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郑小伟教授论治哮喘经验采撷_余王琴_郑小伟

郑小伟教授论治哮喘经验采撷_余王琴_郑小伟

郑小伟教授论治哮喘经验采撷

余王琴,郑小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 310053)

摘要:哮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已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郑小伟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勤求古训,融汇古今,尤擅于辨治哮喘。郑教授从经典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哮喘相关理论,认为哮喘疾病的病因病机为“伏痰夙根”,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论治经验,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伏痰;论治经验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3664)

Professor ZHENG Xiao-wei’s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asthma

YU Wang-qin , ZHENG Xiao-wei

(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

Abstract: Asth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which seriously impacts on people’s health. It poses a

huge burden on society and becomes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ublic health issue. Professor Zheng Xiao-wei has been engaged in clinic, teaching, scientifi c research more than 30 years. He learns ancient books diligently and blends together past and present. He is especially good at treating asthma. Uphol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 and combining with modern medical theory of asthma, professor ZHENG consider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sthma as potential phlegm, treates asthma by experience as treating secondary symptoms for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 aiming at the principal aspect, which has good eff ects. This refl ect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f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Key words: Asthm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tential phlegm; Treating experience

Fund assistanc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273664)

?临证经验?

通讯作者:郑小伟,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邮编:310053,电话:0571-********传真:0571-********,E -mail:zhxw2103@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13726971.html,

郑小伟教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在肺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于哮喘辨治,疗效颇著。学生有幸侍诊其侧,亲聆教诲,受益匪浅。

哮喘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约有3亿人罹患哮喘,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近20年来,儿童和成人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约以20%-50%比率增长。哮喘控制降低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猝死的危险性。由于哮喘造成的负担与日俱增,许多国家也将控制哮喘列为优先发展的卫生战略项目。我国约有1 500万-2 000万哮喘患者,哮喘已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

对哮喘概念的认识

中医对哮喘病认识很早,《黄帝内经》中虽无哮病,但有“喘鸣”“喘呼”的记载,与过敏性哮喘症状相似。《金匮要略》则有“咳而气上,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提出了具体的方药,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伏饮”,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渊源。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首次提出“哮喘”之名:“因与人治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元代朱丹溪首以“哮喘”作为独立病名成篇,阐明其病机专主于痰,并提出著名的“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的治疗原则,一直被后世作为治疗哮喘的指导方针。明代虞抟进一步对哮和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为“哮喘”,所以这里的哮喘应指《中医内科学》六版

教材中的哮病而非喘证,其定义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2]。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导致气道的高反应性[3]。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哮病”范畴。

对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哮喘为反复发作性疾病,郑教授推崇中医对其的认识,认为哮喘有“夙根”——伏痰。现代医学也发现哮喘缓解期虽然多数没有临床症状,但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气道变应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这就为探索哮喘“夙根”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客观依据和途径[4]。

哮喘因于“夙根”,古代医家早有论述。明朝戴思恭在《证治要诀?哮喘证治》中首先提出“夙根”:“喘气之病,吼嘘如水鸡声,牵引胸背,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此谓嗽而气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则发”。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言:“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归纳了哮病的病机。哮喘“夙根”的实质,主要在于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津液运化失职,凝聚呈痰,痰伏于肺则成为潜在的病理因素。“夙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气道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喘促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哮喘的发病过程中,机体产生全身性免疫功能紊乱,大量细胞因子、多种细胞表面分子、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炎性细胞和多种炎性介质的产生等,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这一过程及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物质同中医痰湿停聚于肺的“夙根”有很强的相似性。痰湿停聚于肺可能就是中医对变态反应过程所作的中医描述。

郑小伟教授在总结了历代医家治疗哮喘经验及自身长期的临床经验发现,哮喘缓解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喘反复发作,正气必虚,内责肺、脾、肾三脏。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宣散无力,并可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而反积湿生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一方面摄纳失常,而致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另一方面肾气亏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液而愈致津液内停,凝聚成痰饮。《景岳全书?虚喘证治》:“儿虚喘之证无非由气虚耳。气虚之喘,十居七八……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之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木俱病,其病则深;此当速救其根已助真气”。三脏相互影响,表现肺、脾、肾的气虚及阳虚,或肺肾的阴虚。

综合中西医两种观点,可以这样认为,中医哮喘的本质是以肺、脾、肾亏虚为根本特征的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使机体对生态环境适应功能失常而表现为痰湿瘀伏肺的气道反应性炎症,其本质为“本虚标实”。

辨证论治

中医和现代医学对哮喘的治疗在总的治则方面具有相似性。中医强调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而现代医学治疗时亦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

1. 急则治标 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多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种类型,以治标为主。经方如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越婢加半夏汤等。现代研究早已证实,小青龙汤既有抗过敏作用,又有直接松弛气管平滑肌作用,且本方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和药物性哮喘的保护作用,均比盐酸麻黄碱强[5]。小青龙汤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等[6]。麻杏石甘汤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7]。随着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单味药如黄芪、柴胡、黄柏、黄连、桔梗、白芍、防风、牡丹皮等具有抗炎作用[8-10]。黄芩稳定肥大细胞、白果拮抗炎性介质[10]。这些中药无论单方或复方,都可作为哮喘“急则治标”时的选择。

2. 缓则治本 在缓解期的治疗中,中医理论倡导益肺、健脾、补肾三法。现代医学则提倡使用吸入激素以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郑教授指出,从根本上说,这一阶段中医药才彰显出它强大的优势。在临床上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型进行施治。

2.1 肺虚型 症见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咳痰清稀色白、舌质淡紫苔白,脉细弱,治以补肺固卫,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若怕冷畏风明显加桂枝、白芍、干姜,若痰多加半夏、杏仁、化橘红。

2.2 脾虚型 症见平素食少脘痞,便溏,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喘,舌质淡苔薄腻,脉细软,治以健脾化痰,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若脾阳不振,形寒肢冷便溏加桂枝、干姜、砂仁等。

2.3 肾虚型 郑教授强调哮喘患者肾虚型多见,症见平素短气息促,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劳累后易诱发哮喘,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质红少苔,脉细或数,重在补肾摄纳,用金匮肾气丸(肾阳虚)或六味地黄丸(肾阴虚)加减。若脾肾阳虚明显者加杜仲、川断、补骨脂、淫羊藿、仙茅,若肾阴虚明显者加麦冬、龟板胶、女贞子、旱莲草等。

临床病例中,可能为其中两型或三型的组合,可将其所用方药合并加减。也有病例兼夹热型、湿重型、夹瘀型,随症加减。

郑教授认为,由于哮喘病的病理因素以“伏痰”为主,故即使处于缓解期症状不显时,亦应合理兼顾祛邪,即在扶正的同时,宣肺、肃肺、化痰等方法也常应用于其中。但临床上亦有无痰而哮的病人,如过敏性哮喘,无痰者仍可谓哮,郑老师则从风论治,舒缓气道,解痉平喘。此外,根据中医“久病必瘀”的理论,笔者认为哮喘病难治愈与血瘀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痰饮久居体内,痰气交阻,肺气闭塞,气滞而致血瘀,所以在治疗上还适当加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临床上我们接触很多患者接受西医治疗疗效不佳,转求中医辨证施治,取得可喜的成效。不少轻者得到根治;重者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间减少,发作时症状减轻;一些长期用激素的患者,服中药后激素用量减少,有的竟撤掉了激素。可以说,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

典型病例

患者某,男,50岁。2008年12月来就诊,主因反复发作气急,痰多,胸闷喘憋10余年,加重半年。该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年,每年秋冬发作2-3次,每次发作延续1个月左右。发病时起病急,遇冷空气、外感或活动后明显加重,气急,喉中哮鸣,胸闷,呼吸困难。现在症:患者偶有气急,少痰,胸闷,舌质淡苔薄,脉弦。听诊双肺偶闻哮鸣音,无干湿啰音。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诊断为哮病,证属肺肾亏虚。治以补益肺肾,扶正固本。处方:炙苏子10g,黛蛤散6g,沉香5g,五味子5g,竹沥半夏12g,杏仁10g,瓜蒌皮15g,降香12g,黄芪15g,太子参15g,石斛12g,黄精1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枸杞子10g,10剂,水煎服。服药后自觉症状减轻。复诊查舌淡苔薄,脉弦,继拟以扶正固本,调理肺肾。上方去杏仁、沉香、降香、肉苁蓉、淫羊藿,加女贞子、菟丝子、麦冬各15g,调服30剂。随访哮喘未复发。

按:该案患者有哮喘病史10余年,其临床特点为定期发作,与季节有关,发时突然。来诊时属哮病缓解期,为久病伤正、肺肾亏虚之证。治以调理肺肾、扶正固本。方用炙苏子、黛蛤散、沉香、五味子、竹沥半夏、杏仁疏风理肺,祛痰平喘;瓜蒌皮、降香宽胸理气,黄芪、石斛、太子参、黄精、淫羊藿、肉苁蓉、枸杞子调补肺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相辅相承,共达升降开合扶正祛邪之功,清肺利痰化瘀定喘之效。药后病减。继以上方加减调服30剂,服药后哮喘当年未再发作。郑老师在哮喘病的临证中,特别重视中医“治未病”的治疗思想。强调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优势,中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方面疗效肯定,独具特色,值得借鉴。

结语

郑老师认为,哮喘的病因病机为“夙根”伏痰,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益肺,健脾,补肾,注重标本兼治,才能更好地达到有效治疗哮喘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林江涛,殷凯生.哮喘防治新进展专题笔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8:1-2

[2]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8-135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30

[4] 朱金凤,施品英.从痰瘀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理论与实践.中国

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85-86

[5] 陈馥馨.新编中成药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

91-98

[6] 叶俊呈.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的

临床研究.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

[7] 李健春.麻杏石甘汤对第一型变态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辽

宁中医杂志,1983,8:43

[8] 詹妮,卢丹,李平亚.中草药的抗炎作用成分及其机制.中国医

药指南,2010,8(20):225-226

[9] 唐秀能,王乃平,黄仁彬.中药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概述.中国

药师,2008,11(5):583-585

[10]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6-377

(收稿日期:2013年6月3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