结——斜疝、直疝、股疝(TANG)

第三节其他考点

(1)腹股沟疝的临床类型

(2)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治疗

(一)腹股沟疝的临床类型

1.易复性疝。

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大多为大网膜。巨大疝也常难以回纳。

滑动性疝:也属难复性疝。

见于少数病程较长的疝,因内容物不断进入疝囊时产生的下坠力将腹膜逐渐推向疝囊,以致盲肠(包括阑尾)、乙状结肠或膀胱随之下移而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

3.嵌顿性疝:

如嵌顿性疝的内容物为肠管,嵌顿后可导致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在疝环处易坏死——绞窄性疝。

两种特殊的嵌顿性疝

①Richter疝:部分肠管壁被嵌顿,未发生完全性肠梗阻

A.Bassini法

B.Halsted法

C.Ferguson法

D.McVay法

E.Shouldice法

5.绞窄性腹股沟斜疝在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应行

A.Ferguson疝修补术

B.Bassini病修补术

C.McVay疝修补术

D.疝囊高位结扎

E.Shouldice修补术

6.腹外疝最易发生嵌顿的是

A.斜疝

B.直疝

C.股疝

D.切口疝

E.脐疝

7.女,62岁。右侧腹股沟疝嵌顿10小时。查体:腹胀明显,右侧腹股沟下方隆起肿块有

压痛。手术时发现小肠坏死,坏死小肠切除后,下一步正确的手术措施是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B.McVay法疝修补术

C.Bassini疝修补术

D.Halsted法疝修补术

E.Ferguson法疝修补术

(8~9共用题干)女,51岁。右腹股沟下方包块3年。平卧后可变小,4小时前搬重物后,包块突然增大,并出现胀痛,逐渐加重。1小时前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查体:表情痛苦,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下方可及3cm×3cm 包块。触痛明显,无搏动感,平卧手法还纳未成功。

8.如行外科治疗,传统术式中最常用的是

A.Shouldice法

B.Ferguson法

C.Halsted法

D.McVay法

E.Bassini法

9.在处理疝囊后,一般将切断的腹股沟韧带修复后缝合在

A.耻骨肌筋膜上

B.精索前方与腹外斜肌腱膜上

C.精索后方与联合腱上

D.精索后方与腹外斜肌腱膜上

E.精索前方与联合腱上

10.70岁老年男性患者,左侧腹股沟突出半球形包块。不降入阴囊,咳嗽冲击试验阴性,易

还纳,应考虑的诊断是

A.鞘膜积液

B.股疝

C.隐睾

D.斜疝

E.直疝

11.男性,50岁,因右腹股沟斜疝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疝囊壁的一部分由盲肠组成,

应诊断为

A.Littre疝

B.Richter疝

C.滑动疝

D.难复性疝

E.易复性疝

12.男性,6个月。哭闹时,右侧腹股沟隆起肿块,平静时肿块可自行消失。最佳处理措施是

A.绷带压住腹股沟深环,观察

B.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C.施行加强前壁的疝修补术

D.施行加强后壁的疝修补术

E.尽早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13.下列关于腹股沟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斜疝疝块外形多呈半球形

B.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C.直疝精索在疝囊后方

D.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不进入阴囊

E.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可进入阴囊

A.疝内容为部分肠壁

B.疝内容物易回纳入腹腔

C.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

D.疝内容物有动脉性血循环障碍

E.疝内容物被疝环卡住不能还纳,但无动脉性循环障碍

14.绞窄性疝

15.易复性疝

16 嵌顿性疝

17.难复性疝

所谓难点,是用来被攻克的!

腹外疝患者护理常规

腹外疝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发病时间、发展情况、自觉症状,既往有无嵌顿或绞窄史。 2.询问患者有无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腹水、妊娠等诱发因素。 3.病人的腹股沟区肿物大小、质地、有无增大压痛、能否回纳入腹腔。 4.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有无因肿块突出反复发作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与社会活动而焦虑不安。 【护理问题】 1.疼痛与脏器或组织嵌顿、血运减少、缺血缺氧有关。 2.有阴囊血肿的危险与阴囊位置低、体位因素有关。 3.有疝复发的危险与患者术后康复保健知识运用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床位医师、主管护士、护士长,消除陌生感,介绍病区规章制度,做好入院宣教工作。 2.指导病人进半流质饮食,避免劳累。 3.病情观察:如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应给予治疗;如有吸烟应劝其在术前戒烟,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4.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备皮、药物皮试、20:00后禁食禁饮。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h后,可枕枕头。非无张力修补术者,术后平卧位3日,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2.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予砂袋压迫伤口,托高阴囊。防止切口感染,注意防止大、小便污染切口。 4.术后患者如有咳嗽、大便秘结、排尿困难,及时处理,防止腹内压过高。 5.卧床期间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理需求。指导病人行床上功能锻炼,年老、体弱者下床活动时,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6.出院时应嘱患者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复发。 【护理评价】 1.腹痛程度、部位、性质和放射方向、持续时间、腹部体征及消化症状。 2.影响疼痛和发作的因素,如随呼吸而加重、体位改变、腹痛发作前有无进油腻食物、过度疲劳或情绪变化等情况。 3.询问既往史,有无类似发作史,治疗及检查情况,注意有无胆囊肿大、发热及黄疸。 4.监测神志、面色、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皮肤弹性、有无黄染及粘膜干燥情况、尿量改变等,判断有无休克及脱水。 【健康教育】 1.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粗纤维的蔬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剌激性食物特别是烟酒。 2.手术前劝患者戒烟,注意休息防止着凉引起咳嗽,在咳嗽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双手按压伤口,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出院后仍需注意休息,可适当劳动,一般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常规

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配合。 2、了解病人的凝血机能、有无糖尿病,老年病人应了解心、肺、肾功能。 3、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4、术前4小时禁饮食。半小时排空小便,肌注术前针。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4~6小时再取半坐卧位。24小时可下床活动。 2、术后没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变化及平稳。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应观察切 口有无感染。 3、术后禁食24小时,补液。术后第二日可进流质或软食。 4、老年人术后应鼓励咳嗽、深呼吸、排痰,防止沉积性肺炎。 5、股膜炎者术后护理按相应护理措施。 腹外疝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说明术后必要性,做好心理护理。 2、有咳嗽、便秘者,应及时治疗,注意保暖,吸烟者应戒烟。 3、常规化验及术前检查。 4、剔除阴毛,清洗术后区。 5、术前禁饮食,排空小便。 6、有嵌坉梗阻绞窄者置胃管。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半卧位或低半卧位膝部应屈曲。一松弛腹肌。减轻腹痛,促进伤口愈合。 2、抬立阴囊,使用阴囊托或“T”形绷带加压,减少出血,注意观察伤口和阴囊有无渗 血。 3、术后预防感染、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应及时处理,以防增加腹内压。 4、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行肠切除者,应禁食、胃肠减压、减液。待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 6、注意休息。术后3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活,以防复发。 肾输尿管结石术后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术前护理。 2、了解对侧肾功能是否良好。 3、术前摄X线平片定位后,卧位推送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术后护理。 2、肾输尿管取石后,早起常有渗漏尿。应仰卧或患侧卧位,以利于引流及粘连愈合。减 少感染及尿瘘形成。 3、肾输尿管周围引流物,一般3~5日无分泌物后拔除。 4、肾盂造瘘管一般于术后7~14日时夹管。证实下端通畅后始能拔管。 肾损伤护理常规

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方案

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是科室医疗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集中体现,信息化临床路径是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的深化和创新,是公立医院改革和等级医院评审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央及省市文件精神,结合临床路径工作进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创新临床路径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 (二)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包括:实施病种数、入组病例数、完成路径病例数等。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30%,入组后完成率大于70%。 (三)完善临床路径保障及激励机制,鼓励科室及医务人员积极探索临床路径工作模式。 二、重点任务及工作安排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基础上建立以下工作组织。 1.建立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组长:李如亮负责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部署、推进 成员:杨建负责临床路径医疗工作安排、协调和督导 李金辉负责组织专家审核和修订临床路径标准 苏永惠负责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安排、协调和督导 张金辉负责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维护

2.建立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临床路径管理日常工作及科室培训、指导工作。 3.建立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组,成员由质管办、护理部、医保办、支付办、感控办负责人组成,负责定期从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保运行、DRGS病组分析、院内感染情况等方面对所实施临床路径病例进行指导和评价。 4.设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员,由各临床科室医生信息员担任,负责本科室与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指导评价组的日常联络。 (二)完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实现入组患者医嘱自动生成、路径表单自动生成、医嘱阶段调整自动提醒、偏移路径情况自动记录、评价指标自动汇总,降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繁杂程度;保证医护人员运用信息系统处理患者时,既尊重路径标准,又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偏离路径,作出自主决策。 (三)加强信息化临床路径宣传、培训、指导工作 1.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增进医患沟通”宣传活动,在医院及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内涵、意义、方法进行专项宣传,并将临床路径作为住院患者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内容。 2.开展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包括院级培训和科室培训。 3.指导临床科室对病例数前十位病种尽快开发和实施信息化临床路径。 (四)完善信息化临床路径考核管理 1.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将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例纳入

2016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掌骨骨折)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XXXXXXXXXXX医院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6 2.301闭合性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40分) 1. 护理疝修补术后病人时,错误的是 A. 及时处理便秘 B. 切口部位压沙袋 C. 咳嗽时注意保护切口 D. 术后 3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E.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2. 斜疝修补术后早期,最适宜的卧位是 A. 半卧位 B. 仰卧位,腰部垫枕 C. 俯卧位 D. 斜坡卧位 E. 侧卧位 3. 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 股疝 B. 腹股沟直疝 C. 腹股沟斜疝 D. 脐疝 E. 切口疝 4. 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 A. 慢性咳嗽 B. 长期便秘 C. 排尿困难 D. 腹壁有薄弱点或腹 壁缺损 E.经常从事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工作 5. 腹外疝疝环是指 A. 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 B. 疝外被盖组织 C. 腹壁缺损或薄弱 处 D.壁层腹膜的一部分 E.疝囊颈部 6. 腹外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 A. 小肠 B. 盲肠 C. 大网膜 D. 阑尾 E. 膀胱 7. 检查腹股沟疝时,压迫内环的部位应在 A. 腹股沟韧带中点 B. 耻骨结节外侧 C. 肿块最突出处 D.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 E.精索前内方 科室: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常规考试试题 姓名: 成绩:

8. 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最有意义的鉴别之处在于 A. 疝块的形状 B. 发病的年龄 C. 嵌顿的程度 D.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是否出现 E.包块的位置 9. 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 腹股沟斜疝 B. 脐疝 C. 腹股沟直疝 D. 股疝 E. 切口疝 10. 必须紧急手术治疗的疝是 A. 易复性疝 B. 难复性疝 C. 滑动性疝 D. 嵌顿性疝 E. 绞窄性疝 二、名词解释(10 分) 1. 疝: 三、问答题:(每题25 分,共50 分) 1、消除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 2、腹外疝并发症有哪些? 腹外疝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名词解释(10 分) 1. 疝:体内任何内脏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应当遵循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负责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应当包括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和实施小组)。 第八条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医疗工作的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临床、护理、药学、医技等专家任成员。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应当定期组织会议,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定本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方案; (二)审定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总结; (三)审定本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 (四)审议指导评价小组提交的有关意见建议; (五)协调解决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审定本医疗机构中临床路径管理所需的关键数据、监测指标、考核指标。 (七)其他需要管理委员会承担的职责。 第九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医疗机构分管医疗工作的负责人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护理、药学、医技等专家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是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部

2016年 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胃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ICD-9-CM-3:43.41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告知单(胃息肉) 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 年月日

XXXXXXXXXXXXX医院 胃息肉临床路径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腹外疝中医护理常规

疝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因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经腹壁薄弱或缺损向体表突出所致。 二、临床表现: 1、气滞证:小腹或阴囊肿胀疼痛,结滞不舒,常因情绪波动、啼哭、过度劳累而发作。舌淡,苔薄,脉弦。 2、寒湿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牵引睾丸疼痛,喜暖畏寒。苔白腻,脉弦紧。 3、气虚证:肿块时大时小,劳累时加重,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头晕,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数。 三、临证(症)护理: 1、少腹坠痛可热敷局部。 2、咳嗽、排便时用力按压疝气处以减轻疼痛。 3、术后切口血肿,应予沙袋适当加压。 4、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较窄 性疝、巨大疝患者可适当延迟下床时间。 5、术后咳嗽时应用手掌扶持伤口,在增加腹压时稍稍用手掌压于切口。 6、卧床时膝下垫软枕使膝关节呈屈曲状,以松弛腹壁,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疼痛。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食物及蔬菜水果,忌食生冷、刺激之品。 2、术后6—1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食,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恢复期饮食调 养,多食补益气血之品,如大枣、山药等。 五、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服滋补类中药期间忌食萝卜,防止减弱滋补功效。 六、并发症的护理: 1、腹内压升高: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大小便。如必须咳嗽时用手掌扶持伤口, 在增加腹压时稍稍用手掌压于切口。 2、阴囊水肿:术后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 3、切口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4、尿潴留: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下腹部。 七、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认识疾病,治疗原有疾病,戒烟。 2、避免进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尿、排便。 3、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剧烈咳嗽等,以免造成腹内压增 高而导致疝复发。 4、适量活动,不可过劳,以散步打、极拳为宜,适当锻炼腹肌;切忌久站、久蹲。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最新版】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导读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由指导评价小组和绩效考核部门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规定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了临床路径病种选择与文本制定的基本原则,细化了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和管理制度,强调了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监督评价的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原则》突出了临床路径“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截止目前,

临床路径累计印发数量达到1212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基本实现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全覆盖,基本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指导原则》的印发,将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有助于发挥临床路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为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工作奠定基础。 附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腹外疝(练习+彩图解析)

第十四单元腹外疝 一、腹股沟区解剖 (一)腹股沟管结构 腹股沟管是腹股沟斜疝必经之路,位于腹前下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是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成人腹股沟管长4~5cm,由深向浅斜行。由两口四壁组成。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穿行。 [真题]13.成年人腹股沟管的长度应为(2004) A.2~3 cm B.4~5 cm C.6~7 cm D.8~9 cm E.10~12 cm 答案:B 解析:腹股沟管不是一个真正的管道,只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间的一个间隙,在成人长约4-5cm。(2004) 【ZL】1.由腹外斜肌腱膜单独形成的结构是E A.腹直肌鞘 B.腹股沟镰 C.弓状线 D.腹股沟韧带 E.腹白线 两口四壁 1.内口即深环: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真题]1.腹股沟深环位于 A.腹股沟中点上方1 cm B.腹股沟中点上方2 cm C.腹股沟中点 D.腹股沟中点下方1 cm E.腹股沟中点下方2 cm 答案:B 解析:腹股沟深环也就是腹股沟管的内口,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在体表的解剖位置为腹股沟韧带中点上1.5-2cm。 [真题]18. A. B. C. D. E.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 cm 答案:E 2.外口即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耻骨结节外上一示指。 3.前壁:为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外1/3腹内斜肌。 [真题]21 A

B C D. E 答案:E 4.后壁:为腹膜和腹横筋膜,内侧1/3尚有腹股沟镰(联合腱)。 5.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6.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大家看手画的示意图:D、E是腹股沟韧带PQC的3等分点,F是腹股沟韧带的2等分点,是腹内斜肌(铅笔线处)的起始。OD是腹壁下动脉,AB是腹直肌外缘,OC是腹外斜肌腱膜的起始。读图: Hesselbach三角构成 又称直疝三角。由三边组成: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它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脉和凹间韧带相隔。直疝在此形成。

医院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方案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 工作方案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方案临床路径管理是科室医疗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集中体现,信息化临床路径是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的深化和创新,是公立医院改革和等级医院评审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央及省市文件精神,结合临床路径工作进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创新临床路径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 (二)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包括:实施病种数、入组病例数、完成路径病例数等。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30%,入组后完成率大于70%。 (三)完善临床路径保障及激励机制,鼓励科室及医务人员积极探索临床路径工作模式。 二、重点任务及工作安排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基础上建立以下工作组织。 1.建立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组长:xxx 负责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部署、推进 成员:xxx 负责临床路径医疗工作安排、协调和督导 xxx 负责组织专家审核和修订临床路径标准 xxx 负责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安排、协调和督导 xxx 负责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维护

2.建立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临床路径管理日常工作及科室培训、指导工作。 3.建立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组,成员由质管办、护理部、医保办、支付办、感控办负责人组成,负责定期从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保运行、DRGS病组分析、院内感染情况等方面对所实施临床路径病例进行指导和评价。 4.设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员,由各临床科室医生信息员担任,负责本科室与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指导评价组的日常联络。 (二)完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实现入组患者医嘱自动生成、路径表单自动生成、医嘱阶段调整自动提醒、偏移路径情况自动记录、评价指标自动汇总,降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繁杂程度;保证医护人员运用信息系统处理患者时,既尊重路径标准,又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偏离路径,作出自主决策。 (三)加强信息化临床路径宣传、培训、指导工作 1.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增进医患沟通”宣传活动,在医院及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内涵、意义、方法进行专项宣传,并将临床路径作为住院患者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内容。 2.开展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包括院级培训和科室培训。

2016年-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2016年-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胃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ICD-9-CM-3:43.41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 间 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 史和体格检 查 □完成病历书 写 □开据化验单, 完善术前检 查 □确认停止服 用阿司匹 林、波利维 等抗血小板 药物至少5 天以上 □上级医师查 房 □评估内镜下 治疗的指征 与风险 □确定胃镜检 查时间、落 实术前检查 □确定治疗方 案,向患者 及其家属交 待手术前、 手术中和手 术后注意事 项 □与患者及家 属签署胃镜 检查及治疗 同意书 □签署自费用 品协议书 □完成上级医 师查房记录 □根据需要,请 相关科室会 诊 □术前禁食禁 水8小时 □上级医师查 房 □完成查房记 录 □行胃镜检查 治疗,酌情 行超声內镜 检查,根据 检查所见采 用相应内镜 下治疗措施 切除息肉 □将回收标本 送病理检查 □观察有无胃 镜治疗后并 发症(如穿 孔、出血等) □病程记录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 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 型、尿常规 □大便常规+ 潜血 □肝肾功能、 电解质、血糖 □感染指标筛 查 □凝血功能 (急查) □心电图、腹 部超声、胸片 □肿瘤指标筛 查(必要时) □其他特殊医 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 规 □一级护理 □少渣饮食 临时医嘱: □次晨禁食禁 水 □相关科室会 诊(必要时) □ 24小时备血 (必要时)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 规 □一级护理 □禁食不禁水 (检查治疗后) □酌情予静脉 输液治疗 □ PPI治疗 □粘膜保护剂 临时医嘱: □利多卡因胶 浆 □术前半小时 静点一次抗 生素(必要 时) □心电监护 (必要时) □术后静点抗 生素(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及 家属办理入 院手续 □进行入院宣 教 □准备次晨空 腹静脉抽血 □基本生活和 心理护理 □进行关于胃 镜检查宣教 □基本生活和 心理护理 □检查及治疗 后常规护理 □治疗后饮食 生活宣教 □并发症观察

腹外疝一般护理常规

腹外疝 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活动与休息:疝块较大者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下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 疝环口,防止腹腔内容物脱出而造成疝嵌顿。 3、消除诱因:若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诱因,应做先期处理,吸烟者术前1-2 周戒烟,以防术后咳嗽,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观察腹部体征:若病人腹痛,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用手推 送不能回纳腹腔,应警惕发生嵌顿性疝的可能,立即告知医生,紧急处理。 5、术前准备:嵌顿性及绞窄性疝需行紧急手术,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有脱水和 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应迅速补液予以纠正。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活动:传统疝修补术后当天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屈曲, 以减轻腹壁张力和切口疼痛,第2天可改为半卧位,术后3-5天可离床活动;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平卧24小时,可早期下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3、饮食护理:术后6-1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饮食,次日可进软食,逐 渐过渡至普食。 4、并发症观察及预防 (1)阴囊水肿:可用“丁”字带托高阴囊,并用0.5-1kg沙袋压迫手术部位24小时,防止局部发生血肿,注意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2)切口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术后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观察体温和脉搏变化,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5、健康指导 (1)预防感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咳嗽。 (2)饮食指导:多吃粗纤维饮食,防止便秘,必要时使用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内压。 (3)活动与休息: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察报告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察报告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20年3月2日至3月5日,我院党委书记率团前往浙江省市立医院和医院考察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参加本次考察工作的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医务处、门诊部、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三个专业9个科室的负责人共13人。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我院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73家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之一,即是我院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对我院管理的挑战。 如何立足本院实际情况,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积极推进此项工作,打造临床路径管理样板医院,是时刻萦绕在我院领导和试点科室负责人脑海中的问题。为学习先进临床路径管理经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自身工作不足,我院组织了本次考察活动。重点考察了医院临海院区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该院分管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在其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我们,详细阐述了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策划、组织、探索、实施和取得的经验及教训,之后参观了该院的信息中心和部分病房,详细了解了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法、步骤及经验,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同时,医院和市立医院与我院领导还分别对公立医院改革、医院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领导班子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质量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诚恳的表示将来愿意采取多种途径与我院加强院级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进步与繁荣。 二、主要体会与启示(一)临床路径管理卓有成效。 1、起步艰难。 浙江省医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是市目前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前身是1920年英国传教士创建的恩泽医局,现为恩泽医疗中心(集团)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放床位1600余张,拥有职工2534人,年门诊人次141.9万、出院人次5.9万,是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及瑞典歌德堡大学医学院友好医院。我们考察的临海院区,自20年初开始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当年成立组织机构,进行全院培训和有关试点工作,20年全院正式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阶段比较艰难,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需要医护及管理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持续改进和长期磨合,不是单纯靠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方面人员的协调推进,临床科室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至今已有41个病种,累计15700余例次病人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系我国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较早,取得相关经验较多的医院之一。

关于临床路径使用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单病种和临床路径使用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1、等级评审需求 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第4.4.7.1款“有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中指出,信息准确可追溯,单病种质保信息能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提取。只要存在人为因素就无法保证信息准确可追溯,因此,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实现闭环管理。 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第4.4.4款中指出,“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建立实时监测平台,监控临床路径应用与变异情况”,需要医院使用信息系统对临床路径全过程实施监管。 2、实施过程中需求 肿瘤专科医院6个单病种(原发性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和甲状腺癌),在TNM分期、术前风险评估、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输血量、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术后随访等内容,假如没有信息系统支持,将极大地增加了医护的工作量,同时手工操作是无法实现。 临床路径标准、患者准入、变异分析、实时监控、统计分析、指标评估等,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 3、质量监管需求 临床路径统计:每月统计各科及全院的临床路径患者入径率,出径率,变异率,住院费用,放疗费用,手术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 单病种统计: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切口甲级愈合率、输血量、再手术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4、人员工作需求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手工统计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的各种评价指标,费时费力(举例:内二科,六月份临床路径入径人数160人),压缩了临床医生的临床处置时间。 对于质控人员来说,手工收集的各种指标数据,无法核实其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只能对简单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无法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 5、医院发展需求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是今后医院发展的趋势,能够有效的规范医疗质量和提高医疗效率。 最后,目前医疗处于大数据发展时代,无论何种管理方案,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实现。

腹外疝试题(含答案)

第三十四章腹外疝 一、填空题 1.修补或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常用的方法有四种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现代疝手术强调在_________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常用的修补材料是合成纤维网。 3.股疝诊断明确后,应及时进行_________治疗。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则更应进行_________。 4.切口疝原则上应行_________治疗。 5.腹股沟斜疝重要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当嵌顿的内容物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来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这种疝称为Littre疝。 2.腹壁切口疝的重要原因是手术操作不当。 三、选择题 [A型题] 1.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____D_____。 A.慢性咳嗽 B.长期便秘 C.排尿困难 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壁缺损 E.经常从事导致腹受苦内压增高的工作

2.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____E_____。 A.盲肠 B.阑尾 C.大网膜 D.膀胱 E.小肠 3.腹外疝的疝环位置相当于疝囊的_____D____。 A.底部 B.体部 C.颈体交界部 D.颈部 E.以上都不对 4.左侧腹股沟滑动性疝,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_C_____。 A.属可复性疝 B.疝内容物没有小肠 C.乙状结肠是疝囊的一部分 D.最易嵌顿 E.疝块很小 5.疝囊内容物只能部分回纳入腹腔,肠壁无血循环障碍的腹外疝是____B_____。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可复性疝 D.嵌顿性疝 E.绞窄性疝 6.发生嵌顿最重要的原因是_____B____。 A.疝内容物大,疝囊小 B.疝环小,腹压剧增 C.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 D.疝囊颈部水肿 E.疝内容物弹性差 7.腹外疝嵌顿是指____C_____。 A.所有不能回纳的腹外疝 B.内容物与疝囊粘连的腹外疝 C.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的腹外疝 D.肠管成为疝囊一部分的腹外疝 E.以上都不是 8.关于腹股沟疝,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__C____。A.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B.直疝疝囊在精索后内方 C.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D.腹股沟管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E.斜疝嵌顿机会较多 9.最常见的腹外疝是____C_____。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1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一般护理 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得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一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导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本。 11昏迷、休克、高热患者分别按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 1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辅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的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2根据麻醉的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每小时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查看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区有无血肿或肿胀。检查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结、过度牵拉脱出等,记录渗出物或引流物的性状。 4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评估患者术后排尿。鼓励患者自行排尿,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采用改变排尿姿势、指导患者放松、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温水洗会阴部等方式诱导排尿。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导尿。 5做好尿引流管和尿引流袋的护理。 (1)尿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应低于膀胱的位置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勿压迫、扭折3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临床路径科室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科室整改措施 【篇一:临床路径管理整改】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 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 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 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 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 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 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 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 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 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 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 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 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 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 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 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合阳县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各临床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原则 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三、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一)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

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腹外疝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健康史,评估患者是否吸烟,有无咳嗽、便秘、手术等病史,是否腹外疝反复发作。 2、评估疝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是否回纳、有无肠梗阻或肠绞窄征象。 3、评估患者对腹外疝知识掌握程度,有无焦虑等心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减低或消除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2)嘱患者休息,疝块较大者嘱其多卧床休息。 (3)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是否有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触痛、不能回纳等嵌顿疝的发生。 (4)稳定患者情绪,向其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如需用无张力补片修补,告知该材料的优点及费用等。 2、术后护理 (1)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以减少切口张力,次日改半坐卧位。 (2)术后6~12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者需待肠道功能恢复后进流质、再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3)采用传统术式者,术后3~5天可离床活动;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者,术后可早期离床活动。 (4)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阴囊有无水肿,必要时托起阴囊。 (5)防止腹内压增高。咳嗽时协助患者用手按压切口;尿潴留者导尿;便秘者及早给缓泻剂。 (6)预防切口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健康指导】 1、出院后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预防和及时治疗可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各种疾病。 4、若疝复发,及早诊治。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发生腹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范围,有无转移性右下腹痛。 2、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了解是否有乏力、脉速、寒战、高热及感染性休克。 3、了解患者血常规,有无白细胞计数增高。 4、了解患者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知晓情况,评估患者有无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介绍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稳定患者情绪。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腹部体征,禁用止痛剂。 (3)避免增加肠内压力,禁饮、禁食,给予抗炎补液,禁用泻药及灌肠。禁用止痛药或热敷,以免掩盖病情。 2、术后护理 (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以及术中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 (2)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 (3)术后禁食,遵医嘱予以静脉补液、抗炎。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由流质过渡到半流、普食。 (4)观察有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出血、腹腔感染、阑尾残株炎、粪瘘等并发症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术后饮食要循序渐进,摄营养丰富的饮食;非手术治疗者,解释禁食目的。 2、介绍早期离床活动的意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以防肠粘连。 3、患者出院后,若出现腹痛、腹胀,及时就诊。 4、手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