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__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案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__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案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__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案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__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案

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级结论】 一、直线运动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比例

时间等分(T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

③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aT 2

,进一步有x m -x n =(m -n )aT 2

,此结论常用于求加速度a =Δx T 2=x m -x n m -n T

2.

位移等分(x ):通过第1个x 、第2个x 、第3个x 、…、第n 个x 所用时间比: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①v =v t 2=v 0+v 2=x 1+x 2

2T

.

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

v 1+v 2

2

.

③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

v 1+v 2

.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中间位置的速度

v t 2

=v =

v 0+v

2

,v x 2

v 20+v

2

2

.

4.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x =At 2

+Bt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B (m/s),加速度a =2A (m/s 2

). 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 =

2h g

.

6.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t 上=t 下=v 0g

=2H

g

,同一位置的速率v 上=v 下.

7.追及相遇问题

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v 匀=v 匀减.

v 0=0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

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

A 与

B 相距Δs ,A 追上B :s A =s B +Δs ;如果A 、B 相向运动,相遇时:s A +s B =Δs .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 0,如果题干中的时间t 大于t 0,用v 2

0=2ax 或x =

v 0t 0

2求滑行距离;若t 小于t 0时,x =v 0t +12

at 2

.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过河

(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间最短,t =d

v 船

. 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 =d . (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 v 船

. 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 =d ×

v 水

v 船

.

图12

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图13

三、圆周运动

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 =mg 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

图14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图15

(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gR ,最低点最小速度为5gR ,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6mg .

(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 min =gR ,

如图16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 .

图16

(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

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绳上拉力F T =3mg ,向心加速度a =2g ,与绳长无关.

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 min =0,v 临=gR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

v =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

图17

四、万有引力与航天

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 ): g =GM

R

2.

距离该星球表面h 处(即距球心R +h 处):g ′=GM r 2=GM

R +h 2

.

2.人造卫星:G Mm r 2=m v 2r =m ω2

r =m 4π2

T

2r =ma =mg ′.

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 第一宇宙速度v 1=gR =

GM

R

=7.9 km/s.

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 =R =6.4×106

m ,v 运=v 1,T =2πR

g

=84.6分钟. 3.同步卫星

T =24小时,h =5.6R =36 000 km ,v =3.1 km/s.

4.重要变换式:GM =gR 2

(R 为地球半径)

5.行星密度:ρ=3π

GT

2,式中T 为绕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的周期.

【保温训练】

1.下列每个图象中的两条图线分别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v 和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则可能正确的是( )

B [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做减速运动,A 错误;最初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减小到零,则质点先减速到零,然后反向加速,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应变大,

C 、

D 错误.] 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都等于7.9 km/s

B .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C .由v =

GM

r

可知,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越小 D .卫星受阻力作用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后,其线速度将变大

D [7.9 km/s 是近地轨道卫星的环绕速度,故A 错误;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小于7.9 km/s ,故B 错误;公式v =

GM

r

是卫星的运行速度,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运行速度越小,但发射速度要更大一些,因为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更多的功,故C 错误;由公式v =GM

r

可知,卫星受阻力作用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后,其线速度将变大,故D 正确.]

3.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设想在以地心为圆心,半径为r 处开凿一圆形隧道,在隧道内有一小球环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对隧道内外壁的压力为零,如图18所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1,小球的线速度为v 2,则v 1v 2

等于( )

【导学号:19624199】

图18

A.r R

B.R r

C .(r R

)2

D .(R r

)2

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 R 2=m v 2

R

,得v =

GM R ,又因为M =ρ·43

πR 3

,所以v =

43πG ρR 2

,故v ∝R ,所以v 1v 2=R r

,故B 正确.] 4.如图19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 以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Q 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α,若把初速度变为3v 0,小球仍落

在斜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9

A .夹角α将变大

B .夹角α与初速度大小无关

C .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变

D .PQ 间距是原来间距的3倍

B [由题图可知,tan(α+θ)=v y v x =

gt v 0,而tan θ=y x =12

gt 2v 0t =gt

2v 0

,可知tan(α+θ)=2tan θ,α与θ无关,选项A 错误,B 正确;斜面倾角的正切值tan θ=y

x

=12gt 2v 0t ,解得t =2v 0tan θ

g

,初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原

来的3倍,选项C 错误;PQ 间距s =

x cos θ=v 0t

cos θ

,初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t 变

为原来的3倍,则s 变为原来的9倍,选项D 错误.]

5.(多选)某质点在0~12 s 内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0所示.其中前4 s 内的图象是一段1

4

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第I 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超有多项符含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B.如果一个氢原子处于n =3的能级,它自发跃迁时最多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先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 D.核电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发电的 15.“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υ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t υ B. 2 20t υ C. t t t 2)(20-υ D. )21(00t t t -υ 16.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梭锥0ABC ,点A ’、B ’、C ’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现在顶点0处固定一正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B.△ABC 所在平面为等势面 C.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到B’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若点的电势为'A ? ,A 点的电势为内A ?,则连线中点D 处的电势D ?小于('A ?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 2018 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 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 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 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 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 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 ”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 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 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 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 2 班平均分达到60 分 3、 4 班平均分达到50 分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 1 第一讲 : 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06.18 1. 关于运动的描述 (2 课时 ) 至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5 课时 ) 2017.06.28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 课时 )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 2 第三讲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017.06.29 至 1 两种常见的力 (4 课时 ) 2017.07.06 1

2018届高中高三人教版本高中物理一轮总结复习基本学习知识点总结计划.docx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 教学内容: 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相同, A = C ,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 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 m1m2 5.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 r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g' =GM/r 2 说明: 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GM。 R 2 g'R2 R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g( R h) 2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 较大。 GM GMm mv 2GM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 = r 2、 r 2r 、v=r 、 GMm mv 2 r 2r =mω2R=m(2π/T)2R GM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r=R,为第一宇宙速度 v1=r = gR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gR2=GM ①水平方向 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满分专练

选择题满分专练(四)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石家庄市毕业班一模)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几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a 、b 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B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大 C .两个粒子的动能,一定一个增加一个减少 D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定都减少 解析:粒子做曲线运动,所受力的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所以能判断a 、b 一定带异种电荷,但是不清楚哪一个是正电荷,哪一个是负电荷,故A 错误;粒子做曲线运动,所受力的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从图中轨迹变化来看电场力都做正功,动能都增大,速度都增大,故B 、C 错误;电场力都做正功,故电势能都减小,故D 正确. 答案:D 15.(2017·黑龙江省五校高三4月联考)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他们将光滑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a 、b 两小车放在木板上并在小车上安装好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且在两车相对面上涂上黏性物质.现同时给两车一定的初速度,使a 、b 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发生碰撞后两车粘在一起;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a 、b 两车质量(含发射器)分别为1 kg 和8 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车碰撞前总动量大于碰撞后总动量 B .碰撞过程中a 车损失的动能是14 9 J C .碰撞后两车的总动能比碰前的总动能小 D .两车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 解析:设a 、b 两车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 1、v 2,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 3,结合题图乙得 v 1=2 m /s ,v 2=1 m /s ,v 3=2 3 m /s ,以向右为正方向,碰前总动量p 1=-m a v 1+m b v 2=6 kg ·m /s , 碰后总动量p 2=(m a +m b )v 3=6 kg ·m /s ,则两车碰撞前总动量等于碰撞后总动量,A 错误; 碰撞前a 车动能为E k =2 J ,碰撞后a 车动能为E′k =2 9 J ,所以碰撞过程中a 车损失的动能 是16 9 J ,B 错误;碰前a 、b 两车的总动能为6 J ,碰后a 、b 两车的总动能为2 J ,C 正确;两车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D 错误. 答案:C 16.某行星的同步卫星下方的行星表面上有一观察者,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 ,他用天文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转动切割磁感线问题专题卷

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10-9 一.选择题 1. (2018洛阳联考)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图甲).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图乙是这个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 、D 分别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良好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 中就有电流通过.若所加磁场为匀强磁场,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从左往右看,铜盘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铜片D 的电势高于铜片C 的电势 B. 电阻R 中有正弦式交变电流流过 C. 铜盘转动的角速度增大1倍,流过电阻R 的电流也随之增大1倍 D. 保持铜盘不动,磁场变为方向垂直于铜盘的交变磁场,则铜盘中有电流产生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根据右手定则,铜片中电流方向为D 指向C ,由于铜片是电源,所以铜片D 的电势低于铜片 C 的电势,选项A 错误;电阻R 中有恒定的电流流过,选项B 错误;铜盘转动的角速度增大1倍,,根据转 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 =12 BL 2ω,产生是感应电动势增大1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流过电 阻R 的电流也随之增大1倍,选项C 正确;保持铜盘不动,磁场变为方向垂直于铜盘的交变磁场,则铜盘中没 有电流产生,选项D 错误。

2.如图所示为一圆环发电装置,用电阻R =4 Ω的导体棒弯成半径L =0.2 m 的闭合圆环,圆心为O ,COD 是一条直径,在O 、D 间接有负载电阻R 1=1 Ω。整个圆环中均有B =0.5 T 的匀强磁场垂直环面穿过。电阻 r =1 Ω的导体棒OA 贴着圆环做匀速运动,角速度ω=300 rad/s ,则( ) A.当OA 到达OC 处时,圆环的电功率为1 W B.当OA 到达OC 处时,圆环的电功率为2 W C.全电路最大功率为3 W D.全电路最大功率为4.5 W 【参考答案】AD 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金属圆盘在垂直于盘面的匀强磁场B 中,绕O 轴以角速度ω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通过电阻R 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是(金属圆盘的电阻不计)( ) A.由c 到d ,I =Br 2ωR B.由d 到c ,I =Br 2ωR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含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含答 案) 天体是天生之体或者天然之体的意思,表示未加任何掩盖。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天体运动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4武威模拟)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 普教育活动,这是一大亮点.神舟十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指令长聂海胜做了一个太空打坐,是因为他不受力 B.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形 C.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 D.盛满水的敞口瓶,底部开一小孔,水不会喷出 【解析】在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万有引

力充当向心力,飞船及航天员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做太空打坐时同样受万有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将以圆球形状态存在,所以B正确;完全失重状态下并不影响弹簧的弹力规律,所以拉力器可以用来锻炼体能,所以C正确;因为敞口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水对瓶底部没有压强,所以水不会喷出,故D正确. 【答案】 A 2.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则太阳的质量为() A.B. C. D. 【解析】地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对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m.解得M=,D正确.

【答案】 D 3.(2015温州质检)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109 m,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109 m.假设两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C.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 D.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有:G=m=ma=m()2r=m2r,得运行速度v=,加速度a=G,公转周期T=2,公转角速度=,由题设知神舟星的运行速度比杨利伟星的运行速度大,神舟星的轨道半径比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小,则神舟星的加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加速度大,神舟星的公转周期比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神舟星的公转角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故选

2018年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全套试卷(含答案)

专题一力与运动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一、明“因”熟“力”,理清一个“网络” 二、两种思维方法,攻克受力分析问题 方法一整体思维法 1.原则:只涉及系统外力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条件:系统内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3.优、缺点:整体法解题一般比较简单,但整体法不能求内力方法二隔离思维法 1.原则:分析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优点:系统内物体受到的内力外力均能求 三、确定基本思路,破解平衡问题

高频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1.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1)整体法;(2)隔离法. 2.物体受力分析的技巧 (1)分析受力的思路: ①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 ②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怎样的基本方法; ③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时,要采用整体(隔离)的方法.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 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 按顺序分析力―→一般先分析场力、已知力,再分析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 画受力示意图―→每分析一个力就画出它的示意图,并标出规范的符号 ↓ 检查是否有误―→受力情况应满足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否则就有漏力、多力或错力 1-1. (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 ,在滑块M 上放置一个

质量为m的物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 解析:对题图甲:设m受到摩擦力,则物块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而重力、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则物体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错误.对题图乙: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由于m匀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确. 答案:BD 1-2. (2017·内蒙古集宁一中一模)如图所示,A和B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与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B的受力个数为() A.3个B.4个 C.5个D.6个 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B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B对A没有摩擦力,否则A不会匀速运动.再对B研究,B受到重力、A对B竖直向下的压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共4个力,B正确. 答案:B 1-3.(2017·南昌三中理综测试)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的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正确的说法是() A.小球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2滑块—木板模型学案

热点2 滑块—木板模型 [热点跟踪专练] 1.(多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 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 A .当F <2μmg 时,A 、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 μg C .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 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 μg [解析] 当03μmg 时,A 相对B 向右做加速运动,B 相 对地面也向右加速,选项A 错误,选项C 正确.当F =52 μmg 时,A 与B 共同的加速度a =F -3 2 μmg 3m =13μg ,选项B 正确.F 较大时,取物块B 为研究对象,物块B 的加速度最大为a 2=2μmg -32μmg m =12 μg ,选项D 正确. [答案] BCD 2.(2017·江西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 的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A 的上方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C ,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C 之间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动木板A ,使之从B 、C 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力F 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A .F >μ(2m +M )g B .F >μ(m +2M )g C .F >2μmg D .F >2μ(m +M )g [解析] 要使A 能从B 、C 间抽出来,则A 要相对于B 、C 都滑动,所以A 、C 间与A 、B 间都是滑动摩擦力,对A 有a A =F -μmg -μM +m g M ,对C 有a C =μmg m ,B 受到A 对B 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μ(M +m )g 和地面对B 的摩擦力f ,由于f ≤μ(2M +m )g ,所以A 刚要从B 、C 间抽出时,B 静止不动,即a A >a C 时,A 能从B 、C 间抽出,得F >2μ(M +m )g ,D 对. [答案] D 3.(2017·广州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 和3m 的木块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0;质 量为m 和2m 的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 F 0.现用水平拉力F 拉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当F 逐渐增大到F 0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在轻绳未被拉断前,当F 逐渐增大时,轻绳上的拉力也随之增大,并且大小总等于F 大小的一半 D .在轻绳被拉断之前,质量为m 和2m 的木块间已经发生相对滑动 [解析]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5个力的作用,重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则选项A 错误;对三者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 =6ma ,对质量为m 和2m 的木块整体,同理有,轻绳拉力T =3ma =F 2,隔离质量为m 的木块,有f =ma =F 6 ,可知在轻绳未被拉断前,当F 逐渐增大时,轻绳上的拉力也随之增大,并且大小总等于F 大小的一半,则选项C 正确;当F 逐渐增大到F 0时,轻绳拉力T =F 0 2,轻绳没有达到最大拉力不会被拉断,则选项B 错误;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与天体运动专题卷(全国通用)

专题1 第4讲 1.(2017·全国卷Ⅲ)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C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解析 组合体比天宫二号质量大,轨道半径R 不变,根据GMm R 2=m v 2R ,可得v =GM R ,可知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速率不变,B 项错误;又T =2πR v ,则周期 T 不变,A 项错误;质量变大、速率不变,动能变大,C 项正确;向心加速度a =GM R 2,不变,D 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Ⅱ)(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CD ) 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 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解析 在海王星从P 到Q 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速度越来越小,C 项正确;海王星从P 到M 的时间小于从M 到 Q 的时间,因此从P 到M 的时间小于T 04 ,A 项错误;由于海王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太阳引力作用,引力做功不改变海王星的机械能,即从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海王星的机械能守恒,B 项错误;从M 到Q 的运动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从Q 到N 的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引力做正功,即海王星从M 到N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 项正确.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50

考点5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光 的波长 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等。其中考查到的如:2016年江苏高考12题B(2)(3)、2015年北京高考第21题(1)、2015年全国卷Ⅰ第34题(1)、2014年大纲卷第17题、2014年江苏高考第12题B(1)、2012年江苏高考第12题、2012年浙江高考第21题、2012年全国卷第16题、2012年福建高考第19题等。 备考正能量:本考点为高考的重点内容。考查的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仍然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与经典 1. (多选)某同学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P1、P2、P3、P4是按顺序插在软木板上的大头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任意选取P1、P2连线的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右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枚大头针,使其同时挡住P1、P2的像

B.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C.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 D.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答案BCD 解析任何光线都能从空气射进玻璃,但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若选取的P1、P2连线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不合适,即当AB光线在玻璃砖内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时,玻璃砖的右侧不会有光线射出,故A选项错误;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则折射光线沿径向射入玻璃砖,也能沿径向射出玻璃砖,插上P3即可作出折射光线,又根据光路可逆,可知B、C选项正确;D选项是做实验时减小误差的一种做法,故D选项正确。 2.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不慎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放在了图示位置上,而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测得的折射率将() A.偏大B.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 C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变质量计算问题专题卷

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14- 6 1.(10分)用传统的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不好判断是否已经打足了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在传统打气筒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改装(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圆柱形打气筒高H ,内部横截面积为S ,底部有一单向阀门K ,厚度不计的活塞上提时外界大气可从活塞四周进入,活塞下压时可将打气筒内气体推入容器B 中,B 的容积V B =3HS ,向B 中打气前A 、B 中气体初始压强均为p 0,该组同学设想在打气筒内壁焊接一 卡环C (体积不计),C 距气筒顶部高度为h =23 H ,这样就可以自动控制容器B 中的最终压强.求: ①假设气体温度不变,第一次将活塞从打气筒口压到C 处时,容器B 内的压强; ②要使容器B 内压强不超过5p 0,h 与H 之比应为多大. 2.(2016·陕西五校一模)如图所示是农业上常用的农药喷雾器,贮液筒与打气筒用细连接管相连,已知贮液筒容积为8 L(不计贮液筒两端连接管体积),打气筒活塞每循环工作一次,能向贮液筒内压入1 atm 的空气200 mL ,现打开喷雾头开关K ,装入6 L 的药液后再关闭,设周围大气压恒为1 atm ,打气过程中贮液筒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求:

(1)要使贮液筒内药液上方的气体压强达到3 atm,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的次数; (2)打开喷雾头开关K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贮液筒向外喷出药液的体积。【参考答案】(1)20次(2)4 L 由理想气体方程得:p1V1=p2V2 解得:V=4 L 打气次数:n=V 0.2 L =20 (2)打开喷雾头开关K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p3=1 atm 由理想气体方程得:p1V1=p3V3 解得:V3=V1=6 L 故喷出药液的体积V′=V3-V0=4 L 3.(2016·山西省高三质检) (2)型号是LWH159-10.0-15的医用氧气瓶,容积是10 L,内装有1.80 kg的氧气。使用前,瓶内氧气压强为1.4×107 Pa,温度为37 ℃。当用这个氧气瓶给患者输氧后,发现瓶内氧气压强变为7.0×106 Pa,温度降为27 ℃,试求患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10 (1)

第十单元万有引力与航天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16·全国卷Ⅲ]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B 解析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项正确;牛顿在开普勒总结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原因,A、C、D项错误。 2.[2016·怀化模拟]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张角越大,速度越大

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则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 .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则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半径越大,飞行器的周期越长,角速度越小,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2=m v 2r ?v =GM r 可知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张角越大半径越小, 故B 正确;设星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平均密度为ρ,张角为θ,飞行器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对于飞行器,根据万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 4π2r T 2得:M =4π2r 3GT 2 ,由几何关系有:R =r sin θ2,星球的平均密度ρ=M 43πR 3;由以上三式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质量,但是星球的半径未知,不能求出星球的平均密度。故C 正确,D 错误。 3.[2016·四川高考]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 A .a 2>a 1>a 3 B .a 3>a 2>a 1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第一时间为您发布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专题名称:实验专题(一) 复习重点:1、长度的测量;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能力点提要: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一、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刻度尺又称米尺,常用米尺的最小刻度为lmm,量程不等。 1、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毫米以下的数值靠自测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 1/10。 (4)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二、练习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1、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所示。 2、读数原理:如表。 3、测量范围:一般最多可以测量十几个厘米的长度。 4、使用游标卡尺时要注意:

(1)对游标尺的末位数不要求再作估读,如遇游标上没有哪一根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情况,则选择靠最近的一根线读数。有效数字的末位与游标卡尺的精度对齐。 (2)测量物不可在钳口间移动或压得太紧,以免磨损钳口或损坏工件。 (3)测量物上被测距离的连线必须平行于主尺。 (4)读数时,在测脚夹住被测物后适当旅紧固定螺丝。 实验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目的: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是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 _____ 流伏,f = 50Hz时,每隔 _______ s打一次点。 3、实验原理:如图所示,T=0.02n秒: (1)逐差法: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变压器专题卷

变压器 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互感现象时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 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通过互感现象,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2 121n n U U = 电流通过变压器线圈是会发热,铁芯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也会发热。所以,变压器工作时存在能量损失。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2 121n n U U =,只适用于理想变压器。实际上变压器的工作效率都很高,在一般的计算中,可以把实际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 因为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所以P 出=P 入 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I 1与I 2有什么关系? 生:据P 出=U 2I 2,P 入=U 1I 1及P 出=P 入得: U 2I 2=U 1I 1 则:1 21221n n U U I I == 上式是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比公式。 如果副线圈的电压高于原线圈的电压,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如果副线圈的电压低

于原线圈的电压,这样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那么两种变压器的匝数关系如何? 升压变压器,n 2>n 1,降压变压器,n 2<n 1。 两种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的大小关系如何? 升压变压器,I 2I 1。 在绕制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时,副线圈导线应比原线圈导线粗一些好,还是细一些好?降压变压器呢? 因为升压变压器,I 2I 1,所以副线圈导线要比原线圈导线粗一些。 课后请大家阅读教材47页“科学漫步”,了解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2.变压器可改变交变电的电压和电流,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 3.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是理想化模型。有 P 输出=P 输入 2121N N U U = 1 221N N I I = 【例1】一个正常工作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下列的哪个物理量不一定相等 ( ) A .交流的频率 B .电流的有效值 C .电功率 D .磁通量变化率 解析:变压器可以改变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因此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不一定有相同有效值,所以选B.由于穿过原线圈的磁通量全部穿过副线圈,因而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相同,D 错.变压器的工作基础是电磁感应,副线圈中感应的交流频率与原线圈交流频率是相同的,A 错.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输出功率,因此C 错. 答案:B 点评: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电压和电流不一定相同,但对理想变压器来说,原副线圈一定相同的量有(1)电功率,(2)磁通量变化率,(3)交流的频率 【例2】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K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 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 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则 ( ) A .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a 合到b 时,I 1将增大 B .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b 合到a 时,R 消耗功率减小 C .保持U 1不变,K 合在a 处,使P 上滑,I 1将增大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功和功率专项练习

功和功率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 ) 图1 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 C.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 D.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 2.同一恒力按同样的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3.(2017·安徽期中测试)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 A∶F 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 A∶W B分别为( ) 图2 A.2∶1,4∶1 B.4∶1,2∶1C.1∶4,1∶2 D.1∶2,1∶4 4.(2016·济南模拟)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5.(2016·福建厦门质检)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0.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当汽车速度为1 2v m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 力加速度为g )( ) A .0.1g B .0.2g C .0.3g D .0.4g 6.如图3所示,半径为R 的1 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 、 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立即撤去外力,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 A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π 2FR B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 22 FR C .小球离开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Fv D .小球离开轨道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 22 Fv 7.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斜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状元物理备考笔记

2018年高考状元物理备考笔记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ω=Cω,轮上边缘各点v相同,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22 1 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 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 r m v r GMm 22=、v =r GM 、r m v r GMm 2 2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题突破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题突破 【考点定位】 选择题的考点仍然会侧重于分子动理论,涉及到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温度的关系,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另外一个侧重点在分子实验定律即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个别选项会涉及到物态和物态变化。 对分子动理论、热传递和做功部分是选修3-3的重点,也是非选择题命题的重点。对气体的问题只要求知道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之间的关系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12 p V p V T T =,非选择题一般会选择这个点命题,突破点在于活塞的受力分析,注意初末状态的温度体积的变化。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 -,可以通过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即根据单分子油膜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分子直径。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 ,摩尔质量即个分子的总质量,对于气体来 说,摩尔体积等于个分子所占的总体积,而不是 分子的体积和。 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其实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分子运动越剧烈。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时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固体小颗粒运动的原因是受到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撞击,所以说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可以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所以把分子的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3.分子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会随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的更快。如下图,当分子间距离大于0r 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小于0r 时,分子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4.分子内能:分子内能包括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分子势能主要看分子力做功,若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比如分子距离大于0r 时,分子距离增大, 2316.0210A N m o l -=?2316.0210A N m o l -=?2316.0210A N m o l -=?2316.0210A N m o l -=?

(新课标)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训练试卷含答案 : 专题一 力与运动 能力训练1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能力训练1 力与物体的平衡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7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017·全国Ⅱ卷)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2- B. C. D. 2. 如图所示,一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体上保持静止,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现用水平力F 推物体时,M和斜面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增大 B.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物体M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D.物体M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减小 3. 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轻杆B端吊一重物G,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 端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杆达到竖直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 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 C.AB杆越来越容易断 D.AB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4. 一带电金属小球A用绝缘细线拴着悬挂于O点,另一带电金属小球B用绝缘支架固定于O点的正下方,OA=OB,金属小球A、B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由于空气潮湿,金属小球A、B缓慢放电。此过程中,小球A所受的细线的拉力F1和小球B对A的库仑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减小,F2减小 B.F1减小,F2不变 C.F1增大,F2增大 D.F1不变,F2减小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