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_高群玉

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_高群玉

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_高群玉
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_高群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第12期Journa l o f South C hina U niversity o f Techno l o g y

V o.l 38 N o .122010年12月

(N atura l Science Editi o n)

D ece m ber 2010

文章编号:1000-565X (2010)12-0090-05

收稿日期:2010-05-19

*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2007AA 10Z309)

作者简介:高群玉(1965-),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淀粉改性及碳水化合物功能材料研究.E-m a i:l qyg ao @scut .edu .cn

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

*

高群玉 王凯 吴磊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 要:为揭示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淀粉性质的影响,以甘薯淀粉为原料,对交联淀粉、乙酰化淀粉及交联乙酰化淀粉的糊的性质进行研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 射线衍射仪对改性淀粉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经交

联改性后,糊的热糊稳定性增强,但透明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善;乙酰化改性降低了淀粉的起糊温度,改善了淀粉糊的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但热糊稳定性较差;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能降低淀粉的起糊温度,提高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关键词:甘薯淀粉;交联;乙酰化;黏度中图分类号:TS 236

do :i 10.3969/.j issn.1000-565X .2010.12.017

甘薯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产量仅次于水稻、小

麦和玉米,居第4位.其淀粉含量高达30%左右,不仅可以缓解未来对玉米、木薯等淀粉需求的压力,而且甘薯淀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适宜作为食品工业的原料.目前对甘薯淀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

基本性质的研究[1-2]

,对其物理、化学改性及改性产物的性质缺乏系统研究.

淀粉改性的方法很多.交联和乙酰化是常用的淀粉改性方法.交联淀粉具有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的黏度稳定性和抗剪切稳定性,但糊的透明度较低;乙酰化淀粉通常具有易糊化、冻融稳定性好和糊的透明度高等特点,但耐热、耐酸及抗剪切等性能不足[3]

.因此,结合两种改性方法的优点,得到的复合改性淀粉可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交联、乙酰化和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方法对甘薯淀粉性质和结构的影响,为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甘薯淀粉,食品级,购自四川渠县国家粮食储备

库甘薯淀粉加工厂;三偏磷酸钠,食品级,购自广州商奇公司;醋酸酐,分析纯,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厂;实验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V iscograph -E 型Brabender 连续黏度仪,由德国Brabender 公司生产;S3700N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由日本H itach i 公司生产;D /M ax2200型X 射线衍射仪,由日本R igaku 公司生产;NEXUS -6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由美国Ther m o E lectron 公司生产;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由上海菁华科技公司生产.

1.2 制备方法

1.2.1 交联淀粉的制备

配制40%的甘薯淀粉乳,用3%的N a OH 溶液调节pH 值到10 0,加入为淀粉干基质量0 3%的三偏磷酸钠,于45 水浴中反应2h .反应结束后用稀盐酸调节p H 值至中性,洗涤,干燥,粉碎,过100目

筛后得交联淀粉.采用GB /T 22427 11 2008[4]

的方法测得淀粉样品的结合磷含量.1.2.2 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配制40%的甘薯淀粉乳,用3%的Na OH 溶液调节pH 值到8 0,然后逐滴加入为淀粉干基质量6%的醋酸酐,同时滴加Na OH 溶液使pH 值维持在

8 0~8 5,于45 水浴中反应1 5h.反应结束后用稀盐酸调节p H至中性,洗涤,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后得乙酰化淀粉.采用Sodh i等[5]的方法测定其乙酰基含量及取代度.

1.2.3 交联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将甘薯淀粉配成40%的淀粉乳,调节p H值到10 0,加入为淀粉干基质量0 3%的三偏磷酸钠,于45 水浴中反应2h.然后将p H值调节到8 0,逐滴加入为淀粉干基质量6%的醋酸酐,同时滴加N a OH 使p H值维持在8 0~8 5,于45 水浴中反应1 5h.反应结束后用稀盐酸调节p H值至中性,洗涤,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后得交联乙酰化淀粉. 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红外灯下用导电双面胶将绝干后的淀粉固定在样品台上,在真空下喷金后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观测并拍摄淀粉颗粒形貌.

1.4 淀粉糊性质的测定

1.4.1 黏度

测定条件:测量盒扭矩为700c m g,转子转速为75r/m i n,升(降)温速率为1 5 /m i n.

测定步骤:配制6%的淀粉乳460mL,混匀后移入B rabender黏度仪测量杯中,从30 开始升温,以1 5 /m i n的速率升温到95 后保温30m in,再以

1 5 /m i n的速率降温到50 后保温30m in,得到

B rabender黏度曲线,黏度单位为BU.

B rabender黏度曲线有以下6个关键点: 起糊温度A,即黏度开始上升时的温度; 峰值黏度B,即淀粉糊的最高黏度值; 升温到95 时的黏度值C; 95 保温30m in后的黏度值D,C与D点的黏度差值反应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B与D点黏度差值(崩解值)表示淀粉糊的破裂强度; 淀粉糊温度降到50 时的黏度值E,它与D点的差值表示淀粉凝沉性的强弱; 50 保温30m i n后的黏度值F,E 点与F点的黏度差值表示淀粉糊的冷糊稳定性.

1.4.2 透明度

准确称量干燥恒重的淀粉样品1 000g,配制成1 0%的淀粉乳,沸水浴中加热30m i n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却至30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620nm处测定样品的透光率[6].

1.4.3 冻融稳定性

将甘薯淀粉配成6%的淀粉乳,在沸水浴中加热30m i n并不断搅拌,完全糊化后移入离心管中并加盖,然后于-18 冷冻24h使其完全冻结,取出于室温下自然解冻6h,在3000r/m in下离心20m i n,弃去上清液,称取沉淀物质量,用下式计算冻融后的析水率[7]:

X=

m1-m2

m1

100%.

式中:X为析水率;m1为淀粉糊的质量;m2为沉淀物的质量.

然后以同样方法反复冻融,直到有清水析出或变成海绵状为止,冻融的次数代表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

1.5 淀粉颗粒结构测定

1.5.1 红外光谱

将样品干燥并以KB r压片,置于红外光谱仪内全波段扫描,绘制红外光谱图.

1.5.2 X射线衍射

样品在100%相对湿度下平衡24h后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采用R i g aku公司的D/M ax2200型X射线衍射仪,衍射条件为铜靶,电压为40kV,电流为30mA,CuK 辐射.测量角度2 =4 ~60 ,步长为0 05 ,扫描速度为12 /m i n.

2 结果与讨论

2.1 淀粉的结合磷含量及乙酰基含量

根据1.2中的方法测得交联淀粉的结合磷含量为0.028%;乙酰化淀粉的乙酰基含量为2 16%,取代度为0 083;交联乙酰化淀粉的结合磷含量为0 028%,乙酰含量为2 12%,取代度为0 082.

2.2 淀粉颗粒形貌观察

图1中比较了在放大3000倍条件下甘薯原淀粉、交联淀粉、乙酰化淀粉和交联乙酰化淀粉的颗粒形态学特征.由图1可见,改性并未引起颗粒形貌的显著变化.原淀粉的颗粒多为圆形、截圆形和多角形,颗粒表面具有细微的裂纹.交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颗粒表面裂纹加深,形态结构相似.这与K aur 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淀粉经过乙酰化作用后,部分淀粉颗粒出现粘连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引入的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淀粉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发生聚集和粘连.然而颗粒的粘连以及表面的粗糙结构也可能是由于碱类物质的加入,从而导致颗粒表面的糊化[9].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对淀粉颗粒形态的改变程度大于单一的改性,主要表现在一些淀粉颗粒出现空洞、凹陷以及裂纹加深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两种化学试剂长时间的碱性作用会导致淀粉颗粒表面发生改变.

91

第12期高群玉等: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

图1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扫描电镜照片F ig .1 SEM m icrographs o f na ti ve s w eet pota t o and m odified

starches

2.3 淀粉糊的性质

2.3.1 B rabender 黏度曲线分析

交联和乙酰化改性淀粉的Brabender 黏度曲线见图2,各关键点数据和糊的性质分别见表1和表2.交联改性提高了淀粉的起糊温度(A ),使淀粉更难糊化.其峰值黏度(B )、热糊黏度(C 、D )及冷糊黏度(E 、F )都明显高于甘薯原淀粉,且热糊稳定性增强.这是因为交联作用引入了交联化学键,其强度远高于氢键,能增强淀粉颗粒结构的强度,抑制淀粉

颗粒膨胀、破裂和黏度下降[10]

.交联淀粉的缺点是易凝沉,由表2可知,交联淀粉的凝沉值为740B U,远高于甘薯原淀粉(382B U ).这一方面是因为交联改性抑制淀粉糊化,导致淀粉容易与水分层;另一方面,淀粉分子交联在一起,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因而容易凝沉

.

图2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糊黏度曲线

F ig .2 V iscosity curves of nati ve s w ee t pota t o and m odified

starches

表1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糊黏度曲线关键点值T ab le 1 K ey po int va l ues o f v i sco sit y curves o f nati ve s weet

po tato and mod ified starches

样品A / B /BU C /BU D /BU E /BU F /BU 甘薯原淀粉71.28318226351017919交联淀粉72.297390997217121611乙酰化淀粉63.21032736474705639交联乙酰化淀粉

65.3

1072

991

970

1560

1664

表2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糊的性质

T abl e 2 Paste properti es of nati ve s w eet potat o and modifi ed starches

样品崩解值/BU 热糊稳定性/BU 凝沉值/BU 冷糊稳定性/BU 甘薯原淀粉19618738298交联淀粉

163740101乙酰化淀粉55826223166交联乙酰化淀粉

102

21

590

104

乙酰化淀粉具有较低的起糊温度和较高的峰值黏度,这是因为乙酰化后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了亲水性乙酰基团,减弱了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

[11]

,有利

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乙酰化淀粉的凝沉值降至231BU,说明其抗凝沉性明显优于甘薯原淀粉和交联淀粉,可有效抑制淀粉凝沉.但其缺点是热糊稳定性较差,说明乙酰化淀粉耐热性较差.

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结合了交联淀粉和乙酰化淀粉的优点,表现在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和较高的峰值黏度,较好的热糊和冷糊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冷糊黏度(见表1和表2).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的凝沉值居交联淀粉和乙酰化淀粉之间,说明其抗凝沉性虽不如乙酰化淀粉,但远优于交联淀粉.这主要是因为淀粉经过交联和乙酰化作用后,引入的交联化学键使淀粉分子间和分子内的作用力增强,提高了淀粉的热糊稳定性;而分子上引入的乙酰基团,能够削弱氢键的缔合作用,促进淀粉颗粒的溶解和膨胀,从而使淀粉糊化变得容易,同时施加的空间位阻作用和分子作用力使淀粉体系比较稳定,有助于黏度的提高.

2.3.2 透明度分析

透明度的大小反映了淀粉颗粒在水中的分散程度,分散程度越大越均匀,光线透过量就越大,透明度就越高

[6]

.常用透光率的大小来表征淀粉糊透明

度的高低,显示其与水结合能力的强弱.甘薯原淀

粉、交联淀粉、乙酰化淀粉和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的透明度结果见图3.4种淀粉的透明度大小顺序为:乙酰化淀粉>交联乙酰化淀粉>甘薯原淀粉>交

92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

联淀粉.交联改性使淀粉分子内部或之间的化学键交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抑制糊化,淀粉在加热过程中糊化不完全,体系不均匀,在受到光的照射时易发生光的折射和散射,因而透光率较低.乙酰化淀粉引入了乙酰基团,减弱了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淀粉糊化更均匀,从而提高了糊的透明度.而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综合了交联和乙酰化改性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

图3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透光率

F ig .3 L i ght trans m ittance o f nati ve s w eet pota to and m odified

starches

2.3.3 冻融稳定性分析

淀粉冻融稳定性用析水率来表征,析水率越大表示冻融稳定性越差.由表3可知,甘薯原淀粉和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都较差,经过两到三次的冻融后,变成海绵状,析水率较高.这是因为其吸水性和

表3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析水率1)

Table 3 Syneresis of native s w eet potato and m od ified starches %

冻融次数甘薯原淀粉交联淀粉乙酰化淀粉交联乙酰化淀粉129.6917.499.450.002 12.0118.07 2.303 25.80 3.544 30.428.645

14.89

1) 表示淀粉成海绵状没有析出水.

保水性较差,淀粉和水的结合不够紧密,在冷冻和解冻过程中,表面和内部温度的差异使淀粉糊受到不同的作用力,出现不同的冻融状态,容易出现淀粉与水的两相分离.

乙酰化淀粉的冻融稳定性优于甘薯原淀粉和交联淀粉,经过4次冻融后,体系仍然很松软有光泽,色泽洁白.这是由于亲水性的乙酰基团能很好保持水分,维持良好的淀粉糊形态,使体系不容易分散.

同时空间位阻和分子斥力降低了淀粉上羟基的氢键作用,抑制了淀粉的聚集和凝沉.

与交联和乙酰化淀粉相比,交联乙酰化复合变性淀粉降低了淀粉的析水率,提高了淀粉糊的冻融次数.由表3可知,交联乙酰化淀粉在最初的冻融过程中几乎没有水析出,而且连续冻融5次的析水率仍旧很低,说明交联和乙酰化可以很好地抑制淀粉分子间相互作用,防止具有不同融点和冻结点的淀粉糊和水的分离,确保淀粉糊体系的稳定均匀,从而抑制淀粉的凝沉,提高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2.4 淀粉结构表征

2.4.1 红外光谱分析

图4为甘薯原淀粉、交联淀粉、乙酰化淀粉和交

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的红外光谱图.3430c m -1

附近为氢键缔合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27c m -1

附近为 CH 2 的C H 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647c m -1

附近为淀粉残余结合水的振动吸收峰.与

甘薯原淀粉相比,交联淀粉的红外光谱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交联改性淀粉并未破坏原淀粉的基本结构,交联反应只是在原来的淀粉链上增加了新的交联基团[12]

.从乙酰化淀粉和甘薯原淀粉的红外光谱可以看出,在1373c m -1

和1249c m -1

附近对应的是醋酸

酯的特征吸收峰,在1733c m -1

附近对应的是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淀粉成功引入了醋酸酯基团.而交联乙酰化淀粉的红外光谱图与乙酰化淀粉相似,出现了醋酸酯和羰基的特征吸收峰,引入了醋酸酯基团

.

图4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 i g .4 F ourier transform i nfrared spectra of nati v e s w eet potato

and mod ified starches

2.4.2 X 射线衍射分析

根据X 射线衍射图可将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可分为A 型、B 型、C 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对应的特征峰,A 型衍射图谱在15 0 、17 0 、18 0 和23 0

93

第12期高群玉等: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

处有较强的衍射峰,B型在5 6 、17 0 、22 0 和24 0 处有较强的衍射峰出现,而C型是A型和B 型的混合体.

图5示出了甘薯原淀粉、交联淀粉、乙酰化淀

粉和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

.

图5 甘薯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

F ig.5 X-ray d iffraction pa tterns o f native s weet potato and

m odified starches

从图5可以看出,甘薯原淀粉在15 0 、17 0 、18 0 、23 0 和24 0 处有明显的衍射峰出现,属于明显的C型衍射,这与K itahara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淀粉经过单一的交联改性、乙酰化改性和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后,结晶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24 处的衍射峰变得不明显,A型特征峰加强,说明结晶类型由C型向A型转变,但转变程度较弱,这与W ang 等[14]的报道一致.W ang等[14]认为C型淀粉经过改性处理后倾向于向A型结晶转变,而且结晶类型的转变程度与淀粉的改性程度有关.

3 结语

交联改性能提高甘薯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但透明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善;乙酰化改性能提高甘薯淀粉的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但热糊稳定性较差.结合两种改性方法得到的交联乙酰化甘薯淀粉有良好的热糊和冷糊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透明度较高,且冻融稳定性较好,可作为具有增稠、稳定等作用的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参考文献:

[1] Chen Z,Schols H A,V oragen A G J.Physicoche m ica l pro-

perti es o f starches obta i ned from three var i eties of Chi nese

s weet po tatoe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3,68(2):

431-437.

[2] Jangchud K,Phi m o lsiri po l Y,H arut ha ithanasan V.Phys-i

coche m ical properti es o f s w eet po tato fl our and starch as

a ffected by blanchi ng and process i ng[J].Starch/S t rke,

2003,55(6):258-264.

[3] L i u H J,R a m sden L,Co rke H.Physical prope rties of

cross-li nked and acety l a ted no r ma l and waxy r ice sta rch

[J].S tarch/St rke,1999,51(7):249-252.

[4] 顾正彪,洪雁,程力,等.GB/T22427 11 2008淀粉及

其衍生物磷总含量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5] Sodh iN S,S i ngh N.Characteristics of acetylated starches

prepared usi ng starches separated from diffe rent rice

starch[J].Journa l of Food Eng i neer i ng,2005,70(1):

117-127.

[6] C ra i g S A S,M an i nga t C C,Se i b P A,e t a.l Starch paste

c l a rity[J].Cerea l Che m istry,1989,66(3):173-182.

[7] 罗志刚,谢显华,徐中岳.有机醇介质中盐酸对马铃薯

淀粉性质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9,37(3):90-93.

L uo Zh-i gang,X i e X ian-hua,X u Z hong-yue.E ffect of hy-

drochlor i c acid i n o rganic alcoho l on properti es o f potato

starch[J].Journa l o f South Ch i na U niversity o f T echno-

l ogy:N atura l Sc i ence Editi on,2009,37(3):90-93.

[8] K aur L,Singh J,S i ngh N.E ffect of cro ss-li nk i ng on som e

properti es o f pota t o starches[J].Journa l of t he Sc i ence of

F ood and A gr i culture,2006,86(12):1945-1954.

[9] Singh N,Cha w la D,Singh J.In fluence o f acetic anhydr i de

on physicoche m ica,l m orpho log i ca l and ther m a l prope rti es

of co rn and po tato sta rch[J].F ood Che m i stry,2004,86

(4):601-608.

[10] 张,张德峰.轻度交联羧甲基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研究

[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6(6):154-156.

Zhang T ao,Zhang D e-feng.Study on t he li ghtl y-

crossli nked carboxy m ethy l starch[J].P oly m er M ate rials

Sc i ence and Eng i nee ri ng,2000,16(6):154-156. [11] Jane J,Chen Y Y,L ee L F,et a.l Effects of a m y l opec tin

branch cha i n leng t h and a m y l ose conten t on the ge lati n-i

zati on and pasti ng properti es of starch[J].Ce rea l

Chem istry,1999,76(5):629-637.

[12] D em iate IM,Dupuy N,H uvenne J P,et a.l R elati onship

bet ween bak i ng behav i or o f m odified cassava starches

and starch che m i ca l structure deter m i ned by FT I R spec-

troscopy[J].Carbohydrate Po l ym ers,2000,42(2):149-

158.

[13] K itahara K,Fukunaga S,K ataya m a K,et a.l Physicoche m-i

ca l properti es of s w ee t pota t o starches w ith d ifferent ge l a-

ti nization te m peratures[J].Starch/St rke,2005,57

(10):473-479.

[14] W ang S J,Y u J L,Yu J G,e t a.l Struct ure characteriza-

ti on o f C-type starch granule by ac i d hydro lysis[J].

Food H ydroco ll o ids,2008,22(7):1283-1290.

(下转第99页)

94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

[10] F errero C ,M artino M N,Zar itzky N E .Co rn starch -xan -than gu m i nteracti on and its e ffect on t he stab ility duri ng storage o f frozen ge lati n i zed suspens i ons [J].Sta rch /S t rke ,1994,46(8):300-308.

[11] F errero C ,M artino M N,Z aritz ky N E.Stability o f frozen

starch pastes :effect o f freezi ng ,storage and x anthan gu m addition [J].Journa l o f Food P rocessi ng and P reserva -tion ,1993,17(3):191-211.

[12]

Ikeda S ,N i sh i nar iK. W eak G e l -type rheo l og i ca l pro -perti es o f aqueous d i spersions o f nonaggregated -j carra -geenan he lices [J].Journal of A gr i cultural and Food Chem istry ,2001,49(8):4436-4441.

[13] Cha isa w ang M,Suphan t har i ka M.Effects o f guar gum

and xanthan gum additi ons on phys i ca l and rheolog i ca l properties of cati on i c tap i o ca sta rch [J].C arbohydrate Po l ym ers ,2005,61(3):288-295.

Effect of Xant han Gu m on Properties of Tapioca St arc h Paste

Luo Zh i -gang Wang Ying Luo Fa-x i n g

(R esearch Institute of L i ght Industry and Che m ica l Eng ineer i ng,South China U n i versity of T echno l ogy ,

G uangzhou 510640,Guangdong ,Ch i na)

Abst ract :In order to revea l the syner gy pri n ciple bet w een po l y sacchari d e gum and starch,the effects of xant h an gum (XG )on the properties of tapioca starch (TS )paste w ere investigated by usi n g a B radender v isco m eter ,a scanning electron m icroscope and a H aake r heo m eter .The resu lts i n d icate that (1)the addition of xanthan gum i n -creases t h e peak ,breakdo w n and fi n al v iscosities of native TS ,but decreases t h e gelatinization te m perature and the setback va l u e ;(2)xanthan gum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yneresis ,butm ay result in larger ice crystals in the starch ge;l and (3)the add ition o f xant h an gu m increases the storage m odulus ,and obv i o usly decreases the loss tangent at an angu lar frequency ofm ore than 0 5rad /s ,wh i c h m akes the starch -xanthan paste behave m ore so li d -like charac -teristics than the nati v e starch paste .K ey w ords :tap i o ca starch ;xanthan gum;freeze -tha w stab ility ;dyna m ic v iscoelastic ity (上接第94页)

Effects of Crossli nki ng and Acet ylati on M odification on Properties

of Sweet Potato Starch

Gao Qun-y u W ang K ai Wu L ei

(Schoo l o f L i ght Industry and F ood Sciences ,South Ch i na U nivers it y of T echno logy,G uang zhou 510640,G uangdong ,China)

Abst 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infl u ences of crosslinking and acety l a ti o n m od ific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 f star -ches ,t h e paste pr operties of crosslinked and /or acety lated s w eet potato starch w ere i n vesti g ated ,and the m orpho -l o g ica l and structura l changes o f the m od ified starches w 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m eans of SE M,FT -I R and XRD.The resu lts i n d icate that (1)after the crosslinking ,the hot paste stab ility o f the paste i m proves but the trans -parency decreases ,and the freeze -t h a w stab ility sho w s no obv i o us i m prove m en;t (2)the acety lated starch is of lo w -er ge lati n ization te m perature ,better paste transparency and freeze -t h a w stability ,and poor hot paste stab ility ;and (3)t h e dual m od ification by crossli n k i n g and acety lation decreases the gelatinizati o n te m perature of s w eet po tato starch ,i m proves the hot paste stability ,paste transparency and freeze -tha w stability .K ey w ords :s w eet potato starch ;crossli n k i n g ;ace tylati o n;v iscosity

99

第12期罗志刚等:黄原胶对木薯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木薯淀粉生产工艺及其特性

木薯淀粉主要用作食品、制糖、医药、饲料、纺织、造纸、化工等工业部门的原料。 木薯淀粉生产过程,是物理分离过程,即是将木薯原料中的淀粉与纤维素、白、无机等其它物质分开。在生产过程中,根椐淀粉不溶于冷水和比重大于水的性质,用水及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回收淀粉的目的。其生产工艺流程分为输送、清洗、碎解、浸渍、筛分、漂白、除砂、分离、脱水、干澡、风冷、包装等工序。 2 原料 木薯淀粉的原料包括鲜木薯和木薯干片,它们是生产的主要物质,必须确保质量,要求鲜木薯新鲜,当天采购,当天进厂,当天加工,无泥、沙、根、须、木质部分及其它杂质混入;木薯干片要求干爽、不霉、不变质、无虫蛀。 鲜木薯的平均成分如下: 淀粉 27% 纤维素 4% 蛋白质 1% 其它 3% 水分 65% 木薯干片的平均成分为: 淀粉 68% 纤维素 8% 蛋白质 3%

水分 13% 由于木薯品种、采收时间、自然条件、生产水来不同,原料的淀粉含量有所差异。 3 辅料(加工木薯干片淀粉用) 硫酸 2KG/T淀粉 漂白粉 0.5kg/t淀粉 高锰酸钾 0.1kg/t淀粉 4 工艺路线 木薯淀粉的湿法加工工艺,包括滚筒清洗、二次碎解、浓浆筛分、逆流洗涤、氧化还原法漂白 (以新鲜木薯为原料才需漂白)、旋流除砂、浓浆分离、溢浆法脱水、一级负压脉冲气流干燥。 5 工艺流程 6 主要工艺过程 (1)原料准备 原料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木薯淀粉厂的原料有鲜木薯和木薯 干片两种。 鲜木薯采收后,应及时除去泥土、根、须及木质部分、堆放在干净的地面,避免混入铁块、铁钉、石头、木头等杂物,要求当天采收,当天进厂、当天加工,以保证原料的新鲜度,从而提高抽提 率及产品的质量。 木薯干片应干爽,不霉,不变质,无虫蛀,以保证产品质量。

物质的构成溶解及物理化学性质

学生:科目:第阶段第次课教师: 考点1:分子的热运动 1知识梳理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典型例题 1 水结冰,分子间的距离如何变化? 2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涉及的科学知识是-—----—— 3 我们知道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为什么蒸发有致冷作用? 3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 分子很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4 针对练习 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在小盘子里倒一点酒精,满屋子都是酒精气体。 B 扫地时,灰尘在空气中飞舞. C 腌咸菜时,时间一长才就变咸了。 D 晒衣服时,水分蒸发衣服变干。 2 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1》。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 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要--—--———---—— 考点2:物质的溶解 1知识梳理 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2、温度越高,气体在液体溶解得越少。 2典型例题 1色拉油地在衣服上,用水洗不掉,为什么用汽油可以洗干净? 2 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3 你知道汽水瓶打开盖子后为什么会冒泡吗? 3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并不相同。 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一样. 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 4 针对性练习 1 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的改变,它与吸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有的温度升高放热 B 有的温度降低吸热 C 有的温度不变,吸热放热等效 D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2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瓶蜂蜜,到了冬天,她发现瓶子里洗出了白色晶体。她觉得非常不满意,认为被欺骗了,但工作人员则认为这白色晶体是葡萄糖晶体,是从蜂蜜中析出的,你认为他们谁有理?请说出理由。 考点4: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知识梳理 物理性质;状态、密度、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等 化学性质:有些物质有毒性、食物会腐烂、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会变浑浊等 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 经典例题 1下列各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B 蜡烛受热融化、蜡烛燃烧 C 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D 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 2蜡烛燃烧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化?通过这些变化你知道了蜡烛的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3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酸碱性 酸碱性的检测 针对性练习: 1 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标志是-—--—--——— 2 在下列物质的变化或属性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木材做成各种家具 B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 酒精挥发 D 煤油燃烧 E 氧化酶是白色粉末 F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G 煤油能燃烧 H 酒精易挥发

变性淀粉理化性质

变性淀粉的理化性质 淀粉的可利用性取决于淀粉颗粒的结构和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不同种类的淀 粉其分子结构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不相同。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若干性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直链淀粉与碘能形成螺旋络合结构,呈现深蓝色,支链淀粉与碘液呈现紫红色,故常用碘液鉴定淀粉。因此,不同来源的淀粉原料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性。如薯类淀粉,颗粒大而松,易让水分子进去,糊化温度低,峰黏高,分子量大且直链淀粉少,不易分子重排,另外含有0·07% ~0·09%的磷,析水性强,不易回生。谷类淀粉,颗粒小而紧,水分子难进入,糊化温度高,峰黏低,分子小且直链淀粉多,易重排;另外还含有脂肪,直链淀粉与脂肪结合不易吸收,故易胶凝回生,透明性差。天然淀粉在广泛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是有限的,大多数的天然淀粉都不具备能被有效的、很好的利用性能,因此在保持原淀粉基本性质的基 础上,变性淀粉具有了以下性质:如1)具有了耐酸性;2)耐热性;3)抗剪切等性能。这些性能都使得变性淀粉更适应现代生产工艺的要求。淀粉糊化后具有增稠、凝胶、粘合、成膜及其它功能,不同品种淀粉的特性存在着差别。表1列出各类淀粉的性能,并对其进行比较。这些都是影响淀粉应用的特性。

马铃薯、木薯淀粉、玉米和小麦淀粉糊化后,其黏度存在很大差别(如图1所示)。马铃薯、木薯淀粉较玉米、小麦淀粉易糊化,在较低温度开始糊化,黏度上升快,达到最高值,继续搅拌受热,黏度快速降低,在95℃继续保温1 h,黏度缓慢降低,继续降温至50℃,黏度有所回升;相反玉米、小麦淀粉较难糊化,在降温过程中黏度出现最大峰值,这也说明玉米、小麦淀粉的凝沉性要强于马铃薯和木薯淀粉[2]。

红薯淀粉有什么用呢

红薯淀粉有什么用呢 生活当中很多食物都离不开淀粉,然而淀粉,也是由不同的食物作为主料的,有红薯淀粉,土豆淀粉,当然不同的淀粉不仅仅味道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红薯淀粉作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主要是呈糊状,里面还有了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那么您知道红薯淀粉有什么作用呢。 红薯中的淀粉加热后呈糊状,使得不耐热且易溶于水的维生素C,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中的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红薯淀粉中的钙和镁,可预防骨质疏松症;钾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比可增加 40%左右的食物纤维。多种不溶于水纤维的增加,可有效刺激肠道,促进排便。人们在切红薯时会发现,从皮下会渗出一种白色液体。这种白色液体中的紫茉莉甙,具有缓下作用。食物纤维与紫茉莉甙的作用相加,使得红薯的通便作用具有不急不缓的良好效果。 (一)红薯食用加工的利用:水果红薯、紫色红薯、烤红薯、

红薯尖、红薯叶柄、粉丝、粉条、粉皮、薯干、薯条、薯饼、薯脯、紫薯。 (二)红薯淀粉加工生物柴油的利用。2007年世界联合会禁止用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生物柴油原料之后,生物柴油的研发全部转向红薯淀粉。这一版块市场潜力巨大。 (三)红薯淀粉工业加工的利用:食品包装纸(袋)、服装布料、天然无铅布料等。 (四)红薯淀粉医药加工的利用。西药片剂85%是淀粉、味精、人用氨基酸、兽用氨基酸、变形淀粉(提取胡萝卜素、代血糖浆)、食用色素等。 (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及其原材料的利用。 以上就是红薯淀粉有什么用做出的详细解答,红薯淀粉是非常健康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它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糕点,同时我们在做一些油炸食物的时候,外面也可以,加上1些红薯淀粉可以起到去油腻的作用,淀粉当中还含有了一些氨基酸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海底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第一节海底天然气组成表示法 一、海底天然气组成 海底天然气是由多种可燃和不可燃的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以低分子饱和烃类气体为主,并含有少量非烃类气体。在烃类气体中,甲烷(CH 4 )占绝大部分, 乙烷(C 2H 6 )、丙烷(C 3 H 8 )、丁烷(C 4 H 10 )和戊烷(C 5 H 12 )含量不多,庚烷以上 (C 5+)烷烃含量极少。另外,所含的少量非烃类气体一般有氮气(N 2 )、二氧化 碳(CO 2)、氢气(H 2 )、硫化氢(H 2 S)和水汽(H 2 O)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 由于海底天然气是多种气态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物,所以也像石油那样,其物理性质变化很大,它的主要物理性质见下表。 海底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名称分 子 式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密度 /Kg ·m-3 临界 温度 /℃ 临 界 压 力 /MP a 粘度 /KP a ·S 自 燃 点 / ℃ 可燃性 限 /% 热值 /KJ·m-3 (15.6℃, 常压) 气体 常数 / Kg· m· (Kg ·K)-1 低 限 高 限 全 热 值 净 热 值 甲烷CH 4 16. 043 0.71 6 -82. 5 4.6 4 0.01( 气) 6 4 5 5. 15. 372 62 334 94 52.8 4 乙烷C 2 H 6 30. 070 1.34 2 32.2 7 4.8 8 0.009( 气) 5 3 3. 2 12. 45 661 51 602 89 28.2 丙烷C 3 H 8 44. 097 1.96 7 96.8 1 4.2 6 0.125( 10℃) 5 1 2. 37 9.5 937 84 862 48 19.2 3 正丁烷n-C 4 H 10 58. 12 2.59 3 152. 01 3.8 0.174 4 9 1. 86 8.4 1 121 417 108 438 14.5 9 异丁烷i-C 4 H 10 58. 12 2.59 3 134. 98 3.6 5 0.194 1. 8 8.4 4 121 417 108 438 14.5 9 氨He 4.0 03 0.19 7 -267 .9 0.2 3 0.0184 211. 79 氮N 228. 02 1.25 -147 .13 3.3 9 0.017 30.2 6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它储存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和块根中。植物所含淀粉的多少与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降水量、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稻、麦、玉米、高粱的种子颗粒中含有70%左右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18%左右的淀粉,在木薯的块根中含有25%左右的淀粉。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含淀粉高的种子、块茎、块根作为原料来生产淀粉。 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也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 为区别淀粉品种,一般加用原料名称,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等等。 木薯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一样,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极其广泛。 一、木薯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淀粉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淀粉是在水介质中光合作用合成,即植物的绿叶以叶绿素为催化剂,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其反应式为: 日光 ↓ 6CO2+6H2O ─→ C6H12O6+6O2 ↑ 叶绿素 燃烧 ↓ (C6H10O5)n+6nO2 ─→ 5nH2O+6nCO2+Q(热) ↑ △ 木薯淀粉为多聚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类。多糖类又叫高聚糖,是许多单糖的聚合物,即许多葡萄糖分子连接起来成为淀粉分子。工业生产葡萄糖就是以淀粉作原料,将聚合状态的葡萄糖经水解转变成为游离状态的葡萄糖。这个反应过程称为“糖化”,其反应式如下: 酸或酶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位通过α××105。此值相当于分子中有200-980个葡萄糖单位。木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其含量(干基)为17%,平均聚合度为2600,平均聚合度质量为6700,表现的聚合度分布为580-2200。 支链淀粉具有高度分支结构,由线型直链淀粉短链组成,其分子较直链淀粉大,相对分子

红薯淀粉含量

红薯淀粉含量 厨房中所使用的淀粉大多数时候都是从红薯中提取出来的,所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红薯是一种淀粉含量非常高的植物。同时红薯由于糖分含量较高,所以大街上所售卖的烤红薯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喜欢吃的一种街边小吃。尤其是到冬季烤红薯不仅好吃还可以发挥暖手功能,而红薯中的具体淀粉含量会是多少? 新鲜地瓜淀粉含量约18-25%,更高的甚至达30%,与品种、季节和种植地区有关系,春季种的淀粉含量较高,约20%-25%,夏季的相对低一些17%-22%。 地瓜放置的时间越长,其淀粉含量会越低,因为地瓜会产生呼吸作用,在糖酵解的作用下分解为低聚糖和单糖等,吃起来比较甜,但其中的淀粉已经分解了不少。 营养价值 红薯淀粉中的红薯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蛋白质食品)1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铁食品)2克,胡萝卜素0.5毫克,另含有维生B1、B2、C与尼克酸、亚油(油食品)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但是很多发人却还没有意识到。 根据科学研究,吃红薯是不会使人发胖的,相反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减肥食品)食品。它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

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担心会发胖,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红薯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国外许多女性(女性食品)把红薯当作驻颜美容(美容食品)食品。红薯生食脆甜,可代替水果(水果食品);熟食甘软,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蔬菜食品)。蒸、煮、煎、炸,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也能成为席上佳肴。

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氨三乙酸 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 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无色有微香液体。易着火。比重0.788(25/25℃)。沸点56.5℃。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 化学式CH3COOH。分子量60.05。醋的重要成份。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比重1.049。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 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 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外消旋体为吸湿性粘稠液体;略有辣味。比重1.036(25/4℃),熔点-59℃,沸点188.2℃、83.2℃(1,333Pa),与水、丙酮、氯仿互溶,溶于乙醚、挥发油,与不挥发油不互溶,左旋体沸点187~189℃,比旋光度-15.8。丙二醇在高温时能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与醋酸。为无毒性抗冻剂。可用于酿酒、制珞中,是合成树脂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注射剂、内服药的溶剂与防腐剂,防腐能力比甘油大4倍,此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 丙三醇 学名1,2,3-三羟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甜味为蔗糖的0.6倍,易吸湿,对石蕊试纸呈中性。比重1.26362(20/20℃)。熔点7.8℃,沸点290℃(分解)167.2℃(1,3332Pa)。折光率1.4758(15℃),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其水溶液(W/W水)的冰点:10%,-1.6℃;30%,-9.5℃;50%,-23℃;80%,-20.3℃。与水、乙醇互溶,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可以制备炸药(硝化甘油)、树脂(醇酸树脂)、润滑剂、香精、液体肥皂、增塑剂、甜味剂等。在印刷、化妆品、烟草等工业中作润滑剂。医学上可用滋润皮肤,防止龟裂;作为栓剂(甘油栓)可用作通便药。切勿与强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爆炸。 蓖麻油 化学式C57H104O9,分子量933.37。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凝固点-10℃,比重

各元素物理化学性质

各元素物理化学性质 序号符 号 中 文 读音 原子 量 外层 电子 常见化 合价 分类英文名英文名音标其它 1 H 氢轻 1 1s1 1、-1 主/非 /其 Hydrogen ['haidr?d??n] 最轻 2 He 氦害 4 1s2 主/非 /稀 Helium ['hi:li?m] 最难液化 3 Li 锂里7 2s1 1 主/碱Lithium ['liθi?m] 活泼 4 Be 铍皮9 2s2 2 主/碱 土 Beryllium [be'rili?m] 最轻碱土金属元素 5 B 硼朋10.8 2s2 2p1 3 主/类Boron ['b?:r?n] 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的非金属元素 6 C 碳探12 2s2 2p2 2、4、-4 主/非 /其 Carbon ['kɑ:b?n] 沸点最高 7 N 氮蛋14 2s2 2p3 -3 1 2 3 4 5 主/非 /其 Nitrogen ['naitr?d??n]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 8 O 氧养16 2s2 2p4 -2、-1、2 主/非 /其 Oxygen ['?ksid??n] 地壳中最多 9 F 氟福19 2s2 2p5 -1 主/非 /卤 Fluorine ['flu?ri:n] 最活泼非金属,不能 被氧化 10 Ne 氖乃20 2s2 2p6 主/非 /稀 Neon ['ni:?n] 稀有气体 11 Na 钠那23 3s1 1 主/碱Sodium ['s?udi?m] 活泼 12 Mg 镁每24 3s2 2 主/碱 土 Magnesium [mæɡ'ni:zi?m] 轻金属之一 13 Al 铝吕27 3s2 3p1 3 主/金 /其 Aluminum [,ælju'minj?m]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 金属 14 Si 硅归28 3s2 3p2 4 主/类Silicon ['silik?n] 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氧 15 P 磷林31 3s2 3p3 -3、3、5 主/非 /其 Phosphorus ['f?sf?r?s] 白磷有剧毒 16 s 硫留32 3s2 3p4 -2、4、6 主/非 /其 Sulfur ['s?lf?] 质地柔软,轻。与氧 气燃烧形成有毒的 二氧化硫 17 Cl 氯绿35.5 3s2 3p5 -1、1、3、 5、7 主/非 /卤 Chlorine ['kl?:ri:n] 有毒活泼 18 Ar 氩亚40 3s2 3p6 主/非 /稀 Argon ['ɑ:ɡ?n]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稀有气 体 19 K 钾假39 4s1 1 主/碱Potassium [p?'tæsj?m] 活泼,与空气或水接触发生反应,只能储存在煤油中 20 Ca 钙盖40 4s2 2 主/碱 土 Calcium ['kælsi?m] 骨骼主要组成成分

食用甘薯淀粉质量标准

编码:GS/SK-III-005-002(★★★) 页数:1/6 在无国家级和新修订的行业标准前,公司内控标准(QB3-93行标与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1167-2009中先进指标),以利于出口和内销大户的市场竞争。 食用甘薯淀粉质量标准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经营食用甘薯淀粉应采用(未修订的)行标与自订的内控质量标准,依法生产、检验和经营。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质检与质监和经营人员。 3.引用标准 3.1 QB3-93 《工业甘薯淀粉行业标准》 3.2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137-2009 《食用甘薯淀粉》 4.职责 4.1 主管部门 总经理质量负责制下的分项管理: 4.1.1 原辅包材质量第一负责人为供应部;

4.1.2生产过程原料、中间体和成品质量第一负责人为生产车间; 页数:2/6 4.1.3原辅包材与成品化验第一负责人为质监部QC; 4.1.4淀粉成品释放(出库、上市)负责人为质监部QA; 4.1.5成品贮藏、运输质量管理第一负责人为供应部辖库管。 5.规程 5.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甘薯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甘薯为原料,经清洗、磨碎、浸泡、分离、脱水、干燥、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食用甘薯淀粉。 5.2技术要求 5.2.1 原料要求 鲜甘薯应清洁,外皮光滑、不裂、不软、不烂,无外伤,无虫蚀,无霉变;甘薯干应清洁,无虫蚀,无霉变。甘薯生产过程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5.2.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5.2.4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卫生指标 5.2.5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5.2.6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5.3试验方法 5.3.1感官指标检验 取少许样品,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嗅其气味,检查其有无砂齿和外来杂质。 5.3.2理化指标检验 5.3.2.1 水分 按GB/T5009.53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2pH值 按GB/T8884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物理化学性质

甲醇 MSDS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甲醇;木酒精木精;木醇英文名: Methyl alcohol;Methanol 分子式:CH4O 分子量: 32.04 CAS号: 67-56-1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97.8 沸点: 64.8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汽压(kPa):13.33/21.2℃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240 临界压力(MPa):7.95 燃烧热(kj/mol):727.0 甲醇由甲基和羟基组成的,具有醇所具有的化学性质。[3] 甲醇可以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水蒸气(I)和二氧化碳(IV)。另外,甲醇也和氟气会产生猛烈的反应。[4] 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 燃烧。燃烧反应式为: CH3OH + O2 → CO2 + H2O 具有饱和一元醇的通性,由于只有一个碳原子,因此有其特有的反应。例如:① 与氯化钙形成结晶状物质CaCl2·4CH3OH,与氧化钡形成B aO·2CH3OH的分子化合物并溶解于甲醇中;类似的化合物有MgCl2·6CH3OH、CuSO4·2CH3OH、CH3OK·CH3OH、AlCl3·4CH3OH、AlCl3·6CH3OH、AlCl3·10CH3OH等;② 与其他醇不同,由于-CH2OH基与氢结合,氧化时生成的甲酸进一步氧化为CO2;③ 甲醇与氯、溴不易发生反应,但易与其水溶液作用,最初生成二氯甲醚(CH2Cl)2O,因水的作用转变成HCHO与HCl;④ 与碱、石灰一起加热,产生氢气并生成甲酸钠;CH3OH+NaOH→HCOONa+2H2;⑤与锌粉一起蒸馏,发生分解,生成 CO和H2O。[2] 产品用途 1.基本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等多种 有机产品。也是农药(杀虫剂、杀螨剂)、医药(磺胺类、合霉素等)的原料,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之一。还是重要的溶剂,亦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定稿版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它储存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和块根中。植物所含淀粉的多少与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降水量、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稻、麦、玉米、高粱的种子颗粒中含有70%左右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18%左右的淀粉,在木薯的块根中含有25%左右的淀粉。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含淀粉高的种子、块茎、块根作为原料来生产淀粉。 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也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 为区别淀粉品种,一般加用原料名称,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等等。 木薯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一样,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极其广泛。 一、木薯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淀粉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淀粉是在水介质中光合作用合成,即植物的绿叶以叶绿素为催化剂,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其反应式为: 日光 ↓ 6CO2+6H2O ─→ C6H12O6+6O2

↑ 叶绿素 葡萄糖又经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淀粉、纤维素等多聚糖。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光合作用分子量是n(162.14)。n是一个不定数,表示淀粉分子是由许多个葡萄糖单位组成。组成淀粉分子的葡萄糖单位数量称为聚合度,聚合度乘以葡萄糖单位分子量162.14便得淀粉分子量〔为了与游离葡萄糖(C6H12O6)区别,通常称 (C6H10O5)为葡萄糖单位〕。在组成淀粉的元素中,碳占44.5%,氢占6.2%,氧占 49.3%。干淀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式为: 燃烧 ↓ (C6H10O5)n+6nO2 ─→ 5nH2O+6nCO2+Q(热) ↑ △ 木薯淀粉为多聚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类。多糖类又叫高聚糖,是许多单糖的聚合物,即许多葡萄糖分子连接起来成为淀粉分子。工业生产葡萄糖就是以淀粉作原料,将聚合状态的葡萄糖经水解转变成为游离状态的葡萄糖。这个反应过程称为“糖化”,其反应式如下: 酸或酶

红薯淀粉的做法大全

红薯淀粉的做法大全 红薯淀粉 简介:甘薯淀粉是由甘薯加工而成,质量较差。色灰暗,质粗糙,粘性差,但涨发性较强。红薯,又叫甘薯、白薯、地瓜、红苕、山芋。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是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膳。 红薯淀粉的做法大全 红薯淀粉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掺假红薯淀粉鉴别 掺假红薯淀粉的鉴别 红薯粉圆(营养又Q感的小点心) 红薯芥菜粥 红薯粉蒸脆骨 红薯莲子粥(暖胃养生美容粥) 腊味芝心红薯球(空气炸锅菜谱)

红薯生姜糖水的做法 红薯窝窝头的做法 红薯燕麦粥(春季养生早餐菜谱) 干煸红薯片(出游必备零食) 红薯卡士达面包(烘培菜谱) 红薯粉丝酱肉包(早餐菜谱) 奶酪焗红薯(烤箱菜) 红薯布丁(冬日甜品) 红薯面包布丁(冬日暖胃甜品) 红薯丁炒玉米(女人冬季健康消脂滋补家常菜) 自制炸薯条&炸红薯条(空气炸锅菜谱)

脆皮杏仁红薯(下午茶点) 红薯粒蛋糕(早餐菜谱) 红薯馅馒头(中式面点菜谱) 红薯小麻团(冬季香甜暖人心的小点心菜谱) 家庭手工自制土豆粉条和土豆淀粉全过程(素菜菜谱) 咖喱红薯条(零食菜谱-空气炸锅) 水煮香辣红薯粉丝(色香味俱全又营养全面菜谱) 红薯饼(糕点菜谱) 红曲米红薯粥(更加适合女性的健康粥品菜谱) 红薯姜汤(夏季的养颜暖胃汤菜谱) 奶酪焗蔓越莓红薯泥(甜品菜谱)

奶酪红薯泥(宝宝营养辅食-适合12个月以上) 棒茬子红薯粥(早餐食谱) 奶香红薯版萨琪玛(零食菜谱) 红薯酸奶球(10分钟可轻松搞定的美味甜点菜谱) 桂花红薯年糕甜汤(解腻滋润菜谱) 红薯饼(点心菜谱) 凉拌红薯粉条(素菜菜谱) 红薯夹心卷(早餐菜谱) 红薯饼(点心菜谱) 自制红薯干(健康的磨牙小零食菜谱) 拔丝红薯(热菜菜谱)

煤化学 第六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第六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又是冶金和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是确定煤炭加工利用途径的重要依据。 煤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煤的密度,煤的硬度,煤的热性质,煤的电磁性质,煤的光学性质等;煤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指煤的润湿性、润湿热和孔隙率等。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与下面几个主要因素有关:①煤的成因因素,即原始物料及其堆积条件;②煤化程度或变质程度;③灰分(数量、性质与分布)、水分和风化程度等。 一般来说,煤的成因因素与煤化程度是独立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变质程度愈深,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各种成因上的区别则变得愈小,并且这些区别对于物理与物化性质的影响也愈小。因此,在煤化作用的低级阶段,成因因素对煤的物理和物化性质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在煤化作用的中级阶段,变质作用成为主要因素;而在煤化作用的高级阶段,成因上的区别变得很小,变质作用成为唯一决定煤的物理及物化性质的因素。 研究煤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首先是生产实践的需要,因为它们与煤的各种用途有密切的关系,了解煤的物理与物化性质对煤的开采、破碎、分选、型煤制造、热加工等工艺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是煤化学理论的需要,因为这些性质与煤的成因、组成和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第一节煤的密度 煤的密度因研究目的和用途不同,可分为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和散密度。 一、煤的真相对密度 (一)真相对密度的基本概念 在20 ℃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中所有孔隙)煤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叫做煤的真相对密度,用TRD表示。真相对密度是煤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在研究煤的分子结构、确定煤化程度、制定煤的分选密度时,都会用到煤的真相对密度。 用不同物质(例如氮、甲醇、水、正己烧和苯等)作为置换物质测定煤的密度时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通常以氮作为置换物所测得的结果叫煤的真相对密度。因为煤中的最小气孔的直径约为O.5~1 nm,而氮分子直径为0.178 nm,因此氮能完全进入煤的孔隙内。另外.由于煤不能将氮吸附在其表面上,因此吸附对于密度测定的影响也就被排除了。 在研究煤质时,为了排除煤中矿物质的影响,有时用到纯煤真相对密度的概念。它是指煤的有机质的真相对密度,用(TRD)daf表示。可从TRD和煤的灰分等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 A——灰的平均真相对密度,无数据时可取为3.0; A d——干燥基灰分产率,%。 有时用下式估算纯煤的真相对密度: (二)真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煤真相对密度的因素有成因类型、煤岩组成、矿物质、煤化程度等。 l.成因因素的影响 不同成因的煤真相对密度是不同的,腐植煤的真相对密度总比腐泥煤大。例如除去矿物质的纯腐植煤的真相对密度在l.25以上,而纯腐泥煤的真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2。 2.煤化程度的影响

红薯淀粉标准

Q/TC 红薯淀粉 安徽陈家乐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 (1) 4 检验方法 (2) 5 检验规则 (3) 6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

前言 本标准产品为红薯淀粉。因目前该产品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特编制本企业标准作为企业生产和出厂检验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根据红薯淀粉的特征和使用特性编制,其技术要求参照GB/T 8885-2008、GB/T 8884-2007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制定。 本标准自2014年9月1日发布,从2014年9月15日起所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安徽陈家乐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正华

红薯淀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薯淀粉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薯为原料(原料应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086 淀粉灰分测定方法 GB/T 12087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烘箱法 GB/T 12095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 GB/T 12096—1989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 GB/T 12097—1989 淀粉白度测定方法 GB/T 8885—2008 食用玉米淀粉 GB/T 8884—2007 马铃薯淀粉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 3.1.1 红薯:新鲜、完整、无腐烂、无霉变、无病虫害。 3.1.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规定。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7、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8、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 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0、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1、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2、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3、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4、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5、黄绿色气体:氯气 16、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4、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1.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 1、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2、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3、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1、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2、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3、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4、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5、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6、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7、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3、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4、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5、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6、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new: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2、乙醇(C2H5OH):酒精 3、乙酸(CH3COOH):.2.

红薯淀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红薯淀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薯淀粉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经分装而成的红薯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490 粮食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析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884 食用马铃薯淀粉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 22427.4 淀粉斑点测定 GB/T 22427.5 淀粉细度测定 GB/T 22427.6 淀粉白度测定 GB/T 22427.13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31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 Q/LGC0001S-2017 食品原料用红薯淀粉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 红薯淀粉:应符合Q/LGC0001S-2017的规定。 3.2感官特性

Cr 物理化学性质

Cr 物理化学性质 莫氏硬度5.3 有毒 熔点1857℃ 强度脆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r,原子序数24,原子量51.9961,属周期系ⅥB族。1797年法国N.-L. 沃克兰从西伯利亚红铅矿(即铬铅矿)中发现一种新元素,次年用碳还原法制得这种金属。因为铬能形成多种颜色的化合物,便用希腊文chromos(含义是颜色)命名为chromium。铬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0×10-2%。最重要的矿物为铬铁矿。 铬是钢灰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1857℃,沸点2672℃,20℃时的密度,单晶为7.22克/厘米3,多晶为7.14克/厘米3。有延展性,但含氧、氢、碳和氮等杂质时变得硬而脆。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对氧和水汽都是稳定的,铬在高于600℃时开始和氧发生反应,但当表面生成氧化膜以后,反应便缓慢,当加热到1200℃时,氧化膜被破坏,反应重新变快。高温下,铬与氮、碳、硫发生反应。铬在常温下就能和氟作用。铬能溶于盐酸、硫酸和高氯酸,遇硝酸后钝化,不再与酸反应。铬能与镁、钛、钨、锆、钒、镍、钽、钇形成合金。铬及其合金具有强抗腐蚀能力。铬的氧化态为-1、-2、+1、+2、+3、+4、+5、+6。铬的氧化物有氧化亚铬(CrO)、三氧化二铬(Cr2O3)、三氧化铬(CrO3)。三氧化铬是红色针状晶体,高温下分解为三氧化二铬和氧气,是强氧化剂,酒精和它接触后能着火,在染料和皮革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铬酸盐的通式为MCrO4或MIICrO4(IM为一价金属,IIM为二价金属)。铬酸盐在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CrO是铬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Cr2O是重铬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显橙红色。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表明在酸性溶液中Cr2O 占优势,在碱性溶液中CrO占优势。碱金属的铬酸盐都易溶于水,是强氧化剂,银和铅的铬酸盐不溶于水。铬和铁、铝一样,是一种成矾元素,可形成钾铬矾〔KCr(SO4) 2·12H2O〕,是制高级皮革必需的。铬还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Cr(NH3)〕6Cl3、〔Cr(NH3) 5Cl〕Cl2、〔Cr(NH3)4Cl2〕Cl等。铬及其化合物有毒,可引起鼻膜炎、支气管哮喘和肾病等。 金属铬的制法有:①在电炉中用金属铝还原三氧化二铬。②电解铵铬矾溶液。③最纯的铬采用真空下使二碘化铬或羰基铬热分解方法。钢中加铬、镍或铬、锰组成的不锈钢广泛用于制造化工设备。铬钴合金硬度高用于切削工具。铬的镀层可使外表美观,耐磨和抗腐蚀性能好。铬橙、铬红、铬黄、铬绿都是重要的无机颜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