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

一、单元概述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本单元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觅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定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觅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定产生了新物质的根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本单元包括8课:第1课主要显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具体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进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点。第36课具体先容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和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定、寻觅证据、得出结论的进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点:产生了新的物质。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先容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利用,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实在不要求学生学生把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天生的具体新物质。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动身,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是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觅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定,从而到达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熟悉的。

3.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5.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6.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很多题目。

(二)进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取得结果。

2.学习通过假定---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惟方式,自己设计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3.经历简单的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进程,培养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

4.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5.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况总结,逐渐构成科学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悉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熟悉的。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四周事物的爱好和好奇心。

3.熟悉到浏览、搜集更多的相干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熟悉,修正、完善原本的熟悉是必要的。

4.培养以证听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5.体会科学的思惟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事物的本质。

6.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7.知道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更多的证据。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2019年3月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3分)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和,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 3、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和。这些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 4、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是变化。 5、木炭燃烧时会发光发热是变化。 6、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填快或慢)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铁生锈是一种( )变化。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和化学变化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4、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蒸气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变质 B、水蒸发 C、酒精燃烧 6、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7、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B、玻璃破碎 C、火柴梗被折断 8、硫酸铜溶液不能用( )盛装。 A、玻璃容器 B、铁制容器 C、铜制容器 9、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10、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 10分) 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2、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5、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 7、铁锈很脆,一砸就碎。() 8、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种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9、小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它能在水中溶解。 ( ) 10、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 四、连线题。下列变化与变化种类和伴随的现象连起来?(每线1分,共4分) 在米饭上滴碘酒 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颜色变化 物理变化铁钉放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气体 水变成水蒸气 五、读图题:(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

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五年级科学三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4.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5.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6.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7.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8.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9.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2.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 3.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4.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5.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2. 认同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会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观点。 三、单元教学材料 风景照片、中国和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小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石膏粉、豌豆种子、小碗或盘子,塑料瓶、碎砖块;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牙签、放大镜、去掉上半部的饮料瓶;小铲子、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盖的土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大盘子、建造家园房屋的材料。 四、课时安排(10课时) 地球表面的地形1课时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课时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课时土壤中有什么1课时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课时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课 时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1课时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考试1课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在科学课上,同学们制作了下面三种形状的“桥”,其中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A.B. C. 2 . 同样高度的框架结构塔与实心塔相比,抗风能力()。 A.框架结构塔强B.实心塔强C.一样强 3 . 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4 . 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部分进行加热物体。 A.外焰B.内焰C.焰心 5 . 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A.△B.□C.◇D.Ⅱ 6 . 在城市道路常见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7 . 把同样的三张纸折成“L”“U”“W”形,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A.“L”形B.“U”形C.“W”形 8 . 洗衣机滚筒旋转时容易晃动,为了保持稳定,其内部要固定一个重物,这重物应固定在洗衣机的()。 A.下部B.中部 C . 上 部 9 . 下列物体中利用到圆顶形原理的是(). A.滑轮B.安全帽C.连拱桥 10 . 桥面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跨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大 B.跨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大 C.跨度大小与抗弯曲能力无关 二、填空题 11 . 三角形支架最______、________、所用的材料也最少。 12 . 建筑物中(______)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______)形和四边形。 13 . 塑料瓶的上部是(______),中部瓶身是(______),底部一般向内凹进去,类似(_____)。 14 . 食物被________运输到胃里,在________里被进一步________和________的,在________被吸收。然后转入________中,食物在大肠吸收少量的________然后排出体外。 15 . 遇到凹凸路面时,握住车把的双手之间的距离尽可能_________(填“远”或“近)些,自行车龙头方向也容易把握。 16 . 给你一张纸,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增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 17 . 用长方体横梁建房时,横梁都是________放的。因为这样放可以提高横梁的________。 18 . 增加(_______)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________)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 三、判断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去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 ________ 的材料(柱子)和 _______ 的材料(横梁)支撑 住的。它们受压时, ______ 比 _____ 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 ___________ 抗弯曲能 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拱形可以向 ______ 和向 ______ 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3、根据建造桥的材料来分, 有 _______ 桥、 ______ 桥、 ______ 桥;从桥梁结构的不同; 从桥梁结构的不同情况来分,有 ________ 桥和 ______ 桥。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 ____________ 的特点,而且 _____________ 。 5、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 ______ ,可以很好地 ______ ;_拱形 ____ 的 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 ______ ;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_______ , 足拱可以更好地 ___________ 。 6、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_________ 。 7、我们在生活中到处用到空心管,这是因为空心管不但 ________ 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 以输送 _____ 和 ____ 。 8、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9、为了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10、不同形状的横梁是通过减少了材料的 _______ 但却增加了材料的 ______ 。 11、我们知道圆顶形的建筑物比较坚固, 如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也知道了框架 结构的高塔比较结实不易变形,如 ________________ 。用不同结构造的大桥更为牢固,如 o 、单项选择题。 4、设计建造各种桥梁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 、桥能承重,不能弯曲 B 、选合适的形状和结构 C 、材料的性质 D 、美观 5、( )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它比任何形 状都更坚固。 精选范本 ,供参考! 1、改变材料的( ),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 、颜色 B 、亮度 C 、硬度 2、 ( ) 是最基本的框架,( )具有稳定性。 A 、 正方体框 B 、长方体框架 C 、三角形框架 D 、四边形框架 3、 ( ) 的物体稳定性好。 A 、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B 、上小下大 C 、 上重下轻 D 、 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D 、形状 A 、圆顶形 B 、三角形 C 、拱形 D 、球形 6、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 A 向上 B 、向下 C 7、 赵州桥的形状属于( )。 )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向左 D 、向右 、拉索桥 D 、吊桥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制定人:汤竞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城北小学六上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六(2)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和横放的支撑住的。它们受 压时,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这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增加或改变等 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 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和向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5.圆顶形可以看成的组合,它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的 力。 6.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比如,人体的头骨、、等部 位有拱形结构的保护。 7.高塔不易倒的特点是:、、等。 8.建筑物中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形 和四边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2.用两张纸搭一座“平桥”一定比用一张纸搭的“平桥”承受的压力要大。……() 3.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和轻重都相同的桥梁,如果跨度相同,拱桥和平桥的承重能 力也一样。………………………………………………………………………() 4.三角形框架比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6.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7.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8.纸的厚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弯曲能力也增强一倍。……………………………() 9.增加纸片的宽度比增加纸片的厚度更能增大纸片的抗弯曲能力。………() 10.葱管状的叶子,使它既结实又轻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2.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形 3.铁路上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 A、便于安装 B、美观 C、增加抗弯曲能力又节省钢材 4.下列不易变形的框架是()。 A、B、C、D、 5.下列物体中利用到圆顶形原理的是()。 A、汽车方向盘 B、安全帽 C、铁塔 6.下列三种形状中,()是增强抗弯曲能力最弱的。 A、 B、 C、 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立着放 C、斜着放 8.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9.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的结构是()。 A、拱桥 B、石板桥 C、钢索桥 10.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A B C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3、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6、(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个特性能够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8、(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无色无味,能让点燃的火柴熄灭,比空气重 9、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0、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相关。11、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2、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3、(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能够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4、(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世界是()构成的,物质总是在持续地(),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2、物质的变化能够划分为()和()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3、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随后发生了()。 4、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 5、淀粉与()会发生()反应而改变颜色。利用这个特性能够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7、化学变化会伴随常见的四种现象:()、()、()()。 8、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铁钉浸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能看到溶液的颜色(),铁钉上有()。 9、铁生锈是()和()的共同作用。 1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很多多的 (),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 11、因为()、()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 量的(),使空气中的()含量持续增加,导致()、()、()。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习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我们居住的星球”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大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视野,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地球上的一天”“地面形态的变化”“四季中的变化”等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钢索桥是由钢缆、()和()组成。可以分为()和()两种形式。2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和()传递承受的压力。()和()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具有(),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的构造叫做()。 4、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的压力和()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5、跨越长江的()大桥,跨度达1385米,是大跨度的钢索桥。 6、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7、横梁的抗弯曲的能力与它的()和()有关系,增加()比增加()更有效。改变()也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8、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 9、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所以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抵消拱向外的(),减少了()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方便通行。 11、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 ( )、( )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12、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 )、( )等。 13、( )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4、一张纸,通过( )、( )等方法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15、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收到压力时会产生( ),如果能抵住拱形的( ),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二、判断题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乒乓球不具有拱形的特点。() 3、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5、桥的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6、柱子比横梁容易弯曲和断裂。() 7、圆弧形、圆顶形、球形等建筑物体,不具有拱形承重的特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

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题号一二三四成绩 得分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B )将一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 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桌面上 C、将半瓶矿泉水倒放在桌面上 D、将一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 2、( B )安全帽做成拱形是因为 A、美观 B、承受很大的冲击力 C、减轻帽子自身的重量 D、节省材料 3、( A )瓦楞纸常被做成纸箱包装物品,这样做是为了 A、增强抵抗弯曲的能力 B、节省原料 C、为了美观 D、减轻箱自身的重量 4、(D)巴黎铁塔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三角形框架结构 D.以上都是 5、(C)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 B、纸的厚度 C、纸的宽度 D、纸的长短 E、单个垫圈的轻重 6、(B)在房屋和桥梁等建筑中,横梁都是 A、横着放的 B、立着放的 C、随便放的 D、不知道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X)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锅的容量大些。 2、(√)葱管状的叶子,有拱形结构,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3、(X)只要能抵住拱的外推力,拱的承载能力是无限的。 4、(√)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5、(√)材料的厚度和宽度相比,厚度更多地影响着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6、(√)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是与鸡蛋壳的形状有关。 三、填空(每小题2分,共4分) 1、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拱形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拱形__。 2、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梁桥 、 索桥 等。 四、实验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材料的厚度 与抗弯曲能力的大 小关系的(1分)(1)此实验必须 控制 相同的量有:材料的宽度、垫圈个体的重量(写出2个即可)(1分) (2)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的厚度越大,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就越大 (2分) 2、将4个鸡蛋的蛋壳中间圈上一条宽胶带,然后用剪刀修剪出4个比较整齐的蛋壳,每个蛋壳约为愿鸡蛋的一半大。把4个蛋 壳摆在桌上,形成一个正方形,圆顶都朝上 把玻璃杯轻轻地放在蛋壳上,慢慢小杯子中倒水,直到蛋壳碎了 为止,你会发现,蛋壳可以支撑令人惊讶的重量。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步骤三中的现象。(4分) 答:每个蛋壳的形状近似于圆顶形,各个面都是拱形,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四个蛋壳摆在一起,就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材料厚度1倍厚度2倍厚度3倍厚度4倍厚度承受的垫圈个数 2个 5个 9个 15个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但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弱,需培养和磨练。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在家过于娇惯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原因,有些探究活动因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无法展开,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探究习惯需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

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两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3、学会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价值观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5、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表达的见解。 6、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比如,在《做酸奶》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火山和地震》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最新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在不断地发 生变化的。 2.我们吃米饭或馒头的时候,细细咀嚼后会感到有些甜味,这是 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要检验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在米饭 或馒头上滴几滴,如果,就说明米饭或馒头中含有这种物质。 3.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和产 生沉淀物。 5.硫酸铜溶液是色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色的物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属于 变化。 二、判断题。 1.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 ) 2.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 ) 4.小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它能在水中溶解。 ( ) 5.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铁生锈需要很长的时间。 ( ) 6.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2.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蒸气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变质 B.水蒸发 C.酒精燃烧 4.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B.玻璃破碎 C.火柴梗被折断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 B.产生大量气泡 C.溶液的颜色变浅 6.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7.用白醋在白纸上写字,干后纸上无明显痕迹,再把红萝卜皮浸出的液体喷在白纸上,可见字迹。这个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确定 8.硫酸铜溶液不能用( )盛装。 A.玻璃容器 B.铁制容器 C.铜制容器 9.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人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 C.在铁钉上刷油漆 10.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法确定 四、连线题。 将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主要伴随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在面包上滴碘酒 物理变化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光、发热 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铁钉生锈产生气体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颜色改变 水变成水蒸气 五、读图题。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的底部放入一勺小苏打,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烧杯内,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白醋(白醋不会迸溅到蜡烛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六、简答题。 1.小明看到电视里的钻石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所以小明认为坚硬的钻石是世界上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你认为小明的观点科学吗?请说 明理由。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1、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 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同一个物体不同形状时抗弯曲能力不同。 如把薄纸板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 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最稳固, 不易变形。 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多用三角形结构。 六年科学第二单元练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判断题。 1、框架铁塔的结构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所 以它不容易倒。 ( ) 2、拱形的龟壳,可以让乌龟更加耐压。( ) 3、六边形支架用料多,所以稳固。( ) 4、体育馆用拱形做屋顶是为了美观。( ) 5、脚手架上的斜梁是为了使脚手架稳固而添置的。( )

6、拱桥的优点是承受力大且使用材料少。( ) 7、现代的斜拉桥由于是用钢材建造的,所以它牢固。( ) 8、造房子的时候把横梁平着放,这是因为平着放更加坚固。 ( ) 9、球形从各个方向上看都是拱形,所以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 ) 10、增加纸条的宽度和厚度都可以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 ) 11、做纸包装箱时之所以用瓦楞纸板是因为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 力比一般的纸板要强。( ) 12、桌椅都有四条腿,所以四边形比三角形更稳固。( ) 13、葱管状的叶子,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 14、塑料饮料瓶的底部非常的厚,所以非常结实。( ) 15、建桥面使用材料越多,承受力越大。( ) 1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 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的推力。( ) 17、人的骨盆可以很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六(1)班科任教师文忠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六(1)班的科学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4人。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但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弱,需培养和磨练。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在家过于娇惯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原因,有些探究活动因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无法展开,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探究习惯需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

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两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3、学会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价值观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5、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表达的见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