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早教高级人才认证 分离期与婴幼儿心理发展

早教高级人才认证 分离期与婴幼儿心理发展

早教高级人才认证 分离期与婴幼儿心理发展
早教高级人才认证 分离期与婴幼儿心理发展

分离期与婴幼儿心理发展

摘要:笔者认为,婴幼儿分离期的分离焦虑属于婴幼儿与所依恋对象分离时的正常反应,只要父母、老师适当引导,帮助是可以缓解的,但分离焦虑如果不能及时地矫正或缓解,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高焦虑持续,最终形成分离性焦虑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机能和心里发展,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气质类型、遗传、创伤、不良的亲子依恋关系等,而亲子依恋类型对分离焦虑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亲子依恋类型分析出发,根据不同依恋类型下的分离焦虑状态提出缓解分离焦虑,预防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方法,帮助婴幼儿顺利的度过分离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分离焦虑障碍依恋类型入园焦虑矫正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论文背景 (3)

1.2 相关领域成果 (3)

1.3 研究方法 (4)

1.4 研究内容 (4)

第二章论文主体 (4)

2.1 研究对象范围 (4)

2.2 婴幼儿分离期心理发展特点 (5)

2.3 分离焦虑概念及产生原因 (6)

2.4 婴幼儿的分离焦虑障碍及症状 (7)

2.5 分离焦虑障碍评估 (7)

2.6 依恋的概念及不同依恋类型与分离焦虑的关系 (8)

第三章结论 (10)

3.1 重视父亲对缓解婴幼儿分离焦虑的作用 (10)

3.2 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 (10)

3.3 了解儿童的气质类型 (11)

3.4 从依恋类型提出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矫正策略 (11)

3.4.1 安全型依恋 (11)

3.4.2 反抗型依恋 (12)

3.4.3 回避型依恋 (12)

3.4.4 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背景

婴幼儿分离期出现的分离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新入园幼儿中的心理问题,当家长把新入园幼儿送到幼儿园并离开之后,幼儿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所谓焦虑,指的是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神经症状(Barlow,1988)。根据2001年崔松鹤调查,发现幼儿园中出现焦虑反应的幼儿占了一半左右,入园过一个月以后仍表现有“焦虑反应”的幼儿仍有20%。另外有研究表明,幼年时期长期、严重的分离焦虑如处理不当,会发展成分离焦虑障碍,成年后可能会患有恐惧综合症,影响今后的生活工作,为一生留下祸患。因此有必要找到科学的矫正方法,帮助婴幼儿顺利度过分离期。

1.2 相关领域成果

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研究者主要是心里医学专业的研究者和焦虑领域的研究者。心里医学研究者认为,焦虑障碍的矫正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里治疗为主,其中心理治疗占主导地位。心理治疗方法中被认为最有效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期心里治疗方法。如朱慧、潘江宁(2009)等从儿童自身发展水平提出可通过对幼儿的认知干预、行为技能干预来实现纠正目的。翁晖亮(2004)、潘齐叙(2008)等认为,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缓解应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对于处于分离敏感期的幼儿则不提倡药物治疗。国外梅肯鲍姆提出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则被广泛认同。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则从教育的视角提出了正面影响的措施。如孟丽梅提倡缓解幼儿分离性焦虑可综合应用熟悉环境、预入园、提提供环境支

持三方面的教育策略;赵宜君(2009)则对家园配合、入园方式、教师主导作用及家庭教育提出了教育建议;祁海芹(2003)也是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的教育策略角度探讨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的。教育领域对幼儿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方面,一是教师改采取具有正对性的教学策略;二是家长通过率入园转变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性;三是加强家园间的合作沟通。

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中,幼儿教师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刘昕(2007)、姚燕嫔、黄真猛(2007)等人的研究探索了各种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她们分别从教学方法、环境创设、教师行为、入园准准备、家长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相关策略,认为分离性焦虑的预防及矫正是入园适应性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分离性焦虑的预防及矫正。王静、宋荧荧(2003)认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对幼儿分别采用心理疏导法、分散注意法、精神鼓励法、家长配合法等进行疏导。赵怡芳、汤燕辉(2009)等则结婚安利对缓解分离焦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法。

1.3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解释各家观点及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后选取关键因素,深入分析,为解决当下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1.4研究内容

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综合分析婴幼儿分离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从分离期常见问题——分离焦虑,分离焦虑障碍出发,深入分析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分离焦虑障碍的特点与评估方法。从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中选取主要因素——亲子依恋关系,提出安全型依恋关系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类型亲子依恋关系下分离焦虑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矫正方法,并为当下普遍出现的入园焦虑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

第二章主体

2.1研究对象范围

严仁英等认为婴儿期或称乳儿期,从生后28天到1周岁,幼儿期,1-3周岁。[1]

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认为:0-3岁一般称为婴儿期,学龄前期(又称学前期)是指儿童从3-6、7岁这一阶段。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又称为幼儿(或学前儿童)。本篇论文选取林崇德的观点,将婴幼儿研究范围定为0--6、7岁。[2]

2.2婴幼儿分离期心理发展特点

Bowlby 最早对婴幼儿分离焦虑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提出婴儿7到24个月时是分离焦虑表现最明显的时期。到婴儿期以后, 尤其是到了学前期, 儿童的分离焦虑渐趋减弱。虽然此时儿童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依恋对象不在场时的不安全感, 但其身心发展进一步成熟, 探索周围世界和满足好奇心的欲望和需求显著增强, 对分离也表现出了更大的容忍力。[3]

近年的研究发现, 不论文化背景和喂养条件如何, 分离焦虑首次出现的时间都具有显著一致性, 它超越了喂养条件并相对独立于儿童的经验, 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在儿童7-8个月时, 一般都会表现出分离焦虑的行为反应。但对3 岁和3.5 岁儿童分离焦虑临床、亚临床或非临床水平的纵贯研究表明, 这期间多数分离焦虑的诊断都不稳定, 很多孩子转向了亚临床或非临床状态。多数孩子在学前期经历了个别的分离焦虑症状, 但稍大一点后, 症状就缓和了许多。[4]可见, 儿童期的分离焦虑似乎是每一个体的必经阶段, 只是某些个体因特殊的环境和遗传作用导致症状更突出。

Bowlby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产生分离焦虑,发现分离焦虑经历了三个界限分明的阶段:反抗、失望和超脱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反抗阶段,儿童会极力阻止分离,自发地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母亲重新亲近。第二个阶段是失望阶段,当与母亲亲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开始失望,反抗行为减少,反抗强度也降低,但是依恋联结依然存在。这时儿童可能会将依恋行为指向一位“替代母亲”,但是儿童对替代母亲的依恋行为并不会削弱对自己母亲的依恋。第三个阶段是超脱阶段,此时儿童的依恋行为被抑制,但是依恋联结并没消失,适当迟缓之后,

儿童的超脱反应立即被强烈的依恋行为所取代,并且在强度和频率方面都超过分离之前,由超脱行为戏剧性的转变为依恋行为。

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凯根(1972)指出,个体6--10个月时已经具备了以下图式:(1)熟悉陪伴者的面容,(2)这些陪伴者在家中的可能行踪(如果他们不在眼前)。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的与幼儿头脑中的看护人图式不同的陌生人的脸会使幼儿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无法解释他是谁或者自己的养护者发生了什么事。婴儿会对无法预期养护者去向的分离表现出抗拒和紧张,因而产生了分离焦虑。

林崇德等指出:8-12周,婴儿缺乏辨别不同个体能力,还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而只是在物体和人中表现的更喜欢人。3-6个月,开始能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喜欢与熟悉的人接触,但这时期婴儿并不拒绝熟悉的人离开。6个月--2、3岁,所谓特定依恋期,婴儿对不同对象的反应出现巨大的差别,对依恋对象的存在极为注意。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去时,开始通过哭泣表示抗议。依恋对象成为婴儿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2、3岁以后,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他们最近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并且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5]。

分离性焦虑障碍多发生于学龄前幼儿。我国学者翁晖亮(2004)、罗曾让(2002)等人的研究证实,3-5岁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较高。

2.3 分离焦虑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凯根等(1978)认为,分离焦虑指的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分离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忧伤,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是6个月到20个月婴幼儿的典型行为,其高峰期一般在13月龄到20月龄之间,在其他年龄阶段也有所表现。

[6]

Press.,鲍尔比也指出,分离焦虑是儿童对失落的恐惧与害怕,儿童将依恋对象的分离解释为一种生存威胁,进而产生分离焦虑。[7] 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分离焦虑是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种种焦虑是个体因

不能达到目标而使自尊心受损时,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而又带有恐惧的负性情绪。[8]

早在上世纪30、40 年代, 人们就开始关注婴幼儿分离焦虑, 当时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神经症, 应从消极依赖型人格角度进行研究, 因为它本质上是人格内部缺乏广泛的调解能力所致。[9] 到60年代,Myquel 则认为, 孩子对母亲情感的有效性是确信不疑的, 但与母亲分离时孩子感觉失去了控制情景的主动性, 从而产生了分离焦虑和对其母亲的病态依赖。[10] 90 年代后, 人们更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如Feigon 等研究发现遗传对女孩分离焦虑的影响比对男孩的大, 同样的环境对男孩的影响比对女孩的大; 遗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同环境的影响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共同的环境对双胞胎的影响比对非双胞胎的大。[11]不过,Topolski 等发现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共同环境因素对分离焦虑的形成影响不大。[12]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被抚养经历通过其“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其对待子女的方式, 进而影响孩子的分离焦虑水平。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水平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 儿童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复杂, 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前的探讨从不同侧面分别揭示了影响其产生的一个或几个因素, 至于每一个体是否会产生分离焦虑, 还要看个体独特的生活环境、遗传影响及个体主动对遗传和环境影响的整合。

2.4婴幼儿的分离焦虑障碍及症状

依照《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的界定,指孩子与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分离时,孩子因过度担忧对象和自己的安全,过度害怕分离及与对象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现出的过度焦虑行为。Dsm-iv-tr的诊断标准中认为,当幼儿焦虑持续时间超过4周,并影响正常的上学等日常生活或娱乐活动时,儿童可能就患上了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an anxiety disorder,sad)。其主要症状是:焦虑、抑郁、不安行为,哭泣、身体不适、逃避行为、攻击行为及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时其主要症状(Eisen et al 2001)。Bailly- Lambin & Bailly

探讨了分离焦虑与饮食障碍之间的关系, 发现有近20%的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易饿病人有童年期分离焦虑史。[13]

2.5分离焦虑障碍评估

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协会提出了系统评估和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步骤和方法。其中, 对分离焦虑的诊断包括: 收集个体分离焦虑的发生史、症状、有关的紧张性刺激、药物治疗史、家族精神病史、社会生活事件、学校史和当前的功能、外伤史。另外, 需格外注意个体的气质类型和精神状态及一些意味着焦虑症状的行为, 如是否坐立不安、咬指甲、避免目光接触和说话的声音很小等。此外还可以寻找其他行为, 如拒绝去学校( 有75%的分离焦虑孩子是拒绝上学的) 、就寝问题( 包括与分离有关的噩梦、没有父母在场就拒绝睡觉等) 及某种躯体症状( 胃痛、头痛、恶心、眩晕、感觉虚弱等) 。当然, 在确诊之前还要做医学检查以排除与焦虑相似的症状, 如血糖过低、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药物反应等。[14]在门诊诊断的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结构化的诊断量表和工具, 如《儿童状态- 特质焦虑量表》、[15]《修订版儿童青少年诊断访谈量表》、[16]《儿童行为评估系统》[17]等。但我们应该认识到, 量表只能反映大部分人的焦虑水平, 不能反映焦虑的内在机制, 在诊断分离焦虑时要多途径收集信息, 不能仅凭单一信息盲目判断。

2.6依恋的概念及不同依恋类型与分离焦虑的关系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亲子依恋关系影响儿童的分离焦虑。研究表明, 不安全型依恋与儿童分离焦虑密切相关, 早期安全依恋会显著降低儿童的焦虑水平, 从而有助于减少儿童学习的情绪障碍,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18]与此相反, 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状和抑郁。德勒瑞等( 2005)也指出, 早期母婴依恋的质量对于儿童6 岁时的分离焦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儿童分离期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与儿童自身、环境、他人都密切相关。

不同的幼儿对依恋对象的分离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显得相当恐惧,有的表现无动于衷。研究表明,幼儿与其养护者建立的依恋关系在质量上的不同导致了这一差异。艾思沃斯在1978年采用陌生人情境程序(Stranger Situation Procedure),对幼儿提供了8个连续的情景: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再观察儿童的两个方面:1、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玩新玩具)的总量。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通过对幼儿在这些场景中的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将依恋划分为3个类型,后来又增加为4种类型。[19]分别是:(1)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按照理论,但知道存在一个人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提供支撑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求时,儿童就易成为安全依恋型。另有研究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七天决定性因素。

(2)焦虑—抵抗型依恋:

抵抗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和陌生人焦虑,及时母亲在场也亦如此。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开始抵抗。

心理学者研究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养育风格: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略,指导完成某些活动,更多是通过父母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3)焦虑—回避型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和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

(4)紊乱依恋(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对世界的策略。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应、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裂为无数的镜子。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可能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奇怪的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当幼儿与养护者重聚时出现矛盾行为,先是想接近,然后突然回避养护者。

第三章结论

虽然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从幼儿自身角度看,主要是幼儿的气质类型、焦虑性人格,遗传基因;分离性焦虑同时又是环境转换时幼儿对陌生环境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害怕感,也包括社会环境恐怖事件的影响;但婴幼儿与养育着形成的依恋类型是儿童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从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入手,分析不同依恋类型与分离焦虑的关系,了解不同依恋类型下分离焦虑的表现特点,提出解决婴幼儿分离焦虑(障碍)的具体矫正方法将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克服分离焦虑障碍有着很大的作用,故提出以下矫正分离焦虑障碍策略:

3.1重视父亲对缓解婴幼儿分离焦虑的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这种关系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形成的依恋是对父母两人的,有的儿童甚至对父亲显示出更多的接纳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反应。[20]父亲和孩子的交往虽然从时间上来看相对于母亲少,但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这些游戏包含着很多身体运动方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探索性,很受孩子的喜欢,父子依恋关系也在这

样频繁的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来。父亲在分离期的参与,可以避免幼儿与母亲过度依恋,同时父亲男性角色可以给与赋予孩子勇敢、坚强的性格特质。父亲在幼儿分离期的参与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Karine等研究显示,与父亲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年幼儿童比不安全的在同伴相互作用中更能胜任,较少表现焦虑和退缩行为。

3.2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依恋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应该在这一时期给孩子提供形成依恋的必要条件和环境,促进孩子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大多数抚养者认为,满足孩子需要就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然而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需要的发现和满足,而这些心理需要多是通过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较少受到父母的重视。父母如果能对这些心理信号敏锐的察觉出来,并及时地给予满足,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婴儿来说,父母应多和他们接触、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和表情,多和他们说话、做游戏,让孩子获得一种愉快的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拥抱和安慰,给孩子一种归宿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在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正确的面对分离。在6个月到1岁之间,婴儿会随场景的不同而调整与母亲的距离,以求得亲近或接触这种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当依恋对象要离开的时候,婴儿会呈现出分离焦虑或抗议。这时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去向,让子会认为父母是可获得的,离开时暂时的不是抛弃,就会有安全感依恋,这样的婴儿将能够忍受挫折、学会自我安慰、具有较高的自尊及自我认同,同时能更好的缓解分离焦虑。

3.3了解儿童的气质类型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婴幼儿从出生起就不喜欢别人抱,不喜欢密切身体接触,易烦躁,易哭闹,不爱笑,这些幼儿较少得到母亲的关爱、注意。而另外一些幼儿喜欢别人抱、亲吻、抚摸、爱笑,他们与母亲交往积极,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这也是传统心理学家坚持气质是依恋类型的关键因素。但气质和依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只要父母调整其行为已适应儿童的需要,任何气质特点的儿

童都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可能,关键是父母提供给儿童的抚育环境是否与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一致。

3.4从依恋类型提出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矫正策略

对于业已形成的亲子依恋关系,不同依恋类型的分离焦虑幼儿的焦虑强度频率上有所不同,要消除不同依恋类型入园幼儿的焦虑情绪,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3.4.1安全型依恋

大部分幼儿属于这一类,喜欢与其依恋对象在一起并将他作为对外探索的安全基地。这类幼儿在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会独自探索,依恋对象的离开会让他们感到明显的不安,依恋对象返回时他们会有温暖的回应,如果他们感到压抑,常常会寻求身体接触来缓解压力。有依恋对象在场时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随和大方。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一般分离焦虑程度最低,很快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对这类幼儿,大方向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幼儿园新奇的事物中去,主动进行探索,主动适应。同时教师注重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关怀,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具体操作上,可以提供大量的玩具,图画等,把教室布置丰富多彩,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中去。最好可以让他们在正式入园之前就由父母带来幼儿园熟悉环境和老师,研究表明,幼儿在熟悉的人身边,对陌生人的反应会相对积极一些(Morgan & Ricciuti,1969)。

3.4.2抗拒性依恋

这是一种非安全型依恋,这依恋类型幼儿具有强烈的分离抗拒,希望与依恋对象保持亲近,但对养护者主动的接近尤其是分离后的重聚时又表现出抗拒。抗拒型依恋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较高,反应的强度也最大,对这一类幼儿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大的关注和耐心。重点放在满足他们情感的需求上。同时最好能和家长合作,坚持送幼儿来幼儿园,根据Bowlby 对分离焦虑划分的三个阶段理论,教师要争取尽早成为幼儿的替代依恋对象。具体的操作上,家园配合必不可少,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教师要注意多对这些幼儿进行个别的关怀,经常抱抱他们,爱抚他们,和他们进行交流,总之耐心是关键。也可以参考安全型幼儿的做法,在正式入园以前由父母先带来幼儿园和教师进行交流熟悉。

3.4.3回避型依恋

特征是很少表现出分离抗拒,能进行独立探索活动,但是缺少情绪性。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回避型依恋的幼儿表现介于安全型和抗拒型之间,分离焦虑强度也不会很高,教师要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尽量引导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把注意力放在探索上。对这类幼儿教师的策略是多鼓励,多进行情感交流。

3.4.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奇怪的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当幼儿与养护者重聚时出现矛盾行为,先是想接近,然后突然回避养护者。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的幼儿比较少见,Hertsgaad(1995)等人认为这一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教师面对这种类型的幼儿可以创造参照抗拒型幼儿的做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早期教育专业教程[M].新星出版社.2011.

[5][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6.

[3]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97- 209 [4]Kearney, C. A. et al.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in young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and family 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3, 32( 4) : 593- 598

[6] Kagan, J, kea rsley, R. B, & Ze lazo, P, ( 1978). Infancy: Its place in hum an developm ent, C ambr idge, MA: H arvard Un ive rsity.

[7]Bow lby J. Attachm en tandlo ss: Separation. London: H ogar-thPress, 1973.

[8]穆燕: 幼儿入园父母必读[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5页. [9]Cammisa, J. J. et al. Separation anxiety. Mental Hygiene, 1947, 31: 229- 236.

[10]Myquel, M. From separation anxiety to dependence. Psychologie Medicale, 1989, 21 ( 9) :1287- 1289.

[11]Feigon, S. A. et 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ymptoms and their moderation by age and sex. Behavior Genetics,2001, 31( 5) : 403- 411.

[12] Topolski, T. D. et 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 reports of manifest anxiety and symptoms of separation anxiety and overanxious disorders: A community- based twin study.Behavior Genetics, 1997, 27( 1) : 15- 28.

[13]Bailly - Lambin, I. & Bailly, D. Separationanxiety disorder and eating disorders. Encephale,1999, 25( 3) : 226- 231.

[14]Jurbergs, N. & Ledley, D. R.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Psychiatric Annals, 2005, 35( 9) :728.

[15]Spielberger, C. Preliminary Manual for the State -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 Palo Alto,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73.

[16]Herjanic B & Reich W.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ed psychiatric interview for children: Agreement between child and parent on individual symptoms.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982, 10( 3) :307- 324. [17]Reynold C.R. & Kamphaus R.W. Behavioral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 Circle Pines, MN: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s, 1998.

[18]W autier, G. , B lum e, L. B. ( 2004). The effec ts o f ego iden tity, gender ro le, and attachm ent on depression and anx iety in young adults. Identity, 4 ( 1): 59- 76.

[19]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6.

[20]陈立,高觉敷,张民生等,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614-618,622.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

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幼儿生理各方面处在继续生长发育中 1、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机能,即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幼儿时期(3~6、7岁)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身高每年约增4~7公分,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新陈代谢旺盛,但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 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幼儿长时间的连续地跳跃、跑步、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发育;幼儿肺的弹性较差,气体的交换量较小,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用鼻子呼吸的习惯,以预防感冒及肺炎的发生;幼儿的血液含量相对比成人多,但血液中水分较多,凝血物质少,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幼儿新陈代谢快,血色素为13~14克。低于13克即为贫血,应及时治疗。幼儿嗜中性白细胞较少,淋巴细胞较多,所以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增强孩子体质,提高其抵抗力;幼儿的听觉和嗅觉敏锐,但外耳道比较狭窄,3岁时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幼儿的咽鼓管即鼻咽腔与鼓室之间的通道较成人粗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故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耳鼻卫生,严防水进入耳内;幼儿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较差,贮尿机能相对差,加之幼儿神经系统对排尿过程的调节作用差,所以,幼儿排尿次数较多,自控能力较弱。家长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以防在精神极度兴奋或疲劳时发生遗尿现象。女孩的尿道口经尿道入膀胱的距离短且直,容易感染。家长要注意其外阴部清洁;幼儿皮肤柔嫩,容易损伤或感染,调节功能不如成人,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骤然变化,容易著凉或受热,家长要注意提醒和帮助孩子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幼儿期是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组成的,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体现自己的功能的,神经系统对机体的一切活动,起着主导作用。人的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是中枢神经的最高部位。人类的大脑,无论在结构和机能上,都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脑不仅是人的机体活动的主导者,而且是思维活动的器官。人发育是从出生到少年期先快后慢地进行的。反映脑发育进程之一的脑垂,新生儿有390克,1周岁时900克左右,3周岁时约1000克,7岁时1280克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脑的重量(成人脑组

(完整版)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 的主要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本章将简要介绍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和不同年龄儿童接触时,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这也将为本课程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将涉及以下具体内容:婴儿动作的发展;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先学前期儿童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习者应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一、婴儿的身体生长 婴儿期是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cm以上,1岁时,身高可以达到70~75cm,体重可达9~10kg。同时其神经系统也迅速发育。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原始动作反应(本能动作) 1.新生儿环境的变化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看到,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差异很大,也就是说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过去,人们以为孩子刚出生时是无能的,什么也不会。可是,近年来的研究材料发现,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其本能之多,令人惊讶。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能的。下面简述一些。 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缘,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前言 ●心理发展的动荡期 第一个逆反期发生在3-5岁 第二个逆反期发生在13-15岁 第三个逆反期发生在21-23岁 第四个逆反期发生在成人的更年期 ●幼儿期间的基本特点 幼儿自出生后脑容量就已确定,可以改变的只是仓库的结构、内容 在该期间的教育基本原则是“先固本、不是先装内容”,学龄后才开始装内容 孩子在0-3岁期间接受的内容,从3岁开始搭架子,大脑开始整合,部分内容被放在货架上,达成基本结构,部分内容则被弃之一角。 孩子在搭架子、仓库整理期间,部分内容将被忽略。 (一)步入人生的第一次逆反期(3-4岁) 产生鲜明的自我意识(有主意、不听话、爱占有、试图摆脱依赖、要求独立)三岁的孩子开始不听话了,开始建立自主意识。 家长对策: 让出部分主动权给孩子; 例如:先给爷爷奶奶发筷子;让孩子决定所吃饭菜的顺序 引导孩子自己做事,提高自理能力(穿衣穿袜、搬椅子); 例如:扶助孩子穿衣服,一边帮忙,一边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总体原则是要一边抚育,一边教育。 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执拗、任性、急躁) 例如:不要急于纠正孩子洒在桌上的饭菜,5岁之前是正常的 在幼儿期,家长可能不经意的过程中确认孩子不吃某种食品,大人的错误引 导导致孩子不吃某种菜。这完全不同于13-15岁的逆反期孩子宣布不吃某种菜,此时的孩子可能经常给自己弄个个性,例如不吃某种菜。 逛商场时,不要让孩子有选择商品的权利,买什么商品家长做主,商场只是 孩子的博物馆。 自主意识要良性发展,不能给孩子大事情的选择权,只给小事情的选择权。

小事孩子做主,大事不能做主。例如到幼儿园只带小玩具,这是他的精神伴侣,可以降低分离焦虑。 不能严厉批评孩子说的错话 (二)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2.1观察力笼统放散不稳定 不是神经病,是健康的表现,是正常的。 注意力随兴趣转移 不必过度培养注意力 孩子该阶段是放散性注意、思维。例如,孩子与父母一起去买菜,孩子路上 看蚂蚁,买菜不重要,看蚂蚁最重要(介绍与蚂蚁相关的知识,家长此时应是蚂蚁知识的天使) 原则:根据孩子随时兴趣而及时给孩子送相应知识大餐 2.2记忆力形象具体 孩子不会记住社会规则。例如吃饭不能看电视 思维能力以形象为主 孩子数数能力强,并不能证明他的数学能力强 该期间孩子不能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具体关系 2.3想象力飞速发展 这个年龄,孩子想象的东西与现实分不开,将想象的事情认为是现实,因此 孩子撒谎是正常的,此时不能进行野蛮批评,一声断吓,可能断送孩子的想象力。人的想象有时是对自己心灵的抚慰,有时会持续一生。 千万不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孩子要鼓励孩子唱歌。 孩子此时的撒谎,可能正在编造故事,进行艺术创作 2.4情绪情感日趋丰富 儿童的思维与成人不同,但其情感则与成人一样。例如天气也能影响孩子的 情感,这种莫名的忧伤可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对音乐、艺术、大自然没有任何感受,是很痛苦的,可能是小时候被抹杀的。 对艺术的感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可能被磨灭、被扼杀。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早期教育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早期教育 婴幼儿时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人一生基本智力的80%是在六岁前奠定。孩子们生下来都一样,长大后就不一样,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有很强的能力,成为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有的人心理素质很好,很有信心,可有的人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罪犯。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人发展、变化的如此之大。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的,家长们力图不让孩子受一点伤,不受一点打击。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幼小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幼小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也有人格、思想、隐私、尊严等,作为父母,应该给他们最起码的尊重和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的预备,也具有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同样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孩子也不会尊重你。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看到这样的父母,以自己的权威侵犯孩子的天地,与孩子的心灵间就会横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心灵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很多少年犯甚至成年人犯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时期的影响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的过程中不光要学习知识,早期的心理成长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生命的质量。所以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法则,鼓励孩子自由探索。避免过分的干预,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侵犯性,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6个月的宝宝就能根据爸爸妈妈的表情看出高兴或生气,宝宝的洞察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 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儿童时期,不但受限于先天遗传因素,更脱离不开后天的复杂环境影响,在种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大,所以父母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动不动就把笨

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婴儿时期宝宝都没有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可能有些爸爸妈妈会认为婴儿除了吃和睡就没有其他的思维。其实随着婴儿的成长,宝宝心里也是会有变化的,并且随着宝宝的成长智力和心智都会越发成熟。那么,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特点是相对稳定的。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条件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度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个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学习、想象、思维、言语、情感等都是在该阶段发生或发展。 在这一时期,婴儿的身高和体重变化都非常明显,大脑的机能开始发展,因此要多注意营养,动作开始变得精细,建议准备恰当的玩具进行锻炼,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都变得敏感,还要注意言语的发展。 婴儿早教要注意什么 很多父母对于早教,只是刻意的去强调一种学习,其实,这要观察宝宝比较喜欢做什么,这才能更好的引导宝宝学习,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很多早教看起来都非常的容易,但真正坚持就更难了,因此,得教孩子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如果是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的话,可以慢慢的引导孩子一点专业知识。 对宝宝实行早教,顺其自然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强求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效果可以能会适得其反,有的甚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埋下扭曲的伏笔。现在很多的父母都只有一个宝宝,因此,溺爱也越来越明显,有些家长在与宝宝的“博弈”中,总是处于下风,这不是爱宝宝,而是害了宝宝。

婴儿的成长阶段不止要注意身体健康,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忘了对宝宝的心理多多关注,开朗乐观的性格对于宝宝的成长才更有益。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婴儿时期宝宝的心理变化需要更多的耐心来观察,也要更多的耐心来陪伴。其实对于宝宝最好的照顾就是陪伴,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 的。 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各月龄段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1](1)

各月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大肌肉运动方面 ●精细动作方面 ●感知方面 ●语言方面 ●社交和情感方面 大肌肉运动方面 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个月时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 宝宝从会做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精细动作方面 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的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马上动手去取。 此时,宝宝的分辨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得很好。 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用食指操纵多种开关。 感知方面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他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语言方面 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时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也包括用表情),这时任何一个母亲懂能懂的表达方式。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去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言语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社交和情感方面 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对陌生人表示不安。 7—9个月宝宝能做的 有亲子依恋情绪;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能够熟练爬行;会拇指和食指对捏食物,会拿勺子盛到食物;穿衣时能伸头伸手配合;扶杯喝水,自食饼干;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有模仿行为,如“谢谢”、“再见”;指认3~4种日常物品,会认指身体1~2个部位。 7—9个月宝宝家长该教的 学坐;连续翻滚;让宝宝认识身体部位;锻炼 食指;打手势(如“挥挥手表示再见”); 学习匍行;学爬;学习寻找。配合穿衣 10—12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大肌肉运动方面 ●精细动作方面 ●感知方面 ●语言方面 ●社交和情感方面 大肌肉运动方面 宝宝能自己站稳,并保持身体平衡;能倚靠着沙发或床栏杆慢慢地行走,甚至不用扶持也能走几步。宝宝还出现攀高行为。 精细动作方面 宝宝的手指灵活度增加,手眼也逐渐协调。这一阶段,他喜欢用手摸着物体去探索它的结构;能用勺子盛上1—2勺饭放进嘴里;将帽子平稳地放在头上;会准确地放上茶杯盖;会用手扯开纸包取出纸包内的食物;会用食指和拇指捏取葡萄干或爆米花;会为大小瓶盖配对;会握住蜡笔在纸上乱涂(这是画写的第一步);会向小瓶中投入小东西等等。 感知方面 宝宝独立活动的能力增强,他的视野更广,探索的范围更大。宝宝有了一定的空间、大小直觉能力,注意力所及的区域扩大,甚至会在书中、玩具商寻找细枝末节的东西;他已经具备一定的辨认能力,能认识身体部位5处以上,并会指图6张以上;他的记忆力有巨大的进步。“寻找与发现”累类的游戏是这个阶段最好的游戏。 语言方面 宝宝理解词语的能力大大提高,能听懂简单的话语。因此,词语游戏对他来说是非常好的活动,可通过让宝宝辨认事物的方式进行。这时的宝宝也开始用简单的发音或词语表达自己的要求;会叫爸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幼儿的心理个性发展。经过几年的尝试,已经取得出初步成果,现从以下方面作一介绍: 一、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概括的讲,幼儿心理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小棒,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集的这一排小棒的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队短”。可见,幼儿辩别数目的多少受小棒排列形式的影响。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较广阔,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些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容易改变,但是已成为一个人一生个性的基础。 二、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3岁这一年龄,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生活中的一个转折年龄。因为从这个年龄起,幼儿要离开父母开始入幼儿园,过集体的生活。幼儿怎样才能适应这个环境,关键在于幼儿与教师、幼儿园、小朋友之间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小班幼儿的突出特点——情绪性强。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情绪情强,是整个幼儿期的特点,但年龄越小就越突出。小班幼儿的行为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小班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有: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听不进去;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 2、爱模仿 小班幼儿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依据幼儿的特点,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样板。 三、幼儿园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中班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与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1、爱玩、会玩

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

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的。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3.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儿半岁左右能够坐起来的时候,可以较好地完成眼手协调的活动。在视觉的调节下,手在视野范围内完成操纵、摆弄物品的活动,这是利用知觉能力综合认识物品的特性。一直到3周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的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知识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3-4岁) 一、认识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展 1) 视觉: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变色力发展两个方面。 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 2) 听觉:发展较早,到3岁基本完成。 3) 空间知觉:能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 4) 时间知觉:能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感念,但不能掌握“过 去、现在、将来”的概念。 5) 观察力:刚刚萌发,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 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趣常常会替代成人要求的观察目的。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图片和物体进行观察。2、注意的发展: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 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现在观察图片时,仅 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在做律动时,只能听琴声两手上下挥动或双脚小跑步,而不能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记忆的发展: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凡是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情就容易记住,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性质。 4、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小班幼儿的思维扔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1) 这个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体概念,如:实物概念、简单的数概念等,很难掌握抽象的关系概念、时间概念、道德概念等。 2) 在推理判断时,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依据,而不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5、想象的发展: 1) 没有预定的目的,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 2) 由于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所以想象比较被动,主题也不稳定。 3) 这时期幼儿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想的目的。 2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活龙活现。 二、情感发展 1、同情心: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只能做出一些举动,甚至是一些不应该的举动来表达自己。 2、荣誉感:对荣誉感的理解大多局限在自己身上,而较少考虑到整个班级,还不知道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幼儿园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园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认识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展 1)视觉: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变色力发展两个方面。 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 2)听觉:发展较早,到3岁基本完成。 3)空间知觉:能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 4)时间知觉:能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感念,但不能掌握“过 去、现在、将来”的概念。 5)观察力:刚刚萌发,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 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趣常常会替代成人 要求的观察目的。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图片和物体进行观察。 2、注意的发展: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 维持3—5分钟)。 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现在观察图片时,仅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在做律动时,只能听琴声两手上下挥动或双脚小跑步,而不能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记忆的发展: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凡是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 情就容易记住,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性质。 4、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小班幼儿的思维扔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1)这个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体概念,如:实物概念、简单的数概念等, 很难掌握抽象的关系概念、时间概念、道德概念等。 2)在推理判断时,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依据,而不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5、想象的发展: 1)没有预定的目的,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 2)由于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所以想象比较被动,主题也不稳 定。 3)这时期幼儿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想的目的。 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活龙活现。 二、情感发展 1、同情心: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只能做出一些举动,甚至 是一些不应该的举动来表达自己。 2、荣誉感:对荣誉感的理解大多局限在自己身上,而较少考虑到整个班级,还不知道 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三、社会性发展 1、语言的发展:正常情况下,都已学会讲话,但不能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因为他们 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发育并不十分完善,还不能辨别差别较小的音,不 善于协调使用发音方法,所以存在发音不清楚的情况。 1)词汇量:1000——1100个,名、动词占大多数,而且名词、动词是幼

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一、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婴幼儿在0—3岁时期,是潜意识吸收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幼儿会以惊人的速度、没有选择地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了事物一一吸收,并成为自身智能的一部分,并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从出生到2岁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2~3岁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也就是说,0—3岁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在这敏感期中会有五种突出表现: 1、对秩序的喜爱。这是由于儿童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形成实在的概念,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 2、急切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这是儿童在靠味觉触觉感知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采取行动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凭这种感官肌肉的运动来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 3、乐于学习走路。这等于是儿童的第二次诞生,是为了获得自由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4、对微小精细的东西感兴趣。这似乎是大自然特意安排一个阶段,以使儿童探索并欣赏大自然的奥秘。 5、对社会性发生兴趣。儿童会积极地了解别人的基本权利,学着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团体意识。他们试着学习礼节,并且懂得了为自己做事之外也要为别人服务。这些社会性行为在开始时也是观察,后来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积极地接触别人的动机。此时的孩子如果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专家认为,这阶段亲子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业。 二、0—3岁亲子教育如何达到和谐发展 亲子教育活动不同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家长,整个活动环节也都是在家长面前完成的,亲子老师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让孩子们充分的活动起来,得到科学的指导,还要帮家长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和新的教育观念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 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认识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展1) 视觉: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变色力发展两个方面。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对于色调相 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2) 听觉:发展较早,到3岁基本完成。3) 空间知觉:能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4) 时间知觉:能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感念,但不能掌握“过去、 现在、将来”的概念。5) 观察力:刚刚萌发,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 趣常常会替代成人要求的观察目的。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 一事物。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图片和物体进行观察。 2、注意的发展: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现在观察图片时,仅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在做律 动时,只能听琴声两手上下挥动或双脚小跑步,而不能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 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记忆的发展: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凡是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情就容易记住,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性质。 4、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 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小班幼儿的思维扔带有很大的 直觉行动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 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1) 这个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体概念,如:实物概念、简单的数概念等,很难掌握抽象的关系概念、时 间概念、道德概念等。2) 在推理判断时,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依据,而不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5—6岁)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 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教育启示: 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 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 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 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 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 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 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 (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 1、无意学习。(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 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启示:应该让孩子与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课本上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从生活中获得的是直接经验。) 3、不顺序性。(并非一定要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启示:兴趣——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习什么,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学习方式:玩中学、做中学、游戏中学 (启示:正确理解学习,学习是个大概念,无所不包,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鼓励孩子多动手。) 三、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6-12岁) 从三个方面穿插讲的:1、注意力,2、记忆力,3、思维方式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育婴师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单项选择 1、对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一心理发展年龄阶段都有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 B、婴儿心理发展每一年龄阶段特点,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有可塑性 C、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不是固定的,可能略有早晚 D、心理年龄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跳跃。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具有()的特点。 A、连续性和可变性 B、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 C、阶段性和可变性 D、不稳定性和可变性 3、婴儿发展心理发生变化的方面有() A、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B、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C、头围、臀围、胸围发生变化 D、思维、大脑、胸围发生变化 4、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等重要方面。 A、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自卫能力、学习能力 B、注意特性、情绪情感特点、意志特征、世界观、人生观 C、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特性、思维能力、情绪情感特点、自我意识水平 D、生活能力、人生观、判断能力、思考能力 5、我国将儿童期的发展过程划分为() A、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和少年期 B、新生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C、乳儿期、婴儿期、婴儿后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春期 D、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6、个体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7、婴儿主要靠( )认识周围世界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8、感觉是() A、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 B、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 C、反映过去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 D、反映过去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 9、知觉是() A、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理解过程 B、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 C、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D、反映过去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接受过程 10、婴儿最早出现的感觉是()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皮肤觉 11、婴儿有意记忆能力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 A、语言 B、注意 C、自我意识水平 D、思维 12、婴儿期()占优势 A、有意记忆 B、随意记忆 C、有意后记忆 D、无意记忆 13、对婴儿的记忆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记忆无意识性很大 B、主要凭借兴趣记住自己喜欢的事物 C、记忆过程缺乏明确的目的 D、以有意记忆为主 14、人的思维能力从发生到成熟大约要经历()的时间。 A、10—15年 B、15—20年 C、5—10年 D、18—20年 15、()是感知动作思维 A、通过表象的联想并进行逻辑思考的思维方式 B、依靠事物或情景的表象及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活动 C、通过逻辑思考而进行的思维方式

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 ?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 ?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脑的发育 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 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睡眠时间 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 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 动作的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 如: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 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语言的发展 词汇 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词汇量

3岁:800~1000个; 4岁:1600~2000个; 5岁:2200~3000个; 6岁:3000~4000个。 言语表达 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言语失常现象 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 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 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 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专家提示 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教育重点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思维与想象 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短”。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这要受棋子排列形式的影响。所以说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 二、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儿童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儿童有一个突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