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5种主要研究对象:

犯罪人;一般违法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

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性质、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二)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三)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性质:

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

犯罪心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犯罪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真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研究者较被动;结论难以量化处理,准确分析;研究者的水平对材料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调查法

调查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3、测验法

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方法。

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选择)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角度:时间轴线/地区轴线

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近现代的犯罪心理学发展

西方国家的犯罪心理-我国的犯罪心理

一、西方国家的犯罪心理学发展

1、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柏拉图:人的灵魂有善与恶两个方面

亚里士多德:犯罪的原因在于人类邪恶的本质

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性恶论学说,人生来就是自私好斗残暴的

18世纪,犯罪古典学派:人性自私论

19世纪,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自杀犯罪等异常行为是因为社会缺乏规范和正常秩序的结果。1867年,英国精神病学家莫利兹,《精神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犯罪与精神错落之间关系密切。

1876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艾宾,《犯罪心理学纲要》

1876年,意大利精神病学家,龙勃罗梭《犯罪人论》,天生犯罪人

2、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背景:

19世纪后期的欧洲,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学科,如人类学、人休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社会矛盾的激发,犯罪率的不断上升。

3、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这本著作主要从精神病态的角度研究犯罪人。

1897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一书,着重研究犯罪者的人格。

这两本专著的问世,标志了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观点

1、注重从人性角度探讨犯罪心理成因

性善论(孟子)

性恶论(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学三品论(董仲舒)

2、强调后天系数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

傅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注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犯罪心理的原因

管仲: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

老子:长使民无知无欲

4、注重综合控制的方法预防犯罪

刑法+道德教化(言传身教)

(二)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萌芽和出现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本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有一些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犯罪心理学著作。从30年代到40年代,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缓慢地发展着。

1949-1979年间

建国以后,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一度曾将心理学视为伪科学,50-70年代中期,犯罪心理学一直没有得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三)国内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1979年-至今

直到70年代末,犯罪心理学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开始复苏,且在较短的时间内

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从1979年的几所政法院校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几百所院校。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犯罪理论的人性观:

1、遵从观

人类具有遵从的本性,他们想去做“正确”的事情。

即人性本善,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最大潜能。

Merton的紧张理论(失范理论):

(1)人性本善,人性受到社会价值和态度的强烈影响。

(2)失范理论:人类是遵从者,他们容易吸收该社会所公推的观点。当社会过分强调目标和理想的共性,但是未能给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同条件时,弱势群体容易以非法的手段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产生犯罪。

2、非遵从观

(1)假设人类从根本上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生物,不要社会规范的约束,也无需社会的控制和管理,他们藐视社会习俗和规范,不分青红皂白的实施犯罪。

(2)人性本恶

(3)Hirschi的社会控制理论:当约束个体的习俗规范和道德标准变得很弱小或基本不存在时,违法犯罪就发生了。

3、学习观

(1)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是中性的,人类完全从社会环境中习得他们所有的行为、信念和理想。

(2)犯罪是习得的。

(3)个体成为一名罪犯是他们从别人那里获取的经验和信息的结果。

青少年犯罪——发展性因素

青少年犯罪心理上的定义:

界定为品行障碍和反社会行为。

品行障碍:那些习惯化的的品行不端的行为。

反社会行为:那些更严重的习惯性不良行为,尤其指那些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直接伤害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年龄上界定: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划分标准,青少年时期是指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和青年晚期(17、18岁-24、25岁)的统称。

(选择)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类型:

一、青少年成为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的主体(14岁-16岁)

1、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迅速增长、居高不下

2、青少年从违法向犯罪发展危害性增大: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盗窃、抢劫、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日渐增多。并爱模仿黑恶势力,相互组成团伙实施犯罪。

3、青少年违法犯罪内容扩大:从犯罪类型来看,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青少年涉毒案件的逐年增加。此外,高科技犯罪团伙犯罪中,也到处都有着

青少年的身影。

4、违法犯罪青少年的重新犯罪: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比率在未成年人犯罪中逐渐上升,并具有犯罪性质日趋严重化、手段暴力化、犯罪团伙化、传帮带现象严重化等特点。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世界趋势

1、美国青少年的枪支暴力犯罪

2、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的足球流氓

3、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的财产犯罪、性犯罪和毒品犯罪

4、我国青少年流动人口的犯罪

三、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

1、低龄化,低受教育程度,未成年女性增多,屡犯增多。

2、严重犯罪日益突出

3、团伙犯罪:从犯罪组织形式看,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

两种形式:一是青少年被各种犯罪团伙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吸纳。一是青少年自身有合群性,崇尚江湖义气,在犯罪中往往组成团伙以聚力壮胆。

4、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

四、青少年的毒品犯罪

1、美国青少年的大麻滥用

2、我国青少年的海洛因滥用

3、新一代毒品对青少年的诱惑

4、毒品引发青少年的多种犯罪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贫穷和社会阶层(关键因素):

贫穷不仅仅是物质上匮乏,而是随之伴随的偏见、种族歧视、家庭分裂、不安全的居住环境、失业、社会疏离和有限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教养方式。

2、同伴经验(预测因素):

严重的青少年犯罪是同伴、家庭和整体社会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学龄前监管不严的更容易产生越轨行为。

3、家庭背景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单亲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严重的体罚;亲子互动的缺乏。

二、心理因素

1、发展因素

持续、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的模式源于童年。攻击性、逃学、偷窃、说谎等。

终身持续型犯罪人: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境下实施其反社会行为。在童年表现出神经功能上的问题,在日后学校中的学习问题,承认后出现明显的判断和问题解决缺陷,会终其一生实施多种攻击和暴力犯罪。

青春期犯罪人:在青少年阶段开始表现出违法犯罪行为,但到18岁,这种违法行为自行消失。通常16岁到达顶峰,然后逐渐下降,21岁急速降到零点。

2、多动和注意力缺失障碍

多动症:轻微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缺乏注意、冲动型、过度运动,男性为主。多动引起人际关系问题、行为障碍等。

3、品行障碍,反复和持续性的侵害他人的基本权利的行为模式。

三、智力

青少年犯在智力标准测验上得分低于非犯罪群体。

Flynn效应:心理测验智力在全球范围内有稳定的增长。

四、性别

男性数量超过女性,尤其在暴力犯罪中。但近些年数据显示:差异正在缩小。

犯罪行为的起源——生物因素

犯罪的生物因素

(选择)1、天生犯罪人

(1)Cesare Lombroso(1836-1909) (现代犯罪学之父),1876年《犯罪人》一书,提出天生犯罪人理论。提出有些人天生具有强烈的反社会行为倾向,罪犯代表了一种尚未进化为更高等级别的智人的独立物种。提出可以用异常生理特征辨别犯罪人:不对称的颅骨,平坦的鼻子,大耳朵、厚嘴唇,巨大的下巴,高颧骨,蒙古人种眼睛。原因为隔代遗传,指倒退到原始人或者低于人类的一种返祖现象。

(2)后期观点修正:天生犯罪人只占犯罪总人数1/3。

罪犯有六种类型:职业型犯罪人:犯罪是一种职业,与不良群体的接触影响巨大;司法型犯罪人:由于疏忽大意或缺乏预先考虑导致——冲动型犯罪;激情型犯罪人:为捍卫荣誉、保护爱人和维护国家尊严犯罪;倾向型犯罪人:犯罪本性较弱,环境的重要影响;精神病态型犯罪人和歇斯里地型犯罪人。

天生罪犯人的特征:对所犯的任何错误都缺乏罪恶感和悔恨;对辨别是非有一种特异性的学习无能;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容易背叛同伴和同谋;极度自我中心;冲动、冷酷;对疼痛有高度耐受性。

(选择)2、体型与犯罪行为

(1)德国精神医学学者克雷奇默认为人类的体形有四类,各具性格,并触犯不同的罪行:肥胖型:此种人身材圆厚、多脂肪、手足粗短、性格外向、善与人相处。肥胖型的人不易犯罪,假如犯罪,则大多为欺诈,累犯很少,容易社会化。

瘦长型:此种人身材瘦长、手足长而细、性格内向、喜批评、多愁善感。瘦长型的人多犯盗窃与欺诈罪,累犯之中,瘦长型占大多数。

运动型:此种人健硕强壮、肌肉发达、活力充沛、具有爆发性格。健壮型的人属于暴力财产犯罪与暴力性犯罪的专门犯。

发育异常型:此种人身体发育不正常或有障碍,或有残缺,或为畸形,性格多为内向。异常型的人多犯性犯罪。

(2)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W.H.Sheldon)受克雷奇默的影响,对气质与体型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把人的体型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内胚层型(柔软、丰满、肥胖)—爱社交、贪吃。

中胚层型(肌肉骨骼发达、坚实、体态呈长方形)—爱冒险、竞争性强。

外胚层型(高大、细瘦、体质虚弱)—压抑、内向。

犯罪的生物因素的理论

(简答)艾森克的人格和犯罪理论

艾森克认为犯罪行为是特定环境条件和神经系统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神经生理和人格因素的不同组合会导致不同的犯罪类型。

1、基本观点:遗传因素在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并不是个体天生会犯罪,而是某种独特的中枢神经体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教养的反应,很多其他环境因素会增加既定个体做出某种反社会反应的可能性。

2、艾森克人格的组成成分:能力因子——“G”因子

气质因子:外向性:寻求刺激VS.回避刺激

神经质:紧张不稳定VS.冷静稳定

精神质:强硬VS.温和

(1)外向性:

特点:外向性的人更喜欢采用夸张、强有力的方式犯罪;而内向性的人习惯用那些不那么惹眼的工具。

外向-内向的生物学基础:外向者的人RAS产生皮层兴奋的水平或唤醒水平的效率较低。即其RAS会减弱刺激的影响,减小刺激在到达皮层之前的唤醒强度;内向者的RAS会放大刺激的作用,将皮层唤醒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艾森克理论认为低皮层唤醒水平会解除对中枢神经系统皮层下区域的功能的抑制,因此大多数的犯罪人是外向型的人。

(2)神经质:

特点:高分者应激时持续的高度紧张,甚至低应激条件下也喜怒无常、对小事情神经过敏、容易焦虑、抱怨和各种身体不适;低分者冷静、情绪稳定、举止温和,善于在应激、兴奋和紧急情况下保持理智做出适当的反应。

神经质-稳定性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快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代偿较慢;情绪稳定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低而副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

艾森克认为情绪性高的个体比低的个体更有可能犯罪。情绪化是一种内驱力,将驱动个体采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精神质:

特点:行为上,精神质具有冷酷、残忍、低社会性、非情绪性、漠视危险、仇视他人、行为怪异等特点。

生理学基础:认为此特质和高水平的雄性激素睾丸酮和低水平的单氨氧化酶和神经递质5-HT有关。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是暴力型累犯的一个重要特质。

3、理论证据:罪犯作为一个群体表现出:低皮层唤醒水平、较高的自主唤醒水平和相当的冷酷无情。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外向性和反社会行为之间仅有微弱的联系,精神质和犯罪之间的关系得到中等程度的支持。

精神病态——生物心理因素的一个研究焦点

精神病态定义——精神病态(psychopath):通常用来描述一类在心理、人际和神经生理等方面明显异常的人。精神病态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原发型精神病态:心理、情绪、认知和生物学上明显区别于正常人或普通罪犯。

继发型精神病态:由于严重的情绪问题或内心冲突而做出反社会行为或暴力行为的人。

犯罪型精神病态:指那些具有反复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原发型精神病态。

行为描述(精神病态的行为特征)

Cleckley的理论《心智健全的面具》

1、主要特征:

a)富有魅力的外表

b)高于平均水平的智力

c)病态撒谎

d)不可靠、不负责、不可预测——冲动

e)自私和不能爱人或给予他人付出感情

f)没有内化的道德或伦理辨别力,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的自责和罪恶感

2、语言失语症:精神病态患者:明白言辞的字面意思但不理解背后的真正涵义。语义上和情感上非常的浅薄。

犯罪行为的起源——学习和情境因素

辨别刺激:一套被亚文化或某一群体运用的社会信号。它的作用就是辨别在某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哪些行为将会得到奖励,哪些行为将会遭受惩罚。

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倾向即贬低或者忽视情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并且在解释行为原因的时候更倾向于用人格特质加以说明。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将好的事情归咎到自身的人格特质上,相反,将坏的事情归咎到外部事件和压力上。

去个体化:在人群中或者某一团体中,许多成员丧失了个人身份,迷失了行为的方向,其所作所为不再受自我控制和法律规范的约束。

挫折引发犯罪(挫折与犯罪的关联)

当有机体的行为被阻碍而得不到先前的奖励时,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变的更加激烈和粗暴。而这种行为所导致的唤起反应的降低使得行为本身得到了负性强化。

如果个体对达到目标有非常高的期望,那么在遭受挫折时,个体往往体会到更强烈的紧张。期望越大,情绪反应越强烈。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类行为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我们通过对环境,如观察和倾听我们身边的人进行学习。

1、期望理论:旨在说明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建立在人们对特定行为导致特定结果的类化预期。人们通过类化他们行为结果的期望来适应环境。

2、社会学习理论的模仿方面:个体做出某种行为,都一定受到环境和个体需求的期望影响,需求可能源于外部,也可能源于内部。

3、差异交往—强化理论(源于Sutherland的差异交往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互动而习得越轨或犯罪行为。

Akers的修正观点:

(1)大多数的越轨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习得的。

(2)越轨行为的强度取决于当事人以前采取这一行为时所得到的强化大小、频率以及概率这三者的直接函数。

(3)区分了社会性强化和非社会性强化:认为社会性强化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非社会性强

化。(而大多数的社会性强化都表现为加入群体活动、认同群体规则或符合群体期望的一种象征性或言语性的奖励。非社会性强化:生理因素或物质上的满足)。

(4)越轨行为是重要他人给予的社会性强化物不断发展的结果。这些重要他人往往来自于当事人的同辈群体。

(5)群体-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内化规范-群体成员的行为强化了规范

犯罪与精神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与违法犯罪(作案特征)

1、以偏执和妄想引发的凶杀和伤害案件为多

a)偏执、妄想和幻觉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感到置身于敌意的环境

b)受被迫害妄想和幻觉支配而“自卫”或“先下手”

c)既往的消极情绪体验诱发和强化了患者的偏执、妄想和幻觉

d)伤害对象多为身边接触较多的人,尤其是近亲属

2、动机离奇、目的不明

a)作案行为往往与妄想和幻觉直接相关

b)维逻辑障碍激发出愤怒与敌意

c)遵从幻觉如“命令式幻听”而攻击、伤害他人或自我

d)妄想与幻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3、作案行为的突发性、公开性及凶残冷酷性

a)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激惹性易于导致作案行为的突发性

b)情感倒错产生的作案行为凶残冷酷性

c)爆发性激情反应

d)思维、情感与行为的分裂造成患者的明目张胆作案且行为缺乏制约性

4、作案时缺乏自我保护表现

a)思维、情感与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分离

b)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辨认和调控自身的行为

c)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辨认自身行为与行为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案缺乏预谋,作案时间、空间选择不严密

二、躁狂抑郁症与违法犯罪(作案特征)

1、躁狂引发的严重违法行为较少

a)躁狂发作期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易于滋事而引发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b)男性患者性欲亢进而产生调戏、猥亵或性骚扰行为;女性患者性欲亢进而行为轻佻、放

荡、招致性侵害

c)躁狂发作期症状暴露明显,易于引起注意而受到干预

d)躁狂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保持一定程度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2、抑郁患者的扩大性及间接性自杀

a)严重的情绪低落导致强烈的自杀意念,并因此产生的杀害他人

b)出于怜悯挂念而在自杀前杀死所爱者——“怜悯性杀亲”、“家族性凶杀”。(有时,患者

担心自己死后亲人受苦,会在自杀前先将亲人杀死,称为扩大型自杀)。

c)自杀前的报复性杀人——意图同归于尽

d)缺乏自杀勇气或寻死不成而通过杀害他人以达到死的目的——“曲线自杀”

3、抑郁患者的自我惩罚行为与自诬行为

a)受严重的罪恶感或罪恶妄想驱使

b)不以个人获利为目的的盗窃财物

c)众目睽睽下的纵火、破坏公物等违法行为

d)以达到惩罚目的的自诬行为

4、抑郁患者恶劣情绪下的无动机行为

a)出于偏执、妄想而产生的凶杀

b)不能耐受持续性焦虑而冲动性行凶

c)精神病性抑郁的严重意识障碍、病理性错觉、幻觉导致的危害行为

d)情绪低落、认知功能减退等导致的违法行为

三、精神发育迟滞的犯罪特征(作案特征)

1.动机幼稚、对行为后果无预见

2.团伙作案少、屡犯多——因智能缺陷往往遭犯罪团伙排斥

3.自我保护不周密、作案条件选择不周全

4.易受怂恿教唆

四、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违法犯罪(作案特征)

犯罪动机模糊,带有冲动偶发性:

1.情绪不稳、激惹莽撞而易受外在刺激诱发违法犯罪

2.无羞耻愧疚感,放纵自己受原始本能欲望驱使

3.无计划无预谋——情景性违法犯罪

4.自我中心、随心所欲、无视社会规范道德法纪的生活行为方式

人类的攻击与暴力

了解攻击的定义

敌意性攻击行为:是对愤怒情境的反应,目的在于让受害者遭遇痛苦,伴随强烈而紊乱的情绪体验。

工具性攻击行为:源于竞争或者期望获得他人所拥有的物品或地位,目的常常是为了获得值钱的东西,没有强烈的情绪体现,相对冷静。

*所有的暴力都是攻击的,但不是所有的攻击都是暴力。

攻击行为的分类:反应性和主动性

反应性攻击:“热血的”攻击行为,包括愤怒表达、发脾气、报复性的敌对行动,情绪色彩浓烈。

主动性攻击:威吓、支配、作弄、骂人、强迫等行为,更“冷血”的攻击行为,更多是对酬赏的预期所驱使。

*反应性攻击常与缺乏控制力相联系。

攻击的认知模型

1、攻击习得模型假设:观察学习是攻击习得的重要组成成分,个体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加工策略也同为重要。

2、两种认知模型:认知脚本模型(Rowell Huesmann);敌意归因模型(Kenneth Dodge)。(1)认知脚本模型:社会行为,尤其是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认知脚本。(“在决定哪些脚本被储存在记忆中,哪些脚本被提取和应用,哪些脚本以后将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个体对脚本的恰当性评估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敌意归因模型:具有高度攻击性的儿童常常持有敌意的归因偏差。他们更可能将模糊的行为解释为敌意的和威胁性的。(影响因素:早年家庭虐待。)

人类的攻击与暴力

(选择)攻击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攻击是人口过度拥挤的环境的产物。20世纪60年

代,生态学家John B Calhoun在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进

行“鼠城”实验。(目前整体而言,数据不支持这一观点。)温度温度:特别高和特别低的温度倾向于阻止攻击,而中间水平

倾向于和攻击相关。(倒U曲线,线性关系)

其他环境噪音,空气污染,色情书籍

2、大众传媒的影响:传染效应(盲目模仿效应):一些人倾向于模仿或重复娱乐或新闻媒体中所报道的活动。(波波娃娃的实验)

3、被害者因素:某个具体的攻击行为可能是被害人行为所促发的,被害人的行为对行为升级起到一定的作用。行为升级:由起初的激烈争吵,进而发展为身体上的暴力相向。

4、攻击的生理因素:

a)激素的影响:人类和动物中,攻击性与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如睾丸激素) 的分泌有关。

b)脑病理学和攻击:脑部病变;脑损伤-边缘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脑波。

c)遗传与染色体XYY:XYY男性:身材特高、智力迟滞、异乎寻常的高水平攻击行为

d)癫痫病与暴力:癫痫发作失去自控力的暴力伤害他人行为

家庭暴力

对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进行伤害、胁迫、殴打、强奸和性方面的伤害,或者以其他形式导致对方受伤或死亡的刑事案件。

核心特征:施暴者对力量、控制和权威的滥用

虐待配偶或伴侣、虐待儿童、同胞间暴力、子女对老人的虐待、儿童对父母的暴力

指亲密伴侣(包括配偶、浪漫伙伴、亲人配偶或者亲人浪漫伙伴)做出的对女性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虐待。

中等程度:打耳光,向受害者扔东西

严重程度:殴打,使用武器

心理虐待:过度的控制

1、虐待儿童

a)身体虐待

b)情感虐待

c)情感忽视

d)性虐待

e)忽视儿童

f)儿童失踪和被利用

2、虐待老人

拒绝向老人和未向老人提供生活必需的食物、衣服、居所、个人卫生、医疗、舒适和个人安全,以及其他有义务提供的或者做出承诺的事宜。多数发生在居所内,施虐者多为与老人有亲密关系或情感联系的家庭成员。

虐待老人的形式:身体的、心理的、经济的和受忽视的忽视是最经常被报告的虐待类型,包括不注意、隔离、限制日常生活必需项目如药物、食物和盥洗等。

3、受害人的反应

a)多数伴有恐惧、焦虑和抑郁的困扰,自我责备和无力感

b)一些可能出现生理问题:如头痛、背痛

c)或者患有进食障碍、睡眠紊乱和性传播疾病,性心理障碍的

聚焦刑事杀人犯罪

犯罪画像:描绘罪犯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居住地和人口统计特征的过程。

地理画像:对犯罪场所的地理和空间关系的分析,确定下一个可能的犯罪场所地点。

系类谋杀犯的特点和类型

1、特点:年龄相对较晚才开始杀人生涯,被害人现在主要为儿童

2、主要类型:

a)幻想型

b)任务导向型

c)享乐型

d)权利/支配导向型

e)寻求认可型

f)物质需求型

控制过度和控制不足的犯罪人的攻击特点和人格特点

1、犯罪人的攻击特点:

控制不足的:很少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常常做出暴力行为,侵犯是个体愤怒或不安时的一种习惯性行为反应模式。

过度控制的:可以很好的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严格恪守这一行为准则,即使面对挑衅,当面对过多的失望和挑衅时,可能做出暴力行为,与控制不足的人相比,其后果甚至更严重。

2、犯罪者的超我缺陷

发展不足的超我——使之长期保持幼稚的行为方式或者反社会人格障碍,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父母之爱。

严厉的超我——神经症或者精神病性的犯罪,追求被惩罚。

越轨的超我——少年与犯罪父母关系良好,摄取了父母的犯罪特性。

性犯罪心理

法定强奸:不使用武力,并排除其他性犯罪的情况,指的是和法定年龄以下的女孩发生性关系,不管是否得到她的同意。

工具性性侵犯:

表达性性侵犯:

强奸模式的分类

1、强奸的分类模式

a)移置攻击型:暴力,通过强奸伤害羞辱女性

b)补偿型:证实自己的性力量和控制权

c)性攻击型:伴随暴力和疼痛体验到性唤起

d)冲动型:有机可乘的时候顺势强奸

2、强奸的新分类模式

a)机会型:冲动掠夺性的,高社交能力和低社交能力

b)广泛愤怒型

c)性满足型:虐待-公开或隐蔽;非虐待-高社交或低社交

d)报复型:低社交或高社交能力

儿童性犯罪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1、固着型:把儿童看成是自己性及社交的伴侣,很少与儿童发生性关系,很少使用武力

2、退化型:成人后期伴随自我怀疑和男性气概不足,伴随酗酒、离婚或者失业等

3、剥削型:使用攻击或者暴力,儿童是其性发泄对象,易激惹

4、攻击型:偏好同性别的,为获得刺激,伤害儿童或者残忍的杀害被害者。

经济犯罪、公共秩序犯罪和其他犯罪

兴奋驱动型纵火:渴求刺激、纵火行为或火焰燃烧可以让他们获得满足感

纵火动机:

1、报复、怨恨或嫉妒

2、恣意破坏或恶意捣乱

3、罪行掩饰或转移注意力

4、赢利、保险欺诈

5、恐吓、敲诈、恐怖行动、阴谋破坏

6、纵火癖或其他心理动机

经济犯罪的主要形式的心理特征和作案形式

经济犯罪的主要形式:盗窃、诈骗、抢劫

1、盗窃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

(1)入室行窃

a)通过暴力或非暴力手段,非法进入一个建筑物,意图盗窃或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b)多为年轻男性作案

c)高度强化的工具性行为——谋财

d)同时也有自我满足和成就感的激励

(2)盗窃犯罪的一般特点

地点:多为单位和居民住宅,其次是车船、仓库、码头和商店

犯罪手段:撬窃51.3%为主,顺手牵羊、扒窃、内外勾结、闯窃等

组织方式:两人以上的结伙犯罪占55.9%,个人单独作案占30.3%

(3)商店行窃

犯罪:一般为青春期女孩或女人。

业余和专业的:都是事先预谋、习惯性的,获利的。业余性的可能有轻微的人格障碍或是有家庭问题等。

偷窃癖:个人在不偷窃时有持续增加的压抑感,但是偷窃可能给他们带来愉悦满足感和解脱感。

2、诈骗

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争相的方法,公开地以和平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特点:高智商,公开

犯罪人惯用的手段:

a)假冒身份,利用他人对某些社会角色的崇敬心理,大肆行骗

b)虚构事实,编造谎言,骗取钱财

c)伪造证券,以假乱真,大肆行骗

3、抢劫

(1)、犯罪心理:

对财务保管者或所有者施加强迫或暴力行为,使被害人处于恐惧之中,从其手中抢走或尝试抢走他人看护、照管或控制的有价值财物的行为。

一般特征:

a)年龄:男性,18-25岁居多,25岁以下占80%

b)时间和地点:夏季高发,秋季最低,户外居多

c)被害人:男性青壮年居多,26-35岁最多

人格特征:胆大妄为、冲动鲁莽、性情暴躁、情绪不稳定、攻击性高,多为兴奋性高、外倾型。

(2)、类型:

a)职业抢劫犯——数量最少

b)投机抢劫犯——最常见

c)毒瘾抢劫犯

d)酗酒抢劫案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八大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的五个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的六个基本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群体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生活方式的四大干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影响需求管理的四大主要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残疾补贴、请病假的能力等) 需求管理的策略: 1.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 疾病管理的三个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 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灾难性病伤管理的五大特点: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 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残疾管理的八大目标: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 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心理现象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个体心理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 心理学)等;社会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运用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 5.

6.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7.心理现象是动物适应环境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动物心理发展:单细胞动物(变形虫) 有感应性,没有心理现象。 8.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大脑变成映像,产生了心理,因此,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 物质产品,而是主管映像,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是主观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的反映,支配行为,因此可通过观察分析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9.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同期研究结果有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艾宾浩斯记忆。 10.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科心以前是思辨和总结经验)2.辩证发展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 11.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系统2、调查法:口头(访谈法)或书面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④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6核苷酸代谢

核 苷 酸 一级要求 单选题 1 用 A 嘧啶环的N1 嘌呤环的N1和N7 E 肌酸 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第4位及5位的碳原子和第7位氮原子主要来源于: 15 N 标记谷氨酰胺的酰胺氮喂养鸽子后, 在鸽子体内下列主要哪种化合物中含 15 N ? B GSH C D 嘌呤环的N3和N9 D E 2 A 天冬氨酸 C 谷氨酰胺 E 甘氨酸 B 谷氨酸 D 丙氨酸 3 下列对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A 利用氨基酸、一碳单位和CO 2合成嘌呤环,再与5'-磷酸核糖结合而成 B 利用天冬氨酸、一碳单位、CO 2 和5'-磷酸核糖为原料直接合成 C 嘌呤核苷酸是在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提供磷酸核糖分子的 基础上与氨基酸、CO 2及一碳单位作用逐步形成 D 在氨基甲酰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 E 嘌呤核苷酸是先合成黄嘌呤核苷酸(XMP),再转变为AMP 、GMP 4 AMP 分子中第六位碳原子上的氨基来源于: C A 谷氨酰胺的酰胺基 B 谷氨酸 C E 天冬酰胺的酰胺基 天冬氨酸 D 甘氨酸 E 5 6 人体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 A C E NH3 B D CO 2 黄嘌呤 尿酸 次黄嘌呤 E 下列对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A 先合成嘧啶环,再与PRPP 中 的磷酸核糖相连 B 在PRPP 的基础上,与氨基酸及 CO 2作用逐步合成 C UMP 的合成需要有一碳单位的参加 D 主要是在线粒体内合成 E 需要有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 参加 A D 7 嘧啶环中的第一位N 原子来源于: A 游离的氨 B 谷氨酸 C 谷氨酰胺的酰胺基 E 天冬酰胺的酰胺基 D 天冬氨酸 8 dTMP 的嘧啶环中第五位碳原子上的甲基来源于: A S-腺苷蛋氨酸 C N5-CH3FH4 B N5N10-CH2-FH4 D N10-CHOFH4 E N5N10=CH-FH4 B C 9 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共同原料? A 谷氨酸 D 丙氨酸 B 甘氨酸 C 天冬氨酸 E 天冬酰胺 10 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戒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病理学综合试题重点

病理学综合试题 单项选择: 1、细胞坏死镜下主要形态表现是 A、核浓缩,核膜破裂,胞浆浓缩 B、核溶解,胞浆浓缩,核膜破裂 C、核破裂,胞浆浓缩,胞核破裂 D、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E、核碎裂,胞浆浓缩,核膜破裂 2、电镜下,肝细胞脂肪变的脂滴形成于 A、胞浆基质内 B、线粒体内 C、内质网内 D、高尔基体内 E、溶酶体内 3、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 A、化生 B、机化 C、分化 D、再生 E、增生 4、引起气性坏疽的常见原因是 A、空气进入肌肉并且细菌感染 B、真菌感染 C、伤口合并腐败菌感染 D、由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 E、干性坏疽伴有感染 5、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脂滴其主要成分是 A、脂蛋白

B、类脂 C、胆固醇 D、脂褐素 E、中性脂肪 6、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A、肥大 B、增生 C、萎缩 D、变性 E、化生 7、下列病变哪一项是正确的 A、慢性肝淤血晚期,脂肪变性主要位于肝小叶周围 B、磷中毒时肝脂肪变性主要位于小叶中心 C、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心肌脂肪变性,乳头肌常呈红黄相间 D、贫血时心肌脂肪变呈弥漫分布 E、脂性肾病时,远曲小管上皮脂肪变最明显 8、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脾脏 E、肾脏 9、Ⅲ型梅毒发生的坏死 A、干酪样坏死 B、脂肪坏死 C、坏疽 D、纤维素样坏死 E、液化性坏死

10、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脑、肠 B、肾、肠、脑 C、心、脾、肾 D、脾、心、肺 E、肾、心、肺 11、脂肪栓塞病人死亡原因常见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急性右心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脑出血 E、心肌梗死 12、有关血栓形成,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 B、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C、静脉内多为混合血栓 D、心脏内多为红色血栓 E、毛细血管内多为纤维素血栓 13、一患者主诉心悸气短,两下肢浮肿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肝肋缘下3cm,轻度压痛,AFP正常。患者的肝脏可能出现下列哪一种病变 A、肝细胞癌 B、慢性肝淤血 C、肝脂肪变性 D、慢性肝炎 E、以上都不是 14、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气体栓塞 A、颈部外伤和手术 B、胸部外伤和手术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详细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①动物的心理现象;②儿童的心理现象;③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①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②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认知;(二)需要和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①心理过程和人格;②知、情、意和个性。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人的心理是:①脑的机能;②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①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②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③临床事实的证明;④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①事物的形象;②概念;③体验;④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心理和行为不能划等号,不能说“心理就是行为”,“行为就是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②心理学是社会科学;③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艾宾浩斯:“心理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罗马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 19世纪中叶,心理学成为实证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 德国费希纳于1860年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冯特用内省法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2019教育学考研——311科目笔记整理

2019教育学考研——311科目笔记整理 第一章道德的发展 一,品德的界定 1,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2,道德 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的总和。 3,两者关系 1)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而离不开社会;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社会的发展。 3)品德的发展有赖个体的存亡,但它不研究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自身。 二,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过程 a) 理性化过程(名词解释或填空) 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儿童道德成熟的要点,首先是他道德认识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道德水平最明显的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之中。 b) 社会化过程 形成由“自然我”向“社会我”的转化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道德)到自律(选择或填空题) 2,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定向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定向主义习俗水平 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秩序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具有个人独立判断的标准) 重点实验:两难性实验 四,情操 三种分类方式 1)宗教的情操,道德的情操,认识的情操,审美的情操 2)道德情操,审美情操,理智情操 3)麦独孤的分类:爱的情操,恨的情操,敬的情操 五,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1,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 2,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 3,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 六,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 雷斯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归纳笔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1596822.html, 2006-11-13 23:44:37 来源:绿色生命网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氨基酸: 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 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 ② 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 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 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 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NH-)。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即自由氨基端(N端)与自由羧基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端→C端。 三、肽键平面(肽单位):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及其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称为肽键平面。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1.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α-螺旋:其结构特征为:①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形成右手螺旋;②螺旋每上升一圈是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③ 相邻螺旋圈之间形成许多氢键;④ 侧链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 影响α-螺旋形成的因素主要是:① 存在侧链基团较大的氨基酸残基;② 连续存在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残基;③ 存在脯氨酸残基。 ⑵β-折叠:其结构特征为:① 若干条肽链或肽段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② 所有肽键的C=O和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教育学考试笔记

教育学考试笔记

————————————————————————————————作者:————————————————————————————————日期:

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培养目标:就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它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3、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未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4、现代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人类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的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括抽象,即对教学规律有所认识,从而制定出教学原则。 5、现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6、现代德育:即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其品的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养成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及现代法治等现代社会相契合及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现代德育是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7、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学制作为规则体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之间衔接关系。 8、现代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从而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9、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用以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事是编订各科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10、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生物化学重点笔记(整理版)

教学目标: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重要性和分子组成。 2.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20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重要性质;熟悉肽和活性肽的概念。 3.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及其重要化学键。 4.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5.熟悉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分类 导入:100年前,恩格斯指出“蛋白体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今天人们如何认识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1839年荷兰化学家马尔德(G.J.Mulder)研究了乳和蛋中的清蛋白,并按瑞典化学家Berzelius的提议把提取的物质命名为蛋白质(Protein,源自希腊语,意指“第一重要的”)。德国化学家费希尔(E.Fischer)研究了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在1907年奠立蛋白质化学。英国的鲍林(L.Pauling)在1951年推引出蛋白质的螺旋;桑格(F.Sanger)在1953年测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佩鲁茨(M.F.Perutz)和肯德鲁(J.C.kendrew) 在1960年测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晶体结构。1965年,我国生化学者首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insulin)。 蛋白质是由L-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和一定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大分子。 单细胞的大肠杆菌含有3000多种蛋白质,而人体有10万种以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蛋白质,人体干重的45%是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通过蛋白质的多种功能来实现的。新陈代谢的所有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已发现的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许多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它们的运输由蛋白质来完成。生物的运动、生物体的防御体系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蛋白质工程和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经元素分析,主要有C(50%~55%)、H(6%~7%)、O(19%~24%)、N(13%~19%)、S(0%~4%)。有些蛋白质还含微量的P、Fe、Cu、Zn、Mn、Co、Mo、I等。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因此,可以用定氮法来推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100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在酸、碱或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即蛋白质组成单体或构件分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20种(称编码氨基酸),最先发现的是天门冬氨酸(1806年),最后鉴定的是苏氨酸(1938年)。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有共同的结构特点: 1.氨基连接在α- C上,属于α-氨基酸(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 2.R是側链,除甘氨酸外都含手性C,有D-型和L-型两种立体异构体。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 注意:构型是指分子中各原子的特定空间排布,其变化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旋光性是异构体的光学活性,是使偏振光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的性质,(-)表示左旋,(+)表示右旋。构型与旋光性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R基的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杂环亚氨基酸四类。 2.按R基的极性和在中性溶液的解离状态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极性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四类。 带有非极性R(烃基、甲硫基、吲哚环等,共9种):甘(Gly)、丙(Ala)、缬(Val)、亮(Leu)、异亮(Ile)、苯丙(Phe)、甲硫(Met)、脯(Pro)、色(Trp) 带有不可解离的极性R(羟基、巯基、酰胺基等,共6种):丝(Ser)、苏(Thr)、天胺(Asn)、谷胺(Gln)、酪(Tyr)、半(Cys)带有可解离的极性R基(共5种):天(Asp)、谷(Glu)、赖(Lys)、精(Arg)、组(His),前两个为酸性氨基酸,后三个是碱性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中的胱氨酸是两个半胱氨酸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而成,胶原蛋白中的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凝血酶原中的羧基谷氨酸是蛋白质加工修饰而成。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α-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一般在200 oC以上。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酪氨酸不溶于水)。一般溶解于稀酸或稀碱,

病理学考试重点二问答

问答题: 一,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作用和结局。 概念: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壁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变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组成: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组成。 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陷;机化或包裹坏死细胞,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二,血栓的相关问题。 形成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内皮下的胶原,激活凝血因子Ⅶ和血小板,启动内源凝血过程,同时,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激活外源凝血过程。 ②血流状态改变:血流减慢或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 ③血液凝固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降低所引起。类型:①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室内以及动脉内或静脉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形成延续性血栓头部。 ②混合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③红色血栓:为阻塞性血栓,主要见于静脉。随着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血管腔,使下游局部血流停止导致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延续性血栓尾部,并可沿血流方向即朝向心脏延伸。 ④: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和再通;钙化;脱落。 影响:阻塞血管;栓塞;栓塞;心脏膜病;出血。 三,渗出的意义。 防御作用:稀释和中和毒素;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废物;渗出物中所含的补体和抗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纤维素交织网有利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在炎症后期纤维素网可称为修复的支架;渗出物中有的成分有利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产生。 不利影响:过多的渗出物有压迫和阻塞的作用;纤维素吸收不良反应可发生机体粘膜作用。四,炎症的常见问题。 炎症介质的来源及其主要作用: 炎症介质可来自细胞,也可来自血浆。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有利于炎性渗出,并具有对炎细胞的趋化作用。有的炎症介质还可引起发热、致痛、组织损伤等。 比较急、慢性炎症的病理特点: 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病理特点一般以渗出为主,可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坏死,增生反应较轻;慢性炎症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或一开始即为慢性经过,病程长,病理特点以增生为主,而渗出和变质性变化一般较轻。 常见渗出性炎症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①,浆液性炎症,以大量浆液渗出为特点; ②,纤维蛋白性炎症,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为特点; ③,化脓性炎症,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伴有不同晨读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④,出血性炎症,以大量红细胞漏出为特点。 化脓性炎症的类型,各自的特点: ①,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并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②,蜂窝织炎,为弥漫性化脓性炎,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常发生于疏松的组织内; ③,表面化脓和积脓,前者系粘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脓液向其表面渗出,后者系浆膜腔或空腔器官的化脓性炎,脓液积存子腔内不易排出。 肉芽肿性炎的定义,分类和各自形态特点: 肉芽肿炎症即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常见类型有:①,感染性肉芽肿,,由病原体引起,能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细胞结节。其中巨噬细胞能转化为上皮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②,义务肉芽肿,由各种异物引起,病变以异物为中心形成结节状病灶,即在异物周围形成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异物多核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包绕成结节状病灶。 炎症的生物学意义: 验证过程是损伤和抗损伤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总体上变现出防御为主的反应。机体通过炎性出血和渗出反应,局限和消灭致炎因子、稀释与中和毒素、清除异常物质,并通过增生修复损伤的组织,这些对机体都是有利的。但是致炎因子可引起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大量渗出可压迫邻近器官而影响功能,这些对机体都是不利的。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应采取措施控制炎症反应。 五,良性、恶性肿瘤的区别。 分化程度:恶性肿瘤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良性肿瘤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小。 核分裂象:恶性肿瘤多,可见病理核分裂现象;良性肿瘤少。 生长速度:恶性肿瘤快;良性肿瘤慢。 继发改变:恶性肿瘤出血坏死,溃疡形成;良性肿瘤少见。 转移:恶性肿瘤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 复发:恶性肿瘤易复发;良性肿瘤不复发或少见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恶性肿瘤较大,破坏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的组织出血性坏死,合并感染,恶病质;良性肿瘤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和阻塞。 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①,血脂异常;②,高血压;③,吸烟;④,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⑤,遗传,年 龄,性别,体重,感染等其他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①,脂质因素;②,内皮细胞损伤;③,单核-巨噬细胞作用;④,平滑肌细胞迁移并增殖。动脉粥样硬化大的病变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泡沫细胞积聚内膜下形成脂纹,刺激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纤维斑块,最后,泡沫细胞坏死释放脂质而形成粥样斑块。 七,门脉性肝硬化。 病因和发病机制:①,慢性酒精中毒;②,病毒性肝炎;③,营养缺乏;④,中毒。 病理变化:肉眼:早、中期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稍硬,后期肝体积明显缩小,质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结节周围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条索或间隔所包绕。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中的干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或坏死,再生肝细胞体积大、核大、深染并常出现双核。 临床病理联系: 门脉高压症,原因:肝小叶结构破坏,血管减少,肝窦闭塞,中央静脉玻璃样变及管腔闭塞,导致门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假小叶形成,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压迫小叶下静脉,使其扭曲、闭塞,肝窦内的血液流出受阻;门静脉和肝动脉之间形成异常的吻合支,压力高的肝动脉血液流入肝静脉。 肝功能不全,原因:肝实质细胞长期反复破坏的结果。 八,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病理变化:肉眼弥漫性轻度至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而色较红,固称大红肾。组织学检查,肾小球肿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使毛细血管腔狭窄,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渗出。免疫荧光检查,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电镜检查,基底膜和上皮细胞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淀物。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症。 九,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病理变化:慢性肾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大量肾小球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相应肾小管萎缩消失而功能丧失,少量肾单位代偿性肥大,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显微组织增生,细、小动脉硬化,肉眼观察形成继发性颗粒型固缩肾。 临床变现:慢性肾炎综合症。 十,心肌梗死。 概念: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原因: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类型:根据梗死灶占心室壁厚度将心肌梗死分为两种,区域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病理变化:一般梗死后六小时才能看到肉眼变化;光镜下,梗死灶边缘的心机纤维呈波浪状和肌质不均,坏死灶心肌呈苍白色。8~9小时后呈土黄色;光镜下,心肌纤维呈早期凝固性坏死。24~72小时后,梗死灶呈伴有污点的苍白色,有时充血明显;光镜下,整个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3~7天,梗死灶变软,呈淡黄色或黄褐色,梗死灶外周出现充血出血带;光镜下,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胞浆内出现颗粒及不规则横带(收缩带),在梗死灶周围边带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梗死区开始机化,间质水肿,常见出血。 并发症:心脏破裂,较少见;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急性心包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 十一,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甲型、戊型肝炎多经过粪—口传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经过输血、注射、密切接触传播。 基本病变:①,肝细胞变性坏死变性表现为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坏死变现为嗜酸性坏死、溶解坏死、点状坏死、碎片样坏死、桥接坏死。②,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③,间质反应性增生及肝细胞再生。 临床病理类型: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慢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包括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十二,比较流脑和乙脑。 病原体:流脑,脑膜炎双球菌;乙脑,乙型脑炎病毒。 传播途径:流脑,呼吸道传播;乙脑,蚊虫传播。 流行季节:流脑,冬春;乙脑,夏秋。 病变性质:流脑,化脓性炎;乙脑,变质性炎。 病变特点:流脑,蛛网膜下腔大量灰黄色脓液,脑回、脑沟模糊。镜下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乙脑,主要累计大脑灰质和神经核团。大脑皮质和基底节、视丘最为严重。严重病例受累脑组织可见粟粒大小的软化灶。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灶形成;胶纸细胞增生;血管周围炎细胞袖套状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流脑,高热、头痛、呕吐、颈直强;脑脊液浑浊,大量脓细胞,细菌培养可查到病原体;乙脑,高热、头痛、昏迷;严重时可发生脑疝,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脑脊液透明或微混,细胞数增多。 预后:流脑,绝大多数可治愈。少数严重病例引起死亡。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积水、颅神经麻痹等后遗症;乙脑,大部分病例可治愈。病情重者可发生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颅神经麻痹等后遗症。 十三,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原发性,初次;继发性,再次。 易感人群:原发性,儿童;继发性,成人。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和致敏性:原发性,无;继发性,有。 病变起始部位:原发性,上叶肺下部,下叶肺上部,近肺膜处;继发性,肺尖部。 病理特征:原发性,原发综合症;继发性,病变复杂、新旧病灶交替,较局限。 主要病变特点:原发性,以渗出、坏死为主;继发性,以增生、坏死为主。 主要传播途径:原发性,淋巴道或血道为主;继发性,支气管播散至肺内为主。 病程:原发性,短(急性经过),大多自愈;继发性,长(慢性过程),需治疗。 十四,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 病原菌:大叶性肺炎,肺炎球菌;小叶性肺炎,多种细菌,常见毒力弱的肺炎球菌。 发病年龄:大叶性肺炎,青壮年;小叶性肺炎,小儿,老人,体弱久病卧床者。 炎症特点:大叶性肺炎,急性纤维蛋白性炎症;小叶性肺炎,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变范围:大叶性肺炎,一般发生在单肺侧,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小叶性肺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小叶性病灶,大小不一,病变多发,散在两肺。 结局:大叶性肺炎,绝大多数痊愈;小叶性肺炎,多数痊愈,少数体弱者预后差,常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十五,比较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 炎症性质:肾小球肾炎,变态反应性;肾盂肾炎,化脓性。 病因:肾小球肾炎,多种抗原;肾盂肾炎,细菌。 发病机制:肾小球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肾盂肾炎,上行性感染为主,也可下行性感染。 病变特点: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肾小球损伤,双肾同时受累;肾盂肾炎,肾盂肾间质化脓,双侧肾脏不对称性病变。 临床变现: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症、肾病综合症、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症、慢性肾炎综合症;肾盂肾炎,高烧、寒战、腰痛、脓尿、蛋白尿、菌尿、血尿。 结局:肾小球肾炎,治愈或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功能不全;肾盂肾炎,治愈或转为慢性肾盂肾炎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 十六,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归。 基本病变:①,渗出为主的病变表现为浆液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渗出的细胞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②,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诊断特征的结核结节。类上皮细胞、朗罕巨细胞围绕中央的干酪样坏死,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③,变质为主的病变病灶呈淡黄色、易碎的干酪样坏死。以上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 转归:转向愈合: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转向恶化:浸润进展;溶解播散。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1908 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学科母体:社会学和心理学(还有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F.H. 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 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主张实验研究方法。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 :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和情境的函数。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以来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 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群体层面: 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 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 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 (性恶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08 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诞生。 1. 时间: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3. 要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 时间:20 世纪20 年代开始 2. 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 要点:(1)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