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q lab c 147-2013VOC和醛酮类物质限制要求

q lab c 147-2013VOC和醛酮类物质限制要求

q lab c 147-2013VOC和醛酮类物质限制要求
q lab c 147-2013VOC和醛酮类物质限制要求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总结汇总

目录 一、从无机物的角度研究有机反应P2 二、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P4 三、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化学性质P4 四、有机物的鉴别P6 五、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除杂)P7 六、有机物的结构P8 七、具有特定碳、氢比的常见有机物P10 八、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P11 九、某些重要的有机反应对比P13 十、有机化学计算P14 注:打印时请选择A4纸并选择灰度打印!切记切记!

一、从无机物的角度研究有机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 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 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第三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常见的醛酮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5

第二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 第一课时常见的醛、酮醛酮的化学性质(1) 教材分析: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烃、醇的命名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密切联系,并初步建立了分类观。第二章第1节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学生通过自我构建的有机化学理论预测醇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常见醛、酮的重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节课学习的基本要点,根据醛、酮的结构准确预测其性质是学生的提高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醛、酮在自然界的存在,能列举几种简单的醛、酮,并能写出其结构简式,了解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醛、酮命名。 3.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能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研讨,培养比较、分析、演绎等思维能力及参与交流研讨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增强环境意识,关注有机物的安全使用。 重点难点: 重点:醛、酮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难点:醛、酮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训练建构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醛、酮练习题精选答案

醛酮跟踪训练 【基础回顾与拓展】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二醛和H 2加成: (2)苯甲醛催化氧化: (3)CH 3CH 2CHO 和新制Cu (OH )2的反应: (4)乙二醛和银氨溶液反应: 【巩固与训练】 考点一 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B .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C .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 2n O 的通式 D .甲醛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2.(双选)CH 3CH(CH 3)CH 2OH 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乙醛同系物 B .丙醛的同分异构体 C .CH 2=C(CH 3)CH 2OH D .CH 3CH 2COCH 3 3.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由乙烯 可制丙醛:CH 2=CH 2+CO+H 2??→?催化剂CH 3CH 2CHO ,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以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考点二 醛酮的化学性质 4.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C .它可使溴水褪色 D .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 10H 20O 5.许多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优良溶剂,一些脂环酮还是名贵香料。

(1)写出丙酮与氢氰酸(HCN)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CH2CH3 (3)樟脑也是一种重要的酮它不仅是一种家用杀虫剂,且是香料、塑料、医药工业 最重要的原料,它的分子式为C10H16O 。 考点三醛基的检验 6.某学生用1mL 2mol/L的CuSO4溶液与4mL L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的CH3CHO溶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乙醛量太少 B.硫酸铜量少量少 D.加热时间短 7.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试管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 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硝酸银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C.可采用水浴加热,也可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考点四醛的有关计算 8.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得到银,再将等量的醛燃烧生成了水,则该醛可能是() A.丙醛 B.丁醛 C.乙醛 D.丁烯醛 9.下列各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的是() A.甲醛和甲酸甲酯 B.乙烷和乙醇 C.苯和苯甲酸 D.乙烯和环丙烷 考点五拓展提升 10.1,5-戊二醛(简称GA),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二元醛。2%的GA溶液具有广谱、高效、无刺激、无腐蚀等特点,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戊二醛分子式为C5H8O2,符合此分子式的二元醛有4种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学习资料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甲烷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 乙烯 ①氧化反应(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HBr +HNO3――→+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 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 构式不同的化合 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子的互称 分子式不同相同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相似不同不同—— 研究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完整word版)醛酮教学设计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鲁科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进行备课的。由于平时授课用的是人教版,所以前期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知识进行了渗透,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基础进行设计。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被形象地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所以掌握醛酮的结构和性质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有机合成的基础。所以这节课最终要体现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前面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有机物性质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习醇的化学性质时对这种研究方法就实际应用过,因此在这部分学习中学生可以更深地理解“应用结构预测性质”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醛酮性质的差异,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分子中基团的相互影响。 课题醛酮的化学性质 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2009.11.12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 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对氧化剂的选择,使学生体会研究物质还原性的方法。 2、通过分析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特点,推断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 位置,预测其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通过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与醛的反应,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4、通过交流总结,形成对“醛酮”这两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了解甲醛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教学 难点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 方法 设疑、启发、讨论、讲解

醛酮类化合物题库及答案

醛酮类化合物 分类号:G5-6 主要内容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2,4-DNPH吸附管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一、填空题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和酮化合物时,用含有的固体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 答案:2,4-二硝基苯肼(或2,4-DNPH)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和酮化合物中,分离结构相似的醛和酮腙衍生物时,可以通过色谱条件优化使醛和酮化合物互不干扰,包括、、流速和进样量等条件。 答案:色谱柱选择流动相组成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和酮化合物时,使用溶剂洗脱采样管。 答案:乙腈 二、判断题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因甲醛和丙酮是实验室常用试剂,所以容易带来背景污染。( ) 答案:正确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由于臭氧对甲醛的氧化作用,为提高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效率,可在采样小柱前串联一支臭氧去除柱。( ) 答案:正确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采集样品结束时的流量与开始时的流量相差超过10%,此次样品应作可疑标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样品结束时的流量与开始时的流量相差超过15%,此次样品应作可疑标记。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采集好醛、酮类化合物的采样管应两端封闭,保存在塑料袋中。(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好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采样管应两端封闭,保存在专用的铝衬袋内。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若校准溶液相邻两日测定值大于15%,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 答案:正确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现场空白就是空气不通过空白采样小柱,其余处理与实际样品一致。( ) 答案:正确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流动相应以0.45μm滤膜过滤,氦气脱气。(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醛和酮的2,4-二硝基苯腙标样应保存在里。( ) A.冰箱 B.避光密闭的冰箱 C.铝箔专用袋 答案:B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吸附醛、酮类化合物的采样管应在采样后 d内完成分析。( ) A.1 B.7 C.30 答案:C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同一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在同一天内的精密度应在%内。( ) A.2 B. 5 C. 10 答案:A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每天标准溶液的测定值与参考值相差应在 %内。( ) A. 10 B. 15 C.20 答案:B 四、计算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采样体积60.0L,采样温度为25℃,

醛和酮的性质

实验五醛和酮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醛酮性质的认识 2.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洗胶头滴管用),洗耳球 三.实验步骤 1.2,4-二硝基苯肼试验 (1)取2 mL2,4-二硝基苯肼试剂于试管中,分别加2-3滴样品(乙醛,丙酮,苯甲醛,苯乙酮); (2)振荡、观察现象; (3)若无现象,静置几分钟后再观察。 2.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1)在2支试管中各加2 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2)再分别加入1 mL纯丙酮和5%的丙酮溶液,振荡,把试管放在冰水中冷却,观察现象。 3.碘仿反应 (1)将5滴样品(乙醛,丙酮,95%的乙醇,异丙醇,苯乙酮)加入试管中,加1 mL I 2-KI溶液,再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至红色消失为止,观察现象; (2)如出现白色乳浊液,把试管放到水浴中温热至50-60 ℃,再观察。 3.斐林试剂试验 (1)把1 mL斐林试剂Ⅰ和平共处1 mL斐林试剂Ⅱ在试管里混合均匀,分装到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5滴样品(乙醛,丙酮,苯甲醛); (2)振荡后,把试管放在沸水中加热,观察现象。 4.银镜反应 (1)在洁净的试管中放入2 mL 2%的硝酸银溶液,加1小滴5%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滴加2%的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滴加2滴样品(乙醛,丙酮,苯甲醛),静置几分钟后观察现象;

(3)若无变化。在水浴中温热至50-60℃,再观察。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1 实验结果及分析表 点的黄色晶体。立即生成橘红色沉淀,且可倒置试管不流出, 振荡一会儿后变成浊液,静置后分层,上层为 溶液立即出现乳白色沉淀,静置后分层,上层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性质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1.颜色的规律 (1)常见物质颜色 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 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遇到较强酸时及品红溶液 橙红色:浓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红色:Fe(OH)3固体 Fe(OH)3水溶胶体等 <2>以黄色为基色的物质 黄色:难溶于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等 溶于水的FeCl3 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等 浅黄色:溴化银碳酦银硫沉淀硫在CS2中的溶液,还有黄磷 Na2O2 氟气 棕黄色: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的烟 <3>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 碘水浅棕色碘酒棕褐色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烟等 <4>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 蓝色:新制Cu(OH)2固体胆矾硝酸铜溶液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 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 浅蓝色:臭氧液氧等 蓝色火焰: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 <5>以绿色为基色的物质 浅绿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绿色:浓CuCl2溶液 pH试纸在约pH=8时的颜色 深黑绿色:K2MnO4 黄绿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6>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 KMnO4为深紫色其溶液为红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气中性pH试纸的颜色 K+离子的焰色(钴玻璃)等 <7>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烟怠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Cu2S) 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Ag2O) 浅黑色:铁粉 棕黑色:二氧化锰 <8>白色物质 无色晶体的粉末或烟尘; 与水强烈反应的P2O5; 难溶于水和稀酸的:AgCl,BaSO3,PbSO4; 难溶于水的但易溶于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微溶于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与水反应的氧化物:完全反应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应的:MgO <9>灰色物质 石墨灰色鳞片状砷硒(有时灰红色)锗等 2.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水合离子带色的: Fe2+:浅绿色; Cu2+:蓝色; Fe3+:浅紫色呈黄色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红色; :苯酚与FeCl3的反应形成的紫色 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括含氧酸根)无色 运用上述规律便于记忆溶液或结晶水合物的颜色 (3)主族金属单质颜色的特殊性 A的金属大多数是银白色 铯:带微黄色钡:带微黄色 铅:带蓝白色铋:带微红色

醛酮的分类结构及物理性质

知识单元1 醛酮的分类,结构及物理性质 一、导学 内容概括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醛酮化合物的分类和基本结构,掌握醛酮官能团羰基中的电子杂化及分子结构,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羰基的结构特征及醛酮的电子杂化分布 二、醛酮(Aldehydes and Ketones)的分类和结构 (一)醛酮的分类 1.分类和结构 根据与羰基相连的烃基的不同,可将醛,酮分为脂肪族醛,酮,和芳香族醛,酮两大类。 图1 醛酮的分类 在分子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羰基的化合物称为多元醛,多元酮或醛酮。例如: 图2 多元醛和多元酮 2.醛酮结构:醛,酮官能团羰基中的碳和氧都是sp2杂化,碳原子与其相连的三个原子形成三个σ键并处在同一平面上,相互间键角约为120°.碳原子和氧原子未杂

化的两个p 轨道形成一个π键与分子骨架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氧原子的两个未成键 的sp 2轨道上有两对电子 羰基双键的电子是偏向氧原子一方的,这种电子偏移是的碳氧双键具有明显的极性,碳原子上带有部分正电荷,具有亲电性;氧原子带有等量的负电荷,具有亲核性和弱碱性(路易斯碱).羰基的这种极性可以表示如下: 醛酮很活泼,可以发生许多反应得到各种有用的衍生物.醛酮的结构决定其反应的主要发生在三个活泼区域:具有路易斯碱性的氧,亲电性的碳及羰基相连的α-碳或α-氢。 (二)物理性质 形成羰基的极性增加了醛酮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醛酮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卤代烃,醚及烃的高;但比相对应的醇的低,例如: 思考题:为什么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低,比相应的烷烃高?(网页上只给出思考题,答案点击出现) 答案:羰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故比相应的烷烃高;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沸点低于醇. 羰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故低级醛酮与水混溶,高级醛酮溶解度随分子量增加而下降. 脂肪族醛酮的相对密度小于1,而芳香族醛酮的相对密度大于1. 三、练习/作业(网页上只给出练习题,答案点击呈现) 理化性质比较: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沸点: A:①CH 3CH 2CH 2CH 3 ②CH 3CH 2CH 2CH 2OH ③CH 3CH 2CHCHO OH ③① CHO ②CHO HO CHO HO CHO ④ B: (2)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C O C + O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 )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车辆静止状态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与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M1、M2 、M3、N 类车辆 采用 GB/T 15089 中的定义: M1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M2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5000 kg 载客车辆。 M3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 5000 kg 的载客车辆。 N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 3.2挥发性有机组分 本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是指利用 Tenax 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 10 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3.3醛酮组分 本标准中醛酮组分是指利用本标准附录 C 的方法能够测出的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己醛等化合物的总称。 4采样 4.1采样技术要求 4.1.1实施采样时,在本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车辆的门、窗、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发动机和所有其他设备(如空调)均处于关闭状态。 4.1.2受检车辆所在的采样环境应满足下列条件: a)环境温度:25.0 C± 1.0C ; b)环境相对湿度:50%± 10%; c)环境气流速度w 0.3m/s ; d)环境污染物背景浓度值:甲苯 w 0.02mg/m3、甲醛w 0.02mg/m3。 4.2采样点设置 4.2.1采样点的数量按受检车辆乘员舱内有效容积大小和受检车辆具体情况而定,应能正确反映车内空气污染状况。其中: a)M1 类车辆布置测量点 1 个,位于前排座椅头枕连线的中点(可滑动的前排座椅应滑到 滑轨的最后位置点); b)M 2类车辆布置测量点不少于 2个,沿车厢中轴线均匀布置; c)M3类车辆布置测量点不少于3个(当M3类车辆为双层或绞接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52994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 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 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甲醛(...HCHO ....,沸点为....-.21..℃.).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 3(CH 2)4CH 3 甲醇CH 3OH 甲酸HCOOH 乙醛CH 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一卤代烷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 ☆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C12以上的一元醇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 ☆乙醇特殊香味 ☆乙二醇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VOC_车内挥发性有机物与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车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 1 适用部件 需要接受检测的车零部件,见表1。 2 取样、包装运输 2.1 取样原则 2.1.1 样品应从经检验合格包装的零部件中抽取。原则上应保证样品材料及零部件的取样时间符合零部件的最短供货状态。从样品生产到取样最长时间不超过5天。 2.1.2 一种零部件取样时要在同一批产品中选择二个平行样。 2.1.3 取样时必须注意,避免试样被污染和不必要地被加热。不能用手指直接接触试样或者用能够产生热量的切割刀锯(如高速旋转锯)加工试样,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干净棉质手套或PE质手套,用剪刀或夹钳切割,剪刀或夹钳在每次使用前后应用酒精清洗,防止交叉污染。 2.1.4 对于大而薄壁的样品为了方便装袋测试可以裁剪成最多四块,前提是保证增加的截面积相对总表面积可以忽略不计。 2.1.5 对于以材料形式直接应用的可归于零件(总成),大小应裁取材料100mm ×100mm ×材料厚度(有明确规定,见表1),三个平行样。 2.1.6 取样应保证零件(总成)或材料前后几轮测试的状态及明细一致。 2.1.7 取样前后应进行拍照,同时要填好《长安VOC取样报告》(见表2),《样品分解BOM表》(见表3)、《测试申请表》(见附件1)。《测试申请表》必须在取样当天传真给长安相关人员,《长安VOC取样报告》和《样品分解BOM表》必须在取样后当天通过或其他方式提交给长安相关人员。 2.2 包装运输 2.2.1 样品取样及送样不允许有污染,平行样分开包装,封闭在气密的聚乙烯袋,每个包装只能装一个样品。对于大总成必须用干净的PE袋包装,平行样必须分开包装。

2.2.2 样品最小尺寸小于150mm的,用铝箔包装封裹后再按5.2.1执行,每铝箔包裹一个试样。 2.2.3 将包装好的样品封装入运输箱,进行拍照。 2.2.4 从选取样品到装入包装袋,不应超过3小时。 2.2.5 从选取样品到实验室开始测试,不应超过12天。 2.2.6 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温度不可超过40℃。 表1 需测试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的车零部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醛》知识梳理

第二节 醛 答案:(1)烃基与醛基 (2)醛基 (3)C n H 2n O (4)一元醛、二元醛、多元醛 (5)脂肪醛、芳香醛 (6)无 (7)刺激性气味 (8)小 (9)水、乙醇 (10)CH 3CHO +2Ag(NH 3)2OH ――→△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11)CH 3CHO +2Cu(OH)2――→△ CH 3COOH +Cu 2O↓+2H 2O (12)2CH 3CHO +O 2――→催化剂 加热 2CH 3COOH (13) 1.醛的结构和分类 (1)醛的结构 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 —CHO 。醛类的官能团为醛基,醛基 可写成或—CHO ,但是不可写成—COH ,且醛基一定位于主链的末端,如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 2n O 。 破疑点 醛和酮的结构比较: ①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和醛基相连构成的化合物,醛一定含有醛基;但是含有醛基的物 质未必都是醛,如将要学到的甲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等都含有醛基,但它们都不是醛。 ②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R 和R′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饱和一元酮的通式是C n H 2n O 。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 ①根据醛分子中醛基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醛、二元醛、多元醛等; ②根据醛分子中烃基类别可以分为脂肪醛和芳香醛; ③根据醛分子中的烃基是否饱和可分为饱和醛和不饱和醛。 或HCHO 或

解析:醛的结构为R —CHO ,其中R 为H 或烃基,A 项物质不含—CHO ,B 、C 、D 项中含—CHO ,但B 项物质—CHO 连接的不是H 或烃基,B 为甲酸乙酯,不属于醛类,所以B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2.乙醛 或CH 3CHO 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两个位置有吸收峰,说明分子中有两种氢原子;由两个峰的高度比约为1∶3可知:两种H 原子的个数比为1∶3,分别对应甲基和醛基的氢原子,其中峰值面积大的是甲基的氢原子,峰值面积小的是醛基的氢原子。 (2)乙醛的化学性质 从结构上看,乙醛可以看成甲基跟醛基(─CHO)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由于醛基比较活泼,所以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 ①乙醛的氧化反应 a .乙醛的银镜反应 滴加氨水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加入乙醛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乙醛具有还原性;+1价的银被还原成金属银,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银氨溶液配制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醛酮类化合物

醛酮类化合物 1、 完成下列转化 C 2H 5CH 3CHCOOH OH C H CH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OH Br CHO CHO OH OH 2、 分子式为C 6H 12O 的A ,能与苯肼作用但不发生银镜反应。A 经催化氢化得分子式为 C 6H 14O 的B ,B 与浓硫酸共热得C(C 6H 12)。C 经臭氧化并水解得 D 与 E 。D 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起碘仿反应。而E 则可发生碘仿反应而无银镜反应。写出A ~E 的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 3、 化合物A (C 5H 10O 2)对碱稳定。在酸溶液中A 水解为B (C 3H 6O )和C (C 2H 6O 2)。B 可以与苯肼生成衍生物,能起碘仿反应,但不能与Tollen 试剂反应生成银镜。C 可经氧化生成D (C 2H 2O 4),D 与CaCl 2水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的E (C 2O 4Ca )。求A 、B 、C 、D 、E 的结构式并写出反应式。 4、 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6H 5CH 3 3O C 6H 5 CCH 3 O O C 6H 5 C 6H 5 3 CCH O CH 3 CHO 3 I O C H 3CH 3 3 O CH 3COOH (CH 3CO)2O C 6H 5CHCC 6H 5 CH 3 O 3O 5、 根据要求合成下列化合物 C CH O CH 3CHO CH 3CH 2CH 2CH 2CH 3CH CHCHCH 2CH 2CH 2CH 3 OH CH 3CHO 6H 5CH CHCH CHCH 2OH 6、 完成下列转化。

SJNW372008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编号 代替 密级商密1级▲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2008 -07 -15制订2008 -09 -25发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本规范是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面指导汽车零部件取样的规范和原则,并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取样过程的质量得以保证。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橡塑材料室VOC项目组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橡塑材料室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罗华、王晓、杨旭俭、赵志宏 编制:罗华、杨旭俭、赵志宏 校核:王晓 审定:刘杨胜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零部件总成及材料的取样。 本规范适用于车内零部件,包括维修用零部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 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车内零部件 interior parts 用于车内与排放有关的区域包括所有直接或者通过空气与汽车乘客舱相连的区域,也包括行李室、空调和加热装置以及车身内衬后面的空间的有机非金属材料零部件,主要由塑料、橡胶、毡、纺织品、人造皮革、真皮、泡沫、喷漆、密封胶、隔热隔音材料等构成的零部件。 4 适用部件 需要接受检测的车内零部件,见表1。 5 取样、包装运输 取样原则 5.1.1 样品应从经检验合格包装的零部件中抽取。原则上应保证样品材料及零部件的取样时间符合零部件的最短供货状态。从样品生产到取样最长时间不超过5天。 5.1.2 一种零部件取样时要在同一批产品中选择二个平行样。

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CN H 2O/H +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次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次 (13) O 3 H 3O + OH (主) (14)Ph O 3+ Ph CH 3 OH OH Ph CH 3 或 O Ph Ph (15) O +Br 2 HOAc CH 2Br O

醛和醛类化合物.

课题:第二节《醛》 一、乙醛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O 官能团:—CHO 或 (醛基)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 3COH ? 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2.乙醛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CH3CHO + H2→CH3CH2OH (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 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小结】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二、醛类 1.概念及结构特点: 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

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 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 ④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 n H2n O 2.醛类的主要性质: 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 (OH)2反应。 3.甲醛 (1)甲醛的结构 分子式:CH2O 结构简式:HCHO 结构式: 【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 (2)物理性质 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3)化学性质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羰基的性质 1.与HCN加成(可用于制取α-羟基羧酸) 2.与胺和氨气反应(反应可用来保护羰基,H+可使还原成羰基): 与伯胺,氨气生成西弗碱 与仲胺生成烯 利用羰基和苯胺反应生成有色沉淀也可用于鉴别羰基 3.与醇反应,生成缩醛,半缩醛,可用于羰基保护(酸性条件恢复) 4.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得到α—羟基磺酸钠。α—羟基磺酸钠是一种盐类化合物,亚 硫酸氢钠水溶液与不溶于水的羰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α—羟基磺酸钠会溶入水中,使得反应进度大大加强。(可用于鉴别醛,甲基酮,8碳以下环酮) 5.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 l 与卤素的加成:加成位置是碳碳双键。 l 与质子酸的加成:加成位置是1,4-亲核加成。 l 与格氏试剂,烷基锂的加成:根据羰基附近的位阻效应来判定反应为1,4-加成还是1,2-加成。可以加入卤化亚铜使得格氏试剂的反应的1,4-加成产物为主产物。 l 与二烷基铜锂的加成:1,4-加成为主要! l 对加成反应的要注意的三点:酸催化,碱催化,立体构型稳定。酸和碱的催化过程虽然有一定的不同,但是反应的进行靠的是β-C的正电性得以让亲核试剂进攻! 6.碘仿反应(甲基醛酮,α碳连着甲基的仲醇,α-羟基酸,用于鉴别及少一个碳的羧酸 制备) 7.羰基的还原 a.羰基还原为亚甲基: Clemmensen还原法:Hg-Zn锌汞齐,HCl,加热。 Wolff-Kishner-Huang minlon 还原法:溶剂:高沸点的一缩二乙二醇,KOH。还原 剂:二氮烷。加热! b.还原为醇: 氢化催化:Pt催化 LiAlH4还原:LiAlH4提供氢负离子,H2O提供氢离子。可还原酯基。三(叔丁基 氧基)氢化铝锂可以保证还原羰基的同时不还原酯基。 NaBH4还原:不还原酯基,立体选择性,对水不敏感。 乙硼烷还原:B2H6还原羰基得到硼酸酯,水解得到醇。羰基优先于碳碳双键被还 原。 Meerwein-Ponndorf还原:Oppenauer氧化的逆反应,反应过程中硝基不受影响。 8.羰基的氧化: 醛的一般氧化:得到羧酸。 Cannizzaro反应:无α活泼氢的醛在碱性作用下发生分子之间的歧化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