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

关于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

关于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
关于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

关于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

梳理整合及类型划分

一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梳理整合

01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梳理

危险源

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又被译作危害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见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就是基于其具有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数量的多少,一旦失控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死亡半径等)来确定。

【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区别】危险源(Hazard)既包括不安全的根源,也包括不安全的状态与行为,但重大危险源中的危险源,指的则是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不安全的根源,而不包括不安全的状态与行为。

隐患

隐患又称为事故隐患,最新有关事故隐患的定义是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认为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隶属于危险源(Hazard)中的第二类危险源(详见: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与关系)。

危险因素与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指能对人或物造成突发性伤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二者区别】在于其致害的快慢程度,有时二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或危险有害(危险和有害)因素。GB13861-2009给出了“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定义: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它主要指客观存在的能量或有害物质等。

风险源ISO Guide73:2009表述为:具有导致风险产生的内在可能性的要素或要素的组合。GB/T23694-2013表述为:可单独或共同引发风险的内在要素。

总之,风险源一词外延很大,不仅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风险,还包括经济、金融等其它方方面面的风险。

不安全因素

是日常工作中的约定俗成,即与安全相反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其主要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如上所述,这些名词、术语或是来自西方文献汉语翻译,或是出自政府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或是日常工作中的约定俗成。由于它们的出处不同,造成内容相近、交叉重叠的名词术语,多而杂乱。

02危险源等相关概念的整合

根据风险管理原理可知,要有效防控事故的发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致因因素,这些概念的共性是都属于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负面、不良因素,都是需要被辨识出来的东西,因为只有把它们找到,才能通过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对它们进行防控、如何防控。

【概念分类】

表示源头、根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

表示行为、状态:隐患、不安全因素

既表示源头、根源类,也表示行为、状态:危害因素、危险源

危害因素、危险源的外延比较宽泛,既包括不安全的根源,也包括不安全的状态与行为,因为它们是hazard一词的汉语翻译,既能够涵盖上述表示行为、状态类的概念,也能够涵盖上述表示源头、根源类的概念,因此,完全可以用“危害因素”或“危险源”取代上述诸多名词,事实上,英语言国家表示此类概念的也就只有hazard一词。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危险源”一词中“源”在汉语语境中,指的就是根源、来源、源泉,因此,“危险源”一般被理解为危险的根源性、源头类的物质,而不适于用来表示行为、状态方面的意思,因此,把hazard 被译为危险源,无形中就限制了人们在辨识hazard时的思考范围(这一点不容小觑,因为hazard辨识不到位直接影响事故防控),况且这个“危险源(hazard)”与重大危险源中“危险源”的概念也不吻合,此外,它还影响着之后对其类型的划分,等等,总之,用“危险源”囊括这些概念显然并不适宜。

相反,“危害因素”一词则十分合适,因为“危害”可理解为危险、有害的简称,而“因素”一词为中性词语,既可表示源头、根源类物质,也能表示行为、状态类情形。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相比较而言,采用“危害因素”一词概括上述诸多术语更为合适,故可把上述诸多称谓都统一合并称为危害因素,把对它们的排查与识别,统称为“危害因素辨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重大危险源”是经过评价才能确定的,而“风险源”则远超安全风险管理范畴,因此,二者不在整合之列。

危害因素示意图

把这些概念合并称为危害因素,既消除了目前使用“危险源(Hazard)”一词所产生的歧义,也解决了众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名词问题,为危害因素辨识扫清了障碍。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动员全员去辨识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危害因素,然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评判,并视评判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防控以及如何防控等,从而达到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的目的。

二危害因素类型划分

01危害因素类型划分现状

事实上,危害因素之所以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就其实质而言,就在于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存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就是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示意图

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控,奶酪模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因为所有事故防控措施(屏障)都像“奶酪”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缺陷),也正因这些漏洞(缺陷)的存在,使得防范屏障可能会失去屏蔽作用,从而造成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而意外释放,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东北大学的陈宝智教授根据危害因素(hazard)的性质特点,提出了两类危险源(hazard)理论:

两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也就是根源、源头类危害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有害物质措施(屏障)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也即,为防控能量或有害物质意外释放所设置的防范屏障(措施)上的缺陷或漏洞,也就是行为或状态类危害因素。

除了两类危险源划分理论之外,目前国内还有以下几类主要划分方式:

①根源危险源与状态危险源;

②固有型危险源与触发型危险源;

③固有危险(源)与变动危险(源);

④物质性危险源与非物质性危险源;

⑤基本型危险源与控制型危险源;

⑥固有危险有害因素与派生危险有害因素。

国外一般把危害因素分为inherent hazard与contributory hazard两种。

首先,上述的“危险源”就是hazard一词有的汉译,hazard译作“危险源”存在诸多问题,除本文前面的论述外,雷长群等许多专家、学者都发文对此做过类似分析,认为hazard一词的译为“危险源”的确不太合适。

其次,在hazard的类型划分上,无论其如何划分,基本类型大致相同,如,根源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基本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有害因素以及inherent hazard,都是指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固有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源头或根源类物质,也就是两类危险源理论中的第一类危险源。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诸如状态危险源、触发型危险源、非物质性危险源、控制型危险源、派生危险有害因素或contributory hazard等,则是影响对能量或有害物质控制的因素,或者说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约束失效的因素,也就是两类危险源理论中的第二类危险源。

02两类危害因素的划分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就是指能量意外释放论里所说的能量或有害物质,也就是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需或所用的一些能量以及伴随发生的有害物质等。

能量范畴:如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地层深处的高压流体等。

一般地,能量或是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需,如作为动力源的电能,或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加工、处理的工作对象,如发电厂产出的电能等,它们自然不能被消除。

有害物质范畴:水泥厂、面粉车间、选煤车间里的粉尘,机械厂里的噪音,以及化工厂的一些有毒有害物品等。

有害物质则是指伴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而产生物质,它们无法消除,至少无法彻底根除,只要活动进行,此类有害物质就随之产生,如一些工厂车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噪音,化工厂生产时伴随产生的一些毒副产品等。

由此可见,第一位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各种能量为我们所用,主观上不能消除,而一些有害物质伴随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客观上难以消除。由于这类危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源头,因此,把此类危害因素称之为源头类危害因素更为形象、贴切。

【管控此类危害因素的办法】

辨识出来后,设置相应的防范屏障,加以屏蔽,防止其意外失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也即,为防止源头类危害因素(第一类危险源)失控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施加的防范屏障上的各种漏洞或缺陷,它既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督不到位、管理缺陷等。

与源头类危害因素不同,此类危害因素是人为因素所造成。无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还是环境不良等,都可以归结为人为因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管理上的原因所造成的。

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要么是由于培训不到位,不知如何正确去做,要么,安全意识淡薄,想偷懒走捷径,明知故犯。

【管控此类危害因素的办法】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或通过强化理念、技能培训,或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加以解决。同样,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等也都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加以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还是环境不良都是问题的表象,它们表现为防范屏障上的漏洞,而管理缺陷则是这些漏洞背后的东西,是产生这些漏洞的原因或问题根源。

总之,无论是表现为防范屏障上漏洞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不良,还是导致防范屏障上漏洞产生的管理缺陷等,它们都是主观、人为因素所致,是可以通过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加以弥补和改进的。

另外,与源头类危害因素不同,该类危害因素原本并不存在,因为要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等源头类危害因素的失控,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屏障,所设置的屏障上的漏洞,就是该类危害因素,因此,该类危害因素是伴随防护屏障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在对源头类危害因素防控过程中产生的衍生品,因此,把它们称作衍生类危害因素更为合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危害因素划可分为源头类危害因素与衍生类危害因素两类,其中,衍生类危害因素就是我们所谓的隐患,因此,衍生类危害因素也可称之为隐患类危害因素,它们实质上就是奶酪模型中防控屏障上的漏洞及其产生的原因。

危害因素的分类

笔者认为,把“两类危险源”重新命名为源头类危害因素与衍生类危害因素,不仅词义上更为准确、妥贴、合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其名称中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源头类危害因素在前,衍生类危害因素在后,在辨识出了源头类危害因素之后,通过评估,对需要防控的源头类危害因素,制定出防控措施(屏障),衍生类危害因素便伴随其中,因此,应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施前,辨识其中可能存在的衍生类危害因素,进而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弥补,从而使防控措施(屏障)真正发挥其风险防控作用。

当然,对于连续性控制措施(屏障),如硬件措施(屏障),不仅要在其出台后、实施前进行辨识,而且在其存续期间都要进行辨识,以确保措施(屏障)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但这并未降低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施前从源头辨识衍生类危害因素的重要性。

总之,对“两类危险源”重新命名,解决了衍生类危害因素不好辨识的难题,为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不仅能够从源头上避免了“隐患”的产生,而且对于提升防控措施质量、确保措施的落地实施,从而有效提升事故防控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事故预防之安全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针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么促使正面利好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实,如,金融风险中的获利不确定性,要么遏制负面不良的不确定性转变为现实,如,安全风险中的危害因素酿成事故的不确定性。

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危害因素辨识,找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最后通过制定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当今最为先进、科学的一种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要有效防控事故的发生,首先就要通过风险管理活动,辨识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源头类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根据其风险程度的高低,筛选出需要防控的源头类危害因素,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相应措施(设置屏障),通过屏障(措施)的作用达到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意外释放而导致事故的目的。

另外,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因此,为使措施(屏障)有效发挥作用,应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施前,辨识所设置的防控屏障(措施)上的漏洞、缺陷-----衍生类(隐患类)危害因素,进而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弥补,这样不仅能

够提升防控措施质量、确保措施的落地实施,而且也能够从源头上避免了“隐患”的产生,从而促使措施(屏障)有效发挥作用,最终避免事故的发生。

奶酪模型

上述这些工作都属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内容,通过风险管理对危害因素进行系统辨识,把所有类型的危害因素都辨识出来,当然,其中既包括源头类也包括衍生类危害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总之,风险管理就是系统性管理,通过风险管理能够使所有类型的危害因素都得以辨识并防控,从而解决了因“想不到”所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因此,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就要借助管理体系(system),进行体系化(系统化)管理。

如前所述,对于连续性控制措施(屏障),如硬件措施(屏障)等,除了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施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衍生类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控制外,还要在其存续期间持续进行辨识,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发挥作用。

这种在措施(屏障)落地之后,对其所进行的持续辨识与整改,在我国被称作“隐患排查治理”,它实质上也属于风险管理,或者说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如果说前面所谓的风险管理是系统性管理,解决的是“想不到”的问题,那么,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也即“隐患排查治理”,则是缺陷性管理,主要是针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进行排查与治理,解决的是“防不住”的问题,因为通过政府主导的“隐患排查治理”,能够对以往人们所熟视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诸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所谓的“隐患”,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专项整治。

总之,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针对各种源头类危险因素的防控屏障的完好性开展工作,以发现其上的漏洞、缺陷,在此基础上,进行隐患专项治理,以堵塞其上的漏洞,筑牢防控屏障,真正使防控屏障有效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姓名:考试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四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 人,,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3、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4、三无: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 5、安全生产的“三宝”:。 6、三同时:即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7、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 8、在生产中必须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工作。 9、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并。 10、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

工作。 11、正确佩戴安全帽,服装穿戴做到(袖口、领口、下摆)。 12、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走安全通道,无安全通道时选择。 13、通行过程中必须确认天上地下危险源。脚下当心坑洞(物料拌倒)、头上当心落物。严禁从钢筋存放区、运输区、吊装区、加工区域通行,防止钢筋滑落、、钢筋撞击伤害。 14、靠近基坑、沟槽、边坡等危险边沿巡视、旁站时,必须保持与危险边沿以上。 15、边坡临边、攀登支架开展监理工作时,必须事先确认上方是否有物体坠落,并沿安全走道攀登,选择安全的。 16、巡视、旁站时严禁踩踏电缆线,雨天严禁。 17、无论天晴下雨,身体任何部位应尽量减少接触。 18、严禁进入起重吊装作业区域,严禁在起重臂通行。 19、进入基坑时必须时刻关注周边安全情况,防止上方物体 伤害。 20、进入盾构区域,必须走安全通道,严禁机电设备和线路。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 1、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兴奋性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也就是说红色的注目性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来表示危险、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扭以及禁止触动的部位通常都用红色,有时也表示防火。古代:革命、忠诚。近代:火热、奔放。() 2、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都不太好,但与白色配合使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太阳光下比较明显。所以被选为含指令标志的颜色,即必须遵守。古代:变幻、奇异。近代:紧急、危机。()

重大危险源定义及其他

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明确给出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定义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企业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重大危险源应监测监控并并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或设施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日期:2006-06-12] 来源:作者: [字体:大中 小]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辨识标准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初步辨识标准,以及几个试点城市普查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最小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事故控制 Study on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in China Gao Jindong Wu Zongzhi (Center for Accident Investigation & Analysis, State Economic & Trad e Commission, P.R.China) Wang Guangl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Ministry of Chemi cal Industry) Abstract The foreign standards and codes on major hazard insta llations were briefly reviewed.Based on the primary identification st andard experimented on major and the data gained in several cities,su ggestions of minimum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major in China were p ut forward.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20141407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危险品危险代码含义

危险品危险代码含义 R1 干燥时易爆。 R2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R4 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 加热会引起爆炸。 R6 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 会导致起火。 R8 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 与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 易燃。 R11 非常易燃。 R12 极端易燃。 R13 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 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 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 与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 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 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 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 吸入有害。 R21 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 吞咽有害。 R23 吸入有毒。 R24 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 吞咽有毒。 R26 吸入极毒。 R27 与皮肤接触极毒。 R28 吞咽极毒。 R29 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 使用时可能转化为高度易燃物质。 R31 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R32 与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33 有累积作用的危险。 R34 会导致灼伤。 R35 会导致严重灼伤。 R36 刺激眼睛。 R37 刺激呼吸道。 R38 刺激皮肤。 R39 有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R40 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 R41 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R42 吸入会产生过敏反应。 R43 皮肤接触会产生过敏反应。 R44 密封下加热有爆炸危险。 R45 可能致癌。 R46 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R47 可能引起生殖缺陷。 R48 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R49 吸入会致癌。 R50 对水生生物极毒。 R51 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 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 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R54 对植物有毒。 R55 对动物有毒。 R56 对土壤生物有毒。 R57 对蜜蜂有毒。 R58 对环境可能导致长期有害的作用。R59 对臭氧层有危害。 R60 可能降低生殖能力。 R61 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导致伤害。R62 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R63 可能危害未出生婴儿。

重大危险源辨识模板

重大危险源辨识模板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9 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 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单元 unit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 (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易发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伤意外。 3、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 (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其他伤害等几种类型。2006年上半年建设系统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分别是:高处坠落占39.5%,施工坍塌占22.6%,物体打击占14.3%,起重伤害占8.1%,触电占5.9%,机械伤害占5%,其余类型占4.6% 。 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整治措施 1 建立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加强现场巡视,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行登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

重大危险源判定

重大危险源判定 一、重大危险源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两类。 危险物质是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导致潜在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所规定的临界量,则判定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质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 2)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质,且每一种危险物质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3/Q3+........+q n/Q N≥1 式中:q1,q2,q3,...,q n-------单元内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储存量,t; Q1,Q2,Q3,...,Q n-------各危险物质对应的临界量,t。 若满足上式,则为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为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库区(库)烟花、爆竹

的临界量为5吨。 1号烟花库(危险等级为1.3级)设计的药物限量为6000kg,每箱烟花含药量按1kg计,1号烟花库最大允许储存的爆竹箱数为6000箱。 2号爆竹库(危险等级为1.3级)设计的药物限量为6000kg,每箱爆竹含药量按1kg计,2号爆竹库最大允许储存的爆竹箱数为6000箱。 1号库、2号库的药物限量均超过库区(库)的烟花、爆竹临界量;因此。1号烟花库、2号爆竹库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整个库区在500米范围内,可作为一个单元考虑,整个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见表: 场所、部位最大存药量(t) 临界量(t)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1号烟花库 6 5 是 2号爆竹库 6 5 是 3号爆竹库 3 2 是库区15 12 是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 重大危险源主要针对的是物质危险源、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客观存在。当危险物质的量超过规定的临界量时,即构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明,该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为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烟花爆竹仓库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评价。 (1)危险场所火灾、爆炸危险、危害分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

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几种危险源(标准版)

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几种危险源(标准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29

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几种危险源 (标准版)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认证,危险源的正确辨识和控制成为这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都能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相关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但企业的服务性活动、相关方的活动以及一些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其它活动的危险源往往没有辨识或者辨识不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几种危险源有以下几种: 1、对有职工食堂的企业,“食物中毒”也应作为企业的一个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2、工人“上、下班途中”也应作为一个危险源进行识别,因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人身有受到意外伤害的这种可能,如:交通事故、恶劣天气下的摔倒跌伤等情况;

3、许多企业有机动车辆,一些企业把驾驶员的“无证驾驶”列为危险源,却忽略了“酒后驾驶”这个非常重要的危险源; 4、相关方(包括合同方)人员活动的危险源没有考虑。一个企业的相关方活动的内容涉及面很广,针对不同的相关方,要根据他们具体活动的内容进行危险源辨识。对相关方活动的危险源进行准确及时的识别,既是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也是企业规范管理的要求。 危险源辨识就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有认识了危险,才能进一步评价、控制和消除危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应加强对危险源的认识,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几种危险源。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的计算

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的计算 提问者:taofanzi浏览次数:591 提问时间:2009-06-05 10:01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 (其中:R为死亡半径) 【摘要】提出以事故后果分析为基础,结合死亡概率模型,以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为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的方法。对相关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计算模型、死亡概率计算方法、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计算方法以及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等进行了分析和研讨。该重大危险源分级法的应用实例表明,用其评价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科学性。该研究成果对制定我国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应用;探讨 0 引言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治本之策,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1-2]。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等政策。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也都纷纷要求企业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预防控制重大事故发生[3]。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等工作[4-6]。我国陆续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都对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分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分级监控等工作。 国内外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基本相同,核心是以超过一定临界量的危险化学品设施作为重大危险源的判断依据。但各国又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需要,进行部分调整和补充。围绕重大危险源,提出建立辨识、风险评价、安全管理、安全报告、应急预案、土地使用规划和安全监察等系统的风险控制系统,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重大危险源分级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科学监控和管理的基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编号:SM-ZD-78251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 要类型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数属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2.1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

化学品危险信息短语与代码

化学品危险信息短语与代码 化学品容器上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这些标志含有以下意义: 符号说明 E 易爆 T 有毒 O 氧化剂 Xn有害 F++ 极易燃 Xi 刺激 F+ 很易燃 C 腐蚀 F 易燃 N 危害环境 T+ 极毒 化学品数据表含有标志某种“危险信息”的代码,比如R23、R45 等。这些危险信息代码有以下意义: R1 干燥时易爆。 R2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 R4 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 加热会引起爆炸。 R6 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 会导致起火。 R8 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 与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 易燃。 R11 非常易燃。 R12 极端易燃。 R13 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 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 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 与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 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 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 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 吸入有害。 R21 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 吞咽有害。 R23 吸入有毒。 R24 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 吞咽有毒。 R26 吸入极毒。

R27 与皮肤接触极毒。 R28 吞咽极毒。 R29 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 使用时可能转化为高度易燃物质。 R31 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R32 与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33 有累积作用的危险。 R34 会导致灼伤。 R35 会导致严重灼伤。 R36 刺激眼睛。 R37 刺激呼吸道。 R38 刺激皮肤。 R39 有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40 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 R41 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R42 吸入会产生过敏反应。 R43 皮肤接触会产生过敏反应。 R44 密封下加热有爆炸危险。 R45 可能致癌。 R46 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R47 可能引起生殖缺陷。 R48 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R49 吸入会致癌。 R50 对水生生物极毒。 R51 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 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 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 R54 对植物有毒。 R55 对动物有毒。 R56 对土壤生物有毒。 R57 对蜜蜂有毒。 R58 对环境可能导致长期有害的作用。 R59 对臭氧层有危害。 R60 可能降低生殖能力。 R61 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导致伤害。 R62 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R63 可能危害未出生婴儿。 R64 可能导致伤害脯乳期婴儿。 R65 若吞咽可能伤害肺部器官。 R66 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皴裂。 R67 蒸汽可能导致嗜睡和昏厥。 R68 可能有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20/21 : 吸入及与皮肤接触有害。 R20/21/22 : 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如何正确辨识身边的危险源

如何正确辨识身边的危险源 1.1安全与危险 目前,我国生产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就煤矿企业而言,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为5.03,是美国0.039的130倍,是印度(发展中国家)0.42的12倍;每年工伤总数超过6000人,是世界工伤总数的3倍。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安全是指不会引起人员伤害、发生职业病或伤亡,或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一种条件状态;相反,危险则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众所周知,安全和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要预防、控制、避免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建立起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与之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使社会处于安全祥和的发展环境之中。 1.2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通常,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与能量,并可能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危害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即我们通指的危险源。若从能量释放的角度分析,危险源可理解为系统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的危险物质。根据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重大危险源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我国在GBl8218-2000标准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重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并于2001年4月1日起实施了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的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这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及其数量,若等于或超过了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其中,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两种情况: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其数量等于或超过GB18218-2000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 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 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e) 地下储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申请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 联系电话:

1.1重大危险源辨识 1.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定义为: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2q n —+—+……+—≥1 Q1Q2 Q n 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贮存区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1.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山东汇丰石化集

团有限公司(催裂化项目、(蜡油)(汽柴油)加制氢项目、延迟焦化项目、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贮罐区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的危险化学品为汽油、液化气、氢、硫化氢。辨识过程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化工厂贮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由于各项目同在一个厂区内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因此应划为同一个 单元。依据多品种危险物品共存的临界量公式 计算可知该厂生产储存场所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1.3重大危险源申报辨识 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申报范围包括: 1)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 ,且PV ≥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 2)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q 1 q 2 Q 2 Q 1 +…Q n q n ≥1 +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 (1)临边作业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头层墙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 孔口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 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五、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边长超过250mm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板,并在下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1.贮罐区(贮罐) 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贮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1,Q2,……Q 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2.库区(库) 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库区(库)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库区(库)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1,Q2,……Q 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3 库区(库)临界量表 *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3.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4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1,Q2,……Q 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4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 *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表4 -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 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 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 d)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e) 地下储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 表1 危险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