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现阶段工业结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现阶段工业结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现阶段工业结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现阶段工业结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现阶段工业结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主站发布时间:2009-11-17 点击量:1116

摘要:考察中国现阶段的工业结构可以发现,工业发展中的确出现了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和技术集约的趋势,但工业结构的升级是初步的、不充分的。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应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优化贸易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在大力引进外商投资的同时,也要重视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规范和引导外资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紧改造传统产业。而且,要设置合理的行业壁垒,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完善工业的产业组织基础。

关键词:工业结构;对外贸易;外商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组织

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关键时期,重化工业阶段的特征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就有必要对我国工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工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探究影响工业结构变动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对进一步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现阶段的工业结构

(一)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

1996~2005年间,中国工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重工业增长速度更快于轻工业(图1所示)。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6.54%,其中,重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40%,轻工业年均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2.37%,重工业超过轻工业约4个百分点。从内部构成上看,轻工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由39.59%减小到28.52%,重工业比重由59.41%逐步上升63.50%(图2所示)。不仅如此,从实现利润的角度看,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1%,其中重工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91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7%,占工业总利润的63.50%。而且,十年间重工业占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图3所示)。

图1 工业增加值增幅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图2 重、轻工业增加值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图3 重、轻工业实现利润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二)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趋势

随着工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加快,工艺水平不断更新,专业化程度上升,加工深度或层次提高,物耗比重下降,对原料工业的依赖减弱。为了能清楚地看到工业内部的高加工度的连续变化情况,可以通过一些工业部门内部下游产业与上游产业产值的比率来体现工业内部加工深化的趋势。构造一个衡量高加工度的系数,。根据上面的分析,值越大,加工程度越深;反之,则程度较浅。

以重工业部门为例,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构成了上下游的关系。图4所示折线是由重工业中加工工业的增加值与原料工业的增加值的比值连接而成。可以看出,1996到2005年间,重工业的深加工化水平经历了一个先降低再提高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中国工业结构初步出现了高加工度趋势,但水平总体不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起伏。

图4 重工业部门的高加工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三)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趋势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产生了对劳动量和物资消耗的节约。一般表现为所有工业部门将研究、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还表现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1996至2005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及经费的投入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表1所示)。具体到2005年,28567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到了24.10%,企业自办科研机构共计9352个,完成科技项目137280项,投入R&D经费1250.3亿元,新产品开发的经费1452亿元。随着投入力度的加大,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新产品产值25382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24097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23.44%和18.00%。

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领域。在1995年到2005年间,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4098亿元增加到3436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由3917亿元增加到33922亿元,实现利税由326亿元增加到2090亿元,出口交货值由1125亿元增加到17636亿元。表2反映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相关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若干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计算整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己有一定的工业技术集约化基础,并处在发展中,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是相对较低。

二、中国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对中国工业结构的总体分析和单个产业的考察中,可以看出1996~2005年间,工业结构有优化升级的趋势,多数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工业结构实际高度不足

近年来,中国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从表面上看,中国工业结构高度化确实较快。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工业结构的实际高度化不足。

一方面,所谓技术密集型部门或机电产品在生产和出口中的比重上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虚高度化内容。因为这是依靠外资企业或“三来一补”来实现的,而本国企业主要承担的是技术密集型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而实际技术密集程度、研发比重和附加价值都比较低。另一方面,通过国际比较也可发现高加工度产业发展不足。中国上下游产业间的增加值,以轻纺工业中服装与纺织工业的增加值比率为例,2004年仅为0.45,大大低于美、日、英、法、德5个发达国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0.64)。另外,从行业内部加工深度来看,大部分行业加工深度低,导致工业增加值率不高。2004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为28.78%,比美、日、德、韩等4国相比分别低19.06、13.15、15.96和14.28个百分点,仅比马来西亚高出4.33个百分点。[1]

(二)工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中国长期重复了一条依靠政府拨款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道路,缺少真正的投资主体,特别是缺少投资活动的成本约束和效益激励,因此客观上形成了科研与产业相分离、技术商业化能力很低的状况。这些情况虽然在近些年有所改变,但由于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健全等因素,导致技术开发投入低,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工业技术体系升级步伐不能适应需求快速变化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升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我国工业生产经营粗放化,大量企业依靠高投入促产出,投入多而产出少,造成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下。据有关资料,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其根本原因就是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2]

(三)过度发展加工贸易产业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生产环节。虽然从产业间贸易来看,中国已经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的转变;但从产业内贸易来看,中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的商品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从产品内贸易来看,尽管出口商品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在迅速增长,但大多只是专业化于其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这对工业发展就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首先,冲击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延缓了加工贸易对工业结构的带动作用。最后,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对其核心技术封锁甚严,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损害。

(四)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尽管最近几年来,中国产业组织呈现集中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但是,工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状况没有根本转变,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产业,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多数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虽然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也只是出现在个别行业、个别地区。在相当一部分能够产生规模经济特征的产业中,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在生产、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无法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而大量的规模不经济的企业,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较差,相互之间进行过度竞争。这大大降低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低水平的竞争,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阻碍了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了治理重复建设、优化经济结构的力度,对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亏损企业实施破产,特别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一些行业如汽车、石化、家电等生产的集中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和市场容量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远未达到起始经济规模。

三、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推进路径

未来的五到十年间,是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阶段,正在从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社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又面临着加入WTO所带来

的国内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从多方面对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要求,中国的结构优化升级在总体上必须和这种趋势和要求保持一致。

(一)工业结构升级应以对外开放为导向

1、以新型的外贸战略促进升级

①坚持比较优势,拓展要素的产业空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②合理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品技术含量。我国要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力度。③转变出口结构,促进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的总体格局中,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快产品技术结构的调整,向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以完善的引资政策推动升级

①明确政策优惠,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政府要对现行的各类显性和隐性外资优惠政策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将现行的激励性政策向规制性政策转变,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着力将外资引向高新技术项目。②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外资市场行为。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参照WTO的规则和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涉及外商投资的法规体系。③注重技术引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国内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完成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

(二)工业结构升级应以技术进步为动力

1、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①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服务。②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自主创新战略联盟,选择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为相关产业开展工程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③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协调职能。通过公共财政投入的方式,组织实施重大关键产业技术的竞争前研究与开发,提高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2、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①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

作用。政府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运用税收、价格、信贷、折旧等经济杠杆进行引导和促进。②推动建立系统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下重点攻破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尖端基础技术,并经上下游的多元协同主体的模仿和合作技术创新,开发出系列产业技术。

③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集中起来,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一条直接通道,促进了地方经济,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3、加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①将高新技术引进传统产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发生根本的改变,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增加产业经济效益。②产品的更新换代,依靠高新技术的投入,从产品的研发、生产、投放等方面入手,解决能耗高、投入产出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提高产品质量,使传统产品向高性能、多功能、低消耗、高附加值转化。

(三)工业结构升级应以组织变革为基础

1、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工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在企业集团组建、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决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企业集团的建立与发展应重点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走专业化的道路。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落实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规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帮助大型企业集团剥离其社会职能,剥离出来的非主业部分采取多种措施让其自主走向市场,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合理设置行业的进退壁垒。①适当提高进入壁垒。政府可以每年公布当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定期公布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产业内企业数目及产业内盈亏状况,让投资者清楚该产业的发展状况,不致于盲目进入。②行政规制。在产业分类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进入壁垒政策。对于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应该保持较低的进入壁垒,以较充分地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优胜劣汰规律自动调控企业进入和退出产业。③法律规范。法规性文件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检查和监督。在进入产业、进入规模、进入技术和进入方式上对所有的潜在进入者实行公平、公正的竞争,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行政规制的隐蔽性、主观随意性和“寻租”现象,解决进入壁

垒失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 李金华:《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4] 罗元青:《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5] 孙杰,余剑:《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6] 汪斌:《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7] 伍华佳,苏东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吴进红:《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这篇文章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一个学生在我们这边买的一篇文章,完成后他把钱又从淘宝要走了,特此曝光下。文章大家可以自己使用。姓名什么的我就不提了只是把文章的使用权收回,钱既然您要回去了,文章我们要自行上传到百度文库。 题 目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学生学号 编号

年月日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产业结构调整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己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动,结构调整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研究和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整对策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lways bee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nomic growth is increasingly reflec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come the endogenous variable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truc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further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must be adjusted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s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disorderly to orderly spiral ris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t is not only urgent, but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guid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未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未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一)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 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对物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制造业物流整合、分离、外包的趋势。我国制造业领域多数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这就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集成整合物流资源、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提升改造物流系统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摈弃“大而全”、“小而全”模式,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的行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汽车等向钢铁、煤炭、建材等上游扩展。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流通业物流提升、改造、分流的趋势。流通业的不同业态,需要不同的物流服务模式。例如,传统的批发市场,需要增加储存、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都在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强化核心竞争力;依托网络以及其他无店铺销售的公司,更多地将物流业务委托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烟草、医药、化学危险品、冷链等专业性强的物流需求,也将更多地依靠专业物流企业来完成。 农业物流双向、集中、对接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物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要求建立沟通城乡、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农产品交易的组织化、集中化趋势明显。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交易。在商务部推动下,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为农民和城市消费者带来实惠。目前,农超对接已经在24个省市试点。 (二)细分化与个性化趋势 随着产业物流的需求变化,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速度加快。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精细化服务。 如果按照服务模式来分,可以把物流企业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通用服务型。比如仓储、运输、货代、快递等企业,以标准化的模式,提供“一对多”的服务。二是专业配套型。这类企业将业务嵌入到某一类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或者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如冷链物流、汽车物流、钢铁物流等,主要靠独具特色、难以替代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生产或流通企业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三是基础平台型。这类企业本身不做具体的物流经营业务,而是为物流企业经营提供必要条件,如物流园区(基地)、物流信息服务商等。 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高。总体来看,一般性的服务、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明显供大于求;而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能够满足特殊企业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严重不足。从发展趋势看,能够适应企业专业生产需要的专业物流服务,适应精益化生产需要的精细化服务,由物流派生的相关增值服务将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缺乏专业特色、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实施流程再造与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物流统计核算与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就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就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就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就是地方封锁与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就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与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与集约化程度不高。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与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瞧,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学习版.doc

2008-2009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其最伟大的历史性影响在于,他的改革开放思想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三大历史性转折,从而奠定了中国在21世纪的基本走向,也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由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先赋”特权,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因此,许多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根本的变化是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这I 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体制改革。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化的影响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国营企业的“分权让利”使社会产生了自由流动资源,即不受国家统一控制和分配的劳动力、资金、产品、原材料、技术等等。这些资源随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增加。2.自由流动资源的出现与增加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即由单纯地依靠计划体制和行政手段转变为计划与市场、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3.多种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的发育,如各种地方和社区政府、政府各部门。民间组织、农村各类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等等。4.功能专一的组织和角色群体的出现与增加逐渐导致了国家

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经济与行政、行政与法律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初步分离。改革以来,这一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的结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中最值得关注之处是: 一、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其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最大贡献是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这一农村工业化进程导致农村原同质均等的社会结构发生剧烈的分化,新的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如乡镇企业家、近 1亿的乡镇企业工人和新的合作企业、私营企业等等。 城乡原社会结构的二元特征决定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不同于农村,城市社会分化主要是体制内外的分化。改革后城市社会分化首先发生在原体制的最边缘部分,其结果之一是一部分处干体制边缘的社会力量率先从体制内分化出来,如个体工商业者、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随着分化从体制边缘向体制中心部分的不断推进,体制外力量亦不断增强,他们以不同于体制内的规则和方式组织与运行,这一过程一方面不断地受到体制内社会分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受到农村社会分化的影响。一些横跨两个体制和城乡两大社会系统的交叉性群体和边缘性群体开始出现,如个体户、进城作工的农民工等等。上述各种新的结构要素的出现和增加,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社会的发育。 二、改革后随着各类社会主体(个人、组织、政府)自主权的扩大和利益的明确化,原由行政级别和身份等级决定的等级式社会分化逐渐转变成一种由类属和单位边界决定的四块式分化,决定社会成员地位与利益差异的原等级要素,如所有制类型、家庭阶级出身、政治身份、行政级别等的作用大大削弱,而个人所在单位和社区的发展状况,个人所属职业类别和部门(如汽车司机、税务部门)等集团性要素的作用增加。社会结构从等级性分化到团块式分化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社会的阶层化过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7595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1000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而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1/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200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4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700万标准箱,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19:59:00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1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增长率水平上,GDP增长速度每 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 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 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 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 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中国社会结构及发展分析

中国社会结构及发展分析 杨志罡10243022 信管1001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从社会结构的变迁来看,新中国前30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消灭了地主阶级,在农村进行土改,从而奠定了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的基础;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劳动者的数量大大下降,民族资本家不复存在,个体劳动者由解放时的900万下降到1978年15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人阶级扩充进程的序幕拉开。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方面,中华民族在不同支流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开创了文明古国而较早进入文明时代,并开拓创造出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东方大国和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的光辉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在长达两千年左右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一直是世界文明的极其重要的重心和中心。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天然缺憾,中国社会又较早地长期地陷入了以历史循环为特征的发展的沼泽地,因而从总体上来说发展非常缓慢。在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与巩固而加快发展之际,中国落后了,中华民族落伍了。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束手无策,只能割地赔款以图苟延残喘。西方列强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了筑路、开矿、海关等等中国主权,操纵了中国外交,从而把中国社会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革命力量,其在斗争中由于受到全体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支持和拥护而不断发展壮大,因而,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就是说,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实现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而改变中国贫困落后面貌,实现中国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中国的必然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康乐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和反映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方面,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体现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结构的更替呈现多层面的交错运动态势,表现为五种发展趋势:中央政府权威削弱及其衰败化;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国家地位的边缘化;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社会经济演变的市场化;国家与社会结构的二元化。五种趋势构成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与推力,使近代中国既表现为从传统农业国向近代工业国的转型,但又无法完成这一转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中国社会内部,在于制度变革的滞后。从总体上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新旧结构的更替过程。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西方现代化模式来解释和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因为近代中国的这一转型并非社会内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 2010-05-27 来源:物流论文网作者: 标签: 分析中国物流业的现状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物流业暂时离国际化水准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要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和最终用户形成网络,而中国目前的物流系统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然而,落后就意味着需求,也意味着利润和机遇。 发展中国的物流,需要超凡的想象力。这是因为:一是其目前物流发展水平的落后,令人难以想象;二是其管理物流水平的落后,令人难以置信――其观念,其法规,其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得太远了。 但是,更难想象的是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这一大片待垦的处女地,令投资者怎样想象都不过分。并且,后改革者,进步更快,中国物流管理体系的改革在“十五”规划和“入世”的推动下,会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物流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将是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一、加入wto给中国物流业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1、中国物流业当前的一些特点 (1)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中国发展很快。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工农业,服务业比重20年中增长了10多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我国一些港口设备、交通设施、仓储设备、商业自动化设备的配置,由国家、地方和企业斥巨资建设得十分高档。有些装备的先进性超过了发达国家相应的设施。 但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2)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 主要表现在物流交易系统分内贸外贸,运输行业分属数个部、委、局机关,流通受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各行业、各地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物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带来的浪费严重,而市场垄断又带来物流服务严重的低质量和低效益。 (3)国有化程度过高,政企不分,官商不分 外贸、民航、铁路、包装、通信等部门高度国有化,使得这些部门政企不分,官商作风严重。我国出现的经济犯罪也大多在物流领域发生,更使物流消费者失去对服务供应者的信任。 (4)物流观念淡溥,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 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 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 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 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 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背景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物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物流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如今,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二、行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到14.8%。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三)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四)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截至201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0.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1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5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59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02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001个,其中沿海港口1607个、内河港口394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193个。2012年全国营业性库房面积约13亿平方米,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754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