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春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长春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3.理解运用类比说理、设喻说理来表明见解巧妙的讽谏艺术

4.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类比说理、设喻说理来表明见解巧妙的讽谏艺术

2.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点击积累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14590322.html,

⑴魏征给唐太宗提意见,受到唐太宗的尊敬。

⑵爱国诗人屈原向楚怀王进忠言,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但被奸臣妒恨,最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成为千古奇冤。21·世纪*教育网

⑶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就下令将其剖腹挖心,葬送了他的性命。

⑷伍子胥,他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却遭到拒绝,最后引剑自刎。临终前他悲愤地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亲眼观看越王勾践东山再起,来攻打吴国。【来源:21cnj*y.co*m】

⑸《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直言相谏,蒙受宫刑之辱

这些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取得良好效果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到的。2-1-c-n-j-y

二、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这是个兼语结构。

三、资料助读

1.简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人物栩栩如生《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21教育网

2.简介邹忌

齐国的谋臣,历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3.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 背景简介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