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子产品接线标准

电子产品接线标准

电子产品接线标准
电子产品接线标准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规范

四川九九天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目次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一般规定 (1)

4 钳装的一般规范 (1)

5 螺装规范 (2)

6 铆接规范 (3)

7 电装的一般规范 (4)

8 电子元器件的装前处理和插装规范 (6)

9 导线的端头处理和线扎制造规范 (13)

10 手工焊接规范 (16)

11 电缆束加工规范 (20)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的装联技术规范,是设计、工艺、生产、检验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的装联。

2 引用标准

GB1360——78印制电路网络

GB152——76铆钉用通孔

3一般规范

3.1 凡是提交装联的材料、机械和电气零部件、外购件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有合格证。3.2 产品的装联应保证实物与电理原图、装配图、接线图和工艺文件一致。凡材料、机械零部件和电气元器件的代用,以及设计、工艺的更改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3.3 应根据产品的精密程度和装联零部件的特点,对装联场地的环境条件及操作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不允许在装联过程中对被装配件造成任保损坏和降低其性能。电子产品的装联一般应在温度过25±5℃,相对湿度低于75%的洁净环境中进行,装联场所应有良好的接地和防静电设施。3.4 在整个装联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帽,在装配印制电路板和镀银零部件时还应戴干细纱手套,严禁徒手拿、摸银质或镀银零件。

4 钳装的一般规范

4.1 机械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清洁。进行清洁处理后,对活动零件应重新干燥和润滑。对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零部件,清洗所用溶剂不应影响零件表面质量和造成形变。

4.2 相同的机械零部件具有互换性。也允许在装配过程中进行修配调整。

4.3 只有在设计图纸有规定时才允许对外购件在不影响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进行补加工。

4.4 机械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等可能影响设备性能的其他损伤,因装配有可能使涂复层局部损伤时,事先应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

4.5 弹性零件、如弹簧、簧片、卡圈等装配时,不允许超过弹性限度的最大负荷而造成永久性

变形。

4.6 有锁紧定位装置的零部件,在调整完毕后应定位锁紧,锁定时变化不应超过允许的范围。4.7 对要求完全固定的结构应装配牢固,不允许有歪斜、摆动、转动、位移等现象。

4.8各种橡胶、毛毡及其它非金属材料衬垫均应紧贴装配部位,不允许有裂纹或皱折

4.9 装配波导法兰盘接口时,应避免歪斜。校正时,禁止硬性扭扳造成截面变形或表面损伤。4.10 止动销,止动钉与跳步机构应能保证锁定精确、可靠、跳步灵活、清晰。控制机构应有防止扭转和松脱的保护装置。手柄和旋钮不得在轴上发生晃动和滑动。

4.11机构上的刻度盘旋动时端面跳动应小于0.5㎜,刻度盘端面到指针的距离应0.5~1.2㎜范围内,和刻度盘处理同一平面上的指针盘与刻度盘之间的间隙应为0.25~0.5㎜。

4.12螺装或铆接名牌、标牌前应先用名牌胶固定,待胶固化后再螺装或铆接。

4.13钳装完毕后,在产品内不允许有残留的金属和其他杂物。

5 螺装规范

5.1在进行螺装时,螺纹的配合应轻松自如,无过紧、过松和卡住现象。

5.2螺纹紧固零件应平稳锁紧,螺杆不歪斜,起槽无毛刺,棱角无损伤,螺钉、螺栓无滑丝现象。5.3螺钉、螺栓紧固后螺纹尾端外露长度不得小于1.5~3丝扣,螺纹连接的有效长度不得小于3丝扣。

5.4沉头螺钉紧固后,其头部应与被紧固零件的表面保持平整,允许稍低于零件表面。(对于小于M4的螺钉不低于零件表面0.3㎜,大于M5的螺钉不低于零件表面0.5㎜)。

5.5 采用螺纹连接时,为防止振动自松,按下列情况装弹簧垫图,有螺母时,弹簧垫圈安装在螺母一边,无螺母时,弹簧垫圈安装在螺钉头一边,见图1。

图1

5.6 在螺纹连接时,为防止压伤或划伤被紧固件表面或者产生接触不良按下列情况在弹簧垫圈下面装平垫圈。见图2。

a.被紧固的零件为陶瓷及胶木制品要装平垫圈;

B.零件、部件、整件的油漆面板和被镀银零件上装螺钉螺母时要装平垫圈;

C.椭圆孔和开口糟安装螺钉、螺母时要装平垫圈。

D.在面板上安装控制元件和指示元件时,元件的自带平垫圈应垫在面板外表面。

图2

5.7 在拧紧紧固零件时,应按对称交叉,分步紧固的方法,以免产生机构变形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5.8 螺装紧固程度的判别,装有弹簧垫圈的螺纹连接以弹簧垫圈的切口被压平为准,没有装弹簧垫圈的螺纹连接,螺钉,螺栓的支承面必须贴紧并压牢被紧固零件表面。

5.9 安装螺钉时,不得损伤零件表面的涂复。螺纹孔由于工艺上难以避免的原因造成与螺钉不相配,允许回丝(过扣)并随即涂以防锈剂。

5.10 木螺钉必须正直拧入,螺钉尖不得外露,木螺钉拧入后,拧出重拧不得超过一次。

6 铆接规范

6.1 铆接时,不允许铆钉在铆接孔内发生歪斜和弯曲,为此铆钉直径与铆接孔必须配合适当,,配合尺寸按gb152-76选用。

6.2 铆钉杆伸出被铆接零件表面的长度为铆钉直径1-1.5倍,太长了铆钉易弯曲,太短了铆不牢固。

6.3 铆接时,应按对称交叉顺序进行,铆接后铆钉杆不应松动。

6.4 铆接半圆头,圆柱头铆钉时,铆钉头应完全平贴于被铆零件上,被铆端应与铆窝形状一致,不允许有凹陷,缺口和明显的开裂,当要求被铆端与零件表面平整时,允许修平。

6.5 沉头铆钉铆接时,应与被铆接平面保持平整,允许略有凹下,铆钉头凹下零件表面的宽度不得超过0.2MM,对于直径在于4MM的沉头铆钉允许下凹深度不得超过04.MM。

6.6 在铆接空心铆钉时,翻边的裂口不得多于3处,其裂口深度不得超过翻边的一半。

6.7 对于铆装螺母等需要扩铆的零件,扩铆翻边后不得开裂破坏螺纹和松动,必要时允许冲点、盖铆和回丝。

6.8 铆接完毕后,如有损坏镀层现象应涂防锈漆。

7电装的一般规范

7.1产品电装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仔细检查产品的零部件和整件的外观、品种、规格和检验标志。

7.2 安装电子元器件以前,根据产品配套表仔细检查元器件、导线、电缆的外观、型号规格和合格证、需要筛选的元器件必须按有关技术条件筛选后才能装机。

7.3 为确保产品质量,同批产品的电装应保持一致。在批生产前,根据需要可先制作首件。

7.4 在电装过程中一般允许进行机械加工、特殊情况下,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机械加工。但要防止损坏已装好的零部件、元器件。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不使金属屑和其他杂物落入产品内。

7.5 部件在装置中的布局,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布置、走线等要合理,应便于元器件。零部件和

整机进行装配、查看、调整和维修。

7.6 在满足电气性能和产品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导线按最短路径铺设、便导线束电缆的活动范围与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小于5MM.

7.7 各接点之间的连接线长度要适宜,不允许绷紧,以防振断。有相对运动的接点间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并留有足够的活动余量,产品的关键部位,设计应规定采用双线双点连接。

7.8跨接裸导线与壳体或其它带电部位的距离应大于5MM,当小于5MM时应套绝缘套管或采取其它绝缘措施,相邻两点的跨接裸导线长15MM以上和不相邻两点的裸导线均应套绝缘措施。

7.9 导线、导线束,电缆的安装应避免与元器件、零部件的棱角边缘接触,如必须直接接触时,零件棱角应倒钝,当通过底板、外壳和屏蔽罩孔时,其活动部位及需要防止机械损伤的部位缠上保护层或加橡胶衬套,屏蔽线的屏蔽皮与其它接点有可能发生短路时,应采取绝缘措施。

7.10线束或电缆线卡牢固地固定在壳体、底板上和敷设在走线槽内,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能保证线束。电缆不移位,直线部分线卡距离推荐数值见图3。

图3

7.11导线束、电缆需要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线束、电缆直径的2倍。在插头外壳根据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线束的直径的5倍。

7.12 导线束,电缆一般不允许靠近高温热源,如必须靠近高温热源时,设计应采用耐高温导线和耐高温电缆或采用隔热措施。

7.13 产品内不允许有固定的导线,需要拆卸的导线一般用端套焊片的方法连接,不带焊片的导线

连接点不允许用非焊接的方法固定。

7.14 不允许把导线互相连接引长,当导线不够长或软导线与硬导线之间的连接时,应使用接线柱,接线板,铆钉等中间接点转接。

7.15 当线束,电缆从固定部分过渡到转动部分时,线束,电缆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在活动部位应套上绝缘套管或热缩管。

7.16 一个焊点最多三根导线,每根导线的截面积一般不大于0.35MM,超过3根导线可用转接点,小型、微小型继电器的接点一般只允许焊2根导线,而每根导线的截面积不大于0.2MM,印制板上每个焊接孔只允许插焊一根导线。

7.17含硫的橡胶导线或零件尽量避免靠近但不得接触银制零件和镀银零件。

7.18 屏蔽套应就近接地,并保证与机壳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在机壳或底板上装接地线或屏蔽套时,应认真消除氧化层,装接好后,在接点周围涂一层防护漆。

7.19高频电路的元器件之间应靠近布置,使连接导线尽可能短,截高频电流的非屏蔽导线相交时应尽量成90度,必须平行敷设时应尽量拉开距离或采取屏蔽措施。

7.20 产品装好后,对电子元器件的排列,导线位置应按工艺要求加以整理,并清除其内部多余物。

7.21导线和电子元器件引线绝缘的规定见表1、表2、表3。

表1

表2

(线)表3

7.22 导线、绝缘套管的颜色代用见表4

表4

8 电子元器件的装前处理和插装规范

8.1 电子元器件的清洁处理

8.1.1 对装机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查、型号、规格、数量应准确,外观无损伤,标专应清晰,如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予剔除和更换。

8.1.2 各种元器件引线搪锡前,应用无齿平口钳进行校直(密封继电器除外)、严禁用尖头钳、摄子和手拉直。

8.1.3 当元器件引线表面污染或氧化时,可用刮刀或砂纸(布)去除污物和氧化层,去除氧化层到引线根部2MM。并且不允许引线上产生刻痕。

8.1.4 凡中、小功率半导体三极管引线是可伐合金时,应避免采用刮和砂的办法去除氧化层,若其引线污染严重可用橡皮擦后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再用SD-6助焊剂进行浸锡。

8.1.5大功率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其极需要搪锡时,除可伐合金管脚外,必须将镀层全部刮除。

8.1.6电子元器件引线经去除氧化层后应用酒精洗干净。

8.2电子元器件引线搪锡

8.2.1电子元器件引线搪锡可采用电烙铁镀锡、锡锅浸锡和超声波搪锡,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搪锡、

均要求锡层均匀、光亮、牢固。

8.2.2当采用不同方法对元器件引线进行搪锡时,搪锡温度和搪锡时间参照表5进行

表5

8.2.3 在规定的搪锡时间内没有完成搪锡时,待被搪锡元器件冷却后再进行一次搪锡操作,但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当三次都未搪好锡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当原因分析清楚并采取措施后,再进行搪锡操作。

8.2.4 扁平封装的集成电路引线应先成形后再搪锡,MOS集成电路引线搪锡时,工具和人体都应良好接地。

8.2.5 元器件引线根部不搪锡长度为2-3MM,带穿线孔的器件引线搪锡长度应略过穿线孔,穿线孔内问应无残余焊料,带孔状焊管的器件要使焊料填满焊管空间。

8.2.6 凡是轴向式元器件引线时行搪锡时,一端引线搪锡后,待元器件彻底冷却才能对另一端明线进行搪锡操作。

8.2.7密封式集成电器引线搪锡时,先将引线穿一层牛皮纸或两层纱布再搪锡,以防绝缘子损伤........

8.2.8 对热敏元件引线进行搪锡时,应采取冷却措施后再进行搪锡操作。

8.2.9 非密封继电器,镀锡开关,拔动开关,插头座等,一般不宜用锡锅和超声波搪锡,可采取电烙铁镀锡,镀锡时被镀件引线应向下倾斜45度角,严禁焊剂焊料流入器件,影响镀锡效果(见图4)

8.3电子元器件引线弯曲成形

8.3.1电子元器件引线成形工具必须表面光滑,在使用时不应使元器件引线产生刻痕和损伤。

8.3.2 在引线弯曲成形过程中,不应使元器件产生本体破裂,密封损坏或开裂,也不应使引线与元器件内部连接断开。

8.3.3 从元器件终端封接处到弯曲起点的最小距离为2MM,弯曲半径应等于或大于2倍引线直径,钽电容及其有熔焊点的元器件,熔焊点到引线弯曲起点的最小距离为2MM同,见图4

图4

8.3.4 扁平封装集成电路引线成形的最小弯曲半径应有二个引线宽度,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终端封接处到弯曲起点的最小距离为1MM,MOS集成电路引线弯曲成形时,人体和金属工具应良好接地。

8.3.5 电子元器件的壳体长度小于两个焊盘孔的距离时,引线弯曲形式见图5

图5

8.3.6 电子元器件壳体长度大于或等于两个焊盘孔的距离,当元器件采用平时引线成形见图6,当采用立装时引线成形见图7

图6

图7

8.3.7 半导体三极管,线性集成电路立装,倒装引线弯曲形式见图8(其中倒装形式适用于安装高度有限,抗振性能要求较高的印制电路板装配)

图8

8.3.8 元器件引线经过弯曲成形后,引线直径的任何减小成变形均不应超过原来引线直径的10%。

8.3.9 当引线弯曲不当时,原弯曲半径在1-2倍引线直径内,可以娇直并在原处再弯曲一次,而当原弯曲半径大于2倍引线直径时允许再弯二次。

8.3.10 元器件引线弯曲成形,必须做到元器件安装后,型号规格的标记向上,

8.3.11元器件引线弯曲成型后应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加以保护,MOS集成电路容易受静电的损坏,因此必须放在屏蔽盒内。

8.4电子元器件的插装

8.4.1电子元器件的插装主要是将成形好的元器件按装联工序依次插入印制电路板进行装联,印制电路板组装件包括所有电子元器件和附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插装,插装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中规定各道工序。

8.4.2 电子元器件的插装顺序原则上是先低后高(先电阻、电感后半导体管)先轻后重(先电容后继电器)先一般后特殊(先分离元件后集成电路)。

8.4.3 元件底部距离印制电路板板面的间距一般为0-2MM,器件底部距印制电路板板面的间距一般应大于或等于5MM,同一批产品的同一类元器件插装高度应保持一致,

8.4.4 扁平封装的集成电路装联时型号规格标记必须在上面,严禁反装,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空端应焊接在相应的印制导线上。

8.4.5 扁平封装集成电路下表面离印制板的高度一般为0.5-1MM,引线最小焊接长度为2.5-3MM,引线应放置在印制导线的中间。

8.4.6 MOS集成电路在装联过程中,人体和电烙铁必须良好接地,

8.4.7 元器件引线或壳体至印制板边缘的距离,无导轨时不小于2MM,有导轨时不小于3MM,

8.4.8 安装在印制板上的元器件不允许相碰,元器件壳体与其他元器件的引线之间,元器件的带电部位之间,以及带电部位与接地部位之间的距离小于2MM时,其引线,带电部位应套绝缘套管。

8.4.9 在防振性能要求高的产品中,较大或较重的元器件应安装牢固,可采用胶粘,灌封和绑扎等措施。

8.4.10 插装好的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组装件上的排列必须做到型号规格的标记向上,方向应是电路板组件按设计图纸放置。平装元件标记从左到右认读,立装元件标记从下到上认读。

8.4.11平装元器件插装后,元器件轴线与印制板应基本保持平行,其与印制板水平的误差应小于1.5MM见图9

见图9

8.4.12 印制电路板上几种典型电子元器件插装形式如图10、11、12

图10

图11

图12

8.4.13 印制电路板组装件上几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插装形式

8.4.14 在接点间固定元器件引线时,不应将引线绷紧,以防止温度变化时对接点或元器件产生拉应力或剪应力。

8.4.15 印制电路板上元器件安装孔距应符合GB1360-78印制电路网络。同一尺寸的元器件,安装孔距应统一。

8.4.16 不允许用接长元器件引线的方法进行安装,元器件引线的单端跨接长度不应超过20MM 8.4.17元器件插装完后的印制电路板组装件必须认真清洗,不论采用哪一种清洗方法,均要求干净,组件无多余物,组件板上无焊剂一斑迹。

9导线的端头处理和线扎制造规范

9.1导线的端头处理

9.1.1导线的规格应根据电流大小,电压高低,频率范围及使用条件合理选用,铜芯线通过的安全电流值按5--7A每平方毫米截面计算。

9.1.2导线的外观应平直,清洁。绝缘层无损伤、变质,内部芯线和屏蔽线的金属编织层不应锈蚀。

9.1.3导线脱头时,绝缘层、屏蔽层以及护套要整齐,导电线芯不应被割伤、卷曲或产生刻痕。热脱法所引起的绝缘层或护套变色应尽量少,变色长度最多不超过2MM。

9.1.4导线下料切割应整齐,不损伤导线。下料长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其下线误码差参照表6

表6

9.1.5 对纤维编织线的外绝缘层或保护套,脱头后应采取措施使脱头端编织不松散,对纤维绕包的内绝缘层脱头时也应采用涂胶、扎线等措施使其不外露。

9.1.6 屏蔽线和端头处理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留一定的不屏蔽长度,工作电压在500V以下的留

10-15MM,工作电压500-3000V的留15-20MM,工作电压在3000V以上的留20-30MM,屏蔽线的脱头端采取扎线,套套管等措施使金属编织层不松散,屏蔽层的金属丝不得刺伤屏蔽线的绝缘层。9.1.7屏蔽线的接地引线根据装联情况可以利用金属编织本身,也可另外用接地导线引出,接地导

线与金属编织层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9.1.8 端头脱去绝缘层多股绞合导电线芯应按原胶合方向绞合,绞合应均匀顺直,松紧适宜,不应曲卷或单股越出,不得损伤线芯或使线芯断电,见图13

见图13

9.1.9 端头脱去绝缘层的导电线芯应及时浸锡,浸过锡的线芯表面应光洁平滑,锡层分布均匀,略显线芯轮廓,线芯根部不浸锡长度为1-2MM,见图14

见图14

9.1.10 导线端头按设计文件的线号,按工艺文件规定的方法作标记,标记可直接作在导线上,也可作在套在导线端头的绝缘套管上,见图15

见图15

9.1.11 导线标记可用甲基紫溶液书写,也可用热压印字法打印,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按工艺文件的规定,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要求标记整齐,清晰。

9.2布线

9.2.1 同一方向的导线应扎成导线束,线束绑扎前应严格按线扎图或扎线样板进行布线,线扎中的导线应按最短线敷设,布线应平直整齐,先布屏蔽线,再布绞合线、短线、最后布长线。

9.2.2 线扎中导线较多时,允许有1-3根备用线,备用线的长度和截面积以线扎中最长最粗的导线为准。

9.2.3 线扎的各段长度和导线的抽头长度应符合线扎图的规定,抽头长度应考虑2-3次反复余量,线扎尺寸检验见图16

图16

9.2.4 线扎中的导线排列要求尽量平整,无交叉现象,线扎的分支或导线的抽头要求从线扎中的侧下分出。

9.2.5 布好线后应严格检查,校对导线的数量、规格、牌号、颜色和出头是否正确,如有遗漏或错布应立即补齐和纠正。

9.3扎线

9.3.1扎线选用尼龙扎线带,扎线的长度、粗细根据线扎的直径决定,间距参照表7。

表7

线扎直径(MM) 节间距离(MM)

10以下12-15

10-30 15-20

30以上20-30

9.3.2 线束的绑扎应松紧适当,既不损伤导线绝缘层又不散扣。

电子产品的设计要求

电子产品的设计要求 温州市科技职业学院田祖德 电子产品在设计前必须要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在设计产品时要求弄清楚我们所设计的产品是运往什么地方,这些产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及使用者。使用人员从专业技术人员扩展到办公人员,甚至到一般家庭中的老人、妇女、儿童。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已经在很大的使用范围内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其周围的环境安全。 因此,我们在设计电路时不单是考虑电路的正确与否,还要考虑产品的整体结构及安全性能。 电子产品的安全设计一般原则: 1.电子产品和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得对使用人员以及周围的环境造成危险。 2.设备在单一的故障条件下,不得对使用人员以用周围的环境造成危险。 3.设备在预期的各种环境应力条件下,不会由于受外界影响而变的不安全。 电子产品的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电子产品的安全要求: 1.防电击: 电子产品及设备防电击是所有用电设备的最起码的要求。为此任何电子产品都必须具有足够的防触电的措施。 2.防能量危险: 大电流输出端短路,能造成打火、熔化金属、引起火灾,所以低压电路也能存在危险。 3.防着火: 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的格料,一般要使用阻燃料,着火后烟雾小,毒气小的材料做外壳,意外发生火害警情时,不会产生二次着火,烟雾小不影响工作人员逃生,中毒的机会就小。 4.防高温: 凡是外露的零部件一般都是为了散热,那么就要去考虑它的温度,过高的温度可能会造成对使用者的灼伤。 5.防机械危险: 在电器产品中也存在一些运动器件,如电风扇的扇叶,这些都可能造成对使用者的伤害; 另外就是产品的外壳,接合处不能存在刀口状;产品重心、高真空度的器件都是我们设计人员必须去考虑的。 6.防辐射: 辐射分四大类,一是声频辐射,二是射频辐射,三是光辐射,四是电离子辐射。电子产品的使用者对辐射是全然不知的,这完全要靠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认真的去考虑的事情。 7.防化学危险: 二.电子产品产的安全措施 接触某些液态物质,也是存在一些危险的,比如:汞,日光灯的汞蒸气,蓄电池内的酸液,电解电容中的电解液,这些都化学物质,如有泄漏就会对使用都带来伤害的危险。 为了防止以上的情况在产品中出现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认真的去考虑如何消除这些问题的存在。 1.为了防止电击可能性存在,我们在设计时要对产品作绝缘处理,一般一个产品都有两个 以上的防电击处理措施,一是基本绝缘条件,二是附加绝缘条件。例如一个电子产品的最基本的绝缘条件是塑胶外壳。电路板或其他电路与外壳间的距离为附加绝缘条件。设计人员不能因为有了附加绝缘条件而降低基本绝缘条件,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其他方法的绝缘方式。 2.大电流在使用中也可能造成危害,大电流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线路漏电流的情 况,这里所说的漏电流,是指对人体有伤害的电流,这种电流在用电设备中是可以想法子去掉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国家实用标准应用清单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国家标准清单 GB/T 15120.1-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 凸印 GB/T 14598.2-1993 电气继电器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GB/T 3482-1983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T 3483-1983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导则 GB/T 5839-1986 电子管和半导体器件额定值制 GB/T 7347-1987 汉语标准频谱 GB/T 7348-1987 耳语标准频谱 GB/T 9259-1988 发射光谱分析名词术语 GB/T 11279-1989 电子元器件环境试验使用导则 GB/T 12636-1990 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 2689.1-1981 恒定应力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总则 GB/T 2689.2-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图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2689.3-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简单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2689.4-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最好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2-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试验周期设计导则 GB/T 5080.4-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

GB/T 5080.5-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080.6-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的有效性检验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5081-1985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GB/T 6990-1986 电子设备用元器件(或部件)规中可靠性条款的编写指南 GB/T 6991-1986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数据表示方法 GB/T 6993-1986 系统和设备研制生产中的可靠性程序 GB/T 7288.1-1987 设备可靠性试验推荐的试验条件室便携设备粗模拟 GB/T 7288.2-1987 设备可靠性试验推荐的试验条件固定使用在有气候防护场所设备精模拟 GB/T 7289-1987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 GB/T 9414.1-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一部分: 维修性导言 GB/T 9414.2-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二部分: 规与合同中的维修性要求 GB/T 9414.3-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三部分: 维修性大纲 GB/T 9414.4-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五部分: 设计阶段的维修性研究 GB/T 9414.5-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六部分: 维修性检验 GB/T 9414.6-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七部分: 维修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表示 GB/T 12992-1991 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特性测试方法 GB/T 12993-1991 电子设备热性能评定

电子产品需做的常见20种检测认证

电子产品需做的常见20种检测认证 现在世界上无论是何种行业,所使用的电子家电产品都通过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认证。为什么要有安全认证呢?这也是各厂家对自己产品的一种安全承诺,有关辐射的,有关电气安全的,有关人身安全的等等。 你的显示器还有你的电脑电源(POWER)上是是否有好多标识呢?如果没有,可要小心了,那些产品是没有安全保障的。面对种种认证及其标示,你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些电脑资讯行业里最常见的安全认证,希望对大家在以后的硬件采购会有所帮助。 1、CCC产品认证- 中国强制认证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认证标志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缩写“CCC”)。对列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 凡列入目录内的产品未获得指定机构认证的,未按规定标贴认证标志,一律不得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中国强制认证标志实施以后,将逐步取代原实行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原有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自2003年5月1日起废止。 2、CCEE产品认证- 现已废止 CCEE的认证标志--长城标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于一九八四年成立,英文名称为China Commission for Conformity Certific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以下简称CCEE),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IECEE)的唯一机构,是中国电工产品领域的国家认证组织,CCEE下设有电工设备、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四个分委员会。现已废止。 3、CCIB认证- CCIB是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China Commodity Inspection Bureau)的英文字头缩写。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简称SACI)对进口商品实施的安全认证制度,凡列入SACI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目录内的商品,必须通过产品安全型式试验及工厂生产与检测条件审查,合格后,加贴CCIB商检安全标志,方允许向我国出口、销售。常见于正宗的进口设备,电器上。现已废止。 4、CE认证–欧洲安全合格标志 CE标志的使用现在越来越多,加贴CE标志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CE代表欧洲统一(CONFORMITE EUROPEENNE)。CE只限于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和货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不是一般质量要求,一般指令要求是标准的任务。 产品符合相关指令有关主要要求,就能加附CE标志,而不按有关标准对一般质量的规定裁定能否使用CE标志。因此准确的含义是:CE 标志是安全合格标志而非质量合格标志。 5、CQC产品自愿认证 CQC机构名称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中国强制认证CCC认证由其承担。获得CQC产品认证证书,加贴CQC 产品认证标志,就意味着该产品被国家级认证机构认证为安全的、符合国家响应的质量标准。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作者:————————————————————————————————日期:

生效日期2011.11.10 修改记录 文件版本修订人日期修订內容备注 制订部门:品管部 制作: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1.11.10 1.0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 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 表面等级定义 产品表面等级定义 A级面客户经常能够看到的表面为A级面。举例: 1)机箱的前面和顶面; 2)拉手条装配在机箱前面也是A级表面。通常贴面膜的拉手条表面都是A级面。 B级面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够看到的表面为B级面。举例:1)机箱侧面和后面; 2)如果拉手条装配在机箱后面也是B级表面。通常镀镍和喷涂的拉手条表面是B 级面)。 C级面客户在移动或打开产品后,才可以看到的面为C级面。举例: 1)机箱底面; 2)如拉手条装配在机箱内部或拉手条装配后还需贴面膜等做装饰性处理,一般 是C级面 3)通常表面不作处理的或做拉丝处理的都是C级面。 机箱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的区分如图 1 所示: 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

《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层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子装配技术的常识,熟悉具体电子装配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及其工具的使用、焊接与电子产品整机安装的基本技术,具备中级电子装配技能人员应具备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以“行为引导式”教育方法为指导。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独立且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分常用元器件的认识、常用仪器仪表及其工具的使用、焊接以及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共四大技术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模块,每个模块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装配一个电子产品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

电子产品常用标准

电子产品常用标准(国标) 信息技术类产品 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8220-2000 手持式个人信息处理设备通用规范 GB/T 18240-2000 电子收款机通用规范 SJ/T 10360-1993 家用电子游戏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541-1998 学习机通用规范 SJ/T 11193-1998 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性能规范 GB/T 9313-1995 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 9314-1995 串行击打式点阵打印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540-1998 台式激光打印机通用规范 GB/T 17974-2000 台式喷墨打印机通用规范 GB/T 14714-1993 微小型计算机系统设备用开关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715-1993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GB/T 4967-1995 电子计算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279-1994 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YD/T 718-1994 录音电话机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7113-1997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16891-1997 无绳电话系统设备总规范 YD/T 696-1993 无绳电话机进网要求 音视频类产品: GB/T 10239-1994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9372-198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份: 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 (IEC107-1:1995) SJ/T 11157-1997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二部份: 伴音通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 GB/T 14859-1993 黑白电视广播接收机总技术条件 GB/T 9382-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可靠性验证试验贝叶斯方法 GB/T 14127-1993 黑白电视接收机可靠性验证试验贝叶斯方法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标准及原则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标准及原则 一、壁厚设计原则 塑胶材料基本设计守则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 为上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 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产生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模具的温度都比塑材的熔融温度低,当塑材刚从唧嘴中进入模具时,由于模具的温度更低,在模具表面会形成一层结晶层,约有0.2MM,造成能通过胶料的空间非常小,需要非常大的注塑压力,很有可能造成无法填满,现在有一些薄壁注塑技术就是应此而生的。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二、筋位设计原则 加强筋的作用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设计原则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 三、柱位设计原则 1.支柱突出胶料壁厚是用以装配产品、隔开物件及支撑承托其他零件之用。 2.空心的支柱可以用来嵌入件、收紧螺丝等。 四、止口设计原则 反叉骨设计的一般尺寸 A、止口与反止口息息相关 配合使用。反止口的作用与止口相反,反止口是防止B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A壳朝内缩。 B、反止口是做在母止口的那个壳上。 C、设计反止口时要注意离公扣单边8.0MM 至少6.0MM,因为扣位要变形 五、卡扣设计原则原理

安规认证,电子产品安规标准

对一个电源线可以插拔的设备, 其电源线经常会被拔出插座, 拔出插座的电源插头, 经 安规认证有以下测试项目: 1、高压测试: Dielectric Voltage withsta nd test 高压测试为一种国际安规认证机构所要求的必测项目,产品须于出厂前座百分比的测 试,它对产品而 言,为品质的保证及电气安全性的指标, 其测试方式是将一高于正常工作电 压的异常电压加在产品上测试, 并且这个电压须持续一段时间, 最后判定只要无绝缘崩溃情 形,即可算是通过此测试 2、绝缘阻抗测试 In sulatio n resista nee test 绝缘阻抗于相关的两点施加直流电压,最高可达 判定良品及不良品 3、接地阻抗测试 Ground bond test 接地阻抗测试为测试产品的接地点, 对产品的外壳或者金属部分, 施加一个恒流电源来 测试两点间的阻抗大小,一般产品规定测试 25安培,阻抗不得大于 0.1欧姆,而CSA 则 要求量测40安培检测,可检测出接地点螺丝未锁紧,接地线径太小,接地线路断路等问题 — 4、泄露电流测试 Touch current test 是指当设备供应电流时,流经设备金属可接触部分经人体至接地部 分或可接触 部分的电流。- 5、输入测试: 输入电路是 否能够 承受产品工作时需要的电 流。 在产品标准里面规定是:最大功耗的输入电流不能大于 产品标称值的110%。这个标称值也是告诉用户该产品安全工作需要的最小电流,让用户在 使用这个设备前要准备这样的电气环境。 6、安全标识的稳定性测试: 对用户使用安全的警告标识, 必须是稳定可靠的,不能因为使用一段时间后, 变得模糊 不清,而导致用户错误使用,而导致危险,或直接导致危险发生。所以需要测试这个稳定性。 在安全标准里面规定是:用水测试 15S ,然后用汽油测试 15S ,标识不能模糊不清。~ 1000伏特,通常使用单位为欧姆,可 安规输入测试目的是考察产品设计时考虑输入是否满足产品在正常工作时,

电子产品需做的常见20种检测认证

电子产品需做得常见20种检测认证 现在世界上无论就是何种行业,所使用得电子家电产品都通过了各种各样得安全认证。为什么要有安全认证呢?这也就是各厂家对自己产品得一种安全承诺,有关辐射得,有关电气安全得,有关人身安全得等等。 您得显示器还有您得电脑电源(POWER)上就是就是否有好多标识呢?如果没有,可要小心了,那些产品就是没有安全保障得。面对种种认证及其标示,您都明白就是什么意思吗?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些电脑资讯行业里最常见得安全认证,希望对大家在以后得硬件采购会有所帮助。 1、CCC产品认证- 中国强制认证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认证标志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China pulsory Certification得缩写“CCC”)。对列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得《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得产品目录》中得产品实施强制性得检测与审核。 凡列入目录内得产品未获得指定机构认证得,未按规定标贴认证标志,一律不得出厂、进口、销售与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中国强制认证标志实施以后,将逐步取代原实行得“长城”标志与“CCIB”标志。原有得“长城”标志与“CCIB”标志自2003年5月1日起废止。 2、CCEE产品认证- 现已废止 CCEE得认证标志--长城标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于一九八四年成立,英文名称为China mission for Conformity Certific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以下简称CCEE),就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IECEE)得唯一机构,就是中国电工产品领域得国家认证组织,CCEE下设有电工设备、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四个分委员会。现已废止。 3、CCIB认证- CCIB就是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China modity Inspection Bureau)得英文字头缩写。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就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简称SACI)对进口商品实施得安全认证制度,凡列入SACI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目录内得商品,必须通过产品安全型式试验及工厂生产与检测条件审查,合格后,加贴CCIB商检安全标志,方允许向我国出口、销售。常见于正宗得进口设备,电器上。现已废止。 4、CE认证–欧洲安全合格标志 CE标志得使用现在越来越多,加贴CE标志得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与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得要求。CE代表欧洲统一(CONFORMITE EUROPEENNE)。CE只限于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与货品得安全方面得基本安全要求,而不就是一般质量要求,一般指令要求就是标准得任务。 产品符合相关指令有关主要要求,就能加附CE标志,而不按有关标准对一般质量得规定裁定能否使用CE标志。因此准确得含义就是:CE 标志就是安全合格标志而非质量合格标志。 5、CQC产品自愿认证 CQC机构名称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中国强制认证CCC认证由其承担。获得CQC产品认证证书,加贴CQC 产品认证标志,就意味着该产品被国家级认证机构认证为安全得、符合国家响应得质量标准。

电子产品质检标准

电子产品质检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在电子产品实验、调试、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工作量相当大,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电子产品的故障除元器件的原因外,大多数是由于焊接质量不佳而造成的。因此,掌握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对产品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焊点的质量要求: 对焊点的质量要求,应该包括电气接触良好、机械接触牢固和外表美观三个方面,保证焊点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避免虚焊。 1.可靠的电气连接 焊接是电子线路从物理上实现电气连接的主要手段。锡焊连接不是靠压力而是靠焊接过程形成牢固连接的合金层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如果焊锡仅仅是堆在焊件的表面或只有少部分形成合金层,也许在最初的测试和工作中不易发现焊点存在的问题,这种焊点在短期内也能通过电流,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接触层氧化,脱离出现了,电路产生时通时断或者干脆不工作,而这时观察焊点外表,依然连接

良好,这是电子仪器使用中最头疼的问题,也是产品制造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2.足够机械强度 焊接不仅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同时也是固定元器件,保证机械连接的手段。为保证被焊件在受振动或冲击时不至脱落、松动,因此,要求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作为焊锡材料的铅锡合金,本身强度是比较低的,常用铅锡焊料抗拉强度约为3-4.7kg/cm2,只有普通钢材的10%。要想增加强度,就要有足够的连接面积。如果是虚焊点,焊料仅仅堆在焊盘上,那就更谈不上强度了。 3.光洁整齐的外观

电子产品常用标准

电子产品常用标准 信息技术类产品 GB/T 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8220-2000手持式个人信息处理设备通用规范 GB/T 18240-2000电子收款机通用规范 SJ/T 10360-1993家用电子游戏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541-1998学习机通用规范 SJ/T 11193-1998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性能规范 GB/T 9313-1995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9314-1995串行击打式点阵打印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540-1998台式激光打印机通用规范 GB/T 17974-2000台式喷墨打印机通用规范 GB/T 14714-1993微小型计算机系统设备用开关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 14715-1993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GB/T 4967-1995电子计算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279-1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YD/T 718-1994录音电话机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7113-1997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16891-1997无绳电话系统设备总规范 YD/T 696-1993无绳电话机进网要求 音视频类产品:

GB/T 10239-1994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9372-198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GB/T17309.1-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份: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IEC107-1:1995) SJ/T11157-1997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二部份:伴音通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 GB/T 14859-1993黑白电视广播接收机总技术条件 GB/T 9382-1988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可靠性验证试验贝叶斯方法 GB/T 14127-1993黑白电视接收机可靠性验证试验贝叶斯方法 GB/T 9379-1988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 SJ/T 10327-1992电视广播接收机外观、结构和工艺评价方法 SJ/T 9502-1991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质量分等标准 SJ/T 9503-1992黑白电视广播接收机质量分等标准 GB/T 14960-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J/T 10512-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14858-1993黑白监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SJ/T 10603-1994彩色监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2846-88调幅广播收音机测量方法 GB/T 6163-85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GB/T 9374-88声音广播接收机基本参数 GB/T 2018-87磁带录音机测量方法

安规认证电子产品安规标准

安规认证有以下测试项目: 1、高压测试: Dielectric Voltage withstand test高压测试为一种国际安规认证机构所要求的必测项目,产品须于出厂前座百分比的测试,它对产品而言,为品质的保证及电气安全性的指标,其测试方式是将一高于正常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加在产品上测试,并且这个电压须持续一段时间,最后判定只要无绝缘崩溃情形,即可算是通过此测试 2、绝缘阻抗测试 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绝缘阻抗于相关的两点施加直流电压,最高可达1000伏特,通常使用单位为欧姆,可判定良品及不良品 3、接地阻抗测试 Ground bond test接地阻抗测试为测试产品的接地点,对产品的外壳或者金属部分,施加一个恒流电源来测试两点间的阻抗大小,一般产品规定测试25安培,阻抗不得大于0.1欧姆,而CSA则要求量测40安培检测,可检测出接地点螺丝未锁紧,接地线径太小,接地线路断路等问题

4、泄露电流测试 T ouch current test是指当设备供应电流时,流经设备金属可接触部分经人体至接地部分或可接触部分的电流。 5、输入测试: 安规输入测试目的是考察产品设计时考虑输入是否满足产品在正常工作时,输入电路是否能够承受产品工作时需要的电流。在产品标准里面规定是:最大功耗的输入电流不能大于产品标称值的110%。这个标称值也是告诉用户该产品安全工作需要的最小电流,让用户在使用这个设备前要准备这样的电气环境。 6、安全标识的稳定性测试: 对用户使用安全的警告标识,必须是稳定可靠的,不能因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变得模糊不清,而导致用户错误使用,而导致危险,或直接导致危险发生。所以需要测试这个稳定性。在安全标准里面规定是:用水测试15S,然后用汽油测试15S,标识不能模糊不清。 7、电容放电测试: 对一个电源线可以插拔的设备,其电源线经常会被拔出插座,拔出插座的电源插头,经常是被人玩,或任意放置。这样导致一个问题,被拔出的电源插头时带电的,而这个电随时间而消失,如果这个时间太长,那么将会对玩插头的人造成电击,对任意放置的电源插头会

安规认证电子产品安规标准

安规认证电子产品安规 标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安规认证有以下测试项目: 1、高压测试: Dielectric Voltage withstand? test高压测试为一种国际安规认证机构所要求的必测项目,产品须于出厂前座百分比的测试,它对产品而言,为品质的保证及电气安全性的指标,其测试方式是将一高于正常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加在产品上测试,并且这个电压须持续一段时间,最后判定只要无绝缘崩溃情形,即可算是通过此测试 2、绝缘阻抗测试 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绝缘阻抗于相关的两点施加直流电压,最高可达1000伏特,通常使用单位为欧姆,可判定良品及不良品 3、接地阻抗测试

Ground bond? test接地阻抗测试为测试产品的接地点,对产品的外壳或者金属部分,施加一个恒流电源来测试两点间的阻抗大小,一般产品规定测试25安培,阻抗不得大于0.1欧姆,而CSA则要求量测40安培检测,可检测出接地点螺丝未锁紧,接地线径太小,接地线路断路等问题 4、泄露电流测试 Touch current test是指当设备供应电流时,流经设备金属可接触部分经人体至接地部分或可接触部分的电流。 5、输入测试: 安规输入测试目的是考察产品设计时考虑输入是否满足产品在正常工作时,输入电路是否能够承受产品工作时需要的电流。在产品标准里面规定是:最大功耗的输入电流不能大于产品标称值的110%。这个标称值也是告诉用户该产品安全工作需要的最小电流,让用户在使用这个设备前要准备这样的电气环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实用标准

修改记录 制订部门:品管部 制作: 审核: 批准: 1.0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 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 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 3.1光照要求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 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

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 4.0 判定总则 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对无法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高度H,宽度W,直径D等,记录最大的测量值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缺陷允收表解释: 缺陷允收表规定了在直径100mm的圆内各类缺陷的允收标准,两个缺陷点间的距离要大于50mm。 缺陷允收表中的N代表缺陷数量;L代表缺陷长度;W代表缺陷宽度;H代表缺陷高度;D 代表缺陷直径;S代表缺陷面积,面积的单位是mm2。本文中涉及到的长度,宽度、粗细、高度、直径的单位是mm。 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如图 3 所示:

电子产品的静电放电测试及相关要求

电子产品的静电放电测试及相关要求 (时间:2007-1-23 共有901 人次浏览)[信息来源:互联网] 从第一节的叙述中我们了解ESD对电子产品的危害,随着电子产品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ESD敏感度也越高,电子产品抵御ESD干扰的能力已经成为电子产品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来衡量电子产品抗ESD干扰的能力?通过ESD抗扰度试验可以检测这种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产品标准将ESD抗扰度试验作为推荐或强制性内容纳入其中。电子设备的ESD抗扰度试验也作为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不同使用环境、不同用途、不同ESD敏感度的电子产品标准对ESD抗扰度试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这些标准关于ESD抗扰度试验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引用 GB/T17626.2-1998 (idt IEC 61000-4-2:199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这一国家电磁兼容基础标准,并按其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该标准的内容、试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1.试验对象: 该标准所涉及的是处于静电放电环境中和安装条件下的装置、系统、子系统和外部设备。 2.试验内容: ESD的起因有多种,但该标准主要描述在低湿度情况下,通过摩擦等因素,使操作者积累了静电。电子和电气设备遭受直接来自操作者的ESD和对临近物体的ESD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对电子产品而言,因操作者的ESD造成受设备干扰或损坏的几率相对其他ESD起因大得多。并且若电子产品能提高针对因操作者的ESD抗扰性,则针对因其他因素的ESD抗扰性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3.试验目的: 试验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干扰的能力。它模拟:(1)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2)人或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 4. ESD的模拟: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ESD发生器的基本线路和放电电流的波形。 图1静电放电发生器

电子产品制版工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电子产品制版工。 1.2职业定义:根据光学制版的原理,制作印制电路、集成电路和阴罩的原图、母版和工作版的从业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部分为净化,温湿度恒定的房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 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 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 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要求: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完成制版所需要的感光材料、工具、仪器和辅助设备。 -1-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本文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可靠性的质量 要求。 2.范围 本文件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 3.内容 3.1 实验顺序 除客户特殊要求外,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一般按下表的顺序进行: 3.2实验条件 3.2.1 实验条件:

3.2.2 试验机台误差: a.温度误差:高温为+/-2℃,低温为+/-3℃. b.振动振幅误差:+/-15%. c.振动频率误差:+/-1Hz. 3.2.3 落地试验标准 3.2.3.1 落地试验应以箱体四角八边六面(任一面底部相连之四角、与此四角相连之八边, 六面为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面)按规定高度垂直落下的方式进行。 重量 高度 0~10kg 以内 75cm 10~20kg 以内 60 cm 20kg 以上 53 cm 3.2.3.2 注意事项: 5.2.3.2.1 箱内样品及包材在每个步骤后进行外观与功能性检验。 5.2.3.2.2 跌落表面为木板。 3.2.4 推、拉力试验方法和标准 3.2. 4.1、目的:为了评定正常生产加工下焊锡与焊盘或焊盘与基材的粘结质量。 3.2. 4.2、DIP 类产品,需把元件用剪钳剪去只留下元件脚部分(要求留下部分可 以自由通过元件孔),且须把该焊盘与所连接的导线分开,然后固定在制具上用拉力机以垂直于试样的力拉线脚(如下图),直到锡点或焊盘拉脱为止,然后即可在拉力计上读数。 (图1) 3.2. 4.3、SMT 类产品,片式元件用推力计以如下图所示方向推元件。推至元件或焊盘脱落后在推拉 力计上读数。并把结果记录在报告上。 焊锡 焊盘 拉力方向

电子产品常用法律法规论文

电子产品的3C认证论文题目:3C认证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必须的吗?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引言:

在解释问题之前我们先对3C认证做一个了解与认识,以便于更加明确的知道我所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什么是3C认证: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它是国家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在安全、EMC 环保等方面符合强制要求。 3C认证主要特点:国家公布统一的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标识,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目前,中国公布的首批必须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共有十九大类一百三十二种。主要包括电线电缆、低压电器、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玻璃、消防产品、机动车轮胎、乳胶制品。 正文: 3C认证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必须的吗? 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否必须通过3C认证有很多因素决定。所以我认为这是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在此我们必须先了解3C认证的含义、特点等。目前,我国公布了六批次必须进行强制3C认证的产品目录。其中必须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共有十九大类一百三十二种。主要包括电线电缆、低压电器、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玻璃、消防产品、机动车辆轮胎、乳胶制品等。由此可见3C认证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之全。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是对于以上我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建立在所属生产企业的电子产品在国家所公布的必须进行强制3C认证的产品目录中,这样的话所属企业就必须经过强制3C认证才能生产和销售该种产品。 以上是从产品的角度分析,但这是片面的在此之前我们还得知道企业是否满足申请3C 认证的条件,下面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下企业做3C认证必须达到的几个条件:第一有营业执照; 第二公司生产的产品在CCC认证强制产品列表内; 第三公司要有自己的厂房; 第四公司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第五公司有相关的文件、生产环境、库房管理等等重要的是文件。 但是有些产品是属于免办3C认证的:一、符合以下条件的,无需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 1.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人员自用的物品; 2.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驻内地官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自用的物品; 3.入境人员随身从境外带入境内的自用物品; 4.政府间援助、赠送的物品。 符合以上条件的《目录》中的产品,无需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也不需加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二、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 1.为科研、测试所需的产品; 2.为考核技术引进生产线所需的零部件; 3.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所需的产品; 4.工厂生产线/成套生产线配套所需的设备/部件(不包含办公用品); 5.仅用于商业展示,但不销售的产品; 6.暂时进口后需退运出关的产品(含展览品); 7.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零部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