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本科24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本科24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本科24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本科24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

总论部分:

1.人体寄生虫学分类: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

2.WHO热带病特别规划署规定的5类7种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2种)、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锥虫病(2种);

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钩虫病;

4.三种共生现象及例举:

1)共栖(偏利共生):鮣鱼与大鱼;2)互利共生:白蚁与鞭毛虫;3)寄生:

5.保虫宿主举例:生食鱼虾的猫、狗等为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的中间宿主;

6.转续宿主举例:野猪为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的转续宿主

7.寄生虫分类举例:

1)偶然寄生虫:蝇蛆病

2)专性寄生虫:疟原虫、钩虫

3)体外寄生虫:蚊、白蛉、虱、蚤等

4)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

8.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1)形态特征的改变:体形的改变;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某些器官发达;新器官的产生;2)生理特征的改变:抗消化液的作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方式获得能量;生殖能力普遍增强;

9.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和免疫损伤;

10.寄生虫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方式:

1)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的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皮肤利什曼病;

11.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2.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1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1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简答: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是否总是对宿主有利,为什么?

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时可表现为对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可导致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16.举例说明人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

医学寄生虫部分:

一、形态

1.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丝虫、旋毛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

和牛带绦虫、棘球绦虫

2.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特点:

1)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端向腹侧弯曲或膨大成交合伞结构;

2)消化系统简单而完整,有简单的神经系统,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3)生活史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

3.似蚓蛔线虫(蛔虫):

1)成虫属大型线虫,体长平均25cm,口孔有3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2)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的区别:

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

外形宽椭圆形长椭圆形

卵壳和蛋白质膜厚薄

颜色棕黄色棕黄色

内含物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

壳间有新月间隙

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4.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1)成虫小型线虫,雌雄大小差异最显著,体长1cm,成虫特征:头翼和咽管球(食管球);2)虫卵卵壳外形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无色透明,内含蝌蚪期胚胎或者幼虫;5.钩虫:

1)寄生于人体的钩虫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体长1cm,两种钩虫成虫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

外形“C”型“S”型

口囊2对钩齿1对半月状板齿

雄虫交合伞圆形卵圆形

交合刺两刺分开呈长鬃状一刺呈钩状包于另一刺中

背辐肋远端分2小支,每支再分3

小支基部分2小支,每支远端再分2小支

雌虫尾刺有无

2)虫卵: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内含不同分裂时期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明显间隙;

3)杆状蚴:有口,能在外界环境中自主摄食;

4)丝状蚴:口囊封闭,有向温性,向湿性和穿刺能力;

6.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成虫细小,前段尖细,后2/5粗大,形似马鞭;

2)虫卵纺锤状或腰鼓状,卵壳厚,两端各1个透明栓,卵壳内含一个椭圆形卵细胞;

7.丝虫:

1)我国感染的丝虫有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两种;

2)两种丝虫微丝蚴的形态鉴别:

鉴别点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

体态弯曲柔和自然僵直,大弯中有小弯

头间隙短,长宽相近长,长为宽2倍

体核排列整齐,疏松,清晰可数密集,不易分清

尾核无有2个,尾核处体壁膨大8.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1)成虫为寄生于人体最小线虫;

2)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横纹肌中,形成幼虫囊包,也称囊包蚴;

9.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特点:

1)叶状或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2)有口、腹吸盘;

3)消化道不完整,肠支末端形成盲管,无肛门;

4)除血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

5)生活史复杂,需要水环境和中间宿主,发育过程有世代交替现象;

10.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成虫0.5cm,葵花籽状,虫体后端有分支状前后排列的睾丸;

2)虫卵为常见寄生虫虫卵中最小的,形似芝麻粒,有卵盖、肩峰、小棘(小疣);卵内含一毛蚴;

11.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1)雌雄异体,雌雄合抱,雄虫有抱雌沟,雌虫因吸食血液虫体后半部为黑褐色;

2)虫卵大,椭圆形淡黄色,卵壳一侧有侧刺,卵壳表面常有坏死组织等污物,内含一葫芦状毛蚴;

3)尾蚴分叉,有穿刺腺;

12.绦虫形态共同特点:

1)成虫白色或乳白色,背腹扁平,带状,分节,大小因种而异;

2)虫体由头节、颈部、链体组成,链体依次分为幼节,成节和孕节;

3)头节有吸盘,顶突小钩等固着器官;颈部有生发功能;成节有完整成熟的雌雄生殖系统;孕节内只有子宫,充满虫卵,成熟后可自动脱落;

4)虫体无消化系统,靠体壁直接吸收营养;

13.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形态鉴别:

鉴别点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体长2-4m 4-8m

节片700-1000节,薄而透明1000-2000节,厚,不透明

头节球形,有4个吸盘和顶突小沟方形,只有4个吸盘

成节卵巢分三叶左右两叶

孕节子宫分支7-13支/侧,排列不整齐15-30支/侧,排列整齐

14.两种带绦虫和棘球绦虫的虫卵光镜下都无法区分:圆球形,卵壳薄,卵壳与六钩蚴之间有棕黄色胚膜;

15.棘球绦虫成虫:细粒棘球绦虫体长2-7mm,多房棘球绦虫更小;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顶突小钩,顶突可伸缩;

16.棘球蚴结构:

1)圆形囊状物,大小不一,直径可达几十厘米;

2)棘球蚴由囊壁和囊内容物组成:囊壁外层为角皮层,无细胞结构,起保护虫体作用;囊壁内层为生发层,有生发作用,角皮层和囊内容物均由此长出;囊内容物包括囊液和棘球蚴沙,囊液无色澄清具有强致敏性;

棘球蚴沙包括育囊,子囊,原头蚴,每条原头蚴内有与成虫相同的头节,均可发育为一条成虫;

17.微小膜壳绦虫形态特点:

1)节片均宽大于长,为宽扁状,成节有3个横列的睾丸,头节上顶突小钩可伸缩;

2)虫卵由卵壳、胚膜、六钩蚴组成,胚膜较厚无条纹,胚膜与卵壳间有4-8根极丝;

18.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特点:

1)滋养体形态不规则,内含红细胞吞噬泡、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周染色质颗粒、核仁小且居中;

2)包囊球形,内含1-4个核,核结构同滋养体,未成熟包囊内有棒状拟染色体和糖原泡;3)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形态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

核仁小,居中大,偏位

核周染色质颗粒细小,排列均匀粗,大小不一,

排列不齐

食物泡红细胞细菌

包囊内拟染色体棒状草束状,碎片样

包囊内糖原泡散落,位置不定位于核周围

成熟包囊核个数4核8核

19.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水滴状或梨形,鞭毛5根(4前1后);实质核1个,贯穿虫体轴柱1根,虫体1侧有波动膜;

20.贾第虫:滋养体鞭毛4对8根,泡状核2个,吸器2个,轴柱1根不贯穿虫体;包囊有厚囊壁,囊壁与虫体间有空隙,2-4个核,内含鞭毛、轴柱前体及中体结构;

2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也称利杜体,为常见人体寄生虫中最小,内含1个核,1个动基体;前鞭毛体鞭毛1根且与虫体等长,虫体梭形,核位于中央,前端有动基体;

22.原虫形态学特点:

1)细胞质分为:内质、外质;主要的运动细胞器有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

2)细胞核分为:泡状核(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实质核(阴道毛滴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弓形虫)

二、生活史

1.人作为终宿主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钩虫、鞭虫、丝虫、旋毛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2.人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有:旋毛虫、猪带绦虫、棘球绦虫、疟原虫、弓形虫

3.具有保虫宿主的医学蠕虫:

1)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2)猪,鼠为旋毛虫的保虫宿主;

3)生食鱼虾的猫、狗为肝吸虫的保虫宿主;

4)接触疫水的牛,犬,鼠等多数动物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5)犬、鼠可作为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保虫宿主

6)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可作为弓形虫的保虫宿主

4.特殊的终宿主:

1)犬科动物为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

2)狐为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

3)按蚊为疟原虫的终宿主;我国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

4)猫科动物为弓形虫的终宿主;

5.特殊的中间宿主:

1)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2)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3)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涵螺、沼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4)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只有钉螺1种;

5)猪、牛分别为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6)羊、牛等食草类动物为细粒棘求绦虫的中间宿主;

7)鼠等啮齿类动物为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而人不是多房棘球绦虫的正常宿主

8)蚤类幼虫、面粉甲虫、赤拟谷盗等为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

6.直接产幼虫的寄生虫是:丝虫和旋毛虫

7.发育过程:

1)蛔、蛲、鞭、:虫卵→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

2)钩虫:虫卵→杆状蚴(1、2期)→丝状蚴→成虫

3)旋毛虫:幼虫→幼虫囊包(囊包蚴)→成虫;

4)丝虫:微丝蚴→腊肠期幼虫→丝状蚴→成虫;

5)肝吸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6)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

7)猪带、牛带绦虫:(孕节)虫卵→六钩蚴→囊尾蚴→成虫;

8)棘球绦虫:孕节)虫卵→六钩蚴→棘球蚴/泡球蚴→成虫;

9)溶组织内阿米巴:4核包囊→滋养体→4核包囊;

10)贾第虫:4核包囊→滋养体→4核包囊;

1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前鞭毛体→无鞭毛体;

12)疟原虫:红内期(环状体→晚期滋养体→成熟裂殖体→环状体)

红内期(环状体→雌雄配子体)→蚊内期(雌雄配子→合子→动合子→囊合子

→子孢子)→肝内期/红外期(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红内期(环状体)8.幼虫移行:

1)蛔虫:肠壁小血管→门脉→肝→门脉→右心→肺→咽→消化道;

2)钩虫:皮下小血管→右心→肺→咽→消化道;

3)旋毛虫:肠壁小血管→宿主横纹肌;

4)肝吸虫:消化道→肝胆管;

5)日本血吸虫:皮下小血管→右心→肺→左心→体循环→肝内门脉系统→门脉-肠系膜静脉6)猪带绦虫:肠壁小血管→皮下、肌肉、脑、眼

7)棘球蚴:肝、肺、骨、脑

9.寄生部位:

1)寄生于人体小肠的蠕虫:蛔、鞭、蛲、钩、旋毛虫、猪带、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2)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组织;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深、浅淋巴系统;

3)肝吸虫寄生于肝胆管;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4)猪带绦虫囊尾蚴可寄生人体皮下及肌肉、眼、脑;

5)棘球蚴寄生于人体肝、肺、腹腔、肾、骨、脑;泡球蚴寄生于人体肝;

6)溶组织阿米巴寄生于人体结肠粘膜皱褶,也可经血道播散寄生于肝、肺、脑等;

7)贾第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和胆囊;

8)阴道毛滴虫寄生于女性阴道和男性尿道、前列腺;

9)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

10)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

11)弓形虫可寄生于所有脊椎动物的有核细胞内;

10.感染阶段:

1)蛔虫、鞭虫、蛲虫——感染期虫卵;

2)钩虫、丝虫——丝状蚴;

3)旋毛虫——幼虫囊包(囊包蚴);

4)肝吸虫——囊蚴;

5)日本血吸虫——尾蚴;

6)猪带绦虫——囊尾蚴,虫卵;

7)牛带绦虫——囊尾蚴;

8)棘球绦虫——虫卵;

9)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四核包囊;

10)贾第虫——四核包囊;

11)阴道毛滴虫——滋养体;

12)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

13)疟原虫——子孢子;

14)弓形虫——滋养体、包囊、卵囊;

11.感染途径:

1)经口感染的寄生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肝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弓形虫;2)可通过吃肉感染的寄生虫:旋毛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弓形虫

3)通过生食鱼虾感染的寄生虫:肝吸虫;

4)经皮感染的寄生虫:钩虫、丝虫、日本血吸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5)接触感染的寄生虫:阴道毛滴虫;

6)蛲虫和猪带绦虫虫卵都有自体感染和异体感染两种方式;

7)生活史中存在逆行感染现象的寄生虫:蛲虫;

8)生活史中存在自体内感染现象的寄生虫:猪带绦虫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卵

12.诊断阶段:

1)蛔、鞭、蛲、钩、肝吸虫、日本血吸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的诊断阶段均为虫卵;2)丝虫的诊断阶段为微丝蚴;旋毛虫的诊断阶段为旋毛虫幼虫囊包(囊包蚴);

3)棘球绦虫的诊断阶段为棘球蚴/泡球蚴;

4)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诊断阶段为滋养体和包囊;

5)阴道毛滴虫诊断阶段为滋养体;

6)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阶段为滋养体和包囊;

7)杜氏利什曼原虫诊断阶段为无鞭毛体;

8)疟原虫诊断阶段为红内期原虫形态;

9)弓形虫诊断阶段为滋养体(速殖子)或包囊;

13.特殊的生活史特点:

1)丝虫微丝蚴有夜现周期性;

2)旋毛虫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3)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的寄生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疟原虫、弓形虫

4)微小膜壳绦虫既可不经过中间宿主直接发育,也可经过中间宿主间接发育;

5)简答: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门脉系统,为什么能在粪便中发现虫卵?答案见书,课堂已给出;

6)阴道毛滴虫生活史中仅有滋养体一个时期;

14.原虫生活史主要阶段:滋养体期(活动期);包囊期(静止期);

15.原虫生活史类型:

1)人际传播型: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

2)循环传播型:弓形虫;

3)虫媒传播型: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16.原虫的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

2)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三、致病:

1.蛔虫致病阶段包括幼虫和成虫:

1)幼虫致病:蛔虫性肺炎和荨麻疹

2)成虫致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全身过敏反应、儿童发育障碍;

3)蛔虫成虫的并发症主要由于蛔虫“钻孔”习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此外还有肠梗阻、胰腺炎、阑尾炎。

2.蛲虫为成虫致病: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并继发性细菌感染;影响宿主睡眠使精神萎靡;雌虫异位寄生引起阴道炎、尿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

3.钩虫致病阶段包括幼虫和成虫:

1)幼虫致病:钩蚴性皮炎(粪毒、地痒疹);钩蚴性肺炎;

2)成虫致病: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贫血;异嗜症;儿童发育障碍;妇女闭经、流产等。

3)简答:钩虫致贫血的性质和机制:

贫血性质: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缺铁性贫血);

贫血机制:①咽部发达,边吸边排,不断吸血;②虫体经常更换咬附部位,增加新创口;

③头腺分泌抗凝素,伤口不易愈合而加剧渗血;④钩虫损伤肠粘膜,影响

营养吸收,加重贫血程度。

4.鞭虫致病:重度感染可致儿童直肠脱垂;

5.丝虫致病:

1)微丝蚴血症:发热和淋巴管炎;2)急性期超敏反应及炎症: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样皮炎,“流火”,“红筋胀”,丝虫热;3)慢性丝虫病的三大临床表现: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其中马来丝虫主要引起上下肢象皮肿,班氏丝虫三大症状均可发生;

6.旋毛虫主要是幼虫致病,致病分期:1)侵入期;2)幼虫移行期;3)囊包形成期;

7.肝吸虫主要是成虫致病: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次级胆管,临床表现轻度、重度、慢性期、晚期、儿童(详见书)

8.日本血吸虫发育过程中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均可致病,其中虫卵致病最为严重:

1)尾蚴可致尾蚴性皮炎,属Ⅰ型、Ⅳ型超敏反应;童虫可致肺炎;

2)成虫可引起静脉内膜炎和血吸虫肾病,属Ⅲ型超敏反应;

3)简答: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属Ⅳ型超敏反应)的形成机制?答案见书;

4)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急性、慢性、晚期,具体见书;

9.带绦虫致病:

1)吃含活囊尾蚴的“米猪肉”致绦虫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

2)误食猪带绦虫虫卵致猪囊虫病: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脑囊虫病(癫痫、颅高压、神经精神症状);眼囊虫病;

3)牛囊尾蚴不寄生人体,人不得牛囊虫病,只有成虫寄生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10.肝包虫病的临床表现:1)包块生成及肝、肺肿大;2)超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3)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发育障碍、恶病质等全身中毒症状。

11.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

1)肠阿米巴病:发病部位为盲肠、阑尾、乙状结肠、升结肠、偶见回肠。病理改变为“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临床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呈果酱样脓血便,有腥臭味;2)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最常见,其次为肺脓肿,脓肿区域液化性坏死,脓液为酱褐色;

3)论述题: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和致病阶段是什么?生活史基本过程如何? 试述其致病阶段及致病机制 ?

答案:感染阶段:四核包囊;致病阶段:滋养体;生活史基本过程: 四核包囊—滋养体—包囊;致病机制:①虫株毒力;②侵袭力:致病因子有260KD半乳糖凝集素、阿米巴穿孔素、半胱胺酸蛋白酶;③宿主的免疫状态;④肠道菌群对阿米巴致病的影响;

12.阴道毛滴虫致病:

1)正常女性阴道内环境的pH值是3.8-4.4,由乳酸杆菌分泌酸性物质维持,阴道毛滴虫可消耗糖原,降低乳酸浓度,使阴道内环境的pH值变为中性或碱性,促进虫体繁殖。

2)女性以滴虫性阴道炎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黄色泡沫状并有恶臭味;3)男性一般无临床表现,可导致配偶反复感染,偶见尿道炎,前列腺炎症状,并可不孕;

13.蓝氏贾第鞭毛虫致病:

1)导致“旅游者腹泻”的病原体;

2)贾第虫可致宿主体内二糖酶缺乏;

3)寄生人体十二指肠可致吸收不良的腹泻综合征,水样便,恶臭,粪便中含大量脂肪颗粒;4)寄生人体胆囊可致胆囊炎和胆管炎;

14.杜氏利什曼原虫可致“黑热病”:

1)“黑热病”的三大临床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型贫血;长期不规则发热;2)我国黑热病的特殊临床表现:皮肤型黑热病;淋巴结型黑热病;

3)黑热病致贫血的性质和机制:性质为全血细胞型贫血;机制:①脾功能亢进②免疫溶血15.疟原虫致病疟疾:

1)不同疟原虫的潜伏期:恶性疟:11-12d;三日疟:30d;间日虐:11-25d/6-12M。

2)疟疾发作的典型表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间日虐隔48h发作一次;三日疟隔72小时发作一次;恶性疟36-48h发作1次;

3)疟疾再燃为红内期残存疟原虫所致,四种疟原虫都有再燃现象;疟疾复发为肝细胞内期(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所致,四种疟原虫均有再燃现象,仅间日虐和卵形虐有复发现象;4)脑型疟疾等凶险型疟疾多见于恶性疟患者;

5)疟疾的三大临床表现:疟疾发作;贫血;脾肿大;

6)疟疾贫血的机制: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免疫病理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受抑;

16.刚地弓形虫病(所学寄生虫中与优生优育和围生期医学有关的寄生虫):

1)先天性弓形虫病:易感人群为孕早期妇女,可致流产、死胎、畸产等;受染胎儿出生后可表现出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2)获得性弓形虫病(后天性弓形虫病)易感人群为免疫低下人群,HIV病人群体,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主要变现为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视力下降、淋巴结肿大和高热等,预后差;

17.几种分泌毒性物质的寄生虫:

1)钩虫头腺分泌3种物质:抗凝素可抑制宿主肠壁伤口血液凝固;乙酰胆碱酯酶可降低宿主肠壁蠕动;蛋白酶可抑制血液凝固;

2)血吸虫虫卵内的成熟毛蚴可释放可溶性SEA抗原,引起寄生部位发炎坏死;

2)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可分泌三种毒力因子:半乳糖凝集素、阿米巴穿孔素、半胱氨酸蛋白酶;

3)阴道毛滴虫可分泌细胞分离因子(细胞剥脱因子),刺激阴道粘膜上皮细胞脱落;

18.寄生虫致病特点归纳:

1)导致贫血的人体寄生虫:钩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疟原虫(疟疾)

2)导致剧烈腹泻且粪便形态异常的寄生虫:贾第虫,痢疾阿米巴;

3)晚期导致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腹水的寄生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肝包虫(棘球绦虫);4)导致肝脾肿大的寄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疟原虫(疟疾)、日本血吸虫(巨脾型血吸虫病)

5)可致脑部病变的寄生虫:旋毛虫、猪带绦虫囊尾蚴(脑囊虫病)、血吸虫(脑型血吸虫病)、

棘球绦虫(脑寄生)、溶组织内阿米巴(阿米巴性脑脓肿)、恶性疟原虫(脑型疟疾)、弓形虫

19.人体免疫力与原虫致病的关系:

1)先天或后天血内丙种球蛋白缺乏者对贾第虫易感且致病严重;缺乏IgA者对贾第虫易感;2)Duffy血型阴性者对间日疟原虫有先天不感受性;镰状细胞贫血者对恶性疟原虫不易感;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者对疟原虫有先天抵抗力;

四、寄生虫学检查:

1.粪便直接涂片法或生理盐水浮聚法检查虫卵的寄生虫:蛔、鞭、钩、肝吸虫、日本血吸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2.蛲虫检查方法:透明胶纸拭子法查肛周皮肤虫卵;

3.丝虫微丝蚴检查:晚9时后耳垂采血涂片;

4.旋毛虫病检查:去患者皮下肌肉结节或可疑肉食组织压片或者切片镜检;

5.肝吸虫还可以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日本血吸虫还可做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6.猪囊虫病可按发病部位采取皮下结节活检、CT检查脑部、眼底镜检查眼部等方法检查;

7.肝包虫病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免疫学检查方法;

8.简答:包虫病能否进行穿刺诊断?为什么?

答:不能穿刺诊断;因为穿刺可引起棘球蚴破裂,囊液外漏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继发性棘球蚴感染,继发性细菌感染,故而禁止穿刺诊断。

9.痢疾阿米巴(溶组织阿米巴)以粪便中查出滋养体或包囊为首选方法,粪便送检时需确保容器清洁,送检要及时,保温(25-30℃);

10.阴道毛滴虫取女性阴道后穹窿分泌物或男性尿道、前列腺分泌物涂片镜检;

11.贾第虫可从病人水样便中查出滋养体,成形便中查出包囊;

12.疟原虫取患者血液做薄、厚血膜查红内期形态;

13.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取患者骨髓穿刺或淋巴结穿刺物涂片镜检;

五、流行

1.蛔虫: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常与鞭虫混合感染。

2.钩虫:我国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台湾,海南两省最高。

3.蛲虫:城市感染率高于农村,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以集体机构的儿童群体最高。

4.旋毛虫:有地方性、群体性,食源性的特点,与不良的食肉习惯有关。

5.肝吸虫: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省感染率最高。

6.日本血吸虫: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有流行。

7.猪带绦虫:与生食猪肉有关,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云南等地有分布。

8.棘球绦虫: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及内蒙古,分为绵羊/犬循环

和牦牛/犬循环。

六、防治

1.总的防控方法:

1)粪便中以蠕虫虫卵或原虫包囊为传染源的要管理粪便,加强卫生宣教,饭前便后洗手;

肉食感染的要改变饮食习惯,严格肉检制度;

2)两种吸虫病的防控强调积极灭螺;

3)淋巴丝虫病、疟疾强调积极灭蚊,流行区设置蚊帐;黑热病要积极消灭白蛉;

4)孕妇严禁接触猫科动物;牧区人群严禁病畜脏器乱抛喂狗;

2.首选治疗药物:

1)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包虫病首选药物阿苯达唑;

2)丝虫病首选药物海群生(乙胺嗪);

3)吸虫病首选药物吡喹酮;

4)带绦虫病首选药物:中药为槟榔+南瓜子合剂;西药为吡喹酮;

5)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首选药物甲硝唑(灭滴灵);6)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首选药物葡萄糖酸锑钠,抗锑病人可用眯剂;

7)疟疾用药:抗外期:伯喹、乙胺嘧啶;杀内期:氯喹、奎宁、青蒿素类;杀配子体:伯喹,用于切断传播。

15)弓形虫:首选乙胺嘧啶和复方新诺明,孕妇可用螺旋霉素;

4.特殊的治疗要点:

1)蛲虫病的防治要群体用药,长期反复用药;

2)钩虫病严重贫血的病人先补充蛋白,铁剂,维生素,纠正营养不良,再药物杀虫;

3)眼囊虫病的治疗要先手术摘除虫体,再口服药物;

4)带绦虫病要收集24小时粪便,以粪便中发现绦虫头节作为治疗成功标准;

5)包虫病人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过程中一定避免囊液外漏,但泡球蚴难以根治;6)阴道毛滴虫要求夫妻双方同时治疗,长期用药,但避免经期用药;

复习题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1. 名词解释:共生、寄生、寄生虫、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

2. 宿主的类型有那些?转续宿主与保虫宿主的区别?

3.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性包括哪几方面?

4. 寄生虫病流行需要哪些基本环节、流行因素和流行特点,怎么预防寄生病的流行?

5. 举例说明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引起的四型超敏反应。

6. 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是否总是对宿主有利,为什么?

医学蠕虫学、线虫:

1. 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寄生线虫类主要形态特点有哪些?

3. 蛔虫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这由蛔虫的什么习性引起的?

4. 为什么蛔虫病在国内广泛传播?怎样预防蛔虫感染?

5.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行吃蛔虫卵减肥的信息,你认为可信吗?为什么?

6. 试述鞭虫生活史?为什么鞭虫的感染率比蛔虫低?

7.名词解释:钩蚴性皮炎;迁延移行;

8.两种钩虫成虫形态上有哪些鉴别要点?

9.钩虫致宿主贫血的性质与机制?

10.钩虫头部有几对腺体,主要分泌哪些物质?

11.钩虫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首选什么?钩虫病的防治原则?

12.蛲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蛲虫病的诊断采取什么方法?蛲虫的寿命很短,但蛲虫病很难根治,为什么?

13.旋毛虫生活史特点?旋毛虫致病情况和诊断方法?旋毛虫流行特点?旋毛虫如何防治?

14.名词解释:夜现周期性

15.慢性期丝虫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确诊丝虫病应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丝虫病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

吸虫:

1.吸虫的形态及生活史特点?

2.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特点?人是怎么感染肝吸虫病的,如何预防?

4.四川、湖南血吸虫流行区民工进入新疆,会引起该地血吸虫病流行吗?为什么?

5.日本血吸虫不是寄生在肠腔里,为什么可用粪检方法诊断?

6.血吸虫的实验诊断方法很多,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何时用何种方法?

7.为什么血吸虫病易误诊为伤寒、慢性菌痢、支气管肺炎、脑肿瘤?

绦虫:

1.两种带绦虫生活史有何异同点?人是怎么感染的?

2.两种带绦虫实验室诊断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

3.给绦虫病人驱虫治疗后检查头节有何意义?

4.为什么说猪带绦虫对人体的危害性远比牛带绦虫大?

6.试述两种带绦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

7.棘球蚴的结构(图示)?

8.包虫病能否做穿刺诊断,为什么?

9.为什么说多房包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远比单房性包虫病大?

10.预防包虫病感染关键采取那些措施?请联系生活史说明。

原虫:

1.原虫的基本结构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原虫的运动细胞器有哪几种?

3.根据医学原虫的传播方式,将其生活史可分为哪种类型?请简单说明每一种类型。

4.什么叫世代交替?生活史属于哪种类型的原虫可有世代交替?

5.阿米巴性痢疾临床特征是什么, 怎么诊断?

6.怀疑为急性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标本送验是应注意那些问题,为什么?

7.试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

8.试述阴道毛滴虫的致病因素、致病机理、传播方式、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9.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阶段和治病阶段分别是什么,人是怎么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

10.蓝氏贾第鞭毛虫病为什么又称为旅游者腹泻?试述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基本生活史、致病特点以及诊断方法

11.简述黑热病的三大临床表现?

12.黑热病患者为何会出现脾、肝肿大?

13.黑热病患者贫血的特点及贫血机理?

14.黑热病确诊依据是什么?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是什么?

15.什么叫疟疾发作,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哪几个阶段?

16.试述疟疾的发作机理及其呈周期性的原因?

17.疟疾再燃和复发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18.试述疟疾引起贫血的机制?

19.疟疾确诊依据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诊断方法?

20.弓形虫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21.弓形虫病的临床分型是根据什么定的,有几种类型?

22.弓形虫为什么与优生优育有关?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和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和棘头虫,大部分绦虫和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和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22.旅行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患者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因在旅行者中发病率高,故称为旅行者腹泻。 23.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急性疟疾患者停止发作后,如无重复感染而体内残余的少量红细胞内期原虫经抗原变异或宿主的抵抗力对疟疾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大量增殖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24.疟疾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红细胞内期原虫已被消灭,而宿主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有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后复苏,发育施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这时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复发。 25.疟原虫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cycle: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1) 2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 病称之。 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 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 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 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一系 列变化的总称。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 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 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 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 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_共4页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 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题 1.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C A.必须在外界发育 B.必须经口感染 C.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 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 E.以上说法都不对 2.带虫者是指:B A.病人 B.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C.无免疫力的人 D.易感者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D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E.姜片虫卵 4.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D A.蛔虫 B.蛲虫 C.丝虫 D.斯氏狸殖吸虫 E.猪带绦虫 5.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 A.丝虫 B.蛲虫 C.华枝睾吸虫 D.日本血吸虫 E.肺吸虫 6.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是:D A.蛔虫 B.丝虫 C.旋毛虫 D.鞭虫 E.钩虫 7.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人食后可能感染:E

B.鞭虫 C.钩虫 D.旋毛虫 E.以上都不可能 8.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C A.摄取大量营养 B.喜欢钻孔的习性 C.特殊的产卵习性 D.成虫固着造成肠壁的损伤 E.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 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C A.虫体大小 B.口囊中的口甲 C.体形 D.口囊和交合伞 E.阴门的位置 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 A.钩虫 B.丝虫 C.旋毛虫 D.日本血吸虫

E.华枝睾吸虫 11.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B A.钩虫 B.丝虫 C.旋毛虫 D.日本血吸虫 E.细粒棘球绦虫 12.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D A.丝虫 B.华枝睾吸虫 C.肺吸虫 D.猪肉绦虫 E.牛肉绦虫 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 A.接触土壤中的丝状蚴 B.丝状蚴通过蚊虫 C.经口食人感染期虫卵 D.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 E.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 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C A.杆状蚴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本科24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 总论部分: 1.人体寄生虫学分类: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 2.WHO热带病特别规划署规定的5类7种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2种)、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锥虫病(2种); 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钩虫病; 4.三种共生现象及例举: 1)共栖(偏利共生):鮣鱼与大鱼;2)互利共生:白蚁与鞭毛虫;3)寄生: 5.保虫宿主举例:生食鱼虾的猫、狗等为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的中间宿主; 6.转续宿主举例:野猪为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的转续宿主 7.寄生虫分类举例: 1)偶然寄生虫:蝇蛆病 2)专性寄生虫:疟原虫、钩虫 3)体外寄生虫:蚊、白蛉、虱、蚤等 4)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 8.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1)形态特征的改变:体形的改变;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某些器官发达;新器官的产生;2)生理特征的改变:抗消化液的作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方式获得能量;生殖能力普遍增强; 9.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和免疫损伤; 10.寄生虫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方式: 1)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的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皮肤利什曼病; 11.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2.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1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1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简答: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是否总是对宿主有利,为什么? 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时可表现为对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可导致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16.举例说明人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 医学寄生虫部分: 一、形态 1.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丝虫、旋毛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 和牛带绦虫、棘球绦虫 2.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特点: 1)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端向腹侧弯曲或膨大成交合伞结构; 2)消化系统简单而完整,有简单的神经系统,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3)生活史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 3.似蚓蛔线虫(蛔虫): 1)成虫属大型线虫,体长平均25cm,口孔有3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人体寄生虫学总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一)总论 1.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指 A.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B.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C.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D.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寄生的宿主E.寄生虫的储蓄宿主 2.不是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是 A.刚地弓形虫B.蓝氏贾第鞭毛虫C.粪类圆线虫D.蛔虫E.隐孢子虫 3.有些寄生虫的成虫除能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来源,故称为 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异位寄生 4.寄生虫的转续宿主是指 A.寄生虫幼虫寄生的非正常宿主B.寄生虫的适宜中间宿主 C.寄生虫成虫寄生的不适宜宿主D.寄生虫成虫寄生的适宜的脊椎动物 E.寄生虫适宜的终宿主 5.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A.寄生虫的繁殖方式B.寄生虫的感染方式、途径 C.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及环境D.寄生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E.寄生虫的生长的环境 6.寄生虫感染期的定义是 A.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C.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寄生虫感染中间宿主的阶段E.寄生虫所有的生活史阶段 7.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作用不包括 A.非消除性免疫B.夺取营养C.机械性损伤D.毒性作用E.过敏反应 8.医学原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类型多属于 A.消除性免疫B.寄生虫适应性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寄生虫固有免疫9.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A.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B.病人和保虫宿主C.带虫者和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D.病人和带虫者E.病人、储蓄宿主 10.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 A.节肢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B.家畜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C.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D.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E.脊椎动物与节肢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11.目前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是 A.病原学检查 B.免疫学检查C.DNA探针检查D.PCR检查E.血清学试验12.人体感染寄生虫所产生的免疫主要表现为: A.消除免疫B.非消除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适应性免疫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C 6.C 7.A 8.C 9.A 10.C 11.A 12.B (二)医学原虫 1.痢疾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 A.单核包囊B.双核包囊C.四核包囊D.多核包囊E.滋养体 2.溶组织内阿米巴在人体内的两个生活史时期是: A.大、小配子体B.滋养体与包囊C.合子、卵囊D.大、小滋养体E.成熟与不成熟裂殖体3.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A.中华按蚊B.蝇类C.蚤D.中华白岭E.虱 4.急性肠阿米巴病典型病理改变为 A.形成结肠肉芽肿B.结肠超敏反应C.由外毒素引起的全身反应 D.肠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E.弥漫性溃疡病灶 5.疟原虫的感染阶段是 A.裂殖体B.子孢子C.小滋养体D.大滋养体E.配子体

寄生虫复习题及问题详解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带虫者 伴随免疫夜现周期性生物源性蠕虫疟疾复发生物性传播 二、填空题 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 2、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 3、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有、、。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5、常见蠕虫卵的形态结构,有波浪状蛋白质膜的是,外形两侧不对称的是,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6、写出下列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和。 7、写出下列寄生虫的感染阶段: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 8、取痰液检查的寄生虫病有、、。 9、可致肝、肺、脑同时损害的寄生虫有、、、。 10、填中间宿主。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有、,卫氏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片虫的中间宿主。 11、典型疟疾发作的三步曲是、、。 12、人体寄生虫学容包括、、。 13、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在长江以北流行是。 14、线虫的发育过程中有、、三个阶段。 15、蛔虫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在于成虫有乱窜、钻孔的习性,由此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钩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丝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16、蛔虫病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主要用于的检查。 17、送检标本需注意保温的原虫有与,需在晚间采集血液标本检查的寄生虫是。 18、能以引起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是、、。 19、猪带绦虫感染人体的方式有、、。

20、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其方式有与。 三、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倡议重点防治的6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5种是寄生虫病,它们是: A、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 B、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锥虫病 C、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D、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痢疾阿米巴病 2、人体寄生虫学的畴不包括: A、医学原虫学 B、医学蠕虫学 C、医学昆虫学 D、医学微生物学 3、下列哪项不是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A、致病性 B、地方性 C、季节性 D、自然疫源性 4、人体抗寄生虫的免疫多表现为: A、非消除性免疫 B、消除性免疫 C、先天免疫 D、伴随免疫 5、寄生物是指: A、二种共栖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B、二种互利共生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C、寄生关系的二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D、寄生关系二种生物中的任何一方 6、下列对寄生虫的描述,哪项不恰当: A、一生离不开宿主 B、可自宿主体表获得营养 C、可自宿主体获得营养 D、对宿主造成损害 7、专性寄生虫是指寄生虫的: A、整个生活史中均需过寄生生活 B、整个生活史中均需选择特殊宿主 C、至少一个生活史期必须过寄生生活 D、至少一个生活史期必须严格选择宿主 8、第一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无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重要的一个 B、无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前的一个 C、有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重要的一个 D、有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前的一个 9、寄生虫的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1:名词解释 1) 寄生虫:在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 2) 宿主:在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3)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 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4) 寄生虫的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5) 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 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 6) 生物源性蠕虫:在完成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发育至感染阶段 才能感染人的蠕虫。如:丝虫。 7) 土源性蠕虫:在完成生活史的过程中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人 的蠕虫。如:蛔虫、钩虫。 8) 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 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0) 保虫宿主:又称储存宿主。某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这 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称为保虫宿主。 11)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 持幼虫状态;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2) 感染阶段:又称感染期。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发育阶段中能侵入人体的阶

13)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可在体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病变。 14)带虫者:指感染寄生虫后并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个体。广义的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 1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 16)自然疫源性:指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性质。 17)滋养体:指有活动、摄食和增殖阶段的原虫生活史时期。 18)包囊:指滋养体在不良条件下分泌外壁形成,形成的静止的原虫生活史时期。 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19)机会致病性原虫:有些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后并不引起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时,这些原虫繁殖力和致病力增强,患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害生命。这类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原虫。 20)疟疾的再燃:指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残存的少量红细胞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 21)疟疾的复发: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的疟疾发作。 22)潜伏期: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所间隔的时间。包括:红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到达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 23)中绦期:绦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发育的时期。 24)迁延移行:指十二指肠钩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暂停发育状态,滞留在组织,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肠腔发育的现象。

人体寄生虫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寄生虫(parasites)和宿主(host):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7、人兽共患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亦称寄生虫性动物源性疾病。 8.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9.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0.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1.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2.幼虫移性症: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 13.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4.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玻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脑和肺。 15、机会致病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宿主后,在其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机会致病原虫: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却在这类宿主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机会致病原虫。 16、包囊携带者(cyst carrier)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17.疟疾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原质,与疟原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18.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19.疟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0.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集中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称夜现周期性。 21.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生发囊、子囊、孙囊中的原头蚴脱落下来的沙粒状颗粒物质。 22.自体内重复感染(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是猪囊尾蚴病的感方式之一,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简答题.pdf

重点:疟原虫,血吸虫,肝吸虫,猪带,钩,蛔,阿米巴,蚊 蛔虫的感染率高,流行广的原因是什么。 1.生活史简单,无中间宿主 2.雌虫产卵量大,24w/天 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 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 5.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姜片虫的生活史 1、寄生部位:小肠 2、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猪(最重要) 中间宿主:扁卷螺 媒介:水生植物(如菱角、马蹄、茭白等) 3、感染期:囊蚴 4、感染方式:人吃入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 以囊蚴、尾蚴为感染阶段的寄生虫? 囊蚴: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尾蚴:血吸虫 吡喹酮可治疗什么寄生虫病? 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姜片虫,包虫,囊虫,微小膜壳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 日本血吸虫的致病阶段?最严重的致病阶段及致病部位? 致病阶段为尾蚴(速发型、迟发型超敏反应)、童虫(损伤肺:点状出血,出现发热、咳嗽、痰带血丝;分解产物:超敏反应出现荨麻疹)、成虫(机械性损伤: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代谢产物: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血吸虫肾病。III型超敏反应: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及虫卵,以虫卵最为严重(肉芽肿和纤维化)。(肉芽肿:急性、慢性虫卵肉芽肿;病变注意发生在肠、肝组织) 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关系? 人体猪带绦虫病是因为误食囊尾蚴引起的,而囊尾蚴病的原因则是驶入了该虫虫卵。 自体内感染:将寄生在自己肠道的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自体外感染: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引起感染 异体(外来)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感染

列表比较猪、牛带绦虫生活史不同点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部位囊尾蚴寄生于皮下、 眼、脑、肌肉 不寄生 中间宿主猪、人牛、羊 感染期囊尾蚴、虫卵囊尾蚴 肠绦虫病感染方式人吃含活囊尾蚴的 猪肉 人吃含活囊 尾蚴的牛肉 囊虫病感染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 感染、异体感染 不寄生于人 体 猪带绦虫驱虫治疗注意什么? 注意:猪带绦虫寄生在肠道可致囊尾蚴病 A、及早、彻底治疗 B、防止呕吐 C、取出头颈节 以猫、犬、猪、鼠作为保虫宿主的寄生虫分别有哪些?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猫肝吸虫、肺吸虫 狗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 猪血吸虫、姜片虫、肝吸虫 鼠曼氏迭宫绦虫、血吸虫 以成虫、幼虫、虫卵作为主要致病阶段的寄生虫分别有哪些? 成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幼虫:旋毛虫、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猪带绦虫、孟氏裂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广州管圆线虫 虫卵:血吸虫 请指出所学过的吸虫、绦虫、线虫的寄生部位和感染阶段? 吸虫:肝吸虫(肝胆管,囊蚴)姜片虫(小肠,囊蚴)肺吸虫(肺,囊蚴)斯氏狸殖吸虫(皮下,囊蚴)血吸虫(门脉系统,尾蚴)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眼、皮下、颌面、脑,裂头蚴)带绦虫(小肠,囊尾蚴)猪带绦虫(皮下、肌肉、内脏,虫卵)细粒棘球绦虫(肝、肺、内脏,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小肠,似囊尾蚴) 线虫:钩虫(小肠,丝状蚴)广州管圆线虫(神经系统,感染期幼虫)蛔虫(小肠,含蚴卵)鞭虫(盲肠、结肠,含蚴卵)蛲虫(盲肠、结肠,含蚴卵)旋毛虫(肌肉组织,幼虫囊包)丝虫(淋巴系统,丝状蚴) 肛门拭子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分别可用于哪些寄生虫诊断? 肛门拭子法:蛲虫卵、带绦虫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与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与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与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就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与棘头虫,大部分绦虫与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与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与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与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与动物均就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与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与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就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