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耒

张耒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后迁居楚州。宋代著名诗人,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熏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他在《思淮亭记》中称“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其弟话别,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他的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个朝代。这是北宋由盛转衰的时代,张耒在仕途上也屡遭挫折。张耒的诗,在风格上,受北宋早期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和苏轼、黄庭坚等人影响,在取材和内容上,则是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张籍。文学史家们称他的诗“语尽意亦尽,象一篇有韵的散文”,称之为北宋后期的一位有成就的优秀诗人。因其曾担任过起居舍人,所以人又称其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

名家美文赏析800字

名家美文赏析800字 【篇一:名家美文赏析800字】 《窗前的青春》作者:席慕容 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样,凝视着四季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校园,心里猜测着自己将来的多变化的命运,我也曾和你一样,以为,无论任何一种,都会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运要美丽多了. 那时侯的我,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从来不来干涉,就任我一堂课,一堂课的做着梦.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我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 赏析: 青春,在飞扬的时光中消逝. 重新再读,在自己的相片中,飞扬着青春情思的少男少女脸上.一切重新倒带. 如果,有什么可以让我哭让我笑的话,那就是走过的如花岁月.那时,大家都如风飘扬,在青春的年华中打马而过;那时,大家都很纯洁,在月光和微风中敞开自己.生命,如同一场真实的电影,慢慢流淌. 人人都说,席慕容有着圆融丰满的人生.在她平和而珍惜的心态下,青春具有了立体感.教室里的青春是少年男女的一个优美而纯洁的梦,在窗前,在老师的微笑默许下,学生做着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在想象和回忆中,老师和同学都在品味着不一样的人生. 生活,有滋有味. 在作者的笔下,青春如同五彩斑斓的梦在不断的展开.里面的人物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种种.让人在阅读之余钦羡不已.作者把自己放进一个课堂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学生的思想和微笑,回忆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角色的对调,对比的应用,使人物丰富而有立体感,把作者心中那种平和而感恩的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月色下微微感叹,感叹那逝去的如水青春. “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你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那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透明的心境,在悠长的字句中变成了经典.这是作者的心境,也是所有经历过青春年华的人的珍惜的心境.如果,有什么值得让我们回味的话,那就是这里. 读席慕容的文章,细小的字句在千回百转中流淌心中.那不一般的思绪,在心中渐渐沉淀,形成一股细流.点点滴滴,在心中成为永恒.

古诗9首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从军行七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短, 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注释 青海:青海湖 穿:磨穿 楼兰:汉西域国家。元封三年归汉,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这里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新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一、阅读《北京的春节》第三到六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词语: 万象更新:。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B. 表示解释说明 C. 表示意思的递进 D. 表示插说 3. 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 5. 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 . . 二、阅读《腊八粥》第一到八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合拢——()浓稠——() 搅拌——()好奇——() 2.如果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这两个词语可以是、。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文第一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来说明腊八粥受所有人喜爱。 B. 选文第二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C.“喜的快要发疯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期盼。 D.“塞灌”写出了人们吃腊八粥时的痛快淋漓。 4.选文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的 .

. 5.小朋友,你喜欢吃腊八粥吗写一写你吃腊八粥的心情吧。 . . 三、阅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词语: 十五夜: . 尽:. 2. 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诗中描写的景物 有、、、、、等,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 3.根据古诗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律诗。() (2)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 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 (3)“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 一齐洒落人间。() 4.解释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并简单地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 . 5.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很多,再写两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吧。 . . 四、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节选”第一到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词语。 闻所未闻: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张耒作品精选精练

张耒作品精选精练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时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答: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 答: 答案: 1.初见嵩山,作者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胸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2.①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3.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1分) 4.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3分)

5.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3.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1分) 4.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2分)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5.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2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等。(2分,一句即可) 二: 6.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 分) 7.《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4 分) 答案: 6.紧扣诗题,写了明月、寒霜,营造了秋夜萧瑟清寒的氛围(2 分);为写梧桐做了铺垫,同时起到了衬托的作用(2 分)。 7.梧桐面对风霜,不甘凋零,依然飒飒有声(2 分);作者借此赞美了刚强不屈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傲倔强的个性特点(2 分)。 赏析: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

名家名篇鉴赏

归园田居·陶渊明(八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题】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练习】 1.这首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结合本诗及《饮酒》一诗的内容说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答: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山野之间劳作、赏景。生活虽清贫但是远离官场、远离纷乱的俗世,自由平静。心灵淡泊宁静。 3..诗人在末句中所说的“愿”具体指什么? 答: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补充:如何理解作者的“愿”?含义+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自然的性格,宁静淡泊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八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就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达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的境界,请从一个角度赏析本句。 答:这句诗中“见”字和“悠然”用得极好,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见”字写出了诗人随意、悠闲的心情,“悠然”则表现出了作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句诗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用语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 3.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写的画面 答:傍晚时分,林间的雾霭聚拢来,在夕阳的余晖中,山间景色显得愈加迷人。归巢的鸟儿呼朋引伴的相伴归来。 4.结合《归园田居》和本诗,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 答:这句富有哲理,从字面来看是说这田园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谛,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弃。5.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 答:诗人虽身处“人境”但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就显得偏僻安静了。

人教版一年级至三年级古诗大全精编版

(人教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汇总 1、一年级下册春晓①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③。夜来风雨声④,花落知多少。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2、村居①北宋]张舜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②醉③春烟。儿童散学④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⑸。注释: ①村居:住在农村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③醉:迷醉,陶醉。④散学:放学。⑤纸鸢:鸢:老鹰。纸鸢: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 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所见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歌声振⑵林越⑶。意欲⑷捕⑸鸣⑹蝉,忽然闭口立。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⑷欲:想要。 ⑸捕:捉。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4、小池①唐]杨万里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③。小荷④才露尖尖角⑤,早有蜻蜓立上头⑥。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诗词理解《十五夜望月》

期末复习之《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字词注释】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③地白:月光 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阅读指南】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第一句写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ニ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句双关点题,明写夜深了,秋露打湿庭中桂花的情景,暗写诗人望月,凝想入神: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无声”ニ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诗句带给读者十分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思亲之情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实战演练】 1.诗题中的“十五”,指的是农历月日,这一天是节,民俗都要吃月饼,寓意阖家幸福团聚(生活圆满甜蜜) 2.诗中主要写秋夜景色的诗句是“中庭两句” 3.“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4.《十五夜望月)中,描写月色皎洁空明的诗句是“中庭” 5.以下对《十五夜望月》内容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B ) A.首句中“树栖鸦”交代夜深人静,鸦雀无声,静谧中透出一片萧瑟死寂。 B.次句“冷露无声湿桂花”,让人从桂花联想到月中之桂。此句暗写望月,是全诗的亮点。 C.第三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描绘八月十五,月色皎洁明朗,令人心境开阔回 D.末句一个“落”字,以静衬动,仿佛心中思绪随一轮明月,一并散入人间。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中庭”句使人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冷露”句明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今夜”句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D.“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

学记原文及翻译72106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帐号 《学记》全文及翻译 收藏人:健康人格政治 2011-04-08 | 阅:56144 转:813 | 来源 | 分享 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 举报 《学记》全文及翻译 2010年10月05日星期二18:06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诗歌意义

诗歌的基本意义 -------------------------------------------------- 对于诗歌的功用,孔夫子曾经总结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1.强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作为诗词大国,诗词文化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络,掌握不同类型诗词的基本特征,对理解和鉴赏诗词是不无裨益的。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而“楚辞”是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它与《诗经》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并驾齐驱、融汇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后世;因“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则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以反映社会的动乱为中心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更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生动体现;入唐以后,我国古代诗词发展到了其高峰时期,“初唐四杰”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开始走向社会、贴近现实,内容清新健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多写闲情逸致,格调高雅,意境幽美,诗中有画;而边塞诗中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则呈或悲壮或奇峭的特色。李白和杜甫或以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或以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风泽被百代。中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将文学引向对时弊的讽喻针砭。而晚唐诗歌气格趋于卑弱,染上了浓厚的感伤色彩;到宋代,词由宋初的娱宾遣兴的工具到柳永、苏轼等革新宋词,从都市下层人民生活汲取素材,打破诗词界限,再到南宋,感时伤乱、抗金爱国成为主题,词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宋文学的主要标志;到元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传入中原,配合当时流行曲调,出现了具有浓厚市民通俗色彩的散曲; 而明代的高度中央集权影响到诗文的创作,而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市民势力的增长,却促成了适应市民思想感情和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如小说等的昌盛;清代,朝廷对知识分子施行高压与笼络两手政策,各种文学样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回顾总结的时期,其成就最大的不再是诗歌而是小说。

名家经典赏析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高江海 第1版 报眉【名家经典】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主题导语】 蒲松龄曾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读书是生活,读书是成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巨大享受。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惟有热爱阅读,精神才能挺立,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的心怀都是一道河水,多阅读多吸收,就能心灵丰沛,奔流向前,融入博大浩瀚的海洋中,成为一个富有知识的人。倘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 【名家档案】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他的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朗读的童年记忆 莫言 今年二月初,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矮脚虎”方快相遇。其实他的腿并不短,但不知为啥得了这样一个外号。他满头白发,脸膛通红,说起话来有嗡嗡的回音。与方快分别后,我想起了与朗读有关的事。 我们那时上语文新课,总是先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我们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他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在当时的小学老师里算是高学历,那时他不过二十出头。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我们的老师还能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老师用普通话朗读一遍之后,便让我们跟着他读——我们当然不用普通话——先是一句一句地读,然后是一段一段地读,最后是通篇朗读。我们通篇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着我们发出的声音里,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如有,他就会用教鞭抽打——其实也不是真打,只打到略有痛感而已。方快是挨教鞭抽打最多的。但最后一次,方快夺过教鞭,把它在膝盖上折成两截,扔在老师面前。我至今犹能记起老师的尴尬表情。老师出身不太好,对方快这样的赤贫子弟心怀忌惮。尽管他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挑战,但他没敢像对待我们这些学生一样——我们只要惹火了他,他就揪着我们的脖领子,把我们拖出去修理一顿——他只是蜡黄着脸说:“好!方快,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第二天到了,老师似乎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中午,他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下午要上新课——《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课文:“每到黄昏,池塘边上会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像这次朗读这样兴致勃勃,这样卖力,这样愉快,这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着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踢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了色的脸,我

借景抒情的诗句

篇一: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张耒《七夕歌》诗词鉴赏

张耒《七夕歌》诗词鉴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张耒《七夕歌》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七夕歌 宋代: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赏析 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中浮云意象的意蕴 浮云这一典型意象在不同的诗歌情景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深层意蕴。 浮云聚散无常,常被喻为人生虚空。当浮云与表示功名利禄的事物相连时,常隐喻抒情主体鄙视功名利禄、超俗傲岸的精神气度。唐陆凭《咏浮云》: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也。唐朝萧静《三湘有怀》:柳絮飞来别洛阳,梅花落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王维《酌酒与裴迪》: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杜甫《哭长孙侍御》: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苏轼《别东武流杯》:莫笑官居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百年父老知谁在,惟有双松识使君。陆游《道室试笔》:浮云万事不到眼,千岁人间心尚孩。陆游《仲秋书事》:不是有心轻富贵,偶然看破是浮云。朱敦儒《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沈。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浮云又是闲适的象征。鲍溶《怀尹真人》:万里叠嶂翠,一心浮云闲。刘长卿《赠微上人》: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李商隐《赠郑谠处士》: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辛弃疾《鹧鸪天》: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浮云往往用来喻人的漂泊迁徙。李陵《与苏武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交相逾。苏武《诗四首》: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当浮云与游子相前后时,常体现出浓烈的思乡怀友主题。诗人常以浮云的飘浮不定来状写远游人的情绪。江总《别永新侯》:送君张掖郡。分悲函谷关。欲知肠断绝。浮云去不还。唐皎然《答胡处士》:西山禅隐比来闻,长道唯应我与君。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唐朱放《送温台》: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韦应物《赋得浮云起离色,送郑述诚》:游子欲言去,浮云那得知。偏能见行色,自是独伤离。晚带城遥暗,秋生峰尚奇。还因朔吹断,匹马与相随。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杜牧《访许颜》:长嫌世上浮云客,老向尘中不解颜。浮云又往往成为离别时的典型景物。朱晦《秋日送别》:荒郊古陌时时断,野水浮云处处秋。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当浮云与白日相连时常隐喻闺怨主题或因奸邪蒙蔽明君而致使士不遇的主题。浮云往往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朝廷小人。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曹植《杂诗》: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齐己《浮云行》: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此诗说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一、借流水抒写离别之愁

名家名篇鉴赏

名家名篇鉴赏

————————————————————————————————作者:————————————————————————————————日期:

陶渊明: 归园田居·陶渊明(八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题】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练习】 1.这首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结合本诗及《饮酒》一诗的内容说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答: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山野之间劳作、赏景。生活虽清贫但是远离官场、远离纷乱的俗世,自由平静。心灵淡泊宁静。 3..诗人在末句中所说的“愿”具体指什么? 答: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补充:如何理解作者的“愿”?含义+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自然的性格,宁静淡泊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八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就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达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的境界,请从一个角度赏析本句。 答:这句诗中“见”字和“悠然”用得极好,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见”字写出了诗人随意、悠闲的心情,“悠然”则表现出了作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句诗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用语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 3.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写的画面 答:傍晚时分,林间的雾霭聚拢来,在夕阳的余晖中,山间景色显得愈加迷人。归巢的鸟儿呼朋引伴的相伴归来。 4.结合《归园田居》和本诗,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 答:这句富有哲理,从字面来看是说这田园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谛,想辨别出来,却忘了

唐代著名诗词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官之作 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 这里有四首七律唱和诗,是宋元以来许多谈诗的人喜欢评论的。唐肃宗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兵二十万人收复长安,平定了安禄山父子之乱。十月丁卯,肃宗还京,入居大明宫。三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时李唐政权,方才转危为安,朝廷一切制度礼仪,正在恢复。中书舍人贾至在上朝之后,写了一首诗,描写皇帝复辟后宫廷中早朝的气象,并把这首诗给他的两省同僚看。两省是门下省和中书省,在大明宫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办公厅。中书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会议政事的地方。当时,杜甫官为左拾遗,属门下省。岑参官为右补阙,属中书省。王维本来是给事中,做了安禄山的伪官,此时刚才获得赦免,降为太子中允。他们都是诗人。贾至是中书舍人,是他们的上司,因而每人都做一首诗来奉和。当时和诗的一定不止他们三人,不过我们现在只能见到这三首。贾至首先作诗,称为原唱,王、岑、杜三人的诗是和作,合起来称为唱和诗。 官位较高的诗人,有资格每天进宫中朝见皇帝。他们对于宫廷中那些威严而又华贵的礼仪,印象极深,往往有诗记录。唐宋诗人作这一类诗的不少。方虚谷编《瀛奎律髓》,给这一种诗取了一个分类目,名为“朝省诗”。 朝省诗和应制诗同样都是宫廷文学。字句要求富丽,对仗要求精工,思想内容要有感恩颂德之意。创作方法纯然是赋,不能用有言外之意的比兴。这种诗,在初、盛唐时期尤其多,诗人们往往用这种作品表示其写作翰苑文章的才学。我们研究唐诗,也应该了解一下,虽然现在它们已没有用处。 贾至的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早”字。进宫去朝见皇帝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还得用蜡烛。到了宫城里,才是黎明。“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紫陌”是紫红泥铺的路。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千株嫩柳挂在宫门外,飞来飞去的黄莺绕着宫殿鸣啭。“建章”是汉高祖造的宫殿,规模宏大,传说有千门万户,后代诗人就用来代表宫殿。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上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悬挂的剑和佩带物的声音。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第四联就是感恩效忠的话了。我们大家都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应该天天写文章侍候皇上。凤池是凤凰池的简称,代表中书省的官署。此诗末一句,《唐诗纪事》作“终朝默默侍君王”,错得可笑。 王维的和作是紧紧扣住贾至原唱柏。第一联也写“早”:戴红头巾的卫士在宫门外传呼天亮了,宫里专管皇帝衣服的女官才把翠云裘送来伺候皇帝视朝①。汉朝时,卫士在宫门外学作鸡鸣以报晓,称为鸡人。翠云裘见于宋玉的赋,用来指御衣。晓筹是铜壶中报晓的筹子。第二联写朝见情况:宫殿的门都开了,各国官员都来朝拜皇帝。九天是最高的天,阊阖是天门。这一句实际上是宫殿开门的倒装句法。衣冠代表人物,冕旒是皇帝的朝冠,此处用作皇帝的代词。第三联写朝见时的景色:太阳光才照临到殿前的承露盘,薰炉中的香烟要飘浮到皇帝的衣服上去。汉武帝曾铸铜为仙人,掌上托着一个承接露水的铜盘,放在宫殿前。此处用来指宫殿前陈列的装饰物。皇帝的衣服绣有龙纹,称为龙衮,亦可称衮龙。第四联讲到自己的职司:朝罢之后,回到中书省,就应当为皇帝办事,起草各种诏书。“五色诏”是用典故,石季龙的诏书是用五色纸写的,故曰五色诏。此处只是用来作“诏”字的修饰语,其实唐代的诏书是用黄麻纸写的。

十五夜望月 作业

《十五夜望月》课后作业 1.字正腔圆读古诗,写出拼音。 中庭 / 地白 / 树栖()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分辨孪生兄弟。(组词) 鸦()庭()栖() 鸭()廷()晒() 4.诗意再现。(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②“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答案: 1、qīyālěng lùjìn sī 2、中秋赏月 3、乌鸦庭院栖息 鸭子宫廷晒干 4、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意思对即可) 5、①月光鸦雀冷露桂花秋天 ②地白冷露湿诗人自己 6、①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 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