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6化学实验含解析 8

2019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6化学实验含解析 8

2019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6化学实验含解析   8
2019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6化学实验含解析   8

专题06 化学实验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右图对照试验实验1、2的现象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c(H+)均为0.2 mol ? L-1 的盐酸和硫酸反应, 后者更剧烈

B. 右图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Al+Cu2+=Al3++Cu

C. 探究FeCl3和KI溶液反应限度:将1mL0.1mol ? L-1 FeCl3溶液加入到5 mL 0.1mol ? L-1KI溶液中, 振荡, 加苯萃取后, 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 观察现象

D. 水电离出的c(H+)=10-10mol ? L-1的溶液:Na+、K+、Cl-、HCO3-可以共存

【答案】C

【解析】A.两种酸中 c(H+)相等, 和同样的金属铝反应速率相等, A错误;B.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 B错误;C. Fe3+把I-氧化为 I2, 加苯萃取后, 苯层显橙红色, 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 有血红色液体生成, 说明Fe3+有剩余,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C正确;D. 水电离出的c(H+)=10-10mol ? L-1的溶液, 可酸可碱, HCO3-与酸碱都不能大量共存, D错误。

2. FeCl3易潮解、易升华, 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

B. 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 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 出于简化装置的目的, F装置可拆除

【答案】C

【解析】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大气压, 保证液体顺利滴下, A错误;试剂X和试剂Y顺序颠倒, B错误;FeCl3易潮解, 而浓硫酸起到干燥的作用, 不能拆除, D错误。

3.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只能证明氨水溶液显碱性, A错误;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沉淀溶解的为亚硫酸钡, 而剩余的沉淀为硫酸钡, 结论正确, B正确;双水解产生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 不是白色沉淀, C错误;结论错误, 应为Ksp(ZnS )>Ksp(CuS), D错误;正确选项B;

点睛:选项B, 不能用硝酸酸化, 再加氯化钡;若加硝酸时也有气体产生, 但不是二氧化硫而是一氧化氮, 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硫酸钡, 它是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根离子, 因此不能证明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4. 下列实验方案中,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Na2SO3溶液中, 硫元素为+4价, 不是最高价+6价, 不能比较碳和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A 错误;HNO3也能氧化Fe2+, 无法比较, B错误;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 体现脱水性, C错误;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的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 弱酸或弱碱电离过程吸热, 所以中和热数值小于57.3kJ/mol, D正确;正确选项D。

5.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H 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N03-在酸性条件下把 Fe2+氧化为Fe3+, 无法确定样品中一定含有Fe3+, A错误;结论应为氧化性:Fe3+>I2, B错误;结论应为Ksp(Ag2S)

6. 下列①、②对应的试剂(或条件)不能

..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试剂(或条件)

A 温度对Na2S2O3与H2SO4反应速率的影响①热水浴②冷水浴

B 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自来水中Cl-是否蒸馏除去①自来水②蒸馏水

C 用Na块检验乙醇分子存在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①乙醇②煤油

D 用溴水检验苯的同系物中取代基对苯基活性有影响①苯②甲苯

【答案】C

【解析】热水浴和冷水浴是反应温度不同, 体现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错误;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和含有氯离子的自来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若蒸馏水中氯离子被除去, 则不产生白色沉淀, B错误;乙醇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煤油主要成分为烃类, 和钠不反应, 可以用Na块检验乙醇分子存在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 C错误;苯和甲苯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使溴水褪色, 因此不能验证苯的同系物中取代基对苯基活性有影响, D正确。

7. 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 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 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 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 a中溶液褪色氧化性:SO32-

B b中无现象, 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硫酸将S2-氧化为硫单质

C 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再加BaCl2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亚硫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

去衡

D d中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溶液已变质

【答案】C

【解析】Na2SO3溶液中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 可以和碘单质反应生成硫酸钠、碘化钠, 亚硫酸钠做还原剂, 碘化钠是还原产物, 所以还原性:, A错误;Na2SO3溶液中硫元素是+4价, 硫化钠中硫元素是-2价, 二者可以和硫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硫元素归中到0价, 即生成淡黄色硫单质沉淀, B错误;Na2SO3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 该溶液会使酚酞变红, 加入氯化钡会结合亚硫酸根离子形成亚硫酸钡沉淀, 水解平衡逆向进行, 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 碱性逐渐消失, 所以红色褪去, C正确;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 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 即相当于加入了硝酸, 亚硫酸根离子能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 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所以实验证明的是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 是被硝酸氧化的缘故, 不能证明Na2SO3溶液已变质, D错误。

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铝箔<铝

B

向KI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再加入

苯, 振荡下层有白色沉淀, 上

层呈紫红色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 白色沉

淀可能为CuI

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答案】B

【解析】铝的熔点低, 铝箔表面有氧化铝, 熔点高, 形成的氧化膜包裹着金属铝, 使之不能滴落, A错误;碘离子具有还原性, 被铜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被苯萃取, 在上层;铜离子具有氧化性, 被还原为亚铜离子, 与碘离子生成CuI白色沉淀, 在下层, B 正确;Ag+与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或银氨溶液, 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SO32-能够被硝酸氧化为SO42-, 加入BaCl2溶液, 也有白色沉淀, 无法判定SO42-存在, D错误。

9. 下面装置是用于FeSO4受热分解及产品检验, 已知亚硝酸铵受热易分解,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 实验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至85℃

B. 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

C. 装置丙依次装入品红溶液, BaCl2溶液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采用装置丁, 可更好地吸收尾气且避免了尾气外逸污染环境

【答案】B

【解析】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 实验时采用水浴加热才能控制温度至85℃, 而酒精灯直接加热很难控温到85℃, A错误;亚铁盐易被氧气氧化, 因此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B正确;FeSO4受热分解为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 能够检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而三氧化硫与品红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硫酸, 无法再用BaCl2溶液检验产生的气体三氧化硫, C错误;由于整个装置为密闭体系, 多余的气体很难进入丁装置内被碱液吸收, D错误;正确选项B。

10. 下列有关实验, 对应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某无色溶液, 加入足量的稀HCl

生成无色无味的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32-

B

将0.1mol/LMgS0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

淀产生, 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C

将铜粉放入稀硫酸容液中并不断通入O2, 再在溶

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铜粉快速溶解, 溶液变

为蓝色

形成Fe-Cu原电池,

加快反应速率

D

向稀硝酸中加人过最Fe粉, 反应完全再在溶液

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Fe与硝酸反应得到

Fe3+

【答案】B

【解析】如果溶液中含有HCO3-,加入足量的稀HCl后, 也具有上述现象, 不一定含有CO32-, A错误;氢氧化镁白色沉淀遇到硫酸铜溶液后, 变为蓝色沉淀, 生成了氢氧化铜, 说明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B 正确;铜不能置换出铁, 不能形成Fe-Cu原电池, 所以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C错误;过最Fe粉与稀硝酸反应, 生成硝酸亚铁, 滴加KSCN溶液, 溶液不变血红色, D错误。

11.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中先滴加氯水, 再滴加少量KSCN 溶液, 也会出现溶液变成血红色现象, 不能确定一定含有Fe2+, A错误;银器、金属铝与食盐水构成原电池, 铝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硫化银在正极被还原为银, B正确;向铬酸盐溶液中加入酸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表明铬酸根转变为重铬酸根, C错误;碎瓷片的主要作用防止溶液产生暴沸, D错误。

12.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溶液呈红色

C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

等浓度的CuSO4和KMnO4溶液, 观察气体产生

的速度

比较CuSO4和KMnO4的催化效果

D

C2H5OH与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到170℃, 制得

的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一定是制得的乙烯使酸性KMnO4溶

液褪色

【答案】A

【解析】由于甲酸的酸性大于氢硫酸, 等浓度的HCOOK和K2S溶液的PH:K2S溶液>HCOOK溶液, 所以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较大, A正确;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不一定为Fe2+的溶液, B错误;硫酸铜在H2O2溶液分解时作催化剂, 而KMnO4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 KMnO4溶液做氧化剂, 没有可比性, C错误;浓硫酸能够使乙醇脱水碳化, 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得到的气体不一定为乙烯, D错误。

13.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定FeSO4·xH2O中结晶水含量,实验前测得装置A(包括石英玻璃管及两端开关K1和K2)的质量为m1g装入样品测得装置A的质量为m2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仪器B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其中可装入碱石灰

B. 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

C. 若加热直至恒重时,A的质量为m3g,则

D. 若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通入N2或撤去B装置都会使x值偏低

【答案】B

【解析】FeSO4·xH2O受热分解为硫酸亚铁和水;碱石灰作用防止外界空气的水蒸气、氧气进入A装置, 干

扰实验, A正确;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氧化, B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FeSO4质量为(m3- m1)g, FeSO4晶体质量为(m2- m1)g, 结晶水的质量为(m2-m3)g, n(FeSO4)= (m3- m1)/152, n(H2O)= (m2- m3)/18, 结晶水的数目为:n(H2O)/ n(FeSO4)= (m2- m3)/18/(m3- m1)/152=76((m2- m3)/9(m3- m1);C正确;若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通入N2或撤去B装置, 硫酸亚铁都会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铁, 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增大, 水的量减小, 会使测定的x值偏低, D正确。

14.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几滴氯水, 然后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变红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B 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溶液褪色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

Ag+与NH3·H2O 能大

量共存

D

向10m 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入2mL0.1

mol·L-1ZnSO4溶液, 再加入0.1

mol·L-1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 sp(CuS)

【答案】B

【解析】如果溶液中含有铁离子, 先滴加几滴氯水, 然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也能变为血红色, 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 A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乙二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说明乙二酸有还原性, B正确;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 生成银氨溶液, 所以Ag+与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溶液中Na2S过量, 无法判断Ksp(CuS)

15.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氧剂氢化钙(CaH2),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钙能与H2O、HCl、O2等反应;②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 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

B. 酸R为浓盐酸, 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C. 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 后打开活塞K

D. 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答案】D

【解析】锌、铜和盐酸构成原电池, 反应速率比纯锌与盐酸反应速率快, A错误;酸R为浓盐酸, 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 因此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只能吸收水蒸气, 不能除去氯化氢, 导致钙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 影响实验, B错误;由于钙能够与氧气反应, 所以先产生氢气,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才能保证氢气与钙反应, C错误;由于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 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影响实验, D正确。

16. 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序号事实推论

S(s)+H2(g)=H2S(g) ΔH <0

A

非金属性:S >Se Se(s)+H2(g)=H2Se(g) ΔH >0

B Li在O2中点燃生成Li2O 而Na在O2中点燃生成Na2O2金属性:Na >Li

C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非金属性:S > C

t℃时, Br2 + H22HBr K = 5.6×107

非金属性:Br > I

D

I2 + H22HI K = 43

【答案】C

【解析】已知:S(s)+H2(g)=H2S(g) ΔH <0;Se(s)+H2(g)=H2Se(g) ΔH >0;硫与氢气化合是放热反应说明硫与氢化合比Se化合更容易, 所以非金属性: S >Se, A正确;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越复杂, 反应更剧烈金属性就越强, 钠生成过氧化钠, 所以金属性:Na >Li;B正确;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可以知道酸性亚硫酸大于碳酸, 亚硫酸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则不能以此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C错误;K越大, 说明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则稳定性为,则非金属性为, D正确。

17.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 利用图乙装置,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 利用图丙, 可验证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利用图丁装置, 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SO2具有漂白性, 还原性

【答案】C

【解析】浓氨水与生石灰混合可制备氨气, 则图中固液装置可制备氨气, A正确;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醇互溶, 与乙酸乙酯分层, 则图中分液装置可分离, B正确;硫氰化钾溶液与氯化铁反应本质:

Fe3++3SCN -Fe(SCN)3, 所以加入氯化钾饱和液, 对该平衡无影响, C错误;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 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 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则图中装置可说明浓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D正确。

1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

现象或化学方

程式

结论

A 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 水浴加热

后取少量溶液, 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 加

溶液中未出现

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B 将C和SiO2的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

2C+SiO2

Si+2CO ↑

非金属性:C>Si

C

向盛有2mL0.1mol/L的NaCl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

入几滴0.1mol/L的AgNO3溶液, 充分反应后, 再逐滴

加入0.1mol/L的KI溶液

白色沉淀变为

黄色沉淀

Ksp(AgCl) > Ksp(AgI )

D

向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的稀NaOH溶液,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湿润的蓝

色石蕊试纸未

在待测液中不存在NH4+

变红

【答案】C

【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该实验没有用碱液中和硫酸, 所以达不到实验目的, A错误;在高温条件下, 碳能够置换出SiO2中的硅, 碳表现出还原性, 不能用该反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B错误;溶解度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根据实验可知,先生成白色沉淀AgCl、再转化为黄色沉淀AgI, 所以这两种银盐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Ksp(AgCl)>Ksp(AgI), C正确;检验溶液中的 NH4+时,应该加入浓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硫酸亚铁铵中含有NH4+;D错误;正确选项C。

19. 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发生萃取后, 进入四氯化碳溶剂中, 由于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 所以下层液体呈紫色, A错误;氯化钠与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 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B正确;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 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所以碳酸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但是碳酸为最高价含氧酸, 而盐酸为无氧酸, 不能比较氯元素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C错误;向溶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 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此过程中二氧化硫没有被氧化, D 错误。

20. 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 将硫酸亚铁装入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 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SO3、SO2,应该先检验SO3

B. 装置b中的试剂为Ba(NO3)2溶液, 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C. 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KMnO4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

D. 装置d之后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A

【解析】硫酸亚铁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先把混合气体通过氯化钡溶液中, 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三氧化硫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因此分解的气体产物中应该先检验SO3, A正确;如果把二氧化硫气体, 通入硝酸钡溶液中, 因为二氧化硫溶于水溶液显酸性, 酸性条件下, 硝酸根离子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再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用硝酸钡溶液的问题是:无法判断使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二氧化硫还是三氧化硫, B错误;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KMnO4溶液,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的SO2, 如果溶液褪色, 证明存在SO2;C错误;装置d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 因此装置d之后无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D错误。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实验 一、研究《考试说明》 1、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4项要求) ⑴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⑵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考试范围与要求 化学实验基础 (1)实验要求 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②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③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④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⑤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⑥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⑦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ⅱ.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ⅲ.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ⅳ.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⑧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总结:1-6考查基础实验;7-8考查综合实验。 (2)实验内容(22) 化学1(9): 1、萃取与分液 2、离子的检验(Cl- Ag+ SO42- CO32- NH4+ Fe3+ )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钠的性质 5、氢氧化铝的两性 6、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8、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9、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化学2(7): 10、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1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4、乙醇的主要性质 15、乙酸乙酯的制取和乙酸乙酯(或油脂)的水解 16、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不是由SO 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SO2 NaOH溶液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

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

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 1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 A B. 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56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2.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 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② 氧化性:Ni2+ (高浓度) > H+ > Ni2+(低浓度) A . 碳棒上发生氧化 B.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保证电解质为合适的PH C. 电解过程中,B中需要不断补充NaCl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总方程式随之改变 3.已知:2FeSO4Fe2O3+SO2↑+SO3↑,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甲乙丙丁中的试剂是 足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再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B. 乙、丙、丁中依次盛装BaCl2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 C. 若乙中盛装BaCl2溶液,可检验产物SO2 D. 取实验后甲中残留固体,加稀盐酸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证明产物为Fe2O3 4.一种香豆素的衍生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3 B.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3mol D.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 5.在25℃时,将 1.0 L wmoI/L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 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b点混合液中 c(Na+) >c(CH3COO-) C.加入CH3COOH过程中,增大 D.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a=mol/L 6.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一)同学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在与稀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 (2)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 过滤 (二)为了探究Cu(NO3)2热稳定性,探究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 略去) 往左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左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用U型管除去红 棕色气体,在右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红棕色气体是 (2)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高三化学实验知识点

实验知识点 1、减压过滤 采用这种装置过滤的主要目的是过滤速度较快;可以得到 比较干燥的沉淀。这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 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 加快。这种装置要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 气泵等仪器组成,其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导管应 短进长出。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与吸滤瓶的支管口 相对,以便于吸滤。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 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吸滤完毕后,沉淀的洗涤:关小水龙头,往布氏漏斗中加水浸没固体,使冷水缓慢通过固体 2、为什么要趁热过滤 趁热过滤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XX结晶析出 3、如何制备颗粒较大的晶体 要制备颗粒较大的硝酸钾晶体,应选择的结晶条件是减慢溶液的冷却速度、加入晶种、降低溶液的浓度、控制搅拌速度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如何操作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用玻璃棒轻轻的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冷却结晶时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璃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 4、洗涤 如何洗涤: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沉淀物让水自然留下,重复2-3次 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XX试剂,若出现XX现象,则XX 用乙醇洗涤的目的: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减少晶体的溶解,易于干燥 用冷水洗涤的目的: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减少晶体的溶解 5、滴定操作 滴定终点:加入最后一滴XX试剂,溶液从XX颜色变到XX颜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6、蒸发结晶 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浓缩时能否蒸发至干,为什么?①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②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被氧化。 7、移液管的使用P76 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 倾析法P89 静置后,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沿玻璃棒倒入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和清液分离 8、固定相和流动相 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又称展开剂) 注意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的时候,粉笔为固定相,水为流动相 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3NH3·H2O==Fe(OH)3↓+3NH4+ Cu2++4NH3·H2O==Cu(NH3)42++4H2O 9、甘油的检验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 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

②取代关系; ③氧化还原关系; 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Ⅰ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噲?H++Cl?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 正极区,固氮酶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2 与CO2的反应时,就提出SO2与Na2O2反应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2O2和SO2的反应与Na2O2和CO2的反应 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 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 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Na2SO3;可能Ⅱ:为Na2SO3和Na2O2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 可能Ⅳ: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2O2和Na2SO4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Na2O2、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 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请你帮 实验步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骤编号 ①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用药匙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 管中。 ②向①的试管中加入_____ ,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 通入________。 ③ ④ 2、Fe2O3和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 末的成分,该粉末可能是Fe2O3或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铁。你认为这种说法 合理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MnO2和浓盐酸 B.Na2SO3〔s〕和浓H2SO4 C.Cu片和稀HNO3 D.浓氨水和生石灰 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装置甲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NH3等密度比较小的气体,不可以收集CO2等密度较大的气体C.装置丙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等易溶于水的气体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 〔OH〕3胶体中的FeCl3 B.只需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盐配制的溶液,就可鉴别真假碘盐 C.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值为2.1 D.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应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C.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中,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5.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将试纸用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 ②实验中,点燃CO前应首先检验CO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可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 ⑥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6. 下列对实验现象或结论的预测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至过量,又变澄清 B.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加入少量Ba〔OH〕2溶液,CO32-浓度增大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D.向银氨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是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a 1 =1.1×10?3,Ka 2 =3.9×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实验习题选摘 1.(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及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答案、(6分)(BCDGJK)(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8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容量瓶:。 (3)酸式滴定管:。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答案、(8分,每空2分) (1)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用已给酸液润洗滴定管2~3次(4)干燥集气瓶 3(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B.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在加稀HNO3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 C.制乙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D.用3mL乙醇、2mLH2SO4、2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现改用6mL乙醇、4mLH2SO4、4mL冰醋酸 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答案. BCE(共5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4、(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实验室制取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 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及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 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到充分沉淀后,取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 热蒸发滤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90%的浓硫酸搅拌, 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Cu (OH)2加热至沸腾即可 答案。BC 5.(6分)下列操作或说法合理的是 A.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4.80毫升的浓硫酸 B.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及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金属 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单质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 根据电离出H +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 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 根据电离出OH —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酸 碱 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 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 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盐 化合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 烃 烃的衍生 物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 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 +、HSO 3—、NH 4+、OH —,不是由SO 2、NH 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 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2019年高考 化学2卷真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PO 数目为0.1N A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成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 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ap的关系为:K ap(m)= K ap(n)< K ap(p)< K a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一、实验基础知识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 (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4.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应用要点:要注意区分检验、分离、提纯的区别;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检验方法;掌握分离和提纯的试剂选择依据和分离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要注意三者在目的上的不同。检验是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鉴定;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提纯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由于目的不同,所选试剂及分离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 5.定量实验 (1)应用要点:掌握四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装置、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2)注意事项:要在熟悉仪器构造的前提下掌握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综合实验 (1)应用要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装置、确定装置的接口顺序;能够设计简装实验;能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等的进行评价。 (2)注意事项:要注意区分洗气瓶长进短出和短进长出时的不同用途;。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四个基本原则;在掌握好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实验。 1.典型例题: 例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用量筒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 ③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 ④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5mLNaOH标准溶液 ⑤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 0.1mol/L Na2SO4溶液 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 答案:①④⑥ 例2.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物质中 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稀硝酸 B.二氧化猛和浓盐酸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1.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 容量瓶配制0.10 mol·L - 1 NaOH 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2. 若20 g 密度为ρ g·cm - 3的Ca(NO 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 3)2,则溶液中NO -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ρ400 mol·L - 1 B.20ρ mol·L -1 C. 50ρ41 mol·L - 1 D. 25ρ41 mol·L - 1 3. 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 好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c (Na + )=2c (SO 2- 4) B.a 2 mol >沉淀的物质的量>0 C .沉淀的物质的量=a 2 mol D .原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a 2 mol 5. 3 g 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 ,则 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 mol·L-1B.1.5 mol·L-1 C.2 mol·L-1D.2.5 mol·L-1 6.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7.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1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1B.0.3 mol·L-1 C.0.2 mol·L-1D.0.1 mol·L-1 8.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 35a 22.4Vρ×100%②c= 1 000a 22.4V③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④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H+4)>c(Cl-)>c(OH-)>c(H+)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右图是NaCl、MgSO 4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 出 10.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 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36.5 c/(1 000ρ) 11.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4 g A和4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和32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 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