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届高三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届高三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届高三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届高三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届高三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2题。

1.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高B.开普敦温和多雨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甲图正确反映了②山脉的形成过程D.③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南半球 ②Q 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③图中P 湖应为淡水湖 ④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4.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Q 湖最大湖面b 出现于七月 D .冬季盛行西南风

5.下图为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由图可知,从1950年至1995年:

A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 .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C .北美洲死亡率下降最快

D .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四地位于非季风区且参与海陆间水 循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影响甲、丙两地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因 素分别是

A .气温、降水

B .降水、气温

C .地形、气温

D .降水、地形

40°

30° 80°

90°

100°

110°

120°

甲 乙

内、外流域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下图,回答第8~9题。

8.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③→④→②

D .④→①→③ 9.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 .消费市场扩大

B .原料供应充足

C .劳动力廉价

D .技术水平较高

如下图所示:该地区为北半球,P 、Q 为某日晨昏线n 与某纬线m 的交点,经度差为1200

.已知此时W 点的地方时为12点且此日以后W 点将向P 、Q 的中点O 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日,P 的夜长是

A .6小时

B .8小时

C .18小时

D .16小时 11.当W 点与O 点重合时,O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A .570

B .170

C .430

D .00

12.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

A .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B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C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D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

13.六集电视系列片《东方之光》解说词:“自然,中国还有千古一律的…科举制度?……无论士农工

商,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上述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 .“言必称三代三代”指夏、商、周 B .“子曰诗云”泛指儒”中的“家言论

C .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 .古代文学呈现出古典与高雅的发展趋势

1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加科学

15.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 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O m n

16.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

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B.违反了权利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17.下表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阅读下列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C.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D.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18.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良B.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C.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D.改变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19.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作品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A.《离骚》——《诗经》B.《田园交响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战争与和平》——《唐璜》D.《巴黎圣母院》——《红与黑》

20.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B.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定价

C.国家对农业领域税收做了调整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

2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

展史来说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22.当今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

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事件与石油供应有关

的是:

①二战前期,英、美等国对日本“禁运”,日本

挑起太平洋战争

②西方大国没有对意大利法西斯实行禁运,意大利成功入侵埃塞俄比亚

③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

④巴以双方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收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史料时,发现包含如下内容的一份文献:

“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份文献最有可能是

A.中共八大《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4.2011年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土地与劳动力成本提高等问题,4月6日央行再次加息,此次加息将给企业增加新的压力。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做到

①调整经营战略,发挥自身优势②坚持“走出去”,增加产量

③依靠技术进步,注重科学管理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首次独立成章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下列有利于“把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

的举措是

①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②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

③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④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6.博鳌亚洲论坛走过了十年的历程,2011年的论坛主题是“包容性发展”。

由此可见,实现包容性发展,应当

①尊重各国的价值选择,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②抓住发展机遇,主要推动新兴经济国家的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7.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新加入的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这一现象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B.说明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28.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友展

29

这些不同的关键词的确立,告诉我们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30.下列最能反映漫画哲理的成语是

A.一叶障目B.墨守成规C.锲而不舍D.杞人忧天31.“走红色线路,看红色经典”,从嘉兴南湖到北京天安门、从井冈山到延安,红色旅游活

动不断升温,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有利于

①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求②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③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引导文化消费,改变文化市场自发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规划的经济社会主要目标、指导方针、重要原则、重点战略和主要任务,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奠定基础。2011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对《纲要(草案)》做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大会审议并正式批准《纲要》。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成员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2011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举行大婚,婚礼预计总共将花费4722万英镑。大约将有5000

次钟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将有5000名警察保护王室成员、获邀宾客以及观礼人群的安

全。在英国普通人心目中,王室人员极其富有,过着骄奢之生活,而且,王室成员每年

还获得来自纳税人的财政补贴,以让他们维护、经营王室宫殿和财产以及其他宝藏。英

国目前的王位继承顺序,查尔斯王储和威廉王子分别是英国王位的第一和第二顺位继承

人。这说明

①英王是具有实权的君主②英国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袭④英王和王室是封建贵族的总代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4.中法两国同为民主共和制政体,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A.国家性质不同B.政治传统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D.政党制度不同

35.2011年2月4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闭幕。欧盟27国领导人重点讨论了金融和能

源问题,同意加强提供紧急贷款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作用,决意建立欧盟一体化能源市场。这体现了欧盟

①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②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③以磋商代替谈判的全新的合作方式④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重大作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

3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30分)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

1.28 34 13.3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12分)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4分)

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3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 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2-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

图13

日本

中国

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图2-3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特点。(8分)

(2)说出20世纪末江苏省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小城镇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3)现代城市在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饱受“城市病”的困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分)

38.(26分)民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民主存在不同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在获得政权以后,有人曾希望我能成为华盛顿。话是不难说的,而且显然,那样轻易说这种话的人是由于不了解时、地、人和事。如果我在美国,我也会愿意做一个华盛顿,可是不会有多大成就;因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能不那样做。不过,如果他是在法国,处于内部分裂和敌人入侵的情况下,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他在美国那样的人,他要是那样,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蠢人,并且只会使巨大的灾难继续下去而已。就我而言,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1815年11月29-30日拿破仑与拉斯卡斯的谈话,《拿破仑书信集》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伯里克利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

(2)概括指出拿破仑是如何“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加冕的历史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的公民大会的异同。(8分)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获得关于民主的哪些认识?(4分)

39.(26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材料二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10分)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

...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时间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之《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陆续播放。。中国59位各界名人和众多普通民众依次出现,他们的自信、亲切、善意、笑容和业绩,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于静默之间传递着大国的声音。宣传片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用世界公众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将一个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中国展示给美国公众,告诉世界一个真实、丰富而全新的中国。

材料二:2011年2月下旬,利比亚陷入严重的动乱之中,我国3万多侨民的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当西方世界在对利比亚局势左攻右批时,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撤侨的准备工作;当西方国家发现很多侨民仍陷入乱局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时,中国侨民正通过海陆空三条路径踏上回国旅途。此次行动之所以顺利进行,与周边国家的配合、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及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一个大国政府,及时、迅速地把国家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国民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国家以民为本的高远意识。无疑,这种拯救国人于危境中的场景是最佳的国家形象片。

请结合材料回答:

(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宣传片的成功播放对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12分)(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利比亚撤侨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一个怎样的国家形象?(12分)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

400004500020062007200820092010

41. 材料一 全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部分指标

注:全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为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为8.9%,GDP 年均增长速度为11.2%。浙江省“十一五”GDP 年均增长速度11.8%,“十二五”GDP 年均增长目标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7%左右。

材料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依赖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丰沛的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发生变化。国际经验也表明,经过二三十年的连续高增长后,会出现经济增速的回调。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通过居民收入的加快提升,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必然的选择。8%的增长速度符合浙江省情,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发展速度也一直领先于全国,而当浙江的经济增长到一定规模之后,主动调节增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GDP 年均增速暂时放缓,是为了今后能跑得更快、更稳。浙江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追求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劳动力来谋求快速增长,要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以创新促进转型,来谋求科学发展的新局面。Ks5u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6分)

(2)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分析,浙江省为什么要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谋求科学发展新局面?(12分)

(3)有人认为“降低GDP 目标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种观点。(10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地理答案

1-5 ABCCD 6-11 AABADD

36.(30分)

(1)震级高、距离震中近,引发的海啸强度大;(2分)地处海湾;(2分)居民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峡谷中的低地。(2分)

(2)日本能源消费量大,(2分)石油(常规能源)等能源自给率低,对外依赖程度和运输压力大;(2分)核电站所需原料少,发电量大,(2分)清洁。(2分)

核电站适宜布局在靠近水源或沿海,(2分)常规能源不足,但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2分)(3)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2分)

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2分)

(4) 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2分)其产品处于销售额下降的成熟期和衰退期。(2分)

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环境压力减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37.(26分)

⑴发展缓慢、(2分)水平较低;(2分)发展速度快、(2分)水平较高。(2分)

⑵苏南分布密度高于苏北。(2分)

苏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靠近沪、宁等大城市,辐射作用强;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城市化起步较早、水平较高。(3点6分)

⑶①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②加强城市的科学规划;③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④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⑤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⑥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5点10分)

历史答案

12.B 13. D 14. B 15. A 16. D 17. B 18. D 19. C 20. C

21. A 22.A 23. C

38.(26分)

(1)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6分)

(2)如何: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4分) 背景:督政府软弱无能,无力对付内忧外患。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赢得崇高威望,法国

大多数人支持他称帝。(4分)

(3)相同点:都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1分)

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1分)

不同点: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代议制民主,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

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是

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大会是奴隶主阶级民主专政(6分)(任答3点)

(4)认识: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制度,取决于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因素。(写出2点即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39.(26分)Ks5u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6分)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8分)(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2分)

政治答案

24—35 CACDB DBACB CB

40.(24分)

⑴①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成功播放,告诉世界一个真实、丰富而全新的中国,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应该选择有效的物质载体。

②宣传片在美国时代广场电子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陆续播放,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加强文化交流。

③宣传片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用世界公众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说明要坚持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文化交流。(12分)

⑵①面对利比亚的动乱,中国政府积极撤侨、拯救国人于危难,展示了对人民负责、有效行使职能、行政高效的政府形象。

②中国政府的撤侨行动得到周边国家的支持和配合,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和平与发展、获得世界各国支持和赞赏的国际形象。

③中国侨民及时、迅速通过海陆空三条路径踏上回国旅途,反映出综合国力增强、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国家形象。(12分)Ks5u

41.(28分)

⑴①材料一反映了全国“十一五”期间GDP总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仍存在,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城乡居民年均增长速度。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紧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6分)

⑵①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它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浙江省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谋求科学发展新局面,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协调国民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必然选择,,正是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体现。一味谋求经济增长速度将突破人口、资源、自然承受能力,不利于实现经济的永续发展。(6分)

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它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浙江省基于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内在联系的认识,主动降低GDP的预期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转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分)

⑶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2分)Ks5u

②降低GDP预期目标、调整经济结构,这对于投资、就业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眼前看,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2分)

③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降低GDP预期目标、主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分)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3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英语

高三英语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韦良金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次月考考试试卷为高考模拟卷,试卷总分150分。试题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包括听力测试、单项选择、七选五,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以及书面表达等八大部分高考测试内容。考点知识既源于教材,又聚焦高考,全面考查了学生听、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试卷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既关注高考,又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对高三年级学生的英语摸底工作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成绩分析: 总体情况: 各题得分情况:

试题分析: 听力部分整体得分较低,原因是听力能力差,次要信息较多,学生易受干扰。总体而言,题目较易、较浅显,听力得分率相对较高。从主要的失分题型中,说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听力训练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预测和捕捉关键信息,以及综合理解语言信息的能力,还得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阅读理解:此次4篇阅读难度适中,学生在查找个别细节、目的归纳、猜测词义、推理判断题上的能力仍然较弱,原因是学生不善于利用有效的信息进行排除和合理的推断,没有掌握如何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明确段意,理解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技巧。其它原因:A部分学生基础薄弱,阅读速度不够,造成阅读时间不足,文章来不及细读。B学生词汇量不够,造成理解难度增大,解题正确率低。C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差,无法合理分析关键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耗费了很多时间,结果事倍功半。4)知识面陕窄。今后应更加注重学生读的能力的训练。 3、语法填空:学生对语法方面能力欠缺,其主要原因为高三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些遗忘,而有些学生干脆就一直未掌握;学生尽管每天都在背词汇,但效果较差,更不能对词汇进行深层掌握。为此,在余下的两个月时间内,我们尽量加强重点词汇的检查力度,并及时归纳总结各种词汇辨析,力求少失分。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 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度。材料的意思是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所以答案选B。 2.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郡县官长 B.方国头领 C.商王子侄 D.三公九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A项是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吏,不是诸侯,排除。“叛殷会周者”不包括商王的子侄,C排除。D项是秦的中央官僚,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依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制度,且受封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故选B项。A项未能辩证分析分封制的作用,表述不全面,故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相反;D项所述与此题无关。 4.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C项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心相同志向就相同。(异姓可通婚,同姓不可通婚)反映了家庭婚姻方面的内容,强调宗亲观念与同姓不婚的关系。与题意相符。A是强调仁爱,B是说荣归故里,D是表现思乡,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5.《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峄山刻石》肯定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材料“分土建邦”可知是分封制,材料“乃今皇帝,一家天下”与上面分封制对比,可知是郡县制,故选B项。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②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从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可以了解到,百姓对秦始皇独断专行十分不满;“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可反映秦始皇较为勤政;“未可为求仙药”可反映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第④项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故选C项。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不知不觉间,9 月份的月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和孩子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在本次月考中,我们51 班,均分是72.04 分,但不及格的人数就占到20 个,优秀率也不是很高,说句实话,这份成绩的取得,让我更感到了压力之大!要想让学生再提高,说句实话,心里还有点恐慌!毕竟学困生比较多,但是,一些学生的进步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卷分析: 拿到这份试卷,心里有些担心,尤其是对于初一学生,虽说考的是第一单元的试题,知识 点少,但学生考试经验不足,难免会有失误。比如第一题第二小题的改正错别字“白白糟塌”,这是在小学就应该会的,可好多同学都找不出来,基础知识一点儿也不过关。还有好几个基础题学生不会写,看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提高感悟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剩下的基础题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所常见的,经常练习的,比的是细节问题,认真程度,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再简单的题目还是会有学生答错,该如何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阅读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道难以逾越的槛,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下的功夫还不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成是老虎,不敢问津。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孩子不惧怕阅读,我觉得增强孩子的自信,更重要,其次是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方法指导! 二、存在问题: 语文学习常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过好审题关。表现为:闪电式审题,拎不清题目要求。好多学生根本没弄清题目的意思,就连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还有 小部分学生试卷卷面较脏较乱。这些情况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细作业前静心、作业中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次月考——历史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 C.物质生活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3.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人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人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4.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②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③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④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6.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7.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 10.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2.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拥有它,谁就能支配他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人迫切的生活需要 B.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因素 D.欧洲黄金产量严重不足 13.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A.从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5.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6.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17.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8.英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利益,争做世界霸主,而采取的政策是() A.圈地运动B.重商主义 C.对外殖民D.奴隶贸易 1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2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电力工业B.煤炭开采业 C.石油化工工业 D.飞机制造业 21.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 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2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 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人类早期各文明出现发展的特点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在古代两河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中,有的成就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地所沿用。下列哪项成就是完全符合上述评论的?() A.楔形文字 B.《汉穆拉比法典》 C.六十进位计数法 D.《吉尔伽美什》3.西亚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在西亚发明向外传播的是() A.瓷器技术 B.腓尼基文字 C.冶铁技术 D.人像雕刻艺术 4.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 A. 人民意愿 B. 国王命令 C. 佛祖安排 D. 神灵旨意 5.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经济发展落后 B.城邦意识之上 C.实行民主制度 D.人文主义盛行。 6.《后汉书·西域记》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史籍记载的“大秦”应是() A.古巴比伦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7.罗马经过了从共和国发展成帝国的过程。下列各项中发生在共和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创立出腓尼基文字 B.国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C.西西里奴隶起义 D.被蛮族大规模入侵灭亡 8.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 A.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B.借鉴了东方各国的政治体制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D.导致希腊文化逐渐衰落 9.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客观题(共40题,每个1.5分,共60分) 1.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 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人捷 2.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3.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耆英,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笼络)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这反映了耆英 A.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B.主张主动与西方交往 C.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 D. 倡导应向西方学习 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6.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由此看来,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结果迥异,中国方面主要的背景因素是()A.领导抗战的不再是腐朽的政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敌我力量对比变化7.“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8.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其共同的危害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9.“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D.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10.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安徽省黄山市高三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高三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24分) 1. (2分)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 A . 3S(RS、GIS、GPS的统称)技术 B . 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 C . 实时录像监控 D . 实地调查 2.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 5月1 日 B . 7月1 日 C . 8月1日 D . 10月1 日 3. (6分) (2016高三上·邢台月考) 云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1月和7月平均总云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虚线区域为() A . 塔里木盆地 B . 青藏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四川盆地 (2) 图中虚线区域平均总云量的分布规律是() A . 无论1月还是7月,平均总云量均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 . 1月平均总云量从西向东递减,而7月则从东向西递减 C . 夏季(7月)平均总云量明显低于冬季(1月)平均总云量 D . 1月平均总云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而7月则从西南向东北递减(3) 导致甲地区平均总云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 . 海陆位置与地形结构 B . 纬度位置与植被状况

C . 地表水源与气温高低 D . 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 4. (4分)(2017·南昌模拟) 某旅客于2016年8月中旬乘坐18:30起飞的飞机,从西安飞往乌鲁木齐,图6为该旅客途经祁连山时拍下的照片,请回答下列各题。 (1) 此时飞机的飞行方向是图中的() A . 甲方向 B . 乙方向 C . 丙方向 D . 丁方向 (2) 图中的冰雪仅分布在山的一侧,此侧属于() A . 向阳坡 B . 迎风坡 C . 背阳坡 D . 背风坡 5. (4分) (2016高三上·蚌埠期中)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下列问题。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 B. 分封制 C. 王位继承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B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尚未出现,AD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分封制开始出现 B. 阶级矛盾尖锐 C.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礼记》中对当时社会的描写。从“天下为家”可以看出这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开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描述;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材料没有记述这一点。 3. 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C 【解析】 根据常识可知,鼎是古代权利的象征,是青铜铸造;“铜渣”“铜镞”“铜锥”也是青铜制品,故

C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标志;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铁器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主要标志;故ABD三项排除。 4.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故选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排除C;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排除D。 【点睛】“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这里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原始居民的显著特点。 5. 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贫富分化的加剧 B. 出现了私有财产 C. 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6. 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高三试卷分析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必修一》,自暑假以来第一轮复习的内容。选择题25题占50分,非选择题4道大题共7小问,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 试卷选用《画龙点睛》,试题难度适中,表现在题面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选项和设问贴近课本教材的基础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的再现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符合一轮复习的任务目标。 二、学生分析 高三①政治平均分58.26分左右,及格人数18人,及格率46%。最高分74,70分以上,4人,其中选择题平均分为33.33分,非选择题24.94分。该班8名优秀生(班主任提供名单)政治平均分66.26,选择题平均分37.50,非选择题平均分28.76.。从整体成绩来看基本达成《必修一》一轮复习的预期目标。优秀生有提高成绩的的空间。 三、答题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 ①得分率很低的选择题有: 5、18题,要详细评讲。得分率较低的选择题有:1、 2、3、6、7、12、19、21、23、25题。评讲时请强化易混易错中的陷阱。比如第1题中的设问指向货币职能;第2题CPI也是物价指数、货币指数;第3题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第6题《实施意见》颁布的意义体现了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第7题,抓材料中关键信息“世界500强”;第12题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属于初次分配而非再分配,审题要精准;第19题分析时紧密结合材料,要强调《经济生活》中的政府宏观调控表现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第21题中宏观经济的发展要求;第23题联系基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第25题结合材料的情景指出相对应的措施。 ②得分率较高的有4、8、9、10、11、13、14、15、16、17、20、22、24题,可以不评讲,个别指导。 2、主观题答题存在的问题 ①26题此题考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知识再现不够精准。分析语言表达水平差,语言用词不当,把“民航和铁路”表达为替代商品。不能得高分和满分。 2、理解不够全面,运用知识不完整。在认识类问题中认识类问题要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属于哪层,回答“为什么”思路中要沿着根本原因、主要或重要原因、特殊原因的路径,再根据具体材料分析。②第27题。此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途径、意义。 1、大部分学生能够看清材料关键信息,理解题意,能归纳出答题要意,看到关键次,但由于不能结合基础知识表达完整,因此也得不到高分。

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思南县许家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2.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4.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5.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6.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7.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实行社会主义制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8页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两图,其中左图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3.“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三峡工程 D.西门豹渠 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5.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应是反映哪个时期的史实?() A.汉朝B.唐朝后期 C.宋朝前期 D.明朝后期 7.xx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 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A.粉彩瓷 B.铜钱 C.唐三彩 D.白瓷 8.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 9.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0.假设你是唐代的商人,打算到唐都长安做生意,你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在夜市里做买卖 C.在其居住区开设绸缎店 D.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管理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

高三数学考质量分析

高三数学考质量分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三数学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试题难度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难度定位在与教材例、习题相当的水平上。试题选材新颖,联系实际,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的力度,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另外,针对当前的教学实际,设计了对当前学习内容的考查,试卷知识覆盖率高,贴近教材,强调基础,全卷对知识技能考评的定位比较准确,在全卷分值、考试时间方面符合高考要求,试题突出应用意识的考查,有一定灵活性。总体来说,本次数学试卷比较贴近本段的教学实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将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出现的问题 1.学生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例如选择题第6小题,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部分学生不能综合起来考虑问题。对于第12小题用定积分求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现为部分同学不能用定积分去表示面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水平较差;三角函数和正余弦定理解答题得分较低,表现为诱导公式、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用错,一部分同学没有记住公式,还有一部分同学即使记住公式也不能灵活的变形应用,例如第19题和20题;知识方法稍综合的试题得分率普遍较低,例如导数的解答题,大部分同学知道极值点处的导数为零,但是在求单调区间时考虑不到定义域,忘掉导数大于零的条件,这其实是教学中经常强调的问题,第三问中用数学结合解决零点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够有这种思想,例如第22小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卷时表达和解题不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7高三下·河西模拟)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 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 . 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 D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 (2分) (2019高一下·惠州期中)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 .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 .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 .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 . 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3. (2分) (2019高一上·芜湖月考) 2019年3月13日,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一项决议,终止美国对沙特在也门战争中的援助。美国媒体称,预计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将轻易通过这项决议。之后,决议将递交总统特朗普批准。但特朗普已表态,他会使用总统否决权否决这一决议。这说明() A . 宪法赋予美国总统极大的权力 B . 美国政治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C . 美国党派纷争致使政局的动荡 D . 总统做法违背了民主共和原则 4. (2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A . 枢密院 B . 中书省 C . 宣政院 D . 政事堂 5. (2分) (2016高一上·双峰月考)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0级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集备组) 【得分情况】 1——7题满分23分,年段有四、五十位同学得满分,每班近二十位同学得20分以上(含20分),十几位同学得15分(含15分)以下。 【评分情况】(按评分要求评分) 1、2题必修一课内必修一文言文阅读(4分) 这两题完成很好,基本上都选对了,个别学生做错一题,第2题错得较第1题稍多些。 默写名篇名句(6分) 第3题默写名篇名句得满分的同学较多约占三分之一,失分的原因主要是错别字,以(4)(6)句最甚,主要错误有如下:(1)“夙”错写成“宿”(2)“长”错写成“常”、“陆”错写成“路”(3)“尘”错写成“陈”、“庭”的广字头里面写成“延”字(4)很多同学句前漏了“又有”、“激”错写成“急”(5)“槊”错写成“塑”或“朔”(6)“无禁”错写成“不尽”;也有少数同学背错句子造成失分。 选择题4、5两题百分六十的同学全对,错一个的主要是第5 题错选为其它项。 第6题翻译句子5分,全对的占五分之一左右,此题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复习与否,第一小题“道”“进”翻译错误“道义”“进一步”,第二小题“无厚”“有间”“游刃必有余地”也翻译不准确。 第7题半数学生断句三处全对,得3分,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是断在“以”、“有涯”和“为知者殆”后;另外有些同学漏做此题、只断一处或多断了两处。 【复习建议】 1、默写小测要坚持,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同桌出题互考,课代表课前三分钟出题写在黑板上,每册一张试卷测试等等。 2、历来是文言文是考测的重点,也是学生得分的难点,也最能反映学生古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做好注重必修课本课内文言文知识复习,注重向课外文言阅读进行能力迁移。 3、不断做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不让语文拖后腿,尽量减少失误,这也是提高薄弱科成绩的最有效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8、(1)“思归之念” 【得分情况】 这道题四分,学生得满分的很少,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拿2分与三分。【评分标准】 1)否定“思归之念”的,扣一分。 2)没有具体分析全诗的,要酌情扣分。 3)分析为归乡之情的得2分。 4)单纯分析景物描写,认为就是抒发闲适之情的,得1分。 (2)理解“合”字的含义: 【得分情况】 大多数学生得1分。 【评分标准】 以下两种答案打2分:1)准确写出“合”的字面义和句中义,以及手法和表达效果;2)写出“合”的意思,并结合“飞鸟望田飞”分析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 1、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审题步骤和解题模式。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传国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3.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纵观这一现象,据此可知()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 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D.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 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6.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并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B.推动了“改土归流”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7.1792年,英国借口给乾隆皇帝祝寿,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来到中国,并趁机提出

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试卷

年降水量(mm) 1000 23°26′N 90°E 图例 水平衡 (mm) 400 图3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命题教师:张雯、王咏梅、蒋生福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费用是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表示在M 、N 两地间建设的某类工厂的运费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A .M 地是该类工厂的原料地 B .N 地是该类工厂的产品市场 C .N 地是该类工厂的燃料地 D .F 地是该类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 2.该类工厂最可能是 A .瓶装饮料厂 B .制糖厂 C .电视机装配厂 D .炼铝厂 图2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B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4.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 .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 .大力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D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图3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最可能出现热带森林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 ①—推广滴灌技术 B. ②一跨流域调水 C. ③—海水淡化 D. ④—修建大型水库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 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 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1 ,图4 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 回答7~8题。 7. 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 .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B .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C .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图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