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人主索引平台

病人主索引平台

病人主索引平台
病人主索引平台

病人主索引平台

新闻分类:数字医疗新闻来源:发布时间:2012-5-10

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管理和业务系统为中心,如今在“新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本文作者为您描述了一张以人为本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的IT全景图。十多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以福州总医院为例,首先是实施了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基于一卡通预交金、门诊后台及自动摆药系统的就诊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流程,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 其次是建成了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譬如: 临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LIS、PACS、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 再次,辅助决策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来与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权威人士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正酝琅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何构建导致“质变”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系统和内容?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首先医院的主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为患者医疗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院业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数字化建设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觉得好用并且爱用,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信息系统只有深入业务第一线,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管理层才能收集到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并改变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基本特征

1. 全方位

从业务领域上看,数字化医院应能够对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临床、财经、资产、办公、人力资源、医政、科研训练、图书和管理决策等。

从管理对象上看,应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

2. 全过程

数字化要贯穿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全程追溯和管控。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现全程关怀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每一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服务和提醒、提示; 第二,以医嘱为核心,实现闭环医嘱功能,对诊疗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处理; 第三,对费用、资产、人力、科研和成果等所有对象都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3. 可管理

可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有主索引的概念,建立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医嘱等所有对象的主索引; 其次,要有数据中心的概念,以主索引为纽带,把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进行集中汇总,实现有效管理。

4. 智能化

完善的知识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使得系统不但具有普通信息处理的功能,还可以提升人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 无纸化

无纸化和无胶片化是数字化医院基本的外在特征,智能型数字化医院肯定要符合医院电子化存储的三原则,即真实性、可读性和保存性,实现无纸和无胶片的功能。

6. 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并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贯穿始终。医院数字化建设应普遍采用HL7、DICOM3.0等医疗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同时系统中各种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应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甚至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尽量采用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以方便信息交换和共享,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

7. 高效率

数字化医院必须要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医院特别是大医院门诊、住院量大,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在系统设计与规划时首先要保证流程的最优化,减少病人的排队时间,同时系统的响应速度一定要快。

8. 高安全

医院数字化建设牵涉到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病人的切身利益,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是系统设计与规划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应能紧急恢复和应急措施。

实现目标

1. 临床业务智能化

以医嘱为核心,构建完善的临床信息系统及其信息融合,人性化的临床数据展示,支持及时和最优化的床旁即时数据收集、临床决策支持以及患者安全。

符合工作流程以及病历保存的需要,以病患为中心的、整合的互操作技术可自动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升级。

2. 管理决策智能化

医院管理相关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全新的管理知识库建设及应用,结合信息化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的功效,通过建立强大的管理数据仓库、综合绩效评价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医院管理决策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决策水平。

3. 患者服务智能化

把优化病人就医流程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切入点,充分应用各种成熟技术如磁卡、条形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等,建立统一的服务窗口、呼叫中心、门户网站,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服务前移、预约管理、提醒服务、咨询管理和投诉管理等,着力解决诸如门诊“三长一短”等现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4. 资产管理智能化

构建物联网医院,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医院环境中,包括医疗设备、器械、药品、人员、计算机设备等各种对象中,然后将“物联网”与院内现有计算机网络整合起来,实现人和物的有机整合,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业务,达到“智慧”状态。

5. 医院物流智能化

物流管理智能化,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医院物资流动和供应的智能化,减少人为传递物资引入的差错,实现最优化物流与人力资源流。机器人传输开始在医院得到应用,随时随地自动传输药品、物资、食品,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6. 楼宇建筑智能化

楼宇建筑智能化,是指通过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监控及防盗报警工程、综合布线工程、会议系统、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灯光音响控制系统等智能楼宇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医疗楼宇的智能化。

内部计算机系统自动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环境。所有的报警、电梯、采暖/制冷/新风系统、供水、医用液体/气体系统、安保系统实现整合及自动化。建筑管理系统(BMS)能减轻工作负荷,减少差错,使维修与系统故障最小化。

可以用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和四大数据中心来概括智能型数字化医院。

1. 七大系统

(1)患者关系管理系统

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首先要解决对病人的服务和管理问题。以病人全程关怀为中心的患者服务管理系统就是要在就诊“一卡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信、移动以及互联网等基础信息平台,搭建全面的公共服务平台,患者不仅在医院,即使在家里、在工作单位中也能得到医院或社区的个体化健康服务,保持健康服务链条的完整性。实现对患者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全程服务关怀,实现对患者诊疗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服务。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患者流失率,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患者关系管理系统要树立两个新的理念:

一是服务中心理念。所谓服务中心就是将医院各项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如挂号、住院登记、导诊、拿化验单灯)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呼叫中心、门户网站和窗口服务,病人通过一个呼叫、一个窗口就能完成所有服务,无需到各种窗口去办理各种业务。

二是服务前移理念。所谓服务前移就是改变医院过去那种只有当患者提出需要时才提供服务的理念,而是在患者在提出需求之前就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这样不仅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手续方便患者,还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2)电子病历系统

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主要由以下系统组成: 临床数据中心(Clinical Data Repository, CDR)、临床信息服务平台、电子病历集成视图、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医疗文档编辑与管理系统、闭环医嘱管理系统、临床知识库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受控医学术语管理系统和临床路径管理等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体现医院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该系统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a.整体框架

以集成平台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的集成的医院信息系统,满足各分类信息系统或科室信息系统之间工作流集成和数据集成; 以临床数据中心(CDR)和受控医学术语表为核心建立一个可长久存储和管理的具有标准信息表示和术语标准支撑的医疗数据中心; 以一体化医护工作站为数据表现层,充分体现集成带来的信息优势以及一体化带来的便捷。

b.功能强大的医护工作站

医护工作站是集成的工作流和集成数据的客户应用体现,功能涵盖原有的医生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移动医生查房工作站和病历讨论系统的功能,并实现电子病历的结构化存储、数字签名、痕迹保留和模板录入的功能,同时提供统一的电子病历集成视图和数据集成浏览视图,达到团队医疗,提高系统易用性、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医护工作站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模块: 病历集成视图、计算机化医嘱系统、数据综合浏览视图、临

床路径系统、移动医护工作站系统、标准化结构化临床文档编辑系统、各种知识库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

c.临床数据中心(CDR)

CDR是所有的病人医疗结果和其他临床数据的一个中心存储仓库,而且是在电子病历解决方案的中心。单个病人信息随着时间的增加信息量也随之增长,为了可长期获得该病人的信息,需要对其信息进行长期存储,这时,就出现异构下的数据的长期管理问题。而医疗文档库,就是把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库的信息抽取出去,通过归档的形式形成一个静态的文档,把它放在中间的文档库,不管有多少个系统、由多少个厂家建立的,全部收集起来,归到文档库里面。CDR对于电子病历来讲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件。

(3)临床信息系统

基本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的分水岭是医嘱处理系统,如果一个医院信息系统包括了面向医疗的医嘱处理系统,就认为它已经进入了临床信息系统的门槛。也就是说,医院里除了医疗收费和药品物资管理外,所有与病人相关的信息系统都属于临床信息系统的范畴。

临床信息系统又可分为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和非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非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主要指相关检查科室的临床信息系统,如实验室临床信息系统(LIS)、数字化影像系统(PACS/RIS)和心电图信息系统等。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主要指信息的产生及应用都在护理现场(病人床边)的系统,包括各种临床科室的临床信息系统,如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等。

智能型临床信息系统除了包括医学影像、检验、心电图、移动医护工作站、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系统外,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要提升这些功能科室的信息化水平,打造数字化影像中心、数字化手术室等; 二是这些临床诊疗信息能够非常方便和人性化地在医生工作站得到展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三是这些临床信息能够以标准的形式归档到临床数据中心(CDR)中,为构建真正的电子病历奠定基础。

(4)医院基本信息系统

我们把传统的HIS(包括挂号、收费、物资管理等系统,但不包括上面定义的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部分)称为医院基本信息系统。医院基本信息系统尽管比传统的HIS减少了一些内容,但要注入一些新的内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按照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设计。以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临床业务需求、满足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为出发点。其次,在设计方法上,必须以深入分析业务为前提。信息化建设不能简单模拟传统的手工流程和作业,而应深刻分析这些流程和作业的深层次含义,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流程和作业进行再造,达到优化的目标。特别要强调的是,各种收费和物资管理一定要围绕医嘱来进行,并与医嘱形成闭环的逻辑关系,可以有效杜绝各种漏洞,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第三,在设计架构上,要能够提供与临床数据中心(CDR)、各种临床信息系统、绩效考评与成本核算系统、卫生机关汇总上报和地方医保等系统的信息接口,实现医院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在技术平台上,应该考虑采用一些新的信息技术,保证系统在技术平台上的先进性。

(5)决策支持系统

现在信息系统通常都提供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查询等系统,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现有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还比较弱。医院管理者特别希望在决策或发现问题时系统能够帮助进一步分析,因此数据仓库等辅助决策系统应该大力发展。目前医院已具备建立数据仓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条件: 一是已全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有条件建立数据仓库; 二是有丰富的历史数据可供分析,已积累起多年的数据,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建立数据仓库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挖掘和利用。

医院应逐步建立辅助决策支持和综合绩效考评系统,进一步完善全成本核算系统。充分发挥综合

绩效管理的评价和引导作用,推行全面评价、全程评价、全员评价,实现评价由单项向综合、静态向动态、宏观向微观的转变。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健全院、科、组三级核算体系,实施医疗全周期全过程成本控制,提高床位周转率、设备使用率和医疗收益率。

(6)区域协同系统

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如国家级、省级或市级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 另一类是以集团型医院为主导,总院与各分院联网,在集团内部实现各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福州总医院为例,准备用专线把总医院与三个临床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开发专用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达到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大型检查结果互认,并逐步实现患者诊疗双向转诊。

总院还会特别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势,加大对临床部的技术支持力度,如通过远程诊疗和远程PACS/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总院专家在办公室即可对临床部的患者进行辅助诊疗乃至进行影像诊断,帮助临床部尽快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医院还准备把网络联到干休所和基层部队医疗机构,老干部和部队官兵在家里或卫生队(所)即可享受到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既解决了老干部(部队官兵)住院难的问题,也缓解了医院干部病房不足问题。

(7)管理信息系统

真正的数字化医院还有大量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建设,如人力资源、财经管理、科研训练、办公自动化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系统不但要建好,还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实现本身业务的全数字化,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招聘计划、考核、正式聘用到定级、晋级等全程全方位管理,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员信息的管理; 如科研管理从课题申请、课题招标、课题中标、研究过程、发表论文、申报成果、课题鉴定、成果等级到成果推广等全程全方位管理,而不仅仅是成果登记管理。

二是为其他系统提供准确数据,如人力资源系统为整个数字化系统提供医院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而科研管理系统又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系统提供科研成果等信息。

2. 五大主索引和四大数据中心

数字化医院不是各种信息系统的简单堆积,而是有丰富的内在规律。如智能化与数字化、医嘱系统与收费系统和检查检验系统等都有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那么多信息系统实施后信息如何存储、挖掘、利用等需要深层次的设计与思考。而主索引和数据中心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五大主索引

其实每个业务系统都应该至少有一个主索引作为牵引,通常是由两个以上主索引来带动整个业务过程的全程管控。如医嘱执行这个业务就有两个主索引,一是需要对医嘱执行的对象病人建立主索引,通过病人主索引建立临床数据中心; 二是医嘱本身需要建立主索引,通过医嘱主索引才能实现闭环的医嘱功能,实现对医嘱执行过程的全程管控。因此整个数字化医院系统要建立的主索引远远不止五个,下面要介绍的五大主索引应该是其中的核心代表。

一是病人主索引。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首先就是要建立病人主索引,该主索引贯穿病人服务以及诊疗的全过程。“军字一号”工程的一大创新就是建立病人的主索引,这也是为什么该系统历经十多年仍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病人主索引通常由患者关系管理系统来建立。二是医嘱主索引。数字化医院的第二大特点就是以医嘱为核心,医院所有临床业务以及人财物管理都围绕医嘱来进行,因此要建立医嘱主索引。医嘱主索引通常是在医生工作站的医嘱系统中来建立,只有建立医嘱主索引,才能实现闭环医嘱系统,才能对收费、物资等实现有效管控。

三是工作人员主索引。医院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上担任着不同角色,在诊疗时是诊疗医生,在手术时是手术医生,在管理时可能是院长、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在研究时是研究员,在教学时是老师。这些不同的角色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如何管理和综合评价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建立工作人员主索引并贯穿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工作人员主索引通常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建立。四是资产主索引。医院还有大量的资产需要管理,如医疗设备、高值耗材、营房营具等。特别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也需要全过程的管控,也需要建立主索引,医疗设备主索引通常由设备管理系统来建立。

五是科室主索引。医院还有很多对象需要建立主索引,如科室、岗位、科研成果等都需要,只要是需要全程管理特别是要在不同系统中出现的对象,都需要建立主索引。特别是科室主索引,因科室是医院管理和考核的基本单元,因此建立科室主索引对全成本核算、综合绩效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病人主索引已得到普遍重视,但其他主索引却很少得到建立,或者即使建立了,也没有贯穿业务的全过程,主索引要满足全过程和可管理这两个条件。

(2)四大数据中心

一是临床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以病人为主索引,整合病人的所有诊疗信息。(具体情况在电子病历一节中已有详细描述)

二是管理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以管理对象为主索引,如科室、岗位、人员、设备、财务等,为辅助决策支持、全成本核算和综合绩效评价等系统服务。

三是影像数据中心。医院80%以上的数据是医学影像数据,因此构建影像数据中心也是数字化医院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四是区域数据中心。如果是集团型医院,还应该构架区域数据中心,无论是管理还是诊疗都需要这样一个数据中心。

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四大数据中心构筑数字化医院

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四大数据中心构筑数字化医院 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管理和业务系统为中心,如今在“新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本文作者为您描述了一张以人为本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的IT全景图。 十多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以福州总医院为例,首先是实施了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基于一卡通预交金、门诊后台及自动摆药系统的就诊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流程,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 其次是建成了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譬如: 临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LIS、PACS、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 再次,辅助决策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来与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权威人士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正酝琅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何构建导致“质变”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系统和内容?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首先医院的主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为患者医疗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院业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数字化建设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觉得好用并且爱用,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信息系统只有深入业务第一线,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管理层才能收集到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并改变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基本特征 1. 全方位 从业务领域上看,数字化医院应能够对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临床、财经、资产、办公、人力资源、医政、科研训练、图书和管理决策等。 从管理对象上看,应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 2. 全过程 数字化要贯穿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全程追溯和管控。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现全程关怀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每一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服务和提醒、提示; 第二,以医嘱为核心,实现

病人主索引平台

病人主索引平台 新闻分类:数字医疗新闻来源:发布时间:2012-5-10 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管理和业务系统为中心,如今在“新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本文作者为您描述了一张以人为本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的IT全景图。十多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以福州总医院为例,首先是实施了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基于一卡通预交金、门诊后台及自动摆药系统的就诊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流程,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 其次是建成了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譬如: 临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LIS、PACS、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 再次,辅助决策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来与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权威人士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正酝琅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何构建导致“质变”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系统和内容?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首先医院的主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为患者医疗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院业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数字化建设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觉得好用并且爱用,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信息系统只有深入业务第一线,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管理层才能收集到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并改变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基本特征 1. 全方位 从业务领域上看,数字化医院应能够对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临床、财经、资产、办公、人力资源、医政、科研训练、图书和管理决策等。 从管理对象上看,应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 2. 全过程 数字化要贯穿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全程追溯和管控。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现全程关怀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每一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服务和提醒、提示; 第二,以医嘱为核心,实现闭环医嘱功能,对诊疗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处理; 第三,对费用、资产、人力、科研和成果等所有对象都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3. 可管理 可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有主索引的概念,建立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医嘱等所有对象的主索引; 其次,要有数据中心的概念,以主索引为纽带,把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

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 李春林①刘建辉①周根鸿①张文体① ①武警湖南总队医院信息科,410006,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一路222号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方法: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实现对身份内信息的读取,通过编写接口程序,使病人基本信息写入数据库。结果:挂号处采集患者信息时做到了数据项目采集全面、准确、快速,减少了排队现象。提高了建立患者主索引的采集效率及准确率。结论:采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有利于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 关键词二代身份证射频识别医院信息系统 患者来医院就诊,其基本信息的采集必不可少。挂号时需要填写患者相关项目信息,为后续科室提供基本数据准备,但由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挂号时需要在录入界面上逐项录入病人的相关项目,加上操作员操作熟练程度或者患者提供信息时表述不准确等原因,登记病人基本信息时存在录入时间长、录入不完整、出错率高等缺点,经常出现录错患者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和地址等错误的现象,在办理医保、新农合、保险理赔等业务过程中,给记帐、数据上传、报销带来很多问题,同时也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身份证作为公民的法定证件,具有覆盖范围广、持有使用率高、个人信息记录准确的特点。患者主索引的建立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是个重要环节,如果在医院的就诊挂号环节中通过使用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中的内容,写入医院后台数据库,从而为患者建立主索引,既能避免差错,还能做到快速准确,节省病人排队等待时间,随着军队数字化卫勤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推进,研制更适合现代化医院管理需要的信息技术显得非常重要[1-2]。 1 身份证读卡技术简要介绍 1.1身份证读卡器原理身份证读卡技术主要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来实现的。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与传统的条型码、磁卡及IC卡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的特点和具有防冲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3]。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即射频卡) 和天线三部分组成。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二代身份使用非接触式IC卡芯片作为存储器。芯片存储容量大,写入的信息可划分安全等级,分区存储,按照管理需要授权读写,也可以将变动信息(如住址变动)追加写入,芯片使用特定的逻辑加密算法,芯片和电路线圈在证卡内封装,能够保证证件在各种环境下正常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被公认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4]。其正常阅读距离不小于5cm,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h[5]。我国规

第 3 部分 建立居民主索引系统实现主数据管理

区域医疗 SOA 解决方案 第 3 部分: 建立居民主索引系统实现主数据管理 在新医改推行的区域医疗中,病人/ 居民在社区建有健康档案,在多家医院就诊,并与相关公卫机构有关系。而每个机构都有各自的身份标识,如何关联这些标识,为每个人建立完整的信息视图,这是搭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基础。Enterprise Master Person Index 支持采用IHE PIX/PDQ 标准化方式,接收并管理人员信息和身份标识、提供查询和索引功能。InfoSphere Master Data Management Server 可以用来管理人员/ 组织主数据,拥有丰富的内置模型和管理服务,并提供灵活的扩展框架,这为构造EMPI 提供了基础平台。文章将介绍病人信息的交互场景、HL7 和IHE 相关标准、MDM Server 功能和扩展框架,EMPI 体系结构以及开发过程。 业务场景 随着中国新医改的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 IT 市场的热点之一。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的目标。而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工作。 新医改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档案,人员是开展各项医疗活动的基础,有效管理居民 / 病人信息对于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起着基础作用。为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鼓励“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病人会在社区、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形成的区域中发生检查、就诊、治疗等各种医疗活动,这就要求正确标识病人的身份,并与现有系统中的病案号、就诊号关联。在各医院共享病人的医疗文档时,来自不同医院的文档需要对应到同一个病人,这时需要提供唯一的身份标识,而不仅是各自医院的内部 ID。在建立和查阅电子健康档案中,查询居民信息、进而提供完整一致的个人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功能需求。 这里举一个例子,一名儿童既在其居住社区中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接受计划免疫。于是他在社区管理系统和儿童计划免疫系统中就会进行重复登记。这对于单个系统而言问题不大,带来的影响就是要求该人员多次登记自己的信息。而对于包含多个系统的区域数据中心而言,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利用等方面就会带来较大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难以建立用户的统一视图、无法为用户关联多个应用等。 即使在一个系统内部,如社区管理系统,由于信息收集分散在各个社区,在系统内汇总数据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这样的数据清洗和匹配操作。而医院内的问题更加明显,病人多次到医院就诊,因为忘记携带就诊卡,可能重复注册多次;而且由于院内系统单独建立,病人信息会在电子病例系统、检验科、放射科中存

患者主索引技术方案

患者主索引 一、背景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院拥有的业务系统也越来越多,比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手术麻醉、移动护理等。随着业务系统的扩展,医院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随之剧增。可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医院很难将全院的数据形成有效统一的数据仓库。因此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信息,更限制了产业细化,不能够根据患者的就医记录对患者定制量身定做的服务,也不能开发潜在客户,在如今医院市场化的大环境中无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从而得到全面、有标准、有条理的数据。患者作为医疗过程中的主体,以患者为主键,对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患者进行统一主索引、勾对去重、数据整理,这种方法被称为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EMPI)。它利用唯一的患者标识实现医疗信息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是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医院现状 通常情况下,医院的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各自独立运行的,病人的基本信息在各个系统中是重复存在的,一个病人在多个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时,则系统需要重复录入病人的各种信息,而且无法了解其他系统的数据。只有通过模糊匹配才能进行查询,操作效率低、病人满意度也低。即使在HIS 中也存在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各个子系统的患者信息不能联通。例如,在门诊系统中,如果复诊患者因为没有携带初诊病历而新开病历,会导致系统为该患者重新分配门诊号。因此,患者主索引系统的需求非常迫切,实施患者主索引系统需要各个系统进行互联。待系统完成后,采用统一的病人主索引,各个系统不再进行冗余数据存放,大大简化系统交换、数据传递的时间和费用。

患者主索引初步设计

1、Empi模块示意图: 主索引的计算基于区域内emr系统中的患者信息,不跨越,不涉及其他系统。empi不作为单独的应用存在,而是作为区域emr的一个模块功能,可以向外提供接口。 2、empi主要功能点: 1)、主索引算法配置 包含参与运算的字段配置,各个字段的权重配置,以及对“符合”、“可疑”、“不符”等范围值的配置 主索引匹配分三个级别,分别为“符合”、“可疑”和“不符”,通过配置页面上的滑块控件来控制,三个级别的百分比之和为100%。如果字段权重相加之和在“符合”的区间内,则将该条基本信息与主索引关联,表明是同一个人;若在“可疑”区间内,则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判断是否关联;“不符”则新建索引。 动态配置参与运算的字段,可以通过设置其“点数”来计算他们的权重比例(权

重比例之和总为100%),通过状态列来控制是否启用相应字段。 2)、对当前已有患者主索引计算的计划任务 体现在页面上是一个按钮,通过人工点击的方式触发计算任务。 这是一个后台静默运行的任务,一般是在第一次部署病人主索引模块后要执行的初始化动作(建议是放在夜间执行,以免影响系统性能,同时可降低线程并发引起的问题),可以考虑加上进度条监视,以及“暂停”、“恢复”等控制功能。 3)、新接入的病人通过调用内部接口,计算其主索引 可能会与计算主索引的计划任务有冲突,造成冗余的主索引,但是可能性很小,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合并。 无论是后台任务还是接入病人触发的病人主索引计算,如果有“可疑相似”或者与多条主索引匹配的情况,全部记录到主索引“待确认”表中,然后显示在提醒页面中,方便人工拆分合并。 4)、提供外部接口,供其他系统调用 一般为查询接口,返回符合条件的病人基本信息列表。直接相关的就是后续要开发的HCRM。 5)、采用逐条计算的方法 主索引的计算,会根据患者数据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案,在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普通动态sql查询的方式,后续待数据量增大会考虑使用分布式计算技术,以提高主索引的计算效率。 下图为,患者主索引模块的配置界面原型图:

患者主索引(EMPI)是医疗信息系统的连接点

患者主索引在医院的作用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原有HIS 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LIS 、RIS/PACS 、手术麻醉、病理、心电、重症监护(ICU/CCU )、ERP 等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提供商,每个系统的架构、数据格式、编码标准可能不同,致使不同系统的患者信息和临床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些HIS 厂商托管了患者信息管理的职能,而且加强了对其他系统的开放接口。 尽管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架构能够基本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医院的住院患者是以住院号为轴,贯穿整个住院流程并集成患者诊疗信息。而门诊患者是以当次就诊的就诊号为轴,贯穿整个门诊流程并集成单次门诊的诊疗信息。由于患者每次门诊的就诊号不同,致使患者的门诊就诊记录变为“死档”。另外,由于同一患者的住院号和门诊号不同,致使患者的住院和门诊信息难以整合和共享。 近几年,医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差错,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新一代“以患者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系统逐渐被医疗行业所采纳和推崇。在医院内部,通过患者主索引作为唯一的患者身份识别系统,将同一患者分散在不同临床系统中的诊疗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患者电子病历,对于强化临床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患者主索引实现患者信息的综合管理,对于集团医院意义尤为明显。由于集团医院大都采用垂直的管理体系,而实现垂直管理的关键是集团内医疗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因此患者主索引对集团医院实现共享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患者主索引在区域医疗中的作用 对于区域医疗而言,每个地区都拥有多家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如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医疗保险机构 等等。除此之外,每个机构又都有自己单独的信息系统和患者管理系统。要实现区域内不同机构、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必须首先解决相同患者在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中的身份识别和统一问题。例如在双向转诊业务中,大型综合医院的患者由医院的HIS 系统管理,具有独立的患者ID 。而在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工作站中又维护着另一套相对独立的患者识别体系。这时,患者主索引系统就会发挥其交叉索引的功能,在既不干扰医院HIS 系统,也不干扰社区医生工作站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同一患者在两个系统内不同身份识别ID 的映射和统一,以保证转诊业务流程的顺畅、高效运行。因此,患者主索引在区域医疗中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基于患者主索引的区域医疗系统架构中,患者主索引是信息交互的交叉点,它的存在能确保跨机构、跨部门之间及时、精准的信息调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对患者:使患者拥有自己完整的电子健康和医疗档案,并可以通过索引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调取自己相关的信息,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终生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 2. 对医疗机构:实现患者统一高效的管理。可以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到电子病历系统中。对于了解病情、临床决策、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科学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 患者主索引(EMPI )是医疗信息系统的连接点 文/ 崔泳 金铎 图1 患者主索引的系统结构。 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 EMPI )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医疗信息化专业用语,简单来说,它是患者基本信息检索目录。其主要用途是在一个复杂的医疗体系内,通过唯一的患者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对同一个患者,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患者主索引是实现大型医院内部系统集成,医院集团内资源共享,以及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区域医疗共享的必要条件。 53 2010年12月┃e-Healthcare ┃ 万方数据

病人管理系统

病人管理系统 一:RFID: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的缩写,又称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二:RFID的原理和基本组成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发出指令信号控制下一步的动作。 射频识别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读写器,二是

电子标签。另外还应包括天线,主机等。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手持机根据不同 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 天线几部分组成。 三:RFID系统的分类 根据RFID系统实现的功能不同,可以粗略地把RFID系统分 成四种类型:EAS系统、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物流控制系统、定 位系统。 1.EAS技术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EAS)是一种应用在需要 控制物品出入的门口的RFID技术。在应用EAS技术时,首先在物品上粘贴EAS标签,当物品被正常购买或者合法移出时,在结算处通 过一定的装置使EAS标签失活,物品就可以取走,否则EAS装置能 自动检测到标签的活动性,发现活动性标签EAS系统会发出警告。 因此,EA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物品的被盗。 2.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是使用带有RFID阅读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采集RFID标签上的数据。这种系统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宜安装固定式RFID 系统的应用环境。 3.物流控制系统 在物流控制系统中,固定布置的RFID阅读器分散布置在给定的区域,手持终端机并 且阅读器直接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机是移动的,一 般安装在移动的物体、人上面。当物体、人流经阅读器时,阅读器 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信息并把数据信息输入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处理,达到控制物流的目的。 4.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定位以及对车辆、轮船等

中医精神医学(索引)

中医精神医学 一、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

病案信息学

第一章 1.病案:有关病人健康情况的文件资料,包括病人本人或他人对病情的主观描述和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客观检查结果及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诊疗过程和转归情况的记录以及与之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单据 2.病案管理:指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即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号,归档和提供等工作程序 3.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范畴:收集,整理,加工,保管,质量控制,服务 4.病案信息的作用:医疗作用,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作用,教学作用,医院管理作用,医疗付款作用,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依据作用,历史作用 第二章 1.医院必须建立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门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2.病案科属于医技科室 3.初级医疗机构的病案科应当隶属于主管医疗工作的部门,如医务科。二级以上医院病案管理科室应直属医院院长,副院长领导 4.比较理想的病案部门设置应包括门诊挂号室,住院处登记 5.病床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合理配比不应少于50:1 门诊,急诊日均诊疗人次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合理配比不应少于100:1 6.卫生信息专业人员在病案科的比例不应少于50% 7.病案管理人员可以获得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的技术职称 8.病案管理工人分为初级病案员,中级病案员,高级病案员 9.各医院建立病案委员会 10.病案委员会由专家和病案科主任组成,每年至少召开1~2次会议 第三章 1.病人姓名索引的内容:姓名(包括曾用名),联系地址(包括工作及家庭住址),病案号,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年,月,日)及年龄(也是鉴别病人的可靠信息),国籍,民族,籍贯,职业 2.身份证号是鉴别病人最可靠的信息 3汉语拼音法:将拼音相同的姓分别按笔画的多少顺序排列,按字母顺序排除前后,拼音相同的姓再按名第二个字的字母顺序排列,不用的名字拼写出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应按第二个字母排(P29见例子) 4.病人姓名索引卡的一般排列规则(了解),重点看索引卡信息的变更 5.病案号是病案的唯一标志 6.病案号:根据病案管理的需求,以编码的方式制定的,有规则的病人身份识别码,是在没有使用计算机前人工管理病案的标志码,也是一种ID 7.病案编号系统:系列编号,单一编号,系列单一编号(知道每种编号是什么情况)P32 8.病案编号的分派:集中分派和分散分派的优缺点P34~P35 9.病案集中管理方式:一号集中制,两号集中制,一号分开制和两号分开制。优缺点见P36~P37 10.尾号归档:6位数分为3组 11.病案供应的种类:门诊病案,急诊病案,预约门诊病案,住院病案,科研,教学病案,医疗保险的病案,为公检法举证的病案,病人复印病案资料 12.允许复印病案的人员:病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死亡病人近亲属或其代理人,公安,司法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保险机构 13.病案可供复印的范围:门(急)诊病历,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