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肖临骏:从丧祭礼仪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肖临骏:从丧祭礼仪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肖临骏:从丧祭礼仪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肖临骏:从丧祭礼仪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丧祭礼仪是一种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也是生者对生命最直接的诠释。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遵从尘世生活规则,重肉身,轻灵魂,扬族群生命而抑个体生命;西方宗教性的丧祭仪式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礼仪是人与人关系的规范,丧祭之礼也不例外,它是生者与死者之间“看不见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不可通约性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丧礼为谁?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中西丧礼的不同表现形态。

中国丧祭礼仪分析.

《说文》中对“礼”的解释是“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故“礼”的最初意义并非针对人间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而是对神的敬畏,行礼是为了给神献祭。“绝地天通”之后,神的位置让位于人,一切“礼”都遵循“尊尊”和“亲亲”的原则,儒家的丧祭之礼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中“哀”的成分,如“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①“哀”是为了尽孝道,“对‘死人’的孝,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重视丧葬和丧葬质量。《论语》说,“‘慎终追远’,《中庸》则强调‘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慎终追远”谓居父母丧要尽礼节。祭祀要尽虔诚。“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②而“孝”是因为存在一个等级关系,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长老代表传统,遵守传统也就可以无违于父之教。”③正因为长者中心制支配着一切丧葬礼仪,中国人在丧礼上表现出来的繁文缛节才显得并不偶然,死亡仪式最终要符合的是社会的情理。报丧、哭丧、入葬的方式甚至不同的人死的称呼都是不同的,死者没有任何逾越世俗权威的可能,因为丧祭礼仪关系到整个社会伦理规范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孝”的本质并不是精神性的,因为这里没有自由可言。孔子所谓内心的孝道———“仁”缺乏一个基于一般人性的普适性的标准,因为孝道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血缘和亲属关系的私人德行,这种常被人们称道的“孝文化”实质并非对“人”的敬重,而是对外在规范的无条件服从。“孝”最终是要不悖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④如《礼记·曲礼下》对死的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只有贫民百姓才是死,王公士大夫之死则要蒙一层尘世的光环,丧祭礼仪表达的是生者的荣耀;哭丧也很有讲究,要求“主人嘀,兄弟哭,妇人哭踊”,哭的方式与个人身份是相吻合的,哭不是想哭就能哭的,哭丧是哭给生者看的,哭抹去了生者对死者的一切罪过。传统儒家的孝道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尤其是长者,但即便是对亲属的孝也是缺乏最起码的“人道”意义的,丧葬的礼节其实成了生者摆脱自己罪责的方式。鲁迅对国民性的体察无疑是深刻的,而五四时期的胡适对中国传统丧祭礼仪的改革其实只是在仪式上作了减法,却丝毫也没有触动这种礼仪文化的根子。

再看“奠”,这个字很能表达我们的死亡观念。“奠”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是设酒食以祭,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说文》中解释为“奠,置祭也。”把死者当生者一样供奉,我们看重的显然不是死者的精神生命,而是肉身,我们理解的生活也就像费尔巴哈所说的“吃、穿、住”那样,丧祭礼仪对应于此的是酒食祭品、寿衣以及棺墓。无限地拉近死者与生者的距离,即“事死如事生”,这的确是中国丧葬文化的独特性。《荀子·礼论》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把死者当生者看待,粗看起来是一种崇高的礼遇,其实不然。中国文化中对生命的理解与西方人相反,我们是尽力把灵魂排除出去,抽象出肉身,许慎在《说文》中对“死”下的定义是“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指形体与灵魂相分离。李清桓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人死后有灵魂的存在,死去的亲人只是灵魂脱离人身,‘他们’过度到另一世界生活,还会祝福人间。所以人应‘不死其亲’,不把死去的亲人当作‘亡人’,当‘视死如生’”。⑤在中国的丧葬仪式上只看得到生者对死者的权利,死者没有尊严,因为“人死如灯灭”。中国人虽然

相信死后灵魂的存在,可并不认同灵魂的独特性,西方人说的“灵魂不灭”指的是人精神的永恒,中国人说到的“灵魂”则像是一个实体性的东西,或许人们更愿意称它为“鬼魂”或“阴魂”,是会对自己的现世的祸福产生影响的。正因此,对死者献祭就显得必要。一般来说,除了“三年之祭”外,人们大都是在人间遇事不顺时,才想着去拜一拜死者,因为死者与冥间有沟通,希望死者能显灵,保佑他们在人间生活畅达。中国社会中的丧祭礼仪对于生命的肯定表达实则是人的肉身生活,它完全忽略了人生命的精神特性,它所理解的生命其实是相当抽象的。

西方丧祭礼仪的文化解读.

西方的丧祭礼仪大抵很简单,其形式基本上属宗教式的。葬礼与葬礼弥撒一般由神父或死者亲属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安静。⑥在西方人眼中,死者和临终者与一切现成的社会规则脱离了。生者对死者的感情是凌驾于一切社会权威和法则之上的个体生命以及对一个个体的无限珍视。同样,在西方,死之神圣带来丧祭之礼的独特表达,丧礼只有采用宗教性仪式才能真正让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慰,“宗教的临终仪式能够在其信徒心中激起感情,让人们认识到人们在以人性的方式关心着他们,毫无疑问,这是宗教仪式的真正功能。”⑦西方人把对死者的安慰权交给上帝与人间的使者———牧师,他会说:“天父,我的上主,在地上如同在天上,请您饶恕我们,正如我们饶恕得罪我们的人,而荣耀都是归于您的”。西方人的丧祭仪式本着基督教的原罪和复活的概念展开。西方历史上最意味深长的死莫过于苏格拉底和基督之死。苏格拉底临死前叮嘱家人和朋友不要悲伤哭泣,对他而言,死亡是摆脱肉体的最好方式,肉体死了,精神诞生了,他最后留给世人的话是“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路更好,只有神知道”;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受难以及死后复活给人同样的启示,生命的真正秘密在于精神从肉身中超拔出来。

从中西丧祭礼仪的区别看中西社会文化思想的不同从中西丧祭礼仪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丧祭场面往往宏伟而热闹,死者亲属的悲痛溢于言表,中国人对死亡真正痛苦的其实是族群生命力的衰弱,而非一个唯一个体的消亡;西方那种静悄悄的丧祭礼仪其实是一种等待和倾听,等待着至善天国的来临,倾听天堂的回音,在仪式中生者和死者共同领受这不同凡响的一刻,死亡事件启示了比死亡本身更大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受制于儒家的等级秩序和长者原则,个体生命被抽象地理解为尘世的生物性活动,死后的灵魂则是一个能左右人祸福的实体。正因为如此,丧祭礼仪对中国人来说显得是一种对死亡的直接感受,在此岸和彼岸之间,人们更着眼于现世和当下,这种根源于儒家传统的情形正如韦伯所言,“儒教与信徒的关系,不管是巫术性质的,还是祭祀性质的,从其本义上讲,都是此岸性的”;⑧西方的基督教丧葬礼仪则把人的死亡与原罪和复活相联系,个体生命的神圣性和唯一性维系于灵魂不朽的观念,即精神的永恒性。两相比较,可以这样讲,西方人的丧祭之礼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体生命本身的理解和尊重以及死亡之于生存的意义;而中国人的丧祭之礼无论在形式上表现得有多么精致或繁复,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无非是“慎终追远”式的无奈和茫然,它除了沉溺于“生命苦短”的悲观意识之外就再也没有从死亡中超拔出来的勇气。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人在丧祭礼仪上也悄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接受西方的简约形式,送花、追悼等,但人们在对死者以及死亡的观念上究竟有多大本质的改变还是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形式的变化已经是一

个开端,它所孕育出来的也许就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捧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 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筷子刀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餐次安排上餐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都讲究止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捧。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叩男女穿插安捧,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笔者特别提示西餐入座礼仪: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阁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解读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 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 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 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 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

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 ( 1) 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 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 舞狮子等。总之, 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 可见, 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 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 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 更贴近现代生活。( 2) 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礼仪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但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中英文化差异体现有: 社会风俗与礼仪。跟家乡相比,车辆在马路的左边行驶。驾车者会给行人让路,但并不总是这样。为了你的安全,过马路时还是要左右看。大部分人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火车站或地铁站、公共汽车站、银行、邮局等地方等待服务时要排队。在自动提款机旁,人们会有意识地与正在使用机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离。在自动扶梯上,靠右站好让别人通过。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避免在晚上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文化的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文化的比较 不同的文化没有优劣,但是相互之间必有差异。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表现在教育领域,只有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表现在中国科技领域是导致中国科技的落后。 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管理文化注重讲集中,求统一,以

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同时,地理的阻隔,封闭的状态造成了思想上的保守,缺乏挑战意识。但是,疆土的封闭也造就了中国人强大的“向心力”,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眷恋国土的情怀,使得我国今日的管理文化也体现出管理文化中的团队精神。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多数为三面或两面临海型,再加上人们对原始土地的开发,使得西方国家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都很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使其更加崇尚管理的精打细作,即所谓的微观管理而不太重视宏观管理。西方国家从其建立之初就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以及在原始的土地开发上彼此强烈的竞争意识。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敛型文化。这种农业文化心态体现在管理文化上有以下特点:首先,等级制度与以民为本相结合。尽管今天的社会制度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专制主义的管理体制在今天的组织中体现尤为明显,强调绝对服从,抹煞个性、强调统一,忽视下级向上级的反馈。同时,中国农业社会的统治者也较早的认识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等民本主义对中国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等级制度与以民为本的制度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管理思想的基础。其次,狭义的中庸之道。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冒险的中庸精神。表现在管理上则力求使事物保持稳定、协调、平衡,这就构成了中国管理文化的标准和规范。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时间观念、日常谈话、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来描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1届会计与审计(4)班谢宇晴学号:2011030271024 摘要:文化包括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餐饮文化就是我们每个人接触这种不同的切入点之一。东方与西方作为两个古老文化的存在体,自然而然的在餐饮之上也有其差异之处。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从而也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对象、方式、归属与性质方面产生了其独特之处。本文将研究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色及两者间的差异作为比较,并发表个人观点关于对此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评价 (一)中国餐饮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位论文

本科生学期论文 题目名称: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刘薪 学号: 421012402019 指导教师:张洲 2015年 6 月 20 日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方文件差异 摘要: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形式。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激烈,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理所当然。西方节日的新奇事物传入中国后,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外来节日或受外来节日影响产生的新的节日得到迅猛发展。中国现代社会的节日领域的变革,反映了节日在西方影响下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也说明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文化浸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西方文化;差异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bstract:The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change rapidly, multi-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as the Festiv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of behoov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The novelty of western festivals afferent China, affects people's ideas and mode of thinking. Foreign festivals or festivals by foreign festivals impact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hinese modern society holiday areas of change, reflects the China holidays in the We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social changes, also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cultural immers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festival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事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使跨文化的交流得以顺利展开,这是我们这些语言学习者和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原语言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几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来提高语言学习者对于其的重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其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与日俱增,她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说过:“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查知。”{1}自陌生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下面就中西文化中几点差异的表现进行阐述。 1、思维方式的差异 1.1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如果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对方,并明确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2直接性与间接性: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会很生气,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后面才讲些客套话。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则会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又比如有些中国名家文章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去意会,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

从餐桌礼仪看的中西文化差异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餐桌礼仪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中西方都积淀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餐桌礼仪。无论是日常的民间交往还是较为正式的官方外交,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冲撞成为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公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此,通过梳理餐桌礼仪的差异,透视其背后隐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价值、思路与方法,并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第二部分从多个角度具体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并透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第三部分则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一些启示。 关键字: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Abstract Table mann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formed their respective table manners. A large number of business people and civil servants must confro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in both daily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and formal official diplomacy. Based on thi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table manners, this paper analyses its hidden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provid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ing this study’s background, value, idea and method, and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part, I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find its hidden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third part provides some revelations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table manners;cultural differenc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课程目的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考方式。 【能力目标】:1 .通过故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一些差距,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 用英文的思考方式去学习英语。 3. 通过场景表演,培养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科学饮食。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三、方式方法 1. 通过英语课讲小故事,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和动机,为突破难点提供良好的诱因。 2.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用丰富色彩的文字和图案,有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全力注意,并通过提问和他们自己表演来强化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3. 要求学生上台表演,使学生能达到教材提出的新要求, 四、课程内容 (一)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饮食 故事一:望文生意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 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故事二: 一美国人几年前随一个香港旅游团去泰国旅游。香港游客大把将钱花在了买燕窝上。这令美国人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对鸟的口水这么感兴趣。 故事三:吃水饺 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一位外国朋友吃水饺用的方式是“中餐西吃”,按西餐的习惯,先喝汤; 他把那一大碗青菜豆腐蛋花汤先喝完,然后开始操起他的刀叉;先用刀将每一只饺子切开,使肉馅和饺子皮分开,然后吃一口饺子皮,再吃一口馅……慢慢咀嚼、品尝,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我(中国人)投来微微的一笑。我见状,走近问:“好吃吗?”他用生硬的中国话答:“如果再能配上一点果子酱和奶油,那会更加OK。” 故事四:外国人看麻球 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 其实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的以食表意、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 化差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数学与应用数学(2)张晨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文化认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而西方国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我国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 因此中西方文化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中西方在语言、礼仪、饮食、教育等许多地方体现出差异。 一、语文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2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3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4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5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6 广告英语的特色与翻译技巧 7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8 《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精神共鸣 9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0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11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12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3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14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 15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16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17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18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20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21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22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23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24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25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26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27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 28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29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30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31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32 33 商务电子邮件中礼貌用语的运用 34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35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36 从适应与选择角度看公示语翻译方法 37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38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39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40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41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42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学号:20111062417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

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从中国文学的特点出发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系班级:0912082 前言: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包含着各个方面,提到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一定是跨越了整个文化文学发展历程的差异,其中包含着时间的跨度,本文就从中国文学的特点出发,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一、中国文学的特点 1.中国文学以“诗”为主体,以“意境”为艺术追求,是在主观情感在客观环境的引发下创作的,其内容大都含蓄多义并具有教化意义。包括散文小说戏曲曲艺似乎都追求一种“诗”的风格,如《红楼梦》、《西厢记》等,虽为小说却以诗词贯穿。 2.中国文化文学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尤为注重人文领域内的问题。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特征。 3.独特的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中西文化文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差异 1.就题材方面而言,中国文学从发展之初以抒情为主,例如《诗经》、词赋等,叙事写实则出现在古典文学的末期。而西方文学在最初的古希腊时期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中国的小说戏剧发展更推到了明代,仍充盈着浓厚的抒情气息,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 2.从创作方法上讲,中国文学重在写意而非写实,如古典诗歌中的山

川游记、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成为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往往是代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法,虚化眼前所见的景象,从而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反观西方文学,从古希腊悲剧到《神曲》,以及后来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戏剧,虽是以虚构的情景却真实的写出了宗教、人神。 3.就思想而言,首先,从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了解到西方文化的三大因素---希腊神话,基督教义,近代科学。无论是古典神话还是中世纪的宗教,都令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地位,与神的关系等。相比而言,中国文学则很少体现神话或宗教的背景。宗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什么地位。西方的诱惑,谴罚,拯救等观念并不存于中国。西方文学中的伟大冲突往往是人性中魔鬼与神的斗争,中国文学中人物冲突则是人伦的。由此,也可以解释中国文学似乎重于抒情,西方文学则强于想象,运用思想。中国古典文学长于短篇抒情诗和小品文,文学批评则散漫而无系统,戏剧的创造也比西方迟了几乎两千年,这也是由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其次,中国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可谓是一脉相承,犹如一座肃穆沉静的山,万变不离其宗,很早就建立起了比较成熟封建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却像是一条澎湃激荡的河,多变、否定,在古希腊时期尚未有的廉耻之分,西方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或神话的,其主题,则凸显人与神的冲突。 4.在我国文学发展中,民间文学总是与正宗文学并驾齐驱,成为推动正宗文学发展与繁荣的强大潮流。如《诗经》中的“风”,基本上是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