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水农庄

山水农庄

山水农庄
山水农庄

山水农庄

我们每次开稍微大一点儿的会议,都要离开城市,找个僻远的地儿。这次开会的地方叫“山水农庄”,是别人推荐的。农庄有自己的网页,我上去浏览了一下,各种风景图片都透露着无言的美,办公室几个人一商量,就决定了去那里。农庄距市区有三、四十公里左右,不过那里和高速公路比较近,交通还算相当方便。头一天刚下了高速路不久,就遇到超级大塞车,中巴车滞留在路中央,进不能,退亦不能,结果在路上就耽搁了近一个半小时。原定的会议议程全都泡汤了,开不了会我其实挺喜欢的,不过我还是觉得这塞车近乎凶兆。

果然,到达了目的地的山水农庄,我才发现那地方并非远离人群的自然所在,而不过是被包围在城镇里的一块水面和周围的一点儿林地而已。我想起网上的地图可不是这样的,孤零零的一个农庄,四周一片绿色。是地图误导了我?还是我误读了地图?

进了农庄,被四围的树木一遮挡,还是感觉蛮好的。这一小块镶嵌在水泥森林里的绿地居然令我感慨,多么像网络的生活,每个人都在网上种了一片绿地自我陶醉,可现实却被无边的黑暗包围着,我们只好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农庄的核心区是一片形状并不规则的小湖,围绕着湖边建了一栋又一栋的小房子。放下行李,站在湖畔四望,依水而居,还挺富有浪漫情调的。芦苇和别的水草长到了窗下,燕子不时地贴近水面,这个季节应该是取水筑巢,湖里够大的鱼偶尔跳出水面,“啪”地一声,等循声找过去,就不见了影子。

晚餐原来是订了一间房,后来服务员才告诉我们,在包房里吃饭有最低消费,告诉说1200块。这么乡下的地方比城市里还贵,我猜肯定是吃野货的地方,居然被我猜中了,服务员递过来的菜单上第一道菜就是“过山峰”。广东人吃野味的风俗估计世界第一,大到黑熊,小到蚂蚁,什么东西都吃,“过山峰”是眼镜蛇的俗称。接下来再看,是吃各种龟的,最后一道菜是吃禾花雀。我对吃野鸟的地方是深恶痛绝,因为我现在特别喜欢鸟。禾花雀学名“黄胸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尚是珠三角的优势鸟种,每当秋冬迁徙回来的时候,铺天盖地,也就是十多年的功夫,广东人几乎将禾花雀吃绝,在深圳已看不到禾花雀的影子了。禾花雀的命运如美洲的旅鸽,都是曾经的优势种,谁也不会想到那么常见的鸟儿会有可能灭绝,可是数量曾达50亿只的旅鸽被美国人猎吃光了,一个不剩,1901年老罗斯福见到过最后一只野生旅鸽。那不能在包房吃了,转移到大堂,随随便便地点些菜来吃。

大堂紧靠着水面,可以赏景。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桌子的食客们把涮完杯子饭碗的剩水居然顺手就倒进了湖里,我注意了之后才发现,所有人都在那么干,耳边都是泼出去的水跌落在湖面上的声音。这可是一潭死水湖,大家都这么搞,水不是臭掉了?这时我在仔细地观察湖面,才猛然发现那水面上漾着绿色的微纹,绕着水走了半天,一直没想到看看颜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湖啊?坐在湖边吃饭的又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啊?

很长时间以来,我就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合时宜,而且这种不合时宜的感觉常常令自己痛苦不已。这种怪异的感觉不是标榜自己有多么高尚,主要是来自于对人群的麻木、残忍和丧失自尊感到不解。我在野外的山上走,难得遇到一次蛇,因为蛇差不多都被吃光了。在鸟类快速灭绝的当下,纵使我们无法制止城市扩张对生态的侵蚀,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应该再吃鸟,这几乎是一种最基本的底线常识。看看我的同胞们如何对待所谓的常识,我们离开餐厅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包房都坐满了人,有人可以不吃,但是更多的人选择去吃。欲望

这么无止无休,就算是整个国家的禾花雀都死光了,当然也不影响我的生活一丝一毫,可是我却总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绝望,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是我的要求高么?我反思过千百次,绝对不是。每个包房的透明玻璃里都展示着觥筹交错的景观,眼镜蛇啊,禾花雀啊,还有那些我无甚了解的稀有龟啊,都随着酒进了人们的肚子。浮躁、虚华而又不可思议的快乐弥漫在我们的土地上,生活从来就是这样的,不是么?

夜里的农庄够漂亮的。华灯初上,各个房子顶的霓虹都倒映在湖面上,妩媚多姿。蝙蝠也在夜空飞来飞去。不久,农庄里的露天舞台节目开始表演了,男男女女的歌声穿过水面传到房间里,关了窗子也不成,从缝隙挤进来。这种近乎噪音的喧哗无疑破坏了宁静的夜晚,不想绕着湖畔再走上一圈,这回出不去屋了。高分贝的表演持续到夜里近十点,终于把安静还给了我。

把《细雪》带过来继续读,很钦佩谷崎润一郎的那种细腻与唯美,十一点以后终于困了,慢慢睡去。大约凌晨2点左右的样子,电话铃声忽然惊醒了我,难道同事出什么事了么?立刻坐起来,拿起听筒,那边传来一个妙龄女子柔和的声音,“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按摩服务么?”“不需要。”我挂了线,有气也没办法。色情就是这么容易,像魔鬼一样夤夜来访。

清晨是给窗前的鸟儿鸣声吵醒的,几只白头鹎落在床前的草丛里,聊个不停,我就只好起床了。打开门窗,湖面上好似还有一层绉纱般的水汽。这一刻的农庄宁静极了,湖边的一栋栋小木房呆呆地伫立在那里,至于各种各样的秘密故事就都藏在那些屋子里了。

沿湖散步,早晨的空气告诉我生活仍旧那么好,日子也总还得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我却下定决心,只要是我能影响的事儿,这辈子就不会再来这间山水农庄了。

2008/3/27。

房地产软文:山水之上,一线生活

山水之上,一线生活 ——大卫世纪城,描绘山水繁华的梦想生活蓝本 围城内外的居住梦想 钱钟书先生的传世巨著《围城》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成为现代人婚姻、事业、甚至整个生活的烦恼之源。我们似乎被束缚在一种空间里,永远逃不出这个空间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对居住的追求亦是如此。生活在都市的人厌倦了喧嚣与繁杂,钟情于山水之间,渴望亲近原生态的自然风情;而生活在乡村或者小城镇的人则一有机会就登上大巴去更大的城市逛街、购物,享受身处都市的繁华与便捷。人们进城,又出城,再进城,再出城,乐此不疲,看似一直在追求梦想,实际上则是在无止境地循环往复,原地踏步。 于是,有一个憧憬应运而生:建立一种生活模式,可以将城墙推倒,让围城内外的的人们不再徘徊。梦想中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湖光山色、空气清新,无限拥抱大自然;交通发达,方便快捷;购物、休闲、娱乐应有尽有;医疗配套健全,教育机构发达;弹指间,出则亲近自然,入则享受繁华,城市与自然的亲近融合,国际化与原生态的完美融合。 承载梦想,跨界山水与繁华 大卫人肩负着圆梦的使命,在“拓东—扩西—改中”政策号召下,携国内外顶尖团队来到仙居,于永安溪畔炸山、修堤、铺路、盖楼,为仙居创建一座可以承载现代人居住梦想的新城——大卫世纪城。 大卫世纪城位于仙居新区内实施裁弯取直工程后的永安溪北岸,东起石牛大桥,南至规划中的永安溪北岸,西至晨曦路盂溪大桥,北起弯陈山脚、东岭下到石牛公路,总用地2760亩,建筑面积约260万㎡,共由21个地块组成。 项目以创建国家级生态节能居住示范区为目标,建设五星级酒店2座、文化艺术中心、能源中心、学校、景观大桥各1座,同时配备公园、绿地、广场,功能设施齐备,倾力打造集住宅、商业、娱乐、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一生之城。

山水资源.家族盛誉

山水资源.家族盛誉 新别墅生活标杆引领家族价值向前 在最挚爱的大地上,才有最依恋的守候。伴随人之初的梦想,在熟悉的土壤,淡薄追逐的名利。如同人生旅途中,时而激流涌进,时而悠缓平和,抵达时,一切风光阅尽,恰逢美好光景。在这座山水资源得天独厚、不可再生的国际休闲之都,生态经济腾飞,燕山白水间的北京首席生态别墅区,以最具升值潜力的山水自然,承载这一方水土对高尚生活的崇高愿景。北京首创置业倾心打造山水相待的独栋人生版图,告别旧人居时代,新别墅生活应运而生――首创?澜茵山, 让山水为之骄傲的宅邸,以新境界、新荣耀、新风尚,完美犒赏一个家族的传奇徽章。 随着密云这些年跨越式的发展、北京楼市价格的全面高起,密云人居,无论作为原生山水人居的稀缺性、还是作为“价格洼地”的难得性,都成为了:iE京乃至周边省市“逐山水而居”的中高端人群望风而趋、纷纷看好的“福地”。 天赋的山水、养生的环境资源、休闲的配套,这一切让密云成为休闲度假人居的最优选择,而别墅生活方式,首重的就是自然山水与生态环境,试看全北京各大别墅板块、山水资源无有出其右者。就在人们对密云的生活价值感同身受之时,

感触也愈发深刻,就是建筑只有在自然的屏障下,才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才是建筑真正的灵魂。那么,让建筑向自然人性中回归,如此,在对自然与人性的理解上,不再流俗于时代的标签,而是独具匠心、白成一体。这就好比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样,时刻流淌着惬意与欢腾。 首创置业就是这样,在“道法自然、善待人生”的开发理念指导下,造诣资源型生态别墅,而超出房地产开发的眼界和愿景,只为将经典呈现在挚爱山水的人们面前,如此更让首创?澜菌山有了艺术典藏品的特质,以北美高尚生活为蓝本,再现大洋彼岸的雍容风华,北美台地独栋,一场关于生态居住的顶级巡礼,或华丽、或复古、或现代,或田园,高贵与否,惬意之生活,也只有这里的主人才知道。

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A City On The Yangtze River: An Urban Design Scheme for North Jiangjin 作者:俞孔坚,刘向军,张媛发表:《新建筑》2011(2):104-108 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区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案。设计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新城的基本框架结构,用以组织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并最终成为城市的特色。该生态基础设施对应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给城市提供的社会经济服务,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生态服务,它们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城市生态与人文特质的基本保障。基于这一理念和方法论,根据场地“三面云山一面江、溪水内聚到名堂”的场地特征,形成了“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气质的又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 关键词:城市设计,反规划,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庆新津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urban design scheme for the North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 City,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is identified and planned to frame and structure the new city, and eventually becomes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new city. As a counterpart of the gray infrastructure of the city that provides social and economic services, the EI or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ecosystems’ service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th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Based on this concept and as an adaptation to the specific site that is enclosed with hills at the north, east and west, faces the Yangtze River at the south and contains streams and ponds in the middle, the new city is designed in a flower-shaped pattern, a well functioning and beautiful eco-city. Key words: Urban design,The Negative Approach, landscape urbanism,eco-city,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Xinjin of Chongqing City Yu Kongjian: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u Xiangjun, Zhang Yuan:Turenscape (Beijing Turen Design Institute) 景观都市主义是在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在国际上有较为广泛的讨论,它涉及建筑、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强调景观和生态作为城市的主导地位。尽管在许多理论问题上还有待讨论,但它为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由建筑学和建筑师提出的对景观在城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作用,这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者引发的对城市、景观和建筑三者关系的重新认识,由土人团队完成的重庆江津新城的设计方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类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设计,也可以归为“反规划”和生态城市途径的案例。 一规划设计区概况 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城地处江津中心城区的德感片区。江津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距重庆都市区46km,地处重庆市中心城镇群范围,境内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及长江水运与重庆相连。规划区位于长江(几江)北岸,与江津老城区隔江相望,南临长江,西望缙云,其西部为德感工业园,北部为双福工业园,是连接几大产业区的交汇部位,具有成为生产服务业中心的区位条件。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其中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规划面积约8km2。规划区内地貌以丘陵地形为主,标高在180—470m之间。规划区内地表水多为溪流、农田积水和水塘。 二核心理念与规划方法 建设一个生态与人文的城市、一个绿色而宜居的城市,是本城市设计方案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目标,本方案采用了“反规划”途径[1,2]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 [3]的设计方法,即首先通过场地和区域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判别维护自然过程(特别是雨洪和地质灾害)、生物过程和乡土文化遗产与生态游憩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s)[4),再综合这些单一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得到一个综合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EI) [1,2,5]。该生态基础设施(或景观基础设施)对保障未来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生态服务(Nature’s services)[6,7],具有关键意义,因而成为城市总体设计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除了生态基础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不可突破的限制条件外,城市建设本身要求有适宜的地质条件和避灾要求,还有基础设施预留用地。两方面共同作为划定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的依据,进而得到城市土地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城市功能和性质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要求,以及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的需求。这三个方面的结合是本城市设计的基本依据。 其中,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本方案尤其要强调的,因为它综合体现了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是实现生态与人文城市的核心和关键。生态基础设施将区域生态系统、特别是长江和缙云山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提供给未来的城市。城市设计将紧紧围绕城市居民如何便利地获得生态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展开。包括:如何让市民能亲近江水、如何汇集雨水进入社区,发挥湿地的净化功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如何建立与绿道和绿地系统相结合的便捷步道系统,等等。最终形成一个“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人文并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其总体格局可概括为: 青蚰蜿蜒奔来,三面云风拂市; 巴山喜雨咸聚,四方绿水归堂; 临江阳台远眺,无数帆影来去; 金枝玉叶如花,一座山水江城。

浅析当今山水城市的营建

浅析当今山水城市的营建 摘要:在如今的城市改造大潮中,如何保护自然生态,又能完善人居环境。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使城市找到一条自然人居和谐共荣的道路。山水城市的营建过程漫长且需要谨慎的长远规划,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固有自然特点发展属于自己的山水模式。山水城市的精神不是“山水”二字的本身字义,而是“山水”二字代表的和谐自然生态。关键词:城市改造;自然生态;山水城市;长远规划abstract: in today’s 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de, how to protect the natural ecology, but als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 landscape of urban theory put forward to make the city home to find a natural person harmony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road. landscape city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long and requires careful long-term planning, local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inherent natural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landscape mode. the landscape city’s spirit is not the “landscape” of the word itself meaning, but the word “landscape” on behalf of the harmonious natural ecosystems.key words: urban regeneration; natural ecosystems; landscape cities; long-ter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u4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武汉是以水闻名的城市,或许是湖泊众多的缘故吧,武汉人过去并不珍惜她们。曾经有片区域,叫“杨汊湖”,六七十年前,这儿水清鱼多,湖水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西安 古都西安城市风景 古都西安城市风景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 这是一座第一个向世界发出问候的中国古都,当他亮出雄厚的嗓音,历史留下回声。这座地处中国版图中心的人文、活力、和谐之城,平静中蕴含力量,广袤中接纳包容,传统中谱写现代华章。雍容儒雅、大道如虹。---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西安! 人文古都—— 西安是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最大的城市。西安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趋之若骛的“圣地”,唐诗中描述的景致几乎三分之一都取材于这里。曲江新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唐文化”这块往日绚烂的宝石打磨成了莹莹温润的美玉,期待着您深沉的探知与酣然的想象。 旅游名城—— 西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首批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占据全国109个类型旅游资源中的80种,古迹遗存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内容之丰富、地域之集中全国罕见。置身于最具东方神韵的西安,可观华山日出,听雁塔晚唱,赏浐灞胜景,醉秦俑曼舞。无论是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还是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都可令你领略西安无尽的风情。 科教重镇—— 西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高等院校近百所,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第三,每年有万余项科研成果问世,科研人员密度居全国前列。《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西安为全国唯一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生态新城—— 西安倾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森林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占全市总面积的44.99%和39.75%,形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景交融格局。被誉为“中国第三代新城”的浐灞生态区,堪称西安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杰作,2011年世园会将在这里隆重举办。 现代都市—— 西安经济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了13%以上的增速。生机蓬勃的现代都市,涌动着扑面而来的时尚风潮,特色商铺林立,特色饮食和文化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西安是国内第四大国际航空港,已开通27条国际航线;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正在兴建的西安北客站规模是亚洲最大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和保税物流中心。

山水城市案例总结

“山水城市”理念最早是由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提出的。钱学森教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苏州的网师园,位于长长的、窄窄的小巷内,犹如抒情诗中的一串含蕴丰富的省略号,其意义表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富者我不攀,贵者我不顾,故“轩车不容巷” 宋代大诗人苏轼对竹子情有独钟,“无竹使人俗”,王献之的“不可一日无此君”,因为竹子代表气节高尚;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些植物都寄托了园主人的人生态度,即与世无争,自我清高,自在逍遥。 山水城市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大的环境看,指那种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依山造林,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修渠引水,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又可以提供景观用水和一些水景的建设;而对于中国国土上的大部分城市来说,大多位于平原地区,没有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在这些城市中建造山水城市只能从第二层含义出发。 第二层含义是从小的环境看,指的是在城市中的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等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的环境景观的建设,主要是学习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以人工建设为主,模拟自自然中的山水,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古典园林的建造对于绿化是非常重视的,园林各要素的分配是:“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占用了大自然一片绿地,就要在屋顶上还给大自然一片绿色” 2006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出现三大新问题:一是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日益显现;二是城市机动车污染更为严峻;三是城市生态失衡不断严重。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永康市溪心片区城市设计 浙江省永康市是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朝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10年末户籍人口达到57.34万人,外来人口30余万,现辖11镇、3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 1. 城市区域特征 溪心片区位于永康市东南,东南临永康江,西南侧由山体包围。规划范围东南至永康江,西以金胜山为界,北至城南路,总用地面积为403.2 万平方米。溪心片区西有金胜山,是今后全市的大型城郊公园。南部为永康江及山体,并与白云风景区相连。片区现有白坝溪和三联坝两条溪流,水流常年不断,自然环境极佳。片区内分布大小村庄8 个。现状空地主要是农田、小山丘、河流,农田主要分布在永康江沿岸,小山丘主要分散在西南部。 2. 城市区域环境优势 (1)山体的优势 片区的西部有金胜山大型城郊山林公园,南部有悠然起伏的白云山景区。整个片区天然绿化良好,植被极其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形成。

重庆融创桃花源|陈斌鑫:隐逸山水间的独一无二,造就中国人居珍藏范本

重庆融创桃花源|陈斌鑫:隐逸山水间的独一无二,造就中国人居珍藏范本 但凡大师,造诣均已至天人合一境界。 梵高就是《向日葵》,林徽因就是《人间四月天》,乔丹就是篮球,张国荣就是程蝶衣。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重庆融创桃花源已非单纯建筑,而是营造极致生活之珍藏品。对那些孕育她出世,呵护她生长的大师们来说,则是一份情感与匠心之寄托。 即日起,融创官微将持续推出《重庆融创桃花源大师志》系列报道,去聆听那些建筑、园林、文化等领域大师的感触与领悟,去记录他们对这份珍藏品的情与怀,光与影。

GOA总建筑师、合伙人陈斌鑫先生,重庆融创桃花源主创设计师,兼具学识与情怀,对中式建筑产品有着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他的作品有非常强的原创性和感染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非常快,老百姓住宅品质也在不断改善。 从有房住到买好房,再到豪宅,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脉络。在这个过程中,豪宅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最早的豪宅,可能就是城市里一个小区,它有物业管理,有封闭式的花园,有一些风情化的建筑立面。到后来,又出现了许多欧美豪宅。 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够自信,认为欧美住宅代表了更先进生活方式,觉得舶来品一定高级。 随着这些年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有信心,不再盲目去追求西方那套生活方式。相反,那些深植于中国人内心的山水情结开始被激活了。你会发现,从古代士大夫阶层到现代知识分子,“寄情于山水”始终是中国人摆脱不了的一种精神信念。因此,当我们发现西式豪宅彰显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自己时,又重新回归到了中式的传统。 这样的背景下,承载中国人精神寄托,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中式豪宅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融创桃花源系,就是其中标杆。

132基于山水营城的古城格局整体保护研究

基于山水营城的古城格局整体保护研究 ——以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张 捷 李 婷 【摘要】传统街区逐渐消失、但仍具体有一定的城市格局特色的名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昆明在此类名城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是对昆明整体保护的一次探索。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接着对山水营城的价值进行解读,包括对古城选址、变迁以及古城发展与山水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挖掘,从历史地理变迁、古城营建的城市设计文化内涵、古城发展与山水的文化关联等角度分析古城格局,进而明确古城的价值与特色。最后提出对于古城山水营城的整体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山水营城;价值特色;古城格局;整体保护 1.由“草海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多轮论证引发的思考 2010年,昆明市启动草海片区的规 划开发项目,提出要把草海打造成集休 闲娱乐、旅游观光、文化艺术、创意研 发、特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客厅”和 昆明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政府对拆迁居民采取了就地回迁 的办法,在草海周边布置了三个回迁地 块(图1),三个地块安置房规划总用地 面积3628亩,建设总面积224万平方米,配套公建设施总面积21万平方米。 2011年,昆明市政府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多轮专家论证,同时,还通过公示的方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公示反馈意见详见(表1)。 图1 安置地块位置示意图

表1-1专家意见及市民反应相关内容 通过以上专家及市民意见可以看出,当下部分城市建设项目,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在处理城市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对于古城与山水环境特别是草海的关系认识不清,对于古城周边环境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昆明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影响下,历史城区内成片的街区遗存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对古城选址与建城有着密切关联性的城市山水格局保存尚可。因此,通过研究传统城市关于山水营城的理念与手法,来指导当下名城普遍面临的城市格局整体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山水与古城格局整体保护的趋势 2.1国外保护理论的发展 自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中即提出保护古迹应涵盖单个建筑及其历史的环境。《华盛顿宪章》则将保护的对象从单个建筑扩展至历史地段及其周围的环境。2005 年于西安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五届大会上,发表了“保护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的《西安宣言》。宣言明确了文化遗产环境:不仅包含了周围的物质环境,还应包括周边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个国际上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发展,是一个从深度和广度逐渐变化的过程。从单个古迹逐渐扩展至历史地段,从保护古迹本体到周边的历史环境,从单一物质环境扩展到文化背景以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保护工作者对人类历史文化多元与地域特征的认识逐步提升的过程,也是对于文化遗产内涵和外延的思辨的过程。

山水别墅的最新楼书及文案部分

山水别墅的最新楼书及文案部分(精品) 天目国际村楼书 封面:LOGO 本册引言: CA TCH:寻找一生之墅 Slogan: 在城市中修行,在山水中养生 sub:心静,思远,达天下 序:阅读山水,倾听故事 生活已形成这样的循环:工作的压力,事业的忧心,繁杂不堪的环境时时侵蚀着疲惫的身心。现代人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期盼着能够早日找到心灵栖居的家园,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觅“根在哪里?”。记忆中潺潺的小河、斜阳下的人家,一个在诗歌里所读到的田园牧歌的梦想便油然而生,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蕴含着家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我们生生不息地繁衍遮风挡雨。而今,现代人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言可述。古老的榕树,白墙青瓦的旧宅、铺着卵石幽长的小巷,发黄的族谱、棕褐色的土地或可引发人们对一生归宿的无限遐想。然而,当双足踏上了这块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一刹那,自然的味道冲散了所有的感知细胞,人,犹如一片叶子,翻飞着,游荡着,无拘无束。此刻回归自然便成了生活的关键词。依山而居,近水而栖,清新健康的现代山水生活,成就了每一位热爱自然的精英人士的理想。天目国际村给生活插上翅膀,兑现了梦想与一生归宿的诺言,在山水里彻底摆脱亚健康状态——和千万株树木朝夕相处;看飞鸟徜徉其间;听听山风的声音和那久违了的蛐声;把那遥远的童年趣事带入甜美的梦乡…… 区位篇:营造震人心魄的永恒与美丽 CA TCH:不朽的历史传奇,复苏的文化记忆(溧阳的历史) Sub: 溧阳秦朝建县。二千多年历史孕育了这里的文明。古老的土地历来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不朽的诗篇。“史贞女义救伍子胥”、“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读书台与女儿蔡文姬焦尾琴”、“李白题、张旭书《猛虎行》、孟郊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游子吟》”……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或铸就。这里又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溧阳上黄水母山发现的“中华曙猿”等大量化石,经中、美、德等国科学家联合考证,距今已4500万年,被认为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 CA TCH:千年的璀璨古城,现代的人居新城(溧阳的地理) Sub: 溧阳位于江苏苏南腹地丘陵地区冲积平原的水网地带,不仅筑城时造就了理想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而且城市周边群山环抱,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实为山水中的城市,人居的乐土。溧阳土地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是苏、浙、皖三省交界的交通枢纽中心与物流中转站。104国道穿境而过,宁杭高速公路、扬溧高速纵横全境,新长铁路正在建设之中,芜太运河直达长江码头。发达的交通可以自由穿梭于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之间。溧阳多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江苏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并于2004年别评为“国家卫生环保模范城市”。随着城市山水环境的愈发秀美,科技与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溧阳“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山水型城市发展目标已经成为美丽的现实。 CA TCH:群贤毕至,人杰地灵(溧阳、燕山的文化) Sub: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历来为世人所传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孟郊在唐朝贞元十七年(公元

做活山水文章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城.

做活山水文章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城 ——全南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城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近期,我们对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做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 span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国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企业 集团、1个林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9万,是一个典型的 山区小县。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城镇化发展战略意义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全南 县委、县政府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和打造“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 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标的提出,该县创新经营城镇理念,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镇化建 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 近年来,全南县紧紧围绕“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 标,牢固树立“小县也有大作为”理念,坚持“城中建园,园中建城”的城市建设理 念,积极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工作,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 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并先后跻身“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和 “200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其中,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18.33亿元,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 资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92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51亿元,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754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236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060人;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37亿元,财政总收入2.59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实现1.4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2754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716人;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73亿 元,财政总收入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68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32亿元,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5.6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818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831 人。 随着县城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大幅提升,一座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已经端倪初现,成为吸引人流、物流、财富流的洼地。目前,全县城市化水平已由2007年的37.07%提至41.08%,全县城镇人口由6.95万人增至7.92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由6.31平方公里扩至7.3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由27.5%提至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83平方米,城区道路面积由46万平方米增至59万平方米,用水人口由4.71万升至5.05万人,用气人口由3.3万人升至3.54万人。 (二)规划意识明显提升,规划控制逐步加强。

我国古代山水城规划设计思想

我国古代山水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主讲人:万艳华教授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 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强调的是对自 天坛地坛然的选择和适应,表达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不离不 弃与互相依存的愿望,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 思想的具体体现。 “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在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两 个方面。 (1)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产生于母系社会,因为原始先民相信 本氏族的祖先是某种植物、动物或无生物,认为这 些东西能保佑他们。如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图腾就是 源于这个时期。 一些古代山水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观念,如“紫 气东来”、“坐北朝南”、“天圆地方”等观念都 是源于原始先民对太阳图腾的崇拜。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 (2)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产生于父系社会,以后演变为周礼和 儒家文化。面对生存的压力,氏族成员把一些能率 领他们过上稳定生活的杰出首领看做是天神的代理 人,于是就产生了尧、舜、禹等人的英雄传说。祖 先崇拜构成了原始社会上层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和意 识形态,并表现为等级尊卑的“礼制”布局原则, 《周礼·考工记》中的天圆地方、城分九等、中轴 对称等均来源于此。 祖先崇拜

二.“传统哲学”思想的融合 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在漫长的历史 演进过程中,不断地与主流的儒家、道家思想相融 合,又从佛家思想中汲取一些有用的概念。可以说, 它是随着我国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通过应用和吸纳 新思维而蜕变,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及丰富其内涵, 而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儒家 《周礼·考工记》儒家正典化始于孔子治六经,相传孔子“读 《易》,韦编三绝”。然孔子并不把它当作卜筮用 书来看待,而是作为政治哲学书来看待,引申卦爻 辞中的意义为立说的根据,如从中提炼出来的中庸 思想、君臣父子、仁者爱人等礼的观念和德治思想。 《周礼·考工记》是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我国第 一部记载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书籍。

从规划角度看山水城市

从规划角度看山水城市 ID: 01489852 音无响子发表于:2001-12-17 15:58:42 “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是在1990年由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当时钱老指出“山水城市” 应当是集“中国古代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为一体的,因而要“把整个城市 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从钱老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山水城市是集城市历史文化、社会背 景、生态绿化等为一体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 近年来,随着各方专家的深入讨论,“山水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深入和提高。同时, 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在加强,我国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山水城市”、 “园林城市”等生态目标。例如:深圳提出了建设“花园式园林城市”,自贡提出建设“ 山水城市”的目标。这些不一而论,但都是在“山水城市”概念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特色 提出的。我国城市选址多注重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同构,如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桂 林的“城市山林自郁葱”,山林水网是与城市密切结合的,山、水、城、浑然一体,因而 “山水城市”的生态城市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一、山水城市的模式研究 1.山水城市的背景理念 “山水城市”这一说法的内涵既充满了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又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 色。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建构城市的要素,形成山水成一体的美景,究其原因,正是中国 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理论有 关。 风水理论中讲究山水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的原则,因而在古典山水城市 多有体现。山阳水阴是一对阴阳关系,在生态意义上强调“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山水 二者“实相乘也”。而城市则是嵌合于良好的山水关系自间,是山和水的产物,三者是协 调共生的。在风水学说所论述的风水环境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关系,其最终目的都是求得人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人居环境的共生关系。归结到底,山水城市正是生态学理念的一种

人居环境品质与意境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引言 人居环境所涉及的方面不仅是要满足人类对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类对心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人居环境的发展表现了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风貌和水准,凝聚了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建造住宅还是与其融为一体的园林景观,都既是一种生产活动,又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就是人的漫长的进化历程,居住环境的改善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和文明进步。 人居环境,“居”字是住宅,“环境”就是社区,是人们所能触及的外在环境的总和,从精神的内在体验和外在的环境空间,如何让住宅和社区符合优质人居环境的标准和特色,人居环境为人所造,又反过来通过它的“美育”作用,来陶冶人的心灵和性情,来“造人”。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意境研究的是人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状态、生活的氛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如诗如画。 人居环境发展概况 一、工业革命前的人居环境品质与意境的和谐平衡 我们可以从考证中得知原始人类从巢居、穴居发展到定居,它们是人类求得生存过程中的安全避护所。从品质上满足了原始人对居住环境最基本要求,遮风挡雨、防灾防兽、群分类聚,并在寻求理想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改进选择环境的技巧,对“天”的崇拜与天人合一的观念促使他们寄望通天通灵的巫术意念活动,从意境上以取得人类自身无法知晓的“天”的暗示,以“天”意来选择环境从而达到与天地山水同相连的意境。 而后,随着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国家的出现同时也表示人类聚居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居环境也不断改善。因此产生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黄淮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这四种文明表现在人居环境上就是创造了灿烂辉煌而各具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空间。在埃及,人们迷信人死后会复活并从此永生,创造了至今震撼世界的理想化“阴宅”——金字塔。在地中海,古希腊的手工业、航海业与海上贸易的发达,创造了延续到古罗马并对16世纪文艺复兴影响巨大的西方古典建筑,人们在注重居住空间的舒适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广场、剧场、神坛、浴场、斗兽场、音乐台等等——是对人居环境中私密性和公共性极富理性和浪漫色彩的定义和诠释;也就是在意境上有了最初步的发展形成了最初的特色。在东方,从黄淮流域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农业文明,启发了人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生存环境选址中也加入了占卜这一程序,即谓卜宅。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多例关于迁徙与营建的卜辞,经孔子编撰而得以流传的典籍《尚书》中有“太保朝至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的记载,叙述了周成王时在洛水滨选址洛邑的事件。古人对可以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变化规律与对不可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彼岸的暗示构成了几千年中选择生存环境的两大领域,从意念上把人居住环境的选择归结于山水地势,进而形成体现中国人居环境观的“风水”学说中的形式宗和理气宗的部

山水凤凰城别墅整体规划设计

山水凤凰城别墅 整体规划 位于桂林市西城区(临桂县),风景秀丽,占地面积1328 亩,由多款别墅组成,配套完善、品位尊贵,为桂林地区迄今规模最大的高品质生活社区,是由临桂山水凤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国际建筑视野、扎实的本土经验、雄厚的开发实力,倾力打造的桂林首个超大型国际品质生活社区。 L户型简介 L 户型总建筑面积283.46 平方米,该户型呈半围合U 字型布局,配合左侧私家花园,好似含山纳水,极显山水诗意,彰显居者大气。该户型只有两层,第三层是屋顶大平台,可供全家人运动。一层右手边是个车库,进门后是方正大客厅,穿过门厅进入餐厅,餐厅正对水景庭园,可观山水,在山水庭园边还有个卧室,通过大面积落地窗,很写意的将山水引入卧室,一层总建筑面积143.25 平方米;二层为主卧、书房及 2 个子女房,主卧有个观景大露台,适合远观及晨练,二层总建筑面积131 平方米。该户型总建筑面积小,功能布局紧凑适用,独具个性的花园设计将建筑与园林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尽享别墅生活的清闲雅致,是所有产品中最精巧的户型, 5 房 2 厅 3 卫。

P户型简介 P 户型总建筑面积283.8 平方米,该户型城堡式全围合布局,车库在户外,一层八角形中空客厅尽显居者气派,六角形餐厅显得大方,另有卧室和厨房,一层总建筑面积127.75 平方米;二层为父母房和一间子女房,并配有前后 2 个露台,利于通风,二层建筑面积76.94 平方米;三层是主卧和书房,在书房室外配有一个花园大露台,方便休憩和观景。该户型方正规矩的外形中又不失夸张,每层都是动静结合又互不干扰,动态区间设计张扬,静态区间方正端庄,彰显业主沉稳又敢于创新的生活态度,该户型 6 房 3 厅 3 卫

从规划角度看山水城市

从规划角度看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是在1990年由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当时钱老指出“山水城市”应当是集“中国古代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为一体的,因而要“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从钱老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山水城市是集城市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生态绿化等为一体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 近年来,随着各方专家的深入讨论,“山水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深入和提高。同时,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在加强,我国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生态目标。例如:深圳提出了建设“花园式园林城市”,自贡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目标。这些不一而论,但都是在“山水城市”概念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特色提出的。我国城市选址多注重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同构,如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桂林的“城市山林自郁葱”,山林水网是与城市密切结合的,山、水、城、浑然一体,因而“山水城市”的生态城市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一、山水城市的模式研究 1.山水城市的背景理念 “山水城市”这一说法的内涵既充满了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又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建构城市的要素,形成山水成一体的美景,究其原因,正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理论有关。 风水理论中讲究山水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的原则,因而在古典山水城市多有体现。山阳水阴是一对阴阳关系,在生态意义上强调“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山水二者“实相乘也”。而城市则是嵌合于良好的山水关系自间,是山和水的产物,三者是协调共生的。在风水学说所论述的风水环境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关系,其最终目的都是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人居环境的共生关系。归结到底,山水城市正是生态学理念的一种反映。 2.桂林山水城市模式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强调的是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城市如何与自然山水协调的关系;面对现实中多数城市建设已经破坏和影响到现有的自然山水。因而,如何选择恰当的模式并合理地建设山水城市成为焦点问题。由于各个城市的特点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下面仅以桂林市为例,讨论其山水城市的模式。 1)历史与现状分析 n 四朝古城 桂林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三国吴设郡起,桂林便一直是历代广西和南方地区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宋代已有“西南会府”之称。宋突破原有城市格局,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窄,山、水、城有机结合的城市形态,并将漓江和西护城河形容如两条巨龙,在鹤鹅山与铁封山之间建园形瓮城,创造出“双龙戏珠”势态;明朝在独秀峰下修建靖江王府,并将城池向南扩大至象鼻山,桃花江作为南护城河将原护城河(桂、杉湖)辟为风景湖面。

浅析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浅析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摘要:我国许多城市具有良好的山水条件,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快速城镇化、工业化下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展往往忽视这些城市的自然山水生态、山水格局以及城市特有的山水文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功能布局的混乱、城市地方特色的消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重点探讨构建山水城市特色空间形态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首先,从理论研究入手,介绍相关概念,梳理了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和城市形态发展的理论研究分别从山水生态和山水文化俩个方面对基于山水格局建设特色山水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项探讨。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山水生态;山水文化 Abstract: Many of our urban landscape with good conditions, a unique landscape patter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form. At present, the rapid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rapi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often overlooked natural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and urban landscape uniqu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se cities, causing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ayout of the chaos of urban functions, urban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a series of question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ays and means to build urban landscape spatial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 of healthy development. First, from a theoretical stu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combing the landscape of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theory theory and urban form, respectivel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were two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space form of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design methodology Discussion breakdown. Keywords: Urban Spatial Form; landscape of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landscape ecology; cultural landscape 英国建筑师帕金森 20多年前在中国时与吴良墉先生交谈:“我们生活在一个全世界的城市面貌正趋于同化的时代,这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危险。我希望中国能够从本质上去保护其应有的城市文化,并改善生活中缺少地方特色带来的乐趣这一现象。”当今社会,各种现代文化冲击着传统山水文化,在当前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山水城市如何展现山水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形态研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建设和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其特质直接地影响到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局,影响到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城市与其周边腹地联系的便捷程度、交通组织和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研究城市空间形态,讨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进一步预测及控制城市空间发展的合理性,能为城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