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课堂教学是由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处在发展中的学生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三要素构成的三维立体的结构系统。只有课堂教学中的这些要素积极协调地运转起来,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序、可控、优化,并以整体的意识统一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方能达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使受教育者在欢悦、和谐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培养全面的数学素质。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和爱好是一个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倾向性。当学生情绪高昂时,就会有良好的情趣去学习他所乐意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据我多年来的中学数学教学,深感到素质教育观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如“满堂灌”等陈旧教学方法,只有确实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关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把“自学指导.分组讨论,讲评点拨,练习巩固”这四个环节贯穿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种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一、指导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如何着力培养学生自学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呢?首先要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教育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在知识的教授之中又渗入思想教育

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指导学生自学时要给学生创设富有开动脑筋的,带有“趣、奇、新、疑”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写在小黑板上或投影仪投在荧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阅读教材、重点难点要精读);划(钻研课文内容,进行圈批、点做出各种标记和批注);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比(联系新旧内容,进行对比识记);想(边读边填写在质疑卡上);做(完成教师布置的应知应会练习题)等六个步骤进行练习自学。在此期间,授课教师巡回于课堂,做好自学进度的宏观凋控,细心观察学生的反映,深入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把握学生的自学进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需要在自学中(约十分钟)解决的带共性的问题,适时地做统一的指点启导,进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思考,促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从各个角度进一步探索分析问题,激起他们的求异动机。对个别学生(特别是差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另开火灶,指点迷津,清除自学中的阻碍,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最后了解学情,收集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作为确定或修正“分组讨论”设计中的焦点参照,加强讨论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形式中蕴含着集体意识,因此,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让个体在集体发展中互教互学,互相交流的教学环境,

不仅对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现场暴露出学生知识的缺漏,为教师讲评点拨寻找着力点。

如何开展分组讨论呢?实践中我们将全班学生按座位顺序每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每讲授一节课时,学生自学之后,教师随后将修正过的讨论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展开讨论(约十分钟),教师根据掌握的每个学生的学情,也可参加一两个小组的讨论(特别是差生所在小组),这时差生和优生的思维都很活跃,都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显示自己的独到见解,首先让差生解答,为他们提供出头露面的机会,创设获得成功的条件,根据情况教师进行适度的表扬,使他们尝到自学的甜头,帮助他们抛下因学习不好“低人一等,怕人笑话,不敢发言”的思想包袱,让差生也感到我也和其它同学一样能够学好数学,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多数同学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时,需教师提示点拨,多数同学茅塞顿开,心通意达,并让优生解答,发挥优生“快速反应”的优势。这样差生和优生在小组讨论中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发现,达到了学人之长,避人之短,扬之专长,补己之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起到了分层优化,帮差育优的作用。

三、讲评点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过自学指导,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对所学的问题绝大部分已经得到解决,但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迫切希望教师的点评,仍对某一问题“迷糊”的,渴望尽快释疑解难,拨正指航;一路顺风的也希望订正答案,受到评价;与众不同独到探索的,更盼望验正猜想,明确结论,以使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或享受到通过自身劳动得出果实的快乐,这时教师的讲解决不能按图索骥,面面俱到,平铺直叙,絮叨不休,而必须是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精心阅读,对重点难点和理解要达到瓜熟蒂落的程度。对一些题的多种解法或证法,要做到信手拈来,胸有成竹,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也有个基本估计。在自学指导,分组讨论中要及时集收反馈信息,了解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解决的好,哪些问题解决的不好;哪些问题解决的繁琐或不完整或有遗漏;哪些问题有多种解法或有新的创见。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教学目标,着眼于重点和难点,以激发学生再次积极思维为出发点以学生思维为升华,深化为归宿,进行精讲和略讲。略讲——学生已经清楚的,点到为止。一掠而过;精讲——对疑惑不解,错漏不全之处,重点、难点之处,以缩减到画龙点眼式的精碎语句,进行驱雾、拨正、指航,使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对个别学生有创见的,让其登台讲

解,教师相机点化,使学生在思维的起点、内释、层次、通道、指向上有更多的自由想象的空间,从而对重点有新的创见。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讲解,虽然语句不多,时间不长(约15分钟),但掷地有声,它犹如旱地的禾苗得到了喜雨,点点滴滴注入了心中。

四、练习巩固——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通过自学指导、小组讨论、讲评点拨这样几个环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初步经历了一个从了解识记到分析应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算的准确性、敏锐性、判断性、灵活性,还需当堂练习(约十分钟)。当堂练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追溯引申,类比联想,开拓发散,形成知识“链”。二是限时完成课堂练习题,使他们在练习中反刍难点,领会重点,学会运用,提高解题效率,做到课内训练扎实,课外少布置或不布置作业,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