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休息。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2)营养失调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让家长了解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应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 同服,以利吸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消除顾虑。铁剂治疗有效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

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注射铁剂时应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注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知识。介绍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贫血纠正后,仍应坚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营养失调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改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异常角化,易发生口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要点: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用铁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注意保护患儿,不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感染。

2.纠正偏食习惯,食物应多样化,并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1.妥善安排患儿饮食,增强含铁食物摄入,坚持用药。

2.向家长及患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本病,协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注意休息,减少体能消耗。

4.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2-3个月。

5.定期复查血象。

10.先天性心脏病的出院指导

1.喂养耐心,给予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勿食过饱。

2.让患儿注意休息,勿剧烈活动,有蹲跪时,让患儿自己蹲下,自己起立。

3.预防感染:

(1)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2)少去公共场所。

(3)做小手术时,如拔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4.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好状态,使患儿能安全到达手术年龄,安度手术关

4个月患儿父亲发现患儿皮肤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差,早期曾表现为烦躁不安和注意力不易集中,以皮肤粘膜苍白伴精神不振4个月收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32周早产,出生体重1500克,出生5个月起不规则添加米汤、米粉糊等,未添加其他辅助食品。父母体健,无贫血家族史。

体格检查:

结果:T 36.5℃ , P 128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体重7kg,身高65cm。

神清,精神欠佳,前囟1. 2cm×1. 2cm;双颈后各触及三枚0. 4cm×0. 4cm的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及压痛;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和甲床明显,心率128次/分,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干湿啰音;轻度舟状腹,皮脂0. 4cm,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1. 5cm,质软,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

(1)血常规:RBC 2. 68×1012 /L,、Hb 52g/L,,WBC 5. 5×109 /L,,Plt 196×109 /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72fl (正常值 82~98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3pg (正常值27~34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0. 27(~)。

(2)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3)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血红蛋白含量极少,未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4)血生化:血清铁蛋白(SF) 10mg/L(正常值18~91mg/L),血清铁(SI) 7. 8mmol/L(正常值12. 8~31. 3mmol/L),总铁结合力(TIBC) 70. 8mmol/L (正常值<62. 7m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0. 13(正常值>0. 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1. 1mmol/L (正常值< 0. 9m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11. 7 IU/L(正常值 IU/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 12. 5 1U/L(正常值6~371U/L),乙肝两对半阴性,血清总蛋白48g/L(正常值60~80g/L),白蛋白28g/L(正常值40~

(5)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大便查虫卵(-)。

(6) X线胸片正常。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 (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3)缺铁原发病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效率低,常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病人常有焦虑和烦躁。 4.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 (3)骨髓象: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休息。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2)营养失调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让家长了解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应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 同服,以利吸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消除顾虑。铁剂治疗有效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注射铁剂时应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注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知识。介绍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贫血纠正后,仍应坚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营养失调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改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异常角化,易发生口炎、舌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要点: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用铁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注意保护患儿,不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感染。 2.纠正偏食习惯,食物应多样化,并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1.妥善安排患儿饮食,增强含铁食物摄入,坚持用药。 2.向家长及患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本病,协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注意休息,减少体能消耗。 4.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2-3个月。 5.定期复查血象。 10.先天性心脏病的出院指导 1.喂养耐心,给予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勿食过饱。 2.让患儿注意休息,勿剧烈活动,有蹲跪时,让患儿自己蹲下,自己起立。 3.预防感染: (1)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2)少去公共场所。 (3)做小手术时,如拔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二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A1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原则是 A、去除病因与补充铁剂 B、输血与添加辅食 C、去除病因与输血 D、添加辅食 E、输血与补充铁剂 2、下列有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提倡母乳喂养,早产儿4月龄开始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B、指导服用铁剂治疗的患儿可与钙片同用 C、采取措施增加患儿食欲,纠正偏食习惯 D、指导家长于餐前给孩子口服铁剂 E、如注射铁剂则尽量选用同一部位 3、不会出现发绀的疾病是 A、肺炎 B、严重贫血 C、气胸 D、急性左心衰竭 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下列除哪项外能抑制铁的吸收 A、咖啡 B、蛋类 C、茶 D、维生素C E、菠菜 5、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A、牙龈出血 B、发热伴大量出汗 C、骨骼疏松 D、毛发无光泽 E、皮肤紫癜 6、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强调 A、母乳喂养 B、牛乳喂养 C、服用铁剂 D、母乳加辅食,如蛋黄、豆类、肉类 E、母乳加辅食,如蔬菜、水果汁 7、哪项不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A、早产

B、双胎 C、生长发育过快 D、母孕期严重缺铁性贫血 E、接触阳光少,影响铁的吸收 8、缺铁性贫血血象所见为 A、大细胞、高色素 B、正常细胞、正常色素 C、小细胞、低色素 D、大细胞、低色素 E、小细胞、高色素 9、以下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骨髓象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A、各系均增生活跃 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明显 C、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染色偏蓝 D、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 E、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10、下列不属于缺铁性贫血病因的是 A、铁的摄入不足 B、铁的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停药的时间应是 A、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时 B、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2周 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2~3周 D、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3~5周 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6~8周 12、在缺铁性贫血的相应化验中唯一数值增高的指标是 A、胆红素 B、总铁结合力 C、血红蛋白 D、铁 E、蛋白质 13、下列哪项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A、红细胞下降显著于血红蛋白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 B、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升高 C、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升高 D、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 E、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降低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14.缺铁性贫血患者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出现 A.面色苍白 B.疲乏 C.头晕 D.耳鸣 E.异食癖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的代谢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铁吸收不良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铁丢失过多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二、身体评估 1.一般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 力病人自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感到不安 易激动和烦躁。因宗教信仰而素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知识缺乏、生活异常贫困是其社会因素。 四、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降低。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五) 治疗要点 1.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铁强化食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2.口服铁剂:硫酸亚铁 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及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注射铁剂。常用科莫菲和右旋糖酐铁。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体内铁不足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1-05-31T17:50:08.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于守艳[导读]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于守艳 (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 1576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67-01 【摘要】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体内贮存铁主要存在于骨髓、肝、脾、肠粘膜等组织中。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婴幼儿、妇女更多见。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护理 一、临床资料 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8~44岁。头晕乏力42例,胸闷、心悸气促14例,上腹不适呕吐、腹泻4例,黑便1例,无自觉症状7例。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多缓慢,常有原发病的表现,如溃疡病、痔疮导致黑便、血便,妇女月经量过多等。缺铁加重才出现贫血及含铁酶活性降低的表现。缺铁性贫血早期多无症状,贫血明显时可具有一般贫血的症状体征,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严重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可伴组织缺铁表现: (一)舌炎、口角炎表现为舌乳头萎缩、舌痛、舌质淡而光滑,口角皲裂等。由于咽部、食管粘膜萎缩、变性可引起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表现为吞咽时感觉有食物粘附在咽部,此表现在我国患者中少见。 (二)缺铁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 (三)神经、精神系统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于儿童。此外,儿童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吃泥土、生米、冰块、石子等。以上表现与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有关。 三、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让病人了解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原因,饮食可补充部分铁元素.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含铁多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紫菜、木耳、海带等,动物食品含的铁更易被吸收。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可引起缺铁致贫血,指导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是重要的;食用鱼、肉类及富含维生素C食品,有利于铁的吸收。注意餐后即刻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由于茶叶中含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饮茶在餐后2小时较合适。此外,补充铁剂的同时需要给予蛋白质,若蛋白质缺乏,也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2)药物护理:①让病人了解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故应饭后服用,从小剂量开始,若仍有不适可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调整药量或更换制剂;②口服液体铁剂时,病人要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③服铁剂同时忌饮浓茶及牛奶;④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这是由于铁剂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变成硫化铁所致,应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⑤注射铁剂时,首次给药须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抽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取“Z”型注射法以免药液溢出。需要深层肌肉注射,以促进吸收减轻疼痛。副作用:极少数病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淋巴结肿痛。全身反应轻者面红、头昏、荨麻疹。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注射后10分钟至6小时之内要观察副作用,最好备有肾上腺素1支;⑥铁剂治疗时间:直至血红蛋白正常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4~6个月,目的均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3)病情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纳差,听心率,测呼吸频率,观察皮肤、粘膜及活动耐力变化。了解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 (4)适宜活动量: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对日常活动均可耐受。但剧烈运动时较同龄正常人易感疲乏,甚至头昏目眩。因此,应让患者生活有规律,做适合个体的运动。勿需卧床。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贫血严重或贫血发生速度快者,应卧床休息为主,轻中度贫血或贫血发生速度缓慢者,可活动与休息交替,根据病人体力帮助制定每日活动计划,让病人参与制定,贫血改善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5)出院指导:本病病因明确者要求病人认真彻底治疗,否则以后可再发。出院后坚持上述饮食,遵医嘱继续服铁剂,定期门诊复查。 四、健康教育 1.预防措施在易患人群中开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卫生教育,对婴幼儿强调改进喂养方法,应及时增加辅食,如蛋黄、青菜、瘦肉和肝等含铁丰富食品。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除食用含铁多的食物外,还可每日服少量硫酸亚铁0.2g。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孕妇和婴幼儿食品中加入少量铁剂,在瑞典首先实行,效果极佳,目前认为可以推广应用。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检查,治疗寄生虫感染等。 2.疾病知识的指导向本病患者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病因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便于主动配合治疗。本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根治情况,若能根治,则贫血可彻底治愈。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田玉琴.杨存珍.贺金文妊娠期常规补铁的研究进展 1999(0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 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休息。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2)营养失调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让家长了解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应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同服,以利吸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

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消除顾虑。铁剂治疗有效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注射铁剂时应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注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知识。介绍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贫血纠正后,仍应坚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营养失调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改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异常角化,易发生口炎、舌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要点: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用铁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存在于骨髓、肝、脾等组织中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人体铁有2种来源: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食物中铁必须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或在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才能稳定在溶解状态而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肠粘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存铁量来调节,当体内铁贮存量不足时,铁的吸收就增多,反之则减少,以保证体内铁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普通饮食每日含铁量约10~15mg,其中约10%被吸收(动物铁较易吸收)。被吸收的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相结合,形成转运铁蛋白复合体,将铁转运到全身组织中。正常人每日排铁量甚微,主要通过胆汁、粪便排泄;育龄妇女主要因月经、妊娠、哺乳而使铁的丢失增多。 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缺铁所致的营养障碍而出现的特异性表现,以及缺铁性贫血原发病的表现。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病因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积极预防缺铁的有关病因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补充铁剂包括食物和药物,口服铁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琥珀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等,每日服元素铁150~200mg。特殊情况下可使用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在严格计算总量后,成人首量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之后每周2~3次,直至完成总的注射剂量。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月经量过多、钩虫病、痔出血等;其次是铁吸收不良,如胃肠手术、萎缩性胃炎、慢性胃肠炎等;也见于需铁量增加者如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此外,铁补充不足如偏食、挑食等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应询问病人的既往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进食情况等,婴幼儿要了解喂养情况。 (二)身心状况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缺铁加重时才出现贫血表现。①贫血的一般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度者可形成贫血性心脏病;②严重缺铁而出现的特殊表现如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或反甲、薄脆易裂;口腔炎,舌炎,甚至吞咽困难或咽下时有梗阻感;易怒、兴奋、烦躁、头痛、多动等;少数病人有嗜异食癖,喜食泥土、石子、煤炭、生米、冰块等。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大多对疾病未给予足够重视,部分病人可因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低而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又常引起病人焦虑不安、容易激动。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血片中可见成熟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形态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血小板多无改变。 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骨髓铁染色检查示体内贮存铁减少,可见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3.其他血清铁降低(血清铁即血浆转铁蛋白复合体);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总铁结合力即为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三)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一、概念:IDA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发展中国家约2/3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 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V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1)铁在体内存在形式: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酶的形式存在。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肠黏膜中 (2)铁的来源:生理情况: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肝、肉、血、豆类等。脂肪、乳类、谷物含铁较低。非生理情况:铁可来源于药物和输血。 (3)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铁的吸收。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主要是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道细胞脱落而丢失。妇女还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而丧失铁。 (5)铁的转运:血清铁将铁输送至各组织。 三、病例介绍 郝春梅,女,42岁。2015年10月21日以贫血门诊就诊。HGB低,WBC及PLT 均正常,铁蛋白低,EPO高,诊断为IDA。医生开复方硫美亚铁叶美片口服(泌特)。10月27日复诊,HGB 78g/L。口服铁剂不耐受,医生开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11月3日再次复查,HGB 99g/L,RBC 4.46×1012/L,HCT 33%,WBC 4×109/L,PLT 231×109/L,继续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四、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1、组织缺铁表现:除皮肤黏膜苍白外,还有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部分患者呈勺状(反甲)。可有脾脏轻度肿大2、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异食癖等。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五、实验室检测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