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选-财政学-课后题答案

精选-财政学-课后题答案

精选-财政学-课后题答案
精选-财政学-课后题答案

0. 导论

进一步列举若干公共经济的例子。

例如北京的地铁,收费如此之便宜,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改善社会福利。它的建设也属于公共品的提供。

2.你认为公共经济的主体应当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政府”,为什么?

政府的含义第一层次狭义政府即核心政府。指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第二层次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公共经济的主体是广义的政府,因为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也研究非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牵涉面非常的广。

3.你是否能举出更多的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为什么说他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关于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可参照他们的活动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的,所以他们属于公共部门,将会涉及公共选择等公共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的问题,提供的服务将会影响社会福利。

4.不同的政府观对于公共经济问题分析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政府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据此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的李一是至高无上的。在此种理论下分析公共经济问题,必然十分强调政府(国家)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先国家,在集体,最后才是个人,抹杀了个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政府机械论:政府(国家)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认为创立的东西。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而不是群体,国家重视个人利益,进行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规制等经济活动时将更多考虑个体的利益,权衡对个体利益的损害的最小化,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

5.试举若干例子说明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例如公共经济学中许多模型,都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基础上。庇古的公共品提供最优模型,就用微观中效用函数的形式分析了一个人从公共品获得的边际效用应该等于他付税获得的负边际效用。还有税赋转嫁,也是用到微观经济学中的分析。

6.你认为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仅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说法是否成立?

不成立。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是指在社会中为公共利益所服务的社会范畴和组织,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下都存在。在计划经济中也有非公共范畴和非公共部门的存在。

1. 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如何看待美国司法部诉微软垄断一案?

微软属于自然垄断,因为它在操作系统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这将不断地迫使小企业退出该领域,或阻止其他小资本进入该领域。自然垄断是一种市场失效,将产生效率损失。此时,美国政府出来干预,行驶它的配置职能,若能打破垄断局面或者将垄断行为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将会提高效率,从而有达到更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可能。

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感兴趣可看,但在此题回答中不需运用此篇文章中的论述。

2.自2008年1月1日起,江苏省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对占用、使用环境资源的实行收费,对破坏环境资源的实行补偿。如何看待这种做法?请结合科斯定理予以说明。

科斯定理说明了如果没有交易费或者交易费很小,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在此例中,不可能没有交易费。环境资源的使用权限不明确造成了外部性,企业生产除了它们自己的“私人成本”,还要使用环境资源,这里的环境资源产权不明确,所以要将外部性内部化,必须对此收费或者让资源使用者修复环境资源。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厂方赔偿,还是居民赎买,最后达成交易时的厂家产量和污染排放量会是相同的。但是,产权归属不同,在收入分配上当然是不同的:谁得到了产权,谁可以从中获益,而另一方则必须支付费用来“收买”对方。总之,无论财富分配如何不同,公平与否,只要划分得清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是相同的——都会生产那么多产品、排放那么多污染,而用不着政府从中“插一杠子”。那么政府做什么呢?明确产权,并且有效地保护产权。然而,对于污染环境的企业而言,周围受害的群众处于弱势,要经过不断谈判、耗费许多“交易费”也许也不能达到最优的配置效率。此时政府进行干预,就可以节省交易费,达到更高的配置效率,将外部性内部化。

3.对公平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怎样理解特定社会中公共部门如何根据不同的公平内涵选择适当的收入分配政策?

对公平的理解有许多种。如果根据功利主义,实行绝对平均,公共部门就应该在收入分配时

贯彻绝对平均,通过税收使社会中相同边际效用曲线的人最终可支配收入相同。

如果根据罗尔斯标准,认为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社会中生活处境最差的那个人,就应该在收入分配时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通过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全体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提高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如果从机会公平的角度,就应该保证每个人赚取收入的机会相同,在收入分配中采取“只要规则公平,赚得的收入都理应受到保护”的原则。

从社会福利函数看公平,要在收入分配中进行大量的定量定性分析,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个人的无差异曲线难以收集统计),造成以此种公平内涵作收入分配政策的基础的成本过大。

当今社会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正面临改革。改革的方向依然存在争论,不过舆论导向是缩小贫富差距,其中混杂了功利主义和机会公平(消除不正当收入)等各种公平内涵。

2. 公共产品

为什么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公共产品最优提供模型?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关于公共品最优提供模型,我们课本上提到的有四个。这四个模型中,庇古模型和维克塞尔林达尔模型以及萨缪尔森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共品最优提供条件,鲍温模型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比较了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提供之间的差异。

庇古的公共品提供最优模型,认为一个人从公共品获得的正的边际效用应该等于他付税获得的负边际效用。

维克塞尔林达尔模型,讨论了势均力敌的政党之间如何分配公共品的提供份额。林达尔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达到帕累托最优。

鲍温模型: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横向加总,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因为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

萨缪尔森模型:认为个人从公共品得到的边际替代率应该等于公共产品生产的边际转化率。

这四个模型的联系在于都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经济人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这一基本理论上,探讨如何提供公共品能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区别在于针对对象不同、分析的主体不同还有关注的角度不同。

2.“虚拟”的公共产品最优供应模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虚拟的公共产品最优供应模型虽然与现实差异十分大,而且难以完全搬到现实中去,但是还

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简化了分析的对象,使整个推理过程逻辑清晰、顺利地进行,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规范分析,能让人们有更清晰地认识,即给我们努力的方向做了指向。同时,这些虚拟的模型在某些程度上也提供了一些决策灵感。

3.如何看待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公共产品问题?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年来与认知心理学的融合,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而公共产品论的研究也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公共产品论的研究方法。如今实验经济学已经从主要靠设计模型来研究经济模型转换为向模拟现实倾向的新趋势,现实中大规模的公共产品提供问题可能引致得到更透彻的研究。然而实验经济学尤其局限性,毕竟试验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甚至还有异议。例如已有的试验表明,公共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这可能导致试验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而有效控制是试验所必备的一个条件。这样,许多相互作用的未知因素就无法得到解释。公共产品环境条件的苛刻甚至到了会对熟练的饰演者提出严峻挑战的地步。

3.公共选择

1.有人将一致同意原则称为“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这种说法对吗?有些人将多数同意原则称为“多数人专政”规则,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来源于一致同意原则中,如果有一人不同意,一致就无法达成。但这不会成为“少数人专政”的投票规则,任何人都无法做出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改变,所以并不是权力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同意原则的确有可能会造成“多数人专政”局面(因为集体行动王安具有内在强制性,最终的集体决策按照多数成员医院决定,结果有要求全体成员服从),但是只是有可能导致多数人侵害少数人利益的现象发生,并不是这种投票机制就一定会产生“多数人专政”现象。如果进行的是帕累托改进,而多数人投票通过之后少数人由于短视或者信息不完全而反对,此时就不是“多数人专政”,而是改进社会福利的特殊情形。

2.“投票悖论”的存在,是否意味这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

否。当所有的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投票悖论。就算投票悖论存在的情况下,还有解决投票悖论的三种选择模式,即(1)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佳;(2)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次佳;(3)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认为,在上述三种选择模式下,投票悖论不会再出现,取而代之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到唯一的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了追求一致性,改变、忽略、牺牲了个人偏好次序。我们并没有确切证明出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所以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3.结合一致同意规则的利弊,评价维克塞尔和林达尔的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在维克塞尔和林达尔模型中,公共品最优提供是在政党所承受的税收份额与它提供公共品份额成反比的林达尔均衡点。林达尔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它的达到与一致同意原则一样,需要模型中各方不隐瞒自己的效用,不进行负和博弈,于是交易成本非常的高,而且均衡难以达到。但是,由于维克塞尔林达尔模型中达到的均衡出示一致同意原则选择的结果,它有着一致统一原则的有点:它是帕累托改善的选择,是参与者平等的选择,避免了“搭便车”行为。

4.中国的利益集团对公共产品提供有何影响?试结合现实分析

举个例子,比如某某大桥的修建。这属于公共品的提供,当地政府是用BOT模式进行公共品提供。那么在选择BOT承包商时,进行招标,最后招到的一定是可以把项目做得最有效率的公司吗?不是的。也许因为官商勾结(1.官员昧下更多预算2.官员收受贿赂3.公司通过裙带关系获标),选择了不合格的承包商。于是造成公共品提供的低效率,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5.你所在的城市,出租车行业是如何管理的?该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和“寻租”有关吗?

北京的出租车行业是近似寡头垄断,也有部分“黄鱼车”的局面。该局面的形成,跟获取出租车运营许可的成本和门槛较高有关。与“寻租”有关,相关大出租车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将资源投入非生产性的活动——如提高市场壁垒,游说相关部门提高市场门槛等。

4.公共支出理论

1.结合本章以及前面相关章节的理论,评价中国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大型公共项目。

这道题要答的可多了。首先从本章的角度入手吧,对于中国三峡工程的公共支出,用社会成本-效益模型分析,社会成本是破坏环境,造成生态恶化、公共安全受威胁,收益是可以发电、防洪、供水、灌溉、旅游、航运、养殖、扶贫等。通过具体数据分析,从长远的角度看对生态的破坏是无法挽回的,社会成本十分巨大。

从前面的章节,可以答“公共品提供的最优模型”之类的。

2.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是不是带有偶然性?SARS过后,中国增加了公共卫生支出,如果没有

SARS,那么相关支出就不会增加,这是偶然的吗?2003年“神舟五号”顺利升空,2007“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中国的航空航天支出是否会因此而大幅度增加?

根据公共支出的时间模型,(画图,94页第二幅图),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并不具有偶然性。在特殊时期,政府将被迫提高税收水平已满足新增的支出需要,不过在危机发生时期,比如这次的SARS,税收的提高通常是人民可以接受的,从而使得公共支出的渐进上升状态转变成为急剧上升状态。如果没有这次SARS,那么相关支出还是会增加,因为公共支出的增加时间模型论述了随时间增长的公共支出,只不过如果没有发生像SARS那样的特殊事件的话就不会忽然答复增加。但在特殊时期过后,公共支出通常不会回落到原来的水平上,而是会有所增加,是在新的水平线上进行新一轮的渐进上升。这就可以解释神舟五号嫦娥一号升空后中国的航空航天支出依然会增加,但已经不是特殊时期,所以不会大幅增加。

3.当前中国还存在那些可能导致公共支出下降的因素?

中国的行政支出效率非常低。中国是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是造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腐败、贪污、尸位素餐等等问题。如果中国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官员体系制度,将可能节约公共支出。【如果认为这个答案太激进,可以答马斯格雷夫的发展型增长论:之前中国处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公共部门的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现在中国即将步入社会发展的中级阶段,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而此时的公共部门投资已经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所以可能下降】

5.购买性支出

1.结合现实,说明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是否合理

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呈现出增长态势。判断行政支出规模是否合理,牵涉到许多因素,例如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设置方式、行政效率等。中国的经济总量基数较大,经济增长水平高,财政收支规模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过多的行政支出是合理的。例如,北京郊区某县改为区时,需要更换公章上百万个;一枚公章的成本低则几十元,高泽过百元,总支出就要以千万元计。课件,蹭蹭审批程序是政府机构设置臃肿,人员增加,政府行政效率地下,更因行政经费开支庞大而带来了行政效益的降低。由此可见,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并非最合理的规模。

2.影响中国军费开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这与军费开支的变化是否存在矛盾?

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内因素,更有国际因素。一国的国力水平为国防支出提供最为根本的财力保证。而国际形势、他国政策和接受军事冲突风险的意愿性也是影响中国军费开支的因素。(也可加上课本第115页最后一段的内容)。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与军费开支的变化并不存在矛盾,一国的军事水平一定程度上是该国的安全与国际地位的保证,当前国际形势纷争复杂,其他国家(如美日)都有增加国防支出的趋势,并且中国的国防费的

增长仍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增长。

3. 大学是否应该收学费?如果应该,收多少才是合理的?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在发展中都得到了校友强有力的支持,而在我国,目前校友捐款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还较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校友捐款对政府支出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学是否应该收学费,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我们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福利还没有全面普及的大家庭中,教育的成本还不完全由国家来承担。所以在我们国家,教育部有关高校收费的第一条原则指出,坚持收费是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是由个人来承担的,但是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投资的主体仍然是政府。那么到底个人承担了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呢?我们先来看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吧。制定学费的标准,一般有两个依据:其一,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规定,学费不得超过培养成本25%;其二,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学费大约是人均收入的10%~20%。国家教育部规定: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政府的投入。这无疑是正确的,政府的投资要通过我们的财政税收收入来支出,而不是依靠我们学生的学费来支付。世界名校得到校友有力支持而我们国家校友捐款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比较低,我认为主要是不同的大学管理结构造成的。在西方国家,名校大多是私立,校友也对学校更有归属感(真正的精英教育)。而在我国,大学在世界排名并不高,名校归属感不强,曾经发生过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给他的研究生院校耶鲁捐了800万美元的实例。校友捐款使学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减少政府的教育支出。

4.嫦娥奔月工程有何意义?政府为什么要支持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私人有没有可能担当起这一神圣的使命?

1)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予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2)发展载人航天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4)载人航天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载人航天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体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前首先要做的是人们到太空旅游、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目前私人很难承担这一神圣的使命,因为资金耗费巨大,根据经济人的成本收益原则,私人很难有效地提供如此耗资巨大的公共品。

5.原题见课本126页,太长了,打完我会眼瞎手抽筋的。

中国既然有增加大型飞机的需求,就应该在衡量采购成本和自产成本之后作决定要不要上大飞机项目。如果自主发展大型飞机产业能够达到规模经济,支出比直接购买支出要少,那就可以上大飞机项目,如果要上大飞机项目,私人很难有效的提供充足资金来源,主要还是要靠国家的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的投入。

6.转移性支出

1.现实中,许多老年人拥有的收入和财富超过了年轻人,那么养老保障制度在收入分配上是否发生了逆向调节作用?

老年人拥有超过年轻人的收入和财富的毕竟只占老年群体中的少部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对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需求日益凸显。我并不认为养老保障制度在收入分配上发生了逆向调节作用:1.老年人面临需要支出的风险更大——在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的中国,老人生一次病也许就会花光一生积蓄;2.许多人年轻时缺乏前瞻性,或者没有留有足够的养老储蓄,或者进行养老投资的时候因为风险的原因投资失败失去了养老积蓄(中国的股市……),如果没有养老保障制度,将晚景凄凉3.如果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确会在收入分配上发生逆向调节,如果是基金账户制的养老保障制度,则没有在收入分配上逆向调节。

2.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欧市场经济从中世纪走过来,机会垄断,特权严重,起点不公平,所以欧洲人倾向于福利国家;而欧洲人到美国大都是白手起家的移民,没有封建特权,起码在白人之间,他们认为起点是相同的,所以他们相对更认可自由竞争。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到了今天,强调人与人平等的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多,为什么还会出现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责任的差异?

我赞同这种看法。这种看法与现实相符,欧洲国家如英国实行福利型社会保障,按照“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按照统一标准缴费,该制度的运行由政府负责,全面实行高福利。在这种高福利中,没有机会垄断,因为实施的普遍性原则倾向于起点公平。而美国实行保障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该类型制度的保障对象是有选择的,提供的保障水平较低,强调的是保障而非高福利,符合他们崇尚自由竞争、个人对自己的福利水平负责的思想。

虽然强调人与人平等的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多,但是每个国家由于选择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存在路径依赖,如果需要进行社会保障改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每个国家国民意识形态不同,对公平内涵的理解不同,财政政策实施的内部时滞也会不同,所以还是出现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责任的差异。还要考虑政府成本-收益,国家人口等因素。

3.原题背景见课本156页。国家大剧院的正常运作是否需要财政补贴?社会捐款与财政补贴之间是否存在权衡取舍关系?

国家大剧院的正常运作需要财政补贴。作为一个公益性艺术机构,国家大剧院金品出售低价的座位票难以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也难以进行高效的经济活动。国家进行财政补贴之后,将引起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减少无谓损失,使产品达到或接近社会需求的均衡数量。政府通过对国家大剧院的补贴可以促进艺术文化交汇发展。财政补贴与社会捐款之间是否存在权衡取舍关系,要看在什么阶段。如果单靠社会捐款就能保证国家大剧院的正常运作,那么就不必再进行财政补贴,因为财政补贴的来源是税收收入,最终来源还是社会,只不过来源的人群不同。现阶段国家大剧院的巨额开销费用明显无法由社会捐款有效地支持,所以只能两者兼用。关于此项目的深度阅读

4.各发达国家多是型农业财政补贴,中国是否应该仿效?

中国现在的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的3.3%,离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比例补贴还很远。那么中国为何不仿效?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这样大的补贴。而且从效果上看,即使用足WTO8.5%的补贴标准,也仅是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基础上提高7%左右,两者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二,如果对农业进行补贴会导致农产品过剩,产生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不是让这些产品烂在国内,就是低价卖到国外。

第三,如果对农业开始进行补贴,就很难取消掉,因为取消补贴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欧盟、美国、日本的农业补贴经历表明了这一点。

第四,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在执行上非常困难。如果进行反周期补贴,也就是对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减产进行补贴,会产生严重激励问题,会存在故意减少投入造成减产而向政府要补贴的实力。如果直接对农民的收入进行补贴,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经常会出现应该得到补贴的农民实际拿不到补贴,拿到补贴的往往是各方面关系较好的中等收入的甚至是富有的农民。

中国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应该采取其他可行方式,如我们已经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有

其他政策如支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支持力度等。

5.政府应如何帮助人人实现有房住的目标?

政府如果真的想让人人有房住,就不应该规定“土地国有化”。土地国有化,国土资源局的官员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寻租,而且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投资隐性成本十分高,造成了房价越来越高,人民很难买得起房子住的情形。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都卖给了各方面关系较好的特权阶级或者富有的、社会地位高的人。如果政府想帮助人人实现有房住的目标,不仅应该对首次购房进行补贴,更应对这些寻租行为予以禁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按照我们财政学老师的观点,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连美国政府也没法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次贷危机就说明了这点)。

7. 税收理论

税收价格与市场价格有哪些基本区别?

税收价格和市场价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税收价格:税收和满足公共需要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税收是私人经济部门为消费公共品而向公共经济部门支付的“价格”,从而将纳税和公共品提供纳入交换关系和价格分析的框架之中,使纳税行为有了经济学的理论根据。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价格,是劳务与产品交换时要立即支付的价格,于交易前买卖双方就达成明确的一致。这是与税收价格不同的概念,代表实际意义上的交换代价。

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遏制炒房行为,我国加强了对二手房市场的税收管理,将二手房交易免税年限从两年提高到五年,但现实中,卖方因此将增加的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买方。你如何评价此次税收政策的调整?

以前二手房房龄满2年就不交税,现在满5年才不交税,那满2年不满5年的以前不交税,现在要交,纳税人是卖方,但卖方让买方交,因为买方对房子的需求弹性远小于卖方的供给弹性。从此税收政策的调整,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是想用税收的方式遏制炒房行为,然而没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正确的调查预期,所以造成买房更难的逆向结果。

为什么说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分别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为: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俭原则、平等原则,与自有资本主义时

期市场和资本的基本要求,即尽量限制政府干预的“守夜人”国家理念是一致的。他提出的四个原则,都强调了自由竞争、平等纳税,给予纳税人最大的便利,最小化税收的课征费用。

当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财富分配不公日益严重,此时市场和资本要求国家不仅是“守夜人”,更要执行社会政策,进行收入和财富等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程度。此时,瓦格纳提出了他的税收原则,即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这几项原则与亚当斯密的原则比起来,更加具体化、完善化,对征税的过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国家更多地实现职能,另一方面也把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

“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最佳税收总量可能是不同的”,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对。

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税制改革?

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在的趋势是流转税比重仍然会继续下降。流转税比重下降,企业的利润会增多,所得税比重会上升,这个趋势现在仍然存在,并会继续。但是,若要人为做一个大的调整,立即把直接税比重大幅提高,流转税比重大幅降低,则是很不现实的。

中国下一步税制改革需要注意四点:

一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这是一项比较突出的减税政策。现在这项改革已经进行试点,其步伐应该加快。营业税改增值税难度很大,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也涉及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的关系。所谓营业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服务、转让无形资产以及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而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针对周转税缺点而设计的一种心水。周转税尽管有着征收多环节间接税的简便易行、税收收入有保证等优点,但是有时与效率原则相悖的。而增值税与周转税相比,避免了重复征税,更符合税收的中性原则。在中国,增值税转型试点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税收优惠政策,这与增值税的中性是相悖的。转型应该尽早向全国推广,以减少试点带来的扭曲。增值税也有缺点,特别是现实中实行的增值税指更是如此。主要有:1.受种种因素干扰,增值税在实行过程中不得不允许多种减免与扣除,增值税税率难以实行单一税率,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增值税经济作用的发挥。2,增值税也无法解决间接税的累退性问题,特别是理想中的增值税是一种税基较广的税就更是如此。而且,增值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其税赋也将通过转嫁而最终由消费者所承担,广税基的增值税又导致了税负较多的由穷人承担,加剧了增值税的不符合公平的程度。3,增值税在征管上,既有其优点,又有缺点。增值税在所有商品税类中征收管理的难度最大,要求具有较高的征收管理水平,否则税收收入就容易流失。

二是对“小微企业”给予减税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出口甚至自主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们又是弱势群体,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在这方面,金融和税收政策应该加以配合。

三是解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在这方面国外进行了各种改革,我国也应该作相关的研究。

四是费税改革问题。我国税负现在是比较适合的,不能说比较高,也不能说比较低。但老百姓把很多收费也看成税,如果把政府征收的税、费和基金都算在一起,政府收入的确偏多。按2010年的预算报告,财政收入加上社保基金、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大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应该下决心进行费税改革

最近几年考试,营改增都是重点,不知道今年还是不是重点,建议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找营改增专题看看。但是也不用看得太多死记硬背,把课本理解了结合时事扯一扯即可。

8. 商品税

商品税类有哪些优缺点?

商品税是对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课征的税种的统称,也称流转税。商品税的优点:管理相对稳定,收入较为稳定。缺点:税收负担具有间接性,会直接影响市场活动,扭曲资源配置(扭曲人们最大化效用的配置MPx/MPy=Px/Py),改变消费者行为,具有累退性:同样的消费,穷人要用自己较大份额的收入去承担税负,而富人只要用其收入的较少份额就足以应付税收的课征。这个意义上看来存在不公平因素。

为什么中国目前仍然实行以商品税类为主的税收制度?

两个原因:1、财政收入的原因。商品税的税基较广,可以较好地保证政府收入的稳定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实力较为薄弱而且财政支出开销庞大,担心财政收入不足。2、税收征管的原因。传统意义上的商品税,对税收征管的水平要求是较所得税为低的。我国税收征管水平较低,所以选择商品税(增值税是个例外,需要较高的税收征管水平)

中国现行消费税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近几年,我国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税率结构和相关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高档消费品及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资源消耗类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同时也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的消费税,调整了白酒、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几个税目的消费税率。政府不断调整消费税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的需要

缺点:(一)征税范围偏窄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消费税课税范围调整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目前对能源产品征收的消费税只局限于成品油,而忽略了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产品。而这些这些矿物能源产品既是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我们应将其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同时也应将豪宅、高档家具、高级娱乐列入其中。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开发发生严重扭曲,高

档住房过剩,而低档商品房供应不足。对豪宅征税不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还会促使商品房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对化工产品、电子产品征税范围不合理。对这两类产品,现行消费税涉及到的只有轮胎一种,其他产品均是空白。这两类产品例如含磷洗衣粉、化学农药、一次性包装物、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汞镉电池、部分家电等,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耗费大量能源,而且在使用过程和废弃后,对自然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还有许多商品值得考虑。(二)消费税税率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发展又好又快经济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自开征以来经过几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税率。但部分应税对象间的税率结构不合理,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不尽一致。例如: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5%的消费税,节能环保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由于税率过低,加之该类产品价格普遍不高(每双筷子几分钱),致使计税价格所含税款很少,很难真正起到调节生产、限制消费、节约资源的征税初衷。我国近年来对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的明确方向是抑大扬小,但作用有限。2008年9月实施的汽车消费税新政,规定排气量在4.0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升到40%;排气量在1.0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虽然大排气量汽车税率有所上升,但税率仍然偏低,对超大排气量汽车和能耗高的小轿车、越野车的生产与消费缺乏调节力度。(三)计税价格模式不能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的绿色取向我国现行消费税计税价格是价内税模式,即消费税税额包含在价格之中,作为价格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消费税应税对象是以其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从价定率计税。与价外税相比,价内税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税收形式,因为这种计税方式将税额全部追加在应税对象的价格之内,同时不明确标明其所含税款。这种计税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简便征收,有利于提高税务部门工作效率;缺点在于透明度较低,隐蔽性强。在这种价内税征税方式下,消费者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负税的,他们无法准确了解自己是否负担了税款以及负担了多少税款,当然也无从领会政府的政策意图。增值税与消费税同属流转税,增值税采用价外计税,税款由消费者负担;而消费税采用价内计税,税款同样由消费者负担,却很容易造成由销售方负担的假象。消费税这种价内计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引导消费,调节消费结构的作用,不利于消费税绿色功能的提升。(四)消费税的税收优惠较少,难以发挥税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由税收的宏观经济效益,可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作用,必须将税收征收与税收优惠结合起来。目前,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优惠条款中,仅有对符合环保标准的汽车减征30%税额的规定,对生产、使用低污染、低耗能产品、绿色产品并未明确规定相应的税收优惠。在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中,也未规定购买并出口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对环境有损害的产品不得免税或不予出口退税。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税的调节作用,影响其绿色功能的充分发挥。(五)征收监管存在漏洞,存在偷税避税现象因为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在生产环节,所以,一些企业千方百计地转移生产环节的价值,达到避免消费税征收的目的。我们在实际征管中,发现了几种消费税避税手段:方式一:建立销售分公司。生产企业将产品以低价销售给分公司,分公司再以市场价销售,从而少交消费税。方式二:返利方式销售。销售之前签订协议,确定返利比例,生产企业将产品以低价销售给商家,商家通过返利返回差价,这样,返利一块就少交了消费税。方式三:成套商品由商业企业组装。成套商品的税率比其中部分商品税率高,有些企业就通过分别销售,再由商家组装成套,以逃避成套商品的纳税义务。

中国是否应当以增值税全面取代销售税?

此题先答销售税的优缺点,上几题已经答过,然后答增值税与销售税相比的优缺点(可参考下一题)。有关增值税推广的内容如下:

增值税的引入有一个转型的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将取决于增值税的形式与它将会替代的销售税形式的关系与影响。

另外还有人担心,增值税可能被偷偷用于扩大政府公共部门的规模。由于它是对企业征收的,所以增值税会隐蔽于消费者所付的总价格之中,从而不被视为一种直接的税收负担。这对立法者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纳税人来说,则是一大缺憾。

中国现行的增值税制有那些有缺点?

目前,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确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排除在外,符合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一产业天然“体弱”和第三产业尚不发达的现实国情。中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属于商品增值税,即在生产销售商品的时候征收,不涉及劳务服务,对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例如,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就不能进行税前抵扣,同时对全额收入征收5%的营业税。这对服务企业来说形成了重复征税。以下一段话出自人民网,注意杨志勇的出现,他是写我们的教材的我们学校的教授。虽然本次不是他出题,但是这也值得注意了。

杨志勇认为,理想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应该包括所有创造和实现增值额的领域。从横向上看,增值税制应覆盖农林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劳务等各行各业;从纵向上看,应涵盖原材料、制造、批发和零售等全部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税负公平,并且易于核查。

不过,一个重要问题是,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增值税属于国税,如果营业税被增值税替代,那么地方收入将受到影响,这就需要财税体制改革来协调解决。营业税大约占地方税收的70%,是地方税的支柱性收入。

再答增值税的缺点,如下。在中国,增值税转型试点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税收优惠政策,这与增值税的中性是相悖的。转型应该尽早向全国推广,以减少试点带来的扭曲。增值税也有缺点,特别是现实中实行的增值税指更是如此。主要有:1.受种种因素干扰,增值税在实行过程中不得不允许多种减免与扣除,增值税税率难以实行单一税率,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增值税经济作用的发挥。2,增值税也无法解决间接税的累退性问题,特别是理想中的增值税是一种税基较广的税就更是如此。而且,增值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其税赋也将通过转嫁而最终由消费者所承担,广税基的增值税又导致了税负较多的由穷人承担,加剧了增值税的不符合公平的程度。3,增值税在征管上,既有其优点,又有缺点。增值税在所有商品税类中征收管理的难度最大,要求具有较高的征收管理水平,否则税收收入就容易流失。

加入WTO对中国关税制度的影响如何?

加入世贸组织以下简称入世以来我国全面履行关税减让承诺在世贸组织规则范围内科学、精细地调整关税税率、税目和专项优惠政策有效发挥关税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体系较为完备的关税制度。1关税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一是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2001年以来我国按照入世承诺逐年下调进口关税

截至2010年入世降税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入世前的15.3%进一步降至9.8%

降幅达36%。

二是税则税目进一步精细。

三是关税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在关税总水平逐步下降的同时我国关税税率结构不断优化。大幅降低了能源、资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进口关税并有选择地降低了部分关键零部件等中间品以及重要机电设备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以汽油、柴油为例进口关税由入世前1996年的9%降至目前实施的1%和0%。目前我国进口能源、资源类产品税率一般不超过5%其中原油、煤炭、铁矿石等重点大宗商品均已实行了零关税。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如汽车进口关税由1996年的100%-120%降至目前的25%降幅近80%

十几年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五、六十年的降税进程而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巴西汽车关税则高达57%和35%。目前我国进口化妆品、服装、箱包、鞋帽、手表等消费品关税税率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以法国产路易威登LV手提包为例我国征收进口关税为10%韩国、印度分别为8%和10%美国、日本为9%和12%而巴西、南非征收的关税为30%。经过十几年的调整目前我国工业品中初级产品、中间品和制成品平均税率分别约为5.9%、6.7%和10.6%与1996年三类产品9.7%、16%和26.2%的税率相比不仅税率大幅降低而且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从“高水平、窄税基”向“低水平、宽税基”的转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税率结构。

9. 所得税

1.2007年,中国首次要求年所得在十二万元以上的个人自行纳税申报。首个纳税申报季结束,约163万人进行了自行申报。对于这次申报结果,评价众说纷纭。你认为中国目前所选择分类所得税制是否对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有负面影响?如何进一步完善自行纳税申报制度?

中国目前所选择的分类所得税制会对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工资、新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同是劳动所得,依据有差别的税率征税,有失公平。现行税制规定个人作为纳税人,没有考虑到不同个人家庭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税负不均。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要求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相应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所得税制,改标准扣除为据实扣除,按照物价指数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改个人纳税为个人与家庭并重的纳税方式等。

现在国家不仅征收个人所得税,还征收公司所得税,按目前的税率来累加,相当于如果公司要给个人发税后工资10000元就要支出14300元,而个人还要进行自行纳税申报,最后到手的可支配收入只有7000多元。如此沉重的税赋使得人们有了逃税避税,而自行纳税申报更是给了纳税人偷税漏税的方便。进一步完善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必须先从逃税避税动机下手,改进纳税意识。

为什么面对种种非议和改革企图,个人所得税至今仍然作为主要税种存在着?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以一定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2.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所得税制经常要选择累进税率,而且其立法普遍依据的原则是:“多得多征、少得少征、无所得不征”。这样,亏损企业和无收入的个人是不用缴纳所得税的。这点与商品税的比例征收完全不同,商品税

不论纳税人是盈还是亏,只要发生市场营业行为就要纳税。正因如此,所得税在保证财政收入上不如商品税,但其征收是建立在真实科考的税基之上的,从而能够更好的针对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负担,并针对纳税人的贫富程度来调剂社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不公平状态。税收的公平原则因此得到较好的体现。其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已形成路径依赖。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内外两套税制并存,显然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的,但1994年税制改革中保留了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以后的改革进程较慢。为什么直至2007年新企业所得税法才得以通过?

因为我们国家的税收体系起步晚、发展缓慢、体系庞大尾大不掉。

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力度宣传,完善改革体系。

你认为中国是否有必要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社会保障费?

目前中国通过收费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经费,由于这种收费形势各地区各自为政,导致管理混乱,因此,以社会保障税取代收费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中国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下,新一代年轻人已经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税赋、以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沉重社会保障经费筹集负担。应该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成为基金账户制,在基金账户制下,社会保障税的征收显得不合理。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改革社会保障体系而不是经费的筹集方式。

10. 其他税收

试讨论中国目前的财产税制

我国财产税制现状(一)财产课税税种设置不合理,征收范围窄,导致收入规模小(二)我国现行房产税计税依据不合理(三)财产评估制度、财产登记制度不健全,税款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四)税制结构设计不合理,税费众多、重复征税,加重人民生活成本:1、我国目前在不动产流转环节的税负偏高,而在不动产保有和使用环节税负偏低2、我国在实行土地出让金制度的情况下又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出让不动产时既需交营业税又需交所得税,形成重复征税3、我国房地产业涉及的各种收费项目众多,收费的项目总数比税收项目多得多(五)税收立法权过度集中于中央,地方缺乏必要的税政管理权

中国目前是否应当开征遗产税?开征遗产税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开征的话,你认为起征点为多少才是合适的?

无论是从完善税制、增加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分配,还是从与国际接轨等各方面考虑,我国都应及时地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首先,关于税制模式的选择。考虑到我国继承人可自行分割交接财产、公民的纳税意识短期内无法提高以及征管水平相对落后等实际情况,我国宜采用总遗产税制,即对被继承人的遗产总额征收遗产税,这样有利于税源的控管;其次,关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配合模式。基于我国目前的征管水平,宜采用分设两税,并行征收的方式,即对生前赠与财产课征赠与税,对财产所有者死后遗留的财产课征遗产税。这样可防止纳税人生前大量转移财产而逃税,从而充分发挥赠与税对遗产税的补充作用;最后,关于

税率的设计。从国际上来看,遗产税的税率有累进税率和单一比例税率两种形式。实行累进税率有利于遗产税收入再分配目的的实现,比较公平,而单一比例税率则便于税收征管。我国遗产税开征的主要目的是对收入分配进行重新调整,因而应选择累进税率方式。同时应注意不论以遗产继承方式还是以赠与方式转移财产,其所负担的税收大致平衡,赠与税的税率安排不应低于遗产税的税率。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资源税偏低,是因为资源税的征收选择了从量计征方式,因此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应该改为从价计征。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资源税制是如何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及其级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类,资源税实质上是为了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适当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征收的一种税收。目前,中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类矿产、非金属类矿产以及盐等,计征方式主要是从量计征。

专家表示,从量计征的资源税收模式缺乏弹性,不能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也不能体现资源税本身的价值。相比较而言,从价定率征收资源税将更能发挥出税收的级差调节作用、抑制资源浪费。国际市场上,出于保护矿产资源的需要,提高资源品的税负似乎已成为全球普遍实施的手段。

资源税的存在给了厂家技术改进、节约资源的激励,特别是当资源税的征税额比厂家进行技术改革所需资金还要巨大得多时,厂家将会选择技术更新、节约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题背景见书247页。你是如何看待印花税目前在中国所发挥的作用的?

2007年国家上调印花税,同时股市大跌。许多人把股市下跌的原因归结为印花税的调整,但是,无论如何,印花税上调所增加的交易成本占股票价格的比例远远低于股票价格的下降幅度。

11. 国有经济

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何不同?

经营性资产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资产,它一般指企业使用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不参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国有资产。

在20实际80年代,假设没有高估税收的作用和有着正确的税制设计,利改税能够成功吗?在税利不分流的情况下利改税不可能成功。如果没有高估税收的作用和有着正确的税制设计,也许国有企业的负担没有那么重,可以缓解刚性的税制和灵活多变市场体制的矛盾,也许就像今天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公共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关系如何?

中国的国有经济应当如何进一步改革?

应该进行产权改革,否则企业的激励问题和经理人选择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还应该给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现在中国的国有经济控制着国家经济的上游,这是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应该打破垂直结构,打破下游私营企业“越挣扎越发展越被剥削”的局面,实现公平竞争、市场资源有效配置。

为什么说国有资产收入只能是公共财政的极为次要的收入形式?

的发展,财政的公共化目标要求国有资产活动范围不应该处于市场有效范围之内,因而国有资产监管也必须服从这个目标的要求。国有资产追逐利润,显然背离了财政的公共化目标。国有资产不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公共财政的收入不能依靠国有资产的收入,应该更大部分依赖于税收。

财政学陈共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2.(A)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D) A.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障补贴 D.价格补贴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3、市场失灵 新的市场失灵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有偿性及不完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这两种市场失效之间主要存两点差别:原始的市场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容易确定的,其范围也容易控制,它需要明确的政府干预。 4、公共需求 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诸如社会公共秩序、防治水旱灾害、环保、国防安全等等。这种需求不是个别需求简单累加的总和。 二、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受一般经济原则支配,但又不同于普通的私人经济,属于政府专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 T ) 2、在经济社会中,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一般很少涉及到如何最优化地使用经济资源的问题。( F ) 3、“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T )

4、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明确政府事权,并配之以相应的足够的财权。( T ) 5、从政治学角度考虑,人类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危险的,因此任何权力都要受到限制。所以,唯一公道的政府只能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 T ) 6、政府依靠其财政信用,向其公众或者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借钱来满足追加的财政开支需要,即采取“量出为入”原则,可以用来解决其短期的“入不敷出”问题。( T ) 7、经济社会赋予政府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一定要像私人那样亲自从事各种物质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建立国有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等。( F ) 8、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T ) 9、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有助于使政府官员较好地平衡社会整体利益与各种局部利益的关系。当然,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政府财政开支被疏导到某些滥用权力的政治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手中。( T ) 10、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T ) 三、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现代政府一般要在社会经济生活里发挥( ABCD )职能。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国内经济秩序 C、提供基础设施 D、提供社会保障 2、政府的财政活动在诸多方面不同于私人经济活动,政府财政活动具有如下一些的基本特征,即( ACDF )。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课后问题

财政学课后问题: 1-1.市场机制有哪些缺陷? 答:市场失灵又称市场缺陷,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的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有二个类型:第一种室条件市场缺陷。第二种是原生性市场缺陷。 1-2.什么是公共物品?它有哪些特征?什么是混合物品?它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答:1.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2.它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3.混合物品是准公用物品和半公用物品,是有公用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属性的物品。它产生的原因第一,某些物品达到一定的规模,有了竞争性,消费者通过竞相进入,才可能消费能力。第二某些物品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消费者对这种物品消费时,会对他人或社会带来影响。高校就是如此。 1-3.财政共有的特性是什么? 答:1、国家是主体。2、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分配对象。3、以国家权利为依据,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5、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典型的财政现象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体现了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1-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哪些职能? 答:财政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和能力,就是财政该干什么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稳定发展和收入公平分配。 1-5.财政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资源配置职能如何发挥? 答:财政资源配置是财政客观具有的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必要性以下二点: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如国防。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要求国家从全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运用财政配置等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机会的分配和调节。一种是直接方法,如直接拨款,另外一种是间接方法,如财政补贴。 1-6.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和作用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财政学(第2版 邓子基 林致远)(课后答案)

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效率的含义: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 1.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2.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3.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当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B=MSC )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 完全竞争市场需满足的条件:1.产权清晰(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 2.价格接受者; 3.产品同质; 4.完全信息; 5.自由进退。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表达式: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思想实验:1.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2.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可提高社会福利。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 表达式: 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 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化 思想实验: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 )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 是对收入分配离散程度进行研究的一个图形。可表示为一国总收入归于人口中最穷的5%、最穷的10%、最穷的15%等的累积比重。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 ? G=0:收入绝对平等 G=1:收入绝对不平等 一般情况下, 0<G <1 。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 第3章 财政的起因与职能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 2.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3.市场功能不足:a.分配不公平;b.经济波动;c.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某些行业因自然、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而天然具有垄断的特性。 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竞争失灵的原因:独家经营胜过多家竞争 P45财政职能:①配置职能:政府参与资源配置是对私人部门配置资源的补充,集中于矫正121 n n i i W U U U U ==+++=∑12min[,,,] n W U U U =A G A B =+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课后题(1)

财政学课后题(1)

第1章 1.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政府都纷纷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财政刺激计划,在这其中,我国政府提出的10项财政刺激计划更是受到全球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试结合这一情况,谈谈你对混合经济及混合经济中政府角色的认识? 答:对混合经济的认识:混合经济是由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共同参与的经济,私人部门,是由个人、家庭、企业组成,,而公共部门是一个通过一个不同于市场机制的方法确保公共希望发生的交易能实现,并通过非市场机制引导资源更有效配置的机构。 对混合经济下政府角色的认识:混合经济下的政府角色,政府如果可以做得更好的话,使资源有效配置,解决无政府经济的内在缺陷,但政府也时常失灵,主要表现在:(1)政府决策受信息充分程序的影响;(2)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往往受政府控制经济能力所影响;(3)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还受其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影响;(4)政府干预还受决策的政治过程所影响。

2.我国政府明确规定个人不能持有枪支弹药,也不能携带管制刀具。而在美国,这一规定却相对轻松,在美国,个人不仅可以收藏枪支,而且可以携带枪支和各类刀具。但自“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对个人能否持有枪支重新进行了严格管理。根据机械论和有机论政府观说明,机械论者和有机论者对这种规定将会作出何种反应. 答:政府机械论观点:政府并不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公众为了更好地实现各自价值目标,共同创立的一个部门或组织,公众通过授权方式将自己的一部分私人权利委托给政府,而作为受托人的政府的行为必须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实现,所以机械论者将支持这种规定;根据有机论观点,一个社会的目标实现由国家确定,并引导社会去实现,所以有机论者将支持国家的这种规定。 3.2007年中国规定了新的劳工合同法,在这部法律中,政府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了重新调整,突出强调了员工的利益。就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广东的一些小型港澳台企业纷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 第1章导论 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2.(1)规范分析。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1.(1) 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0481376.html,.

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

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 (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2)传染性疾病具有负外部性,传染者不因其将病传染他人而支付价格。 (3)国防科技研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私人企业若参与其中,费用高昂,却 有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 (4)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服务,虽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却无法克服道德风险问题。 第4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1.(1)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财政支出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在财政预算上,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的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的总钱数。() () 7、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的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的国防开支。() 8、公共支出按支出的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9、国防支出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10、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一般来税,个人收入中至少有三项得自于政府支出:()。 A、个人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B、大部分转移支付 政府财政支出分类法有()。 A、按照支出用途分类 B、按照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分类 C、按照开支重要性程度分类 D、按照使用财政支出的部门分类 E、按照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F、按照政府财政支出的流向分类 5、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在满足基本消费后,其剩余收入就会越来越多地用与“二类需求”。在“二类需求”中通常要求政府财政活动予以满足的项目主要包括()。 A、对公共教育的需求 B、对公共卫生保健的需求 C、对海外旅游的需求 D、MRT G、Y =MRS A G、Y -MRS B G、Y 8、一国国防支出的规模通常受以下各因素影响()。 A、国家的经济实力 B、国际政治环境 C、国防战略 D、国防支出的效率 9、财政教育开支的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义务教育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 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 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 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 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 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 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 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 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财政学》练习题(1-6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 B、国防 C、教育 D、私人住宅 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 B、计划失灵 C、GNP D、GDP 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 B、法院法官的工资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 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 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16.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D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7.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A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8.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当由( C )承担。 A.银行 B.金融市场 C.政府 D.微观主体 19.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主要由( C )承担。 A.福利机构 B.金融市场C.政府 D.微观主体 20.我国目前点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为( A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21.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B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2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应当( A )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A.≥ B.≤ C.= D.< 2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 A )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 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