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

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

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
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

一、小前提建构:三种事实及法律事实的形成在进行法律判断中,人们首先面对的是事实。事实是判断的对象,在作出法律判断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在于弄清什么是事实。

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状态,但真正有意义的是进入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事实。事实借助物

质性证据和人的陈述显现出来,弄清什么是事实,实则又是主要围绕陈述的真假展开。“我说的是事实” 指“我对客观存在状态的陈述是真的”。陈述之真假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接近事前客

观存在状态。在静态上,这里把事实区别为:(一)生活事实或原始事实。它是既存的

已发生的事实,如张三驾车在街道上以50 公里 / 小时行驶。生活事实总要由证据如测速仪的

记录(以及实验、技术鉴定、法医鉴定)来说明,否则生活事实无以复现。生活事实不总是

可以证明的,即便可以证明也是主体的认识,而主体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事实的

客观性是不可全得的。不过,事实的客观性不可全得,并不意味生活事实就不存在,否则一

切科学的探索便因失去对象而丧失意义。肯定生活事实的存在,并非求自然的客观,而是求认识符合客观,而且由于时间的未来向度,事后认识通常不能尽合而只能接近事前客观

状态。(二)证明事实。通过证据、自认和推定所证明的生活事实是证明事实。对事实

的追求围绕证据展开。由于证据决定着生活事实,为避免任意采证,证据法便具有核心意义,而如何决定证据又与裁判程序相关,程序法的功用遂显现出来。所谓“法律真实论”所反映

的事实,实际说的是依证据法、程序法合法律地用证据加以证明的生活事实,它强调的是在

还原生活事实过程中的合法律性,即合证据法和程序法性,藉此与“客观真实论”的合客观

性相区别。其思路是,既然生活事实不可全得,只好退而求合法律性的事实,于是,“法律真实论” 成了替代“客观真实论” 的方案。主张“法律真实进” 者未明确建立自己的哲学观,在我看来,这是“真理合法论” ,因为对生活事实的认定只要满足了证据法、程序法设置的证明标准即可。证据等只能证明生活事实是否及如何发生,不能解决生活事实是否具有法律(实体法)意义的问题,如 50公里 / 小时的行驶速度,只有在交通法规定了限定行驶速度如20 公里 / 小时并得到证明时,才引起张三驾车超速的法律结果,否则,此行为属于与

法律无关之领域。因而,证明事实并不必然引发法律问题。“法律真实论” 说的事实并非一定是引起实体法上法律结果的法律事实,而只是合证据法和程序法的事实(证明事实),它们可能引起法律结果,也可能不引起,证明事实不等同于法律事实。(三)法律事实。从制定法上看,只有为法律的事实构成(通说为行为构成)所规定的证明事实才是法律事实,无

规定的则不是。法律事实与事实构成同义,只不过事实构成是抽象的个案集合的“法律事实” 。在广义的规范上,法律事实是适法事实,即可以进行法律评价的事实,是案件事实,即对此

作出法律判断的事实。但在法律判断的形成中,人们面临的总是个别事实,所以,这三种事

实都是个别事实。由于法律判断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生活事实是否为可以进行法律评价的事实,是否为法律事实,在从前理解上大体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后,才再去证明生活事

实是否存在,因而,在动态上,建构小前提的过程不是生活事实一证明事实一法律事实,而

是生活事实一法律事实一证明事实。图一:事实分类及发生过程(略)建构小前提所运用的方法发生于由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由法律事实到证明事实这两个层面。由生活

事实到法律事实是“评价”或“归属”( imputation ,zurechnung )的问题,即生活事实是否符合法律的事实构成。“归属” 是凯尔森纯粹法学的基石性概念,它表明法律现象中事实与规范之间是一种归属关系,即“如果一那么”的关系,不同于自然现象中事实与事实间的一种

因果关系。后有人把凯尔森提出的归属关系概括成与“因果律”相对的“归属律”。在这一意义上,法律事实不是真正的事实,而依赖着人们的法律评价。由法律事实到证明事实是求“真”的证明问题,即生活事实是否存在,被证明存在的事实是证明事实。法律事实处于中介地位,向前联系着生活事实,向后联系着证明事实。法律事实是否出现,或能否和为何把某生活事实置于某法律规范之下,首先取决于判断者把生活事实与法律规范如何关联起来理解,

使事实一般化是小前提建构的核心含义。很明显,人们如果不了解法律规范便不能理解生活

事实的意义。理解生活事实的意义基于对法律的前理解,前理解告诉人们,何种生活事实的特

点对于法律判断可能是关键的,它起着指引判断者往何方向去查明生活事实和寻找法律规

范的作用。如乙带一瓶1000 毫升硫酸参加被批准的室外集会,他的行为是否构成我国刑法第297 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为分析方便,以下简称非法携带武器参加集会罪)。只有把乙的行为“前理解” 为可能是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才会产生硫酸是否为武器等的问题。如果将之“前理解”为企图

伤害他人,或“前理解”为去做试验,那么,硫酸是否为武器等在此案中没有意义。由此便

可发现,缺少有意义的前理解,不可能获得有关法律事实。通过前理解大体将生活事实

归入法律事实,在法律实务中,法官、律师首先做的便是查明生活事实是否属于法律处理的

事务,如果属于,再看由何种部门法、何种制度来处理。但当事人提出的生活事实是否存在,

尚待证明。对生活事实进行证明,会引起对法律事实的不同判断。如果后经查明,乙携带硫

酸不是去参加集会,而是企图伤害他人或去做试验,非法携带武器参加集会的前理解必须修正,

乙也不是此罪的犯罪嫌疑人或不是犯罪嫌疑人,携带硫酸的生活事实虽存在,但此种非法携带

武器参加集会的法律事实不存在。相反,如果查明乙携带硫酸是去参加集会,非法携

带武器参加集会的前理解得到证实,生活事实存在,法律事实也最终形成。除了上述将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解释/诠释方法外,在证明生活事实是否存在的过程中,视所求真

实的类型不同而所用方法不同:求事实的物质性之真要运用观察、实验、技术鉴定、法医鉴

定等方法(限于知识背景本文不讨论),求事实的言词描述性之真要运用归纳,演绎,尤其是

设证等方法。还须指明的是,由于民法的法律行为既是事实又是规范,在解释中,民法的法律

行为解释的性质,既是事实解释也属于法律解释。在解释方法上,除了事实解释和法律解

释用到的文义、体系等一般解释外,还有特别的不利解释方法,即如果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

上理解,应作出不利于格式合同提供方、合同起草方和合同关系优势方的解释。

二、大前提建构:寻找和建构法律规范无论从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还是从法律事实到证明事实,都要依据这些生活事实的特点在法律制度上寻找有关规范文本。寻找规范看

起来是寻找某个规范,实则涉及整个法律体系。这就首先涉及法源的问题,通常包括制定法、

判例法、习惯法、学理、道德。制定法又有许多形式。绝大多数国家对法源的顺序问题无明

确规则可循,只有瑞士民法典第 1 条作了民法典 - 习惯法 - 法官法 - 学理和惯例的顺序规定,奥地利民法典第 7 条也有类似表述。其次,寻找不同类别的规范,如公法与私法规范,还可进一步细分为部门法——子部门法——法律制度。再次,存在规范竞争,如在个人代理诉讼收

费、医疗事故处理等问题上,多有冲突。除法源、规范类别和规范竞争外,能否找到或

是否应去建构规范,主要取决于生活事实与规范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这大体包括 5 种情形:a.事实与规范关系相适应。它指对至今查明的事实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可应用。明确的规范标准,严格上指有清楚确切的数字规定(如年龄、时间、注册资本、盗窃数额、法律通过所

需的人数),它们不存在扩张或缩小的例外;宽泛上还包括有关明确列出的权限、程序、生效

范围、效力等级、主体身份、结果犯的规定。b.事实与规范关系相对适应。它意谓规

范总体明确,但存在一定扩张或缩小及自由裁量的例外,如在规范中有较为清楚定义的概念、

幅度规定、程度规定、明文示例事项,这为大多数情况。c.事实与规范关系不相适应。

它指法律有规定,但存在较大扩张或缩小及自由裁量的例外,如诚实信用、情势变更、罪刑法

定等法律原则规定;合理期限、合理注意、显失公平、恶意串通、公共利益、内容适当等价值

评判规定;情节严重或轻微、重大损失、严重后果、数额巨大、必要限度、重大误解等

程度规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内容具体确定等确定性规定;保管不善、不可抗力、明知、

危险方法等其他规定。 d.事实缺乏规范标准。对这类情形要么不应进行法律评价,如同事关

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同性恋、安乐死、吸毒,要么依据禁止法官在法律上沉默

原则应进行法律评价,前提是法律应规定而未规定,如对依校规作出的处分不服提起的诉讼,

是适用行政诉讼法还是民事诉讼法,法律本规定,但法官不能因此而拒绝受理。用来评价的

法律为法官所创造或选择。e.事实与规范关系形式相适应实质不适应。即如适用形式

合理的法律会达到不能忍受的实质不公的程度,典型情况为适用恶法,程度轻一些的如将商

品房通过概念演绎推为商品,因而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旦商品房有质量问题,便可

要求双倍赔偿。从上可见,除在情形 a 中可找到明确的法律规范,可直接通过演绎应用法律外,从 b 到 e 都存在事实与规范关系不同程度的不对称情形,这便是要进行大前提建构

即法律发现的依据,大前提建构的核心是使规范具体化。这四种不对称情形又可分为两类,

解决不对称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也各有不同。(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这又分为两种情况:在多数情况(b、 c)中,虽有法律规定,但不明确,不能直接获得具体规范,具体

规范的获得要借助法律解释方法;在少数情况(e)中,虽有法律规定,但或违背客观目的,

或不合理,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分别为客观目的探究、法律修正和正当违背法律。1.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在存在大体适合事实的法律规范,但对具体规范能否适用于某一事实因语词含义有怀疑(b、 c 情形)时,先通过解释来确定法律规范的语词含义,学界

广泛存在着“泛法律解释”倾向,即把改变法律内容、填补法律漏洞等造法活动均视为法律

解释,致使法律解释遂几乎成了法律方法的代名词,且法律解释的分类也有些不当,甚至混

乱,当予以规整。法律解释的目的是结合事实确定法律规范的语词含义。什么是法律规范的语词含义,当首问立法者的原意。立法者的原意可通过字义解释、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三种方法来获得,因此,法律解释的范围仅限于这三种。这三种方法首先是解释学说,尔

后成为法律解释的应用惯例,鲜有制定法对它们予以规定。它们在法律应用中惯常的运用次

序按字义、体系和历史排列,但并非像财产继承顺序一样,不可逾越。优先运用哪一种,也

决非任意的,取决于各种解释在实体领域的重要性,并要对优先性作出论证。法律解释一般以字义为始,因为立法者力图将其原意反映在字义上。字义解释发生于字义不能恰当地

应用于事实,在此,是事实决定着字义清不清楚,脱离了事实便不存在此问题。字义解释包

括对字义的扩大、限制和字面含义(平义)三种,扩大与否是看字义是小于还是大于立法者

的原意。例如,立法法第42 条中的“法律解释” ,在字义上可包括对行政法规的解释,而按

立法者的原意,则应限制在解释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上。在确定字义时判断者常困顿于下列

选择:日常的还是法律的字义;实际的还是可能的字义;一般的还是专门的法律字义;地方

的和个人的还是全国的和普通人固定的理解;立法时的还是今天的字义。在字义解释不能释疑时,便寻求体系解释,也即在其他规范或其他法律中找答案。体系解释存在的根据在于,

法律应是一个内在统一的体系,具体规范是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在进行

体系解释时,必须考虑法律体系内部的效力等级。它分为两重关系,在水平关系上,即在同位

阶法律上,解释准则是:时间上看,后法优于前法或新法优于旧法;内容确定性上

看,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在垂直关系上,即在异位阶法律上,解释准则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一切法要合乎宪法。其中,合宪解释是为了保证法律体系的精神一致性,因此为体系解释之

主要内容,不可与体系解释并立。但在上位法与下位法内容一致且同时适用同一事实行为时,下位法居优。在此,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样适用,因为下位法一般是特别法。采用上位法的情况为,下位法的内容与上位法抵触。另外,如对下位法存有多种解释之可能,选择的方法

是看哪个更接近上位法,上位法在此起着标准的作用。表一:效力等级与解释准则(附表略)在体系解释也不能给出具体规范时,历史解释便出场,它力图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立法者的原意。但人们对历史解释追寻的目标存在着分歧:一是立法者的主观意志,小到立

法者如何理解某个概念,大到立法者如何设定法律的目的,这是所谓生观解释的目标;一是

法律本身的意志,法律一旦诞生,便可独立于立法者的主观意志,这是所谓客观解释的目标。二者有重合,也有分离,尤其是存在久远的法律,立法者当时不可能完全顾及百年之后的局

面。在当代,客观解释占上风,当然也有中间立场。关于法律解释的体系构成,如果将

解释的含义限定在以追寻立法者原意上,流行的客观目的解释则不属解释,比较法解释也并

不构成单独一类且并非解释,人们在运用其他方法中均可采用比较方式,如中西“司法解释”的字面含义比较,中美产品责任法的客观目的比较,比较的目的是增强说服力或寻找根据。

同理,社会学解释不是解释,而是从社会事实角度论证结论的合理性,属法律论证,如在

一些地方,前店后舍两用的房屋、船民用作打鱼并生活的渔船,习惯上被理解成住宅,这种

理解与立法者原意无关。

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测试题目

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测试题目 1、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B、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公务员、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2、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其核心是(C)。 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公务员、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3、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B)。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国家 D、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国家 4、目前,我这法治建设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D)。 A、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B、很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守法、执法意识 C、法律不权威,甚至某些法律的权威性丧失 D、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基础、灵魂是(B)。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确保法律的权威性 6、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C)。 A、“三个代表”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宪法 D、邓小平理论 7、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A)部宪法。 A、4 B、1 C、3 D、2 8、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实行(D)负责制。 A、委员会 B、政府全体会议 C、政府常务会议与行政首长 D、行政首长 9、在我国,行政立法权是指制定(C)的权力。 A、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 B、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部分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实用法律基础例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单项选择题 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C. 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D. 既是该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7. 王某今年 17 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王某 8. 李小姐在成衣店加工连衣裙两条,取衣服时,因钱没带够,李小姐将手表留下,说过两天来交加工费 时一并取回。店主同意。成衣店对李小姐的手表享有( C )。 实用法律基础例题 1 1. 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2. A.国家意志性 B.权利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社会关系 列不属于我国法的渊源的是( A.经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 B.特别行政区的法 C.行政法规 D.党的政策 3. 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A. 16 周岁 B. 15 周岁 C. 20 周岁 D. 18 周岁 4. 面(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 行政许可 B. 行政征收 C. 行政立法 D. 行政处罚 5. A. 该社会组织的行为 B. 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6.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 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恶意串通 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 D )的体现。 A .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是( C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 抵押权 B. 质押权 C. 留置权 D.使用权

9. 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A. 分公司 B.子公司 C.车间 D.科室 10. 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 C )。 A. 由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B .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C.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D.由代理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1. ( A )是债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发生根据。 14. 某护士在给病人打青霉素时, 忘记做皮试,结果导致病人死亡, 某护士行为时的心态是 ( D )。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间接故意 C.直接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5. 被告人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 确实、充分,但对张某犯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判决的刑罚不当。一审判决两罪刑罚为“有期徒刑 3 年和 9 年,合并执行 10 年”,而正确量刑应为有期徒刑 5 年和 9 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应 ( C )。 A. 直接改判两罪刑罚为 5年和 9 年,合并执行 11年 B. 直接改判两罪刑罚为 5年和 9 年,合并执行 13 年 C. 维持原判 D. 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 、不定项选择题 1.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 abc )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A. 合同 B.不当得利 1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 D A. 涉及国家秘密案件不公开审理 C.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 13.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 B.从新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是不正确的。 B. 有关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 D.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C )。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大全

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一、单项选择( 每题1 分,共2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面对于德治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治与德治一样,都属于政治文明; B 、法治与德治一样,同属于精神文明; C 、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 D 、法治属于精神文明,德治属于政治文明 2 、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甲公司不承担责任; B .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 C .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 D .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 3 .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后甲发现,向乙追索。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 B .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 C .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D .甲乙共同拥有奇石的所有权 4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取回砒霜。李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 C .犯罪未遂; D .犯罪预备 5 .王先生驾车前往某酒店就餐,将轿车停在酒店停车场内。饭后驾车离去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称:“已经给你洗了车,请付洗车费5 元。”王先生表示“我并未让你们帮我洗车”,双方发生争执。本案应如何处理? A .基于不当得利,王先生须返还5 元; B .基于无因管理,王先生须支付5 元; C .基于合同关系,王先生须支付 5 元; D .无法律依据,王先生无须支付5 元 6 、由法律规范所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形或现象是 A 、法律事件; B 、法律行为; C 、法律事实; D 、法律规范 7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普通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A 、6 个月; B 、1 年; C 、2 年; D 、20 年 8、合同法的核心内容是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11.增值税属于( )。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百度文库专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医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医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 (本试卷共35题。前15题每题2分,后20题为多选题每题3、5分,共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中华群众共以及国执业医师法》得施行时间就是()。 A、1998年5月1日B、l999年5月1日C、1998年6月1日 D、l999年6月1日E、l999年6月6日 2、主管全国医师得工作部分(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分 B、国度药品监督办理部分 C、国务院规划生养行政部分 D、省级卫生行政部分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分以及国务院规划生养行政部分 3、医师具备以下哪1个条件,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群众政府卫生行政部分声请注册( )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尝试使用期满一年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尝试使用期满一年 C、取得医师资格D、参加医师资格考试E、取得技师资格 4、申请个体行医得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几年( )。 A、3 B、5 C、4D、6 E、7 5、医师在哪一种情况下,准予注册得卫生行政部分不能注销注册()。 A、受刑事处罚得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得 C、因业务程度定期查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查核合格得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得 E、受刑事处罚收押得 6、国度对于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贡献得医师给予( )。 A、奖励 B、晋级 C、奖赏 D、吸引E、重用 7、医师业务程度、工作成绩定期查核不合格得,县级以上群众政府卫生行政部分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几个月( )。 A、3 B、3-6 C、6 D、6~9 E、8 8、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隐匿、伪造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得行为时,应负得法令责任不包括()。 A、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B、情节严重得,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C、罚款5000元以上 D、构成犯罪得,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罚款3000元以上 9、未经核准擅自创办医疗机构行医得,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分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罚款( )。 A、5万元以上 B、l0万元以上 C、5万元以下D、l0万元以下E、l0万元1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下面所开列哪项行为应负法令责任()。 A使用未经核准使用得药品、消毒药剂以及医疗器械;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 C、介入所在机构得人民有参与国事得权办理 D、对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实用法律基础例题(含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例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 法是以(B)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 B.权利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社会关系 2. 下列不属于我国法的渊源的是( D ) A.经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 B.特别行政区的法 C.行政法规 D.党的政策 3. 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 A.16周岁 B.15周岁 C.20周岁 D.18周岁 4.下面( C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征收 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 5. 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B ) A.该社会组织的行为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D.既是该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6.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恶意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 D )的体现。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 王某今年17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王某是( C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8. 李小姐在成衣店加工连衣裙两条,取衣服时,因钱没带够,李小姐将手表留下,说过两天来交加工费时一并取回。店主同意。成衣店对李小姐的手表享有( C )。 A.抵押权 B.质押权 C.留臵权 D.使用权 9. 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B )。 A.分公司 B.子公司 C.车间 D.科室 10. 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C )。 A.由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B.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C.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D.由代理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1.( A )是债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发生根据。 A.合同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1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D )是不正确的。 A.涉及国家秘密案件不公开审理 B.有关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 C.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 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13.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C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14. 某护士在给病人打青霉素时,忘记做皮试,结果导致病人死亡,某护士行为时的心态是( D )。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间接故意 C.直接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5. 被告人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对张某犯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判决的刑罚不当。一审判决两罪刑罚为“有期徒刑3年和9年,合并执行10年”,而正确量刑应为有期徒刑5年和9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应( C )。 A.直接改判两罪刑罚为5年和9年,合并执行11年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为5年和9年,合并执行13年 C.维持原判 D.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abc )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最新医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医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 (本试卷共35题。前15题每题2分,后20题为多选题每题3.5分,共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中华群众共以及国执业医师法》的施行时间是( )。 A.1998年5月1日 B.l999年5月1日 C.1998年6月1日 D.l999年6月1日 E.l999年6月6日 2.主管全国医师的工作部分( )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分 B.国度药品监督办理部分 C.国务院规划生养行政部分 D.省级卫生行政部分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分以及国务院规划生养行政部分 3.医师具备以下哪1个条件,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群众政府卫生行政部分声请注册( )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尝试使用期满一年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尝试使用期满一年 C.取得医师资格 D.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E.取得技师资格 4.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几年( )。 A.3 B.5 C.4 D.6 E.7 5.医师在哪一种情况下,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分不能注销注册( )。 A.受刑事处罚的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 C.因业务程度定期查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查核合格的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E.受刑事处罚收押的 6.国度对于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医师给予( )。 A.奖励 B.晋级 C.奖赏 D.吸引 E.重用 7.医师业务程度、工作成绩定期查核不合格的,县级以上群众政府卫生行政部分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几个月( )。 A.3 B.3-6 C.6 D.6~9 E.8 8.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隐匿、伪造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行为时,应负的法令责任不包括( )。 A.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B.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C.罚款5000元以上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罚款3000元以上 9.未经核准擅自创办医疗机构行医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分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罚款( )。 A.5万元以上 B.l0万元以上 C.5万元以下 D.l0万元以下 E.l0万元 1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下面所开列哪项行为应负法令责任( )。 A使用未经核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以及医疗器械;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 C.介入所在机构的人民有参与国事的权办理 D.对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实用法律基础复习题

1.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3.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4.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5.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6.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7.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8.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9.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10.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 11.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12.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13.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 14.行政诉讼费用由原、被告双方分担。(×) 15.如果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该证人就应该回避。(×) 1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17.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18.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19.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20.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1.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 ) A.概括性特征 B.普遍性特征 C.规范性特征 D.严谨性特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 A.委托性法律规范 B.命令性法律规范 C.禁止性法律规范 D.授权性法律规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5.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后果 D.法律事实 6.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 A.社会性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7.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 ) A.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B.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9.决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下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不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 ) A.省人民代表大会 B.乡人民代表大会 C.县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 A.国务院 B.国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试卷(带答案)88919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凡是有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危及生命安全的问题均属(B) (A)火险隐患(B)一般火险隐患(C) 火灾隐患(D)重大火灾隐患2.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器主要应防止(A) (A)高温(B)受潮(C)环境温度(D)干燥 3.扑救汽油火灾最好使用(D) (A)水(B)二氧化碳(C)1211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 4.能够有效的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终止的物质称为(A)。 (A)灭火剂(B)阻火剂(C)还原剂(D)氧化剂 5、为确保安全,应严格控制管道输送的(B),进入长输管道的天然气应经 过净化处理,达到输送标准。 (A)数量(B)质量(C)时间(D)年限 6、要严格管道、设备受压和泄压保护设施的管理,防止因承压能力超限引起的 (B)。 (A)变形(B)爆炸(C)损坏(D)报废 7、经常检查站场的厂房、仪表间、线路、阀室等处的天然气浓度,(C)漏气和 天然气聚集。 (A)检查(B)测量(C)防止(D)担心 8、发生工伤事故后,如果有关人员(B ),应对其从重处罚。 (A)玩忽职守,不处理 (B)依仗权势擅自处理 (C)扣押拖延执行“安全生产指令” (D)不制定安全措施,对职工不进行安全教育 9、安全生产必须贯彻(D )的指导方针。 (A)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 (C) 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D)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10、管道沿线重点部位设置的警示牌中的文字内容,主要来自(D)。 (A)设计标准(B)管理规定(C)上级文件(D)保护条例

11、防火防爆的原理和方法就是设法消除造成燃烧和爆炸的(C)条件。(A)适合(B)引发(C)三个(D)二个 12、(B)是消防中广泛应用的天然灭火剂。 (A)泡沫(B)水(C)砂(D)四氯化碳 13、在常温常压下,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B)。 (A)5%~10%(B)5%~15%(C)7%~14%(D)15%~25% 14、可用于电气设备、精密仪器、文件等火灾的灭火剂有(B)。 (A) 泡沫灭火剂(B)二氧化碳(C)水(D)红卫“九一二”灭火剂 15、劳动保护的任务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D)。 (A)安全(B)健康(C)不受意外伤害(D)安全与健康 16、气体的化学活泼性越强,氧化性越强,其火灾危险性越大,这种说法对吗?A (A)对(B)不对(C)不全对(D)不确定 17、根据我国规定的安全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用(D)颜色表示。(A)红(B)蓝(C)黄(D)绿 18、属重伤事故。B (A)食指轧断一节(B)大拇指轧断一节 ( C)脚趾轧断两只(D)中指轧断一节 19、安全管理根本性问题有两个方面,即抓对安全管理的(D)、安全组织和技术措施。 (A)领导(B)监督(C)检查(D)正确态度 20、为了确保输气管道安全可靠的运行,必须从设计、施工、(C)、日常运行管理、维修等各个环节切实抓好安全工作。 (A)选择管材(B)管线焊接(C)投产试运(D)输送能力21、灭火器喷枪喷嘴至110KV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A)m。 (A)3 (B)4 (C) 5 (D) 8 22、用于扑灭精密仪器、贵重设备、档案资料及带电设备火灾的灭火器是(D)灭火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4) 第一部分选择题 ( 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 涂 均无分。 C 】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 法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规定:故意伤人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 D 】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的政体是【 C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D 下列关于我国选 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 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 是 】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 C 】 5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A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 200 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 6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 A 以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 为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 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 C 】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法性特征 D 排他性特征 B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 是【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 一般 C.可以 D.不能 4. 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 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 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 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 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 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 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 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B)处罚。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 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 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2 分)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应重新进行培训,培训后重新考核) 3.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 4.人字梯须具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5.用电安全要求: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 6.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7.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8.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5 米。(√) 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0.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服从管理,所以对违章指挥仍要服从。(×)(从业人员应当服从的是正当、合理的管理,对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有权拒绝。)

11.从业人员享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 )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2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C )起施行。 A.2002 年 9 月 1 日 B.2002 年 10 月 1 日 C.2002 年 11 月 1 日 2.机械在运转状态下,操作人员(C ) 。 A.对机械进行加油清扫 B.可与旁人聊天 C.严禁拆除安全装置 3.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B )。 A.教育和考核 B.教育和培训 C.培训和考核 4.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D)。 A.应立即搬离现场 B 应马上送往医院 C 应立即做人工呼吸 D 应立即实行现场急救 5.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A)制度。 A.淘汰 B.改造 C.封存 6.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 B ) A.硬底鞋 B.软底防滑鞋 C.普通胶鞋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的政体是【C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5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 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B】 A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法性特征 D 排他性特征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 9 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 A 自主选择权 B 公平交易权 C 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 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 A 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 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D】 A 公平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 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

完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信念是指 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分析:理想信念含义问题在第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中有详细介绍;13页 参考答案:D.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分析: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的四种类型。要求掌握每种类型的包含的内容。17页 参考答案: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工业化B.实现共产主义

医学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0全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A医疗救济

B困难补助 C医疗救助 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级。 A 4;4 B 3;4 C 5;4 D 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A 1 B 3 C 5 D 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18~55周岁 B 18~50周岁 C 16~55周岁 D 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A 设区的市 B 县 C 省 D 国家 13.《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 A 3 B 2 C 5 D 4 14.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