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弟子规第四讲教案“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弟子规第四讲教案“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弟子规第四讲教案“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弟子规第四讲教案“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弟子规》第四讲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讲课时间:二00九年八月一日

地点:衡山路二号,欧莱雅培训中心

教学详案

一开宗明义

今天来了许多新朋友,有我的父母老师、同学同事、朋友邻居,说实话,有为人父母的的,有当老师校长的,你们来看看我们这个弟子规义务学习营到底在干些什么?值不值得下次再来。

昔日的同学少年,今天已经为人父母,儿女绕膝。从小读书,有没有一门课告诉我们怎么当父母的?我们为孩子设计了锦绣前程:一岁儿歌,两岁唐诗,三岁钢琴,四岁书法,几门外语,种种运动,学习一路领先、高中毕业出国,学业有成创份家业。社会上各种早教班、补课班应愿而生,有教知识的,没有教真理的,五花八门让我们无所适从。活到老学到老,但这个学习除了计划拿一个个文凭,有没有包括道德品格上的终生学习?在手忙脚乱中,我们遗憾、困惑、矛盾、争吵,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怕错过了教育的黄金期,同时又被现代升学、就职的压力、环境污染、让我们已经开始自己的孩子提前辗转反侧。

我们拿什么来爱孩子?我们拿什么来教孩子?

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板书)

孔子老师讲的是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先后顺序,也是一个人学会做人的先后顺序。先学会做人,学知识是最后一项。现实社会则要求孩子“全力以赴去学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的行为,最后培养出来的是“木材”?是“人才”?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而知识就像这棵树的枝干,拥有广博的知识使整棵树郁郁葱葱,累累硕果。但如果一棵树的树干部分很细,枝干却过繁过茂,树干则难以承受枝干的重量,稍有风吹草动、天灾人祸整棵树便会有折断的可能。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先生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对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板书)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各科知识,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如果做人做不好,知识越多、地位越高,给自己或他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为什么学历都那么高、看过的书那么多,结果连看到人不会露个笑脸,因为这些读的书拿来干什么?考试用,跟生活脱节。所以可能是硕士、博士离婚率最高。为什么书念得多的人反而连包容、连宽恕、连爱护别人都不会?问题在哪?书给了他什么?「长浮华」。他觉得我学历这么高,你都得听我的,这样绝对搞得众叛亲离。所以「余力学文」,学了文一定要去力行,不然会「长浮华,成何人」。

谁要学?我们每个人。

怎么学?每天读,时时做。家里做给孩子看,工作中做给同事看、交往中做给朋友看。不是做作的假做,是真做、个人、家庭、社会真受益。

觉得只要自己孩子好了就好了,对吗?社会上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突如其来的灾祸,都不是平白无故地发生,无不叫人反省深思。贾俊老师上节课提到的马加爵事例叫人痛心,身为一个大学生拔刀杀害了他的四个同学。如果明白「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他就不可能因为同学的讥笑而拔刀杀人,而他的同学如果知道「兄道友,弟道恭」,「勿谄富,勿骄贫」,就不会因讥笑他而遭此横祸根了。

天地万物息息相关,个人、家庭、国家、世界、地球、宇宙,我们紧密相连。“独善其身”能做到,“独保自家”、“独保自儿”绝对做不到。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教育自己,也要同时周围的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无不时刻影响着世间万物。

别的孩子都在学这学那,我们光学做人,不是赶不上,落后了?我们是落后了,落后在学圣贤的智慧太晚。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能兄弟睦,朝起早,夜眠迟,步从容、立端正,知道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学习时心眼口、信皆要。

难道我们还怕他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学习的动力来自发自愿地读书,没有以天下为

己任的抱负来成长为顶天地的一根中流砥柱吗?

现在社会,物以稀为怪,你在路上遇到老师给他行鞠躬礼,我们在大街上捡垃圾,有些人会觉得,老怪的。“德不孤,必有邻”(板书)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我们不是今天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这个义务学习营的发起人,她不图任何名利,不是一位妈妈也不是一位老师,却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精神,不忍看到更多的家庭子女不孝、夫妻反目造成人间悲剧,不忍这世界再继续混浊下去,发心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一开始我们这些人都觉得自己都很差劲,怎么可以站上台?但是她身体体力,带头讲课,印书、找资料、策划,鼓励我们轮流教学,甚至愿意跪谢发心讲课的老师。

我们被感动了,被点醒了,被受益了,我自己一个老师,我为儿子教育烦恼、忧虑、争吵过。

还没有一本教材让我如此深深感动,茶食不思、推敲失眠,在备课的过程中,几次停笔掩面而泣,因为面对圣贤,不能抬头。想起自己对去世的外婆没有尽孝、对眼前的爸妈没有尽责、对乡下的公公没有尽诚,对老公没有尽照顾,对朋友同事没有尽信,对教育孩子没有尽心。

但是来得及,这一个月来,我开始改变了,我的孩子有了进步,我觉得人生有方向了。

《弟子规》的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板书)

“我欲仁,斯仁至矣”(板书)我真想去行仁,力行《弟子规》,正确的人生方向已经确定,不知不觉中就能成为一个仁德的人。

二集体朗读《弟子规》

三讲学“入则孝”

出示:入则孝

1正文第一部分标题:“入则孝”,谁来写个“孝”字?说说这个字的意思。(“孝”字的写法是“老”字下面变成儿子的“子”,老的护佑着小的,小的肩上背负着老的,上下两代紧密结合。让孩子孝顺父母,还要让父母护佑着孩子,“父慈子孝”;从“孝”的造字组成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多么重视家庭和睦。)

每个中文汉字都有个故事,有思想。小朋友,你们在写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对待哦。

2什么是“入则孝”?(在家孝顺父母)

为什么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呢?(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四学习“父母呼,应勿缓”

1第一、二句话:父母呼,应勿缓

(板书)父母呼,应勿缓

2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亲脆的鸟叫、潺潺的流水、汽车喇叭声…谁能来举例说出一种声音的名称?(轮流说)

3在这么多的声音中有的,有些我们好喜欢,有些声音不受大家欢迎。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母亲就是我们的妈妈,妈妈在呼唤谁?自己的孩子。

4今天多少位妈妈带了孩子来了?我们就请这位妈妈来呼唤您的孩子?(妈妈喊,孩子回应。)

我们听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也听到了世界上最可爱的声音,孩子的答应声。您第一次呼唤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

他回答您了吗?没有声音,但我感觉到了他的回答。

5世界上还少不了另外一种动听的声音,那就是爸爸的呼唤。请在场的爸爸呼唤自己的孩子。

我们听到了什么?父母的呼唤,孩子的答应。

6“呼”字怎么写?(请小朋友上来写)

谁来组词:呼吸、呼唤,呼应

7中国有2500个常用字,目前最全的汉字字库显示我国有汉字九万多个> 汉字,古人造字的时候,为什么这两个“呼”是同一个字?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吗?你别无选择。呼吸对我们重要吗?用同样的字,就说明这呼唤对我们就像呼吸一样重要。爸爸妈妈给我们带来了生命,让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呼吸,他们对我们的呼唤如同我们的生命一样宝贵。所以《弟子规》的开篇正文第一句就是“父母呼”,说文解字:“呼”

板书:呼

(父母的)呼唤(子女的)呼吸

父母一呼唤你?你就要怎么样?

出示:应勿缓

什么是“应”?答应。“缓”呢?缓慢。“勿缓”呢?不能慢,要快。

呼吸能慢下来吗?答应父母的呼唤,就像你的呼吸一样,回应不能慢下来,不能停下来。

板书

父母

(父母的)呼唤(子女的)呼吸

勿缓

为什么要快?(不能让大人着急)

你什么时候呼唤你的爸爸妈妈?(肚子饿了,作业遇到难题,这些都是在你寻求帮助、等待关爱的时候)你一喊,是不是就有答应了?

父母对你的答应来得那么快,那么你的回应是不是应该更快?

8还有长辈、亲人,请在场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呼唤自己的孩子。

9看看您的周围,坐着您的朋友、同窗,不管您和你周围的人是否认识,让我们用同样的真诚和爱意来呼唤他/她,来答应他/她。

活动:声声呼唤

活动规则:每人呼唤一个在场的人,认识的喊名字,不认识的就看着他/她,微微一笑,描述一下,比如:“那位叔叔”、“大哥哥”、“穿红衣的小姑娘”您站起来,答应一声,大家都要看着他/她,再就把这声呼唤再传递给下面一个人。

鼓励呼唤您不认识的人。(由晓静开始)

小结:众人呼,应勿缓。从回答自己的爸爸妈妈,你开始回答来自世界的

10我们用声音来呼唤自己的孩子、长辈、周围的人,历史上还有一位妈妈她

不是用声音来呼唤他的孩子,但是他的孩子马上感受到了妈妈的呼唤。

11看故事《啮齿心痛》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母子连心,心灵感应、至诚的心可以感应天地万物。)

(备注:有机会让弘毅爸爸说说给儿子叫魂的故事。简诉:儿2岁时在公园玩小火车受了惊吓,发烧不退,吃药没见效,人说小孩吓掉了魂。教我们黄昏时在家外喊他的名字。他爸是唯物主义者,但是这次为了孩子就出门在小区里边走边叫儿子的名字。第二天,儿子的烧退了。也许是药起了作用,更是父母至诚的爱让儿子痊愈。)

(可以补充:有次曾参跟从孔子到了楚国,忽然感到心有些慌,他知道这是母亲在咬手指,便告别孔子回了家。问母亲是什么事,母亲说是因为太想他,才咬的手指。曾参曾几次出来做官,但每次心情都不一样。他曾说:“我父母活在世上的时候,我出来做官,只要给我三釜薪俸,近二十斗粮食作为我的俸禄,我就很开心了。我父母逝世之后,再出来做官,给我三千釜,近二十万斗粮食作为我的俸禄,因为我不能拿它来奉养双亲,心里总是感到悲伤。”)

你和你的妈妈/爸爸有感应吗?

12 游戏:

A心手相连(找父母)

游戏规则:(准备眼罩、凳子)

1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轮流参与。

2告诉孩子:在你的左边、前边、右边有三个人,有一个是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分别摸摸你的手,你也可以摸摸他的手,猜出哪个是你的爸爸妈妈。

3时间多可以多安排几个。

总结:

●问猜对的小朋友为什么知那只手是妈妈/爸爸的手?

●为什么猜错呢?(因为那位家长在握住你的手的那一刻,他/她把你当成了自

己的孩子,她/他心里流入处的真诚的爱通过轻轻的一个握手,传递到了你的手上,这份爱从你的手传到了你的心里。那一瞬间,你觉得她就是妈妈、他就是爸爸。因为真诚的爱是一样的。)

B小手敲背(找孩子)。

游戏规则:(准备一个凳子给家长坐下)

1请一位家长上来。

2 闭上眼睛后,请三位小朋友上来,轮流给大人敲背,猜出哪次是自己孩子的手在敲背。

总结:问猜对的家长猜对的原因。

为什么猜错呢?(引导小孩子、家长自己说出)

今天又一位小朋友要献给大家一份礼物。

盲童小姑娘唱歌《只要妈妈露笑脸》

五学习“父母命,行勿懒”。

1一声呼唤之后,爸爸妈妈往往接下来有话要和你说,有事情要你做啊。生活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2生活小品:小杨和儿子。

小杨喊儿子。

儿子喊妈妈。

父母为什么要呼唤你?(看你在不在,在干什么,要你来吃饭、要你快点做完作业等,这些都在让你都是在照顾你、教育你、指导你、是关心你、爱你的声音)

3(板书)“父母命,行勿懒”

说文解字:“命”

这个字面包含了什么子?(人、一、口、耳)

这张口是谁的?父母。

这只耳朵是谁的?你的。

组词:生命、命令、使命。奉命。遵命。

命:是皇帝对大臣的命令、将军对部下的指令、上级对下级的指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命:就是父母要你去做的事情,就像你的生命一样重要。你要像对待你的生命一样对待父母的关照、叮嘱。

板书

父母

(父母的)命令(自己的)生命

勿懒

4提问(小孩)你小时候摔跤了,马上喊谁?身体不舒服了,立刻告诉谁?你肚子饿了找谁要东西吃?爸妈怎么做?(你一叫,他们就来了,马上帮你解决问题,可以说有求必应)。

一声呼唤之后,爸爸妈妈有话要和你说,有事情要你做啊。我们都爱自己的身体啊,哪里不舒服了马上要解决。我们都忙啊,做作业、打电脑、忙工作。来自爸爸妈妈的要求,我们嫌烦了吗?能像爱护生命一样及时做、尽心做、尽力做吗?5请听听这首诗:《子不嫌母烦》

(旧日同窗同事9个人)集体诗朗诵

子不嫌母烦

(陈庆)

我的孩子:

哪天

如果你看到我日渐老去

反映慢慢迟钝

身体也渐渐不行

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理解我…………(杨俊)当我吃的脏兮兮

甚至已不会穿衣服

不要嘲笑我

耐心一点儿

记得我曾经花了多少时间教你这些事吗?

(魏瑾)

当我一再重复

说着同样的事情

请你不要打断我

小时候

我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同样的故事

直到你静静地睡着;

(杨淑均)

当你与我交谈时

我开始语无伦次

给我一些时间想想

如果我还是无能为力

不要责怪

对我而言重要的不是说话

而是能跟你在一起;

(徐燕)

当我累了不想洗澡时

不要羞辱我

也不要责骂我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编出多少理由只为了哄你洗澡?(林琳)当我外出

找不到家的时候

请不要生气

也不要把我一个人扔在外边

慢慢带我回家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多少次因为你迷路而焦急的找你?

(商海芳)

当我手脚颤抖

不小心砸碎饭碗的时候

请不要责骂我

记得小时候你曾经多少次将饭菜扔到地上?

当我的腿不听使唤时

请扶我一把

就像我当初扶着你踏出你人生的第一步;(赵燕)

不要生气

总有一天你会了解

你会发现

即使爸爸妈妈有许多过错

他们总是尽所能给你最好的;(齐)我爱你

我的孩子!

我爱您,我们的父母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六小结

《弟子规》里头教导的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当中来学着成就圣贤。但《弟子规》的着眼处却非常高,它的着眼处在人的自然本性,它指导我们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不良习气给磨掉,慢慢让自己的本性本善彰显出来,在生活的平凡小事当中悟圣贤之道。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在看似很平常的生活细节中,不知不觉地成就无上大道。走远路从近处开始走,登高也要从低开始一步一步地登,这样渐渐地,《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就能实现。圣贤学问我们一样可以成就,本性本善必定可以恢复,我们的人生才过得非常的有意义。

《弟子规》其实不仅是给小孩子学的,更是给大人学,然后在生活中行动出来给小孩子看的,小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在他心中扎下了根,根扎实,枝叶才能茂盛。

孝子贤孙、伟大的圣贤不是平白无故冒出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正如同孟子的母亲,孔子的母亲一样,没有好的家长,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做圣人的父母。

通过这1个小时,希望您能体会到我们中国古代圣贤的教诲,并不是高高在上、拮据螯牙的古董或者不适应现在生活的旧物,恰恰正是指引,我们上报父母老师恩、下造后代子孙福,亙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的《弟子规》学习营、公益活动,将每周六风雨无阻地进行下去,而且终生免费。您可以来听课,来和我一样讲课!

不能再等,现在、此刻、全家,我们和孩子一起学、行《弟子规》。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我们都能有无怨无悔、圆满幸福生活的人生。

最后请大家全体起立,鞠躬感谢至圣先师孔子留给我们的无价财富。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之“谨”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引导学生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将韵文读得有滋有味。 2、会悟:结合注释理解韵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会用:能根据韵文指导自己的言行,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人物的对错,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规劝。在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对他人的行为举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读文、背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动画激趣: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小伙伴,你瞧,他是——(喜羊羊)(出示喜羊羊图片) 喜羊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呀一边走一边背诵学过的《弟子规》。喜羊羊背诵的这些内容我们也学过,敢不敢和喜羊羊挑战,比他背得更好? 2、齐背《弟子规》部分内容 3、检查运用: 喜羊羊说大家背得真好,他呀想考考你们是否理解这些内容? 喜羊羊要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母亲可孝

敬了。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喜羊羊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个问题是“吃饭、走路或落座的时候应该长辈先请, 晚辈在后。《弟子规》中相应的的语句是什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喜羊羊的问题没有难倒你们,他情不自禁地说“你们太棒了!”相信你们不但会背,在生活中肯定会像《弟子规》教导的那样,做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弟子规》对我们自己的日常行为又有哪些要求呢?现在喜羊羊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朝起早》。 二、熟读成诵品味韵律 1、读正确读流利。 (1)老师领读:请同学们看着书,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2)自己练读:喜羊羊要和你们比赛,看看谁能先把课文读熟,抓紧练习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看看拼音。 (3)指名朗读。 (4)去拼音读课文。喜羊羊说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真好,可是如果去掉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教学内容

《总叙》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 一、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二、张良拾鞋 张良是我国古代两汉初期的一位大臣,年少时曾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居住。 有一天,张良闲来无事,便信步出游。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站立在桥头,老人的衣着打扮像一个贫苦的人,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 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听着这无礼的要求,张一股怒火直往上窜,想:"我与你一点不认识,凭什么要我给你拾鞋?"但当他想到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不灵便,下侨取鞋有困难时,便强压着怒火,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 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了鞋,好人做到底,穿鞋就穿鞋吧!"于是,张良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着张良哈哈大笑,一句话没说,转身而去。 老人奇怪的行为,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看着老人去的身影,一点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说:"你这孩子,还值得我来教导,你在五天后天刚亮时,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跪下来说:"是!"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急急忙忙向下邳桥赶去,谁知老人已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早早起了床,向下邳桥奔去。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迟到了。"于是,半夜时分已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

弟子规(原文,带拼音和注解)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zǒng xù 【总叙】 dìzǐguī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cìjǐn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fànàizhòng érqīnrén yǒuyúlì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zéxiào 【入则孝】 fùmǔhū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éxūshùn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zéxǐng hūnzé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gào fǎnbìmiàn jūyǒucháng yèwú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wéi gǒushànwéi zǐdào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suǒhào lìwèijùqīnsuǒwùjǐnwèi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éyǒushāng yíqīn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àiwǒxiàohénán qīnzēngwǒxiàofāng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yǒuguòjiànshǐgēng yíwúsèróuwú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búrùyuèfùjiàn hàoqìsuítàwú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 zhòuyèshìbùlí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sānnián chángbēiyèjūchùbiàn jiǔròujué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āngjìnlǐjìjìnchéng shìsǐzhěrúshìsh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大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父母呼

大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父 母呼 篇一:弟子规父母呼教案 弟子规:各位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国学老师杨老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国学课堂。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片,请大家认真看哦。等一会老师有问题要问哦。 好,动画片看完了,现在问题来了,第一个问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举手回答(黄香)非常棒, 那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动画片的主人公黄香为他的父亲做了什么事情呢?请举手回答。(第一件事情:夏天为父亲扇凉席,第二个:冬天为父亲暖被窝)对,好,小朋友们都看的非常认真,那现在老师要问了,黄香为什么要为他的父亲做这些事呀?(因为他想做)因为黄香爱父亲,体贴父亲,所以会为父亲做一些事情,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也爱爸爸妈

妈呢?(是)也会像小黄香一样去为爸爸妈(来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15993252.html, 书业网:大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父母呼)妈做一些事情吗?(会)好了,这就是孝的体现。大家看看我手上的这个字,你们都认识那些部分?(给大家展示“孝”)“孝”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老字去掉一个匕,大家看"匕"像不像一根拐杖呀?那如果一个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扔了,而孩子能够马上过来搀扶老人,这就是孝的本义。那小朋友们想想,这个孩子一定是这个老人的儿女吗?(是)(再想想,一定是吗,刚才老师讲的时候有提到这是老人的孩子吗?没有对不对,)其实呀,孝不一定是指孩子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对所有老年人的一种尊敬和爱护。 好,我们刚才学习了孝字,我相信大家都想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那怎么做才算是最乖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弟子规里面是怎么做的吧。 1、《弟子规》是古代韵文,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大家先听听那些播音艺术家们的朗诵,请认真听。在听的过程当中呢,请同学们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呢,是请大家注意个别字的读音。边听变把不懂的字、音圈出来,加深印象。第二呢,是要注意节奏和韵律。(播放录音。 2、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吧。请注意你们刚才标出来的几个字的读音。开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

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古代孝敬父母成语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

《弟子规》谨篇

jǐn【谨】 zhāo qǐzǎo yè mián chílǎo yìzhìxīcǐshí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chén bìgua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zhé jìng shǒu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guān bì zhèng niǔbìjié wà yǔlǚjù jǐn qiè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zhì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wūhuì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yīguìjié bú guì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 jiā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duìyǐn shíwù jiǎn zé shíshìkěwù guò zé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nián fāng shào wù yǐn jiǔ yǐn jiǔzuìzuìwéi chǒu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bù cōng róng lìduān zhèng yī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wù jiàn yù wù bǒyǐ wù jījù wù yáo b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huǎn jiēlián wù yǒu shēng kuān zhuǎn wān wù chù léng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zhíxūqìrú zhíyíng rù xūshìrú yǒu rén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shìwù máng máng duō cuò wù wèi nán wù qīng lü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dòu nào chǎng jué wù jìn xié pìshìjué wù wèn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jiāng rù mén wèn shú cún jiāng shàng táng shēng bìyáng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rén wèn shuíduìyǐmíng wú yǔwǒ bù fēn míng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yòn grén wù xūmíng qiú tǎng bù wèn jíwéi tōu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jiè rén wù jíshíhuán hòu yǒu jíjiè bù nán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总序>的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讲述其含义: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 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小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三字经》里,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孝敬父母,反映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冬为父暖席,夏为父驱蚊,虽然算不了什么大事,但其中的关怀和爱心,决非金钱可比拟。联想现在,有些人并没有对父母尽到关心的责任,而只是按时给父母生活费,平日借口没工夫,根本不去看望父母。这样的“孝心”,并不是最好的孝心,只是尽一下义务而已,做父母的并未从中得到真正的温暖。

《弟子规》全文拼音带解释

dìzǐ guī 弟子规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为一句,两句一韵编篡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 父母呼

《弟子规——入出孝,出则弟第二课父母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弟子规——入出孝,出则弟第二课父母呼》,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古典名著对于我们做人做事的指导意义很强。 2、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大家看大屏幕,老师给你们带来“乌鸦反哺”的故事。 乌鸦反哺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它吃。 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 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学着它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啊! 教师小结:是啊,乌鸦懂得反哺,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更应该懂得孝敬父母。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入出孝,出则弟》第2课《父母呼》,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 (板书:第2课父母呼)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第2课父母呼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静静地听老师读,用心去感受。(出示课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弟子规第四讲教案“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弟子规》第四讲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讲课时间:二00九年八月一日 地点:衡山路二号,欧莱雅培训中心

教学详案 一开宗明义 今天来了许多新朋友,有我的父母老师、同学同事、朋友邻居,说实话,有为人父母的的,有当老师校长的,你们来看看我们这个弟子规义务学习营到底在干些什么?值不值得下次再来。 昔日的同学少年,今天已经为人父母,儿女绕膝。从小读书,有没有一门课告诉我们怎么当父母的?我们为孩子设计了锦绣前程:一岁儿歌,两岁唐诗,三岁钢琴,四岁书法,几门外语,种种运动,学习一路领先、高中毕业出国,学业有成创份家业。社会上各种早教班、补课班应愿而生,有教知识的,没有教真理的,五花八门让我们无所适从。活到老学到老,但这个学习除了计划拿一个个文凭,有没有包括道德品格上的终生学习?在手忙脚乱中,我们遗憾、困惑、矛盾、争吵,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怕错过了教育的黄金期,同时又被现代升学、就职的压力、环境污染、让我们已经开始自己的孩子提前辗转反侧。 我们拿什么来爱孩子?我们拿什么来教孩子?

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板书) 孔子老师讲的是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先后顺序,也是一个人学会做人的先后顺序。先学会做人,学知识是最后一项。现实社会则要求孩子“全力以赴去学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的行为,最后培养出来的是“木材”?是“人才”?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而知识就像这棵树的枝干,拥有广博的知识使整棵树郁郁葱葱,累累硕果。但如果一棵树的树干部分很细,枝干却过繁过茂,树干则难以承受枝干的重量,稍有风吹草动、天灾人祸整棵树便会有折断的可能。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先生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对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板书)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各科知识,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如果做人做不好,知识越多、地位越高,给自己或他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为什么学历都那么高、看过的书那么多,结果连看到人不会露个笑脸,因为这些读的书拿来干什么?考试用,跟生活脱节。所以可能是硕士、博士离婚率最高。为什么书念得多的人反而连包容、连宽恕、连爱护别人都不会?问题在哪?书给了他什么?「长浮华」。他觉得我学历这么高,你都得听我的,这样绝对搞得众叛亲离。所以「余力学文」,学了文一定要去力行,不然会「长浮华,成何人」。

弟子规之父母呼教案

教案 课题《弟子规》 教学 目标 1、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2、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 的感恩之心。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弟子规 教学难点1、有感情诵读弟子规 2、理解句子意思 技术 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 教程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 二、新授引导学生复习 上节课的知识 联系生活实 际,打开学生 思路 总体感受本节 课的知识,熟 悉新内容,解 决个别生字的 发音 让学生自己体 会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集体背诵弟子规总 序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听教师范读 在教师的带领下读 一读 学生自由读一读

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播放动画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放松,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习的弟子规,应用到生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4、指名读。 5、分行比赛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8、了解意思。(播放视频) (1)、“父母呼”,“呼”就是叫 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 “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 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 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 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 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 长辈呼应勿缓;同学呼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 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 “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 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 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教师点个别生读一 读 小组比赛读 背诵 观看动画,初步了解 句意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 题 前后桌同学讨论,并 回答问题 听教师解释句意,学 生认真听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

弟子规全文解释(带拼音)

弟子规全文解释(带拼音) 【总叙】 弟dì子zǐ规guī圣shèng人rén训xùn首shǒu孝xiào弟tì次cì谨jǐn信xìn 泛fàn爱ài众zhòng而ér亲qīn仁rén有yǒu余yú力lì则zé学xué文wén 【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fù母mǔ呼hū应yìng勿wù缓huǎn父fù母mǔ命mìng行xíng 勿wù懒lǎn 父fù母mǔ教jiào须xū敬jìng听tīng父fù母mǔ责zé须xū顺shùn承chéng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

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dōng则zé温wēn夏xià则zé凊jìng晨chén则zé省xǐng 昏hūn则zé定dìng 出chū必bì告gào反fǎn必bì面miàn居jū有yǒu常cháng业yè无wú变biàn 【解释】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在二十四孝故事里,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shì虽suī小xiǎo勿wù擅shàn为wéi苟gǒu擅shàn为wéi 子zǐ道dào亏kuī 物wù虽suī小xiǎo勿wù私sī藏cáng苟gǒu 私sī藏cáng亲qīn心xīn伤shāng 【解释】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 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 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 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 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 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各地人民。 1.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4.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5.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6.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7.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8.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dì zǐ guī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à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chū zé tì 【出则弟】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父母呼》教学设计

《父母呼》教学设计 澧州实验学校蒋铭教材分析:《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者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后来经过清代学者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弟子规》浅显易懂,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单元分析:第一单元为《入则孝出则悌》,分为:总叙、《父母呼》、《亲所好》、《亲有疾》、《兄道友》、《长者立》、《国学园地一》这几个部分。文章内容编排由简入深,向我们讲述了子女孝敬父母的行为准则,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总叙”是整部《弟子规》的总纲,全书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几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办事应遵循的礼仪与规范,教导我们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原文释义:《弟子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导编写的,“弟子”就是指我们这样的小朋友。这本书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然后在行为上要合乎礼仪,说到做到,诚信做人。 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对所有人都要关心爱护,还要亲近品行好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情做好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读书和学习有益的学问。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国学小故事《董遇三余读书》(播放视频),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余”读书的意思。 父母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