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课 第二框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第九课 第二框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第九课 第二框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第九课第二框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习目标

1.识记: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运用: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1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习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习题 1.早就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爱情等都是0,健康是1,没有了1,全是0,有了健康,则是1 000 000……才能丰盛无限。由此可见 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关键部分功能不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D.人的事业、爱情不重要 2.我国目前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这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B.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只是短期存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3.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15时,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 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 609万人。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 D.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4.(2010江苏南通通州区回归课本)在2010年央视3?15晚会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司长刘俊臣发布食品安全8项监管制度。食品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主要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C.实践决定认识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导学案.doc

张甸中学高二政治导学案(必修) 课题: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编制:孙威审核:鲍德喜 【学习要求】 【知识梳理】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区别 (1)含义不同 主要矛盾一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一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1主要矛盾处于地位,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1次要矛盾处于地位,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不起作用。 2、联系 (1)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抓住o B.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区别 (1)含义不同 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一处于地位,起着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一一处于地位,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1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地位,起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决定的。 %1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地位,不起作用。 2、联系 (1)二者相互依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又要分清。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

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的认识方法。重点是中 的重点,两点是有的两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和。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依据——O 2、含义一一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找出解决矛盾的 方法。 3、地位一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4、意义: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o L知识归纳】 判断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1.从外延看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从内涵看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3.从作用看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如攻打锦州,处理中美关系,经济为中心。(怎样做) 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网络的利弊,一国两制。(认识、态度) 4.方法论意义 主次矛盾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矛盾主次方面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5.可以用来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实质”、“总体上” 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6.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 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后练习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说明()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2.“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时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分析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 B.做工作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C.办事情既要着眼于整体,又不能忽视局部 D.搞建设既要抓物质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

3.下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4.据信息产业部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4亿户,普及率达到每百人部手机;同时,消费者关于手机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在逐年上升。尽管当前手机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在逐年上升,但是却很少有人把它拒之于生活之外,这是因为() A.办事情应善于抓主要矛盾 B.看问题应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C.做工作应立足客观实际

D.对事物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2013年,从进出口形势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总体环境继续好转。但也应看到,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曲折,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外贸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不会改变我国外贸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态势。上述论断体现()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B.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C.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7.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溶化。它使劲抱怨炉火:“瞧,你待我多么无情!你使这些东西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这只怨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这则寓言反映了() A.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B.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事物外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质 8.十八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①意识促进社会发展②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本质和主流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孙平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导学过程] 一、自我学习 1、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目,回答如下问题: (1)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 (2)哪个地方最先进行改革? (3)改革采取了怎样的形式?取得怎样的效果? 2、学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目,结合《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学习“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目,回答如下问题: 1、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重点。 2、总结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方面内容:(不要照抄课本内容)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时间、措施: 二、小组讨论 1、有人说我国当今的开放,允许国外资本的投资,实际上是导致了外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侵略,你是否同意此观点? 2、议一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生产都大大发展了,为什么?(提示:可以从管理体制改变、生产经营权转换、分配形式变化、科技进步等方面讨论) 三、自我总结 四、自我检测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a“文革”结束之初b中国共产党“八大”之后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d经济特区建立之后 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最全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精华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必默知识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二、知识梳理: 1、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的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 2、矛盾着的双方在力量上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地位, 起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叫做 矛盾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的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又,并在一定条件下。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 系原理的共同的方法论要求 (1)两点论:①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又要看到; ②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又要看到。(2)重点论:①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 ②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要抓住。 (3)二者是紧密相联的,两点论是的两点论,而不是;重点论是中的重点,而不是。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 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和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得灵魂; (2)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的基础,也是的关键。 三、想一想: (1)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是什么?

文化生活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班级姓名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辨别科学与非科学现象,自觉树立科学精神。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升华我们的道德境界。 3.价值目标: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 (一)阅读P100-101页,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人心凝聚,,各项事业就会。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阅读P101-102页,理解如何建设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的教育。 (1)地位:教育是和的基石。 (2)要求:①要坚持教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坚持教育为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③把作为教育的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1)地位:科学技术是。 (2)要求:①大力加强科学建设;②普及,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③坚持和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 (1)具体措施:深化,解放和发展。 ①大力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___________,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__________产业。 (2)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努力为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充分涌流,开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阅读102-103页,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对青年的要求 1.创建活动具有实践性 (1)主体: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 (2)措施: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活动,完善社会体系。 (3)目的: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4)形式: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创造了__________的形式。 2.对当代青年的要求 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_______。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制作人:谭卫红 一、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研习教材重难点 (一)主干知识梳理 (二)重难疑点探究 1、结合唐诗、宋词和元曲理解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唐诗:唐代经济的全面繁荣以及科举考试的实行,大大推动了诗歌的发展。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明开化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日渐平实浅近,讽喻诗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社会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社会状况;晚唐时诗风凝重抑郁,多为感时伤世之作,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败,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社会状况。宋词:宋词能取代诗歌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多有

关。词能吟能唱更加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盛世下城市的多彩生活。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体现了士人们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元曲:宋代时,散曲兴起,到元代时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科举考试也被废止,汉族文人没有出路,就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2、唐诗的特点。 (1)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诗48 900多首。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2)作者广泛。上有帝王将相,下有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有老人,下有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人(明人统计)。 (3)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 (4)体制齐备。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楚辞体也有人写作,有些诗孕育着词的体裁。 (5)艺术成就辉煌。唐诗创造了很多完美的艺术手法,而且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如同百花盛开,异彩纷呈。 3、明清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1)在艺术结构上,明清小说借鉴并发展了古代史书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如历史演义小说基本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结构体制,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记述一段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人物;英雄传奇小说,以某一英雄人物或某一英雄群体的事迹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在语言风格上,明清小说把文言、白话等传统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语言溶于一炉,形成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3)在表现方法上,明清小说具有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点。在强调写实的同时,明清小说家也使用艺术虚构,甚至以虚构为小说艺术创作的准则。 (4)在形象塑造上,明清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包括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在塑造方法上表现出与西方古典小说不同的民族特色。 三、探究解题新思路 例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研析:汉赋、唐诗、宋词的表达形式相对高深,而小说的表达形式则渐趋通俗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渐平民化的趋势。答案(A) 例2: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为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如图),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 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 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研析:“诗仙”指李白。郭沫若赞扬的是杜甫。答案(D)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有答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导学案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五、课后反思 【答案】

2019-2020学年[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导学案+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老王 【学习目标】 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探究本文线索分明、顺序清晰的写法 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爱心、同情心。 【学习重点】 1、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线索分明、条理清晰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老王》写于1984年。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出了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同时,作者提示我们: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2. 走近作者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3.相关资料 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那荒唐动乱的年代,人性被抹杀殆尽,但老王和作者身上所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却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愧怍.()攥.()着滞.()笨 伛.()偻骷髅 ..()()眼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荒pì()取dì() huánɡ()恐 tā()败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 老实: (2)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老实: 4.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1)①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和大鸡蛋 (2)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合作探究】 5.“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表达了什么意义? 6.老王像僵尸的这段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7.老王送我们香油和鸡蛋,我为什么“强笑”? 8.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9.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复习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定位】 框题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识记理解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次矛盾 的含义 2.矛盾主次 方面的含义 3.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含 义 1.主次矛 盾的关系 2.矛盾主 次方面的关 系 3.为什么 要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 析 1.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主要方面的 关系 2.两点论和重 点论的统一 1.用对立统一的 观点看问题,学会对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 分析 2.应特别注意逐 步提高学生适应时 代发展、社会进步和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 力 学会用对立统 一的观点看待人和 事,引导学生逐步 学会用对立统一的 观点看问题既是一 个思维方法问题, 也是一个道德问 题、觉悟问题 【课前预习填空】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相互,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关系 (3)在一个矛盾中,其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处于地位,起着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决定。处于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又相互,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和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课堂学习重点】 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存在的领域不同。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于客观事物的每一矛盾中。 ②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地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③各自的对立面不同。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与许多次要矛盾相对立而存在。以各种次要矛盾为自己的对立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客观事物的每个矛盾体中,与次要方面相比较而存在,以矛盾的次要方面为自己的对立面。 ④识别的方法不同。主次矛盾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一般材料中有“中心”、“关键”、“重点”、“主题”、“主线”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来分析。例如,“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一般材料中有“抓本质”、“抓主流”、“看形势”、“识大局”、“辨方向”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要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来分析。例如,“我国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就是从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角度来讲的。 ⑤定义不同。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客观事物的矛盾双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2)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联系表现在: ①它们是属于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二者在自己的矛盾体中居支配地位,都决定着事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全面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首先在情景创设中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知识,使学生透过历史史实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重要性以及学会活学活用矛盾特殊性是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时,一要注意把握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二要明确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属于矛盾分析法。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要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地位、重要意义,并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加以区分,认清二者的关系。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原理;能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并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能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并能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①辨证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①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的价值②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正确评价人和事。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夺取锦州,封闭东北国民党军。第二阶段会战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攻占沈阳,解放全东北。 设计问题:(1)回顾历史知识,谈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为何把三大战役的第一战放在东北? (2)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首先攻打最难攻克的锦州? (3)在攻克锦州前后辽西的地位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提示:(1)东北战场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军占绝对优势,并且东北是我党最大最稳定的根据地,同时东北背靠苏联,所以从全局上讲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先打最有把握之仗,这体现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不平衡的,是有主次之分的。 (2)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这是夺取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使敌人无法逃往关内,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顺利地消灭敌人。其哲学依据也是复杂事物中,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3)在攻克锦州前辽西处在次要位置,但当攻克锦州后辽西就成为了第二阶段的关键和重点,从哲学上讲就是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9课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9课导学案 Lesson 9 How many horses can you see?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学习元音音标/?u/ /au/ 和辅音音标//,能拼读含这些音标的单词。 2、能听懂、会说、会认读以下单词: house, horse, beside, six,cow,eleven,twelve,thirteen, fifteen,并能根据中文拼写出英文。 3、能听、说、认以下单词: over, goat,不要求书写。 4、能听懂、会说以下句子: How many cows can you see? I can see eleven cows. Not thirteen, but fifteen. 并能用来进行会话。 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 A.自由对话: 叫若干名学生站起来,用以前学过的交际用语自由对话。 B.复习前几课所学音标: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含这些音的单词的音标,让学生拼读。 C.复习含/?u/ /au/ 和//音的单词: 教师出示下列单词,让学生读一读: go, no, so, home, nose, close, old, cold, now, brown,three和 thank 等。 1 / 5

二、导入新课 A.学习音标/?u/ /au/ 和//。 o, oa ow, ou th / ?u / / au / // B. 注音标、读单词: Listen, point and read. -o-, -oa- / ?u / -ow-, -ou-/ ?: / -th-// nose/n?uz/ cow /kau/ three/ri:/ coat/k?ut/ house/haus/ teeth/ti: / 三、操练 A. 操练音标: 教师出示一些音标让学生读。 B. 辨音练习。 C. 对照朗读: 将单词与音标对照,朗读下列单词: hope sold thank now hole told thing how hose snow down smoke know think 四、 根据音标拼读生词。 五、家庭作业做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A.听写单词: 教师读下列音标,让学生听音写出单词及其词义。 B.朗读音标: 朗读含/?u/ /au/ 和//音的单词的音标。 二、导入新课 A.学习生词: 在黑板上写上生词并在后面注上词义,逐个领读几遍,然后将 中文词义擦掉,再让学生朗读并说出词义。

文化生活第九课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重点、难点】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自主学习】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历程 (1)求索目标: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历史结论:奉行“”论或“”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3)重振标志: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4)新民主主义文化:①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②主线:。③主体:。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基本内涵:①指导思想:。②根本目标:培育有理想、、有文化、的公民。③时代要求:面向、面向、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④本质特征:文化。(2)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和。 ▲特别提醒:“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实际上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的两种具体表现。前者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而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后者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和新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什么 (1)灵魂:指导思想。(2)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4)基础:。 2.为什么 (1)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2)必要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怎么办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鼓舞斗志;用引领风尚。 ▲特别提醒:文化多样性并非指指导思想“多元化”。由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即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建

第九课《走近国际社会》导学案

第九课《走近国际社会》导学案 【重点难点】:学生能够区分主权国家的四个权利、理清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一、基础感知: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主权国家 地位:当代国际社会_____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类型:按国家性质划分,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等; 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_____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_____和_____。 基本权利:_____权、平等权、_____权、_____权等 基本义务:不_____别国,不_____他国内政,以________解决国际争端等 (2)国际组织 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_____的和________的,有_____的和_____的 作用: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_____与_____;_____国际政治、经济关系;_____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_____;等 最大国际组织:联合国 性质:最具代表性的_______和_______的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国际______________和促进国际______________。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_____,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_____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_____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_____协作,________任何国家的内政 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________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_______和安理会__________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_____和_____,支持按______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_____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裁剪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含义: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与_____之间的关系。 内容: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形式:复杂多样的,_____、合作与_____是其基本形式 决定因素: (1)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2)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__________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来源:学科网ZXXK] (3)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国家间的_____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_____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_____。 实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九课主要学习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并在第九课第一框的学习中基本掌握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但在这一框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却没有突出强调,而把其放在了第二框予以展开说明,因此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和深化,着重讲方法论。作为对前一节课的承接和延伸,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延续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确定依据】之所以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教学重点是因为这两个方法论要求是矛盾分析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无论是作为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还是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方法在学生实践生活中的指导作用都是不可轻视的;而将“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作为教学难点是因为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在理论应用时经常将两者混淆,导致做题时出现很多失误。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3)、运用:运用所学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又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学会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学会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2、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①合作探究法②多媒体教学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