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新组建自然资源部,传统规划的路将越走越窄

全新组建自然资源部,传统规划的路将越走越窄

全新组建自然资源部,传统规划的路将越走越窄
全新组建自然资源部,传统规划的路将越走越窄

全新组建自然资源部,传统规划的路将越走越窄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其中一个部门的成立格外引入注意,撤销国土资源部,新成立自然资源部。

根据方案,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将整合组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自然资源部。

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并入自然资源部,到底给城乡规划行业带来的机遇还是挑战?

已经有很多文章做了分析,笔者认为:

从主导城市建设到服务于保护自然资源,城乡规划行业将经历从主角到配角转变,传统规划的路将越走越窄,传统城乡规划设计市场将进一步萎缩。

众做周知,2015年,全国工程规划设计量骤降40%,设计类企业收入骤降37.66%,净利润下降19.78%,之后两年设计

合同总额连续降低,直到2017年末,设计行业才开始回暖,但就从现在政策来看,预估规划设计行业势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最多持续两到三年。

以下是笔者对未来规划行业市场的预测,与大家进行简单讨论:

1、中国目前粗放式的大规模新城建设时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精细化的“新城市”发展阶段。

未来的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核心”,城市建设增量空间向中西部地区、村镇转移,大城市的城市存量更新逐步取代增量发展,以微规划与微建设为主题,业务构成将从新城新区建设转移到城市更新为主。

2、随着城乡规划并入自然资源部,规划设计市场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主导城市建设到服务于保护自然资源,城乡规划行业将经历从主角到配角转变,而行业跟市场也会发展根本性的转变。之前规划行业服务于各层级住建局、住建厅、住建部,而未来规划的服务对象会改变,宏观的城市规划对面的客户将是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局,微观的城市设计将面对城投公司、大的开发商。会加剧规划分解为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两个不同的行业,城市规划的市场将不断萎缩,而城市设计市场将持续放大。

3、规划的空间建设属性将逐步减弱,规划的维护管控属性

将得到加强

以同济为代表的传统的空间建设为思路的城市规划思维模

式将逐步弱化,以南大为代表的土地管控属性的城市规划思维模式将得到加强。土规、城规、林业保护规划合一、经济规划合一,将意味着以自然保护为引领的规划的维护管控属性越来越强烈。

由于自然资源部由国土资源部改组而来,可以预期国土管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将得到延续,而由土规作为基底来协调这些规划的意愿也很明确。空间建设规划的市场将让位于以土规为主的管控规划。

4、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未来仍然有机会

此次纳入自然资源部管理的不仅仅是城乡规划,还包括原来由发改委管辖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原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规划、原国家海洋局的海洋规划、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草原和森林、湿地规划……一句话,所有的空间规划,现在都归属自然资源部,由此第一次实现了规划权的高度统一,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此次改革将农业部改组为农业农村部,在过去农业产业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村社会管理职能,它将和党委系统的农工办共同担负乡村振兴的使命,同样未来的乡村规划也将面对更多的主控部门,同样存在多部门协调的问题。因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及乡村振兴规划面临着不确定性,所以未来这两

个规划仍然会有很大的机会。

5、顺应智慧、绿色城市建设,巨头公司切入规划市场,进一步挤压传统设计市场

城市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主要手段,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规划行业的进一步细分,同时也给巨头公司进入行业竞争带来了便利,百度的“无人驾驶”,阿里巴巴的“智慧城市”,未来都不容小觑,传统规划设计公司与之竞争根本不占任何优势。

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

目前,规划并入自然资源部,未来的政策不确定风险将在两到三年内持续存在。同时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开始深入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的巨头公司将持续冲击规划设计市场。以上种种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传统规划道路将越走越窄。

多年来,规划一直被称作城乡发展的龙头,但这更多只是一个虚名,既控制不了自己也引导不了别人,连基本的严肃性都不能保证。多年的弊病有望成为历史,原因很简单,就是城乡规划再也不用强出头顶虚名了,因为规划会被弱化,反之保护被强化。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自然资源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 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机构改革前,原国土、原规划部门、原林业部门及原其他被整合部门的各种系统均有着独立、完整的业务审批体系。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以后,亟需要从业务重组、数据融合、应用整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机构改革后的“化学反应”。同时,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及《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的公布,“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新举措也给自然资源部门业务审批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与新业务相匹配的智慧审批系统,以达到服务提质、审批增效的目标。 二、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 1、需求分析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要以“三定规定”为核心,明确为履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的“两统一”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依次梳理具体业务需求,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以及进行矿产资源、海洋、测绘管理等业务梳理,做好全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支持统一数据底板建设,满足自然资源监管决策、自然资源政务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等应用需求。 2.1.1摸清家底 摸清家底,梳理分析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需求差距从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情况、平台支撑、信息化应用等几个方面梳理分析原国土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源目录情况及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对比出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与国家信息化要求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需求差距。 2.1.2梳理自然资源数据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系方面,需要全面梳理自然资源数据,摸清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在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信息、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源目录下新增如生态环境、灾害、生态修复等专项数据。 2.1.2整合原各业务系统 在软件层面,原国土资源部门有对外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土地开发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综合监管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等;原规划部门有综合事务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规划业务管理平台、综合监管、规划移动执法系统、规划档案等子系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第三条?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 (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 总体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资源信息化项目)。(二)建设单位 桂南市自然资源局。 (三)项目背景 桂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桂南市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以及原有地理信息数据,结合桂南市信息化现状及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工作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了桂南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调查移动端,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于三调成果和原有自然资源数据的的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数据建库与管理“一张图”系统建设。

二、项目的需求分析 (一)项目背景和依据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提出要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一

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数据整合力度,类型,范围不够。未对基础地理数据数据,遥感影像,规划数据进行了整合;范围上,目前只对地籍类,用地类数据进行了整理,缺乏对执法,监管,审批等业务数据的整合。范围上,目前主要还是以土地类数据为主进行整合,缺乏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数据的梳理和整合。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展示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简单的空间地理信息的二可视化表达。尚缺乏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的多视图、多样化表达能力,急需研制。 辅助决策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紧提供了对矢量数据的查看和查询能力,尚缺乏对空间分析能力的应用,急需根据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各部门管理需要开展定制化研发,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三、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意义 (1)构建桂南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数据新生态 通过制定统一分类标准,建立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模型,开展土地、矿产、地质调查、测绘、林业、草地、水资源等数据整合集成,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准确掌握桂南市自然资源“家底”,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联动更新,做到数据统一,权威发布。依托桂南市现有自然资源相关数据,建立横纵协调的自然资源数据联动更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第三条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

自然资源部:从五方面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自然资源部:从五方面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要围绕提高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调查监测及监管能力的新目标,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增强遥感应用合力,着眼大局,凝心聚力,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4月25日在京召开的自然资源遥感应用创新发展座谈会,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管新形势新需求,分析研究遥感应用工作创新发展机遇,探讨进一步加强整合、创新应用、提升效能的主要举措。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以创立陆海空一体,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为使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卫星遥感技术的有力支撑。目前,部系统已有土地勘测规划院、航遥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和林业规划院五家专业卫星中心,围绕土地、地质、海洋、测绘、林业开展卫星应用工作,分别建立了数据采集与处理、信息提取与应用、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应用成果和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各单位要在系统总结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就面向自然资源部新使命、新需求,从全面提升支撑保障效率效能上,分析遥感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提供技术保障,为“多规合一”“生态保护”“资源资产评估”等提供决策支撑。 会议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五支队伍要在一个体制下齐心协力,在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应用统筹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从五方面努力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是打造观测体系。 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观测要素的不同特点,整装建设可见光、高光谱、热红外等光学遥感,海洋水色、海洋动力以及雷达、重力、磁力等多种观测手段并存的高、中分辨率卫星观测平台,形成全覆盖、全天候、全要素、全方位的遥感信息获取能力,实现从周期性调查到动态化监测的转型升级。 二是创新关键技术。 加强遥感应用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着力向自动化、规模化、定量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 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决策全过程,瞄准业务工程和决策管理需求,建设业务流程清晰、标准规范统一、产品持续配套的卫星遥感业务应用系统,支持山水林田湖草全方位多层次监管应用,满足国家对全国及全球自然资源遥感调查监测任务的要求。 四是创建一流平台。 加强遥感应用部系统的平台建设,引导省级地方应用体系建设,形成统分结合、部省联

自然资源三维动态信息系统构建

第42卷第1期2019年1月 现 代 测 绘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Vol.42, Jan.,2019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1175) 第一作者简介: 罗震霄,本科,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软件架构设计、项目管理等。自然资源三维动态信息系统构建 罗震霄1,2,王 斌1, 2 (1.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6;2.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摘 要 当前全国组织开展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对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工作中利用和形成的多源异构、多时相数据,按照几何三维、时空四维特征进行存储、管理、展示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如东县自然资源调查试点工作, 借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建库与管理系统开发经验,从自然资源数据管理的实际需求与后期深化应用角度出发,探索了覆盖陆海空间、涵盖地上地下、过程动态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管理方法, 设计了市县级三维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及数据组织方式, 构建了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为自然资源数据有效管理、分析与应用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 自然资源;三维动态信息;时空数据模型;地理数据结构 中图分类号:P2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97(2019)01-0007-05 0 引 言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实行分头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对象、范围、内容等各方面工作存在交叉,不利于将各类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生命共同 体进行统一治理[1]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 (试行)》要求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开展确权登记,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进一步明确 国家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范围[ 2]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也要求构建“统一组织开展、统一法规依据、统一调查体系、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数据平台”的“六统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基础调查结合专项调查的“1+X” 型自然资源调查体系[1] 。面向上述新要求,需要有效的方 式对自然资源信息进行存储、管理与展示。 自然资源的调查工作与已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相比,其调查内容涵盖范围更广,涉及到水流、森林、草地、荒地、滩涂、海洋等各类自然资源及其随着季节、年份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充分借鉴为国土调查和各类专项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建库与管理系统开发的经验,充分表达各类自然资源的时空特征,形成图文一体化、二三维一体 化、时空一体化的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 。1 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时空数据模型 时空数据模型是一种有效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使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变化过程的表达更为鲜 明, 语义、关系、属性表达完备的地理数据模型[4] 。自然资源的时空特征决定了对其数据管理必须采用时空数据模型作为基础支撑。1.1 时空数据模型的选择 常见的时空模型包括有立方体模型、快照模型、基态修正模型、时空组合模型和以事件为中心 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等[ 5] 。这些模型在对时空数据的记录及表达上各有侧重。综合当前自然资源的数据特点,选择基态修正模型(也称底图叠加模型)来建立三维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 基态修正模型的核心思想是记录时空对象的初始状态,在后继的时间序列中只记录相对于前一时刻变化的部分,通过两者叠加获得后继时态版本,该模型的数据记录方式可有效减少数据冗余,并记录对象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1.2 对基态修正模型的改进 常规二维矢量数据的存储,因数据量较小,数据对象化和编码规则较为清晰,使用基态修正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对象随时间的变化。但当自然资源数据以三维表面、三维体元、三维矢量来记录和存储时,则因涉及数据量大、变动对象不明确的问题,使常规的基态修正模型随修正次数不断增加调取时态数据时存在动态计算复杂度不断变大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此次面向自然资源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采用基态修正模型与快照模型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建立快照,并以快照节点设立基线,后继变更数据在此基线的基础上添加。数据调取时,根据时间取得最近的基线数据,再结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2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规划,全国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一般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省、市、县地方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由省参照国家级平台确定建设模式与框架。其中网络体系由部统一设计,应用体系由各地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设计,数据与部互连互通,应用系统与部系统业务协同。 重点内容如下: 1、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划分为2020年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逐步推进。 2、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地方自然资源信息化 体系由省参照国家级平台确定建设模式与框架。 3、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由“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三个方面作 为支撑。 4、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是 三大应用体系。 5、建立二三维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三维实景数据库,努力实现动态实 时实景可视化。 6、接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互联网空间数据信息,并通过协议购买、交换、 搜集等方式,获取互联网上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有关数据。 7、成立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 时间节点如下:2019-2020年五大目标: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网”;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图”; ?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海洋管理、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执法督察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一网通办”; ?接入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 2021-2025年目标: ?形成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全时全域立体监控; ?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 ?“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联网运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 ?将成立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全国自然资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和工作要求。 ?自然资源部还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与运行方式,降低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解决自然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人员缺乏的难题。

应急能力信息化建设总结及计划

应急能力信息化建设总结及计划 一、基本情况。(一)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我市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览,相继编制出台了常见自然灾害、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X个综合和专项应急预案,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应急预案结构和体系,基本实现了政府、部门间应急预案相互衔接,明确了各类型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和响应流程,发挥了应急预案防范和处置灾害事故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 在总体依托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的基础上,在森林消防、防汛、医疗救护、电力、通讯、交通、海上、城镇燃气等各重点领域建立行业保障需要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加强市、乡镇、村三级联防联控救援队伍建设,建成了包括消防救援、卫生应急、心里干预、道路抢险、水上搜救、气象、防汛、森林防火、地震救援等X支镇级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把培育发展社会志愿者救援力量纳入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体系,现已建有社会义务救援队X支、红十字救援队X支、危化品企业应急队伍X支。 (二)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社会应急救援报警信息以公安X 指挥中心为主要信息枢纽,各领域应急值班电话为辅助,实现应急救援报警信息的收集。同时建设有防汛视频会商系统、森林资源监控系统、地震信息预警发布系统、山洪预警信息平台等风险监测和应急预警、会商系统。

在机构改革后,我局通过组织到有关地区参访学习、与有关软件公司研讨交流、学习上级有关规划文件等形式开展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前期调研活动,目前尚处于建设地址规划中。 二、存在问题。(一)信息化建设方面。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进度较慢,在统筹应急指挥调度和应急资源管理调度等方面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应急管理整体信息化应用程度相对薄弱,研发应用力度不够,创新技术水平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 (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一是应急领导机构不明确。机构改革后应急委和减灾委改组进度慢,制约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二是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有待于大力加强,专业领域救援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社会救援力量缺乏规范性管理和政策支持;三是市、镇、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够平衡,乡镇以下力量缺少,基础偏弱、能力薄弱;四是应急救援高精尖特色装备配备和应急物质合理储备还难以满足需求要求。 三、规划建设。(一)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一是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专家或社会技术服务机构,统一疏理、调整、整合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架构,理顺新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完成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修编;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做好应急预案修改修订,推动做到上下级、综合与

自然资源“一张图”需求分析说明书V0.1

自然资源“一张图” 需求分析报告 广州南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审批 文件更改摘要: 备注: 1. 文档的初始版本号以“V0.1/草稿”进行标识,即大写字母V 和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次版本变化从小数点后的数字开始升级,变化范围为0~9,逢10进位。 2. 文档通过评审后,“版本/状态”应为“V 1.0/正式”。 3. 在“V1.0/正式”之后,如有修改,“版本/状态” 应为“V 1.y/修改” “y”可根据次数依次递增,取值范围为“1~9”。再次通过评审后,“版本/状态”应为“V 2.0/正式”,依此类推。

目录 1.引言 ......................................................................................................................................- 1 - 1.1编制目的...................................................................................................................- 1 - 1.2背景...........................................................................................................................- 1 - 1.3适用读者...................................................................................................................- 2 - 1.4定义...........................................................................................................................- 2 - 2.引用文件...............................................................................................................................- 2 - 3.任务概述...............................................................................................................................- 2 - 3.1建设目标...................................................................................................................- 2 - 3.2建设内容概述...........................................................................................................- 2 - 3.3用户特点...................................................................................................................- 2 - 3.4约束和假定...............................................................................................................- 2 - 4.需求分析...............................................................................................................................- 2 - 4.1现有系统及数据描述...............................................................................................- 2 - 4.1.1现有系统描述...............................................................................................- 3 - 4.1.2现有数据.......................................................................................................- 3 - 4.2构建大数据资源体系...............................................................................................- 3 - 4.2.1数据资源目录...............................................................................................- 3 - 4.2.2数据标准转换...............................................................................................- 3 - 4.2.3数据整合.......................................................................................................- 3 - 4.3核心数据库建设.......................................................................................................- 3 - 4.3.1新建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 3 - 4.3.2新建全囯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 3 - 4.3.3新建海洋资源综合数据库...........................................................................- 3 - 4.3.4新建互联网相关舆情数据库.......................................................................- 3 - 4.3.5扩展建设卫星遥感应用核心数据库...........................................................- 3 - 4.3.6扩展建设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3 - 4.3.7扩展建设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库...........................................................- 3 - 4.3.8接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视频监控等动态监测数据...........................- 3 - 4.3.9更新完善全国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3 - 4.3.10更新完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3 - 4.3.11更新完善地质核心数据库...........................................................................- 3 - 4.3.12更新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3 - 4.3.13更新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 3 - 4.3.14更新完善海洋环境综合数据库...................................................................- 4 - 4.4系统功能需求...........................................................................................................- 4 - 4.4.1用户及权限控制...........................................................................................- 4 - 4.4.2通用功能.......................................................................................................- 4 - 4.4.3数据管理功能...............................................................................................- 4 - 4.4.4对外业务支撑接口服务...............................................................................- 4 - 4.4.5国土空间规划辅助编制...............................................................................- 4 - 4.4.6规划成果检查与审批...................................................................................- 4 - I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资料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第三条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

人工智能让自然资源信息管理更高效

异构融合技术,可用于自然资源数据和系统融合 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既要考虑与其他部委之间相互协作,也要考虑与原国土、住建等部门相关职能互相衔接,还要考虑自然资源管理系统国家、省、市和区县四个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要互联互通、协调统一、无缝对接。这都要求相关数据信息资源全面共享,将分散在各部门不同时期的大量数据和系统(平台)互联共享。 但是,由于各部门不同的软件系统由不同团队开发,要实现数据对接尤其是打通不同时期建设的系统数据接口,有一定难度。而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无需数据接口便可直接进行数据采集、推送,适用于任何系统数据源,并具有高度开放性,能够自动完成分级管理与部门协同的数据双向流转。这种异构融合技术操作更便捷,可以打通部门之间独立数据信息,通过综合性的数据模块掌控全部自然资源基础数据,为快速实现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提供全面综合的决策依据,进而迅速开展各部门业务融合。 移动加密技术,在自然资源数据保密领域应用 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共享与保密一直是一对矛盾体。由于存在大量涉密涉隐数据,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使用难以实现。而一旦经过加密处理,则会限制数据精度和使用范围。而自然资源信息不仅包括空间地理信息,且与其他部门的诸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交通数据、教育数据等密切相关。因此,打通自然资源数据的传输与应用通道对自然资源管控来说至关重要。 基于区块链的人工智能移动加密技术可有效解决自然资源数据

保密与传输问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加密手段可从源头上对各类自然资源涉密涉隐数据进行封装,使得涉密涉隐信息在传输中无法被窃取。明密文混排信息保护技术,可解决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全程信息安全问题,这将从根本上破解保密数据的共享及传输问题。从信息的生成—传输—接收—阅读,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加密保护,杜绝一切环节的泄密可能,通过建立数据横向流通机制,逐步推动形成全国自然资源数据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可将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拓展到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以及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涉密基础数据移动设备数据传输与即时通信。 图像识别技术,可用于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自然资源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可以理解为进一步深化推进“多规合一”,并强化空间管控,促进自然资源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也就是说,在空间底图上指明哪些地方能开发,哪些地方要保护。无论是空间规划还是多规合一,难点在于基本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即需对历年来土地调查、林业调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形成统一的差异用地处理方案,并统一地类标准,进而达成规划工作底图的共识。 以往对于此类标准的统一,一般由规划专家和规划部门讨论协商决定,主观性强,且不可避免存在大量行政意图干扰。为了更科学、快速的统一标准,可利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快速提取自然资源数据中各类影像、专题图、图斑的差异点,并通过无监督学习将人工难以发现的盲点和规律提取出来供规划部门决策参考。

自然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自然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9-08-28T10:25:12.8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江吉标 [导读] 我国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得以有效利用。 崇左市地质勘查测绘院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涉及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覆盖国土空间规划及人类活动空间的多项要素。随着自然资源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自然资源数据量日渐增加,在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和国土空间的统一管控是当前一段时间内自然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因此急需要将自然资源和相关国土空间的规划数据进行一体化整合,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融合的一体化数据体系。如何实现自然资源数据整合加工,对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现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引言 我国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得以有效利用。近些年来,国内对数字资源整合方法以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比较多,在数字资源整合方法的研究工作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进展。但是我国的自然资源数据因机构改革等原因,相关数据尚未形成一体化整合,还有待完善。 1 技术路线 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自然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技术采用“图形驱动业务”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库成果,以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具体流程包括数据调研与分析、数据资源目录建设、构建统一数据模型、一体化数据库设计、数据标准化整合、数据库建库以及数据联动更新等。1)数据调查与分析:按照自然资源数据整合与更新工程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要求,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管理对象和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数据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分析。2)数据资源目录建设: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兼容性与针对性等原则,形成自然资源数据目录体系。3)统一数据模型构建:采用面向对象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统一对象描述与编码、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等过程建立对象关系、构建统一数据模型和设计联动更新机制,以模拟自然资源管理的空间对象的结构和行为。4)一体化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的总体架构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性能设计、安全设计与建库流程设计等内容。5)数据标准化整合:依托现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检查、数据映射与抽取、数据预处理、对象编码与关联关系建立、质检审核等过程,为自然资源大数据管理与业务运行提供数据基础。6)数据库建库:采用“分布存储、集中管理”的设计思路,针对未建库的数据采用标准化建库方法进行“新建”;对于已建库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数据库迁移“统管”或者动态视图“引流”的方式实现数据统一管理。7)数据联动更新:基于统一数据模型,利用缓冲资源池完成数据更新,并将数据变化前后的编号信息、属性信息、业务信息记录在对象变化表中。经过数据抽取,将最终的成果数据和关联表格存储在一体化数据库中,实现联动更新、数据“留痕”。 2 自然资源数据整合的意义及内容 在进行自然资源数据的处理时,所利用到的数据整合方案,就是指利用数据转换以及通信来达到数据结构与数据含义的统一。通过这种方式来将信息孤岛消除,使数据能够实现分布式异构以及全方位的共享。自然资源数据的特点是,空间与时态并存,具有高强度行政保密性以及存储海量等,所以,对自然资源数据进行整合时,可以采用多种机制来进行。目前,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数字资源整合机制大概可以分为,代理整合机制,数据仓库整合机制,中介器封装器整合机制以及对等网整合机制。在这四种整合机制当中,除掉数据仓库整合机制剩下的三种整合机制通过对数据自身来进行整合,然后再利用对的模式或者中介代理通信,使国土数据资源在进行共享前实现转换以及翻译,所以这三种方法大多数时候是用与在学校以及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整合工作。而数据仓库整合机制,则是对多类型,多结构空间属性时态并存以及多标准的数据整合工作比较适应,而自然资源数据就属于这种特点的数据,可以利用数据仓库整合机制来进行自然资源数据整合。 3 关键技术 3.1 统一数据模型构建 采用面向对象的理论与方法,遵循“数据与应用分离”的原则,将空间图元(地块)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空间对象进行设计,所有涉及位置、面积、界线的信息均与图形挂接,包括统一对象描述、概念模型设计和逻辑模型设计等过程。1)统一对象描述。为保证空间对象在整个数据资源中的唯一性,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对空间对象进行编码描述,如同人的身份证号,作为唯一性标识,形成业务关联、信息回溯、综合分析的基础与纽带。2)概念模型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描述自然资源数据,包括对象的逻辑组织、对象间的关系与限制,具有抽象性、封装性、多态性、继承性等特征。概念模型的建模过程更专注于分析问题本身,发掘重要的业务领域概念,并建立业务领域概念之间的关系。3)逻辑模型设计。在概念模型设计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中的各项业务内容进行数据建模,实现空间对象、基本信息、项目信息、业务信息的组织与存储,形成自然资源大数据逻辑数据对象模型。对自然资源数据业务关系进行梳理,构建数据关系模型,包括空间关系模型、业务关系模型和时态关系模型。 3.2 数据挖掘 知识是对数据包含的信息更抽象的描述,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而规则是基于知识的表达,是一种过程性的知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基于数据挖掘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国外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并被广泛使用,国内学者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实际上,在自然资源数据整合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和关联规则的提取和应用,从海量的数据集合中抽取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规则。 3.3 应用情况 采用基于一体化数据模型驱动的自然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技术,实现了从自然资源管理基础图元(地块)到空间要素对象,再到逻辑数据对象的模型层层深化与设计;建成了包括公共基础数据、专业基础数据和业务管理数据等数据分类在内的省级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