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
培训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鼠疫是我国法定几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肺炭疽的报告时限为: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置中对样品的采集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采样小组可以由1人组成,便于工作。
B除使用特定的保存液外,容器内还可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
C采集的标本只要按地区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不同品种不用分装。
D采集的样品为防止变质,应立即送检。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样品运送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送有传染性、放射性或剧毒样品时应标明标记。
B在运样品之前,对样品要贴标签。
C样品保存中只要抑制杂菌的生长,可以不考虑样品的原态。
D一般细菌检验样品和化学性毒物样品应在4-8℃中保存。
5、以下哪项不属于“标准预防”策略: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B必须做好患者与患者的隔离防护工作。
C必须做好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
D必须做好患者与健康人的隔离防护工作。
6、患者最科学有效的隔离方式为:
A 家庭隔离
B 单位隔离 C住院隔离 D 学校隔离
7、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应实行的隔离方式为:
A 严密
B 呼吸道 C消化道 D 血液、体液
8、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采用几级防护;
A 一
B 二 C三 D 四
9、疫源地消毒属于传染病控制的哪个环节: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 隔离患者
10、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B 能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C能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
D 以上均正确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分级。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断标准及报告时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